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室內無源分布系統和有源分布系統的區別
一、分布方式不同:
1、室內有源分布系統應該是BBU+RRU的分布方式,
2、無源分布應該是八木天線+射頻直放站的分布方式,
二、連接不同:
1、之間用光纖連接,一般RRU在客戶端,BBU在局機房內,來實現室內信號的覆蓋,必須有光纖的連接。
2、無源的設備是靠無線接收發送信號的,利用八木天線接收信號,再用射頻直放站將信號放大,實現室內信號的覆蓋,不需要有線的鏈接。
(1)無線網路室內分布系統擴展閱讀:
出現原因
1、室內移動通信環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覆蓋方面,由於建築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無線電波較大的傳輸衰耗,形成了移動信號的弱場強區甚至盲區;
3、容量方面,建築物諸如大型購物商場、會議中心,由於行動電話使用密度過大,局部網路容量不能滿足用戶需求,無線信道發生擁塞現象;
4、質量方面,建築物高層空間極易存在無線頻率干擾,服務小區信號不穩定,出現乒乓切換效應,話音質量難以保證,並出現掉話現象。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可以較為全面地改善建築物內的通話質量,提高行動電話接通率,開辟出高質量的室內移動通信區域;同時,使用微蜂窩系統可以分擔室外宏蜂窩話務,擴大網路容量,從整體上提高移動網路的服務水平。
B. 什麼是室分的無線網路
室分網路,全稱為室內無線信號分布系統把。是實現室內
無線區域網
的一種方式,採用一個AP,多個天線通過電纜連接的方式分布無線網路。同一樓層信號無切換,無盲區,使用穩定。但是造價也比較昂貴,一般的模式為AP分布模式,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擺上幾個AP,實現無線交換。信號容易干擾,有盲區,使用不穩定。
C. 室分和WLAN的區別
室分和WLAN的區別:前者是一種網路覆蓋分布系統,後者是網路傳輸方式,二者概念不同。
1、室分(室內分布系統)是針對室內用戶群,主要解決建築物內移動通信網路的網路覆蓋、網路容量、網路質量的一種方案。是對室內信號弱及信號盲區進行覆蓋的主要網路優化方式。
2、WLAN(無線區域網)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術,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絡。
(3)無線網路室內分布系統擴展閱讀:
室內分布系統是用於改善建築物內移動通信環境的一種方案,其原理是通過各種室內天線將移動通信基站的信號均勻地分布到室內的每個角落,從而保證室內區域理想的信號覆蓋。
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可以較為全面有效地改善建築物內的通話質量,提高行動電話接通率,開辟出高質量的室內移動通信區域。同時,採用微/宏蜂窩作為室內分布系統的信源還可以有效地分擔室外宏蜂窩的話務,從而提升網路的容量,從整體上提高移動網路的服務水平。
室內分布系統主要由來自各種制式網路的施主信源和信號分布系統兩部分組成。施主信源包括基站、基站拉遠設備、無線或有線中繼設備。室內信號分布系統由有源器件、無源器件、天線、纜線等組成。
無線信號的引入應考慮應用頻段和通信制式的適用限制,滿足所建通信制式系統建設要求。各通信制式室內覆蓋系統可單獨建設,滿足各自製式的網路指標要求,也可以採用多制式共用信號分布系統方式。當多制式合路時,各制式系統應滿足各自的網路指標要求,並保證各制式系統間互不幹擾。
D. 什麼是GSM室內分布系統
隨著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手機等無線通信設備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現代化通信工具,移動通信的業務也從傳統的話音擴展到數據,圖像,視頻等多媒體業務,尤其是即將到來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將使移動通信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人們也早已不再滿足於只有室外的移動通信服務,比如在大型建築物,尤其是人口密度大,話務量繁忙,如酒店,商務,商貿中心等地區,人們也希望能享受優質高速的室內移動通信業務,這對移動通信系統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用戶要求,提高運營商的公眾聲望,各個運營商在不斷擴容的同時,都在追求全服務區的無縫覆蓋。因為移動通信的業務都是通過無線接入技術承載的,無線鏈路的質量影響著整個網路的質量,同時影響系統的容量和業務的開展。鑒於移動通信復雜的電波傳播特性,解決信道的多徑衰落,雜訊和干擾等無線射頻問題是移動通信技術的關鍵[1]。無線射頻信號的優化對網路無縫覆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城市向來是移動通信業務熱點地區,由於人口密度大,電磁環境惡劣,加之如雨後春筍班的大型建築的不斷涌現,給網路無縫覆蓋帶來了困難。無線電波的傳播易受地形,建築結構等因素影響,往往造成大型建築內信號難以滿足要求,無論是現有的GSM還是CDMA系統,其穿透能力都比較弱,尤其是小靈通和3G系統,其信號穿透能力更弱。因此,室外基站覆蓋信號在室內會存在接收不穩定及在地面下范圍無法接受的問題。同時,大量現代化的建築物由於容量的原因更不能靠室外的基站信號覆蓋。例如,在大型建築物的底層,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等地區,移動通信信號弱,手機等無線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動通信的盲區和陰影區;在中間樓層,由於來自周圍不同基站信號的重疊,產生乒乓效應,手機切換頻繁,甚至掉話,嚴重影響了手機的正常使用;在建築物的高層,由於受基站天線高度的限制,無法正常覆蓋,也是移動通信的盲區。另外,在有些建築物內,雖然手機能夠正常通話,但是由於用戶密度大,基站信道擁擠,手機上線困難。因此解決好室內信號覆蓋,滿足用戶需求,提高網路覆蓋質量,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也成為網路優化的一個重點[2]。以上所列舉的問題都可以採用室內覆蓋技術來解決。
GSM室內分布系統是將基站信號引入室內,解決室內盲區覆蓋;它可以有效解決信號延伸和覆蓋,改善室內通信質量;它將基站信號科學地分配到室內的各個房間、通道,而又不產生相互干擾。它是基站和微蜂窩的補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是大都市中移動通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E. 室內分布系統的設計遵循什麼原則
基本原則:
建設室內分布系統是為了解決建築物內部的信號盲區、 弱覆蓋區以及信號雜亂造成的通信質量差等問題,同時利用室內信源分擔室內業務量改善網路擁塞。從無線網路的整體看,室內分布系統定位為室外覆蓋的延伸,對網路能力起補充增強作用。因此無論從覆蓋需求還是從投資方面考慮,既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對所有的建築物都通過室內分布系統實施全覆蓋。在站點選取上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1、市場導向原則
優先考慮人流量大、高話務場所,室內分布系統工程建設覆蓋范圍為三星級(含三星)以上的酒店;人員集中、知名度高的辦公寫字樓;大型展館、娛樂餐飲場所;機場車站等交通樞紐樓及交易會場等重要公共場所;面積大、人流量大、經濟情況好的商場、超市;覆蓋地鐵、隧道、地下商場、停車場等。
2、統一性原則
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應與室外網路統一規劃,並與室外的網路優化相結合,實現整體網路性能的最優化。在建設室內分布系統時要考慮室外信號的影響,同時也要考慮對室外干擾信號的抬升,避免與室外基站過多地切換,盡可能減少對室外基站造成的影響。
3、經濟性原則
室內分布系統工程的建設不僅要考慮提高網路質量和品牌形象,還要考慮投資效益,嚴格控制投資成本。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應依不同建築物的重要性制定不同的服務等級,統籌安排,分輕重緩急,逐步分批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