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一,電路與模擬電子
穩態時電容支路電流為0,所以電容上的電壓=1A*2歐+4V=6V。
開關閉合後其他支路都被短路,電容放電迴路只有1歐電阻。
Uc就是以6V初值通過1歐電阻放電的過程。
㈡ 什麼樣的電信號可以作為RC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 零狀態響應和完全響應的激勵信號
階躍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激勵源
脈沖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零狀態響應激勵源
正弦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完全響應的激勵源
零輸入響應:不加外界激勵,僅由系統元件(電容或者電感元件)的原始儲能產生的響應稱為零輸入響應。這就是說,在零輸入響應時根本就不考慮激勵源。
(2)階躍信號的斜率對rc網路的影響擴展閱讀:
說明:微分方程的全解由齊次解和特解兩部分組成,其中齊次解的形式由微分方程對應的齊次方程的特徵根確定,特解由輸入激勵的形式決定。
時域經典解析法具有下面特點:
(1)優點:思路清晰,便於理解
(2)缺點:用到數學知識,運算量較大,對於復雜輸入信號,不易求得特解。
㈢ 電路實驗思考題:什麼樣的電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零狀態響應和完全響應的激勵源
階躍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零輸入響應激勵源
脈沖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零狀態響應激勵源
正弦信號可作為RC一階電路完全響應的激勵源
零輸入響應:不加外界激勵,僅由系統元件(電容或者電感元件)的原始儲能產生的響應稱為零輸入響應。這就是說,在零輸入響應時根本就不考慮激勵源。
(3)階躍信號的斜率對rc網路的影響擴展閱讀:
說明:微分方程的全解由齊次解和特解兩部分組成,其中齊次解的形式由微分方程對應的齊次方程的特徵根確定,特解由輸入激勵的形式決定。
時域經典解析法具有下面特點:
(1)優點:思路清晰,便於理解
(2)缺點:用到數學知識,運算量較大,對於復雜輸入信號,不易求得特解。
㈣ 兩個RC電路串聯的階躍響應
解題思路如下
穩態時候電容相當於斷路,所以到達穩態時
U1=U2=Us
在到達穩態前
設流過C1的電流為i1,流過C2的電流為i2
i1=C1c1/dt ; i2=C2c2/dt
流過R1的電流I=i1+i2
由KVL得
(i1+i2)*R1+Uc1=Us
i2*R2+Uc2=Uc1
聯立方程組求解可得Uc1(t)和Uc2(t)
㈤ 積分電路中電阻參數變化,對輸出波形影響為什麼
單管交流放大電路中,負載電阻增大後增益將加大,如果輸入信號過大輸出將會就進入三極體的非線性區,出現飽和、截止這類非線性失真,使輸出波形受到影響。
㈥ 靜態工作點變化對放大器輸出波形的影響
Rc越大,電壓放大倍數越大、輸入電阻不受影響、輸出電阻越大,Ri越大,電壓放大倍數越小、輸入電阻越小、輸出電阻不受影響,靜態工作點中電流越大,電壓放大倍數越大、輸入電阻越小、輸出電阻不受影響,但靜態工作點太大或太小容易導致三極體進入飽和或截止。
對於放大電路來說,其放大作用的前提是要保證輸出波形不失真。但是由於晶體管是一個非線性器件,由於靜態工作點設置不當或輸入信號過大等原因,可能會引起輸出波形失真。
(6)階躍信號的斜率對rc網路的影響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直流信號放大電路中,有時候為了降低雜訊,直接在運放輸出並接去耦電容,雖然放大的是直流信號,但是這樣做是很不安全的。當有一個階躍信號輸入或者上電瞬間,運放輸出電流會比較大,而且電容會改變環路的相位特性,導致電路自激振盪,這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正確的去耦電容應該要組成RC電路,就是在運放的輸出端先串入一個電阻,然後再並接去耦電容,這樣做可以大大削減運放輸出瞬間電流,也不會影響環路的相位特性,可以避免振盪。
㈦ 一階RC電路階躍響應 公式
τ=1/(RC)。由於τ對應於C上電壓升高到0.63倍電源電壓時的時間,可以用這個電壓值作為計時停止的信號。
㈧ 一階系統的階躍響應有什麼特點
一、一階系統
用一階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
二、一階系統典型的數學模型
三、典型輸入響應
1.單位階躍響應
。
y(t)的特點:
(1)由動態分量和穩態分量兩部分組成。
(2)是一單調上升的指數曲線。
(3)當t=T時,y=0.632。
(4)曲線的初始斜率為1/T。
性能分析:
(1)超調量σ% 不存在。
(2)ts=3T或4T。
2.單位斜坡響應
y(t)的特點:
(1)由動態分量和穩態分量兩部分組成。
(2)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跟蹤誤差,且誤差 值等於系統時間常數「T」。
3.單位拋物線響應
y(t)的特點:
輸入與輸出之間存在誤差為無窮大,這意味著一階系統是不能跟蹤單位拋物線輸入信號的。
4.單位脈沖響應
y(t)的特點:
Y(∞) 為t→∞ 時的輸出值。
對一階系統典型輸入響應的兩點說明:
(1)當輸入信號為單位拋物線信號時,輸出無法跟蹤輸入。
(2)三種響應之間的關系:系統對輸入信號微分(積分)的響應,就等於該輸入信號響應的微分(積分)。
四、二階系統典型的數學模型
例:
對應的系統結構圖:
對應的微分方程:
二階系統典型的數學模型:
開環傳遞函數
開環傳遞函數
五、典型二階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在初始條件為0下,輸入單位階躍信號時
特徵方程:
特徵方程的根:
二階系統響應特性取決於ξ 和 wn兩個參數,在ξ 不變情況下取決於 wn 。
1.過阻尼(ξ >1)的情況
特徵根及分布情況:
階躍響應:
響應曲線:
2.欠阻尼(ξ <1)的情況
特徵根及分布情況:
階躍響應:
響應曲線:
3.臨界阻尼 (ξ =1)的情況
特徵根及分布情況:
階躍響應:
響應曲線:
4.無阻尼 (ξ =0)的情況
特徵根及分布情況:
階躍響應:
響應曲線:
結論:
1、不同阻尼比有不同的響應,決定系統的動態性能。
2、實際工程系統只有在 0< ξ< 1才具有現實意義。
六、二階系統動態特性指標
二階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為:
對應的單位階躍響應為:
當阻尼比為 0< ξ< 1時,則系統響應如圖
1.上升時間 :在暫態過程中第一次達到穩態值的時間。
對於二階系統,假定情況 0< ξ< 1下,暫態響應:
令t=tr 時,則y(tr)=1
經整理得
2.最大超調量σ% :暫態過程中被控量的最大數超過穩態值的百分數。
即:
最大超調量發生在第一個周期中時刻 t=ttp ,叫 tp 峰值時間。
在 t=tp 時刻對y(t) 求導,令其等於零。
經整理得
將其代入超調量公式得
3.調節時間 ts :輸出量y(t) 與穩態值y(∞) 之間的偏差達到允許范圍(±2%~±5%),並維持在允許范圍內所需要的時間。
結論:
若使二階系統具有滿意的性能指標,必須選合適的 ξ,wn 。wn 增大可使t s 下降,可以通過提高開環放大系數k來實現;增大阻尼比,可減小振盪,可通過降低開環放大系數實現。
例 有一位置隨動系統,結構圖如下圖所示,其中K=4。
(1)求該系統的自然振盪角頻率和阻尼比;
(2)求該系統的超調量和調節時間;
(3)若要阻尼比等於0.707,應怎樣改變系統放大倍數K?
解(1)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為
寫成標准形式
可知
(2)超調量和調節時間
(3)要求ξ=0.707 時,
七、提高二階系統動態性能的方法
1.比例——微分(PD)串聯校正
未加校正網路前:
加校正網路後:
校正後的等效阻尼系數:
2.輸出量微分負反饋並聯校正
未加校正網路前:
加校正網路後:
兩種校正方法校正後等效阻尼系數:
由於
可得
由於阻尼系數上升,超調量下降,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動態性能。
㈨ 為何在典型控制環節中,輸入的階躍信號取為1.00V時,而各個典型環節輸出信號小於10V
會有延遲作用,這個由運算放大器的壓擺率(slew rate)(V/S)決定。即使有一個理想的階躍輸入,輸出的斜率也會達到壓擺率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