A. cpm是什麼意思
CPM在項目計劃管理方法中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你們可曾接觸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cpm是什麼意思,供大家參閱!
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種基於數學計算的項目計劃管理方法,是網路圖計劃方法的一種,屬於肯定型的網路圖。關鍵路徑法將項目分解成為多個獨立的活動並確定每個活動的工期,然後用邏輯關系(結束-開始、結束-結束、開始-開始和開始結束)將活動連接,從而能夠計算項目的工期、各個活動時間特點(最早最晚時間、時差)等。在關鍵路徑法的活動上載入資源後,還能夠對項目的資源需求和分配進行分析。關鍵路徑法是現代項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種分析工具。
在60年代初期,PERT的發展比較迅速,據統計,到1964年,關於PERT的參考書目和論文達到了1000多種。到1961年,各種基於PERT的類似的方法出現,如PERT/Cost,PERT-RAMPS(Resource Allocation & Multi-Project Schele),MAPS,SCANS,TOPS,PEP,TRACE,LESS和PAR等。其中PEP法是將甘特圖的活動賦以邏輯關系,這是計劃軟體一般採用的一種圖形輸出方法。1962年的時候,時任美國國防部長MacNamara在起草一項法令時,指出計劃評審法和關鍵路徑法同時並存的局面容易引起混淆,以後國防部的所有部門一律使用計劃評審法(PERT),這在當時對於關鍵路徑法的提倡者是一個重大打擊,不過在隨後的發展中,關鍵路徑法(CPM)逐漸佔了優勢,真正使用計劃評審法的其實已經很少。而且即使是在當時,很多所謂的計劃評審法(PERT),其實質其實是關鍵路徑法(CPM)。如美國航空局(NASA)當時使用的NASA-PERT,實際就是關鍵路徑法(CPM)。
無論是關鍵路徑法(CPM)還是計劃評審法(PERT),最初使用的表示方法都是箭線法(ADM),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箭線法(ADM)都是人們主要使用的方法,直到70年代以後,前導圖(PDM)才開始逐漸流行起來,但是箭線法(ADM)仍然使用極為廣泛。在90年代以後,美國Primavera公司開發出其Windows版本的計劃管理軟體時,只採用前導圖(PDM)作為其計算平台,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局面,從此以後,前導圖(PDM)成了人們主要使用的方法,而箭線圖(ADM)則很少使用。
在進行計算時,箭線圖和前導圖的計算過程有所不同。
正推法
箭線圖(ADM)的計算一般有正推法(Forward Pass)和逆推法(Backward Pass)兩種,正推法用於計算活動和節點的最早時間,其演算法如下:
⒈設置箭線圖(ADM)中的第一個節點的時間,如設置為1。
⒉選擇一個開始於第一個節點的活動開始進行計算。⒊令活動最早開始時間等於其開始節點的最早時間。
⒋在選擇的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上加上其工期,就是其最早結束時間。
⒌比較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和此活動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結束節點還沒有設置時間,則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就是該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活動的結束時間比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大,則取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作為節點的最早時間;如果此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小於其結束節點的最早時間,則保留此節點時間作為其最早時間。
⒍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開始於此節點,如果有,則回到步驟3進行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的計算,並回到步驟3開始,直到最後一個節點。
逆推法
活動和節點的最遲時間採用逆推法(Backward Pass)計算,逆推法(Backward Pass)一般從項目的最後一個活動開始計算,直到計算到第一個節點的時間為止,在逆推法的計算中,首先令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等於其最早時間,然後開始計算,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所示:
⒈設置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令其等於正推法計算出的最早時間。
⒉選擇一個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的活動進行計算。
⒊令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等於此節點的最遲時間。
⒋從此活動的最遲結束時間中減去其工期,得到其最遲開始時間。
⒌比較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和其開始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開始節點還沒有設置最遲時間,則將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此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早於節點的最遲時間,則將此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設置為節點的最遲時間,如果活動的最遲開始時間遲於節點的最遲時間,則保留原節點的時間作為最遲時間
⒍檢查是否還有其它活動以此節點為結束節點,如果有則進入第二步計算,如果沒有則進入下一個節點,然後進入第二步計算,直至最後一個節點。
⒎第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是本項目必須要開始的時間,假設取最後一個節點的最遲時間和最早時間相等,則其值應該等於1。
B. 施工網路計劃圖採用什麼軟體編制
施工網路計劃圖採用project軟體編制。
Microsoft Project 不僅可以快速、准確地創建項目計劃,而且可以幫助項目經理實現項目進度、成本的控制、分析和預測,使項目工期大大縮短,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提高經濟效益。是專案管理軟體程序由微軟開發銷售。
軟體設計目的在於協助專案經理發展計劃、為任務分配資源、跟蹤進度、管理預算和分析工作量。第一版微軟Project 為微軟Project for Windows 95,發布於1995年。其後版本各於1998, 2000, 2003,2006和2012年發布。
本應用程序可產生關鍵路徑日程表——雖然第三方ProChain和Spherical Angle也有提供關鍵鏈關聯軟體。日程表可以以資源標準的,而且關鍵鏈以甘特圖形象化。
另外,Project可以辨認不同類別的用戶。這些不同類的用戶對專案、概觀、和其它資料有不同的訪問級別。自訂物件如行事歷、觀看方式、表格、篩選器和欄位在企業領域分享給所有用戶。
(2)cpm施工網路圖軟體擴展閱讀
國際上,工程網路計劃有許多名稱,如CPM、PERT等。網路計劃圖分雙代號網路計劃和單代號網路計劃。雙代號網路計劃是以箭線及其兩端節點的編號表示工作的網路圖,單代號網路計劃圖 以節點及其編號表示工作。在建築工程中,主要以雙代號網路計劃圖為主。
Microsoft Project(或 MSPROJ)為一個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通用的項目管理工具軟體,凝集了許多成熟的項目管理現代理論和方法,可以幫助項目管理者實現時間、資源、成本的計劃、控制。
C. 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
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是一種用於表示工程項目中各道工序之間邏輯關系及時間安排的圖形化工具。
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項目管理者清晰地了解項目的整體進度安排,以及各道工序之間的依賴關系。通過這種網路圖,項目管理者可以直觀地看到哪些工序是先行工序,哪些工序是後續工序,以及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這對於確保項目按時完成、優化資源配置、預測潛在風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實際應用中,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通常採用前導圖(Precedence Diagram)或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簡稱CPM)進行繪制。前導圖主要展示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而關鍵路徑法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出項目的最短完成時間,即關鍵路徑。關鍵路徑上的工序是項目中最關鍵的部分,任何延誤都可能影響整個項目的完成時間。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的應用。假設一個建築工程項目包括基礎施工、主體施工、裝修施工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內部又有若幹道工序。通過繪制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項目管理者可以明確每個階段及其內部工序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例如,基礎施工完成後才能進行主體施工,主體施工完成後才能進行裝修施工。同時,項目管理者還可以根據網路圖調整資源分配,優化施工順序,以確保項目能夠按照預定的時間節點順利推進。
綜上所述,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是一種重要的項目管理工具,它能夠幫助項目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和控制項目的進度情況,優化資源配置,確保項目按時完成。在實際應用中,項目管理者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繪制方法,並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網路圖進行科學的項目管理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