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英语提纲

计算机网络英语提纲

发布时间:2022-07-10 00:36:18

❶ 我大一,学计算机的,写论文,我的题目是《计算机网络的实现与发展》,求大哥大姐们帮我拟个提纲.

给你个毕业的网络论文你能不能用呢,呵

1 需求分析 2
1.1必要性 2
1.2建设目标 2
1.3现状分析 3
1.4可行性研究 3
1.5应用展望 3
2 网络规划与设计 4
2.1网络设计原则 4
2.2方案概要说明 5
3 结构化布线系统 7
3.1基本概念 7
3.2系统设计原则 8
3.3综合布线各子系统 8
4 各个室的设计 13
4.1控制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与综合实验室的设计 14
4.2管理学实验室 15
4.3信息与图像处理实验室与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设计 15
4.4多媒体课室 16
4.5研究生课室 16
4.6学术活动室 16
4.7控制室 16
4.8信息管理工程系办公室 17
4.9接待室与教研室 17
4.10小办公室 18
5 系统软硬件方案 18
5.1系统的硬件方案 18
5.2系统的软件方案 22
5.3投资概算及配置报价 23
6 系统安全可靠性说明 24
6.1网络结构安全策略 24
6.2系统与数据安全 24
7 系统测试与验收标准 26
7.1验收标准 26
7.2系统测试 26
7.3环境检查 27
7.4器材检查 28
7.5双绞线的测试 28

❷ 求VC++;计算机网络基础;汇编语言的复习提纲!谢谢~~邮箱:[email protected]

C++复习提纲:

1. C++语言与C语言的关系与区别(书P6-7) C语言是C++的一个子集,C++包含了C语言的全部内容;C++对C语言作了很多改进,如增加了一些新的运算符、改进了类型系统增加了安全性、引进了引用概念、允许函数重载、对变量说明更加灵活了;C++与C语言的本质区别就在于C++是面向对象的,而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 2. 函数重载的方法以及递归函数的特点(书P109、P112) 所谓函数重载是指同一个函数名可以对应着多个函数的实现,进行函数重载时,要求同名函数在参数个数上不同,或者参数类型上不同。所谓函数的递归调用是指在调用一个函数的过程中出现直接地或间接地调用该函数自身。递归调用的特点是将原有的问题能够分解为一个新的问题,而新的问题又用到了原有问题的解法。 3. 内联函数的定义及定义方法(书P108) 在程序编译时,编译器将程序中出现的内联函数的调用表达式用内联函数的函数体来进行替换,它是以目标代码的增加为代价来换取时间的节省。定义方法为在函数定义的头前加上关键字inline即可。 4. 构造函数及析构函数的特点及作用(书P143-144) 构造函数的功能是在创建对象时,使用给定的值来将对象初始化。构造函数的特点如下:1.构造函数是成员函数,函数体可写在类体内,也可写在类体外。2.构造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该函数的名字与类名相同,该函数不指定类型说明,有隐含的返回值,该值由系统内部使用。3.构造函数可以重载。4.程序中不能直接调用构造函数,在创建对象时系统自动调用构造函数。 析构函数的功能是用来释放一个对象的。析构函数的特点如下:1.系统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函数体可写在类体内,也可以写在类体外。2.析构函数的名字同类名,并在前面加“~”字符,析构函数不指定数据类型,并且也没有参数。3.一个类中只可能定义一个析构函数。4.析构函数可以被调用,也可以系统调用。 5.友元函数的定义(书P156) 友元是一种定义在类外部的普通函数,但它需要在类体内进行说明,为了与该类的成员函数加以区别,在说明时前面加上关键字friend。友元不是成员函数,但是它可以访问类中的私有成员。友元的作用在于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但是,它破坏了类的封装性和隐藏性。 6. C++提供的继承方式(书P215-217) 公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作为派生类的成员时,它们都保持原有的状态,而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私有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所有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作为派生类的私有成员,并且不能被这个派生类的子类所访问。 保护继承的特点是基类的所有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都成为派生类的保护成员,并且只能被它的派生类成员函数或友元访问,基类的私有成员仍然是私有的。 7. 什么是纯虚函数和抽象类(书P273、P275) 纯虚函数是一种特殊的虚函数,它的一般格式如下: class<类名> { virtual <类型> <函数名>(<参数表>)=0; ┇ }; 抽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它是为了抽象和设计的目的而建立的,它处于继承层次结构的较上层。抽象类是不能定义对象的,它只描述这组子类共同的操作接口,而完整的实现留给子类。 8. 什么是静态联编(静态束定)(书P266) 静态联编是指联编工作出现在编译连接阶段,这种联编又称早期联编,它解决了程序中的操作调用与执行该操作代码间的关系。 9. 什么是动态联编(动态束定或晚期联编)(书P266) 编译程序在编译阶段并不能确切知道将要调用的函数,只有在程序执行时才能确定将要调用的函数,为此要确切知道该调用的函数,要求联编工作要在程序运行时进行,这种在程序运行时进行联编工作被称为动态联编。

计算机网络基础 复习提纲:

第1章 概述 1、 了解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主要功能:连通性、共享。 2、 结合“4.2.1 虚拟互连网络”(P110)理解“因特网是网络的网络”。 3、 了解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Internet、多层次ISP结构Internet。 4、 了解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RFC的概念。 5、 了解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核心部分(通信子网)。 6、 了解资源子网的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连接方式(P2P)。 7、 理解三种交换方式,重点掌握分组交换(所用技术、原理、优缺点),并结合图1-12(P15)掌握三种交换的主要区别。 8、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了解网络的不同分类。 9、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重点掌握三种时延的概念及计算、理解数据传送总时延的关系、理解RTT。 10、 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体会采用分层思想的必要性。 11、 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12、 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各层需实现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等功能(概念、在TCP/IP的哪些层次实现、如何实现)。 13、 掌握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和各层的功能。 14、 结合图1-17(P29)掌握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 15、 了解PDU、协议栈、对等层等概念。 16、 理解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和联系。 17、 结合图1-21(P32)了解和体会TCP/IP体系结构中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思想。 第2章 物理层 1、 了解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2、 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3、 了解数字、模拟、数据、信号等概念。 4、 了解信道、基带、宽度的概念,了解通信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 5、 理解调制器和解调器的作用、三种基本的调制方法。 6、 了解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奈氏准则)和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香农公式),理解码元和比特的区别与联系。 7、 了解常用的传输媒体。 8、 掌握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异步时分),了解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9、 了解数字传输系统和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1、 了解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两种类型的信道。 2、 了解链路和数据链路的概念。 3、 掌握封装成帧(图3-4(P66)、图3-5(P66)、图3-10(P73))、透明传输(字节填充——图3-7(P61)、零比特填充——图3-11(P74))、差错检测(CRC的原理——图3-8(P68))的策略。 4、 了解点对点信道上的常用协议(PPP)。 5、 了解局域网的特点和常见的网络拓扑。 6、 理解各种媒体共享技术(重点是随机接入时解决碰撞的技术)。 7、 了解以太网的两个标准,了解IEEE 802委员会对数据链路层的进一步分层。 8、 了解曼彻斯特编码。 9、 结合图3-17(P81)掌握CSMA/CD协议(关键词: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争用期的概念和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10、 了解以太网所规定的最短有效帧长和设定依据。 11、 结合图3-20(P85)了解集线器的工作原理(特点)。 12、 理解MAC地址(作用、存储位置、管理分配方法、长度,广播地址),理解单播、广播和多播的概念。 13、 掌握以太网V2的帧格式,了解其与802.3帧格式的区别。 14、 了解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的局限。 15、 了解冲突域(P92)和广播域(广播帧所能覆盖的区域)的概念(借助互联网搜索)。 16、 结合图3-28(P95)掌握透明网桥(交换机)收到一个帧后的处理过程(关键词:根据源地址学习——学习即将转发记录加入转发表的机制、根据目的地址转发),了解生成数算法。 17、 了解虚拟局域网、高速以太网。 第4章 网络层 1、 结合图4-1(P109)和表4-1(P109)理解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2、 结合图4-2(P110)了解TCP/IP体系结构中常见的网络层协议及其作用。 3、 结合“1.2.1 网络的网络”(P2)理解“虚拟互连网络”。 4、 结合图4-4(P112)了解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 5、 理解IP地址(作用、长度、分类地址、点分十进制记法、分类地址的指派范围、特殊IP地址、特点、注意点),理解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结合图4-10(P118)和表4-4(P118)掌握IP包的传输过程——每一段链路上数据帧在封装和解封装过程中硬件地址变换过程)。 6、 结合图4-12(P120)掌握ARP协议的作用和原理。 7、 掌握IP数据报的格式(首部长度的单位、分片的相关字段与方法——图4-14(P124)和表4-5(P124)、生存时间的作用和处理方式、协议字段的作用、校验和的计算——图4-15(P125)等,并思考路由器转发IPv4包时将修改IP包首部哪些字段)。 8、 结合图4-16(P126)、图4-17(P127)掌握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即分组转发算法),了解默认路由的概念和作用。 9、 掌握子网划分的思路、子网掩码的作用——图4-20(P131)、图4-21(P132)、表4-6(P132)、例4-2(P133)、例4-3(P133);结合例4-4(P134)掌握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了解CIDR的特点、记法及最长前缀匹配原则。 10、 了解ICMP协议的种类、常见类型、常见应用的原理(Ping、TraceRoute)。 11、 了解路由算法的分类(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的分类及各类中常见的路由协议(中文名、英文缩写)。 12、 对比掌握RIP和OSPF的3个要点;结合例4-5(P149)掌握距离向量算法;结合图4-33(P151)理解RIP坏消息传播的慢的特点。 13、 结合图4-42(P160)、结合图4-43(P162)、结合图4-44(P162)了解路由器的结构。 14、 了解多播的概念,VPN的作用,NAT的作用。 复习参考题:P175——1、3、4、5、6、7、9、10、15、20、21、22、23、26、31、34、39、41、42 第5章 运输层 1、 理解运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理解端口的概念。 2、 掌握UDP首部格式。 3、 了解TCP最主要的特点和TCP的连接。 4、 结合图5-9(P190)、图5-10(P191)理解停止等待协议,结合图5-13(P193)了解连续ARQ协议。 5、 掌握TCP首部格式。 6、 结合图5-15(P197)、图5-16(P198)、图5-18(P199)、图5-19(P200)理解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结合公式5-5(P201)、公式5-6(P201)理解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机制。 7、 结合图5-22(P203)掌握TCP的流量控制机制。 8、 结合图5-24(P209)、图5-25(P210)、图5-26(P211)、图5-27(P212)掌握TCP的拥塞控制机制(拥塞窗口的概念、慢开始门限、慢开始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重传算法、快恢复算法)。 9、 结合图5-31(P216)、图5-32(P217)理解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第6章 应用层 1、 了解DNS的基本概念和域名结构。 2、 了解域名转换的工作原理(递归和迭代查询过程)。 3、 了解FTP的工作原理(两个TCP连接:控制连接、数据连接)。 4、 了解远程终端协议TELNET。 5、 了解万维网的的工作原理和HTTP的操作过程。 6、 了解电子邮件的原理与操作。 7、 了解DHCP的概念。 8、 了解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汇编语言 复习提纲:

主要内容: 1、基础知识 1.1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2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运算 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4 "与"、"或"、"非"、"异或"等几种最常见逻辑运算 2、 8086计算机组织 2.1 8086微处理器简单介绍 2.2 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构成 2.3 中央处理器 2.4 存储器(存储单元) 3、 8086的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重点) 3.1 8086的寻址方式 3.2 程序占有的空间和执行时间(了解) 3.3 8086的指令系统(重点) 注:只要求掌握8086微处理器相关内容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大学教案网为你提供免费教案下载。

❸ 2009山东专升本英语计算机考试大纲

09年应该今年11月出来,不过应该和2008年的没什么变化吧。

其实英语大纲没什么用的,关键考得是能力,就那几个体型,多做些题就行了。你知道,英语这东西很难按大纲出题的。

计算机大纲08年基本上把《计算机文化基础》那本书都包括了,可是考试的时候并不按大纲执行,我觉得还是要重点看一些简单的内容,难题怪题考得很少的,就算考也是课本上没有的计算机常识。不过你可以按大纲列出的知识点来复习,看看有没有知识的遗露,这样比较有效果。

附08计算机大纲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及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 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 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的特点、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启动与关机;Windows 的桌面、开始菜单、应用程序,鼠标的基本操作,剪贴板的使用;窗口、对话框、快捷方式;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 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的基本使用方法
Word的启动和退出,窗口组成及各部分使用;视图、文档、模板、段落、样式、域、对象、浮动式对象、嵌入式对象、文本框、环绕排版、段落标记等基本概念。
文档的基本处理方法:建立文档、为当前文档命名,把当前文档另存为其他类型的文档;模板的概念,用模板来建立文档,设置打开文档的路径,选择被打开文档的类型;插入点的移动、选定正文的方法、对选定的正文进行编辑;查找和替换操作。
文档格式化的基本方法:字体、字型、字号的设置;文字颜色的设置、字符间距和缩放比例的设置等;段落的概念,段落缩进,段落间距;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对齐方式,行距的设定;样式的概念,更改和建立新样式的方法;格式刷的使用。
表格处理的基本方法:建立表格的方法;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插入删除行和列;编辑表格的数据,设置数据的格式,设置数据在单元格中对齐方式,表格与文字的环绕。
对象处理:艺术字的插入和修改,数学公式的插入与修改、图片的插入与修改,图片的环绕方式;对象的插入、选定、编辑,对象格式的设置,自选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
页面设置与打印:页面设置;分栏排版;页码编制;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文档的分页;打印预览与打印。
邮件合并、索引和目录的使用。
⒋ 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 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的启动与退出,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使用;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创建工作表,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工作表的管理;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查找与替换。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边框的设置。
建立Excel数据库的数据清单,记录单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与编辑;页面设置,使用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
Word与Excel的协同操作。
5.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
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
建立和编辑幻灯片,组织结构图的建立,幻灯片背景的设置,设计模板的使用,幻灯片母版的设置,配色方案的设定。
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演示文稿的打包和网上发布。
6.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Access数据库的组件。
7. 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初步知识、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物理与逻辑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本地连接的设置与网络配置的检查;网上邻居的使用,文件共享。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地址、域名、Internet 地址的分配与管理,URL;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Cernet、Cstnet和ChinaGBnet;WWW与IE浏览器、信息的保存以及搜索引擎的概念及使用;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下载,FTP。
HTML文件的构成及基本结构,常用的HTML标记及语法。FrontPage2000的启动与退出,网页与网站的概念,站点的建立及网页的编辑,对象的插入,超链接的建立,网页的布局,表单页面的建立,网页的发布。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网络基本道德,防火墙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手段、危害,黑客的概念及其行为特征。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分类、危害、防治,软件知识产权的有关常识。
四、题型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50题 50分
多项选择题20题 20分
判断题20题 10分
填空题20题 20分

五、参考教材(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2005版 )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2005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六版 )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程(第六版)

❹ 计算机网络三级考试提纲是什么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 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4. 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5. 掌握组网、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等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
6. 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
7. 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基本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 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
3.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4. 计算机应用领域。
二、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 数据通信技术基础。
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 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分类、特点与典型系统。
5. 网络互联技术与互联设备。
三、 局域网应用技术
1. 局域网分类与基本工作原理。
2. 高速局域网。
3. 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4. 结构化布线技术。
四、 网络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况。
五、 Internet基础
1. Internet的基本结构与主要服务。
2. 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
3. Internet接入方法。
4. 超文本、超媒体与Web浏览器。
六、 网络安全技术
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3. 网络安全策略。
4. 加密与认证技术。
5. 防火墙技术的基本概念。
七、 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2. 电子政务基本概念与系统结构。
3. 浏览器、电子邮件及Web服务器的安全特性。
4. Web站点的内容策划与应用。
5. 使用Internet进行网上购物与访问政府网站。
八、 网络技术发展
1. 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
2. 宽带网络技术。
3. 网络新技术。
九、 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2. 熟练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编程和调试。
3. 掌握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上机应用。


考试方式

1. 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 上机考试:60分钟,满分100分。

❺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业提纲:关于现代化网络管理的网络架构(题目自拟)

条件还多的很

❻ 计算机网络

我做过这种课程多次,2次课程设计,一次毕业设计 不过现在没有 在家里电脑上

❼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2学时)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

5、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2学时)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数据交换技术

3、差错控制方法

第三章:局域网与城域网(2学时)

1、局域网概述

2、局域网标准和工作原理

3、常见局域网技术

4、局域网组网基础(传输介质、设备、布线)

第四章:网络操作系统基础(4学时)

1、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2、典型网络操作系统

3、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应用

第五章:网络互连技术(2学时)

1、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2、网络互连的类型与层次

3、网络互连设备

第六章:Internet技术基础(4学时)

1、Internet的概述

2、TCP/IP协议基础

3、Internet的域名机制

4、Internet的基本服务

5、Internet的接入方法

第七章: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6学时)

1、WWW浏览器的使用

2、使用Outlook Express/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

3、从Internet中下载文件

4、在Internet中搜索信息

第八章: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基础(4学时)

1、网站建设的一般步骤

2、网页编程技术简介

3、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HTML基础和FRONTPAGE应用)

第九章: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基础(2学时)

1、 网络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

2、 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

3、 网络系统集成的三大环节

4、 网络系统集成的内容

5、 网络系统集成的主要阶段

第十章: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技术基础(2学时)

1、网络管理技术基础

2、网络安全技术基础

3、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防火墙

❽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大纲该怎么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着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❾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

详细的提出VLAN 技术简介、VLAN 的划分方式、VLAN的实现与配置、VLAN 之间的通信等内容,在校园网中进行合理VLAN划分,有效地提高网络管理的灵活性,提高网络效率和网络安全性。
随着现在设备厂商都设备功能的完善和增加,VLAN功能的支持上,有很大的提高更灵活,与其他技术的融合也越来也成熟方便,比如在TRUCK 、网络聚合、ACL、 NAT的兼容性。
再写出ROUTER的设置!!!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英语提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移动网络用易视宝 浏览:478
网络盒怎么连接有线电视 浏览:718
网络小说存稿一般多少钱 浏览:905
手机混合网络 浏览:550
有网络但是wifi拒绝接入 浏览:364
网络安全服务动画 浏览:96
福州市广电网络宽带怎么样 浏览:566
网络运输介质有哪些 浏览:51
网络转有线电视信号 浏览:879
已过网络工程师高级考哪个好 浏览:848
导航如何连接家里网络 浏览:129
怎么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 浏览:180
无线网络通信时间 浏览:938
中国电信网络线路申请多少费用 浏览:930
明集泰昌大酒店网络密码 浏览:848
手机为什么有的网络拒绝接入 浏览:397
吃鸡地下城网络推荐多少M网络 浏览:778
连了无线网络显示脱机 浏览:148
摄像头没有信号能连接网络吗 浏览:80
2G网络是哪个波段 浏览:6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