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osi五層參考模型

無線網路osi五層參考模型

發布時間:2022-04-01 09:54:32

『壹』 現在常用的五層模型結構與OSI參考模型相比少了_兩層

模型一般分四層或五層(最底層網路接入層可以分為兩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現在網路層次術語仍然使用OSI模型所定義的層次結構,但現在建立的大多數網路所使用的網路標准和協議是根據TCP/IP模型的。OSI是早期的網路模型,相比較TCP/IP模型更符合現在的網路結構。

『貳』 osi參考模型的最低五層分別是

第一層:物理層;
第二層:數據傳輸層;
第三層:網路層;
第四層:傳輸層;
第五層:會話層。

『叄』 OSI參考模型包括幾層各層的作用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分為七層結構,從下到上順序依次為:

  1. 物理層

  2. 數據鏈路層

  3. 網路層

  4. 傳輸層

  5. 會話層

  6. 表示層

  7. 應用層

『肆』 OSI參考模型分哪幾個層次

一共分七層,分別如下:
應用層 (Application):
網路服務與最終用戶的一個介面。
協議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數據的表示、安全、壓縮。(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
格式有,JPEG、ASCll、DECOIC、加密格式等
會話層(Session Layer):
建立、管理、終止會話。(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並到了應用層)
對應主機進程,指本地主機與遠程主機正在進行的會話
傳輸層 (Transport):
定義傳輸數據的協議埠號,以及流控和差錯校驗。
協議有:TCP UDP,數據包一旦離開網卡即進入網路傳輸層
網路層 (Network):
進行邏輯地址定址,實現不同網路之間的路徑選擇。
協議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ARP RARP
數據鏈路層 (Link):
建立邏輯連接、進行硬體地址定址、差錯校驗等功能。(由底層網路定義協議)
將比特組合成位元組進而組合成幀,用MAC地址訪問介質,錯誤發現但不能糾正。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建立、維護、斷開物理連接。(由底層網路定義協議)
圖1顯示了 TCP/IP 層級模型結構,應用層之間的協議通過逐級調用傳輸層(Transport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和物理數據鏈路層(Physical Data Link)而可以實現應用層的應用程序通信互聯。
應用層需要關心應用程序的邏輯細節,而不是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活動。應用層其下三層則處理真正的通信細節。在 Internet 整個發展過程中的所有思想和著重點都以一種稱為 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文檔格式存在。針對每一種特定的 TCP/IP 應用,有相應的 RFC 文檔。一些典型的 TCP/IP 應用有 FTP、Telnet、SMTP、SNTP、REXEC、TFTP、LPD、SNMP、NFS、INETD 等。RFC 使一些基本相同的 TCP/IP 應用程序實現了標准化,從而使得不同廠家開發的應用程序可以互相通信

『伍』 osi七層模型和tcp/ip五層模型區別在哪 所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復制的別來

TCP/IP是4層模型,而不是五層。

OSI是完整的網路模型,將網路通信問題全部都考慮到並提出相應解決方案。TCP/IP是不完整的網路模型,主要是針對互聯網通信問題,對於區域網的通信幾乎沒有考慮,因此可發現其沒有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其所謂的網路介面層也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
OSI完整是完整,不過也顯得冗餘復雜。許多功能在多個層次重復出現,解決方案也顯得過於復雜,不實際,這些方面則沒有TCP/IP精簡有效了。

『陸』 五層參考模型的各層功能是什麼

五層參考模型的各層功能如下:

第一層物理層

功能:傳輸信息的介質規格、將數據以實體呈現並傳輸的規格、接頭規格,

1、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網卡等。

2、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

3、盡管物理層不提供糾錯服務,但它能夠設定數據傳輸速率並監測數例: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網路介面卡,你就建立了計算機連網的基礎。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功能:同步、查錯、制定MAC方法

1、它的主要功能是將從網路層接收到的數據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層傳輸的幀。

2、幀(Frame)是用來移動數據的結構包,它不僅包括原始(未加工)數據,或稱「有效荷載」,還包括發送方和接收方的網路地址以及糾錯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確定了幀將發送到何處,而糾錯和控制信息則確保幀無差錯到達。

3、通常,發送方的數據鏈路層將等待來自接收方對數據已正確接收的應答信號。

4、數據鏈路層控制信息流量,以允許網路介面卡正確處理數據。

5、數據鏈路層的功能獨立於網路和它的節點所採用的物理層類型。

第三層網路層

功能:定址、選擇傳送路徑

1、網路層通過綜合考慮發送優先權、網路擁塞程度、服務質量以及可選路由的花費來決定從一個網路中節點A 到另一個網路中節點B 的最佳路徑。

2、在網路中,「路由」是基於編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達性來指引數據的發送。

3、網路層協議還能補償數據發送、傳輸以及接收的設備能力的不平衡性。為完成這一任務,網路層對數據包進行分段和重組。

4、分段和重組 是指當數據從一個能處理較大數據單元的網路段傳送到僅能處理較小數據單元的網路段時,網路層減小數據單元的大小的過程。重組是重構被分段的數據單元。

第四層傳輸層

功能:編定序號、控制數據流量、查錯與錯誤處理,確保數據可靠、順序、無錯地從A點到傳輸到B 點

1、因為如果沒有傳輸層,數據將不能被接受方驗證或解釋,所以,傳輸層常被認為是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

2、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

3、傳輸層按照網路能處理的最大尺寸將較長的數據包進行強制分割並編號。

4、在網路中,傳輸層發送一個A C K (應答)信號以通知發送方數據已被正確接收。如果數據有錯或者數據在一給定時間段未被應答,傳輸層將請求發送方重新發送數據。

第五層會話層

功能:負責在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

1、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鏈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鏈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2、會話層通過決定節點通信的優先順序和通信時間的長短來設置通信期限。



(6)無線網路osi五層參考模型擴展閱讀:

數據由傳送端的最上層(通常是指應用程序)產生,由上層往下層傳送。每經過一層,都會在前端增加一些該層專用的信息,這些信息稱為「報頭」,然後才傳給下一層,我們不妨將「加上報頭」想像為「套上一層信封」。

因此到了最底層時,原本的數據已經套上了7層信封。而後通過網路線、電話線、光纜等媒介,傳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數據後,會從最底層向上層傳送,每經過一層就拆掉一層信封,直到了最上層,數據便恢復成當初從傳送端最上層產生時的原貌。

用於記憶層(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正確順序的普通方法是無數網路通過傳輸語音信號來表示它的應用之一。

『柒』 區域網參考模型為什麼沒有osi參考模型的以上五層

簡單的說,因為區域網不需要考慮路由問題,所以不存在網路層等高層。
但根據IEEE802區域網參考模型,其數據鏈路層中的LLC子層需要對高層提供服務,即提供屬於3層的功能能。
詳細的可以去查IEEE802的內容

『捌』 OSI參考模型各層使用的網路設備是什麼

第一層:物理層,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第三層: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後四層依次為: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後四層主要是計算機軟體控制。

『玖』 osi參考模型分為哪幾層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包括7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自的作用如下:

1、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聯接,負責數據流的物理傳輸工作。物理層傳輸的基本單位是比特流,即0和1,也就是最基本的電信號或光信號,是最基本的物理傳輸特徵。

2、數據鏈路層是在通信實體間建立數據鏈路聯接,數據鏈路控制子層會接受網路協議數據、分組的數據報並且添加更多的控制信息,從而把這個分組傳送到它的目標設備。

3、網路層是以路由器為最高節點俯瞰網路的關鍵層,它負責把分組從源網路傳輸到目標網路的路由選擇工作。互聯網是由多個網路組成在一起的一個集合,正是藉助了網路層的路由路徑選擇功能,才能使得多個網路之間的聯接得以暢通,信息得以共享。

4、傳輸層使用網路層提供的網路聯接服務,依據系統需求可以選擇數據傳輸時使用面向聯接的服務或是面向無聯接的服務。

5、會話層的主要功能是負責維護兩個節點之間的傳輸聯接,確保點到點傳輸不中斷,以及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會話層在應用進程中建立、管理和終止會話。會話層還可以通過對話控制來決定使用何種通信方式,全雙工通信或半雙工通信。會話層通過自身協議對請求與應答進行協調。

6、表示層的主要功能是處理在兩個通信系統中交換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數據格式變化、數據加密與解密、數據壓縮與解壓等。在網路帶寬一定的前提下數據壓縮的越小其傳輸速率就越快,所以表示層的數據壓縮與解壓被視為掌握網路傳輸速率的關鍵因素。

7、應用層採用不同的應用協議來解決不同類型的應用要求,並且保證這些不同類型的應用所採用的低層通信協議是一致的。應用層中包含了若干獨立的用戶通用服務協議模塊,為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提供專用的程序服務。

服務與介面

在OSI分層結構模型中,每一層實體為相鄰的上一層實體提供的通信功能稱為服務。N層實體利用N-1層實體所提供的服務,向N+I層實體提供功能更強大的服務。這可以概括為「服務是垂直的」。例如,傳輸層實體利用網路層實體的服務,向應用層實體提供網頁傳輸服務。

在OSI模型中,各層之間的介面都有統一的規則。N層的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是N層實體提供服務給N+1層的地方,SAP可以理解為下層實體之間的邏輯傳輸通道。每一層的SAP都有一個唯一標明它的地址。一個N層可能存在多個SAP。

『拾』 OSI參考模型各層的功能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層的主要功能及其相應的數據單位如下:



1 物 理 層(Physical Layer)



我們知道,要傳遞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體,如雙紐線、同軸電纜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並不在OSI的7層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作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以及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

如規定使用電纜和接頭 的類型,傳送信號的電壓等。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比特。



2 數 據 鏈 路 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的傳送以幀為單位的數據。每一幀包括一定數量的數據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物理層相似,數據鏈路層要負責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的連接。在傳送數據時,如果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方重發這一幀。



3 網 絡 層(Network Layer)



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

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4 傳 輸 層(Transport Layer)



該層的任務時根據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和經濟的方式,為兩個端系統(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會話層之間,提供建立、維護和取消傳輸連接的功能,負責可靠地傳輸數據。在這一層,信息的傳送單位是報文。



5 會 話 層(Session Layer)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6 表 示 層(Presentation Layer)

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 應 用 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10)無線網路osi五層參考模型擴展閱讀:


先將要寄的東西打包,這是應用層的數據。那麼現在到了傳輸層,主要是提供一種傳輸方式。類似我們在寄快遞的時候選擇空運或者陸運。空運比較貴嘛,但是快,陸運便宜但是慢。這邊只是一個比喻,實際肯定沒有這么簡單。

傳輸層主要會使用TCP和UDP兩種協議。那麼在選擇完了傳輸方式後,就需要填寫發件人(源地址)和收件人(目標地址)了。填寫完畢以後交給快遞公司,他們會把快遞由一個轉運中心發往另一個轉運中心,並不是直接從源發往目標。這里的轉運中心其實就到二層了。

在傳輸過程中,像乙太網中的MAC地址,是會不停變化的,就像一個快遞由上海發往武漢,會先到上海的某個集散中心,然後發往武漢,然後又在武漢的集散中心轉幾圈,最後發往離目標最近的快遞點,然後才開始配送,最終送到收件人手上。

ISO為了更好的使網路應用更為普及,就推出了OSI參考模型。其含義就是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范來控制網路。這樣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規范,就能互聯了。提供各種網路服務功能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是非常復雜的。根據分而治之的原則,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原則是:

(1)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6)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分層,每層應當實現定義明確的功能。

(7)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osi五層參考模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連接上wifi可是沒有網路 瀏覽:592
機器人工程和網路工程哪個專業好 瀏覽:837
如何關芒果tv網路 瀏覽:574
千尋網路一年多少錢 瀏覽:856
衢州製造計算機網路設備 瀏覽:741
想從事網路安裝去哪裡學 瀏覽:2
聯通網路台上的電話是多少 瀏覽:992
網路滿格卻用不起有什麼處理方法 瀏覽:749
浦東新區移動網路科技檢測中心 瀏覽:248
興義網路安全系統排名 瀏覽:333
無線網路忽略了 瀏覽:119
什麼軟體可以在家開網路電台 瀏覽:6
寧波網路營銷scrm有哪些 瀏覽:868
有線網路連接了不顯示 瀏覽:572
電子商務和計算機網路有什麼區別 瀏覽:79
酒類網路推廣多少錢 瀏覽:831
網路安全現狀及改進 瀏覽:902
聯接網路列印機用戶名和密碼 瀏覽:429
寶付網路科技是什麼東西呢 瀏覽:473
蘋果xr為什麼有個網路不可以用 瀏覽:88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