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龙潭乡的概述
大龙潭乡位于玉溪市西部,峨山县西北部。东经102。01´~102。10´、北纬24。23´~24。32´之间。东连甸中镇,南接富良棚乡,西与双柏县安龙堡乡隔江相望,北与易门县十街乡毗邻。辖区面积21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112公里,距省会昆明市203公里。全乡辖7个村委会(司城、各雪、迭所、鱼塘、班德、绿溪、以他斗),5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乡共有3721户,12979人,其中,农业人口3404户12342人,占总人口的95.09 %;非农业人口317户637人,占总人口的4.91%;乡内居住有彝、哈尼等少数民族8种10221人,占总人口的78.75%。耕地面积20921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70亩。2006年,全乡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837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90.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21元,人均储蓄存款2158元。
大龙潭乡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叠,溪壑交错,既有低热河谷又有温凉山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大部分地区属温凉山区,绿汁江流域和扒河流域沿岸属低热河谷区,光热资源丰富。最高海拔橄榄甸尖山2284米,最低海拔峨腊沙坝970米。年均气温15.7℃。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主产烤烟、稻谷、蚕豆、玉米、小麦、甘蔗。特产有花椒和干巴菌、鸡枞、羊肝菌等菌类。
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以农业为基础,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生态立乡、烤烟富乡、畜牧兴乡”发展思路,念好“山字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搞好资源开发,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个私经济,着力搞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全乡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均产粮由1978年的322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48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86元提高到2007年的2585元;人均储蓄由1978年的7.38元增加到2007年的3444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的99.0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520.3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685.1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7806万元。2007年全乡通车里程达315公里,实现村村组组通电通公路。开通了1463部数字程控电话,建设了46个电话村,电话普及率45部/百户;于2001年6月19日建成开通了移动通讯网络,2003年1月15日开通无线接入CDMA信号(联通);有线电视入网户778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8%和95%。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逐年提高,乡小集镇建设迅速发展,建设规模已初具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