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常見無線廣域通信網路

常見無線廣域通信網路

發布時間:2022-12-07 19:13:42

㈠ 常見的廣域網技術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常見的廣域網技術有:DDN、X.25分組交換數據網、PSTN公共電話網、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Frame Relay幀中繼這五種。

1、DDN

DDN是數字數據網(Digital Data Network)的簡稱,它由光纖、數字微波或衛星等數字傳輸通道和數字交叉復用設備組成,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數據傳輸通道,傳送各種數據業務。

DDN的特點:

傳輸時延小、質量高,路由自動迂迴,實現全透明傳輸,可支持數據、圖像、話音等多媒體業務,可選速率為2 400bps~2 048kbps。DDN數字數據網在我國已廣泛應用,覆蓋區域廣,配套設施比較完善,非常適合於遠程區域網間的固定互聯,但租用費較高。

2、X.25分組交換數據網

分組交換也稱為包交換,它把用戶要傳送的數據按一定長度分割成若干個數據段,稱為「分組」或「包」(Packet),然後在網路中以「存儲-轉發」的方式進行傳送。X.25分組交換適合於不同類型、不同速率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X.25分組交換網特點:

可以實現多方通信,大大提高線路利用率,信息傳遞安全、可靠、傳輸速率高,通過申請賬號、密碼(NUI)、可實現全國漫遊,提供速率為2 400bps~64kbps。X.25線路在我國已有廣泛的應用,覆蓋區域廣,線路租用費較低,非常適合於遠程節點間的低速互聯。

3、PSTN公共電話網

PSTN公共電話網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網路系統,它的優點是覆蓋區域廣、易於使用、價格較低,缺點是網路線路質量較差,傳輸速率較低。PSTN適合於對通信質量要求較低或作為備份網路連接的場合。

4、ISDN綜合業務數據網

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是在IDN的基礎上,實現用戶線傳輸的數字化,提供一組標準的用戶/網路介面,使用戶能夠利用已有的一對電話線,連接各類終端設備,分別進行電話、傳真、數據、圖像等多種業務通信,或者同時進行包括話音、數據和圖像的綜合業務(多媒體業務)通信。

5、Frame Relay幀中繼

幀中繼是在用戶-網路介面之間提供用戶信息流的雙向傳輸,並保持信息順序不變的一種承載業務。用戶信息以幀為單位進行傳輸,並對用戶信息流進行統計復用。幀中繼是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標准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重要技術,它是在數字光纖傳輸線路逐步替代原有的模擬線路,用戶終端日益智能化的情況下,由X.25分組交換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傳輸技術。

(1)常見無線廣域通信網路擴展閱讀:

廣域網是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路,使用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作為信息傳輸平台。對照OSI參考模型,廣域網技術主要位於底層的3個層次,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

電路交換是廣域網所使用的一種交換方式。可以通過運行商網路為每一次會話過程建立,維持和終止一條專用的物理電路。電路交換也可以提供數據報和數據流兩種傳送方式。電路交換在電信運營商的網路中被廣泛使用,其操作過程與普通的電話撥叫過程非常相似。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就是一種採用電路交換技術的廣域網技術。

包交換也是一種廣域網上經常使用的交換技術,通過包交換,網路設備可以共享一條點對點鏈路通過運營商網路在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包的傳遞。包交換主要採用統計復用技術在多台設備之間實現電路共享。ATM,幀中繼,SMDS以及X.25等都是採用包交換技術的廣域網技術。

㈡ 下面哪些屬於廣域無線網路

網路類型網路類型編輯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等網路制式類型。

㈢ 無線網路類型的介紹

目前,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等網路制式類型。其中CDMA 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CDMA 允許所有的使用者同時使用全部頻帶,並且把其他使用者發出的訊號視為雜訊,完全不必考慮到訊號碰撞的問題。而GPRS的中文含義為「通用分組無線服務」,它是利用「包交換」的概念所發展出的一套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最後CDPD蜂窩數字式分組數據交換網路,是以分組數據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方式的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技術,被人們稱作真正的無線互聯網。

㈣ 最常見的廣域網

令牌環,AppleTalk,乙太網和Wi-Fi(無線網路連接)是現今區域網中最常用的兩項技術。

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展,中國互聯網快速發展,中國ISP的數量不斷增加,提供的業務也不斷豐富。然而要實現中國互聯網服務的繁榮,不僅需要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提供豐富的業務,還需要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不斷開拓服務市場,採取靈活的運營模式,找到自身盈利的途徑。

不斷提升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本文就中國ISP的運營模式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業務類型對ISP運營模式的不同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無線區域網的實現協議眾多,當前最廣泛使用的當屬Wi-Fi,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即可以達到讓所有具有無線功能的設備組成一個無線區域網,非常方便靈活。目前大多數無線區域網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在這個標准下的無線區域網大多使用的是2.4GHz 或5GHz的射頻。

家庭一般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就可以組建小型的無線區域網絡,中等規模的企業通過多個路由器以及交換機,就能組建覆蓋整個企業的中型無線區域網絡,而大型企業則是需要通過一些中心化的無線控制器來組建強大的覆蓋面廣的大型無線區域網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域網

㈤ 常見的廣域網技術有哪些

廣域網是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路,使用電信運營商提供的設備作為信息傳輸平台。對照OSI參考模型,廣域網技術主要位於底層的3個層次,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

一、PSTN(撥號上網)
PSTN提供的是一個模擬的專有通道,通道之間經由若干個電話交換機連接而成。當兩個主機或路由器設備需要通過PSTN連接時,在兩端的網路接入側(即用戶迴路側)必須使用

PSTN數據機(Modem)實現信號的模/數、數/模轉換。從OSI七層模型的角度來看,PSTN可以看成是物理層的一個簡單的延伸,沒有向用戶提供流量控制、差錯控制等服務。而且,由於PSTN是一種電路交換的方式,所以一條通路自建立直至釋放,其全部帶寬僅能被通路兩端的設備使用,即使他們之間並沒有任何數據需要傳送。因此,這種電路交換的方式不能實現對網路帶寬的充分利用。通過PSTN進行網路互聯舉例下圖是一個通過PSTN連接兩個區域網的網路互連的例子。在這兩個區域網中,各有一個路由器,每個路由器均有一個串列埠與Modem相連,Modem再與PSTN相連,從而實現了這兩個區域網的互連。

常用廣域網有哪些連接技術

二、ISDN(一線通)
ISDN是這樣一種網路,由IDN發展演變而成,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以支持一系列的業務(包括話音和非話音業務),為用戶提供多用途的標准介面以接入網路。通信業務的綜合化是利用一條用戶線就可以提供電話、傳真、可視圖文及數據通信等多種業務。

綜合業務數字網除了可以用來打電話,還可以提供諸如可視電話、數據通信、會議電視等多種業務,從而將電話、傳真、數據、圖像等多種業務綜合在一個統一的數字網路中進行傳輸和處理,這也就是「綜合業務數字網」名字的來歷。

由於ISDN的開通范圍比ADSL和LAN接入都要廣泛得多,所以對於那些沒有寬頻接入的用戶,ISDN似乎成了惟一可以選擇的高速上網的解決辦法,畢竟128kbps的速度比撥號快多了;ISDN和電話一樣按時間收費,所以對於某些上網時間比較少的用戶(比如每月20小時以下的用戶)還是要比使用ADSL便宜很多的。另外,由於ISDN線路屬於數字線路,所以用它來打電話(包括網路電話)效果都比普通電話要好得多。

它通過普通的銅纜以更高的速率和質量傳輸語音和數據。ISDN是歐洲普及的電話網路形式。GSM行動電話標准也可以基於ISDN傳輸數據。因為ISDN是全部數字化的電路,所以它能夠提供穩定的數據服務和連接速度,不像模擬線路那樣對干擾比較明顯。在數字線路上更容易開展更多的模擬線路無法或者比較困難以證質量的數字信息業務。例如除了基本的打電話功能之外,還能提供視頻、圖像與數據服務。ISDN需要一條全數字化的網路用來承載數字信號(只有0和1這兩種狀態),與普通模擬電話最大的區別就在這里。

常用廣域網有哪些連接技術

另外,ISDN也特指使用這項技術建立保持和斷開電路交換的協議組或是isosorbidedinitrate二硝酸異山梨酯的縮寫。

(1)實現高可靠性及高質量的通信。由於終端和終端之間的信道已經完全數字化,噪音、串音及信號衰落失真受距離與鏈路數增加的影響都非常小,因此通信質量很高。

(2)使用方便。信息信道和信號信道分離。在一條約2B+D的用戶線上可以連接8台終端,可3台同時工作。

(3)費用低廉。

三、ADSL(推薦)
ADSL屬於DSL技術的一種,全稱(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亦可稱作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方式。

ADSL技術提供的上行和下行帶寬不對稱,因此稱為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

ADSL技術採用頻分復用技術把普通的電話線分成了電話、上行和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信道,從而避免了相互之間的干擾。用戶可以邊打電話邊上網,不用擔心上網速率和通話質量下降的情況。理論上,ADSL可在5km的范圍內,在一對銅纜雙絞線上提供最高1Mbps的的上行速率和最高8Mbps的下行速率(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帶寬),能同時提供話音和數據業務。

一般來說,ADSL速率完全取決於線路的距離,線路越長,速率越低。

常用廣域網有哪些連接技術

ADSL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現有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只須在線路兩端加裝ADSL設備即可為用戶提供高寬頻服務,無需重新布線,從而可極大地降低服務成本。同時ADSL用戶獨享帶寬,線路專用,不受用戶增加的影響。

最新的ADSL2+技術可以提供最高24Mbps的下行速率,和第一代ADSL技術相比,ADSL2+打破了ADSL接入方式帶寬限制的瓶頸,在速率、距離、穩定性、功率控制、維護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其應用范圍更加廣闊。

四、VDSL
VDSL是一種非對稱DSL技術,全稱(超高速數字用戶線路)。

和ADSL技術一樣,VDSL也使用雙絞線進行語音和數據的傳輸。VDSL是利用現有電話線上安裝VDSL,只需在用戶側安裝一台VDSLmodem。最重要的是,無須為寬頻上網而重新布設或變動線路。

VDSL技術採用頻分復用原理,數據信號和電話音頻信號使用不同的頻段,互不幹擾,上網的同時可以撥打或接聽電話。

從技術角度而言,VDSL實際上可視作ADSL的下一代技術,其平均傳輸速率可比ADSL高出5至10倍。VDSL能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滿足更多的業務需求,包括傳送高保真音樂和高清晰度電視、是真正的全業務接入手段。由於VDSL傳輸距離縮短(傳輸距離通常為300米~1000米),碼間干擾小,對數字信號處理要求大為簡化,所以設備成本比ADSL低。另外,根據市場或用戶的實際需求,VDSL上下行速率可以設置成是對稱的,也可以設置成不對稱的。

五、DDN
DDN是利用數字信道提供半永久性連接電路,以傳輸數據信號為主的數據傳輸網路。

·通過DDN節點的交叉連接,在網路內為用戶提供一條固定的,由用戶獨自完全佔有的數字電路物理通道。無論用戶是否在傳送數據,該通道始終為用戶獨享,除非網管刪除此條用戶電路。這是一種電路交換方式。DDN可向用戶提供2.4k、4.8k、9.6k、19.2k、N*64(N=1~31)及2048kbps速率的全透明的專用電路。

DDN用戶終端可以是非同步終端(DTE)、計算機(PC)或區域網絡。

常用廣域網有哪些連接技術

DDN是一個透明傳輸網,為用戶提供物理通道,只負責傳送,不改動任何用戶數據,沒有額外的資源交換及協議開銷。在接入上,DDN只要求用戶的物理介面與網路提供的物理介面匹配即可。

六、有線寬頻網
Cable-Modem(線纜數據機)是一種超高速Modem,它利用現成的有線電視網進行數據傳輸。它有對稱速率型和非對稱速率型兩種連接方式,前者上傳和下載速率相同,在500kbps-2Mbps之間,後者上傳速率在500kbps-10Mbps之間,下載速率為2Mbps-10Mbps。由於採用共享結構,隨著用戶的增加,接入速度會有所下降。有線寬頻網需租用電信運營商的互聯網出口。

七、LAN(小區寬頻)
LAN方式介入是利用乙太網技術,採用光纜加雙絞線的方式對社區進行綜合布線,形成區域網,用戶的電腦通過網線與網卡相連,實現上網。LAN可提供10M以上的共享帶寬。

在同一網路交換機內的用戶存在安全問題。

八、PON(無源光網路)
PON是一種點對點的光纖傳輸和接入技術,在此網中不含有任何電子器件及電子電源,全部由光分路器等無源器件組成。PON每個用戶使用的帶寬可從66kbps到155Mbps間靈活劃分。

九、LMDS(無線接入寬頻)
LMDS(本地多點分配接入系統)是目前可用於社區寬頻接入的一種無線接入技術。每個終端用戶帶寬可達25Mbps,總入量為600Mbps。每基站下的用戶共享帶寬。

第一代LMDS是模擬系統,主要用於電視節目的傳播,因此,也被稱為無線CATV網。

第二代LMDS系統採用的是全數字的技術,不僅能夠傳播單向的電視節目,還能夠升級為WLL中的全互動式雙向交換型寬頻網路。LMDS支持目前已有的主要傳輸標准,如ATM、TCP/IP、MPEG-2等

常用廣域網有哪些連接技術

LMDS的具體含義為:

①L(Local)表示工作在高頻波段,信號的傳播特性限制了覆蓋小區的范圍。

②M(Multipoint)表示信號的發射是一點對多點,即廣播形式,而由用戶返回的信號則是點對點形式。

③D(Distribution)表示通過資源的固定或動態分配,可同時進行聲音、數據、網際網路、視頻等多項業務的傳輸。

④S(Service)描述了運營者與用戶之間的關系,LMDS網路提供的服務由運營者選擇。

LMDS的工作原理

LMDS作為寬頻無線點對多點通信系統,其最大優點是可用頻帶寬,可達1.3GHz,LMDS的系統實現方案有多種,根據系統不同,蜂窩半徑2~5km不等,調制方式對第一代模擬系統為FM為主的頻分多址方式,對第二代數字系統調制方式有QAM或QPSK,天線形式和參數的差異就更大了。

十、PLC(電力線上網)
PLC(電力通訊技術)是利用電力線傳輸數據和語音信號的一種通訊方式,需要上網時,通過連接在電腦上的「電力貓」,再與電源插座連接即可。多數電力線網採用寬頻共享,可實現14Mbps或45Mbps的傳輸率。

㈥ 無線通信網路如何分類

無線根據國際上所採用的通信技術種類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低速率無線個域網(LR-WPAN)。以下是對各類網路各自常見和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簡單介紹。
1、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目前有線區域網中的傳輸媒介(比如電纜)而構成的網路。無線區域網內使用的通信技術覆蓋范圍一般為半徑100m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幾個房間或小公司的辦公室。當然實際的覆蓋范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通信區域中的高大障礙物。
2、IEEE
802.11系列標準是IEEE制訂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對網路的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進行規定,其中重點是對媒質訪問控制層的規定。目前該系列的標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個標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
3、WIFI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對IEEE
802.11b的一種高速物理層擴展,它也工作於2.4GHz頻帶,物理層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而且它採用了OFDM技術,使無線網路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4Mbps,並且與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設計方式幾乎是一樣的。

㈦ 信息網路主要劃分為

信息網路主要劃分為:

1、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2、城域網(MAN):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3、廣域網(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4、個人網:個人區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地方把屬於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如便攜電腦等)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路,因此也常稱為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其范圍大約在10m左右。

(7)常見無線廣域通信網路擴展閱讀

無線廣域通信網路類型

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等網路制式類型。

1、CDMA網路制式

CDMA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CDMA允許所有的使用者同時使用全部頻帶,並且把其他使用者發出的訊號視為雜訊,完全不必考慮到訊號碰撞(collision)的問題。

2、GPRS網路制式

GPRS,中文含義為「通用分組無線服務」,它是利用「包交換」(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發展出的一套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

3、CDPD網路制式

CDPD即蜂窩數字式分組數據交換網路,是以分組數據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方式的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技術,被人們稱作真正的無線互聯網。

㈧ 請問無線網路的主要類型以及他們的特點..

目前,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等網路制式類型。
CDMA網路制式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CDMA 允許所有的使用者同時使用全部頻帶,並且把其他使用者發出的訊號視為雜訊,完全不必考慮到訊號碰撞 (collision) 的問題。CDMA網路是中國聯通運營的網路,目前,又推出更為穩定的CDMA 1X網路系統。CDMA 1X是在原來CDMA基礎上的升級,速度更快,容量更高。
CDMA 1X能給用戶提供更寬的帶寬,除基本業務外,還提供了無線數據業務。無線數據業務包括以下服務:
(1)短消息業務:如收發短消息、話費查詢、小區廣播、鈴聲下載、LOGO圖片下載、如意呼等;
(2)無線Internet業務:如WWW瀏覽、WAP瀏覽、收發E-mail、FTP、移動QQ、信息點播等;
(3)移動定位業務:如緊急救助、跟蹤服務、導航、城市地圖、基於位置信息的定點內容廣播、移動黃頁等;
(4)移動電子商務業務:如電子銀行、電子彩票、電子購票、移動付款、預定服務、移動股票交易等;
(5)移動多媒體業務:如視頻點播、可視電話、互動式游戲等;
(6)移動VPN業務,銀行、外企等大的集團用戶還可以直接利用CDMA網路構建自己的虛擬專用網路。
GPRS網路制式
GPRS的英文全稱為「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中文含義為「通用分組無線服務」,它是利用「包交換」(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發展出的一套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所謂的包交換就是將Date封裝成許多獨立的封包,再將這些封包一個一個傳送出去,形式上有點類似寄包裹,採用包交換的好處是只有在有資料需要傳送時才會佔用頻寬,而且可以以傳輸的資料量計價,這對用戶來說是比較合理的計費方式,因為像Internet這類的數據傳輸大多數的時間頻寬是間置的。
相對原來GSM的撥號方式的電路交換數據傳送方式,GPRS是分組交換技術,具有「實時在線」、「按量計費」、「快捷登錄」、「高速傳輸」、「自如切換」的優點。
CDPD網路制式
CDPD是Cellular digital packet data的縮寫,即蜂窩數字式分組數據交換網路,是以分組數據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方式的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技術,被人們稱作真正的無線互聯網。
CDPD網是以數字分組數據技術為基礎,以蜂窩移動通信為組網方式的移動無線數據通信網。使用CDPD只需在便攜機上連接一個專用的無線數據機,即使坐在時速100公里的車廂內,也不影響上網。CDPD擁有一張專用的無線數據網,信號不易受干擾,可以上任何網站。與其它無線上網方式相比,CDPD網可達19.2千比特/秒。CDPD使用中還有諸多特點:安裝簡便,使用者無需申請電話線或其它線路;通信接通反應快捷,如在商業刷卡中,用MODEM接通時間要20-45秒,而CDPD只要1秒;終端系統分移動、固定兩種,能實現本地及異地漫遊。
CDPD可以支持移動上網、遠程遙測、車輛調度、銀行提款、無線炒股、現場服務、商業POS系統等等。

3G網路
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W-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CDMA2000(多載波分復用擴頻調制)和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其中W-CDMA標准主要起源於歐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該系統在現有的GSM網路上進行使用,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較輕易地過渡,該標準的主要支持者有歐洲、日本、韓國。去年底,美國的AT&T移 動業務分公司也宣布選取WCDMA為自己的第三代業務平台。CDMA2000系統主要是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的,它的建設成本相對比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韓國和北美等地區和國家。TD-SCDMA標準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並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A標准,成為CDMA TDD標準的一員的,這是中國移 動通信界的一次創舉,也是中國對第三代移 動通信發展的貢獻。在與歐洲、美國各自提出的3G標準的競爭中,中國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為全球3G標准之一,這標志著中國在移 動通信領域已經進入世界領先之列。

㈨ 廣域網的類型

廣域網根據網路使用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公共傳輸網路、專用傳輸網路和無線傳輸網路。
公共傳輸網路:一般是由政府電信部門組建、管理和控制,網路內的傳輸和交換裝置可以提供(或租用)給任何部門和單位使用。
公共傳輸網路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電路交換網路,主要包括公共交換電話網(PSTN)和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分組交換網路,主要包括X.25分組交換網、幀中繼和交換式多兆位數據服務(SMDS)。 專用傳輸網路:是由一個組織或團體自己建立、使用、控制和維護的私有通信網路。一個專用網路起碼要擁有自己的通信和交換設備,它可以建立自己的線路服務,也可以向公用網路或其他專用網路進行租用。 專用傳輸網路主要是數字數據網(DDN)。DDN可以在兩個端點之間建立一條永久的、專用的數字通道。它的特點是在租用該專用線路期間,用戶獨占該線路的帶寬。 無線傳輸網路:主要是移動無線網,典型的有GSM和GPRS技術等。
以下是常見的廣域網類型通信網: 公用電話網。用電話網傳輸數據,用戶終端從連接到切斷,要佔用一條線路,所以又稱電路交換方式,其收費按照用戶佔用線路的時間而決定。在數據網普及以前,電路交換方式是最主要的數據傳輸手段。 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分組交換數據網將信息分「組」,按規定路徑由發送者將分組的信息傳送給接收者,數據分組的工作可在發送終端進行,也可在交換機進行。每一組信息都含有信息目的的「地址」。分組交換網可對信息的不同部分採取不同的路徑傳輸,以便最有效地使用通信網路。在接收點上,必須對各類數據組進行分類、監測以及重新組裝。 數字數據網。它是利用光纖(或數字微波和衛星)數字電路和數字交叉連接設備組成的數字數據業務網,主要為用戶提供永久、半永久型出租業務。數字數據網可根據需要定時租用或定時專用,一條專線既可通話與發傳真、也可以傳送數據,且傳輸質量高。 虛電路
對於採用虛電路方式的廣域網,源結點要與目的結點進行通信之前,首先必須建立一條從源結點到目的結點的虛電路(即邏輯連接),然後通過該虛電路進行數據傳送,最後當數據傳輸結束時,釋放該虛電路。在虛電路方式中,每個交換機都維持一個虛電路表,用於記錄經過該交換機的所有虛電路的情況,每條虛電路占據其中的一項。在虛電路方式中,其數據報文在其報頭中除了序號、校驗和以及其他欄位外,還必須包含一個虛電路號。
在虛電路方式中,當某台機器試圖與另一台機器建立一條虛電路時,首先選擇本機還未使用的虛電路號作為該虛電路的標識,同時在該機器的虛電路表中填上一項。由於每台機器(包括交換機)獨立選擇虛電路號,所以虛電路號僅僅具有局部意義,也就是說報文在通過虛電路傳送的過程中,報文頭中的虛電路號會發生變化。
一旦源結點與目的結點建立了一條虛電路,就意味著在所有交換機的虛電路表上都登記有該條虛電路的信息。當兩台建立了虛電路的機器相互通信時,可以根據數據報文中的虛電路號,通過查找交換機的虛電路表而得到它的輸出線路,進而將數據傳送到目的端。
當數據傳輸結束時,必須釋放所佔用的虛電路表空間,具體做法是由任一方發送一個撤除虛電路的報文,清除沿途交換機虛電路表中的相關項。
虛電路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送以前必須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間建立一條虛電路。
值得注意的是,虛電路的概念不同於前面電路交換技術中電路的概念。後者對應著一條實實在在的物理線路,該線路的帶寬是預先分配好的,是通信雙方的物理連接。而虛電路的概念是指在通信雙方建立了一條邏輯連接,該連接的物理含義是指明收發雙方的數據通信應按虛電路指示的路徑進行。虛電路的建立並不表明通信雙方擁有一條專用通路,即不能獨占信道帶寬,到來的數據報文在每個交換機上仍需要緩存,並在線路上進行輸出排隊。
虛電路方式主要的特點: 在每次分組傳輸前,都需要在源節點和目的結點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連接。由於連接源節點與目的結點的物理鏈路已經存在,因此不需要真正建立一條物理鏈路。 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組都通過虛電路順序傳送,因此分組不必自帶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分組到達的結點時不會出現丟失、重復與亂序的現象。 分組通過虛電路上的每個節點時,結點只需要進行差錯檢測,而不需要進行路由選擇。 通信子網中每個節點可以與任何結點建立多條虛電路連接。 數據報
廣域網另一種組網方式是數據報方式(datagram),數據報是報文分組存儲轉發的一種形式。原理是:分組傳輸前不需要預先在源主機與目的主機之間建立「線路連接」。源主機發送的每個分組都可以獨立選擇一條傳輸路徑,每個分組在通信子網中可能通過不同的傳輸路徑到達目的主機。即:交換機不必登記每條打開的虛電路,它們只需要用一張表來指明到達所有可能的目的端交換機的輸出線路(在虛電路方式中,同樣需要這些表,讀者想一想為什麼?)。由於數據報方式中每個報文都要單獨定址,因此要求每個數據報包含完整的目的地址。
數據報方式主要特點: 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可以經過不同的傳輸路徑通過通信子網。 同一報文的不同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是可能出現亂序、重復與丟失現象。 每個分組在傳輸過程中都必須帶有目的地址與源地址。 數據報方式的傳輸過程延遲大,適用於突發性通信,不適用於長報文,會話式通信。 虛電路方式與數據報方式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虛電路方式為每一對結點之間的通信預先建立一條虛電路,後續的數據通信沿著建立好的虛電路進行,交換機不必為每個報文進行路由選擇;而在數據報方式中,每一個交換機為每一個進入的報文進行一次路由選擇,也就是說,每個報文的路由選擇獨立於其他報文。而且數據報方式不能保證分組報文的丟失,發送報文分組的順序性和對時間的限制。
廣域網是採用虛電路方式還是數據報方式,涉及到的因素比較多。下面我們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比較這兩種結構。一方面是從廣域網內部來考察,另一方面是從用戶的角度(即用戶需要廣域網提供什麼服務)來考察。
在廣域網內部,虛電路和數據報之間有好幾個需要權衡的因素。一個因素是交換機的內存空間與線路帶寬的權衡。虛電路方式允許數據報文只含位數較少的虛電路號,而並不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從而節省交換機輸入輸出線路的帶寬。虛電路方式的代價是在交換機中佔用內存空間用於存放虛電路表,而同時交換機仍然要保存路由表。
另一個因素是虛電路建立時間和路由選擇時間的比較。在虛電路方式中,虛電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主要是用於各個交換機尋找輸出線路和填寫虛電路表,而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報文的路由選擇卻比較簡單,僅僅查找虛電路表即可。數據報方式不需要連接建立過程,每一個報文的路由選擇單獨進行。
虛電路還可以進行擁塞避免,原因是虛電路方式在建立虛電路時已經對資源進行了預先分配(如緩沖區)。而數據報廣域網要實現擁塞控制就比較困難,原因是數據報廣域網中的交換機不存儲廣域網狀態。
廣域網內部使用虛電路方式還是數據報方式正是對應於廣域網提供給用戶的服務。虛電路方式提供的是面向連接的服務;而數據報方式提供的是無連接的服務。由於不同的集團支持不同的觀點,20世紀70年代發生的「虛電路」派和「數據報」派的激烈爭論就說明了這一點。
支持虛電路方式(如X . 2 5)的人認為,網路本身必須解決差錯和擁塞控制問題,提供給用戶完善的傳輸功能。而虛電路方式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虛電路的差錯控制是通過在相鄰交換機之間「局部」控制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每個交換機發出一個報文後要啟動定時器,如果在定時器超時之前沒有收到下一個交換機的確認,則它必須重發數據。而擁塞避免是通過定期接收下一站交換機的「允許發送」信號來實現的。這種在相鄰交換機之間進行差錯和擁塞控制的機制通常叫做「跳到跳」(h o p - b y - h o p)控制。
而支持數據報方式(如I P)的人認為,網路最終能實現什麼功能應由用戶自己來決定,試圖通過在網路內部進行控制來增強網路功能的做法是多餘的,也就是說,即使是最好的網路也不要完全相信它。可靠性控制最終要通過用戶來實現,利用用戶之間的確認機制去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和完整性,這就是所謂的「端到端」(e n d - t o - e n d)控制。
以前支持相鄰交換機之間實現「局部」控制的唯一理由是,傳輸差錯可以迅速得到糾正。網路的傳輸介質誤碼率非常低,例如微波介質的誤碼率通常少於1 0-7,而光纖介質的誤碼率通常低於1 0-9,因傳輸差錯而造成報文丟失的概率極小,可見「端到端」的數據重傳對網路性能影響不大。既然用戶總是要進行「端到端」的確認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若再由網路進行「跳到跳」的確認只能是增加網路開銷,尤其是增加網路的傳輸延遲。與偶爾的「端到端」數據重傳相比,頻繁的「跳到跳」數據重傳將消耗更多的網路資源。實際上,採用不合適的「跳到跳」過程只會增加交換機的負擔,而不會增加網路的服務質量。
由於在虛電路方式中,交換機保存了所有虛電路的信息,因而虛電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行擁塞控制。但如果交換機由於故障且丟失了所有路由信息,則將導致經過該交換機的所有虛電路停止工作。與此相比,在數據報廣域網中,由於交換機不存儲網路路由信息,交換機的故障只會影響在該交換機排隊等待傳輸的報文。因此從這點來說,數據報廣域網比虛電路方式更強壯些。
總而言之,數據報廣域網無論在性能、健壯以及實現的簡單性方面都優於虛電路方式。
基於數據報方式的廣域網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㈩ 網路類型有哪幾種

網路類型有以下幾種:

1、區域網

「LAN」即是指區域網,區域網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網路。所謂區域網,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使用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比較小。

2、城域網

城域網一般來說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100千米,它採用的是IEEE 802.6標准。


3、個人網

個人區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地方把屬於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如便攜電腦等)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路,因此也常稱為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其范圍大約在10m左右。

4、廣域網

廣域網是連接不同地區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類型

閱讀全文

與常見無線廣域通信網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手機網路圖片 瀏覽:652
網路不分流不共享 瀏覽:504
網路哪個牌子的寬頻好用 瀏覽:858
pc測網路穩定的軟體 瀏覽:441
網路傳媒大學在哪裡 瀏覽:288
廣州白雲區網路信號不好 瀏覽:744
閑魚提示網路異常是什麼意思 瀏覽:746
手機網路變e怎麼調 瀏覽:950
網路管理員哪裡學 瀏覽:93
哪個學院有網路銷售 瀏覽:605
如何創作獨立的wifi區域網絡 瀏覽:527
聯想電腦新裝系統網路無法使用 瀏覽:859
vivoy51怎麼切換4g網路 瀏覽:226
手機網路sa和nsa該怎麼設置 瀏覽:129
網路營銷節日活動策劃方案框架 瀏覽:102
5g網路最早開通的城市是哪個 瀏覽:788
移動和電信在南方哪個網路好 瀏覽:256
高中網路視頻課哪個好 瀏覽:249
游戲電腦怎麼連接無線網路 瀏覽:485
天門移動網路售後在哪裡 瀏覽:95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