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演進及架構

無線網路演進及架構

發布時間:2022-03-12 21:44:40

移動網路架構

2G/3G/4G 他們的網路結構是不太一樣的。
2G:UE(移動台)-BTS(基站)-BSC(基站管理器)-MSC(移動交換中心)-BSC(基站管理器)-BTS(基站)-UE(移動台)
3G:電路域走話音:UE(移動台)-Node B(節點B)-RNC(無線網路控制器)-電路域CS[MSC(移動交換中心)]-RNC(無線網路控制器)-Node B(節點B)-UE(移動台)
分組域走數據:UE(移動台)-Node B(節點B)-RNC(無線網路控制器)-分組域PS[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分組域PS[G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互聯網
4G:只有分組域:UE(移動台)-eNode B(演進型節點B)-SGSN(服務GPRS支持節點)-GGSN(網關GPRS支持節點)-互聯網
在4G中,eNode B融合了部分RNC的功能,而RNC直接融合到核心網去了。
2G也能走數據,但是由於只有10Kbps左右,所以忽略不計了。
4G目前沒有通話功能,但是架構上設計了通話模塊Volte,只是沒有大面積普及,只有試點,而4G的通話主要是切換到其他制式的通訊網路上,移動是切換到2G,聯通是切換到3G。

如何架構家用無線網路

3堵牆。用無線路由的話。估計信號不會太好。
你還是用無線AP吧。

一個貓+一個無線AP+電腦使用的無線上網卡。就組成了無線網路。

⑶ 求助一無線網路的架構

如果你的路由支持中繼模式可以用中繼,不然依靠網線也可以的,首先需要確認你連接貓的哪個路由IP段,如果接貓的IP段是192.168.1.1那你後面兩路由則不能繼續這個IP段,必須換成192.68.X.1,然後採用靜態IP的方式進行設置, IP 地址 192.168.1.100-200 這個范圍都是可以的,子網掩碼全部都是255.255.255.0 網關 192.168.1.1 DNS 8.8.8.8 備用不要寫了(在網路參數-LAN-修改IP 192.168.X.1) 不能和第一路由處同一網段就可以

把SSID設置一樣的不就自動切換了? 每個路由他的信號頻道/ 模式 /寬頻當然是單獨的 樓豬無敵了,算了 ,和不懂的人說的在多也是對牛彈琴,!!!

⑷ 無線網路架構

網上搜別人設計的方案照抄就行,

無線網路不難啊。
分好信道,,做mac地址綁定,其他的與普通交換機類網路沒啥差別

⑸ 無線區域網的兩種網路結構是什麼

無中心拓撲結構(對等網路)和有中心拓撲結構(結構化網路)。

無線區域網的基本結構可歸為兩種:無中心拓撲和有中心拓撲。無中心拓撲又稱為沒有基礎設施

的無線區域網,有中心拓撲也稱為有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

⑹ Wi-Fi的組成結構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 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接入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無線保真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隨著無線網路的不斷興起和發展,2010年無線網路模塊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
但是無線保真模塊畢竟是一高頻性質的產品,它不象普通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設計的時候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現象和問題,讓一些沒有高頻設計經驗的工程師費勁心思,有相關經驗的從業人員,往往也是需要藉助昂貴的設備來協助分析。
對於無線網路部分的處理,有直接把無線保真部分Layout到PCB主板上去的設計,這種設計,需要勇氣和技術,因為本身模塊的價格不高,主板對應的產品價格不菲,當有無線保真部分產生的問題,調試更換比較麻煩,直接報廢可惜;所以很多設計都願意採用模塊化的無線保真部分,這樣可以直接讓Wi-Fi部分模塊化,處理起來方便,而且模塊可以直接拆卸,對於產品的設計風險和具體的耗損也有很大幫助。
具體的硬體設計應該和相關無線保真模塊咨詢時,要考慮清楚以下方面:
通信介面方面:2010年基本是採用USB介面形式,PCIE和SDIO的也有少部分,PCIE的市場份額應該不大,多合一的價格昂貴,而且實用性不強,集成的很多功能都不會使用,其實也是一種浪費。
供電方面:多數是用5V直接供電,有的也會利用主板設計中的電源共享,直接採用3.3V供電。
天線的處理形式:可以有內置的PCB板載天線或者陶瓷天線;也可以通過I-PEX接頭,連接天線延長線,然後讓天線外置。
規格尺寸方面:這個可以根據具體的設計要求,最小的有nano型號(可以直接做nano無線網卡);有可以做到迷你型的12*12左右(通常是外置天線方式採用);通常是25*12左右的設計多點(基本是板載天線和陶瓷天線多,也有外置天線接頭)。
跟主板連接的形式:可以直接SMT,也可以通過2.54的排針來做插件連接(這種組裝/維修方便)。
軟體的調試要結合具體的方案主控,畢竟無線保真部分僅僅是一個無線的收發而已。很多用戶在咨詢的時候,很容易混淆!可以說,2013年無線保真模塊應用最火爆的領域就是MID市場,同時傳統的一些網路領域應用市場也有滲透,比如一些工業控制領域/網路播放領域/甚至一些遙控領域也有在考慮的,基本上是能用到網路的部分都希望嘗試無線化! 一個無線保真聯接點網路成員和結構站點(Station),網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BSS)是網路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地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DS)。分配系統用於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cess Point,AP)。接入點既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ESS)。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並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於將無線區域網和有線區域網或其它網路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疊。
IEEE802.11隻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定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區域網的定址不屬無線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整個無線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
5種服務屬於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分配(Distribution),集成(Integration),再聯接(Reassociation)。
4種服務屬於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⑺ 什麼是系統架構演進

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認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時間的減少、更高的用戶
數據速率、系統容量和覆蓋的改善以及運營成本的降低。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無線介面和無線網路架構的演進同樣重要。考慮到需要提供比
3G更高的數據速率,和未來可能分配的頻譜,LTE需要支持高於5MHz的傳輸帶寬。

E-UTRA和E-UTRAN要求

UTRA和UTRAN演進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獲得高傳輸速率、低等待時間、基於包優
化的可演進的無線接入架構。3GPPLTE正在制定的無線介面和無線接入網架構演進技術主
要包括如下內容:

(1)明顯增加峰值數據速率。如在20MHz帶寬上達到100Mbit/s的下行傳輸速率
(5bit/s/Hz)、50Mbit/s的上行傳輸速率(2.5bit/s/Hz)。

(2)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小區邊界比特速率。如MBMS(多媒體
廣播和組播業務)在小區邊界可提供1bit/s/Hz的數據速率。

(3)明顯提高頻譜效率。如2~4倍的R6頻譜效率。

(4)無線接入網(UE到E-NodeB用戶面)延遲時間低於10ms。

(5)明顯降低控制面等待時間,低於100ms。

(6)帶寬等級為:a)5、10、20MHz和可能取的15MHz;b)1.25、1.6和2.5MHz,
以適應窄帶頻譜的分配。

(7)支持與已有的3G系統和非3GPP規范系統的協同運作。

(8)支持進一步增強的MBMS。

上述演進目標涉及到系統的能力和系統的性能,是LTE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
E-UTRA和E-UTRAN保持最強競爭力的根本。

在LTE中,還規范了一些其他要求,如與配置相關的要求、E-UTRAN架構和移植要
求、無線資源管理要求、復雜性要求、成本相關要求和業務相關要求。

與其他無線接入方式相比,高頻譜效率、廣域覆蓋和支持用戶高速移動是E-UTRAN
系統的主要特點。在E-UTRAN中,當移動速率為15~120km/h時,能獲得最高的數據傳輸性
能。E-UTRAN支持在蜂窩之間120~350km/h甚至高達500km/h的移動速率。在整個速率范圍
內,R6中CS域的語音和其他實時業務在E-UTRAN中通過PS域來支持,並要求至少獲得與
UTRAN相同的性能。

LTE物理層方案和技術

在LTE層1方案徵集過程中,有6個選項在3GPPRAN1工作組中被評估。它們是:

(1)FDD,上行採用單載波FDMA(SC-FDMA),下行採用OFDMA。

(2)FDD,上行下行都採用OFDMA。

(3)FDD,上行下行都採用多載波WCDMA(MC-WCDMA)。

(4)TDD,上行下行都採用多載波時分同步CDMA(MC-TD-SCDMA)。

(5)TDD,上行下行都採用OFDMA。

(6)TDD,上行採用單載波FDMA(SC-FDMA),下行採用OFDMA。

在上述方案中,按照雙工方式可分為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兩類;按
照無線鏈路多址方式主要可分為碼分多址(CDMA)和正交頻分多址(OFDMA)兩類。

針對5MHz頻譜做系統級的初步評估,採用CDMA的系統與採用OFDM的系統,在提升頻
譜效率方面表現相似。如果採用CDMA演進途徑,則有利於系統從前期UTRA版本平滑升
級,可以廣泛地重用物理層。如果採用OFDMA,一個完全脫離以往設計約束的全新層1結
構,則有利於系統在設計參量上做出靈活和自由的選擇,更容易實現E-UTRA定義的一些
目標,如等待時間、最小帶寬間隔以及在不同雙工模式下的公平性等;同時,對於用戶
接收機來說,針對OFDMA空中介面的處理相對簡單,在更大帶寬和高階多輸入多輸出
(MIMO)配置情況下可以降低終端的復雜性。

綜合上述因素,當然也經過激烈的討論和艱苦的融合,在2005年12月召開的TSGRAN
第30次全會上,最終決定LTE可行性研究將集中在下行OFDMA和上行SC-FDMA上。這也意味
著OFDM技術在3GPPLTE中獲得了勝利。這一結果一方面出於純技術的考慮,即在下行鏈路
採用頻譜效率很高的OFDMA作為調制方式,在上行鏈路採用SC-FDMA,可以降低發射終端
的峰均功率比,減小終端的體積和成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擺脫自3G以來高通公司獨掌
CDMA核心專利的制約。

基本物理層傳輸方案

LTE下行傳輸方案採用傳統的帶循環前綴(CP)的OFDM,每一個子載波佔用15kHz,
循環前綴的持續時間為4.7/16.7μs,分別對應短CP和長CP。為了滿足數據傳輸延遲的要
求(在輕負載情況下,用戶面延遲小於5ms),LTE系統必須採用很短的交織長度(TTI)
和自動重傳請求(ARQ)周期,因此,在3G中的10ms無線幀被分成20個同等大小的子幀,
長度為0.5ms。

下行數據的調制主要採用QPSK、16QAM和64QAM這3種方式。針對廣播業務,一種獨
特的分層調制(hierarchicalmolation)方式也考慮被採用。分層調制的思想是,在
應用層將一個邏輯業務分成兩個數據流,一個是高優先順序的基本層,另一個是低優先順序
的增強層。在物理層,這兩個數據流分別映射到信號星座圖的不同層。由於基本層數據
映射後的符號距離比增強層的符號距離大,因此,基本層的數據流可以被包括遠離基站
和靠近基站的用戶接收,而增強層的數據流只能被靠近基站的用戶接收。也就是說,同
一個邏輯業務可以在網路中根據信道條件的優劣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

在目前的研究階段,主要還是沿用R6的Turbo編碼作為LTE信道編碼,例如在系統性
能評估中。但是,很多公司也在研究其他編碼方式,並期望被引入LTE中,如低密度奇偶
校驗(LDPC)碼。在大數據量情況下,LDPC碼可獲得比Turbo碼高的編碼增益,在解碼復
雜度上也略有減小。

MIMO技術在R7中已經被引入,是WCDMA增強的一個重要特性。而在LTE中,MIMO被認
為是達到用戶平均吞吐量和頻譜效率要求的最佳技術。下行MIMO天線的基本配置是,在
基站設兩個發射天線,在UE設兩個接收天線,即2×2的天線配置。更高的下行配置,如4
×4的MIMO也可以考慮。開環發射分集和開環MIMO在無反饋的傳輸中可以被應用,如下行
控制信道和增強的廣播多播業務。

雖然宏分集技術在3G時代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但在HSDPA/HSUPA中已基本被摒
棄。即便是在最初討論過的快速小區選擇(FCS)的宏分集,在實際規范中也沒有定義。
LTE沿用了HSDPA/HSUPA思想,即只通過鏈路自適應和快速重傳來獲得增益,而放棄了宏
分集這種需要網路架構支持的技術。在2006年3月的RAN總會上,確認了E-UTRAN中不再包
含RNC節點,因而,除廣播業務外,需要「中心節點」(如RNC)進行控制的宏分集技術
在LTE中不再考慮。但是對於多小區的廣播業務,需要通過無線鏈路的軟合並獲得高信噪
比。在OFDM系統中,軟合並可以通過信號到達UE天線的時刻都處於CP窗之內的RF合並來
實現,這種合並不需要UE有任何操作。

上行傳輸方案採用帶循環前綴的SC-FDMA,使用DFT獲得頻域信號,然後插入零符號
進行擴頻,擴頻信號再通過IFFT。這個過程簡寫為DFT-SOFDM。這樣做的目的是,上行用
戶間能在頻域相互正交,以及在接收機一側得到有效的頻域均衡。

子載波映射決定了哪一部分頻譜資源被用來傳輸上行數據,而其他部分則被插入若
干個零值。頻譜資源的分配有兩種方式:一是局部式傳輸,即DFT的輸出映射到連續的子
載波上;另一個是分布式傳輸,即DFT的輸出映射到離散的子載波上。相對於前者,分布
式傳輸可以獲得額外的頻率分集。上行調制主要採用π/2位移BPSK、QPSK、8PSK和
16QAM。同下行一樣,上行信道編碼還是沿用R6的Turbo編碼。其他方式的前向糾錯編碼
正在研究之中。

上行單用戶MIMO天線的基本配置,也是在UE有兩個發射天線,在基站有兩個接收天
線。在上行傳輸中,一種特殊的被稱為虛擬(Virtual)MIMO的技術在LTE中被採納。通
常是2×2的虛擬MIMO,兩個UE各自有一個發射天線,並共享相同的時—頻域資源。這些
UE採用相互正交的參考信號圖譜,以簡化基站的處理。從UE的角度看,2×2虛擬MIMO與
單天線傳輸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參考信號圖譜的使用必須與其他UE配對。但從基站的
角度看,確實是一個2×2的MIMO系統,接收機可以對這兩個UE發送的信號進行聯合檢
測。

基本物理層技術

在基本的物理層技術中,E-NodeB調度、鏈路自適應和混合ARQ(HARQ)繼承了
HSDPA的策略,以適應基於數據包的快速數據傳輸。

對於下行的非MBMS業務,E-NodeB調度器在特定時刻給特定UE動態地分配特定的
時—頻域資源。下行控制信令通知分配給UE何種資源及其對應的傳輸格式。調度器可以
即時地從多個可選方案中選擇最好的復用策略,例如子載波資源的分配和復用。這種選
擇資源塊和確定如何復用UE的靈活性,可以極大地影響可獲得的調度性能。調度和鏈路
自適應以及HARQ的關系非常密切,因為這3者的操作是在一起進行的。決定如何分配和復
用方式的依據包括以下一些:QoS參數、在E-NodeB中准備調度的數據量、UE報告的信道
質量指示(CQI)、UE能力、系統參數如帶寬和干擾水平,等等。

鏈路自適應即自適應調制編碼,可以在共享信道上應用不同的調制編碼方式適應不
同的信道變化,獲得最大的傳輸效率。將編碼和調制方式變化組合成一個列表,E-NodeB
根據UE的反饋和其他一些參考數據,在列表中選擇一個調制速率和編碼方式,應用於層2
的協議數據單元,並映射到調度分配的資源塊上。上行鏈路自適應用於保證每個UE的最
小傳輸性能,如數據速率、誤包率和響應時間,而獲得最大化的系統吞吐量。上行鏈路
自適應可以結合自適應傳輸帶寬、功率控制和自適應調制編碼的應用,分別對頻率資
源、干擾水平和頻譜效率這3個性能指標做出最佳調整。

為了獲得正確無誤的數據傳輸,LTE仍採用前向糾錯編碼(FEC)和自動重復請求
(ARQ)結合的差錯控制,即混合ARQ(HARQ)。HARQ應用增量冗餘(IR)的重傳策略,
而chase合並(CC)實際上是IR的一種特例。為了易於實現和避免浪費等待反饋消息的時
間,LTE仍然選擇N進程並行的停等協議(SAW),在接收端通過重排序功能對多個進程接
收的數據進行整理。HARQ在重傳時刻上可以分為同步HARQ和非同步HARQ。同步HARQ意味著
重傳數據必須在UE確知的時間即刻發送,這樣就不需要附帶HARQ處理序列號,比如子幀
號。而非同步HARQ則可以在任何時刻重傳數據塊。從是否改變傳輸特徵來分,HARQ又可以
分為自適應和非自適應兩種。目前來看,LTE傾向於採用自適應的、非同步HARQ方案。

與CDMA不同,OFDMA無法通過擴頻方式消除小區間的干擾。為了提高頻譜效率,也
不能簡單地採用如GSM中復用因子為3或7的頻率復用方式。因此,在LTE中,非常關注小
區間干擾消減技術。小區間干擾消減途徑有3種,即干擾隨機化、干擾消除和干擾協調/
避免。另外,在基站採用波束成形天線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看成是下行小區間干擾消減的
通用方法。干擾隨機化可以採用如小區專屬的加擾和小區專屬的交織,後者即為大家所
知的交織多址(IDMA);此外,還可採用跳頻方式。干擾消除則討論了採取如依靠UE多
天線接收的空間抑制和基於檢測/相減的消除方法。而干擾協調/避免則普遍採取一種在
小區間以相互協調來限制下行資源的分配方法,如通過對相鄰小區的時—頻域資源和發
射功率分配的限制,獲得在信噪比、小區邊界數據速率和覆蓋方面的性能提升。

E-UTRAN架構

E-UTRAN與UTRAN架構完全不同,去掉了RNC這個網路設備,只保留了NodeB網元,目
的是簡化網路架構和降低時延。RNC功能被分散到了演進的NodeB(E-NodeB)和接入網關
(aGW)中。目前並沒有說明aGW是位於E-UTRAN還是SAE(系統架構演進)中。但從LTE設
計初衷來看,應該只採用由E-Node B構成的單層結構,而aGW因為包含了原SGSN功能,還
是歸屬為SAE的邊界節點,只不過與E-UTRA相關的部分用戶面和控制面的功能在LTE中定
義。

E-UTRAN結構中包含了若干個E-NodeB(eNB),提供了終止於UE的E-UTRA用戶面
(PHY/MAC)和控制面(RRC)協議。E-NodeB之間採用網格(mesh)方式互連,E-NodeB
與aGW之間的介面稱為S1介面。

E-UTRAN的協議棧結構還是與URTAN一樣分為用戶面和控制面,但簡化了很多。比如
去掉了RLC層,該實體功能被並入MAC層,PDCP功能在網路側被移到了aGW中。控制面RRC
功能移入E-NodeB中,並在網路側終止於E-NodeB。

與UTRAN相比,E-UTRAN在信道結構上做了很大的簡化,雖然還沒有最終確定,但從
目前討論的結果來看,傳輸信道將從原來的9個減為現在的5個,邏輯信道從原來的10個
減為現在的7個。上/下行共享信道(DL/UL-SCH)用於承載用戶的控制信令和業務數據,
取代了R6中的DCH、FACH、HS-DSCH和E-DCH信道。MCH只給多小區廣播/多播業務提供數據
承載,而單小區的廣播/多播業務數據則在SCH信道上承載。在現階段,LTE尚未決定是否
單獨定義映射多播業務的邏輯信道,如繼承R6中單獨的MCCH和MTCH。

無線資源控制(RRC)狀態在LTE中也簡化了許多,將UTMS中的RRC狀態和PMM狀態合
並為一個狀態集,並且只包含RRC_IDLE、RRC_ACTIVE和RRC_DETACHED這3種狀態。在aGW
網元中,UE的上下文必須區分這3種狀態。而在E-NodeB中只保留RRC_ACTIVE狀態的UE上
下文,即合並了原先的CELL_DCH、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多種狀態。

結束語

除了對無線接入網演進的研究,3GPP還正在進行系統架構方面的演進工作,並將其
定義為SAE。目前,一些發起並參與LTE/SAE標准制定和技術研究工作的3GPP成員,比如
ALCATEL等設備廠商,正在積極研究和開發符合3GLTE/SAE技術標準的系統和設備,目標
是在保證技術和系統性能領先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利用並兼容現有的系統平台,保持系
統的平滑演進,以提供最優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

⑻ 什麼叫無線區域網它的發展歷史

無線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術,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絡,使得無線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當時美軍首先開始採用無線信號傳輸資料,並且採用相當高強度的加密技術。這項技術讓許多學者得到了一些靈感,1971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開創出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被稱作ALOHNET的無線電通訊網路,可以算是早期的無線區域網絡(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這最早的WLAN包括了7台計算機,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從那時開始,無線區域網絡可說是正式誕生了。 七十年代中期,無線區域網的前景逐漸引起人們注意,並被大力開發,而在八十年代,以太區域網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希望能幫上你

⑼ 無線網路是怎麼構架的

無線網路方案ADSL+WLAN 終成趨勢
由於提供了超出56KModem近100倍的速度,ADSL逐漸成為了首選的寬頻接入方式。同時隨著WLAN應用市場初見崢嶸,無線技術開始滲透到網路的各個層面。在寬頻市場,無線與寬頻結合逐漸成為應用趨勢。目前,對於SOHO、家庭上網一族而言是否選用無線ADSL主要存在以下疑慮:
首先,應用成本問題。一般說來SOHO、家庭上網一族投資不會太多,但仍然希望能擁有一個功能完整、高效的寬頻網路,因此應用成本成為選擇網路接入方式的首要因素。同時,產品的多功能性使得網路應用更加豐富,所以多功能的網路設備更受SOHO/家庭用戶的歡迎。
其次,簡單安裝和維護。在以上的網路環境中,用戶常常不一定有專業的網路管理人員,因此他們需要網路廠商為其提供的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產品和方案,便於管理和維護。
再者,網路安全和穩定的性能。構建網路的出發點就是擁有一個安全的網路,因此,在擺脫錯綜復雜的布線網路之後,安全成為推進無線網路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針對以上應用問題,我公司推出了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解決方案,並以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為核心,為不同的應用環境精心設計了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該系列方案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無線、有線網路的結合,使用戶可以靈活選擇網路構建模式,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
首先,寬頻上網,隨手可得。由於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融合了ADSL寬頻和WLAN優勢於一體,擺脫了傳統了有線網路構架束縛,網上沖浪隨處可得。同時獨有的11-22M無線接入,加上與ADSL寬頻的配合使用,用戶可以充分享受寬頻無線網路的時尚品味。
其次,網路構建經濟簡單,應用更加豐富。該系列方案有效地利用現有電話線資源傳送數據和語音信號,大幅度地降低了辦公成本。網路支持PC、筆記本、掌上電腦等各種無線接入終端產品,使得網路建設一次到位,節省了網路無線升級的成本。
最後,安全可靠,確保網路安全。無線產品的安全性能設計與IP路由安全功能的有效結合,使網路更加安全可靠。此外,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集合了IP路由、防火牆等多種安全功能,用戶可通過子網分離和限制廣播域等方法來提高廣域網的傳輸性能並加強網路的安全性;而且產品還引入了業內最新的Wi-Fi?保護接入(WPA) 安全標准,新標准結合了數字加密和網路認證功能,將無線網路的安全性推向了更高水平,進一步保證區域網絡安全。
以下是我公司針對SOHO、家庭用戶貼身定製的2套"自由寬頻"解決方案,其所帶來的2種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將為用戶帶來無處不在的寬頻體驗。

特色解決方案:1、SOHO族自由辦公無線ADSL接入方案
該方案適合規模較小、移動量較大的中小企業及家庭辦公室。在方案中採用了有線、無線相結合的方式,企業可以根據業務和規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靈活選擇選擇不同的接入方式。總體來看,方案選用了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作為介面,通過電話線與Internet網路相連。該寬頻路由器具有ADSL寬頻和無線AP功能,並提供四個乙太網口,公司可以根據內部終端設備實際情況,選擇下接Switch或Hub通過ADSLModem與Internet連接,或者直接通過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乙太網口與外網互聯互通,而移動PC、筆記本或掌上電腦則無需網線連接,通過配置無線網卡,就可以實現網上業務。與此同時,列印機可直接與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自適應列印埠連接,實現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進而節省了辦公成本,這種方案的主要特點為:規模小,移動性大,網路環境和接入方式隨時根據公司業務和規模的擴張而發展;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使網路應用更加豐富,而且還節省了相應的辦公開支。採用包月制費用方式,並適用於所有ADSL專線用戶。
2、針對家庭用戶的ADSL接入方案以上拓撲結構主要針對家庭用戶設計的ADSL接入方案,非常適合休閑在家的中、老年網民以及求新求酷的新新人類。考慮到家庭用戶的終端設備的使用較少,傢具環境不易於鋪設太多線路,因此建議同樣使用無線區域網寬頻路由器作為接入設備,上端通過ADSLModem與Internet相連,而在下端這樣既可以直接連接台式PC,也可適應筆記本的靈活移動辦公的特點,同時滿足多台終端設備網路業務的需要,而且也減少了布線的繁瑣。而列印伺服器共享功能,也可以使用戶在家中的任何角落實現網路列印,輕松享受自由自在的移動生活。
這種方案的特點為:安裝簡便,滿足非專業用戶(個人用戶對家庭)多種上網方式的需求;靈活性強,用戶在家中隨時隨地均可實現網上沖浪。包月制和預付卡兩種費用方式均可,並適用於所有ADSL專線用戶。

⑽ 無線網路中使用的是什麼拓撲結構

1、拓撲結構圖是指由網路節點設備和通信介質構成的網路結構圖。

2、一般這種平面的結構圖都用 coreldraw來製作,簡單的用WORD. EXCEL就能完成,對圖片色彩和視覺感官要求高的可以結合 PHOTOSHOP來完成。

3、專業性要求使用 VISIO5專業版,圖庫比較多,並且安裝一次後只需COPY安裝目錄即可。VSIO2000專業版,除了圖庫多外,使用也容易。


1、網狀拓撲結構

優點:任意兩個設備間有自己專用的通信通道,不會產生網路沖突,當某個設備發生故障時,不會影響網路中其他設備的通信。

缺點:硬體實現比較困難,需要的電纜多,n個結點的網路至少需要n(n-1)/2條連接電纜,安裝成本高,向網路中添加或刪除結點都非常困難。

2、星形拓撲結構

優點:硬體安裝比較簡單成本,向網路中添加或刪除結點簡便。

缺點:如果中心結點發生故障,整個網路通信將完全癱瘓;另外,由於網路各設備間不能直接通信,需要通過中心結點轉發,因此通信時會帶來一定的時間延遲。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演進及架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貓咪網路閃爍怎麼解決 瀏覽:463
夢龍和品茗網路計劃哪個好 瀏覽:977
玩網路游戲需要什麼費用 瀏覽:221
電視怎麼判斷可以連接網路 瀏覽:675
wifi網路為什麼突然變差 瀏覽:894
網路電視用無線好還是有線好 瀏覽:51
蘋果114g網路最近很卡 瀏覽:374
德語網路培訓哪個好 瀏覽:991
五個插口網路攝像頭如何上下連接 瀏覽:827
台式電腦怎麼連接聯通移動網路 瀏覽:247
網路獲客哪裡有 瀏覽:870
移動手機重啟網路 瀏覽:912
家裝wifi網路卡頓 瀏覽:382
網路問卷調研流程費用是多少 瀏覽:89
z111火車網路密碼 瀏覽:686
上岸成功是什麼意思網路語 瀏覽:769
網路投影電視多少錢 瀏覽:351
龍江網路電視信號中斷怎麼回事 瀏覽:783
手機為什麼網路時速變慢了 瀏覽:955
實驗環境搭建及網路設置配置 瀏覽:536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