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列舉4種無線通信技術,簡述其含義,發展歷程,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無線通信技術 無線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影響是無可爭議的。如今每一天大約有15萬人成為新的無線用戶,全球范圍內的無線...從七十年代,人們就開始了無線網的研究。在整個八十年代,伴隨著以太區域網的迅猛發展,以具有不用架線、靈活性強等
⑵ 網路最新發展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 前言
近年來,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不久前人們還對3G普遍看好,而今年聽到更多的卻是關於3G服務將推遲的消息。原本要在2001年5月開通商用3G服務的日本NTT DoCoMo公司宣布推遲其大規模提供商用3G服務的時間,歐洲一些運營商也相繼宣布推遲提供3G服務的時間表。於是,輿論開始議論3G"雷聲大雨點小""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而西歐各國政府高價拍賣3G頻段,使一些運營商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讓人們對3G原本就有些動搖的信心又減少了幾分,甚至懷疑3G是不是一個大泡沫?
確實,縱觀世界的經濟形勢,尤其是IT產業,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高潮之後,彷彿暫時跌入了一個低靡期。大部分通信業內的巨頭均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裁員,一時間人心惶惶,業內人士認為IT業的冬天已經到來。在這種形勢下,3G服務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那麼,3G的全球前景究竟如何?中國的3G前途是否光明?
2 中國該如何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
盡管全球的經濟發展速度發生改變,中國的IT市場卻並沒有隨行就市地走下坡路,反而在一片蕭條聲中異軍突起。尤其是移動通信領域,更是以超乎預計的速度蓬勃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移動通信領域中最大的市場,而3G更將成為各商家的必爭之地。由於受自身的經濟、環境、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移動通信的發展條件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3G必然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
首先,中國與歐洲國家發展3G的驅動力不同。
目前,歐洲的行動電話普及率已超過60%,部分國家達到75%以上,移動話音業務已經普及並趨於飽和。所以在歐洲發展3G的驅動力不是話音業務,而必須找到新的業務模型,即高速多媒體業務模型。但新的高速多媒體業務模型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其新業務模型成功的標志是:消費者願意為新的業務模型支付費用。這就要求有符合市場需求的各類多媒體數據業務模型。所以,歐洲發展3G的驅動力是"滿足市場需求的移動多媒體業務"。這些業務首先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2G或2.5G移動通信系統沒有能力或是不能很好的提供這些業務;其次3G在技術上能夠很好的實現這些業務,否則業務功能描繪的再好,用起來很糟糕,也不會贏得市場;最後一點是所推行的3G業務為大眾所樂於接受。以上三點如果有一點不能滿足,3G在歐洲就會受阻。
中國的情況則與歐洲大相徑庭。中國的移動通信用戶截止到2001年9月份達到1.3億,普及率僅為10%,與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60%以上的行動電話普及率相比,中國未來行動電話的發展空間還十分巨大。因此,目前中國的行動電話用戶仍以每月超過500萬用戶的增長速度在高速發展。如果中國在2003年開始建設3G網,屆時中國的行動電話普及率還不到15%,移動話音仍然是移動通信業務的重心。目前,在移動通信用戶密度較高的城市,現有的GSM系統已經出現頻率資源緊張的問題,加之現在中國大城市中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國內外商務人員和旅遊者),而流動人口中手機用戶比例很高,將進一步加劇大城市的頻率緊張程度。隨著GPRS的推出,將進一步刺激移動數據業務的發展,又要在GSM的寶貴頻段中劃分出一部分頻段作為GPRS的數據業務頻段。伴隨著電信運營業的改革,新的移動運營商不可避免的要出現,又要將原有的2G頻段,劃分給新的運營商。以上這些因素的同時出現,將使中國的2G頻率資源面臨著枯竭的危險。如何解決話音高速增長與頻率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我國移動通信發展所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這也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2G、2.5G系統沒有能力從根本上很好解決的一個瓶頸。中國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驅動力,決不是因為中國的移動通信消費者迫切需要高速移動多媒體業務,急迫需要移動可視電話服務,並且願意為此支付高額的頻率佔用費。中國發展3G的驅動力一定是高速增長的移動話音的需求,需要啟動新的頻段,需要新的高頻譜利用率的標准制式。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中國的3G將成為"泡沫"。中國發展3G的商務模式,應該是首先滿足高速增長的移動話音需求,同時向逐步增加的移動數據提供服務。因此,中國上3G的驅動力比歐洲更強、更實際,而不是"泡沫"。正是因為中國國情的特點,中國選擇3G標準的最重要的依據是:誰的頻譜利用率最高。
其次,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的初期覆蓋要求不同。
因為歐洲國家移動通信網的覆蓋率和普及率都很高,而且以新興的移動高速多媒體據業務為驅動力,所以,在歐洲建設3G通信網時,只有實現全覆蓋,才能滿足3G用戶對新興移動高速多媒體業務的需求。
中國移動通信用戶分布極其不均勻,在大中城市等人口密度大的區域頻率資源緊張的問題格外突出,且有高速移動數據業務需求的人口比例也較高,而在其它地區頻率緊張程度並不嚴重。同時,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並且經濟條件有限,一次性建成一個全國性的大網既不經濟、也不必要。所以對於擁有GSM網路的運營商,在中國3G組網初期不必做全覆蓋,以3G孤島方式建網滿足大城市移動話音頻率緊張和高速數據業務移動接入的問題。同時該3G網必須充分依託現有的GSM系統混合組網,採用3G/GSM雙頻雙模終端。在沒有3G網覆蓋的區域,用雙頻雙模終端可得到GSM網服務,而在有3G網覆蓋的地方,可用雙頻雙模終端得到3G網服務。隨3G的發展,3G孤島的范圍越來越大,孤島越來越多,最終孤島連成片,形成全覆蓋。但這需要多年的漫長過程。而對於沒有GSM網路的新運營商,在3G組網初期可先在大、中城市覆蓋。同時提供3G移動業務和寬頻固定無線接入,用3G平台同時提供多種業務應用,但仍以移動話音為主要盈利模式。同時,考慮到3G業務的特點,中國的3G網要能夠滿足高速移動數據業務發展的需求,並具有高效率的非對稱業務的傳輸能力。
3 TD-SCDMA的優勢與特點
2000年5月,國際電聯(ITU)正式批准三個基於CDMA技術第三代移動通信主流標准,分別是:
①MC CDMA:即美國提出的CDMA2000:單載波,需要佔用1.25M 2(共2.5M )的對稱頻段
②DS CDMA:即由歐、日提出的WCDMA:單載波,需要佔用5M 2(共10M )的對稱頻段
③TD CDMA:由兩個標准組成,這兩個標准,高層協議相同,物理層有兩種選擇。分別為:
·中國大唐電信集團起草,中國提出的TD-SCDMA:單載波,僅需佔用1.6M非對稱頻段
·西門子起草,歐盟提出的UTRA TDD(TD-CDMA):單載波,需佔用5M非對稱頻段。
這三個已批準的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中,美國和歐洲提出都是FDD(頻分雙工)模式;而中國大唐和德國西門子提出的是TDD(時分雙工)模式。FDD模式中,移動通信系統的接收和傳送是在分離的兩個對稱頻率信道上,用保證頻段來分離接收與傳送信道;而TDD模式的移動通信系統中接收和傳送是在同一頻率信道即載波的不同時隙,用保證時間來分離接收與傳送信道。
其中,TD-SCDMA技術是中國在其通信史上第一次提出並被廣泛認可的國際標准。相對於與其並列稱雄於TDD模式的歐洲UTRA TDD標准,我們的TD-SCDMA標准提出的較晚,但擁有明顯的技術優勢,促使代表歐盟提出UTRA TDD標準的西門子公司在2001年7月決定放棄該標準的研究和設備開發,全力加盟到中國提交的TD-SCDMA標準的開發中來。這標志著TD-SCDMA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TDD模式的3G標准,將獨自享有ITU為TDD模式所分配的3G頻率。
概括起來,TD-SCDMA模式具有以下獨特的優勢:
①不需要對稱頻率,頻譜利用率高,系統容量大
TD-SCDMA採用TDD模式,收發使用同一頻段的不同時隙,只需佔用單一的1.6M頻帶寬度,就可傳送2Mb/s的數據業務。在所有被ITU批準的3G標准中,在同樣傳輸2Mb/s的數據業務時,TD-SCDMA所佔用的頻帶最節省。頻率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空閑頻段十分有限。相比之下,TD-SCDMA技術在頻率選擇上更加靈活,能夠充分利用零碎頻段,頻譜利用率最高。由於TD-SCDMA標准採用了智能天線,有效降低了系統的多址干擾,極大提高了系統的容量。在三個3G標准中,在佔有同等帶寬的情況下,TD-SCDMA的系統容量明顯大於其它標準的系統容量,更是遠遠高於現有的GSM網路的容量。
②能更有效地支持非對稱的傳輸業務
在TDD的工作模式中,上下行數據的傳輸通過控制上、下行的發送時間長短來決定,可以靈活控制和改變發送和接收的時段長短比例,這尤其適合今後的網際網路等非對稱業務的高效傳輸。因為網際網路的業務中查詢業務的比例較大,而查詢業務中,從終端到基站的上行數據量很少,只需傳輸網址的代碼,但從基站到終端的數據量卻很大,收發信息量嚴重不對稱。只有採用TDD模式時,才有可能自適應的將上行的發送時間減少,將下行的接收時間延長,來滿足非對稱業務的高效傳輸。這種優勢是FDD模式所不具備的。
③與GSM後向兼容性好
因為TD-SCDMA系統既可接入到現有的二代GSM/MAP核心網,又可接入3G核心網,無論用哪一種接入方式,都可先依託900M GSM網路建設TD-SCDMA 3G"孤島"。終端為GSM/TD-SCDMA雙頻雙模終端。在3G覆蓋區內,用戶可以享受3G的高速數據業務及話音業務;在僅有GSM網路覆蓋的地區,仍可得到該GSM網路的話音和低速數據服務,並享有漫遊、切換的功能。這種方式既可充分利用現有投資,又可用較少的代價提供3G業務。待3G的業務需求不斷增加,覆蓋孤島不斷增多、擴大,最終把局部覆蓋擴展到全國覆蓋。
④成本低
對於運營商來說,TD-SCDMA系統所需頻帶窄,運營費用低;其次使用智能天線,不需使用大功率射頻器件,基站成本也會大幅度下降;而軟體無線電技術的採用,可以在通用的晶元上通過軟體實現專用晶元的功能,通過軟體升級來增加系統功能和性能,避免不必要的設備更新,進一步降低成本。對於中國通信設備製造商來說,TD-SCDMA是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標准,並在不斷的完善、發展之中。國內通信設備製造商通過設備的開發,可植入自己的技術專長,不斷發展TD-SCDMA,從而可分別擁有TD-SCDMA標準的專利,並極大的降低各廠商的專利費門檻。而對於最終用戶來說,TD-SCDMA的技術優勢使得單基站支持的用戶數更多,用戶所分攤的系統及服務費用就會降低。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TD-SCDMA標准所具備的種種技術優勢恰恰符合了中國國情現狀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要求,無疑是建設中國3G網路系統的最佳方案。
4 3G及TD-SCDMA的前景預測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全球3G的推遲是許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標准制訂工作的推遲影響了設備的研發進度;另一個原因是市場尚不成熟,高速率移動多媒體業務的商務模型還在探索之中,還需要一個時期的准備;技術的不成熟,特別是終端技術尚需進一步的發展;此外,資本市場對3G的影響也十分關鍵。
盡管如此,專家分析認為,3G發展的推遲是其回到它本來的發展規律的一個體現,人們沒有理由為此而悲觀失望。按照移動通信目前的發展趨勢,加之運營商市場競爭的推動作用,3G時代必將到來。
3G服務的推遲,客觀上給原本熱度很高的3G降了溫,也給本來就撲朔迷離的3G市場增加了許多變數。而對於3G標准後起之秀的TD-SCDMA,3G的推遲恰恰給TD-SCDMA一個迎頭趕上的機遇。在世界3G進程普遍受阻的情況下,關於TD-SCDMA的好消息卻接踵而來。在標准相繼被ITU、3GPP批准通過之後,設備研發上也捷報頻傳:基站與模擬終端之間打通電話並實現圖象傳輸;終端現場試驗樣機之間調通;最近內部試驗網系統信號聯通。充分說明TD-SCDMA正緊張而有序的一步步走向成功。
3G的價值是不容置疑的,它遲早要走入我們的生活,並將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而TD-SCDMA技術作為中國首次提出的國際標准,也必將憑借其獨特的優勢與魅力,為中國以及世界移動通信的發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
作者簡介:
楊毅剛 1979年畢業於湖北郵電學院微波通信專業,1986年獲北郵數字信號處理專業碩士學位。曾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負責通信產品開發和光通信科研管理工作。曾作為國家"863"課題《IS-95CDMA》負責人,組織開發IS-95CDMA系統。兩次獲郵電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國家發明專利優秀獎。現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副總裁。
⑶ 哪位高人能闡述一下現在的有線網路,無線網路,有線通信,無線通信之間的關系和發展趨勢
有限通信類似中國網通中國電信這是最常用的單位.通話用的單位,類似座機是有繩的.
無限通信類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手機是無繩的
有限網路類似中國網通中國電信.寬頻類,有網線與電腦連接的.
無限網路就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用無限上網卡連接的網路.
說的不全.性質差不多就是這樣.
你問他們的發展趨勢,中國不會讓一個企事業單位給倒閉,要麼合並.
⑷ 無線網路的發展前景
在新一代技術剛推出市場之後,更高的技術應用已經在實驗室進行研發。日本的NTT DoCoMo公司已經表示,4G通信的試驗網路已經部署在公司的橫須賀研發園內,該網路集結了試驗基站和移動終端,同時NTT DoCoMo公司還表示,4G通信服務已於2010年推出,網路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00Mbps,上載速度為20Mbps。美國AT&T公司推出的4G通信網路的試驗,據說可以配合EDGE進行無線上傳,並通過OFDM技術達到快速下載的目的。美國AT&T公司聲稱大約還需要五年,這項技術才能發布;再有十年左右的時間,4G才能真正投入到商用階段。歐洲的四家移動設備生產商——阿爾卡特、愛立信、諾基亞和西門子組成了世界無線研究論壇(WWRF),以研究3G以後的發展方向。WWRF預計4G技術將在2010年開始投入應用。這一代通信技術可以將不同的無線區域網絡和通信標准,手機信號,無線電通信和電視廣播以及衛星通信結合起來,這樣手機用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漫遊了。在歐洲地區,無線區域迴路與數字音訊廣播已針對其室內(Indoor)應用而進行相關的研發,測試項目包括10Mbps與MPEG影像傳輸應用,而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則將會是現有兩項研發技術的延伸,先從室內技術開始,再逐漸擴展到室外的移動通信網路。愛立信公司的一位高級官員表示,該公司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不會減少研發第四代無線通訊技術的預算的,該公司的負責人同時表示,該公司的研發工作具有3-10年的前瞻性,暫時的需求不振不會使該公司放慢研究的速度。
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也已經達成共識,將把移動通信系統同其他系統結合起來,在2010年之前是數據傳輸數率達到100Mbps。對於更高級的3G系統,ITU決定同時發展IMT-2000的兩個標准——提高數據包和聲音文件的傳輸速率——被日本NTT DoCoMo和J-Phone兩家公司採用的WCDMA將能最大達到8Mbps的下載速率,而CDMA2000系統也將達到2.4Mbps的速率。同時ITU對外發表聲明說第四代移動通信的頻段尚未被討論與制訂,不過原則上將會是以高頻段頻譜為主,另外也將會使用到微波相關的技術與頻段。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應具備以下幾種基本特性:
(1)完全集中的服務:個人通信、信息系統、廣播和娛樂等各項業務將會結合成一個整體,提供給用戶比以往更廣泛的服務和應用;系統的使用將會更加的安全、方便以及更加照顧用戶的個性。
(2)無所不在的移動接入:在4G系統中,移動接入將是提供話音、高速信息業務、廣播以及娛樂等業務的主要接入方式,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接入到系統中。
(3)各式各樣的用戶設備:用戶將使用各式各樣的移動設備接入到4G系統中來。設備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聽、說、看,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與用戶進行交流。這將大在方便人們的使用,特別是某些殘疾用戶的使用。
(4)自治的網路結構:4G系統的網路將是一個完全自治的、自適應的網路,它可以自動管理、動態改變自己的結構以滿足系統變化和發展的要求。
1)核心無線技術包括:
a) 感知:感測器技術(感測器精度等,可參考Auto-ID實驗室的技術成果);
b) 傳輸:無線傳輸技術(低功耗、自適應、傳輸協議);
c) 應用:數據處理(分布式、雲計算、數據挖掘)、上層業務解決方案、信息安全
2)難題:技術的合理應用、沒有標准、缺乏市場的需求刺激
另:物聯網不是一個產業,更可以說是一種服務和應用。
⑹ 無線網路技術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各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經歷了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開放式標准化網路和網路計算的新時代等4個階段。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連接多個終端,組成一個遠程聯機系統。只有中心計算機具有自主處理信息的能力。
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是將多台計算機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這里的多台計算機都有自主處理能力,不存在主從關系。
開放式標准化網路的特點是計算機互連,並具有統一的體系結構,遵守統一的國際標准化協議,這樣可以使不同的計算機方便地互連在一起。
網路計算機的新時代的特點是網路的發展和應用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計算機已經進入了以網路為中心的時代,每台計算機必須以某種形式連網,並共享信息或協同工作,否則就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
⑺ 計算機網路通信和無線通信、現代通信技術哪個有發展
作為一個通信行業的在職人員,我來回答下。
無線通信
目前來說分2類,WLAN和3G
WLAN偏向於網路,也就是系統集成這個領域,通俗點說可以說就是無線區域網。再直白點,就是通過802.11系列下a,b,n,x等認證的廠商領域。產品多為企業級無線路由器和家用寬頻路由器。大的廠商CISCO,阿郎,等等都有涉足,比較平民的是D-LINK,TP-LINK等,相對來說,這塊起步較晚,且技術相對簡單實用,讀好了,直接上手去上面任意一個廠商服務,或者小的系統集成商,可能性非常大
3G
都知道,3大運營商的3G部門,目前需要最多的無線網優人才,不知道現在學校有沒有學,我那個時候是沒的,這個相對來說,門檻比較規范了,首先你要懂無線,而且又要懂網路優化,最後,你要是3大運營商所對口招生學校裡面的優秀生.打個比方,上海就2所,交大和上大,所以,相對有些難度。
總體來說,無線網路是非常有前景的,目前的802.11n技術,MS說要終結城域網,所以,還是相當有前景的。
多媒體通信,我只能自己下個定義,行內應該沒這個說法,可能現在說的是視頻監控,視頻會議,以及安防監控這一塊。這個行業是最近2年發展起來的,門檻是相當的低,不是說鄙視,打個比方,安防就是攝像頭,視頻會議,也是建立在高速通信,流媒體播放和3層路由(交換)技術上,歸根結底是個通信的產品。
但是為什麼發展好,可以這么理解,大公司的IT部門,路由器交換機伺服器等該更新的都更新了,沒什麼可以折騰了,但是IT要發展,要搞花頭,怎麼辦,就整監控吧,加上CISCO這個冤大頭搞什麼新網路,視屏會議的廣告一做,好了,都有的概念可以玩了,說白了,和3G一樣,都是個幌子,否則,那麼多人怎麼解決就業,沒東西可玩了,相對來說,這個領域,門檻低,公司也都剛起步,比較容易入門。發展來說,還有一定希望的,但是門檻低,競爭肯定激烈的。
光通信,
這個事通信行業之本,如果你要想在通信行業長久發展,肯定要學好它
首先,它的領域之廣,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通信領域。從電信到光纖生產廠商,在到衍生產品廠商,再回到大型的電信設備提供商(阿郎,華為,)相對來說,是個大行業。
當然在現在的局勢下,沿著上述的方向發展,機會不是很多,但是,懂光通信,你就有了再通信行業的立足之本。至少對於後期的發展是不可磨滅的。
不知道提問者的自身情況如何,所以還是那句話,正統的通信行業本科,碩士,及以上沿著光通信道路走,不會錯。本科本科以下差一點,走無線,再差一點,
去安防,視頻。
其實還有一個最後的後路,就是轉行走網路,花5000-1W弄個NP,3-8W弄個IE,至少有的飯吃,前提你要有興趣。
透漏一句,本人不是什麼顯赫的人,本科都不是,就是因為當初與光通信走了近些,才能在通信領域存活了幾年,但是現在還是給趕出來了,走網路這塊了,但是記住,相信自己,走自己的目標,至少你不會後悔。
獎分吧,打那麼多字,也夠累的
⑻ 中國無線網路的趨勢是WIFI還是3G
3G與WIFI是不同的,3G只能有運營商提供而WIFI你用無線路由器就可產生
3G: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3rd-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代表特徵是提供高速數據業務。
3G[4]是英文the 3rd Generation的縮寫,指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數字手機 (2G),第三代手機(3G)一般地講,是指將無線通信[5]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3G[6]與2G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線漫遊,並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也要考慮與已有第二代系統的良好兼容性。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此數值根據網路環境會發生變化)。 3G是第三代通信網路,目前國內不支持除GSM和CDMA以外的網路,GSM設備採用的是頻分多址,而CDMA使用碼分擴頻技術,先進功率和話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於3倍GSM網路容量,業界將CDMA技術作為3G的主流技術,國際電聯確定三個無線介面標准,分別是 CDMA2000,WCDMA,TD-SCDMA,也就是說國內CDMA可以平滑過渡到3G網路,3G主要特徵是可提供移動寬頻多媒體業務。
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路連接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現在市面上上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多為54M速度,再上一個等級就是108M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並不是你上互聯網的速度,上互聯網的速度主要是取決於WIFI熱點的互聯網線路。
⑼ 無線網路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您好,當今用戶對隨時隨地可以無線上網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也成為無線網路市場迅猛增長的推動力,但不能否認WIFI目前存有一定的缺陷,如漫遊性、計費問題、因上網門檻低而帶來的安全性等問題沒有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但從技術的另一層面看,它是高速有線接入技術和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一個輔助與補充,可以在特定的范圍與領域內,能起到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二者完美結合將帶來廣闊的服務與發展前景。事實上以WIFI技術為重要技術支撐的無線區域網絡在不斷普及,這也代表著大眾所接觸的WIFI技術將會越來越便捷。一旦存在於公眾場合的WIFI網路解決了運營商的漫遊性、互聯互通、高收費的問題,WIFI技術將能夠更好實現從技術向商業的轉變,同時在WIFI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中要認識到WIFI技術雖然先進但卻不能替代和具有其他所有通信系統所具有的功能,所以說只有各類接入手段形成互補才能夠帶來更高的可靠性和經濟性。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信息化進程會越來越快,人們對於WIFI技術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因此WIFI技術必將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發展前景。WIFI技術在我國有著龐大的用戶群,因此市場前景廣闊,為人們生活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謝謝。
⑽ 無線網路通訊研究生就業前景咋樣
【就業情況】通信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通信工程研究報告指出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下面來看看通信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1、移動應用產品經理: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iphone,android應用開發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方向,移動應用產品經理將擁有較強的薪酬競爭力。
2、增值產品開發工程師:增值產品服務主要包括簡訊息、彩信彩鈴、wap等業務,增值產品開發工程師主要負責增值技術平台的開發(sms/wap/mms/web等)以及運營管理的技術支撐、實現和維護,需要熟悉j2ee體系的技術應用架構,掌握一定的java應用開發,懂得xml,xhtml,javascript等相關知識。
3、數字信號處理工程師: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以及數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用數字方法來處理信號,即數字信號處理,已逐漸取代模擬信號處理。而數字信號處理工程師是將信號以數字方式進行表示並處理的專業人員。
4、通信技術工程師:在我國,通信行業是壟斷行業,在幾年的飛速發展之後進入了3G時代,以及4G、LTE時代。通信技術工程師將有更大的作為,因為大規模的固態網路興建需要他們,移動設備生產商需要他們,各種類型的移動服務和終端設備提供商需要他們,此外,他們還能在it行業有所作為,因為三網融合的趨勢已不可避免。毫無疑問,他們是最搶手的人才之一。
5、有線傳輸工程師: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有線網路連接的世界,有線傳輸工程師就是這個網路的設計者。他們負責光纜傳輸工程等規劃設計工作,要求了解通信行業建設的標准和規范,能編制通信工程概、預算,能夠熟練使用cad、visio等常用工程、工具軟體或2g、3g網路規劃軟體。
6、無線通信工程師:無線網路帶給人們無限的便利,因為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萬維網。在我國,無線網路正在逐步全面鋪開和興起,因此無線通信工程師將大有可為。比如手機逐漸成為一個多功能的無線終端,能夠隨時接入互聯網,因此與無線通信有關的業務正在大規模地出現。無線通信工程師是實現這些業務和開發新業務的保證。
7、電信交換工程師:電信交換技術的發展帶動整個電信行業的發展,是電信行業核心的核心,分組交換網發展趨勢使我國電信邁進一大步。這一切都預示著電信交換工程師大有作為,電信交換工程師是一個懂電話交換機技術、系統集成、電信増值業務、語音交換系統,熟悉綜合布線的重要職業。
8、數據通信工程師:信息產業是朝陽產業,電信網路是信息社會的基石,數據通信是信息基礎通信建設的重要部分。數據通信工程師一般是從事電信網(atm)的維護;參與和指導遠端節點設備的安裝調試與技術指導;負責編制相關技術方案和制訂維護規范。
9、移動通信工程師: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手機通信需要依靠移動通信工程師的支持。他們掌握蜂窩移動無線系統,如3g;無繩系統,如dect;近距離通信系統,如藍牙和dect數據系統;無線區域網(wlan)系統;固定無線接入或無線本地環系統;衛星系統;廣播系統,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modem。他們能夠對移動通信進行、建立、維護和調控。
10、電信網路工程師:在電信網路構建的社會信息生態環境里,信息交互將如空氣一般無處不在。它將把人們的生活、娛樂、商務、教育、醫療和旅行等活動都完全納入其中。電信網路工程師將會把這個變為現實,一般電信網路工程師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計算機網路系統網路層日常運行維護;根據業務需求調整設備配置;撰寫網路運行報告。熟悉主流路由器、交換機等常用網路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
11、通信電源工程師:通信電源的穩定性是通信系統可靠性的保證。通信電源工程師是從事通信電源系統、自備發電機、通信專用不間斷電源(ups)等電源設備及相應的監控系統等的科研、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支持、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維護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這要求他們掌握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高頻開關電源、蓄電池、ups、感測器基本工作原理、動力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的拓撲結構和系統配置標准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