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規劃的目標和范圍

無線網路規劃的目標和范圍

發布時間:2022-09-09 13:54:31

❶ td-lte為什麼要進行網路規劃

無線網路規劃主要任務是根據無線接入網的技術特點、射頻要求、無線傳播環境等條件,運用一系列規劃方法,設計出合適的基站位置、基站參數配置、系統參數配置等,以滿足網路覆蓋、容量和質量等方面的要求。

❷ WIFI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是多少

無線路由器在純凈環境(無障礙和干擾的理想環境)中的無線傳輸距離為室內100米,室外300米。

在實際家庭環境中,無線信號穿過牆體、玻璃、門、傢具、隔斷等障礙物時,這些障礙物會衰減無線信號,影響路由器的無線傳輸距離,其中牆體對無線信號的衰減最大。例如無線信號經過普通磚牆衰減8~15dB,終端上搜索的無線信號可能減少1格,穿過鋼筋混凝土牆衰減15~30dB,終端上搜索的無線信號可能減少2格以上,更多障礙物對無線信號的衰減值請參考附錄。

家庭無線WiFi使用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在購買到路由器之後,就要及時修改路由器的登錄密碼。如果路由器的登錄密碼還是默認密碼,那麼蹭網者和黑客就很容易進入路由器後台,對連接該路由器的設備惡意入侵。

還要預防網關地址的泄露。無線路由器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就是DHCP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存放IP地址、網關、DNS的資料庫,如果不是必要,最好關閉這一功能,防止他人通過DHCP獲得網關地址等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線網路、人民網-WIFI無線路由器怎麼設置 三步輕松搞定

❸ 網路規劃的目標,原則,主要任務

網路規劃的目標與設計原則、
合理的機房位置和布線規格
符合未來數年的網路使用量的網路設備計劃,或者升級餘地。
符合未來數年IP地址使用的預分配。
網路規劃主要任務、
對業務需求、網路規模、網路結構、管理需要、增長預測 、安全要求、網路互聯等指標給出盡可能明確的定量或定性分析和估計 需求分析 環境分析、業務需求分析、管理需求分析、安全需求分析 規模與結構分析 確定網路規模、拓撲結構分析、與外部網路互聯方案 擴展性分析
呵呵是小茹對吧!

❹ 無線網的作用范圍和網速分別是多少

通常計算機組網的傳輸媒介主要依賴銅纜或光纜,構成有線區域網。但有線網路在某些場合要受到布線的限制:布線、改線工程量大;線路容易損壞;網中的各節點不可移動。特別是當要把相離較遠的節點聯接起來時,敷設專用通信線路的布線施工難度大、費用高、耗時長,對正在迅速擴大的連網需求形成了嚴重的瓶頸阻塞。WLAN就是解決有線網路以上問題而出現的。 無線區域網(WLAN)專題 細說無線區域網 如何選擇無線網路 室內WLAN實用分析 如何布署室外WLAN 建立無線網路(上) 建立無線網路(上) 無線區域網標准進展 一、WLAN的優勢 WLAN利用電磁波在空氣中發送和接受數據,而無需線纜介質。WLAN的數據傳輸速率現在已經能夠達到11Mbps,傳輸距離可遠至20km以上。它是對有線連網方式的一種補充和擴展,使網上的計算機具有可移動性,能快速方便地解決使用有線方式不易實現的網路連通問題。 與有線網路相比,WLAN具有以下優點: 安裝便捷 一般在網路建設中,施工周期最長、對周邊環境影響最大的,就是網路布線施工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破牆掘地、穿線架管。而WLAN最大的優勢就是免去或減少了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 (Access Point) 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建築或地區的區域網絡。 使用靈活 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信息點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建成後,在無線網的信號覆蓋區域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 經濟節約 由於有線網路缺少靈活性,這就要求網路規劃者盡可能地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這就往往導致預設大量利用率較低的信息點。而一旦網路的發展超出了設計規劃,又要花費較多費用進行網路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易於擴展 WLAN有多種配置方式,能夠根據需要靈活選擇。這樣,WLAN就能勝任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像「漫遊(Roaming)」等有線網路無法提供的特性。 由於WLAN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其發展十分迅速。在最近幾年裡,WLAN已經在醫院、商店、工廠和學校等不適合網路布線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無線區域網的應用前景 在國內,WLAN的技術和產品在實際應用領域還是比較新的。但是,無線由於其不可替代的優點,將會迅速地應用於需要在移動中連網和在網間漫遊的場合,並在不易布線的地方和遠距離的數據處理節點提供強大的網路支持。特別是在一些行業中,WLAN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石油工業 無線網連接可提供從鑽井台到壓縮機房的數據鏈路,以便顯示和輸入由鑽井獲取的重要數據。海上鑽井平台由於寬大的水域阻隔,數據和資料的傳輸比較困難,敷設光纜費用很高,施工難度很大。使用無線網技術,費用不及敷設光纜的十分之一,效率高,質量好。 醫護管理 現在很多醫院都有大量的計算機病人監護設備、計算機控制的醫療裝置和葯品等庫存計算機管理系統。利用WLAN,醫生和護士在設置計算機專線的病房、診室或急救中進行會診、查房、手術時可以不必攜帶沉重的病歷,而可使用筆記本電腦、PDA等實時記錄醫囑,並傳遞處理意見,查詢病人病歷和檢索葯品。 工廠車間 工廠往往不能敷設連到計算機的電纜,在加固混凝土的地板下面也無法敷設電纜,空中起重機使人很難在空中布線,零備件及貨運通道也不便在地面布線。在這種情況下,應用WLAN,技術人員在進行檢修、更改產品設計、討論工程方案,並可在任何地方查閱技術檔案、,發出技術指令、請求技術支援,甚至和廠外專家討論問題。 庫存控制 倉庫零備件和貨物的發送和貯存注冊可以使用無線鏈路直接將條形碼閱覽器、筆記本計算機和中央處理計算機連接,進行清查貨物、更新存儲記錄和出具清單。 展覽和會議 在大型會議和展覽等臨時場合,WLAN可使工作人員在極短的時間內,方便地得到計算機網路的服務,和Internet 連接並獲得所需要的資料,也可以使用移動計算機互通信息、傳遞稿件和製作報告。 金融服務 銀行和證券、期貨交易業務可以通過無線網路的支持將各機構相連。即使已經有了有線計算機網,為了避免由於線路等出現的故障,仍需要使用無線計算機網做備份。在證券和期貨交易業務中的價格以及「買」和「賣」的信息變化極為迅速頻繁

❺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是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有已運行的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5)無線網路規劃的目標和范圍擴展閱讀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

❻ 網路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首先我們就說網路規劃到底是一個什麼東西,我們認為我們網路規劃不是建造設計服裝,設計房屋一樣,要構造一個最終建設完成的網路,我們這個網路規劃是要給網路建設和使用者,做一個心中有數的設計結果。當然了這樣一個設計,有這樣一個設計結果,還不足以保證一定能建一個品質優良的網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設計網路,很難建設一個優良的網路,整個移動通信網路需要規劃的內容,核心網,傳輸,電源,現在最重要的規劃,我們特指的網路規劃是無線的網路規劃,通信質量等等。那麼即使是最理想的規劃方案我們分成兩個任務來做,實際上網路規劃看成是一個域優化的一個工作,網路規劃是一個後續規劃的一個任務

❼ 本地網傳輸網設計方案

例如:(1)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A市本地網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需求及業務預測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及具體設計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具體設計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3.計算機類型題目選題要求與注意事項

四、參考實例
(1) 管理信息系統

•需求分析(含設計目標)
•總體方案設計(總體功能框圖、軟體平台的選擇、運行模式等)
•資料庫設計(需求分析、概念庫設計、邏輯庫設計、物理庫設計,E-R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資料庫表結構及關系),
•模塊軟體設計(各模塊的設計流程),
•系統運行與調試。
•附主要程序清單(與學生設計相關的部分,目的是檢測是否是學生自己作的)。

(2) 校園網、企業網等區域網設計

•功能需求
•對通信量的分析
•網路系統拓撲設計
•設備選型、配置
•軟體配置
•子網及VLAN的劃分
•IP地址規劃
•接入Internet
網路安全

例如: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開發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想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3)系統開發環境簡介
3,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1)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2)應用程序對象的創建
(3)應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單結構
(5)數據窗口對象的創建
(6)登錄程序設計
(7)輸入程序設計
(8)查詢程序設計
(9)報表程序設計
4,總結
(2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c.網路信息流量及各級交換機埠數和埠速率的計算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型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五、論文總結

七、 設計報告格式與書寫要求
•設計報告應按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其順序為:封面、任務書、指導教師評語、內容摘要(200~400字)、目錄、報告正文、圖紙、測試數據及計算機程序清單。
•報告構思,書寫要求是:邏輯性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簡練、文字列印清楚;插圖清晰准確;文字字數要求1萬字以上。

八、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幾點說明

1、聘請指導教師
在相關教學站的協助下聘請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可以有多個指導教師,或一個指導教師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和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2、撰寫任務書
畢業設計任務書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在規定時間內,交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審核蓋章後寄往北郵網院待審批。如果任務書合格,即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屆時將在網上公布任務書的審批情況,如果不合格,應按照任務書審批要求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重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任務書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將只能推遲半年隨下屆應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出現同一名學生多個題目任務書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將視為取消本次畢業設計處理。

3、畢業設計報告
不能擅自更改論文題目,即論文題目與任務書的題目保持一致。如果確需更改題目,應提前申請,經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批准後方能發給網院教學部重新履行任務書的審批。
對於有條件通過的任務書的學生,應注意教師加批的意見,並在論文中加以體現,以保證按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抄襲他人文章或論文,一經查出,視為抄襲處理。
不能抄襲巳有的工程設計報告之類的現成文件,這樣做的結果是設計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全面,但沒有本人的具體設計內容,這樣的論文答辯是不能通過的。

關於畢業答辯

一、 論文答辯的程序及准備要求
論文答辯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希望各位同學認真對待、作好准備、園滿地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
1.答辯程序:
①個人講述報告主要內容及本人所做工作,重點是本人所作主要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及得到的主要結果。占時10∽15分鍾;
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可以不必講述。
這一環節是培養和鍛練做為一個技術人員如何進行技術交流,如何表述自己的技術觀點。對這一環節的要求是:講述問題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練。
②由答辯老師提出問題,答辯人回答,在答辯過程中還可能追加問題,回答問題占時20分鍾。
提出問題的主要范圍是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內容的問題以及論文相關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
這一環節考核的是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的深度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就要設計者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到較深入的程度,不能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概念或者從其他資料上抄來的內容,這樣就很難回答好問題。
這就要求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內容要有較深入的了解,例如某些數據和公式的引用一定要有依據,並能說明其概念。再如一些軟體和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講清楚設計思路和流程,並能解釋某一段程序的含義及作用。

2.准備要求:
①准備好個人講述提綱,並作一定的試講以便掌握好時間,給你的15分鍾時間不能超過,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②事先准備好掛圖、表格或計算機演示條件
3. 答辯時只准參閱本人所作論文及准備的講述提綱,不能參閱其他書籍和文件。
4. 答辯時要聽清所提問的題目,要對題目理解後再回答。如果暫不能理解或不太清楚題意可請老師再講述題意或給予提示,不能題意沒清楚問題就回答。
5. 答辯時不要緊張,要能冷靜思考。

二、 評分標准

• 報告成績: 50分
• 個人講述: 10分
• 回答問題: 40分
• 以上三項總合100分;59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
•取得學位的要求標準是:良好成績以上 .

參考選題
畢業設計參考選題-------通信類及計算機類

通信類各種選題及參考內容:
(1 )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A 市無線市話系統無線側網路規劃設計
一、無線市話網路概述
1、A 市通信網路發展情況
2、IPAS網路特點
二、A 市本地電活網路現狀
1、現有傳輸網路結構
2、傳統無線網路規劃
三、無線網路規劃設計方案
1、A 市自然概況介紹
2、總體話務預測計算
3、IPAS網路結構設計及說明
4、覆蓋區域劃分,基站數量預測計算
(l〉每個覆蓋區話務預測計算
(2)基站容量頻道設計
5、基站選址,計算覆蓋區域內信號覆蓋情況
6、尋呼區的劃分
(1〉各個網關尋呼區的劃分
(2〉各個基站控制器尋呼區的劃分
7、網關及CSC的規劃
(1)網關到CSC側 2M 鏈路設計
(2)CSC到CS線路設計
四、基站同步規劃

(4 )A 市 GSM無線網路優化

一、GSM網路概述
二、A市GSM網路情況介紹
2.1 網路結構
2.2 網元配置
2.3 現網突出問題表現
三、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及流程
3. 1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
3.2 交換網路優化流程
3.3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1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2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的實際應用
四、網路優化的相關技術指標
4.1接通率
4.2掉話率
4.3話務量
4.4長途來話接通率
4.5擁塞率
4.6 其它
五、無線網路優化設計及調整
5.1 網路運行質量數據收集
5.2 網路質量優化及參數調整
5.3 網路優化建設
六、優化後總結及建議

( 5 ) A 市lP城域網建設及規劃

一、IP網路的發展現狀
二、A 市概況介紹
l、各縣網路結構及設備容量情況
2、IP業務預測及建設必要性
三、A 市IP城域網結構設計及設備配置
1、網路結構及拓撲結構設計
2、骨幹層網路設計
3、匯集層網路設計
4、網路接入層的設計
5、傳輸方式設計
6、設備的選型
四、接入方式設計
1、ADSL方式接入
2、FTTX+LAN方式接入
3、光纖接入方式
4、DDN 方式接入
五、IP地址規劃
1、IP地址的分配
2、子網劃分
六、IP城域網業務開展及實現

(6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7 ) X 地區GSM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第一章:X 地區網路概況:
第一節:自然概況介紹
第二節:網路結構
第三節:網路參數
第二章:全網存在問題及分析
第一節: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情況
第二節:影響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的原因
第三節:網路健康檢查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節:故障分析及處理
第三章:網路優化前數據提取
第一節:原始數據提取及分析
第二節:路測數據及情況分析
第四章:優化網路結構及其參數修改
第一節:數據修改情況
第二節:優化後網路情況
第五章:優化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

(8 ) A 市無線(IPAS)系統及網路優化

一、A 市無線(IPAS)系統介紹
1、A 市本地網及IPAS系統網路結構圖
2、本地網及IPAS系統容量介紹
3、基站數量及可容納的最大用戶數
4、編碼方式
5、多址接入方式
6、無線頻率的使用介紹
二、A 市IPAS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2、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3、盲區測試與分析
4、全網同步數據採集與分析
三、A 市IPAS系統優化網路結構和參數設計
1、尋呼區優化設計
2、站點的優化設計
3、參數的調整
四、優化後運行結果
1、接通率情況
2、掉話率情況
3、覆蓋情況
五、結論

(9 ) 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一、現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概述。
1、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的說明。
2、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圖。
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要求及系統的設備。
1、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
2、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系統結構。
三、A 市監控中心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監控中心的系統結構設計。
2、監控中心的設備。
3、監控中心的功能設計。
4、監控中心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四、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各站點的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各監控站的系統結構設計。
2、各監控站的設備。
3、各監控站的功能設計。
4、各監控站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五、A 市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實施過程舉例。

(10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塑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❽ 網路規化設計論文有沒有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網路規劃
[摘要]:本文先介紹了CDMA網路參考模型。然後介紹了交換網路的規劃方法,包括交換網路組織、信令網組織、信令方式、編號計劃和同步要求等。最後介紹了無線網路的規劃方法,包括頻率配置、網路規劃步驟等。

1 概 述
目前,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的數字蜂窩系統由於具有容量大、音質好、升級潛力大等優點,經過兩年多的商業化,已在全球(尤其是美國、香港和南朝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國內,原郵電部和總參通信部於1995年決定合作發展800MHz的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稱為中國電信長城網,從1996年起在北京、上海、廣州和西安開始建設試驗網。目前,這四個試驗網已開通並完成聯網漫遊測試。北京的試驗網已開始免入網費放號。中國聯通有限公司也於1996年起在廣州、天津和上海建設試驗網,預計很快就可開始聯網測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已發布相關的技術體制和技術規范。相信CDMA作為PLMN的一種制式,在不久的將來即可在我國的移動通信領域崛起。

2 網路參考模型
CDMA網路參考模型定義了網中的功能實體和相互間的介面,CDMA網路參考模型與GSM網相似。

MSC 移動交換中心 HLR 歸屬位置寄存器
VLR 拜訪位置寄存器 AC 鑒權中心
MC 短消息中心 SME 短消息實體
PSTN 公用交換電話網 MS 移動台
EIR 設備識別寄存器 BS 基站系統
OMC 操作維護中心 IWF 互連功能

3 交換網路規劃
3.1 交換網路組織
CDMA網採用3級結構,具體為:在大區中心(如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武漢等)設立一級移動業務匯接中心並網狀相連;在各省會或大城市設立二級移動業務匯接中心,並與相應的一級匯接中心相連;在移動業務本地網中設一個或若干個移動端局MSC,也可視業務量由一個MSC覆蓋多個移動業務本地網。移動業務本地網原則上以固定電話網的長途編號區編號為2位和3位的區域來劃分。

3.2 信令網組織
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移動通信網信令網都是專門組建的,因為不但要傳送電話用戶部分TUP消息,還要傳移動應用部分MAP消息。
CDMA網的信令網與其交換網路結構相對應,也分為三級結構:高級信令轉接點HSTP、低級信令轉接點LSTP和信令點SP。
HSTP負責轉接本大區內及本大區與其他大區間的信令業務。HSTP可兼有LSTP的功能。LSTP負責轉接本服務區內及至其上級HSTP的信令業務。SP是信令消息的源點和目的點。
信令轉接點STP可採用獨立式設備,也可採用與移動匯接中心合設的方式。
信令網中網路節點間採用中國7號信令。
3.3 信令方式
Um介面(也稱空中介面)的無線信令規程由《800MHz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空中介面技術規范》規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已頒布了此規范。此規范基於TIA/EIA/IS-95A—寬頻雙模擴頻蜂窩系統移動台-基站兼容性標准。
A介面的信令規程由《800MHz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移動業務交換中心與基站子系統間介面信令技術規范》規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已頒布了此規范。中國聯通頒布的A介面信令規程與EIA/TIA/IS-634的信令規程基本兼容,是其一個子集。
B、C、D、E、N和P介面的信令規程由《800MHz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移動應用部分技術規范》規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已頒而了此規范。此規范基於TIA/EIA/IS-41C—蜂窩無線通信系統間操作標准。中國聯通頒布的MAP為IS-41C的子集,第一階段使用IS-41C中51個操作(OPERATION)中的19個,主要為鑒權、切換、登記、路由請求、短消息傳送等。
Ai介面的信令規程由《800MHz 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與PSTN網介面技術規范》規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已頒布了此規范。此信令規程也稱MTUP。中國聯通頒布的MTUP為與《中國國內電話網No.7信號方式技術規范》所規定的信令規程相兼容的子集,即MTUP不使用NNC、SSB、ANU、CHG、FOT和RAN消息;另外,只接收不發送4個消息:後續地址消息SAM,帶一信號後續地址消息的SAO,主叫用戶掛機信號CCL和用戶本地忙信號SLB。
3.4 編號計劃
(1)移動用戶號碼薄號碼DN
為移動用戶作被叫時,主叫用戶所需撥的號碼。DN由國家碼、移動接入碼、HLR識別碼和移動用戶號四部分共12位號碼組成。中國的國家碼為86,國內撥號時可省略。移動接入碼採用網號方案,長城網為133,中國聯通擬為132。CDMA網與GSM網DN的區別在於移動接入碼的不同。
(2)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移動台識別碼MIN
IMSI是在CDMA網中唯一地識別一個移動用戶的號碼,由移動國家碼、移動網路碼和移動用戶識別碼三部分共15位號碼。中國的移動國家碼為460,長城網各中國聯通的移動網路碼為03。
MIN碼是為了保證CDMA/AMPS雙模工作而沿用AMPS標準定義的。長城網和中國聯通對MIN的定義有所不同,長城網的定義為3H1H2H3××××××,中國聯通的定義為132H1H2H3××××,其中H1H2H3為HLR識別碼。
(3)電子序列號ESN
ESN是唯一地識別一個移動台設備的32比特的號碼,每個雙模移動台分配一個唯一的電子序號,由廠家編號和設備序號構成。空中介面、A介面和MAP的信令消息都使用到ESN。
(4)系統識別碼SID和網路識別碼NID
SID是CDMA網中唯一識別一個移動業務本地網的號碼。SID按省份分配。NID是一個移動業務本地網中唯一識別一個網路的號碼,可用於區別不同的MSC。移動台可根據SID和NID判斷其漫遊狀態。
3.5 同步要求
(1)無線同步要求
CDMA系統對無線定時要求十分嚴格。在IS-95中規定,同一前向CDMA信道的導頻PN序列與所有Walsh序列間的時間誤差須小於50ns;同一基站的不同CDMA信道的發射時間須在±1μs內;所有基站的導頻PN序列的發射時間須在±10μs內,因此,每個基站都需使用GPS作為時間基準參考源。
(2)網路同步要求
網路同步的目的是使網路節點間數字信息流的幀同步,保障話音、信令、網管數據的正常傳送。
長城網和中國聯通CDMA網的技術體制均規定CDMA網內以GPS系統作為時鍾基準,同時以公用數字同步網的同步基準作為備用時鍾基準。
一級移動業務匯接中心和二級移動業務匯接中心的同步基準來自二級A類BITS。MSC、VLR、HLR、AC的同步基準來自二級B類BITS。BSC從MSC來的數據流中提取時鍾。BTS從BSC來的數據流中提取時鍾。

4 無線網路規劃
4.1 頻率配置
中國聯通CDMA網的工作頻段為835MHz~839MHz(基站收)、880MHz~884MHz(基站發),即4MHz可用頻率,上下行頻率間隔為45MHz。CDMA基本頻道為AMPS的384號頻道(836.52MHz),第二CDMA頻道為425號(837.75MHz)。
長城網的工作頻段為825MHz~835MHz(基站收)、870MHz~880MHz(基站發),即10MHz可用頻率,上下行頻率間隔為45MHz。CDMA基本頻道為AMPS的283號頻道(833.49MHz),第二CDMA頻道為242號(832.26MHz)。擴展CDMA頻道依次為201號(831.03MHz)、160號(829.80MHz)、119號(828.57MHz)、78號(827.34MHz)和37號(826.11MHz)。長城網共有7個可用CDMA頻道。
4.2 無線網路規劃步驟
無線網路規劃的目標是在滿足覆蓋要求、容量要求和服務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經濟地設計網路。實際的規劃一個復雜的過程。以下介紹一個較為簡化的規劃過程。
(1)明確覆蓋要求、容量要求和服務質量要求
覆蓋要求包括所需覆蓋的區域。根據地形地貌覆蓋區域可劃分為高密度城區、一般城區、郊區、鄉村和高速公路等。同時需提出需要重點覆蓋的旅遊景點、機場、繁華商業區等。
服務質量要求包括誤幀率FER、無線信道呼損、切換率、小區邊緣可靠性、小區區域可靠性等。容量要求可根據已有話務分布數據(如GSM)和增長預測數據提出。
(2)從滿足容量要求估算基站數量
一個扇區的極限容量可根據以下經簡化的式(1)計算得出。

其中:NMAX為極限容量;W/R為處理增益;Eb/Io為比特能量與干擾功率密度之比;VAF為話音激活因子;f為其它扇區對當前扇區的干擾因子。
典型地,當VAF取0.4,Eb/Io取7dB(對應FER為1%),f取0.85(對三扇區)時,NMAX約為36。
式(1)中的極限容量為移動台與基站塔距離為0時容量。實際容量應考慮扇區負載。扇區負載的典型值為40%~75%。
根據極限容量和扇區負載,既可推算出一個三扇區或全向基站滿容量配置時的最大業務信道數。之後,根據無線信道呼損、每用戶忙時話務量,可估算出滿足給定容量下所需基站數。
(3)從滿足覆蓋要求估算基站數量
使用鏈路預算和適當的傳播模型估算基站的覆蓋半徑,即可估算出給定覆蓋區域所需的基站數量。表1給出了一個典型的鏈路預算。

表1 鏈路預算表 項目 單位 高密度城區 一般城區 郊區 鄉村
(a)移動台最大發射功率
(b)移動台天線增益

(c)人體損耗

(d)移動台有效輻射功率EIRP

(e)基站接收天線增益

(f)基站接收饋線損耗

(g)基站接收器雜訊系數

(h)基站接收器雜訊密度

(i)信息速率(10log9.6k)

(j)Eb/Io

(k)基站接收靈敏度

(l)干擾餘量(對應60%小區負載)

(m)軟切換增益

(n)基站分集增益

(o)衰落餘量

(p)建築物穿透損耗

最大路徑損耗(d-k+e-f-l+m+n-o-p)
dBm
dB

dB

dBm

dBi

dB

dB

dBm/Hz

dBHz

dB

dBm

dB

dB

dB

dB

dB

dB
23
0

3

20

15.5

3

5

-174

39.82

7

-122.2

3.98

3.5

0

5.5

28

120.7
23
0

3

20

15.5

3

5

-174

39.82

7

-122.2

3.98

3.5

0

5.5

20

128.7
23
0

3

20

15.5

3

5

-174

39.82

7

-122.2

3.98

3.5

0

5.5

15

133.7
23
0

3

20

15.5

3

5

-174

39.82

7

-122.2

3.98

3.5

0

5.5

10

138.7

傳播模型選用HATA模型時,城區傳播損耗見式(2)。

PL城區=69.55+26.16×log(f)-13.82×log(hb)-a(hm)+(44.9-6.55×log(hb))×logR (2)

其中,PL為路徑損耗(dB)
f為頻率(MHz)
hb為基站天線高度(m)
hm為移動台天線高度(m)
R為基站到移動台的距離(km)
a(hm)為移動台天線高度校正因子
對小到中等城市,a(hm)=(1.1×log(f)-0.7)×hm-(1.56×log(f)-0.8)
對大城市,a(hm)=3.2×(log(11.775×hm))2-4.97
對郊區,傳播損耗校正公式為PL郊區=PL城區-2×(log(f/28))2-5.4
對鄉村,傳播損耗校正公式為PL鄉村=PL城區-4.78×(logf)2-18.33×logf-40.94
(4)步驟(2)和(3)可在設計的初步階段快速地估算基站數量。選取兩者中的最大值,並初步確定基站站址。
(5)使用模擬工具針對每個基站進行模擬設計
站址確定後,使用模擬工具(如摩托羅拉的NetPlan,朗訊的CE4,北電的PlaNet)開始模擬。
模擬工具的輸入為:
.系統參數。如碼片速率、尋呼速率等;
.移動台參數。如噪音系數、所要求的Eb/Io等;
.小區/扇區參數。如導頻、同步、尋呼信道的功率,導頻PN偏置指數,導頻檢測門限T-ADD/T-DROP,導頻搜索窗口SEARCH-WINDOW,等等。
模擬工具利用數字化地圖,經模擬後常用的輸出為:
.導頻信號強度圖。此圖為傳播損耗的導頻信號強度分析圖;
.最強導頻EC/IO圖。此圖可分析前向鏈路覆蓋效果;
.移動台發射功率圖。移動台為滿足目標Eb/Io所需的最小發射功率圖,可分析反向鏈路覆蓋效果;
.軟切換區圖。移動台可進行軟切換的區域圖,同時可分析導頻污染的程度。
根據輸出結果,判斷設計是否滿足覆蓋、容量、性能要求,從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增加或減少基站;
.改變基站站址;
.調整基站天線的方位角和傾角;
.調整基站的發射功率;
.調整小區/扇區參數。

5 結束語
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的網路規劃涉及無線通信、交換、信令、同步、計費、網管等多種通信技術,是一個系統工程。科學的網路規劃將為隨後的運營、維護和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對CDMA網工程設計中幾個較為重要的方面作了簡單的介紹,為今後的工程設計作技術積累。

❾ wlan無線網路規劃時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你需要考慮四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WLAN性能,其中包括無線吞吐速度、容量、通過WLAN時一致的信號,以及在組件故障的情況下自修復的選項。
其次是安全選項,以確保最終設備和用戶正確驗證和訪問聯網資源。
第三是從物理和邏輯設計的角度考慮最滿足你企業特定需求的部署選項。
最後,評估不同內部部署的WLAN解決方案是否易於管理。

❿ 無線網路覆蓋范圍有多少米

根據你買的路由器品牌、型號、規格、網路覆蓋范圍在50M--200M 區間一般的無線路由器,有效距離大概是50~100米內,但是穿牆有效距離是不好確定的,只能說二樓的路由一樓和三樓臨近人家可以收到,還要看牆有多厚,鋼筋多不多等等。
加強型的路由器,在六樓南窗的話,下到一樓北樓梯時無信號了,基本上可以穿7堵24CM厚度的多鋼筋牆後傳輸20米左右,而除了樓梯口,到空地上後,又會有很弱的信號,斷斷續續的那種臨界信號了。
所以你的路由器是不可能覆蓋到150米以上的,即使是你能收到信號了,也是斷斷續續的,極為不穩定,我建議你用一個加強型信號的路由器,可以最大到200米,不過信號也不是太好。。。
加強型的路由器就是增大信號強度的,買的時候要注意天線的長度,天線越長,越大,信號越廣,雙天線的也可以,這個我在電腦城裡試驗過,我在普通無線路由器上插了個半米的天線,結果連1樓的信號都能收到,穿了5道厚牆,而且信號還很不錯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規劃的目標和范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網路差異 瀏覽:818
8m網路限速多少最好 瀏覽:777
電腦wifi變成開放性網路 瀏覽:795
沒有密碼的公用網路 瀏覽:470
校企跟網路招生哪個含金量高 瀏覽:522
無線網路重命名 瀏覽:763
幾個酒店要用多少網路設備 瀏覽:502
網路分析儀哪裡回收 瀏覽:33
深夜手機網路速度慢 瀏覽:879
家庭全覆蓋無線網路好不好 瀏覽:524
vivo手機顯示無可用網路 瀏覽:779
網路加固系統管理軟體 瀏覽:512
如何製作網路眼球 瀏覽:469
無線網路忘記密碼了怎麼改 瀏覽:499
筆記本接收網路信號 瀏覽:575
網路教育哪個數學與應用數學好 瀏覽:902
移動網路ip地址發給我 瀏覽:57
筆記本插網線了沒網路連接 瀏覽:117
普及網路安全相關知識 瀏覽:30
榮耀v30怎麼靠路由器連網路 瀏覽:191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