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所有的數據都被在物理層轉化為電信號,通過網線來傳播.等達到另一端後,數據鏈路層根據物理層的電氣信號,來轉換為用0,1二進制代碼表示的數據幀,在網路層轉化為數據包,在傳輸層轉化為數據段,在應用層就成了用戶的數據.
光纖傳輸材料 :
綜合布線系統中使用的光纖為玻璃多模850nm波長的LED,傳輸率為100M/bps,有效范圍約20Km.其纖芯和包層由兩種光學性能不同的介質構成.內部的介質對光的折射率比環繞它的介質的折射率高.由物理學可知,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當光從折射率高的一側射入折射率高的一側時,只要入射角度大於一個臨界值,就會發生反射現象,能量將不受損失.
這時包在外圍的覆蓋層就象不透明的物質一樣,防止了光線在穿插過程中從表面逸出.只有那些初始入射角偏小的光線才有折射發生,並且在很短距離內就被外層物質吸收干凈.
目前生產的光纖,無論是玻璃介質還是塑料介質,都可傳輸全部可見光和部分紅外光譜.用光纖做的光纜有多種結構形式.短距離用的光纜主要有兩種,一種層結構光纜是在中心加鋼絲或尼龍絲,外束有若干根光纖,外面在加一層塑料護套;另一種是高密度光纜,它有多層絲帶疊合而成,每一層絲帶上平行敷設了一排光纖.
用光纖做的光纜有多種結構形式.短距離用的光纜主要有兩種,一種層結構.光纜是在中心加鋼絲或尼龍絲,外束有若干根光纖,外面在加一層塑料護套;另一種是高密度光纜,它有多層絲帶疊合而成,每一層絲帶上平行敷設了一排光纖.
2、光纖傳輸過程:
由發光二極體LED或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發出光信號沿光媒體傳播,在另一端則有PIN或APD光電二極體作為檢波器接收信號.對光載波的調制為移幅鍵控法,又稱亮度調制(IntensityMolation).典型的做法是在給定的頻率下,以光的出現和消失來表示兩個二進制數字.發光二極體LED和注入型激光二極體ILD的信號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調制,PIN和ILD檢波器直接響應亮度調制.
功率放大——將光放大器置於光發送端之前,以提高入纖的光功率.使整個線路系統的光功率得到提高.在線中繼放大——建築群較大或樓間距離較遠時,可起中繼放大作用,提高光功率.前置放大——在接收端的光電檢測器之後將微信號進行放大,以提高接收能力.
3、光纖傳輸特性:
光纜不易分支,因為傳輸的是光信號,所以一般用於點到點的連接.光纖的匯流排拓撲結構的實驗性多點系統已經建成,但是價格還太貴.原則上,由於光纖功率損失小、衰減少,有較大的帶寬潛力,因此,一般光纖能夠支持的分接頭數比雙絞線或同軸電纜多得多.目前低價可靠的發送器為0.85um波長的發光二極體LED,能支持100Mbps的傳輸率和1.2KM范圍內的區域網.激光二極體的發送器成本較高,且不能滿足百萬小時壽命的要求.
運行在0.85um波長的發光二極體檢波器PIN也是低價的接收器.雪崩光二極體的信號增益比PIN大,但要用20~50V的電源,而PIN檢波器只需用5V電源.如果要達到更遠距離和更高速率,則可用1.3um波長的系統,這種系統衰減很小,但要比0.85um波長系統貴源.
另外,與之配套的光纖連接器也很重要,要求每個連接器的連接損耗低於25dB,易於安裝,價格較低.光纖的芯子和孔徑愈大,從發光二極體LED接收的光愈多,其性能就愈好.芯子直徑為100um,包層直徑為140um 的光纖,可提供相當好的性能.其接收的光能比62.5/125um光纖的多4dB,比50/125um光纖多8.5dB.運行在0.8um波長的光纖衰減為6dB/Km,運行在1.3um波長的光纖衰減為4dB/Km.0.8um的光纖頻寬為150MHz/Km,1.3um的光纖頻寬為500MHz/Km.
綜合布線系統中,主幹線使用光纖做為傳輸介質是十分合適的,而且是必要的.
目前採用一種光波波分復用技術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可以在一條線路上復用、發送、傳輸多個位,一般按一個位元組八位並行傳輸,對每個位流使用不同的波長,所以它所需的支持電路可在低速率下運行.WDM的光纖鏈路適合於位元組寬度的設備介面,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系統.
❷ 光纖收發器中的FX、TX分別代表什麼
TX代表電口,亮為電口連接正常。
FX代表光口,亮為檢測到輸入光,連接正常。
1、光纖收發器,是一種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信號和長距離的光信號進行互換的乙太網傳輸媒體轉換單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稱之為光電轉換器(Fiber Converter)。
2、產品一般應用在乙太網電纜無法覆蓋、必須使用光纖來延長傳輸距離的實際網路環境中,且通常定位於寬頻城域網的接入層應用;如:監控安全工程的高清視頻圖像傳輸;同時在幫助把光纖最後一公里線路連接到城域網和更外層的網路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2)網路傳輸中的兩種電信號擴展閱讀:
光纖收發器能將短距離的雙絞線電信號和長距離的光信號進行互換。雙纖收發器有TX口(發射口)與RX口(接收口),兩個口都是發射一樣的波長1310nm,接收也都是1310nm,所以接線時採用的平行的兩根光纖交叉連接。
單纖收發器既要實現發射功能又要實現接收功能,它使用的波分復用技術,將兩束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在一根光纖傳輸從而實現的發送與接收。
光纖收發器一般應用在乙太網電纜無法覆蓋、必須使用光纖來延長傳輸距離的實際網路環境中,同時在幫助把光纖最後一公里線路連接到城域網和更外層的網路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❸ 網路信號線中同一時間只能傳輸一條電信號嗎
首先你要搞清楚傳輸網和數據網的分別,多路復用的傳輸網的,而上網的東西是數據網的。
首先傳輸網內的數據傳輸是採用塊狀幀進行的,每8000分之1秒傳送一個,在每個塊狀幀上會通過打開銷開判斷這個幀是屬於那條電路,或者埠,同時開銷位元組也包含了告警、誤碼等各種信息,在光傳輸網路中開銷占據了大概80%的數據。
上網的寬頻不管有哪些,從局端接入到你家裡的線路這段是獨享的,只有你自己的信號,除非你在上面加了路由器,路由器可以把你自己的很多台機器網路數據通過數據包轉發來復用這條線路。你可以想想一個樹狀網路拓撲圖,你家裡的路由器就是樹狀拓撲最末梢節點,往下越來越多的節點和線路匯聚到一個大的上面,最終形成骨幹網。但這些是數據業務
多路復用在ddn網路中經常使用,是傳輸業務,運營商以64kbps為單位(時隙)復用進一個2Mbps線路,一個2Mbps線路通常可以付復用進32個時隙,也就是經常說的30B+D(PSTN網路中的),之後63個2Mbps復用進一個STM-1,四個STM-1復用進一個STM-1線路,但不管怎麼復用,網路傳輸都是8000分之一秒一幀
❹ 1.什麼是信道信道中的電信號有哪兩種基本形式
信道傳送信息的物理性通道。信息是抽象的,但傳送信息必須通過具體的媒質。例如二人對話,靠聲波通過二人間的空氣來傳送,因而二人間的空氣部分就是信道。郵政通信的信道是指運載工具及其經過的設施。無線電話的信道就是電波傳播所通過的空間,有線電話的信道是電纜。每條信道都有特定的信源和信宿。在多路通信,例如載波電話中,一個電話機作為發出信息的信源,另一個是接收信息的信宿,它們之間的設施就是一條信道,這時傳輸用的電纜可以為許多條信道所共用。在理論研究中,一條信道往往被分成信道編碼器、信道本身和信道解碼器。人們可以變更編碼器、解碼器以獲得最佳的通信效果,因此編碼器、解碼器往往是指易於變動和便於設計的部分,而信道就指那些比較固定的部分。但這種劃分或多或少是隨意的,可按具體情況規定。例如數據機和糾錯編解碼設備一般被認為是屬於信道編碼器、解碼器的,但有時把含有數據機的信道稱為調制信道;含有糾錯編碼器、解碼器的信道稱為編碼信道。
❺ 在信息傳輸中,二進制數有什麼電信號來表示
電平高低,電流通斷,光電轉換有無。。。
❻ 在網路中「 寬頻傳輸」,「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各是什麼…
電信號也叫信號,信號的每秒鍾變化的次數叫頻率,單位赫茲(HZ)。信號的頻率有高有低,就象聲音有高有低一樣,低頻到高頻的范圍叫頻帶,不同的信號有不同的頻帶。
基帶傳輸
在數據通信中,由計算機或終端等數字設備直接發出的二進制數字信號形式稱為方波,即「1」或「0」,分別用高(或低)電平或低(或高)電平表示,人們把方 波固有的頻帶稱為基帶(由消息直接轉換成的未經調制變換的信號所佔的頻帶,理論上基帶信號的頻譜是從0到無窮大),方波電信號稱為基帶信號。
在數字信號頻譜中,把直流(零頻)開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頻率范圍稱為基本頻帶,簡稱為基帶。因此,數字信號被稱為數字基帶信號,在信道中直接傳輸這種基帶 信號就稱為基帶傳輸。在基帶傳輸中,整個信道只傳輸一種信號,通信信道利用率低。一般來說,要將信源的數據經過變換變為直接傳輸的數字基帶信號,這項工作 由編碼器完成。在發送端,由編碼器實現編碼;在接收端由解碼器進行解碼,恢復發送 端原發送的數據。基帶傳輸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傳輸方式。是典型的矩形電脈沖信號,其頻譜包括直流、低頻和高頻等多種成份。
由於在近距離范圍內,基帶信號的功率衰減不大,從而信道容量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區域網中通常使用基帶傳輸技術。
在基帶傳輸中,需要對數字信號進行編碼來表示數據。
頻帶傳輸
遠距離通信信道多為模擬信道,例如,傳統的電話(電話信道)只適用於傳輸音頻范圍(300-3400Hz)的模擬信號,不適用於直接傳輸頻帶很寬、但能量集中在低頻段的數字基帶信號。
頻帶傳輸就是先將基帶信號變換(調制)成便於在模擬信道中傳輸的、具有較高頻率范圍的模擬信號(稱為頻帶信號),再將這種頻帶信號在模擬信道中傳輸。
計算機網路的遠距離通信通常採用的是頻帶傳輸。
基帶信號與頻帶信號的轉換是由調制解調技術完成的。
寬頻傳輸
通過藉助頻帶傳輸,可以將鏈路容量分解成兩個或更多的信道,每個信道可以攜帶不同的信號,這就是寬頻傳輸。寬頻傳輸中的所有信道都可以同時發送信號。如CATV、ISDN等。
寬頻傳輸和基帶傳輸的特性
基帶傳輸:
由計算機或終端產生的數字信號,頻譜都是從零開始的,這種未經調制的信號所佔用的頻率范圍叫基本頻帶(這個頻帶從直流起可高到數百千赫,甚至若干 兆赫),簡稱基帶(base band)。這種數字信號就稱基帶信號。舉個簡單的例字拉:在有線信道中,直接用電傳打字機進行通信時傳輸的信號就是基帶信號。而傳送數據時,以原封不動 的形式,把基帶信號送入線路,稱為基帶傳輸。基帶傳輸不需要數據機,設備化費小,適合短距離的數據輸,比如一個企業、工廠,就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將大量 終端連接到主計算機。另外就是傳輸介質,區域網中一般都採用基帶同軸電纜作傳輸介質,不過如果你打算用光纖,我也絕對沒有異議。
頻帶傳輸:
上面的傳輸方式適用於一個單位內部的區域網傳輸,但除了市內的線路之外,長途線路是無法傳送近似於0的分量的,也就是說,在計算機的遠程通信中, 是不能直接傳輸原始的電脈沖信號的(也就是基帶信號了)。因此就需要利用頻帶傳輸,就是用基帶脈沖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這些參量隨基帶脈沖變 化,這就是調制。經過調制的信號稱為已調信號。已調信號通過線路傳輸到接收端,然後經過解調恢復為原始基帶脈沖。這種頻帶傳輸不僅克服了目前許多長途電話 線路不能直接傳輸基帶信號的缺點,而且能實現多路復用的目的,從而提高了通信線路的利用率。不過頻帶傳輸在發送端和接收端都要設置數據機。
但是,在基帶傳輸中我們常常會有一個深有體會的問題,就是等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非常羨慕並嚮往一種傳輸了,這種傳輸的名字就叫 ——寬頻傳輸。所謂寬頻,就是指比音頻(4KHZ)帶寬還要寬的頻帶,簡單一點就是包括了大部分電磁波頻譜的頻帶 拉。使用這種寬頻帶進行傳輸的系統就稱為寬頻傳輸系統,它簡直就可以容納所——有的廣播,並且還可以進行高速率的數據傳輸。對於區域網而言,寬頻這個術語 專門用於使用傳輸模擬信號的同軸電纜,可見寬頻傳輸系統是模擬信號傳輸系統,它允許在同一信道上進行數字信息和模擬信息服務。基帶和寬頻的區別還在於數據 傳輸速率不同。基帶數據傳輸速率為0~10 Mb/s,更典型的是1Mb/s~2.5Mb/s,通常用於傳輸數字信息。寬頻是傳輸模擬信號,數據傳輸速率范圍為0~400Mb/s,而通常使用的傳輸 速率是5Mb/s~10 Mb/s,而且一個寬頻信道可以被劃分為多個邏輯基帶信道。這樣就能把聲音、圖像和數據信息的傳輸綜合在一個物理信道中進行,以滿足你對網路非常過分的要 求。總之,寬頻傳輸一定是採用頻帶傳輸技術的, 但頻帶傳輸不一定就是寬頻傳輸。
❼ 乙太網傳輸的電信號是模擬的還是數字的
你好,傳輸的都是數字信號,到埠後轉化為模擬信號給終端使用的。
❽ 網路傳輸介質分類有哪兩種
網路傳輸介質分類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
無線傳輸介質是指周圍的自由空間,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
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接部分,它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雙絞線和同軸電纜傳輸電信號,光纖傳輸光信號。
(8)網路傳輸中的兩種電信號擴展閱讀:
特性
1、物理特性。說明傳播介質的特徵。
2、連通性。採用點到點連接還是多點連接。
3、傳輸特性。包括信號形式、調制技術、傳輸速度及頻帶寬度等內容。
4、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5、抗干擾性。防止雜訊、電磁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地域范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
❾ 網線里傳輸的是什麼信號,光纖入戶信號怎麼轉換,還有電信號,數字信號,光信號有什麼區別
網線里傳輸的是高速的模擬信號,網線通過網口,用RJ45的線連在電腦上,電腦內部有乙太網晶元,負責連接CPU的local bus到乙太網。
光纖傳輸的是光信號,而電腦是電信號,需要通過光模塊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由於光信號是串列的,需要將串列信號轉化為並行內信號給電腦cpu讀。
電信號,數字信號,光信號區別為:性質不同、傳輸渠道不同、抗干擾性不同。
一、性質不同
1、電信號:電信號是指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電壓或電流。
2、數字信號:數字信號指自變數是離散的、因變數也是離散的信號。
3、光信號:光信號是指光波,即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
二、傳輸渠道不同
1、電信號:電信號的傳輸渠道為通過電線、電路電板進行傳輸。
2、數字信號:數字信號的傳輸渠道為通過雙絞線進行傳輸。
3、光信號:光信號的傳輸渠道為通過光纖進行傳輸。
三、抗干擾性不同
1、電信號:電信號具有較高的抗干擾性。
2、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在傳輸過程中不僅具有較高的抗干擾性,還可以通過壓縮,佔用較少的帶寬,實現在相同的帶寬內傳輸更多、更高音頻、視頻等數字信號的效果。
3、光信號:光信號的抗干擾性較差,需要使用光纖收發器進行傳輸。
❿ 書上說數據在網路介質中以電信號傳輸,表示數據的信號形式分為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兩種,
1. 基帶傳輸 在數據通信中,由計算機或終端等數字設備直接發出的信號是二進制數字信號,是典型的矩形電脈沖信號,其頻譜包括直流、低頻和高頻等多種成份。 在數字信號頻譜中,把直流(零頻)開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頻率范圍稱為基本頻帶,簡稱為基帶。因此,數字信號被稱為數字基帶信號,在信道中直接傳輸這種基帶信號就稱為基帶傳輸。在基帶傳輸中,整個信道只傳輸一種信號,通信信道利用率低。 由於在近距離范圍內,基帶信號的功率衰減不大,從而信道容量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區域網中通常使用基帶傳輸技術。 在基帶傳輸中,需要對數字信號進行編碼來表示數據。
2. 頻帶傳輸 遠距離通信信道多為模擬信道,例如,傳統的電話(電話信道)只適用於傳輸音頻范圍(300-3400Hz)的模擬信號,不適用於直接傳輸頻帶很寬、但能量集中在低頻段的數字基帶信號。 頻帶傳輸就是先將基帶信號變換(調制)成便於在模擬信道中傳輸的、具有較高頻率范圍的模擬信號(稱為頻帶信號),再將這種頻帶信號在模擬信道中傳輸。 計算機網路的遠距離通信通常採用的是頻帶傳輸。 基帶信號與頻帶信號的轉換是由調制解調技術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