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的使用規模

無線網路的使用規模

發布時間:2022-08-02 12:25:47

1. 如何搭建容納120人的無線網路

教您如何搭建無線網路

注1: 本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所有;
注2:已添加可以直接下載的壓縮包(其中為單一的mht文件)附件,請需要的朋友下載。
正如行動電話已成為固定電話的有力補充一樣,無線網路也以其靈活便利的接入方式博得了眾多移動用戶的青睞。毋庸置疑,無線網路在遠程接入、移動接入和臨時接入中都擁有無與倫比的巨大優勢,隨著無線網路設備價格的平民化,無線網路的實際應用也就越來越多。有理由相信,未來兩三年時間內將是無線網路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
無線網路概述
所謂無線網路,是指無需布線即可實現計算機互連的網路。無線網路的適用范圍非常廣泛,不客氣的說,凡是可以通過布線而建立網路的環境和行業,無線網路也同樣能夠搭建,而通過傳統布線無法解決的環境或行業,卻正是無線網路大顯身手的地方了。千萬不要以為無線網路的保密性太差,恰恰相反,其保密性能比雙絞線要安全得多。
一、無線區域網應用
與有線區域網相比,無線區域網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而且開發運營成本低、時間短,投資回報快,易擴展,受自然環境、地形及災害影響小,組網靈活快捷。無線區域網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固定網路間的無線連接
如果您設計和施工的區域網絡都在自己所屬的范圍內,那一切可就輕松多了。如果碰巧您不得不跨越馬路,或者甚至兩個區域網絡間的距離較遠,恐怕就要叫苦不迭了。如果必須得在被公路分隔開的兩座建築物之間布線,那麼,除了事先要徵得市政部門和城建部門的同意外,還必須進行勘測、挖掘管道、重新鋪路,真能把您忙個四腳朝天,這哪兒是布線呀,簡直就是修路。其實這還是好的,如果兩個網路之間相隔幾公里或十幾公里(對於某些新合並的高校而言,這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就更慘了。由於所跨越的均為公共區域,因此,不可能被准許架設自己的線路,有這種特權的在我國目前只有兩家,即電信和電力。所以,只能租用人家的電桿掛線,費用嗎,不用我說您也知道,反正一般的單位是根本無力承受的。當然,除了租用電桿之外,也可以考慮租用電信局的線路,但每月所支付的費用同樣驚人。而使用無線網路,無論建築物是只隔一條街道還是距離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都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實現11Mbps的網路連接,而且除了設備投資外,無需再支付任何其他額外的費用。
移動用戶接入固定網路
在區域網絡中,有些人的位置其實並不是固定的。例如,在機場,裝卸貨物和包裹的工作人員在車上使用終端設備,通過網路來獲得諸如航班信息或大門開關等信息;在校園中,身處草坪和教室的學生,通過攜帶型電腦在網路中查詢圖書和其他信息資料;市內公共汽車上,利用車上的終端設備,乘務人員實現與調度人員之間進行的行車路線和發車時間等信息的交換;在單位內部,乘坐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員(或交通工具本身)或需要經常移動的用戶,必須連續地存取網路數據,等等。利用無線網路,可以很好地將這些移動用戶連接到固定的區域網絡,從而實現無線與有線的無縫集成。
例如,學校為師生員工提供了諸如圖書館和數據中心等服務設施,然而,人們只能在有網路接入的地方才能夠使用它們。如果學校提供了無線網路服務,那麼,學生和員工就可使用了配有無線網卡的攜帶型計算機,在學校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校園提供的所有服務,很方便地建立虛擬教室和調研項目。另外,在每個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都鋪設足夠多的電纜、提供足夠多的網路介面,以滿足師生的筆記本電腦到任何地方都能接駁區域網絡的需要,是一件既費力又難以辦到的事。而如果通過無線網路,這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既方便了師生的接入需求,又節約了大量的布線資金投入。
再如,由於電子醫療記錄系統變得越來越普遍,無線網路可以為那些在醫院中漫遊、同時又需要存取網路數據的醫生和護士提供更容易的訪問方式,幫助他們及時取得數據,同時減少丟失或錯誤理解病人信息的事件發生,還可以通過減少筆記工作來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醫院還可以利用無線網路創建一個流動護理站,甚至是家庭醫院,由特殊的設備採集病人信息並通過無線網路傳送給醫院,從而使醫務人員能夠及時掌握病人的病情,採取合理而必要的醫療手段,也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護理病人。
又如,貨用叉車經常在巨大的倉庫中、鋼制船艙以及建築工地等環境下運動,有時它們需要在室內和室外進進出出。這時對網路移動性能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使用無線網路終端可以將叉車或卡車與網路連接在一起,從而不管在何種工作環境下,都能保證通過網路指揮這些運輸設備進行高效而有序地工作。
移動無線網路
在很多時候,根本不可能架設固定的網路,此時恐怕只能使用移動無線網路來解決計算機之間彼此互聯的問題了。例如,在軍事演習中,命令、通信以及後勤保障車輛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移動過程中,有線網路如何架設?再如,地質勘探工作,需要非常頻繁地變換辦公地點,架設有線網路實在是顯得太過煩瑣。又如,在緊急事故現場或災情地區,根本沒有條件架設有線網路,計算機之間如何進行通訊?此時就是無線網路鋒芒畢露的時候了。無線網路具有覆蓋范圍寬、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並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因此,可以充分滿足上述各種情況的要求,提供可靠的室外網路連接。
接入Internet
無線網路不僅可以用於連接區域網絡,而且還可以直接連接至Internet,甚至可以藉助Internet及其他公用通信網路建立自己的虛擬專網,其可提供的帶寬比可達11Mbps,比T1還快。由於無線網路具有可任意移動的特點,因此,無論您在何時何處,只要附近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之內有基站,那麼,都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入Internet,瀏覽信息、收發電子函件,總之,所有一切在Internet中可以做的事情您一樣可以統統做。這無論是在偏僻地區,還是難以架設常規線路的區域,都是Internet接入的又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另外,由於無線網路具有非常高的完全性,因此,也是建立虛擬網路的完美的解決方案之一。
難於布線的環境
在許多環境中,或者是很難以進行傳統的布線,或者是環境太過空曠,或者是建築物內不允許布線,或者是建築物之間必須逾越公用設施,或者是臨時性的工作環境,等等。使用無線網路而根本無需布線,所以凡是難以布線的環境,無論是銀行、金融、證券業、鄉鎮邊遠地區、礦業、發電廠廠區,野外水電站、大型碼頭、歷史建築、展覽會、交易會等等,均可使用無線網路作為解決方案。
特殊項目或行業專用網
在眾多的網路當中,有許多網路是專用網路,如銀行數據備份網、政府財政專網、航空公司網、軍隊網、公安網等。目前,這些網路通常都是採用傳統的通信手段,效率低、安全性差、費用高昂。如果採用無線網路,不僅可以節約每月可觀的線路租賃費,而且通信速率會大大提升,交互性、抗風險能力會大大增強,安全性、穩定性也會得到大大提高。
連接較遠分支機構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總會產生(或建立或購買)許多的分支機構,而且這些分支機構彼此之間可能還會相距較遠。事實上,除了公司的分支機構以外,目前業已存在著的分支機構就不少,如政府下屬機關、稅務總局及下屬分局、銀行及下屬支行等等。如何連接這些分支機構呢?自己架設專線或租用專線的方式費用都太高,即使是以Internet接入實現VPN的方式花費也不會太少。因此,如果中心與分支機構之間的距離不是太遠時,可以考慮採用無線網路,既節約了月租費用,又節約了線路鋪設費用,還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實在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科學技術監控
利用無線網路可靈活移動的特點,還可以將其用於儀器監控、城市環境監控、交通信號控制、高速公路收費站、自動數據採集和調度監控系統,隨時將現場的數據信息及時反饋至控制中心和數據採集中心進行處理。
二、無線區域網組件
無線網路的硬體設備主要包括4種,即無線網卡、無線AP、無線路由和無線天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無線網路都需要這4種設備。事實上,只需幾塊無線網卡,就可以組建一個小型的對等式無線網路。當需要擴大網路規模時,或者需要將無線網路與傳統的區域網連接在一起時,才需要使用無線AP。只有當實現Internet接入時,才需要無線路由。而無線天線主要用於放大信號,以接收更遠距離的無線信號,從而延長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1. 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的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網卡,作為無線網路的介面,實現與無線網路的連接。無線網卡根據介面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和USB無線網卡。
PCMCIA無線網卡(如圖x-1所示)僅適用於筆記本電腦,支持熱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移動式無線接入。
PCMCIA無線網卡
PCI介面無線網卡(如圖x-2所示)適用於普通的台式計算機使用。其實PCI介面的無線網卡只是在PCI轉接卡上插入一塊普通的PC卡。
PCI介面無線網卡
USB介面無線網卡(如圖x-3所示)適用於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支持熱插撥。不過,由於USB網卡對筆記本而言是個累贅,因此,USB網卡通常被用於台式機。
USB介面無線網卡
2. 無線AP
無線接入點或稱無線AP(Access Point),其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集線器。當網路中增加一個無線AP之後,即可成倍地擴展網路覆蓋直徑。另外,也可使網路中容納更多的網路設備。通常情況下,一個AP最多可以支持多達80台計算機的接入,當然,推薦數量為30台。
無線AP
無線AP都擁有一個或多個乙太網介面,用於無線與有線網路的連接,可以將安裝雙絞線網卡的計算機與安裝無線網卡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無線與有線的無縫融合。另外,藉助於AP可接入固定網路的特性,還可以將分散布置在各處的無線AP利用雙絞線連接在一起,實現類似於「小靈通」的無線漫遊。另外,藉助於AP,還可以實現若干固定網路的遠程廉價連接,既無需架設光纜,也無需考慮由施工而可能帶來的各種麻煩。
無線AP也通常擁有一個或多個乙太網介面。如果網路中原來擁有安裝雙絞線網卡的計算機,可以選擇多以太口無線AP,實現無線與有線的連接。否則,可只選擇擁有一個乙太網埠的無線AP,從而節約購置資金。

2. 簡述無線網的5大特點

1.傳輸距離遠,覆蓋范圍大。單個AP覆蓋范圍可達到10000平方米

2、傳輸速率高。速率可達到11M。

3、系統傳輸容量滿足要求。Wi-Fi技術特別適合於POS系統這種需要傳輸大量突發性數據的場合。

4、安全性高。提供「安全多模」能力,支持WAPI/WEP/WPA/WPA2 安全標准,安全標准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配置。

5 良好的擴展性。

考慮到未來業務的增長和變化,應具備充分的可擴展性,包括多種接入方式的提供和接入的可擴展性,帶寬的擴展與速率的平滑升級以及處理能力的可擴展性,依託正在被大規模部署的Wi-Fi網路所帶來的成熟的技術、各種層出不窮的Wi-Fi設備、既有的網路設施、架構支持、豐富的網路知識,使用Wi-Fi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網路架構和現有設備的調整。

3. 為什麼要安裝wifi有什麼好處

Wi-Fi
鎖定

WIFI 即 Wi-Fi 。
無線保真[1-2] ,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3]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頻無線電信號。[2] 無線保真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關於"Wi-Fi」這個縮寫詞的發音,根據英文標准韋伯斯特詞典的讀音注釋,標准發音為/ˈwaɪ.faɪ/因為Wi-Fi這個單詞是兩個單片語成的,所以書寫形式最好為WI-FI,這樣也就不存在所謂專家所說的讀音問題,同理有HI-FI(/haɪ.faɪ/)。
中文名
無線保真
外文名
WIreless-FIdelity
其他稱呼
無線寬頻
外語縮寫
WI-FI
作 用
網路
技術原理
無線網路在無線區域網的范疇是指「無線相容性認證」,

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同時也是一種無線聯網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無線保真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無線保真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無線網路是一種能夠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3] 。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協議的區域網就稱為無線保真。甚至把無線保真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Wi-Fi是WLAN的重要組成部分)

2主要功能
無線網路上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無線上網,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無線保真上網,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路傳輸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信號,就如在開頭為大家介紹的一樣,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持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手機如果有無線保真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信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路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無線網路無線上網在大城市比較常用,雖然由無線保真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54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無線保真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並且由於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低於手機發射功率,所以無線保真上網相對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但是無線保真信號也是由有線網提供的,比如家裡的ADSL,小區寬頻等,只要接一個無線路由器,就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無線保真信號。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城市裡到處覆蓋著由政府或大公司提供的無線保真信號供居民使用,我國也有許多地方實施」無線城市「工程使這項技術得到推廣。在4G牌照沒有發放的試點城市,許多地方使用4G轉無線保真讓市民試用。[4]

3應用領域
網路媒體
由於無線網路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無線保真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而其它一些基於WLAN的寬頻數據應用,如流媒體、網路游戲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戶期待。有了無線保真功能我們打長途電話(包括國際長途)、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音樂下載、數碼照片傳遞等,再無需擔心速度慢和花費高的問題。無線保真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
掌上設備
無線網路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無線保真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無線保真手機成為了2010年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日常休閑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無線保真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保真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在家也可以買無線路由器設置區域網然後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無線上網了。
無線網路和3G技術的區別就是3G在高速移動時傳輸質量較好,但靜態的時候用無線保真上網足夠了。
無線網路的規模商業化應用,在世界范圍內罕見成功先例。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運營商對這一模式的不認可;二是本身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但基於無線網路技術的無線區域網已經日趨普及,這意味將來可以十分方便的應用。一旦存在無線保真網路的公眾場合,解決了運營商的互聯互通、高收費、漫遊性的問題,無線保真將來從一個成功的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商業。

4

4. 公司有10間辦公室想用無線網路,請教高手應如何布局

以最基本的無接入點的獨立式無線區域網共享ADSL上網為例向大家介紹其實施過程。一般來說可以將其歸納為簡單的四步:

(1)安裝網路伺服器:由於建成的無線區域網需要共享ADSL上網,因此得確定一台伺服器,在該台計算機上得分別安裝無線網卡和普通的PCI網卡,其中PCI網卡用於連接Internet,而無線網卡則是用於無線區域網內部的通訊交流。安裝伺服器除了安裝正確安裝兩塊網卡之外,還需要為其安裝驅動程序、操作系統、應用軟體等,這些與普通的有線區域網架設沒有什麼兩樣。

(2)安裝網路客戶端:為區域網內的其它計算機安裝無線網卡。

(3)共享上網:確定自己採取的共享連接方式,計算機少的可以直接使用Internet連接共享,機器多的,則需要使用Sygate等代理軟體,這根據需要來進行,安裝好之後一並在服務端和客戶機上設置好相關的IP地址、DNS、網卡等參數。

(4)測試網路:這是最後一句,測試一下區域網之間能否通訊,測試一下是否能夠連接Internet,若都能暢通的話,則說明我們的連接已經成功了。

熟悉了這樣的流程,即使不是採取該種連接方式的無線區域網,我們也可以參考實施了。無線區域網的應用與架設2007-05-12 00:26隨著網路化的深入和發展,區域網越來越多的進入公司、校園以及家庭之中。區域網的普及,方便了數據的交換。但是,隨著接入計算機數目的增加,布線問題的關鍵性越來越顯現出來。如何避免這些眼花繚亂的網線呢?於是,無線區域網應運而生。
一、通信協議:

在無線LAN中,通信協議是指由IEEE提出802.11協議族,包括 802.11a和802.11b。IEEE802.11無線網路標准早在1997年頒布,1999年無線網路國際標準的更新及完善,進一步規范了不同頻點的產品及更高網路速率產品的開發和應用,除原IEEE802.11的內容之外,增加了基於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協議的管理信息庫(MIB),以取代原OSI協議的管理信息庫。另外還增加了高速網路內容。

IEEE802.11a規定的頻點為5GHz,採用的OFDM技術的最大的優勢是其無與倫比的多途徑回聲反射,因此特別適合於室內及移動環境。傳輸速度為:1到2Mbps。

IEEE802.11b工作於2.4GHz頻點,採用補償碼健控CCK調制技術。當工作站之間的距離過長或干擾過大,信噪比低於某個門限值時,其傳輸速率可從11Mb/s自動降至5.5Mb/s,或者再降至直接序列擴頻技術的2Mb/s及1Mb/s速率。

所有這些協議都以CSMA/CD為介質共享策略。

IEEE802.11e及IEEE802.11g是下一代無線LAN標准。被稱為無線LAN標准方式IEEE802.11的擴展標准。是在現有的802.11b及802.11a的MAC層追加了QOS功能及安全功能的標准。

現在,我們常用的、技術成熟的是IEEE802.11b。

二、工作原理:

802.11b規定了三種發送及接收技術:擴頻(Spread Spectrum)技術、紅外(Infared)技術、窄帶(Narrow Band)技術。而擴頻又分為直序(Direct Sequence,ds)擴頻和跳頻(Frequeny Hopping,FH)擴頻兩種。

我們知道,擴頻技術利用的是開放的2.4GHz頻段,由於這是個公用頻段,因此十分擁擠,微波雜訊最大,採取何種發送和接收方法,會直接影響到微波傳輸的質量和速率。直序擴頻技術同時使用整個頻段,信號被擴展多次而無損耗;而跳頻擴頻技術是連續間斷跳躍使用多個頻點。當跳到某個頻點時,判斷是否有干擾,若無,則傳輸信號;若有則依據演算法跳至下一頻段繼續判斷。正是由於利用了跳頻技術,使得跳頻的范圍很寬,但是信息在每個頻率上停留的時間很短(僅為1/1000秒左右),不僅使得數據的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傳輸更加穩定,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這就是無線網路傳輸的關鍵。

三、常見拓補形式:

在IEEE802.11b標准中,具體將區域網結構劃分為"對等(Peer-To-Peer,即點對點)"和"主從(Master-Slave)"兩種標准形式。"點到點"結構用於連接PC機或攜帶型計算機,允許各台計算機在無線網路所覆蓋的范圍內移動並自動建立點到點的連接,使不同計算機之間直接進行信息交換。而"主從"結構中所有工作站都直接與中心天線或訪問節點(AP:Access Point)連接,由AP承擔無線通信的管理及與有線網路連接的工作。無線用戶在AP所覆蓋的范圍內工作時,無需為尋找其它站點而耗費大量的資源,是理想的低功耗工作方式。同時IEEE802.11對無線區域網的物理層、應用環境和功能等方面也作了如下規定。目前無線區域網採用的拓撲結構主要有對等方式、接入方式、中繼方式三種。

1.對等方式(圖一):

對等(peer to peer)方式下的區域網,不需要單獨的具有總控接轉功能的接入設備AP,所有的基站都能對等地相互通信。並不是所有號稱兼容802.11標準的產品都具有這種工作模式,無線產品對應的這種模式是Ad Hoc Demo Mode。在Ad Hoc Demo模式的區域網中,一個基站會自動設置為初始站,對網路進行初始化,使所有同域(SSID相同)的基站成為一個區域網,並且設定基站協作功能,允許有多個基站同時發送信息。這樣在MAC幀中,就同時有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初始站地址。在目前,這種模式採用了NetBEUI協議,不支持TCP/IP,因此較適合未建網的用戶,或組建臨時性的網路,如野外作業、臨時流動會議等。

圖一

2.接入方式(圖二):

這種方式以星型拓撲為基礎,以接入點AP為中心,所有的基站通信要通過AP接轉,相當於以無線鏈路作為原有的基幹網或其一部分,相應地在MAC幀中,同時有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接入點地址。通過各基站的響應信號,接入點AP能在內部建立一個像"路由表"那樣的"橋連接表",將各個基站和埠一一聯系起來。當接轉信號時,AP就通過查詢"橋連接表"進行。

圖二

3.中繼方式(圖三):

中繼是建立在接入原理之上的,是以兩個AP點對點(Point to Point)鏈接,由於獨享信道,較適合兩個區域網的遠距離互連(架設高增益定向天線後,傳輸距離可達到50公里),區域網既可以是有線,也可以是無線。因為無線網路採用中繼方式的組網模式多種多樣,所以統稱為無線分布系統(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正是在這種模式下,MAC幀使用了四個地址,即源地址、目的地址、中轉發送地址、中轉接收地址。接入方式和中繼方式支持TCP/IP和IPX等多種網路協議,是IEEE802.11重視而且極力推廣的無線網路主要的應用方式。

圖三

四、應用特點:

與有線區域網相比較,無線區域網具有開發運營成本低、時間短,投資回報快,易擴展,受自然環境、地形及災害影響小,組網靈活快捷等優點。可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與任何人通信",彌補了傳統有線區域網的不足。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制定和推行,無線區域網的產品將更加豐富,不同產品的兼容性將得到加強。現在無線網路的傳輸率已達到和超過了10Mbps,並且還在不斷變快。目前無線區域網除能傳輸語音信息外,還能順利地進行圖形、圖像及數字影像等多種媒體的傳輸。而且隨著ATM無線區域網的投入使用,其數據傳輸率將達到20M~25Mbps,可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另一方面無線區域網雖然以空氣為介質,傳輸的信號可跨越很寬的頻段,數據不容易被竊取,保證了網路傳輸的安全性。

圖四,應用實例

無線區域網的網路速度與乙太網相當,一個AP最多可支持100多個用戶的接入,最大傳輸范圍可達到幾十公里,具有以下的通信特點:

1.具有高移動性,通信范圍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拓寬了網路的傳輸范圍。在有線區域網中,兩個站點的距離在使用銅纜(粗纜)時被限制在500m,即使採用單模光纖也只能達到3000 m,而無線區域網中兩個站點間的距離目前可達到50km。點對點通信距離可達30公里,點對面通信距離可達13公里。若增加放大設備或使用無線中繼器可成倍延伸通信距離。

2.建網容易,管理方便。相對於有線網路,無線區域網的組建、配置和維護較為容易,一般計算機工作人員都可以勝任網路的管理工作。

3.可在一定區域內進行點對網或網對網通信,從而消除了有線鏈路可能發生的各種故障隱患。

4.傳輸速度快。其傳輸速率可達11Mbps,是電話線傳速率的上百倍,DDN網傳輸速率的十幾倍。有效地緩解了圖像等大數據量通信的遠距離傳輸問題。

5.微波通信性能穩定,不受天氣等惡劣環境的影響,已是衛星通信所採用的主要通訊手段。

6.數據保密性強,抗干擾、抗截獲能力強,同時也不會造成干擾。

7.自動識別有線網故障,並動態切換到無線中繼器模式。

8.採用獲得專利的微蜂窩(Micro Elular)結構,提供無與倫比的漫遊和功率管理,並擁有全向網橋等先進設備,可大規模減少網路中通信設備的數量。

五、網路架設:

與有線計算機網路相似,無線計算機網路也含有無線網卡和無線網橋。

1. 無線網卡:

分為PCI/ISA介面和PCMCIA介面兩種方式。不過常見的都是PCMCIA介面的,PCI/ISA介面的多數是通過PCMCIA轉PCI/ISA轉接卡+PCMCIA網卡實現的。

圖五,PCMCIA介面的無線網卡

圖六

2. 無線網橋:

無線網橋備有天線插頭及BNC、RJ45插頭。如果將全向無線網橋網路工作站或有線區域網進行相互通信,其入網方式與有線區域網的入網方式基本相同。若只進行兩個區域網的通信,則通信雙方可採用半徑大於1米的定向天線,這樣,通信距離在可視范圍內可增加到30公里遠。

圖七,無線網橋

3.其他無線產品

常見的有無線列印機適配器(圖八)。

4. 架設:

無線網路架設和乙太網架設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免去了雜亂的布線,在此不多介紹了

圖九,架設實例

綜上所述,無線通訊是發展趨勢。在未來,無線區域網一定會代替有線網路成為主流。所以,現在正在為布線發愁的網管們,為何不考慮考慮無線區域網?

5. wifi什麼時候普及的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

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

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WiFi的技術特點

一、優點

1、無線電波覆蓋范圍廣,WiFi半徑則達100米,適宜單位樓層以及辦公室內部運用。

2、速度不僅快,而且可靠性高802.11b的無線網路規范即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變種。最高帶寬是11Mbps,在信號有干擾或者比較弱的情況之下,帶寬可以調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帶寬自動調整,有效保障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無需布線WiFi的優勢主要在不需要布線,可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適宜移動辦公用戶需求,具備著廣闊市場前景。

二、不足之處

IP無線網路存在著部分不足之處,例如:切換時間長、覆蓋半徑小、帶寬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動VoIP等要求高的應用。

因為無線網路系統對上層業務開發的不開放原因,使很多適宜IP移動環境的業務難以開發。定位在家庭用戶的WLAN產品,在許多地方不能夠滿足運營商在網路維護、運營上的要求。

6. 無線網路的標準是什麼

常見標准有以下三種:
IEEE802.11a: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802.11b: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802.11g: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目前IEEE802.11b最常用,但IEEE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
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

7. WIFI功能優缺點

1、優點

(1)靈活性和移動性: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2)安裝便捷: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3)故障定位容易:無線網路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2、缺點

(1)性能:無線區域網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他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影響網路的性能。

(2)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低,最大傳輸速率為54Mb/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WIFI技術原理

無線網路在無線區域網的范疇是指「無線相容性認證」,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同時也是一種無線聯網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Wi-Fi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

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8. 無線通信網路如何分類

無線根據國際上所採用的通信技術種類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低速率無線個域網(LR-WPAN)。以下是對各類網路各自常見和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簡單介紹。
1、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目前有線區域網中的傳輸媒介(比如電纜)而構成的網路。無線區域網內使用的通信技術覆蓋范圍一般為半徑100m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幾個房間或小公司的辦公室。當然實際的覆蓋范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通信區域中的高大障礙物。
2、IEEE
802.11系列標準是IEEE制訂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對網路的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進行規定,其中重點是對媒質訪問控制層的規定。目前該系列的標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個標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
3、WIFI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對IEEE
802.11b的一種高速物理層擴展,它也工作於2.4GHz頻帶,物理層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而且它採用了OFDM技術,使無線網路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4Mbps,並且與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設計方式幾乎是一樣的。

9. 求無線區域網的資料

WLAN是無線區域網的首字母縮寫詞。支持LAN的新興無線網路標準是IEEE802.11a,其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54Mbps,另一標准 IEEE802.11b的數據速率可達到11Mbps。802.11a能夠同時支持更多無線用戶和增強的移動多媒體應用,如數據流視頻。此外,802.11a標准在無阻塞的5GHz頻帶上運行,從而減少了與無繩電話之間的干擾。 隨著無線區域網(WLAN)、第三代互聯網技術(3G)等無線互聯網技術的產生和應用,一種新型的網路——無線網路使人們的網上生活變得更加自如,那種拿 著筆記本電腦,在智能大廈的任意位置行走,隨時隨地下載資料、列印文件等早已不是電影中的情節了,在上海召開APEC會議期間,一些大型的賓館、酒店就已 經實現了無線區域網。下面我們就將介紹一種常見的無線網路技術——無線區域網技術,來看看不受網線限制的網路是怎樣一番模樣。 無線網卡目前的價格 名稱:Intel Anypoint 無線網卡(USB介面) 功能:像網卡一樣使用,共享上網等。 系統平台:支持Windows9X系列、Windows ME、Windows 2000、Windows XP。 聯網功能:最多同時聯網20台電腦。 聯網距離:有門或牆阻隔可達50米,空地120米,性能穩定。 外接電源:無須外接電源。 目前售價:350元人民幣一對(兩個網卡) 紅外區域網組建實戰 利用紅外線作為傳輸手段的區域網絡主要應用在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等便於移動的終端設備上,目前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和掌上電腦都裝有紅外線傳輸設備,其最高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15.2kbps,傳輸距離一般在5米以內。 我們現在有兩台筆記本電腦和一台掌上電腦,現在要在它們之間組建一個區域網絡: 第一步:安裝紅外設備 一般Windows中都帶有紅外設備的驅動程序,系統會自動為檢測到紅外設備安裝驅動程序,我們在控制面板中可以找到紅外線圖標。 第二步:設置紅外設備 在控制面板中打開紅外設備控制窗口,在選項標簽下勾選啟動紅外線通訊,這時可以看到在狀態欄里紅外線圖標開始紅綠交替閃爍,表示紅外設備已經開始工作。另外在選項標簽下可以設置紅外線搜索的速率和傳輸速率。 第三步:驗證連接 在啟動終端設備的紅外設備後,將兩台電腦的紅外設備相對(注意並不是緊貼在一起),這時紅外設備會提示發現新設備,並驗證連接。 第四步:發送和接受文件 進入「我的電腦」中的「紅外線接收者」,在這里顯示連接的計算機的名稱,我們可以在這里發送和接收文件。 由於紅外傳輸在方向性的傳輸速率上的限制,所以目前大多應用於一些移動設備的網路連接上,主要的應用類型也只是網路連接。 組建辦公室無線區域網 網路是現代辦公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有線網路在布線和改動方面存在弱點,使一些需要經常變動網路的辦公室感到不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完全可 以以無線網路替代有線網路。下面將安裝一個具有多台PC機和筆記本電腦,通過ADSL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無線計算機區域網絡。 補充: 一、辦公無線區域網原理 建立無線區域網絡,實際上是把高速網際網路聯接到一個既能向終端發送無線電信號,又能聯接到其他單獨設備的設備上。無線區域網的拓撲結構可分為兩類:無 中心對等式結構和有中心結構。無中心無線區域網要求網中任意兩點均可直接通信。採用這種結構的網路一般使用公用廣播信道,而信道接入控制(MAC)協議多 採用載波監測多址接入(CSMA)類型的多址接入協議。在有中心拓撲結構中,要求一個無線站點充當中心站,所有站點對網路的訪問均由中心站控制,也就是在 網路中採取了橋接器。其中前者費用較低,而後者由於需要購買昂貴的中心控制設備,所以費用較高,但整個網路可以通過中心控制設備進行管理,諸如接入網路設 備的身份驗證,內部流量和服務質量控制等。我們下面要建設的網路,採用無中心結構,利用一台PC機作為伺服器接入互聯網。 二、安裝步驟 第一步:安裝無線網路伺服器 安裝設置作為伺服器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給該計算機加裝兩塊網卡,其中一塊普通網卡用於連接ADSL設備,另一塊為無線網卡(帶寬為11M),用來連 接區域網內的其他計算機,如果區域網的范圍比較大,可以為無線網卡加裝專門的天線,無線網卡的安裝方法與安裝其他硬體無異,你所做的就是把網卡插到PCI 插槽內,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Windows將提示找到一個新硬體,提示你指出網卡驅動程序所在的位置。無線網路包中有一張光碟,上面有所需要的驅動程序 和其他適用的工具。 補充: 第二步:配置網路服務 為該計算機配置NAT(網路地址轉換)服務、DHCP(自動定址)服務以及DNS(域名服務),具體設置在這里從略。 第三步:安裝聯網終端 在終端上安裝無線網卡和驅動程序。這些設備既可以是PC機、筆記本,也可以是網路列印機、PDA等。 第四步:登錄 啟動終端的操作系統,並選擇登錄網路,可以測試區域網是否暢通。 到這里,一個簡單的無線區域網就已經組建完成了。應該指出,網路技術的選擇並不限定於無線網路和常規網路之間。把一個節點聯接到有線網路中,或者把無 線網路工作站增加到網路中,這兩種技術都是非常常見的。事實上,在中等規模企業中,多數可能是幾個無線節點添加到傳統網路里。一般無線網路所能涵蓋的范圍 取決於環境的開放與否,若不加外接天線,其范圍約在視野所及之處250M,若屬半開放性空間,有障礙物,則為35~50M,當然若加上外接天線,則距離可 更大。 補充: 相關資料連接: http://www.xxws.com/show.aspx?id=638 http://ke..com/view/5470.htm

10. 無線網路 發展狀況的論文

無線網路發展狀況

計算機通信分兩種: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包括衛星,微波,紅外等等

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AN)技術可以非常便捷地以無線方式連接網路設備,人們可隨時、隨地、隨意地訪問網路資源。在推動網路技術發展的同時,無線區域網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無線區域網的優缺點極其理論基礎,介紹了無線區域網的協議標准,闡述了無線區域網的體系結構,探討了無線區域網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 乙太網 無線區域網 擴頻 安全性 移動IP

一、引 言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區域網絡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於是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應運而生,且發展迅速。盡管目前無線區域網還不能完全獨立於有線網路,但近年來無線區域網的產品逐漸走向成熟,正以它優越的靈活性和便捷性在網路應用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無線區域網是無線通信技術與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從專業角度講,無線區域網就是通過無線信道來實現網路設備之間的通信,並實現通信的移動化、個性化和寬頻化。通俗地講,無線區域網就是在不採用網線的情況下,提供乙太網互聯功能。

廣闊的應用前景、廣泛的市場需求以及技術上的可實現性,促進了無線區域網技術的完善和產業化,已經商用化的802.11b網路也正在證實這一點。隨著802.11a網路的商用和其他無線區域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無線區域網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二、無線區域網概述

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陸軍研發出了一套無線電傳輸技術,採用無線電信號進行資料的傳輸。這項技術令許多學者產生了靈感。1971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創建了第一個無線電通訊網路,稱作ALOHNET。這個網路包含7台計算機,採用雙向星型拓撲連接,橫跨夏威夷的四座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瓦胡島上。從此,無線網路正式誕生。

1.無線區域網的優點

(1)靈活性和移動性。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位置的限制,而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無線區域網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移動性,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2)安裝便捷。無線區域網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3)易於進行網路規劃和調整。對於有線網路來說,辦公地點或網路拓撲的改變通常意味著重新建網。重新布線是一個昂貴、費時、浪費和瑣碎的過程,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故障定位容易。有線網路一旦出現物理故障,尤其是由於線路連接不良而造成的網路中斷,往往很難查明,而且檢修線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線網路則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5)易於擴展。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可以很快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擴展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節點間"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實現的特性。

由於無線區域網有以上諸多優點,因此其發展十分迅速。最近幾年,無線區域網已經在企業、醫院、商店、工廠和學校等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無線區域網的理論基礎

目前,無線區域網採用的傳輸媒體主要有兩種,即紅外線和無線電波。按照不同的調制方式,採用無線電波作為傳輸媒體的無線區域網又可分為擴頻方式與窄帶調制方式。

(1)紅外線(Infrared Rays,IR)區域網

採用紅外線通信方式與無線電波方式相比,可以提供極高的數據速率,有較高的安全性,且設備相對便宜而且簡單。但由於紅外線對障礙物的透射和繞射能力很差,使得傳輸距離和覆蓋范圍都受到很大限制,通常IR區域網的覆蓋范圍只限制在一間房屋內。

(2)擴頻(Spread Spectrum,SS)區域網

如果使用擴頻技術,網路可以在ISM(工業、科學和醫療)頻段內運行。其理論依據是,通過擴頻方式以寬頻傳輸信息來換取信噪比的提高。擴頻通信具有抗干擾能力和隱蔽性強、保密性好、多址通信能力強的特點。擴頻技術主要分為跳頻技術(FHSS)和直接序列擴頻(DSSS)兩種方式。

所謂直接序列擴頻,就是用高速率的擴頻序列在發射端擴展信號的頻譜,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擴頻碼序列進行解擴,把展開的擴頻信號還原成原來的信號。而跳頻技術與直序擴頻技術不同,跳頻的載頻受一個偽隨機碼的控制,其頻率按隨機規律不斷改變。接收端的頻率也按隨機規律變化,並保持與發射端的變化規律一致。跳頻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頻系統的性能,跳頻越高,抗干擾性能越好,軍用的跳頻系統可達到每秒上萬跳。

(3)窄帶微波區域網

這種區域網使用微波無線電頻帶來傳輸數據,其帶寬剛好能容納信號。但這種網路產品通常需要申請無線電頻譜執照,其它方式則可使用無需執照的ISM頻帶。

3.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

無線區域網在能夠給網路用戶帶來便捷和實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性能。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它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所以會影響網路的性能。

(2)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與有線信道相比要低得多。目前,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4Mbit/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3)安全性。本質上無線電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連接通道,無線信號是發散的。從理論上講,很容易監聽到無線電波廣播范圍內的任何信號,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三、無線區域網協議標准

無線區域網技術(包括IEEE802.11、藍牙技術和HomeRF等)將是新世紀無線通信領域最有發展前景的重大技術之一。以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為代表的多個研究機構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合,制定了一系列協議標准,推動了無線區域網的實用化。

1.IEEE802.11系列協議

作為全球公認的區域網權威,IEEE 802工作組建立的標准在區域網領域內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協議包括802.3乙太網協議、802.5令牌環協議和802.3z100BASE-T快速乙太網協議等。IEEE於1997年發布了無線區域網領域第一個在國際上被認可的協議——802.11協議。1999年9月,IEEE提出802.11b協議,用於對802.11協議進行補充,之後又推出了802.11a、802.11g等一系列協議,從而進一步完善了無線區域網規范。IEEE802.11工作組制訂的具體協議如下:

(1)802.11a

802.11a採用正交頻分(OFDM)技術調制數據,使用5GHz的頻帶。OFDM技術將無線信道分成以低數據速率並行傳輸的分頻率,然後再將這些頻率一起放回接收端,可提供25Mbit/s的無線ATM介面和10Mbit/s的乙太網無線幀結構介面,以及TDD/TDMA的空中介面。在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傳輸速度,改進信號質量,克服干擾。物理層速率可達54Mbit/s,傳輸層可達25Mbit/s,能滿足室內及室外的應用。

(2)802.11b

802.11b也被稱為Wi-Fi技術,採用補碼鍵控(CCK)調制方式,使用2.4GHz頻帶,其對無線區域網通信的最大貢獻是可以支持兩種速率--5.5Mbit/s和11Mbit/s。多速率機制的介質訪問控制可確保當工作站之間距離過長或干擾太大、信噪比低於某個門限值時,傳輸速率能夠從11Mbit/s自動降到5.5Mbit/s,或根據直序擴頻技術調整到2Mbit/s和1Mbit/s。在不違反FCC規定的前提下,採用跳頻技術無法支持更高的速率,因此需要選擇DSSS作為該標準的惟一物理層技術。

(3)802.11g

2001年11月,在802.11 IEEE會議上形成了802.11g標准草案,目的是在2.4GHz頻段實現802.11a的速率要求。該標准將於2003年初獲得批准。802.11g採用PBCC或CCK/OFDM調制方式,使用2.4GHz頻段,對現有的802.11b系統向下兼容。它既能適應傳統的802.11b標准(在2.4GHz頻率下提供的數據傳輸率為11Mbit/s),也符合802.11a標准(在5GHz頻率下提供的數據傳輸率56Mbit/s),從而解決了對已有的802.11b設備的兼容。用戶還可以配置與802.11a、802.11b以及802.11g均相互兼容的多方式無線區域網,有利於促進無線網路市場的發展。

(4)其他相關協議

IEEE802工作組今後將繼續對802.11系列協議進行探討,並計劃推出一系列用於完善無線區域網應用的協議,其中主要包括802.11e(定義服務質量和服務類型)、802.11f(AP間協議)、802.11h(歐洲5GHz規范)、802.11i(增強的安全性&認證)、802.11j(日本的4.9GHz規范)、802.11k(高層無線/網路測量規范)以及高吞吐量研究工作組的相關協議。

2.藍牙規范(Bluetooth)

藍牙規范是由SIG(特別興趣小組)制定的一個公共的、無需許可證的規范,其目的是實現短距離無線語音和數據通信。藍牙技術工作於2.4GHz的ISM頻段,基帶部分的數據速率為1Mbit/s,有效無線通信距離為10~100m,採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實現全雙工傳輸。藍牙技術採用自動尋道技術和快速跳頻技術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具有全向傳輸能力,但不需對連接設備進行定向。其是一種改進的無線區域網技術,但其設備尺寸更小,成本更低。在任意時間,只要藍牙技術產品進入彼此有效范圍之內,它們就會立即傳輸地址信息並組建成網,這一切工作都是設備自動完成的,無需用戶參與。

3.HomeRF標准

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批准HomeRF標准之前,HomeRF工作組於1998年為在家庭范圍內實現語音和數據的無線通信制訂出一個規范,即共享無線訪問協議(SWAP)。該協議主要針對家庭無線區域網,其數據通信採用簡化的IEEE802.11協議標准。之後,HomeRF工作組又制定了HomeRF標准,用於實現PC機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的無線數字通信,是IEEE802.11與泛歐數字無繩電話標准(DECT)相結合的一種開放標准。HomeRF標准採用擴頻技術,工作在2.4GHz頻帶,可同步支持4條高質量語音信道並且具有低功耗的優點,適合用於筆記本電腦。

4.HyperLAN/2標准

2002年2月,ETI的寬頻無線接入網路(Broadband Radio Access Networks,BRAN)小組公布了HiperLAN/2標准。HiperLAN/2標准由全球論壇(H2GF)開發並制定,在5GHz的頻段上運行,並採用OFDM調制方式,物理層最高速率可達54Mbit/s,是一種高性能的區域網標准。HyperLAN/2標準定義了動態頻率選擇、無線小區切換、鏈路適配、多波束天線和功率控制等多種信令和測量方法,用來支持無線網路的功能。基於HyperRF標準的網路有其特定的應用,可以用於企業區域網的最後一部分網段,支持用戶在子網之間的IP移動性。在熱點地區,為商業人士提供遠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的服務,以及作為W-CDMA系統的補充,用於3G的接入技術,使用戶可以在兩種網路之間移動或進行業務的自動切換,而不影響通信。

5.無線區域網標準的比較

802.11系列協議是由IEEE制定的,目前居於主導地位的無線區域網標准。HomeRF主要是為家庭網路設計的,是802.11與DECT的結合。HomeRF和藍牙都工作在2.4GHz ISM頻段,並且都採用跳頻擴頻(FHSS)技術。因此,HomeRF產品和藍牙產品之間幾乎沒有相互干擾。藍牙技術適用於鬆散型的網路,可以讓設備為一個單獨的數據建立一個連接,而HomeRF技術則不像藍牙技術那樣隨意。組建HomeRF網路前,必須為各網路成員事先確定一個惟一的識別代碼,因而比藍牙技術更安全。802.11使用的是TCP/IP協議,適用於功率更大的網路,有效工作距離比藍牙技術和HomeRF要長得多。

四、無線區域網的體系架構

1.無線區域網的主要組件

(1)無線網卡。提供與有線網卡一樣豐富的系統介面,包括PCMCIA、Cardbus、PCI和USB等。在有線區域網中,網卡是網路操作系統與網線之間的介面。在無線區域網中,它們是操作系統與天線之間的介面,用來創建透明的網路連接。

(2)接入點。接入點的作用相當於區域網集線器。它在無線區域網和有線網路之間接收、緩沖存儲和傳輸數據,以支持一組無線用戶設備。接入點通常是通過標准乙太網線連接到有線網路上,並通過天線與無線設備進行通信。在有多個接入點時,用戶可以在接入點之間漫遊切換。接入點的有效范圍是20~500m。根據技術、配置和使用情況,一個接入點可以支持15~250個用戶,通過添加更多的接入點,可以比較輕松地擴充無線區域網,從而減少網路擁塞並擴大網路的覆蓋范圍。

2.無線區域網的配置方式

(1)對等模式。Ad-hoc模式。這種應用包含多個無線終端和一個伺服器,均配有無線網卡,但不連接到接入點和有線網路,而是通過無線網卡進行相互通信。它主要用來在沒有基礎設施的地方快速而輕松地建無線區域網。

(2)基礎結構模式。Infrastructure模式。該模式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架構,這種架構包含一個接入點和多個無線終端,接入點通過電纜連線與有線網路連接,通過無線電波與無線終端連接,可以實現無線終端之間的通信,以及無線終端與有線網路之間的通信。通過對這種模式進行復制,可以實現多個接入點相互連接的更大的無線網路。

五、未來的研究方向

如上所述,無線區域網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方興未艾,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乃至整個通信行業的研究熱點。從無線區域網的進一步推廣應用來看,未來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安全性、移動漫遊、網路管理以及與3G等其他移動通信系統之間的關繫上。

1.安全性問題

IEEE802.11協議標准建議使用兩種安全解決方案。一種是IEEE 802.11安全任務組(TGi)構建的安全框架--魯棒型安全網路(RSN)。這種網路用IEEE 802.1x提供基於埠的接入控制、鑒權和密鑰管理。該標准用可擴展鑒權協議(EAP)實現對用戶的鑒權。鑒權伺服器和用戶之間使用遠程鑒權撥入用戶服務協議(RADIUS)進行通信,RADIUS協議在網路接入的鑒權、授權和計費(AAA)中得到廣泛採用。由於IEE802.1x主要是針對有線區域網設計的,在無線區域網中使用IEE802.1x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所以,盡管它對無線區域網的安全性能有很大改善,802.1x和802.11的結合仍然不能提供足夠的安全。

另一種方式則是目前廣泛應用於區域網絡及遠程接入等領域的虛擬專用網(VPN)安全技術。與802.11b標准所採用的安全技術不同,在IP網路中,VPN主要採用IPSec技術來保障數據傳輸的安全。對於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用戶,將現有的VPN安全技術與802.11b安全技術結合起來,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無線區域網絡的安全解決方案。

2.漫遊切換問題

無線區域網的漫遊問題是繼安全問題之後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無線網路中,如果一邊使用無線區域網接入服務,一邊移動接入位置,那麼一旦移動終端超越子網覆蓋范圍,IP數據包就無法到達移動終端,正在進行的通信將被中斷。為此,IETF制定了擴展IP網路移動性的系列標准。所謂移動IP,就是指在IP網路上的多個子網內均可使用同一IP地址的技術。這種技術是通過使用被稱為本地代理(Home Agent)和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的特殊路由器對網路終端所處位置的網路進行管理來實現的。在移動IP系統中,可保證用戶的移動終端始終使用固定的IP地址進行網路通信,不管在怎樣的移動過程中皆可建立TCP連接並不會發生中斷。在無線區域網系統中,廣泛的應用移動IP技術可以突破網路的地域范圍限制,並可克服在跨網段時使用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方式所造成的通信中斷、許可權變化等問題。

3.無線網路管理問題

相對於有線網路,無線區域網具有非常獨特的特性,因此必須建立相應的無線網路管理系統。除了系統結構、用戶需求和典型應用等模塊之外,一個好的無線網路管理系統還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1)標準的網管通信方式。網管子系統通常與中央主機相連。網管子系統必須基於工業標準的管理協議(比如SNMP),這樣才能監視主機和子系統之間每條鏈路上的狀態信息,並可根據狀態信息快速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問題。

(2)網路監視和報告。主機必須能夠監視無線網路系統中所有單元。考慮到無線網路的連接性不如有線網路那樣穩定,無線網路管理系統必須監視和報告無線信號的變化以及接入點的業務類型和負載情況,還須能自動發現進入無線網路體系結構的新設備。

(3)有效地利用帶寬。盡管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無線網路的可用帶寬逐步增大,但還是遠遠小於有線區域網的帶寬。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必須考慮帶寬的合理使用。

4.無線區域網與3G

無線區域網不否會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構成威脅是近年來業界關心的一個問題。實際上,無線區域網與3G採用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技術,用於滿足不同的需要。與3G不同的是,無線區域網並不是一個完備的全網解決方案,而只用於滿足小型用戶群的需求。無線區域網與3G可以互補,因此不會對3G運營商造成威脅,運營商還可以從無線區域網和3G的共存中獲得好處。NorthStream的研究表明,無線區域網與3G和GPRS的結合可增加用戶的滿意程度和業務量,從而增加移動運營商的利潤。作為3G的一個重要補充,無線區域網可用於在諸如機場候機廳、賓館休息室和咖啡廳等地方建立無線Internet連接。

六、結束語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無線區域網在技術上已經日漸成熟,應用日趨廣泛,無線區域網將從小范圍應用進入主流應用。預計全球無線區域網接入點的銷售量將從2000年的50萬台穩步增長到450萬台,每年的漲幅為55%。無線網卡的銷售量將從2000年的約300萬塊增加到2005年的3400萬塊,每年的漲幅為53%。今後幾年,無線區域網技術將更加成熟,產品性能將更加穩定,市場將持續不斷地增長,價錢將持續降低,大型設備提供商將進入這個市場,大多數企業和公司將採用無線區域網進行內部網路建設。

面對如此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應大力推動無線區域網技術的研究和實用化,抓住無線區域網發展的契機。這樣,不但可極大地推動國家信息化的發展進程,還將為我國信息產業和通信市場步入國際市場提供大好機遇。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的使用規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院如何抓好網路陣地建設 瀏覽:497
藍牙共享網路費電還是熱點費電 瀏覽:600
手機網路接入口哪個是走流量的 瀏覽:961
筆記本電腦無線網路打叉什麼原因 瀏覽:378
紅米手機使用聯通網路卡頓 瀏覽:620
紅米無網路怎麼連接 瀏覽:859
網路算號怎麼反算回去 瀏覽:645
網路軟體毀了你的愛情 瀏覽:253
網路輿情是什麼意思 瀏覽:184
kkds什麼意思網路語言 瀏覽:353
電視無法連接網路嗎 瀏覽:8
網路安全事件案例及原因分析 瀏覽:402
明明有網卻說網路異常快手 瀏覽:12
華為手機網路變為2g怎麼辦 瀏覽:467
魚叉的網路安全術語 瀏覽:254
無線網路符號旁有感嘆號 瀏覽:791
疫情期間移動網路優秀事跡 瀏覽:768
教師網路培訓的研討交流怎麼完成 瀏覽:482
沈陽廣電屬於哪個網路 瀏覽:688
wsn接入網路有哪些方式 瀏覽:57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