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類的未來會怎樣,費米悖論有怎樣的答案呢
在20世紀初,人類的無線電波開始進行第一次傳輸時,其實地球的信號就已經暴露在宇宙中了,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人類還曾多次向宇宙發射包含地球坐標的信息。同時,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也都在不停地工作著,搜尋著那些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但轉眼間多年過去了,宇宙看起來仍然是一灘死水,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們沒有在任何一顆星球上發現生命的影子。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我們沒有找到外星人,而外星人也從來不曾來到地球。因為它們根本就無法對我們做出回應,也根本沒有辦法飛來地球。這似乎也暗示了人類的結局,未來或許人類無論如何發展都很難成為星際文明,因為卡爾達肖夫提到的星際文明,它本來就不存在。
B. 求小說《悖論》by流蘇的百度雲,謝謝。
《悖論》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O1n4ie-z5pbBypgPHz3PCQ
簡介:愛的人和信任的人,以她最深惡痛絕的方式,給了她自以為是的愛情致命一擊,這對於她來說是背叛,以最殘酷絕決的方式,曾經的情誼多深,如今的恨意更甚!
C. 1=0.99999的悖論解決了
這不是悖論,而是事實,無限循環小數0.999...和 1 嚴格相等,不是無限趨近,而是完全相同,你可以認為 他們是同一個數的兩種寫法而已。
這兩者相等,是實數的構造過程直接決定的,而嚴格的證明過程也繞不開構造實數的兩種方法,戴德金分割和柯西序列法,並且他們是等價的。
整數的除法法則
1)從被除數的高位起,先看除數有幾位,再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多一位數。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上商。
3)每次除後餘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法則:
1)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2)如果除到被除數的末尾仍有餘數,就在余數後面補零,再繼續除。
D. 費米悖論矛盾在哪裡,宇宙到底有多容易誕生生命
如果宇宙中到處都是外星人……那麼它們都在哪裡呢?”——史蒂芬·韋伯
雖然人類總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但是我們現在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地球只是眾多圍繞太陽運行的行星之一。怎麼說,我們確實也很特別,因為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先進、繁榮、智慧生命的星球。我們仰望天空,看到的每一個光點都有可能是類地行星,甚至是生命、智慧生命的搖籃。
有趣的問題「大家都在哪?」
不論是樂觀估計還是悲觀估計,宇宙中都不會只有我們人類自己,就算我們人類現在沒有能力去尋找其他智慧生命,那為什麼它們沒有來找我們?大家都去了哪裡?如果它們真的存在,只能說明它們真的離我們很遙遠了。宇宙巨大的空間阻礙了文明之間發生接觸。
正如卡爾·薩根所說:
我想如果宇宙中只有我們……看起來有點浪費空間。
如果宇宙中真的沒有其他生命,也許只有人類才能改變這一點,並在其他星球上孕育生命、播種生命。如果宇宙中還有其他人,那麼它們在哪?
E. 費米悖論告訴我們,文明之間或許很難接觸,人類只能慢慢等待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從人類上個世紀中葉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了。科學家對於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問題,也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一派則認為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文明。
在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問題面前,更多的科學家還是堅信外星人是存在的,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獨,甚至有科學家通過德雷克公式計算得出在很河系中存在的智慧文明數量可能多達數萬個以上。
如果銀河系都存在數萬個以上的智慧文明,那麼放眼到目前的可觀測宇宙中,文明的數量更是多到難以統計,要知道根據目前的天文觀測,在930億光年的可觀測范圍內,存在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數量不會少於2萬億。
如果宇宙中存在大量的外星文明,為什麼我們一個也發現不了?要知道人類在近半個多世紀的歲月里,為了尋找外星文明的痕跡,可是想盡了辦法,通過各種 科技 手段期望能夠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可是直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絲毫發現。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的科學家感到疑惑,理論上銀河系應該存在數萬個智慧文明,太陽系周圍的星系大概率也存在外星文明,可為什麼我們沒有絲毫發現?上個世紀50年代,著名的物理學家費米同樣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還提出了著名的費米悖論。
費米認為,外星文明大概率是存在的,而且數量還不少,可為什麼我們就是發現不了呢?這一點讓很多人感到疑惑。可能有朋友會說了,或許是人類的 科技 實力還不夠發達,無法發現外星文明的存在痕跡,這個答案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另一個疑惑也隨之產生,人類是因為 科技 實力不達標而無法發現外星文明,難道地球和人類的存在,更先進的外星文明發現不了?如果外星文明發現了地球和人類的存在,為什麼沒有和我們進行接觸交流?種種的不正常現象,讓很多人對費米悖論提出了各種猜測。
那麼費米悖論的背後真相到底會是什麼樣?難道真的如一些人們猜測的那樣,宇宙存在黑暗森林法則,誰也不想主動暴露自己?還是更加離譜的一個猜測:我們這個宇宙是虛擬的?
對於費米悖論背後的真相,或許我們不需要那些不靠譜的猜測,用更加科學正常的思維去思考,或許能夠發現真相。費米悖論或許也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離譜復雜,它的答案有可能非常簡單,那就是文明之間很難真正接觸。
文明之間很難接觸,這一點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要知道浩瀚的宇宙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僅僅是一個銀河系的直徑就達到了至少10萬光年,而人類目前的可觀測宇宙范圍達到了930億光年,這個范圍也不是宇宙的全部。
以光年為距離單位的浩瀚宇宙,所對應的就是光速這個基本速度,那麼光速能夠達到甚至是超越嗎?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不可能到達更不可能超越。
而我們對於宇宙星空的觀測更多的要依靠光線才可以,人類的眼睛要觀測到目標事物,都需要光來作為介質,有的物體本身能夠發光,發出的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於是看到了事物。而有的事物本身不發光,其他的光源照射到物體上,光線通過反射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於是看到了事物。
目標物體沒有任何光線進入我們眼睛,我們自然也就看不到物體,天文望遠鏡觀測目標天體也是同樣的道理,星體本身能夠發光或者反射其他的光線,光線進入天文望遠鏡等儀器里,我們就看到了目標天體。
若是某片星空沒有強大的光線來源,那裡就是我們的觀測盲區,看不到任何的天體。當然,在宇宙中,我們觀測尋找天體和星系並不僅僅依靠於光線,還可以依靠無線電波等,射電望遠鏡就是這樣的觀測設備,它可以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無線信號,從而發現一些星體。
通過信號來搜尋星體和外星文明,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可是這里有一個難點,那就是無線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會不斷衰減。人類進入 科技 時代之後,每天都在發射各種電波,這些電波也會進入宇宙向四處擴散,它們會被外星文明接收到嗎?
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要知道人類發出的無線電波本身的能量強度就非常低,這些信號到達最近的星系之後,可能已經衰減到幾乎沒有了,如此弱的無線信號,外星文明根本發現不了。
同樣的道理,外星文明每天也會向宇宙四周發射各種無線電波,可是在傳輸到地球附近之後,可能已經衰減到無限接近於零,我們的射電望遠鏡根本不可能接收到。而只有一些特別強大的無線電波才能夠跨越星際被我們接收到,例如:快速射電暴。
這些強大的無線電波基本都是強大的宇宙能量爆發產生的,而文明想要產生這種級別的能量電波,對 科技 實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或許只有高級文明才有可能做到。距離限制了文明之間的觀測,即使太陽系附近的星系有智慧文明,我們的天文望遠鏡也不可能觀測到。
而無法突破的光速限制,同樣也限制了文明之間跨越星際航行,要知道在星際空間的航行,需要面對的問題有很多,並不是有一個速度優勢就可以,畢竟宇宙的環境對於碳基生命來說並不友好,更何況智慧生命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即使你能夠活數千年,數萬年,面對誇張的宇宙尺度,同樣也遠遠不夠。
如果說人類在未來有希望觀測到外星文明的存在,那或許也僅限於銀河系附近的星系,例如:比鄰星系。比鄰星系距離我們僅有4光年,如果那裡存在智慧文明,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在未來是有可能發現一些文明痕跡。
同樣比鄰星系文明也有可能發現地球的特殊,發現人類的存在,可即使是這樣,人類和比鄰星系文明也很難進行接觸。當然,4光年的距離是非常短暫的,只要人類能夠將速度提升到亞光速水平,還是有希望到達的,只不過要實現這樣的一個速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可能至少需要數千年的 科技 發展才可以,而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我們只有慢慢等待,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附近星系的探測器來到太陽系。
F. 求 《悖論》小說by流蘇 百度雲資源,謝謝
你好,我是ck6agm,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https://pan..com/s/18uQnO81Sp_1X1sNKk_SDAg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1的分享
如果有另外想要的資源或者鏈接失效,可以使用網路網盤推出的【收集文件】功能進行提問收集資源哦,無需轉存簡單快捷,功能鏈接:https://pan..com/disk/main#/transfer/list微信小程序、網路網盤app、web端都已上線
G. 費米悖論警示,文明只有2種結局,人類無可逃避,最終只能等待
宇宙中到底有沒有和人類一樣的文明,甚至是超越人類文明的文明,這涉及到一個困擾我們,但是我們又很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外星人的存在性。
從理論上,根據德雷克公式計算,銀河系產生高等智慧文明的星球應該有6000~60000個。
當然我們知道,銀河系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可觀測宇宙就有20,000億個星系。
但是,現實中我們 探索 確認的外星文明個數為零!
當然我們不能就此否認宇宙中有外星人的存在,因為已經有種種跡象表明,有些神秘的飛行器就在地球附近。
根據美國的解密文件,基本上已經公開承認某種超智慧的存在,唯一的問題是人類並不知道他們的確切存在形式,以及他們的真面目。
早些時候,曾經有一個電視訪談節目,問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類似的問題,奧巴馬說:我不能告訴你們。
1950年,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米先生在與朋友交流中突然喃喃自語 :「他們究竟在哪呢」,於是乎,這種理論與現實的相悖,從此被稱為「費米悖論」。
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解讀。一是為什麼我們在太空中從來 探索 不到外星文明的痕跡 ,二是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從未發現外星文明的遺物。
首先,這要從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說起,為什麼我們能看到外界的事物。
因為這些物體自身發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到了我們的眼睛裡。
我們用望遠鏡觀測到遠處的星體,因為這些星體發射的光線進入到瞭望遠鏡等儀器里。
舉一個最通俗的例子,白天為什麼我們能看清遠處的樹木,而到了漆黑的夜晚我們反而看不到了呢?樹木消失了么?當然沒有,它們依然樹立在那裡,只不過在晚上樹上沒有那麼多的太陽光(電磁波)反射到我們眼睛裡而已。
其實,對於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來說,人類的文明也是外星文明,那麼外星文明能不能夠檢測到人類文明的信號呢?
我們人類文明每天都在發射各種電波,手機的信號塔、各種探測雷達、電動機的啟動甚至微波爐等等,都發射電磁波,這里就涉及到信號的衰減問題。
同理,外星文明也是如此。我們能看見遙遠的恆星,但是恆星高溫高熱高輻射,是不可能誕生生命的。生命只能在宜居的行星上誕生、繁衍,進化成文明。
但是文明的信號輻射太低了。本身起點就低,傳播起來衰減的更快。
由於是向四面八方,向一個球面發射電磁波,隨著距離的延伸, 單位面積所能接收的電磁波的量是以距離平方的倒數遞減的。
在宇宙中,長度動輒以光年計算,任何一個「人」造光源或者輻射源、信號源,經過遙遠距離的傳播,到達地球上後,其輻射強度都無限趨近於零了,是的,無限趨近於零,弱到我們根本無法發現,無法甄別。
目前人類唯一檢測出來的,疑似外星智慧生物通信的電磁波來自於比鄰星。
2020年12月份,地球收到982兆赫的無線電波。 這個信號是一個覆蓋手機2G頻率的通信信號。
所以我們可以說,也許他們已經檢測到人類發出的電磁波信號。
太陽和比鄰星之間距離是4光年,就這個距離可能就是生命之間相互發現的極限距離。區區四光年,即使彼此能夠發現,也很難夠相互往來。
而且,即使能夠相互往來也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文明。人類有的他們有,我們人類沒有的他們也沒有。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沒有考慮,即輻射信號在傳遞到地球的遙遠傳播路徑上,不能出現有其他任意星體、隕石、星雲塵埃等,而這,幾乎不可能!
只要傳播距離足夠長,傳播路徑上出現障礙物的概率無限趨近於100%。總而言之,即使地球被眾多外星文明所環繞,人類也發現不了外星文明。
同樣外星文明也很難發現人類。
幾乎沒有文明之光傳播到地球上,人類又怎麼可能茫茫宇宙中發現外星文明。
第1,漫無目的的星際 探索 要承受長期的孤寂,這對於任意一個高等智慧生物來說都是難以忍受的。
美其名曰星際 探索 ,實際與族群隔離,與流放、囚禁無異。至於冷凍技術,目前也僅存在與幻想中,它對機體的損傷和破壞是難以避免的。
第2,文明個體是有壽命限制的,即使壽命能達到幾千年、上萬年也有終結的那一天。
另外,即使突破了生命體的冷凍技術,外星飛船的各個零部件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尤其在惡劣的、不穩定的太空環境中。設備一旦出故障,星際飛行便難以延續。
第3,飛行速度。飛船的飛行即使接近於光速,都會面臨著質量壁壘。
當然有一種方式可以繞開質量壁壘,那就是曲率航行。
曲率航行是通過製造空間的彎曲來前進,相當於在一輛自行車前面不停的挖坑,然後自行車就不停的往坑裡掉。
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彎曲的速度就是光速,所以挖坑的速度也是光速,所以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超光速。
第4,最關鍵的一點,導航問題。
退一萬步講,即使飛船能以光速飛行,生物壽命和飛船壽命也能跨越千年、萬年,能夠跨越數千光年、數萬光年的遙遠距離。
但有一個無解的難題會隨之產生,飛船如何探測導航。
深海潛艇靠聲吶規避海底障礙物,潛艇發出信號,信號碰到障礙物反射回潛艇,因為信號的速度遠遠大於潛艇的速度,所以潛艇有時間調整方向,規避障礙物。
但是光速飛船做不到這一點, 信號是光速,飛船也是光速,當信號探測到隕石這類物質的時候,飛船也同時碰撞到了隕石,沒有任何時間可供飛船規避,其結果就是瞬間船毀人亡。
而如果外星飛船以相對低速飛行,則避免了這個問題,但這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那就是地球將是外星飛船永遠無法到達的彼岸。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地球上確實存在著遠古超文明留下的痕跡。
這里有很多的例子,凌家灘出土的玉人身上有0.15毫米直徑的鑽孔,而且顯微探測發現鑽孔內部非常的光滑,很顯然不是用通常的解玉砂磨製完成的。
遠古人類身上曾經出現過完美的開顱手術痕跡,而且被施以手術者還存活了至少半年以上。
當然這些技術現代人都能夠完成,但是現代人無法跨越遙遠的距離。
宇宙中所有的文明,都和地球文明類似,彼此看彼此都屬於外星文明,都在猜測彼此的存在與否。
但是他們的結局都相同,就是如果按照自我發展的模式,無法突破距離的限制,最終面臨著母星球爆炸毀滅的形式。
宇宙中的文明都是孤島,能夠照亮的范圍,大概是半徑4光年,這就可以解釋費米悖論。
能夠拯救人類的文明,一定來自於額外的空間。
他們應該是來自宇宙之外的超文明,已經給所有的文明准備了一個結局,就是拯救。
曾經在古代留下的遺跡,就是一些暗示,告訴我們應該等待。
H. 費米悖論的悖論發展
費米悖論亦稱費米佯謬,在費米提出之後,該佯謬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如今被稱為「齊奧爾科夫斯基(K. Tsiolkovsky)·費米·維尤因(D. Viewing)·哈特(M. Hart)·蒂普勒(F. Tipler)佯謬」,這些人都曾參與了費米佯謬的討論並提出了重要觀點。
1959年,《Nature》發表了一篇想像力十足的文章《尋求星際交流》——它如今已被該領域研究者奉為「經典中的經典」,兩位天文學家科科尼和莫里森提出,可以利用微波輻射來探測銀河系其他文明的構想。之後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提出了兩道方程解,被稱為德雷克公式 (又叫德雷克方程 ):
公式1為:N=Ng×Fp×Ne×Fl×Fi×Fc×FL
公式2為:N=R*×Fp×Ne×Fl×Fi×Fc×L
其中:N 代表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通訊的文明數量
Ng銀河系內恆星數目
fp恆星有行星的比例
ne每個行星系中類地行星數目
fl有生命進化可居住行星比例
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
fc高智生命能夠進行通訊的概率
fL科技文明持續時間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
公式2與公式1的區別在於R*替代了Ng,L替代了fL。
R*為銀河系形成恆星的平均速率,
L為科技文明壽命
德雷克公式 用來估測銀河系中存在地外文明星球的數量是多少。「德雷克方程」被看作是理論上對費米佯謬的第一次正式回應。
但科學家不同意很多公式中變數的值(可以嚴謹地說德雷克公式計算於銀河系中且我們可能接觸的外星生物的數量,而不是有生命的機率)。取決於不同的值,方程式可以暗示生命的形成是頻繁或稀少的。德雷克計算我們在任何時間可能接觸的外星生命只有1個。
1975年,哈特在皇家天文社會學學報上發表論文《關於地球上地外文明缺席的解釋》,首次把費米佯謬作為一個嚴肅的概念來討論。針對費米的問題,他提出四種解釋:1、對地外文明而言,進行星際旅行還不可行。2、從動機分析,地外文明不打算和人類進行接觸。3、地外文明剛剛出現不久,和人類的接觸還需要一段時間。4、地球已經被外星文明拜訪過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哈特逐一進行討論後,認為以上四個理由都不成立,由此得出的反推結論只能是: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
哈特的文章獲得了出奇高的關注率,大量的科學家開始積極關注費米佯謬,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以觀點激進而聞名的蒂普勒極力主張,用一種理論上能進行自我復制的「馮·諾依曼探測器」來代替無線電搜索。格瑞恩在論文《大沉默:關於地外智慧生命的爭論》中,則認為德雷克方程的各項參數設置存在缺陷,並提出補充建議。
I. 如何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費米悖論
195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宇宙中存在技術遠遠超出人類的外星智慧文明,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未能觀察到這種超級文明?這個問題現在被稱為費米悖論。
過去半個世紀,大量的觀點被提出來解釋費米悖論,最近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是劉慈欣的「黑暗森林」理論。
個人觀點是技術進步並不是大眾所認為的加速進行,可能某些技術門檻過高,導致絕大部分文明無力越過,無法進行星際航行。7.1 大寂靜和費米悖論。
來做這樣一項粗糙的估計: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光年,一個高度智慧的文明,即使以千分之一的光速的速度飛行,也只需要一億年即可橫穿銀河系,這個時間遠小於銀河系的年齡(100億年)。因此,比人類早出現的智慧文明,如果向外傳播的話,到今天應該早已遍及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了。
其中一個可能的實現方式是馮·諾依曼自動機,一種可以自我復制的機器:外星文明向外發射許多微型自動機,遇到合適的環境比如行星和衛星,彗星等後降落,採集原材料並製造出下一代自動機;然後以降落點為出發點,繼續向外擴張。這樣的自動機如果有5%的光速,在50萬年內就可以探測完銀河系大小的星系。如果銀河系內有文明比地球領先哪怕50萬年,人類也應該已觀察到該智慧文明。
到今天為止,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在太陽系以內,所有行星和多個重要衛星都有飛船去勘察,對於小行星和彗星人類也發射過專門的探測器去進行研究;對太陽系以外的星體,人類一直在聆聽來自它們的無線電信號;人類甚至可以直接用望遠鏡觀測比較近的一些恆星,從恆星的光強和光譜中發現繞它們運行的行星,分析行星的大小,結構,大氣成分,表面溫度等信息。所有這些搜尋行動至今都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跡象。
用一位科學家的話說,宇宙充滿了大寂靜,幾千年來人類不斷通過各種手段都未能發現其他外星文明,感覺浩瀚宇宙就像一片大荒原,除了人類,啥也沒有,一片寂靜;
稍微按常理推想就可發現這樣大寂靜的現象是非常不合理的:地球產生地球文明的條件並不苛刻,時間也不長,宇宙那麼大、產生的時間那麼長,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地球產生了文明?從概率上來說,這是極不可能的,整個宇宙人類一枝獨秀的概率無限趨近於零。
J. 費米悖論到底是什麼宇宙是否存在外星人
作者:向東博士
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天文學家
“費米 悖論 ”(Fermi paradox)是一個有關 外星人 、星際旅行的科學 悖論 ,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 1950年的一天,美籍義大利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恩利克·費米教授在與別人討論飛碟及 外星人 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它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的隱含之意是: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換言之,費米悖論表明這樣的悖論: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早於人類,應該已經來到地球並存在某處。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類並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費米悖論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
宇宙 是否存在外星人
1959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兩位天體物理學家菲利普•莫里森博士和朱塞佩•科尼博士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尋求星際交流”的文章, 該文如今已被該領域研究者奉為“經典中的經典”。他們指出了用微波進行星際通訊的潛在可能性,這開啟了人類用射電望遠鏡探測地外文明的序曲。次年,美國射電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里克博士也得出相同的結論,並於當年春季第一次通過無線電波搜尋鄰近太陽系的生物標志信號,進而開始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有目的、有組織地在宇宙空間尋找“外星人”的的奧茲瑪計劃;另外,他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
美國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教授估計,依據德雷克方程式,存在地外智慧生命的星球數量應該約為100萬顆。俄裔美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博士則認為,這樣的星球應有67萬顆。而德雷克博士採用較為保守的態度,他估計這樣的星球應為10萬顆;另外,他堅信在地球文明毀滅之前,這些外星文明會與我們人類聯絡。
英國天體生物學家安德魯•沃森教授曾參照地球智慧生命的演化過程,建立過一個數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在其他行星上找到智慧生命的可能性非常低。他認為,任何一顆行星都不會為生命的演化提供無限長的時間,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其適合生命生存的時期受太陽亮度的影響,超過一定的時間後,適合生命生存的時期將隨之結束。
如果存在外星人是否會威脅人類
現代天文學確證:地球人的出現是宇宙演變的結果;由於自然法則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導致地球人誕生的因素也會出現在蒼茫宇宙的某處。因此不少科學家堅信:宇宙中是存在外星人的。而外星人的存在也引起一些人的焦慮不安。
例如,英國天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馬丁·賴爾教授在上世紀70年代曾寫信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竭力主張人類不要跟外星人聯絡,以免招致殺身之禍。又如,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在本世紀曾多次聲稱:外星人可能是邪惡的,跟它們聯絡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外星人決定來“拜訪”我們,那麼結果可能和當年歐洲人到達美洲一樣,美洲原住民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
然而,中國科學家、未來學家周海中教授在上世紀90年代卻指出:如果外星人能來到地球,說明它們的文明程度遠遠超過我們人類;文明程度越高,暴力傾向的可能性就越低。他認為,擔心外星人威脅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只要是高級智慧生命,它們的理智在決定著它們必須有分寸地對待其他智慧生命體,所以外星人與人類將來是能夠和平共處、友好合作和共同發展的。
無獨有偶,美國天體生物學家大衛·莫里森博士最近表示:如果一個文明能夠存在數十萬年,那麼它的先進程度一定超過人類。這個文明一定能解決我們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沒有必要侵略地球。他甚至認為外星人是“和平使者”且友善可愛,並風趣地說,“如果外星人來訪,我會好好款待它們。”
費米悖論的重要意義
費米悖論的提出已有70年歷史。它無論是對於天文學界,還是對於科幻界來說,都是一個開放式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答案,在真正接觸到外星人之前,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不過從數學概率及邏輯上分析,在浩瀚的宇宙里,應該有著眾多的類似地球的適合於外星人存在的星球。至於外星人是邪惡還是友好,學術界目前還沒有定論,尚須進一步探究和證實。
文/向東(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