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判斷電壓反饋與電流反饋
常用的辦法:輸出短路法。就是說假設輸出電壓為零,或者令負載電阻RL=0,然後看反饋信號是否存在,若反饋信號不存在了,說明反饋信號與輸出電壓成比例,就是電壓反饋。若反饋信號還存在,則說明反饋信號與輸出電壓不成比例,而是與輸出電流成比例,是電流反饋。
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指的就是反饋信號在輸出端的取樣是電壓還是電流。若反饋信號等於是輸出電壓或者是輸出電壓的一部分,那麼就是電壓反饋,如果反饋信號等於輸出電流或者是輸出是電流的一部分的話,那麼就是電流反饋。
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組態,根據從輸出端的取樣方式來說可以分為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根據反饋信號在信號輸入端的運算方式可以分為串聯反饋和並聯反饋,所以基本組態有四種:電壓串聯,電壓並聯,電流串聯,電流並聯。
(1)怎麼判斷反饋網路的反饋信號擴展閱讀
相關判定:
1、找反饋橋梁,確定反饋網路
反饋橋梁是直接連接輸出和輸入的最短路徑,它跟輸出和輸入的其他公共部分一起統稱為反饋網路。反饋橋梁可以從輸入端開始採取「順藤摸瓜」的辦法向輸出端尋找。
2、判斷反饋的基本形式
反饋橋梁在輸出端連接輸出電壓的「上端」(或「下端」),就形成電壓反饋(或電流反饋);反饋橋梁在輸入端連接輸入信號的「前端」(或「後端」)就為並聯反饋(或串聯反饋)。
3、判定反饋極性:
用瞬時極性法判定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具體方法是:先假設輸入電壓信號。
在某一瞬時的極性為正(相對於參考地而言),並用⊕標記,然後順著信號的傳輸方向,逐步推出輸出信號和反饋信號的瞬時極性(並用⊕或標記),最後判定反饋信號是增強還是削弱了凈輸入信號,如果是削弱,則為負反饋,如果是增強,則是正反饋。
② 怎樣判斷電流反饋、電壓反饋、串聯反饋、並聯反饋
先找出在輸入輸出迴路之間起聯系作用的反饋元件(或反饋網路)。
根據反饋信號的取出方式,判定是電壓還是電流反饋:方法1:將輸出端短路,若反饋信號不存在,為電壓反饋;反之為電流反饋。方法2:當反饋信號與輸出信號由同一端引出時(如輸出信號從集電極取出,反饋網路的輸入端也接在集電極)是電壓反饋;反之為電流反饋。
根據反饋的接入方式判定是串聯反饋還是並聯反饋:反饋信號Vf與輸入信號Vi在輸入迴路串接,以電壓形式疊加,為串聯反饋。反饋信號If與輸入信號Ii在輸入迴路並接,以電流形式疊加,為並聯反饋。方法1: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在不同節點引入(例如三極體b和e極,或運放的反向端和同向端)為串聯反饋;輸入信號與反饋信號在同一節點引入(例如三極體b極,或運放的反向端)為並聯反饋。方法2:將輸入迴路的反饋點對地短路,若輸入信號仍能加到放大電路中去,為串聯反饋;若輸入信號不能加到放大電路中去,為並聯反饋。
最後看反饋對輸入信號的影響,判定是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從輸入端加入任意極性(正或負)的信號,使信號沿著信號傳輸路徑向下傳輸(從輸入到輸出)。再從輸出反向傳輸(反饋)到輸入端。反饋信號在輸入端與原輸入信號相比較,看凈輸入信號是增加還是減小(極性相同還是極性相反)。極性相同(增加)是正反饋,極性相反(減小)是負反饋。具體判別時可以將輸入和反饋兩個信號,接到輸入迴路的同一極上,則兩者極性相反為負反饋,極性相同為正反饋。
③ 模擬電路反饋的判斷
你先找出反饋網路,然後觀察其輸出端,如果將輸出接地(短路),反饋信號就沒有了的話,那就是電壓反饋,如果還有就是電流反饋。
然後再觀察其輸入端,反饋信號vf與輸入信號vi在輸入迴路串接,以電壓形式疊加,為串聯反饋。反饋信號if與輸入信號ii在輸入迴路並接,以電流形式疊加,為並聯反饋。也可以用短接的方法判斷,好像是短路輸入,信號進不去的話是並聯,進得去是串聯
,這個方法我有點忘記了。
④ 如何判別電路的反饋類型
1、判斷是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的經驗法
a)負載短路法:使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饋信號Xf消失,則說明反饋信號取樣於輸出電壓,則為電壓反饋(Xf=FV0)。若反饋信號仍然存在,則說明反饋信號取樣於輸出電流,則為電流反饋(Xf=FI0)。
b)一般規律法:反饋量取自於信號輸出端的電壓信號,為電壓反饋;反饋信號取自於信號輸出端的電流信號,為電流反饋。具體來說,將負載電阻與反饋網路看作雙端網路(在反饋放大電路中其中一端通常為公共接地端),若負載電阻與反饋網路並聯,則反饋量對輸出電壓采樣,為電壓反饋。
否則,反饋量無法直接對輸出電壓進行采樣,則只能對輸出電流進行采樣,即為電流反饋。如圖1所示:輸出電壓在發射極e上,反饋信號取在發射極e上,即反饋量取自於信號輸出端,則為電壓反饋。如圖2所示,反饋信號取自於非信號輸出端,則為電流反饋。
2、判斷是並聯反饋還是串聯反饋的經驗法
a)輸入短路法:將輸入端交流短路,若反饋量作用不到放大電路輸入端,則為並聯反饋;若反饋量仍能作用到放大電路輸入端,則為串聯反饋。
b)一般規律法:反饋量加到非信號輸人端的是串聯反饋;反饋量加到信號輸入端則為並聯反饋。反饋信號加到信號輸入端則為並聯反饋。如圖2反饋信號加到了非信號輸入端則為串聯反饋。
(4)怎麼判斷反饋網路的反饋信號擴展閱讀
引入負反饋呢主要是使放大電路工作在線性區,使輸出電壓不超過最大輸出電壓,因為不引入負反饋其電壓放大倍數很大,理想化可認為是無窮大,引入之後就降到了很小,但夠了。
然後是對放大電路的一些性能的影響:首先,對放大電路的放大倍數與穩定性的影響:以犧牲放大倍數來穩定放大電路。
比如沒有引入負反饋時放大倍數為Au,變化率為10%,引入1+AF為100的反饋電路,那麼放大倍數為Au/(1+AF),但變化率為0.1%;其次,對輸入電阻的影響:串聯負反饋增大輸入電阻1+AF倍,並聯負反饋減小輸入電阻至1/(1+AF)。
對輸出電阻的影響:電流負反饋增大輸出電阻1+AF倍,電壓負反饋減小輸出電阻至1/(1+AF);還能展寬頻帶:下限頻率下降至1/(1+AF),上限頻率上升1+AF倍,所以頻帶更寬。最後可以減小非線性失真等等作用。比如反相比例運算放大器,同相比例運算放大器,電壓跟隨器等。
⑤ 怎樣判斷反饋信號是電流還是電壓
是從輸出端來判斷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而不是從輸入端來判斷的,具體的判斷方法通常可以採納以下三種:
(1)將輸出端短路(即令uo=0),觀察此時電路是否仍有反饋信號。若電路中反饋信號消失,則為電壓反饋;反之,若反饋仍存在,則為電流反饋。例如:在圖3所示的電路中,若設uo=0,則uf=0,也就說明反饋信號消失,這類反饋就屬於電壓反饋。
(2)直接從輸出端的取樣對象來區分,若取樣對象為輸出電壓,則為電壓反饋;若取樣對象為輸出電流,則為電流反饋。在這里我們仍以圖3電路為例,從該電路的輸出端來看,取樣對象為輸出電壓uo,由於Rf和R1組成分壓器,使得反饋電壓uf是uo的一部分,故為電壓反饋。
(3)除公共接地線外,若輸出信號與反饋信號從同一點引出,則為電壓反饋;若輸出信號與反饋信號從不同點引出,則為電流反饋。對於如圖所示電路,反饋信號uf從輸出端A點取出,而輸出信號UO從O點取出,因它們取自不同點,故為電流反饋。
反饋信號的作用和原理:
作用:信號反饋裝置通常安裝於選擇閥或選擇閥之後的主管路上、以及櫃式七氟丙烷瓶頭閥上,用以啟動設置在防護區入口處表示氣體噴灑的火災聲光警報器。另外,通過信號反饋裝置還可以監測系統是否正常啟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通過機械應急方式啟動系統進行滅火。
原理:信號反饋裝置通常是由閥體、活塞、微動開關和自鎖裝置等組成,當滅火劑釋放後其壓力推動內部活塞,使微動開關接通,從而將信號反饋到控制器,由控制器啟動設在防護區門外指示滅火劑噴放的火災聲光報警器
⑥ Re1的反饋支路怎麼看是正負反饋串聯並聯反饋,其實我都不太明白,為什麼它有反饋啊
負反饋是凈輸入量減小。
對於T1管,兩個輸入端是左邊的基極和下邊的發射極。vbe是凈輸入量。
Re1引入交流反饋。
判斷串並聯看反饋信號是否與輸入信號在同一個輸入端。同一個輸入端是並聯反饋。vo回來在T1管的e端,輸入信號在b端,不同端,得到是串聯負反饋。
瞬時極性法,設vi(+),T1集電極(-),T2基極(-),T2集電極(+),T2發射極(+),T3基極(+),T3發射極(+),即反饋信號xf為(+),凈輸入量減小,得到負反饋。
關於瞬時極性法,共射放大電路輸出反相(Av是負的),共集放大電路輸出同相(電壓增益≈1),換種說法就是對於三極體,基極入,集電極出:反相;基極入,發射極出:同相。
最後,你不懂的太多了,如果使用的是華科的教材,建議去b站看張林的公開課,ppt在評論區就有,上課聽不懂就課後自學加問老師,模電只要耐得住寂寞慢慢學,真不難。老師為什麼什麼都懂,無非是教了十幾年,相當於每年重修一遍。你只要捨得花兩個月看三遍,做課後習題,再勤問老師,必懂。
祝點贊的模電90+(滿分100)。
⑦ 怎麼判斷哪些元件構成了反饋網路 怎麼看它們送回輸出迴路的反饋信號是電壓還是電流
哪些元件構成了反饋網路
這個電路的負反饋元件是Re,是為了穩定晶體管的工作點。 假設晶體管基極電位是一確定值(由Rb1與Rb2分壓決定),為晶體管提供固定偏壓。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即可工作。有些直觀上可以看到一些現象,如電壓表或電流表偏轉、燈泡發光等;有些可能需要測量儀器知道是否在正常工作。按照流過的電流性質,一般分為兩種。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交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交流電路」。
反饋控制系統由哪些基本元件組成
(3)比較元件:其職能是把測量元件檢測的被控量實際值與給定元件給出的參據量進行比較.求出它們的偏差;
(4)放大元件:其職能是將比較元件給出的偏差信號進行放大,用來推動執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對象;
(5)執行元件:其職能是直接推動被控對象,使其被控量發生變化;
(6)校正元件:也叫補償元件,它是結構或參數便於調整的元件,用串聯或反饋的方式連接在系統中,以改善系統的性能。
反饋控制系統是由哪些最基本的元件組成的
由執行元件、測量元件和控制元件三部分組成。執行元件用於改變被控量,如電機作為執行元件可以改變機械臂的角度;測量元件用於測量被控量,如採用旋轉變壓器或者碼盤等角位置測量元件可以檢測機械臂的轉角;控制元件用於實現閉環控制,改善被控系統性能,一般採用模擬電路、DSP、PLC或者計算機等部件實現,可以校正被控對象,改變系統開環傳遞函數,使閉環系統滿足一定的性能指標要求。
對於反饋電路,該如何找反饋元件或反饋網路呢?有什麼實用的方法嗎?
這個電路的負反饋元件是Re,是為了穩定晶體管的工作點。
假設晶體管基極電位是一確定值(由Rb1與Rb2分壓決定),為晶體管提供固定偏壓。而晶體管的直流工作點會由於溫度變化而發生漂移,致使集電極電流改變,這里假設集電極電流自己增大了,那麼這個電流也流過Re,Re上的壓降也會增大,使得發射極電位上升。由於基極電位固定不變,發射極電位上升就使得Vbe下降(也可以這樣理解:基極電位固定不變,發射極電位上升就等效於基極電位下降),總之基極偏流就會減小,使得集電極電流下降。這就是一個負反饋的過程。
什麼是反饋元件?
將放大電路出入迴路中的輸出信號(電壓或電流)通過某一電路或元件,部分或全部的送回到輸入迴路中去的措施稱為反饋。
⑧ 怎麼樣簡單有效的判斷反饋電路的組態
首先是負反饋才有組態,其次看輸入,如果反饋網路和輸入信號同端進入時並聯,否則串;輸出信號直接連反饋網路是電壓,否則電流。
極性: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同相---正反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反相---負反饋。
組態:並聯串聯看輸入;電流電壓看輸出。
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在同一輸入端---並聯反饋
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在不同輸入端---並聯反饋
反饋信號正比於輸出電壓---電壓反饋。(輸出電壓短路,反饋亦為0)
反饋信號正比於輸出電流---電流反饋。(輸出電壓短路,反饋不為0)
(8)怎麼判斷反饋網路的反饋信號擴展閱讀:
反饋可分為負反饋和正反饋。前者使輸出起到與輸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統輸出與系統目標的誤差減小,系統趨於穩定;後者使輸出起到與輸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統偏差不斷增大,使系統振盪,可以放大控製作用。對負反饋的研究是控制論的核心問題。
在放大電路中既有直流分量,又有交流分量,所以必然有直流反饋和交流反饋之分。直流反饋影響放大電路的直流性能,如靜態工作點。交流反饋影響放大電路的交流性能,如增益、輸入電阻、輸出電阻和帶寬等。
⑨ 請問如何判斷反饋的四種類型,如何判斷反饋信號是電流還電壓
反饋的判斷方法: 1、有無反饋判斷方法:若放大電路中存在將輸出迴路與輸入迴路相連接的通路,即反饋通路,並由此影響了放大電路的凈輸入,則表明電路引入了反饋;否則電路中便沒有反饋。 2、反饋極性判斷:若反饋信號使基本放大電路的凈輸入信號增大,則說明引入了正反饋;若反饋信號使基本放大電路的凈輸入信號減小,則說明引入負反饋。 3、反饋類型判斷:(1)輸出短路法:將輸出端短路,若反饋信號消失,為電壓反饋,反之就為電流反饋。(2)輸出開路法:將輸出端開路,若反饋信號消失,為電流反饋,反之就為電壓反饋。(3)串聯反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加在輸入迴路的兩個電極,既為串聯反饋。判斷方法:將(4)並聯反饋:反饋信號與輸入信號加在輸入迴路的同一電極,既為並聯反饋。串、並反饋判斷方法:將輸入短路,若反饋信號消失(反饋信號也被短路),為並聯反饋,反之為為串聯反饋
⑩ 如何判斷電路反饋
1、判斷是電壓反饋還是電流反饋的經驗法
a)負載短路法:使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交流短路。若反饋信號Xf消失,則說明反饋信號取樣於輸出電壓,則為電壓反饋(Xf=FV0)。若反饋信號仍然存在,則說明反饋信號取樣於輸出電流,則為電流反饋(Xf=FI0)。
b)一般規律法:反饋量取自於信號輸出端的電壓信號,為電壓反饋;反饋信號取自於信號輸出端的電流信號,為電流反饋。具體來說,將負載電阻與反饋網路看作雙端網路(在反饋放大電路中其中一端通常為公共接地端),若負載電阻與反饋網路並聯,則反饋量對輸出電壓采樣,為電壓反饋。
否則,反饋量無法直接對輸出電壓進行采樣,則只能對輸出電流進行采樣,即為電流反饋。
2、判斷是並聯反饋還是串聯反饋的經驗法
a)輸入短路法:將輸入端交流短路,若反饋量作用不到放大電路輸入端,則為並聯反饋;若反饋量仍能作用到放大電路輸入端,則為串聯反饋。
b)一般規律法:反饋量加到非信號輸人端的是串聯反饋;反饋量加到信號輸入端則為並聯反饋。
(10)怎麼判斷反饋網路的反饋信號擴展閱讀
從概念上說,若反饋量與輸出電壓(有時不一定是輸出電壓,而是取樣處的電壓)成正比則為電壓反饋;若反饋量與輸出電流(有時不一定是輸出電流,而是取樣處的電流)成正比則為電流反饋。在判斷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時,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採用負載短路法。
負載短路法實際上是一種反向推理法,假設將放大電路的負載電阻RL短路(此時,),若輸入迴路中仍然存在反饋量,即,則為電流反饋;若輸入迴路中已不存在反饋,即則為電壓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