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優化開題報告

無線網路優化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2022-05-20 12:54:06

Ⅰ 認知無線感測器網路中一種多路徑路由優化協議的論文開題報告怎麼

這個其實不難 我可以幫你 做好 包通過 老師有問題 包修改↓↓↓↓↓下面可以找到我

Ⅱ 無線通訊網路分析及應用的論文開題報告

無線通信主要是對協議的理解和掌握,實際操作非常簡單。

這個一定要 有實踐的網路工作經驗,使用配置過各種網路設備,懂得各種網路分析儀器比如,sniffer 科來等。 看看各種協議的工作原來
這樣就有內容可寫,不空洞。

首先肯定要具備網路方面的基礎知識,如乙太網,OSI模型等,其次是協議知識,這是最重要的。只有對協議的結構有了熟悉之後,才能看懂數據包的協議解碼,從而才能做出相應的分析。
你可以下載科來網路分析系統,一邊使用工具一邊學習這樣進步會很快,同時對學習協議及故障分析都非常有好處。

Ⅲ GSM網路優化的一些問題

隨著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網路規模不斷壯大,移動用戶日趨增多。無線收發信基站由發展初期的大區制演變為遍布大街小巷、鄉村角落的蜂窩網路,這就使得無線網的優化工作日趨復雜、艱巨。同時,移動用戶對無線網服務質量的敏感程度不斷增加,移動通信競爭機制的引入,使無線網的服務質量更為運營商所關注,成為經營成敗的重要籌碼。發展較早、規模較大的無線網存在諸如工程遺留問題、網路結構復雜等因素,要在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網路的優化顯得更為重要。

一、網路優化的范疇

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及網路資源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可採用室內分布、跳頻、同心圓技術、DTX、功率控制等手段減少干擾,增大網路容量,改善無線環境;通過調整天線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選擇最佳站址,調整載頻配置,均衡話務分布,改善網路質量,獲得最佳覆蓋效果等等。

二、網路優化是基礎維護工作的升華。

基礎維護做的好,可確保設備完好率;但要提高網路質量,必須要優化網路參數,即進行網路優化。只有搞好網路優化才能使基礎維護的成效得以充分體現。

維護為經營服務,經營為用戶服務,維護的最終目標是為網上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網路服務,而只有通過網路優化才能實現維護的最終目標,維護工作才有實際的意義。

三、網路優化是持續性的工作

1、因為影響網路質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網路優化應隨著網路參數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進行。各地區特別是近幾年來,經濟蓬勃發展,城市高樓大廈不斷涌現,改變了無線信號的傳播環境,可能會出現新的盲區以及來自系統內部的干擾。而且話務的分布也在改變,在原來沒有的話務或話務較小的地區會出現更高的話務需求,需要及時調整網路以吸收話務量。

2、工程建設會嚴重改變網路參數,盡管工程規劃務求做得盡善盡美,但規劃人員很難將參數調整到最佳狀態,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擾和話務的不均衡,這就需要網路優化來解決。

3、無線網軟、硬體版本的升級也會改變部分BSC資料庫中的參數,也需要調整參數設置,實施網路優化。

因此,網路優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持久、艱巨的維護工作。簡單地說,只要網路運營一天,就需要進行網路優化。網路優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決定了網路優化工作必須由各地市根據當地的實際 情況持續地開展,任何短期的、突擊性的優化從長遠看是取效甚微的。 下面我們就優化中的室內覆蓋、天線在網路優化中的作用、掉話及網路虛擬分層等幾個熱點問題進行探討,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第二部分、室內覆蓋的優化

一、室內覆蓋優化的意義

隨著市區基站密度加大,優化工作的深入,城市的室外覆蓋已基本做到了無縫連接,話音質量也進一步得到改善。由於用戶在大型建築物(尤其是酒店、商務和商業中心、大型購物商場、停車場等)內使用行動電話所產生的話務量日益增加,用戶已不滿足於只有室外覆蓋良好的移動通信服務,同時也要求網路運營商能提供室內覆蓋良好的服務,但此類場所由於其建築體自身的原因(如牆體較厚、面積較大、樓層較高等等),往往是網路覆蓋的盲區或信號特別差。尤其是目前大部分用戶所使用的GSM系統,其信號的穿透能力比模擬系統更弱,現象也就更明顯。因此,解決好室內覆蓋,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網路的通信質量,也就成為工程建設和網路優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狹義上來講,室內覆蓋問題僅僅是對室內覆蓋盲區的改善,解決電話打不出去的問題。從廣義上來講,室內覆蓋問題包括對室內移動通信話音質量、網路質量、系統容量的改善問題。除了對諸如地下室,一、二層等通信盲區提供覆蓋外,同時也應對建築物的高層部分因接收到來自多方向的雜亂不穩定信號而導致掉話、斷續、切換不成功等方面進行改善。同時,室內覆蓋作為一種擴容手段,對在高話務量地區分擔室外基站話務,增加網路容量,使室內話務在室內吸收,減少同頻干擾也起很大作用。另外,良好的室內覆蓋,對於提高網路運營商的形象,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完善的隨時隨地通信服務,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很大的意義。

二、改善室內覆蓋的方法及手段

改善室內覆蓋,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加大室外信號解決室內覆蓋;另一種是採用室內信號分布系統方式。

1、加大室外信號解決室內覆蓋方式

在存在室內盲區的地方附近安置直放站,或提高覆蓋該地方基站發射功率,提高室外信號強度,利用電磁波的穿透能力而達到解決室內覆蓋問題。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簡單、快捷,不需要花很大的投資,工程工作量較小,不需要在建築物中作布線,建設速度較快。這種方式對於在一些網路還不是很完善的地方,一方面不但解決了室內覆蓋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周圍地區覆蓋和話務吸收,是一種一舉兩得的事情。但在網路已經比較完善、基站密集的地方,用這種方式就不是一種明智之舉,特別是採用直放站,對系統造成的影響比起解決這些方的室內覆蓋可能是得不償失。這種方式缺點是:需要進行頻率規劃,有時甚至是必須對網路進行較大的頻率調整。同時,用這種方式並不是一種全面解決問題的方式,對於地下室、大型建築物和採用金屬玻璃幕牆的建築物,其室內可能有相當的地方仍然是盲區,因此,該種方法已不能滿足大型室內建築的覆蓋需求。

2、室內信號分布系統方式

建設室內分布系統是目前解決室內覆蓋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它與前一種方案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將無線信號通過有線方式直接引到室內的每一個區域,消除室內覆蓋盲區,抑制干擾,為室內用戶提供穩定、可靠的信號,使用戶在室內也能享受高質量的通信服務。這種方案在設計時,要考慮信號不外泄到建築物外面,而對網路造成干擾。

三、室內分布系統組成

室內分布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信號源設備(微蜂窩、宏蜂窩基站或室內直放站);室內布線及其相關設備(同軸電纜、光纜、泄漏電纜、電端機、光端機等);干線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內天線等設備。

建築物室內覆蓋要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有:隔牆的阻擋為5~20dB、樓層的阻擋為20dB、傢具及其它障礙物的阻擋為2~15dB、多徑衰落及高層建築物上的「孤島效應」和「乒乓效應」。各種不同室內環境對無線環境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這在工程設計及優化中都要綜合考慮。

四、不同信號源比較

最常用的信號源主要有以下兩種:宏蜂窩+直放站和微蜂窩+室內覆蓋。

1、宏蜂窩+直放站

這是採用室外天線將附近宏蜂窩基站的信號接收後經放大處理,再由室內天線分布到所需覆蓋的位置。這種採用無線耦合的方式,對於存在頻率復用較高的市區,需嚴格調試,以免對網路造成干擾。由於直放站本身沒有增加信道資源,只是信號的延伸,故直放站一般用於低話務量的地方,覆蓋范圍也羅小,一般只能作為補盲點來使用。如小型酒樓、地下停車場等。

2、微蜂窩+室內覆蓋

微蜂窩就是一個基站,只不過基站的發射天線是分放在室內。微蜂窩增加了網路的信道資源,可提高網路容量和通話質量,適合於大范圍的室內覆蓋。它一般用於話務量密集的地方(如:星級酒店、大型娛樂場所、商業和商業中心等),既保證優良的覆蓋,又分擔了周圍基站的話務量。

五、室內覆蓋系統的優化

對於建成的室內覆蓋系統,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維護和優化。以下結合實際工作中的例子進行說明。

1、相鄰小區的確定

在城市的中心區,基站密度都比較大,平均站距小於1km,所以通常進入室內的信號比較雜亂、不穩定。特別是在一些沒有完全封閉的高層建築的中、高層,進入室內的信號非常多,鄰近基站的信號直射,遠處基站的信號通過直射、折射、反射、繞射等方式進入室內,信號忽強忽弱不穩定,同頻、鄰頻干擾嚴重。手機在這種環境下使用,未通話時,小區重選頻繁;通話過程中頻繁切換,易導致話音質量差、掉話現象嚴重。

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主要方式是根據實際情況為微蜂窩選擇適當的相鄰小區。相鄰小區測量頻點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微蜂窩與其他小區發生聯系。

例如,湘潭繁華地區的鴻達酒店安裝了微蜂窩室內覆蓋系統。由於該地區基站分布密度大,室內中庭信號復雜。由於對微蜂窩作的相鄰小區較多,導致切換頻繁,指標反映為切換成功率較低、掉話較多。通過實地測量,確定了三個最主要的900M宏蜂窩服務小區:9141、9142、9143,並作雙向切換關系。又由於在三樓電梯口測得較強的1800M宏蜂窩63141的信號,考慮到用戶佔用該小區進入微蜂窩的可能性極大,故作62141向微蜂窩的單向切換關系。相鄰小區精簡後指標顯示切換成功率顯著提高、掉話率降低。

由這個典型案例可知微蜂窩的相鄰小區一定要因地制宜,數目不在多少,而在准確。一般確定兩三個主服務小區即可,但同時要考慮若相鄰小區過少,宏蜂窩退服導致由外部到室內無法切換的問題。所以相鄰小區至少要兩個以上。

2、重選和切換的優化

現代建築多以鋼筋混凝土為骨架,再加上全封閉式的外裝修,對無線信號的屏蔽和衰減特別厲害;高層建築物內電梯多,又多為金屬全封閉結構,這就導致在進出建築物、電梯時信號變化非常強烈。這就要對微蜂窩的相關重選、切換參數進行細致的設置、調整。 例如,武漢某酒店大廳及低層為微蜂窩A覆蓋,電梯及高層為微蜂窩B覆蓋。從大廳進電梯手機由 A重選到B時正常,而由電梯進入大廳時,手機由B重選到A上則明顯遲緩,甚至出現短暫無信號情況。通過小區參數查詢發現,對小區重選偏置參數的設置A、B小區明顯不一致,B遠大於A。設計者本意是為讓B更易吸收話務,而使手機在空閑狀態容易重選進入該小區,但差別太大,致使在B小區信號很弱、A小區信號已很強的情況下手機仍然無法重選。通過調整上述情況消失,手機重選正常。

3、載頻調整優化

對於許多大型酒店和購物中心採用多個微蜂窩小區分片覆蓋,分擔話務的情況,我們都建議盡量通過調整載頻分布,將多個小區合並為一個小區,因為那樣往往會出現話務量不均衡甚至相差懸殊以及各小區間的切換成功率較低的問題。將多個小區覆蓋優化調整為一個小區覆蓋,用戶可以無切換通話,消滅了潛在的不穩定因素。

另外分布系統的工藝質量也會影響微蜂窩信號,例如上下行功率不匹配導致上行干擾或信號弱,引起話音斷續或掉話。這些則要在分布系統廠家的配合下進行優化工作。

第三部分、天線在網路優化中的作用

天線技術是移動通信技術基礎,基站天線是移動通信網路與用戶手機終端空中無線聯結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輻射或接收無線電波,輻射時將高頻電流轉換為電磁波,將電能轉換電磁能;接收時將電磁波轉換為高頻電流,將磁能轉換為電能。天線的性能質量直接影響移動通信網路的覆蓋和服務質量;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服務要求需要選用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天線。天線調整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

一、天線的主要性能指標

表徵天線性能的主要參數有方向圖,增益,輸入阻抗,駐波比,極化方式,雙極化天線的隔離度,及三階交調等。

1、方向圖

天線方向圖是表徵天線輻射特性空間角度關系的圖形。以發射天線為例,從不同角度方向輻射出去的功率或場強形成的圖形。一般地,用包括最大輻射方向的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方向圖來表示天線的立體方向圖,分為水平面方向圖和垂直面方向圖。平行於地面在波束最大場強最大位置剖開的圖形叫水平面方向圖;垂直於地面在波束場強最大位置剖開的圖形叫垂直面方向圖。

描述天線輻射特性的另一重要參數半功率寬度,在天線輻射功率分布在主瓣最大值的兩側,功率強度下降到最大值的一半(場強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3dB衰耗)的兩個方向的夾角,表徵了天線在指定方向上輻射功率的集中程度。一般地,GSM定向基站水平面半功率波瓣寬度為65o,在120o的小區邊沿,天線輻射功率要比最大輻射方向上低9-10dB。

2、方向性參數

不同的天線有不同的方向圖,為表示它們集中輻射的程度,方向圖的尖銳程度,我們引入方向性參數。理想的點源天線輻射沒有方向性,在各方向上輻射強度相等,方向是個球體。我們以理想的點源天線作為標准與實際天線進行比較,在相同的輻射功率某天線產生於某點的電場強度平方E2與理想的點源天線在同一點產生的電場強度的平方E02的比值稱為該點的方向性參數D=E2/E02。

3、天線增益

增益和方向性系數同是表徵輻射功率集中程度的參數,但兩者又不盡相同。增益是在同一輸出功率條件下加以討論的,方向性系數是在同一輻射功率條件下加以討論的。由於天線各方向的輻射強度並不相等,天線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隨著觀察點的不同而變化,但其變化趨勢是一致的。一般地,在實際應用中,取最大輻射方向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作為天線的方向性系數和增益。

另外,表徵天線增益的參數有dBd和dBi。DBi是相對於點源天線的增益,在各方向的輻射是均勻的;dBd相對於對稱陣子天線的增益dBi=dBd+2.15。相同的條件下,增益越高,電波傳播的距離越遠。習慣上我們採用dBi來表徵天線的增益。

4、輸入阻抗

輸抗是指天線在工作頻段的高頻阻抗,即饋電點的高頻電壓與高頻電流的比值,可用矢量網路測試分析儀測量,其直流阻抗為0Ω。一般移動通信天線的輸入阻抗有50Ω和75Ω兩種,在湘潭的移動網中我們採用的都是輸入電阻為50Ω的天線。

5、駐波比

由於天線的輸入阻抗與饋線的特性阻抗不可能完全一致,會產生部分的信號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在饋線上疊加形成駐波,其相鄰的電壓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即為電壓駐波比VSWR。一般地說,移動通信天線的電壓駐波比應小於1.4,但實際應用中我們都要求VSWR應小於1.2。

6、極化方式

根據天線在最大輻射(或接收)方向上電場矢量的取向,天線極化方式可分為線極化,圓極化和橢圓極化。線極化又分為水平極化,垂直極化和±45o極化。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應具有相同的極化方式,一般地,移動通信中多採用垂直極化或±45o極化方式。實際上採用垂直極化方式是歷史造成的錯誤,因為垂直極化波受天氣,特別是受下雨的影響很大,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如果可能的話要盡量少用此類型的天線。

7、雙極化天線隔離度

雙極化天線有兩個信號輸入埠,從一個埠輸入功率信號P1dBm,從另一埠接收到同一信號的功率P2dBm之差稱為隔離度,即隔離度=P1-P2。

移動通信基站要求在工作頻段內極化隔離度大於28dB。±45o雙極化天線利用極化正交原理,將兩副天線集成在一起,再通過其他的一些特殊措施,使天線的隔離度大於30dB。

二、優化中天線的選擇

1、城區內話務密集地區

在話務量高度密集的市區,基站間的距離一般在500-1000米,為合理覆蓋基站周圍500米左右的范圍,天線高度根據周圍環境不宜太高,選擇一般增益的天線,同時可採用天線下傾的方式。天線下傾的傾角計算公式為:α=arctg(h/(r/2)),α為波束傾角,h為天線高度,r為站間距離。

選擇內置電下傾的雙極化定向天線,配合機械下傾,可以保證方向圖水平半功率寬度在主瓣下傾的角度內變化小。

(1)對話務量高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300-500米,可計算出天線傾角α大約在10o-19o之間,原天線單純使用機械下傾的方式,下傾角一般在10o以上,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將變寬,造成站間干擾;如果採用內置電下傾9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15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10o---19o內無變化,同時結合適當調整基站發射功率,完全可以滿足對話務量高密集市區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2)對話務量較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大於500米,可計算出天線傾角α大約在6o-15o之間,如果採用內置電下傾6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10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6o---16o內無變化,可以滿足對話務量較密集市區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3)話務量底密集市區,基站間距離可能更大,天線傾角α大約在3o-12o之間,可採用內置電下傾3o的±45o雙極化天線,這樣電下傾加上機械下傾可變傾角將達8o,可保證水平方向圖半功率波瓣寬度在主瓣下傾的3o---12o內無變化,可以滿足對這一區域覆蓋且不幹擾的要求。 2、在郊區或鄉鎮地區

在話務量不太密集的郊區或鄉鎮地區,信號覆蓋范圍要適當大,基站間距離較大,可以選用單極化,空間分集,增益較高的65o定向天線,如西安海天的(17DB)65o定向天線HTDBS096517型號的天線,既考慮容量又兼顧覆蓋。

3、在農村地區

在話務量很底的農村地區,主要考慮信號覆蓋,基站大多是全向站。天線可考慮採用高增益的全向天線,天線架高可設在40-50米,同時適當調大基站發射功率,以增強信號的覆蓋范圍,一般平原地區-90dBm覆蓋距離可達5公里。

4、在鐵路或公路沿線

在鐵路或公路沿線主要考慮沿線的帶狀覆蓋分布,可以採用雙扇區型基站,每個區180o;天線宜採用單極化3dB波瓣寬度為90o的高增益定向天線,兩天線相背放置,最大輻射方向與高速路的方向一致。

另外,如果沿路方向話務量很底,既考慮覆蓋又考慮設備成本,可採用全向天線變形的雙向天線,雙向3dB波瓣寬度為70o,最大增益為14dBi,如:西安海天的全向天線變形的雙向天線HTSX-09-14型號的天線。

5、在城區內的一些室內或地下

在城區內的一些室內或地下,如:高大寫字樓內,地下超市,大酒店的大堂等,信號覆蓋較差,但話務量較高。為滿足這一區域用戶的通信需求,可採用室內微蜂窩或室內分布系統,天線採用分布式的低增益天線,以避免信號干擾影響通信質量。

總之,天線在移動通信網路優化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時饋線,饋線轉換頭及室內外跳線的質量也非常大地影響著移動通信基站的覆蓋質量。大部分覆蓋效果差的基站是由於饋線及連接部分的質量差引起的,可通過VSWR儀表逐級逐段測量來判定質量差的部分,及時更換以保證整個基站天饋線部分的質量,保證基站的運行質量和覆蓋質量。

第四部分、掉話的分析和解決方法

掉話現象是用戶在使用手機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用戶申告的熱點,它是系統各種不良因素的綜合體現,對系統的運行質量影響很大,所以如何降低系統的掉話率,提高網路運行質量是網路優化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掉話產生的原因

系統的掉話主要體現為SDCCH和TCH的掉話,其主要產生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由於切換導致的掉話

所謂切換,就是指當移動台在通話過程中從一個基站覆蓋區移動到另一個基站覆蓋區,或者由於外界干擾而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時,必須改變原有的話音信道而轉接到一條新的空閑話音信道上去,以繼續保持通話的過程。切換是移動通信系統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切換失敗會導致掉話,影響網路的運行質量。GSM系統採用的是移動台輔助切換方式,即由移動台監測判決,由交換中心控制完成,在切換過程中基站和移動台均參與切換過程。

(1)越區切換參數定義不合理

如:上行電平切換門限、下行電平切換門限、切換餘量以及切換功率控制參數等定義不合理,致使越區切換失敗,產生掉話。

(2)信號強度滯後值設置不當

有些小區,由於信號強度滯後值設置太小,小區基站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切換呼叫,造成許多呼叫在切換時丟失。(但若設置太大,又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切換)。

(3)忙時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

有一些小區,由於相鄰小區都很繁忙,造成忙時目標基站無切換信道或在拓撲關系中漏定義切換條件(含BSC間切換和越局切換),致使手機用戶在進行切換時無法佔用相鄰小區的空閑話音信道,此時BSC將對此進行呼叫重建,若主叫基站的信號此時不能滿足最低工作門限或亦無空閑話音信道,則呼叫重建失敗導致掉話。

(4)網路色碼參數設置不當

允許的網路色碼參數定義了移動台需測量的小區的NCC碼的集合,為手機切換提供可行的目標小區。如果該數據定義錯誤將引起越區切換不成功和小區重選失敗,產生掉話。

(5)信號強度太弱

當基站做分擔話務量的切換時,有些切換請求會因切入小區的信號強度太弱而失敗,有時即使切換成功,也會因信號強度太弱而掉話。因為我們在BSC中對手機用戶的接收信號強度設有最低門限,當低於此門限值時,手機無法建立呼叫。

(6)網路存在漏覆蓋區或盲區

當移動台進入網路的漏覆蓋區或信號強度盲區時,信號變得太弱而發出切換請求,切換不成功引起掉話。

(7)孤島效應

孤島效應是基站覆蓋性問題,當基站覆蓋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區等特殊地形時,由於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蓋范圍不變的基礎上,在很遠處出現「飛地」,而與之有切換關系的相鄰基站卻因地形的阻擋覆蓋不到,這樣就造成「飛地」與相鄰基站之間沒有切換關系,「飛地」因此成為一個孤島,當手機佔用上「飛地」覆蓋區的信號時,很容易因沒有切換關系而引起掉話。

2、由於干擾而導致的掉話

無線電波傳播的特性決定其在傳播過程中易受外界多種因素的影響;由於網路內部原因,它還受到網路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同頻、鄰頻干擾以及網路中設備本身的非線性、設備故障所引起的交調干擾。在網路實際運行中我們常常遇到以下幾種干擾:

(1)設備本身的非線性以及設備故障引起的交調干擾。設備運行中缺乏定期的指標測試和調整,使交調干擾在一定范圍存在。如發射部分尤其是直放站上行發射雜散輻射較大、接收部分雜散響應較大,造成對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擾,嚴重的將無法正常撥叫和通話。在網路運行中曾出現過因為直放站而干擾城區多個跳頻基站的情況,並引起大量掉話

Ⅳ 無線網現狀及相關技術 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咋寫

開題是一個表格我會

Ⅳ 論文的開題報告基於WiFi6技術的無線校園網路設計與實現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摘要 您好,在世界范圍內,無線區域網技術已迅速發展成為計算機網路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應用領域也在飛速擴大,隨著IEEE802.11 無線區域網標準的制定成功,無線技術已擺脫了過去那種互不兼容的狀態,從而能為無法採用有線系統安裝的領域提供了可靠的、移動的網路互連方案。

無線網路(Wi-Fi) 畢業設計

相關範文:

無線感測器網路自身定位演算法開題報告

1.概述:

無線感測器網路(WSNs)是由許多感測器節點通過自組織的形式組成的一種特殊的Ad-hoc網路,每一個感測器節點由數據採集模塊、數據處理和控制模塊、通信模塊和供電模塊等組成,此外還可能包括與應用相關的其他部分,比如定位系統、動力系統等。藉助於內置多樣的感測器,可以測量溫度、濕度、氣壓、化學等我們感興趣的物理現象。

2.研究動機:

感測器節點的自身定位是感測器網路應用的基礎。例如目標監測與跟蹤、基於位置信息的路由、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許多應用都要求網路節點預先知道自身的位置,並在通信和協作過程中利用位置信息完成應用要求。若沒有位置信息,感測器節點所採集的數據幾乎是沒有應用價值的。所以,在無線感測器網路的應用中,節點的定位成為關鍵的問題。

3.研究意義:

最早期的基於無線網路的室內定位系統,都採用了額外的硬體和設備,如AT&T Cambridge的Active Bat系統,採用了超聲波測距技術,定位的物體攜帶由控制邏輯、無線收發器和超聲波換能器組成的稱為Bat的設備,發出的信號由安裝在房間天花板上的超聲波接收器接收,所有接收器通過有線網路連接;在微軟的RADAR系統中,定位目標要攜帶具有測量RF信號強度的感測器,還要有基站定期發送RF信號,在事先實現的RF信號的資料庫中查詢實現定位;MIT開發了最早的鬆散耦合定位系統Cricket,錨節點(預先部署位置的節點)隨機地同時發射RF和超聲波信號,RF信號中包括該錨節點的位置,未知節點接收這些信號,然後使用TDOA技術測量與錨節點的距離來實現定位。

以上系統都需要事先的網路部署或數據生成工作,無法適用於Ad-hoc網路。現階段研究較多的是不基於測距(Range-free)的定位演算法,這樣就無需增加額外的硬體,還可以減小感測器節點的體積。

4.研究目標:

(1) 較小的能耗

感測器節點所攜帶能源有限和不易更換的特點要求定位演算法應該是低能耗的。

(2) 較高的定位精度

這是衡量定位演算法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以誤差與無線射程的比值來計算,20%表示定位誤差相當於節點無線射程的20%。

(3) 計算方式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的定位演算法,即計算節點位置的工作在節點本地完成,分布式演算法可以應用於大規模的感測器網路。

(4) 較低的錨節點密度

錨節點定位通常依賴人工部署或GPS實現。大量的人工部署不適合Ad-hoc網路,而且錨節點的成本比普通節點要高兩個數量級。

(5) 較短的覆蓋時間。

5.參考文獻: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作者:Edgar H. Callaway. Jr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理論及應用》作者:王殊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定位演算法研究》作者:端木慶敏 Publish: 2007-10-18 Hits:591

《無線感測器網路定位演算法研究》作者:申屠明2007-07-11

《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自身定位演算法的研究(碩士)》來自:中國文檔網

《無線感測器網路DV-Hop定位演算法的改進》作者:龔思來2007年07月13日

其他相關:

http://www.jianshewang.com/lunwen/cheng/txx/200811/2200.html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Ⅶ 無線網路優化,國內外研究現狀。

身邊有哪些寬頻接入方式

Ⅷ 無線區域網技術分析與探討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Ⅸ 您好,老師,計算機無線網路的性能和穩定性分析開題報告怎麼寫

你可以網路文庫一下 太多的文檔共 選擇 學習 借鑒http://wenku..com/link?url=qdo5NraqaalSsY7IupUo_dC27d1pdKValGzmYkGqvnxo7-

Ⅹ 無線網路優化研究參考文獻有哪些

參考文獻】

1
肖克江;熊忠陽;張玉芳;;多徑路由協議AOMDV的改進與性能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2年06期

2
田克;張寶賢;馬建;姚鄭;;無線多跳網路中的機會路由[J];軟體學報;2010年10期

【共引文獻】

1
陳偉;魏強;趙玉婷;;傳輸速率感知的機會路由候選路由節點選擇和排序[J];計算機應用;2011年11期

2
王英;黃群;李雲;曹儐;;一種新的協作的路由協議:C-DSR[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年07期

3
蔡順;張三峰;董永強;吳國新;;面向編碼機會路由的無線Mesh網路廣播信道接入[J];軟體學報;2012年09期

4
李彬;王文傑;殷勤業;楊榮;楊小勇;王慧明;;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協作的節能路由傳輸[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5
劉琰;;基於網路編碼的流量感知路由協議研究設計[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優化開題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卓如何打開網路磁碟 瀏覽:950
游拍網路平台哪個好 瀏覽:191
mac共享沒有網路 瀏覽:224
電腦wifi能上去網但是顯示無網路 瀏覽:940
四大名著和網路小說哪個好看 瀏覽:780
手機網路的特徵 瀏覽:22
矢量網路分析儀適合哪些專業 瀏覽:600
電視上出現網路異常請重試是怎麼回事 瀏覽:979
蘋果手機改變網路 瀏覽:421
網路教育哪個學校可以報 瀏覽:330
usb共享網路榮耀手機 瀏覽:579
提升網路速度電腦 瀏覽:728
海康300萬網路一天要多少g 瀏覽:647
登錄剪映網路異常 瀏覽:742
vivox27手機無法訪問移動網路 瀏覽:622
網路安全內容簡短50字 瀏覽:823
通信網路哪個國家好掙錢多 瀏覽:509
無線網路寬頻隨身wifi 瀏覽:538
使用過的路由器換個網路可以用嗎 瀏覽:281
螢石雲使用手機網路看不了 瀏覽:93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