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路(英語:Wireless network)指的是任何型式的無線電計算機網路,普遍和電信網路結合在一起,不需電纜即可在節點之間相互鏈接。
無線電信網路的作用:被應用在使用電磁波的搖控信息傳輸系統,像是無線電波作為載波和物理層的網路。
無線網路採用與有線網路同樣的工作方法,它們按PC、伺服器、工作站、網路操作系統、無線適配器和訪問點通過電纜連接建立網路。無線區域網絡是指以無線信道作傳輸媒介的計算機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計算機無線聯網方式是有線聯網方式的一種補充,它是在有線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使網上的計算機具有可移動性,能快速、方便地解決以有線方式不易實現的網路信道的連通問題。
(1)對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無線聯網要解決兩個主要問題:
1、通信信道的實現與性能。
2、提供像有線網路系統那樣的網路服務功能。
對於第一點的基本要求是:工作穩定、數據傳輸率高(大於1Mbps)、抗干擾、誤碼率低、頻道利用率高、具有保密性和收發的單一性、可以進行有效的數據提取。
對於第二點的基本要求是:現有的網路系統應能在其中運行,即要兼容有線網路的軟體,使用戶能透明地操作而無須考慮網路環境。
⑵ 無線網路可分為哪兩種
無線區域網有兩種組網模式,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和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1、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
點對點無線網路是一種點對點的對等式移動網路,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支持,網路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網路中不存在無線AP(無線接入點),通過多張無線網卡自由的組網實現通信。
2、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集中控制式模式網路,是一種整合有線與無線區域網架構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無線網卡與無線AP進行無線連接,再通過無線AP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實際上Infrastructure模式網路還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一種是無線AP+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
(2)對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WLAN的實現協議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無線保真技術——Wi-Fi,它實際上提供了一種能夠將各種終端都使用無線進行互聯的技術,為用戶屏蔽了各種終端之間的差異性。
在實際應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簡單,以家庭WLAN為例,只需一個無線接入設備-路由器,一個具備無線功能的計算機或終端(手機或PAD),沒有無線功能的計算機只需外插一個無線網卡即可。
有了以上設備後,具體操作如下:使用路由器將熱點(其他已組建好且在接收范圍的無線網路)或有線網路接入家庭,按照網路服務商提供的說明書進行路由配置,
配置好後在家中覆蓋范圍內(WLAN穩定的覆蓋范圍大概在20 m~50 m之間)放置接收終端,打開終端的無線功能,輸入服務商給定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接入WLAN。
⑶ 天氣對無線網路的影響
wifi的電磁波基本上只能直線傳播,衍射現象很微弱。雨天、霧天對無線電波的吸收、散射影響是比較大的, 雨天的衰減主要是由於雨點所引起的電波散射和吸收作用,霧天里對無線電波的吸收比散射更起主要作用。
自然界天氣變化莫測,雷電、雨、、風、霧、雪等變化無窮,而無線通訊在某種條件下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雷電和暴雨影響比較大,其他天氣對微波通訊影響不大。
一、雷電
無線通訊屬於電子通訊范疇,雷電對於電子設備有著強大的摧毀力,無線通訊由於天線架設位置比較高,所以必須要做好設備防雷,一般情況下被雷擊中的概率一般會極低,即便某個建築物被雷擊中,也是之中了大樓的避雷針,強大的電流會在瞬間流入地下,在無線設備上會產生感應電壓,通過射頻防雷器將電流瀉入地下。基帶電纜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通過安裝網路防雷器,卸掉基帶電纜的瞬間高電壓。
二、暴雨
當電波穿過降雨的區域時,雨滴會對電波產生吸收和散射,故而造成衰減。雨衰的大小與雨滴半徑與波長的比值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雨滴的半徑則與降雨率有關。實測結果表明雨滴的半徑約在0.025cm~0.3cm之間,但無線電波長越接近此波長時,雨衰值越大。雨衰對電波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吸收衰減,大部分表現為熱損耗。2.4Ghz 的波長為12.5厘米左右,3.5Ghz的波長為8.3厘米, 5.8Ghz的波長為5.5厘米左右,在Ku波段(11G~12Ghz)內電波的波長在2.5cm左右,從上述波長中可以看出,Ku波段雨衰的大小與雨滴的物理模型比較接近受影響最大,其他頻率的雨衰我們一般根據實驗結果估算為 40公里6dbi ,採用高增益天線和高發射功率是抵抗雨衰的有效手段。無線通訊要求信號的凈增益儲備,一般2.4Ghz 要求必須達到10dbi以上,5.8Ghz必須達到15dbi以上,我們在設計無線鏈路時一般會把凈增益儲備設計到30dbi以上,即便有暴雨減去6dbi的損耗,系統得增益儲備還在20dbi以上,所以無線通訊系統不會受到雨天的影響。
三、如何計算系統凈增益儲備根據用戶對無線鏈路設計的具體要求:所有的聯網節點設計要求達到客戶需求的鏈路傳輸速率,系統餘量至少為15bm,結合方案設計的總體設計思路和設無線定位系統_基於WiFi信號的定位解決方案_信銳技術計原則、用戶提供的相關數據、點對多點組網模式、不同產品來進行整體方案設計。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理論計算算出在自由空間中不同的天線配置在滿足15dBm的餘量的前提下所能夠傳輸的距離。已知的參數有LB產品的6Mbps時的接收靈敏度為-91dBm,設備的輸出功率按最大輸出功率計算為Pout=27dBm,發射端天線的增益為Gt,接收端天線的增益為Gr,發射端的饋線損耗為Ct,接收端的饋線損耗為Cr,空間的信號衰減為PL,1/2英寸的Andrew電纜的衰減為0.12dBm;接收端接收的信號強度為Si; 由於LB系列產品的室內/室外單元之間使用基帶電纜相連,其最大允許長度為90米,所以對於饋線長度小於90米的網點,可以直接使用基帶電纜,對無線信號不會產生損耗,所以在上述計算公式中饋線的損耗為0,在設計方案中沒有站點的饋線長度超過90米,由此帶來的饋線的損耗為0。
接收端的信號接收強度為(見附圖): Si=Pout-Ct+Gt-PL+Gr-Cr 電磁波在空間傳輸時的信號功率衰減的計算公式為:32.4+20xLogFmhz+20xLogRKm 在5.8GHz時為:PL=108+20LogD[km] 將此公式帶入上公式:Si=Pout-Ct+Gt-108-20LogD[km]+Gr-Cr 根據此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不同增益的天線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傳輸的距離: 以監控中心與各個監控點為例:監控中心採用120°扇區天線的增益為15dBi,在只使用基帶電纜的情況下,遠端站點採用外接28dBi定向天線,以距離15公里帶入上面的公式: 接收靈敏度=27-0+15-(108+20LogD[km])+28-0=-61dBm 得到的接收信號強度比6Mbps速率的接收靈敏度-91dBm有30dBm以上的儲備量。
⑷ 無線網路的標准有多少種
無線網路的標准有6種,分別是:
1、802.11a
高速WLAN協議,使用5G赫茲頻段。最高速率54Mbps,實際使用速率約為22-26Mbps。與802.11b不兼容,是其最大的缺點。
2、802.11b
最流行的WLAN協議,使用2.4G赫茲頻段。最高速率11Mbps,實際使用速率根據距離和信號強度可變 (150米內1-2Mbps,50米內可達到11Mbps)。802.11b的較低速率使得無線數據網的使用成本能夠被大眾接受。
3、802.11e
基於WLAN的QoS協議,通過該協議802.11a,b,g能夠進行VoIP。也就是說,802.11e是通過無線數據網實現語音通話功能的協議。該協議將是無線數據網與傳統移動通信網路進行競爭的強有力武器。
4、802.11g
802.11g是802.11b在同一頻段上的擴展。支持達到54Mbps的最高速率。兼容802.11b。該標准已經戰勝了802.11a成為下一步無線數據網的標准。
5、802.11h
802.11h是802.11a的擴展,目的是兼容其他5G赫茲頻段的標准,如歐盟使用的HyperLAN2。
6、802.11i
802.11i是新的無線數據網安全協議,已經普及的WEP協議中的漏洞,將成為無線數據網路的一個安全隱患。802.11i提出了新的TKIP協議解決該安全問題。
(4)對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應用領域
1、網路媒體
由於無線網路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
2、掌上設備
無線網路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Wi-Fi手機成為了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3、日常休閑
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
4、客運列車
2014年11月28日14時20分,中國首列開通WiFi服務的客運列車——廣州至香港九龍T809次直通車從廣州東站出發,標志中國鐵路開始WiFi(無線網路)時代。
列車WiFi開通後,不僅可觀看車廂內部區域網的高清影院、玩社區游戲,還能直達外網,刷微博、發郵件,以10—50兆的帶寬速度與世界聯通。
⑸ 什麼是無線網路什麼工作原理
也是使用tcp/ip協議通信傳輸網路,和有線網大同小異,只是傳輸介質不同,有線使用銅線介質傳輸,無線使用無線電波傳輸,這樣無線電有頻率和波段,大多數咱們使用的無線路由器WiFi都是2.4G或5G 波段的信號傳輸。
與有線傳輸相比,無線傳輸具有許多優點。或許最重要的是,它更靈活。無線信號可以從一個發射器發出到許多接收器而不需要電纜。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
在無線通信中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
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接收和發送信號都需要天線,天線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在信號的傳播中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形成多徑信號。
無線通信原理——基本原理
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通稱為移動通信,人們把二者合稱為無線移動通信。簡單講,無線通信是僅利用電磁波而不通過線纜進行的通信方式。
1,無線頻譜
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聲音和光是電磁波得兩個例子。無線頻譜(也就是說,用於廣播、蜂窩電話以及衛星傳輸的波)中的波是不可見也不可聽的——至少在接收器進行解碼之前是這樣的。
「無線頻譜」是用於遠程通信的電磁波連續體,這些波具有不同的頻率和波長。無線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 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例如,AM廣播涉及無線通信波譜的低端頻率,使用535到1605khz之間的頻率。
當然,通過空氣傳播的信號不一定會保留在一個國家內。因此,全世界的國家就無線遠程通信標准達成協議是非常重要的。ITU就是管理機構,它確定了國際無線服務的標准,包括頻率分配、無線電設備使用的信號傳輸和協議、無線傳輸及接收設備、衛星軌道等。如果政府和公司不遵守ITU標准,那麼在製造無線設備的國家之外就可能無法使用它們。
2,無線傳輸的特徵
雖然有線信號和無線信號具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包括協議和編碼的使用——但是空氣的本質使得無線傳輸與有線傳輸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有線信號一樣,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
3,天線
每一種無線服務都需要專門設計的天線。服務的規范決定了天線的功率輸出、頻率及輻射圖。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一個重要考慮是天線可以將信號傳輸的距離,同時還使信號能夠足夠強,能夠被接收機清晰地解釋。無線傳輸的一個簡單原則是,較強的信號將傳輸的比較弱的信號更遠。
正確的天線位置對於確保無線系統的最佳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於遠程信號傳輸的天線經常都安裝在塔上或者高層的頂部。從高處發射信號確保了更少的障礙和更好的信號接收。
4,信號傳播
在理想情況下,無線信號直接在從發射器到預期接收器的一條直線中傳播。這種傳播被稱為「視線」(Line Of Sight,LOS),它使用很少的能量,並且可以接收到非常清晰的信號。不過,因為空氣是無制導介質,而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路徑並不是很清晰,所以無線信號通常不會沿著一條直線傳播。當一個障礙物擋住了信號的路線時,信號可能會繞過該物體、被該物體吸收,也可能發生以下任何一種現象:發射、衍射或者散射。物體的幾何形狀決定了將發生這三種現象中的那一種。
(1)反射、衍射和散射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反射」與其他電磁波(如光或聲音)的反射沒有什麼不同。波遇到一個障礙物並反射——或者彈回——到其來源。對於尺寸大於信號平均波長的物體,無線信號將會彈回。例如,考慮一下微波爐。因為微波的平均波長小於1毫米,所以一旦發出微波,它們就會在微波爐的內壁(通常至少有15cm長)上反射。究竟哪些物體會導致無線信號反射取決於信號的波長。在無線LAN中,可能使用波長在1~10米之間的信號,因此這些物體包括牆壁、地板天花板及地面。
在「衍射」中,無線信號在遇到一個障礙物時將分解為次級波。次級波繼續在它們分解的方向上傳播。如果能夠看到衍射的無線電信號,則會發現它們在障礙物周圍彎曲。帶有銳邊的物體——包括牆壁和桌子的角——會導致衍射。
「散射」就是信號在許多不同方向上擴散或反射。散射發生在一個無線信號遇到尺寸比信號的波長更小的物體時。散射還與無線信號遇到的表面的粗糙度有關。表面也粗糙,信號在遇到該表面是就越容易散射。在戶外,樹木會路標都會導致行動電話信號的散射。
另外,環境狀況(如霧、雨、雪)也可能導致反射、散射和衍射
(2)多路徑信號
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這樣的信號被稱為「多路徑信號」。多路徑信號的產生並不取決於信號是如何發出的。它們可能從來源開始在許多方向上以相同的輻射強度,也可能從來源開始主要在一個方向上輻射。不過,一旦發出了信號,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它們就將沿著許多路徑傳播。
無線信號的多路徑性質既是一個優點又是一個缺點。一方面,因為信號在障礙物上反射,所以它們更可能到達目的地。在辦公樓這樣的環境中,無線服務依賴於信號在牆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傢具上的反射,這樣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
多路徑信號傳輸的缺點是因為它的不同路徑,多路徑信號在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不同距離上傳播。因此,同一個信號的多個實例將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器,導致衰落和延時。
5,固定和移動
每一種無線通信都屬於以下兩個類別之一:固定或移動。在「固定」無線系統中,發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是不變的。傳輸天線將它的能量直接對准接收器天線,因此,就有更多的能量用於該信號。對於必須跨越很長的距離或者復雜地形的情況,固定的無線連接比鋪設電纜更經濟。
不過,並非所有通信都適用固定無線。例如,移動用戶不能使用要求他們保留在一個位置來接收一個信號的服務。相反,行動電話、尋呼、無線LAN以及 其它許多服務都在使用「移動」無線系統。在移動無線系統中,接收器可以位於發射器特定范圍內部的任何地方。這就允許接收器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同時還繼續接受信號。
具體的數據傳輸原理是一樣的:數據是0和1 任何復雜的數據都是通過0和1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 發送 您好 兩個字 還原成最本質的數據就是一串0和1混在一起的數字 而0和1對於物理層來說 就是兩種狀態 所以理論上 任何能表示兩種狀態的物理現象並且可以傳播的都可以用於傳輸數據 包括光 電 電磁波等等
比如說 可以用燈滅表示0 燈亮表示1 那我在遠處對著你恍恍手電筒就完成了一次無線傳輸。
而對於日常用到的無線傳輸 採用的是電磁波的方式
電磁波的傳輸原理大概是:電流流過導體時 會對周圍產生電磁波 而導體在電磁波環境中 會產生電流
這樣 我這邊用一根鐵棍 兩邊接上電 然後控制鐵棍中的電流 就會在空間中產生一定規律的電磁波 而對應的 另一方在我產生的電磁波的范圍內 放另一根鐵棍 這根鐵棍里就會產生有規律的電流 這樣就完成了物理層面上最基本的兩種狀態的表達 從而傳輸了數據。
⑹ 怎樣對無線網路加密
買來的無線路由器插上網線之後是沒有密碼的,給無線網加密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無線網,並通過電腦連接到無線網。
2.然後在地址欄里輸入:192.168.1.1(無線網設置通用網址)
3.系統會自動跳轉到所連接的無線網硬體生產公司的網站,以水星無線路由器為例,之前設置了管理員密碼,所以再次登錄時需要輸入管理員密碼,如果是初次設置,需要自己設置管理員密碼,每一次修改無線密碼都需要輸入管理員密碼(目前知道的僅有水星如此)
4.登錄上去之後點擊無線設置,點開之後選擇菜單中的無線安全設置
5.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設置無線網密碼
6.在PSK密碼中輸入你想要修改的無線網密碼,點擊保存,密碼修改成功。
7.修改成功之後會自動斷網,此時找到你的無線網賬號,然後右擊選擇忘記此網路然後左擊選擇鏈接輸入新的無線網密碼即可成功鏈接上無線網。
⑺ 路由器的好壞,對無線網路的信號有沒有什麼影響
會有影響,路由器是用軟體處理的,路由器的性能好壞多少都能影響網路性能,延時也會引起。再專業一點講,路由器處理的是OSI第三層,交換機處理到第二層,處理的層次越高,影響越大。
無線路由器的性能不穩定就會影響到無線上網的速度,如果路由器與電腦之間障礙物太多或距離太遠的話,也會屏蔽掉你不少的信號,影響無線上網速度。
⑻ 如何進行無線網路信號設置
好多朋友都在使用無線上網,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802.11N標准已經成為無線路由設備與接入設備必備的一項服務標准,其良好的技術優勢讓之前的協議都無法比擬,無論是安全性還是實用性都擁有了一次全新的升級,不可否認的是,802.11N標準的出台是值得所有無線網路用戶開心的一件事,無論是從數據分享看還是無線信號穩定性、覆蓋區域上都有巨大提升。那麼,如何擁有更好的信號來保障無線網路更出色地工作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切實可行的小技巧。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1、選擇5GHz頻率下工作
作為802.11N標準的特色之一的就是雙頻工作,支持11N協議的無線路由設備能夠在傳統的2.4GHz頻率上正常工作,也能夠在5GHz的頻率下工作。不過作為前者,目前有太多設備的工作頻率也處於此范圍,如藍牙、微波爐等,這些設備在工作時也許將影響無線網路的傳輸。此時,我們可以選擇將設備設為在5GHz頻率下工作,這樣將更好的發揮路由功能。當然,不是說5GHz頻率下工作就不受影響,雙頻工作的優勢就是在某頻率下工作狀況受影響時,可以隨時切換,以保障正常工作。目前有些產品還支持雙頻混搭,可以同時在2種頻率下工作,為用戶無線網路穩定帶來保障。
2、最好設置僅對無線"N"支持
802.11N標准作為最新協議,保持了向後兼容的特性,對之前的11b/g標准仍舊提供支持。不過為了更好的安全考慮,我們最好還是對無線路由設備僅設置對11N支持。當我們對11N無線路由設置AES加密或WPA2加密時,由於需要額外的硬體支持,可能這兩種加密措施並不能被舊路由兼容。所以這就讓僅支持老標準的設備不能正常接入,而使用WEP加密或不加密又不能得到足夠安全保障。
3、選擇最佳的頻道
在我們平常使用的無線路由器中,一般在設置首頁都會見到無線網路信號頻道的選擇那一選項。面對超過10個以上的頻道我們該如何選擇呢?不同頻道都是按照5MHz分割開來的一段段波段,如果相隔波段太小,將會直接導致頻道間互相影響。在我們設置時也要視具體環境狀況來進行配置,比如說如果採用1和6信號都不是那麼讓人接受的話,也許頻道3才是最佳。
4、調整天線角度
在使用過程中,天線的角度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通過對天線角度的調整,可以認為的增強無線網路對於某些區域的覆蓋強度,增強信號對指定區域的穩定性與傳輸速率的提高。
5、調整發射功率配置選項
在無線路由Web設置界面的高級無線功能設置中我們可以找到其新出現的發射功率配置選項。在選項中,通過對發射功率的調整,能夠在面對家庭復雜環境,特別是需要穿牆或障礙物多的無線網路情況下獲得理想的網路信號與速度。
6、遠離干擾源
無線網路最害怕的天敵是什麼?干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2.4GHz頻率是普通設備最為集中的工作頻率,也是最容易被物體反射與吸收的頻率。首先,水便是一類最為常見的吸收2.4GHz頻率波譜信號的物質。其次,而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爐是工作在2.4GHz頻率下的。也就是說,如果你將養魚的水缸擱置在無線路由與無線設備之間,其信號強度將會驟減;而微波爐放置在離無線路由不遠處,也將嚴重影響無線信號的傳播。
7、升級固件與驅動
現階段所有的無線工具包應該都支持固件與驅動的升級,而廠商一般都會在其官網上及時發布固件更新信息,主要針對的是修復路由器漏洞與增加增強路由功能。從安全方面考慮,良好的漏洞補丁可以保障用戶無線網路安全。而升級的新固件也將更好的挖掘出路由的性能,使其能夠更好的為用戶服務。
⑼ 請說出你對無線網路通信的見解。急!有加分!
首先說一說各主要運營商目前的動向吧。移動運營商和固網運營商都在爭取3G,移動運營商需要的是一個支持更多業務的平台,固網運營商需要的是第二主要收入來源。聯通和移動,在大力打擊不規范的SP,整肅SP市場,個人以為也是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社會效應,同時擴大發展空間,同時也在積極地做DVB;中國電信王曉初上任後把業務轉型提到了很高的高度,網通也在寬頻、視頻服務方面不遺餘力,這兩家也在積極申請IPTV牌照。這些說明了,主要電信運營商都在從平台提供商向綜合業務提供商轉型。不止在戰略上轉型,實際行動中也體現出來了。
要提供綜合業務,首先就要是建設網路,核心網路上,各大運營商建設得都比較超前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在城域網(MAN)和接入網級,接入網瓶頸尤其大。
移動網路上,3G技術我不是很了解,不過如果3G也是核心網路IP化的話,那麼同樣也只是接入級的問題,骨幹網路是可以共用的。聯通目前在積極實驗WiMAX,我個人以為,如果固網建設得好,WiMAX將成為3G的噩夢,WiMAX有更大的帶寬和更大的提升空間。試想一下以後用WiMAX智能移動終端做成一部可以無線寬頻上網的UMPC,用來打VoIP,會如何?當然,其他的無線技術,比如WiFi等也有類似的效果,不過WiMAX目前看來更合適。
固網上,電信和網通現在都在加大光接入網路的建設,部分地區開始建設FTTH網路,FTTH到了家裡,用無線網路建設家庭網路,應該是非常好的選擇。局部地區暫時沒有條件的話,FTTN+VDSL2,或者FTTB+WiFi,會有更大的競爭力。
對於未來的通信業展望:
那時候,剩下2~3家全業務、全覆蓋通信運營商,包括Internet接入、移動終端、SP等。由於當前的嚴重重復建設,到時候任何用戶接入網路都成了非唯一路由,網路的安全性和容量大大提升了,給網格、P2P這樣的技術提供了最良好的展示舞台。如果有線+無線,同時在局部沒有條件的地區用衛星支持,那就是完美的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