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友們,電信家庭全屋wifi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能告知下么
全屋WiFi的推出,其實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運營商主業務發展乏力,使得運營商不得不多方尋找可能的業務增長點。中國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高速的發展,中國家庭寬頻不斷的提速,經過3/4G時代,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也在不斷的增加。
在這背後,是中國的運營商不斷的投入資金在光纖網路建設以及移動基站建設的基礎,不過很遺憾的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都沒有從中國的互聯網建設之中獲得相應的利潤。為了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在國家層面上,要求運營商提速降費,數據業務單價斷崖式的下降,並且三大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戰,也使得中國運營商整體上處於一種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對於一些有WiFi相關知識的用戶,全屋WiFi服務是沒有必要的。
運營商的專業的WiFi服務,其實也只是針對於完全的路由器小白而言的專業。對於學習能力強,而且也有一些動手能力的用戶而言,這種服務其實也沒有必要,其實現在調測無線路由器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也可以下載一些測試WiFi的免費軟體。
2. 裝修的時候,如何打造全屋WiFi
要保證全屋wifi沒有死角,裝修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清楚。不同的住房單元和不同的大小可能對應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案。
為了實現全屋無死角的穩定WiFi覆蓋,主流方法有三種,一是傳統路由器,二是AP,三是MESH。三者哪個更好?各行各業的專家各執一詞,各種專業術語鋪天蓋地。
3. 關於wifi的產生以及發展過程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 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 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Wi-Fi聯盟成立於1999年,當時的名稱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為Wi-Fi Alliance。 通俗說法: 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現在市面上上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多為54M速度,再上一個等級就是108M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並不是你上互聯網的速度,上互聯網的速度主要是取決於WIFI熱點的互聯網線路。 說白了就是無線區域網,"Wireless Fidelity」基於IEEE 802.11b標準的無線區域網,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無線上網 ( WIFI )。 IEEE 802.11 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1999年加上了兩個補充版本:802.11a定義了一個在5GHz 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54Mbit/s的物理層,802.11b定義了一個在2.4GHz的ISM頻段上但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1Mbit/s的物理層。 2.4GHz的ISM頻段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的802.11標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業界成立了Wi-Fi聯盟,致力解決符合802.11標準的產品的生產和設備兼容性問題。Wi-Fi為制定802.11無線網路的組織,並非代表無線網路
求採納
4. wifi6什麼時候出來的
5. wifi什麼時候普及的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
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
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WiFi的技術特點
一、優點
1、無線電波覆蓋范圍廣,WiFi半徑則達100米,適宜單位樓層以及辦公室內部運用。
2、速度不僅快,而且可靠性高802.11b的無線網路規范即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變種。最高帶寬是11Mbps,在信號有干擾或者比較弱的情況之下,帶寬可以調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帶寬自動調整,有效保障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無需布線WiFi的優勢主要在不需要布線,可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適宜移動辦公用戶需求,具備著廣闊市場前景。
二、不足之處
IP無線網路存在著部分不足之處,例如:切換時間長、覆蓋半徑小、帶寬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動VoIP等要求高的應用。
因為無線網路系統對上層業務開發的不開放原因,使很多適宜IP移動環境的業務難以開發。定位在家庭用戶的WLAN產品,在許多地方不能夠滿足運營商在網路維護、運營上的要求。
6. 介紹一下wifi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版本的特點。
WiFi的發展歷史:
第一代,1997年最早出現的802.11標准。
第二代,1999年出現的IEEE 802.11b標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WiFi)。
第三代,2002年左右推出的802.11g/a標准。
第四代,從2007年開始一直沿用到現在的802.11n標准,無線傳輸速率從最初的2M提升至150M、300M、450M甚至是600M,無線技術正在飛速發展。
第五代WiFi,即802.11ac標准。
現在不僅包括智能手機,像IPTV、游戲機,數碼產品,甚至是汽車都已集成有了WiFi功能。
防範措施
第一,謹慎使用公共場合的WiFi熱點。官方機構提供的而且有驗證機制的WiFi,可以找工作人員確認後連接使用。其他可以直接連接且不需要驗證或密碼的公共WiFi風險較高,背後有可能是釣魚陷阱,盡量不使用。
第二,使用公共場合的WiFi熱點時,盡量不要進行網路購物和網銀的操作,避免重要的個人敏感信息遭到泄露,甚至被黑客銀行轉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WIFI
7. 有沒有知道,電信家庭全屋wifi具體情況是怎樣的有了解的么
全屋WiFi的推出,其實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運營商主業務發展乏力,使得運營商不得不多方尋找可能的業務增長點。中國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高速的發展,中國家庭寬頻不斷的提速,經過3/4G時代,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也在不斷的增加。
在這背後,是中國的運營商不斷的投入資金在光纖網路建設以及移動基站建設的基礎,不過很遺憾的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都沒有從中國的互聯網建設之中獲得相應的利潤。為了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在國家層面上,要求運營商提速降費,數據業務單價斷崖式的下降,並且三大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戰,也使得中國運營商整體上處於一種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對於一些有WiFi相關知識的用戶,全屋WiFi服務是沒有必要的。
運營商的專業的WiFi服務,其實也只是針對於完全的路由器小白而言的專業。對於學習能力強,而且也有一些動手能力的用戶而言,這種服務其實也沒有必要,其實現在調測無線路由器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也可以下載一些測試WiFi的免費軟體。
8. 有沒有知道,電信家庭全屋wifi具體情況是怎樣的有知道的么
全屋WiFi的推出,其實也是一個無奈之舉。
運營商主業務發展乏力,使得運營商不得不多方尋找可能的業務增長點。中國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高速的發展,中國家庭寬頻不斷的提速,經過3/4G時代,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也在不斷的增加。
在這背後,是中國的運營商不斷的投入資金在光纖網路建設以及移動基站建設的基礎,不過很遺憾的是,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都沒有從中國的互聯網建設之中獲得相應的利潤。為了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在國家層面上,要求運營商提速降費,數據業務單價斷崖式的下降,並且三大運營商之間的價格戰,也使得中國運營商整體上處於一種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對於一些有WiFi相關知識的用戶,全屋WiFi服務是沒有必要的。
運營商的專業的WiFi服務,其實也只是針對於完全的路由器小白而言的專業。對於學習能力強,而且也有一些動手能力的用戶而言,這種服務其實也沒有必要,其實現在調測無線路由器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且也可以下載一些測試WiFi的免費軟體。
9. 中國的wifi會發展起來么
這兩年內,無線AP的數量呈迅猛的增長,無線網路的方便與高效使其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目前的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國外已經有先例以無線標准來建設城域網,因此,WiFi的無線地位將會日益牢固。
WiFi是目前無線接入的主流標准,但是,WiFi會走多遠呢?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WiFi已經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現有WiFi的WiMAX,對比於WiFi的802.11X標准,WiMAX就是802.16x。與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寬的頻段選擇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間成為無線網路的一個主流標准,Intel計劃將來採用該標准來建設無線廣域網路。這相比於現時的無線區域網或城域網,是質的變革,而且現有設備仍能得到支持,保護人們的每一分錢投資。
總而言之,家庭和小型辦公網路用戶對移動連接的需求是無線區域網市場增長的動力,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辦公的進一步普及,廉價的WiFi,必將成為那些隨時需要進行網路連接用戶的必然之選。
--------------------------------------------------------------------------------
最近,業界紛紛傳出WIFI已出現生存危機的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很多企業仍然在WIFI這方面投入巨資,但從中贏利的企業幾乎沒有。據悉很多企業因WIFI而破產,前不久R Wireless公司也放棄了該項業務。那麼WIFI的盈利情況是否真的出現危機了?
不可否認,WIFI技術的商用目前碰到了許多困難。一方面是受制於WIFI技術自身的限制,比如其漫遊性、安全性和如何計費等都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另一方面,由於WIFI的贏利模式不明確,如果將WIFI作為單一網路來經營,商業用戶的不足會使網路建設的投資收益比較低,因此也影響了電信運營商的積極性。 但從WIFI技術定位看,我認為,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WIFI技術的定位主要是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將來逐漸也會成為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雖然WIFI技術的商用在目前碰到了一些困難,但這種先進的技術也不可能包辦所有功能的通信系統。可以說只有各種接入手段相互補充使用才能帶來經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而,它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和范圍內發揮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WIFI技術與3G技術相結合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0. 現在人們常用WiFi,那麼發展5g的意義在哪裡
5G基站覆蓋距離大概是200到300米。也就是說每隔350米左右,就要部署一個基站。基站覆蓋范圍是圓形,半徑是200米。5G信號,由基站的RRU通過天線發射,一個內置天線的RRU重量大概是80斤。功率大概是3kw,大概一小時3度電。5G基站很貴,是目前基站部署成本的兩倍。5G頻段高,穿透能力弱,所以打入室內後,信號會變差。尤其是在覆蓋差的地方。5G的目的是解決萬物互聯。WiFi是屬於固網,固網成本便宜,可以做到基本覆蓋。綜上在需要5G的地方,5G基站一定會覆蓋到位,5G的傳輸速率是1Gbs,wifi做到了200M覆蓋,千兆很少。所以需要5G的地方,wifi沒啥用。不需要5G的地方,初期也不會覆蓋,更不會影響wifi。所以在近幾年,兩者會存在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