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

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

发布时间:2022-07-13 12:46:25

1. 计算机网络中“实体”是什么如何理解

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电脑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线,电话线,做为中介
2台电脑直接连,也就计算机网络
1台路由器接8台pc,这8台pc也是一个小型网络
几十万台计算机通过
核心级路由器交织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
n台核心级路由器相连(他们旗下各自带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pc),就形成了我们的因特网

2. 在计算机网络中什么用于验证消息发送方的真实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消息发送方的真实性。
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电子签章)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的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
数字签名,就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
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与数字摘要技术的应用。

3.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其特性有什么(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有四种。

1、双绞线: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

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特点: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的干扰,误码率高,但因为其价格便宜,且安装方便,既适于点到点连接,又可用于多点连接,故仍被广泛应用。

2、同轴电缆:50 W 同轴电缆 75 W 同轴电缆

特点:高带宽(高达300~400Hz)、低误码率、性能价格比高,所以用在LAN中

3、光缆

特点:直径小、重量轻;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误码率低。但光电接口的价格较昂贵。光纤被广泛用于电信系统铺设主干线。

4、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

特点:频率高,频带范围宽,通信信道的容量大;信号所受工业干扰较小,传输质量高,通信比较稳定;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投资少。



(3)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扩展阅读:

传输介质特性:

1、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2、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3、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4、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5、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输介质

4. 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1、计算机网络中,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主体。

2、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存在主从关系。

3、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讯协议实现信息交互。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4)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确切的说就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配置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虽然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

局域网是一个较小区域内,城域网是不同地区的网络互联,不过在此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这里的网络划分并没有严格意义上地理范围的区分,只能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下面简要介绍这几种计算机网络。

5. 举例说明网络当中的一台计算机是如何判断另一个IP 地址是否与自己同一个网络

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合进行判断,如果子网掩码相同,那么IP地址是相同网段就是同一网络,IP地址不是相同网段就不是同一网络。 反之依然。
如:
IP地址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和192.168.1.2 子网掩码255.255.255.0就是同一网段,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和192.168.0.1 子网掩码255.255.255.0,就不是同一网段。

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和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就是同一网段,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和192.168.1.1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就不是同一个网段。

这个你需要了解ip地址分类知识。

6. 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介质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其特性有什么

两大类:导向性传输媒体和非导向性传输媒体
一.导向性传输媒体:
特点和特性:
双绞线:
l)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2)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绝缘导线组成
3)传输距离为100m
4)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分为二类:屏蔽双绞线(STP )与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传输特性可分为三类线、五类线等
同轴电缆:
l )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2 )根据同轴电缆的带宽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 )安装复杂,成本低
光纤:
1 )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2 )光纤传输的类型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3 )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二.非导向性传输媒体
1.短波通信
优缺点:通信质量较差;速率低;
2.微波通信:又分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
A.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优缺点:信道容量大;传输质量高;投资少;相邻站点间直视;易受天气影响;保密性差。
B.卫星通信
优缺点: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播时延大270ms。

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鉴别分为几种

报文鉴别和实体鉴别

8.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

公钥:公开给对方,用来加密的。
私钥:自己留着解密的。
算法:把一组明文通过特殊的方法实现加密,解密。
签名:用以证明消息是谁发送的,可以被接收方有效的验证,防止发送方抵赖。

9. 目前网络安全与划分有哪些基本方法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网络安全”相关内容↓↓↓
★ 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总结 ★
★网络安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网络安全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 网络安全知识内容大全 ★★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1、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堡垒主机?什么是DMZ?
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
堡垒主机是一种配置了安全防范措施的网络上的计算机,堡垒主机为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个阻塞点,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堡垒主机,网络间将不能互相访问。
DMZ成为非军事区或者停火区,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增加的一个子网。
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和信息基础设备安全等。
3、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4、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那些内容?
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
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5、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
网络层:IP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
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教育等。
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
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
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
8、简述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
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相应。通过分析相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知道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端口扫描可以通过捕获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注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运行情况。端口扫描只能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9、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是什么?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系统的攻击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缓冲区溢出攻击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某个特殊的程序的缓冲区溢出转而执行一个shell,通过shell的权限可以执行高级的命令。如果这个特殊程序具有system权限,攻击成功者就能获得一个具有shell权限的shell,就可以对程序进行操控。
10、列举后门的三种程序,并阐述其原理和防御方法。
(1)远程开启TELNET服务。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
(2)建立WEB和TELNET服务。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控;
(3)让禁用的GUEST用户具有管理权限。防御方法:监护系统注册表。
11、简述一次成功的攻击,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隐藏IP-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
12、简述SQL注入漏洞的原理
利用恶意SQL语句(WEB缺少对SQL语句的鉴别)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攻击行为。
13、分析漏洞扫描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
(1)系统配置规则库问题存在局限性
如果规则库设计的不准确,预报的准确度就无从谈起;
它是根据已知的是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确实来自未知的漏洞,这样,如果规则库更新不及时,预报准确度也会相应降低;
完善建议:系统配置规则库应能不断地被扩充和修正,这样是对系统漏洞库的扩充和修正,这在目前开将仍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参与才能实现。
(2)漏洞库信息要求
漏洞库信息是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主要判断依据。如果漏洞库
完善建议:漏洞库信息不但应具备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应具备简易性的特点,这样即使是用户自己也易于对漏洞库进行添加配置,从而实现对漏洞库的及时更新。
14、按照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分别论述其技术特点。
按照防护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又称为过滤路由器,它通过将包头信息和管理员设定的规则表比较,如果有一条规则不允许发送某个包,路由器将其丢弃。
在包过滤系统中,又包括依据地址进行过滤和依据服务进行过滤。
应用代理,也叫应用网关,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的通信流,通过对每个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
代理服务器有一些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应用级和回路级代理、公共与专用代理服务器和智能代理服务器。
15、什么是应用代理?代理服务有哪些优点?
应用代理,也叫应用网关,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的通信流,通过对每种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
代理服务器有以下两个优点:
(1)代理服务允许用户“直接”访问互联网,采用代理服务,用户会分为他们是直接访问互联网。
(2)代理服务适合于进行日志记录,因为代理服务遵循优先协议,他们允许日志服务以一种特殊且有效的方式来进行。
史上最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汇总
一、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
截获——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中断——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篡改——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伪造——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二、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被动攻击
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 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
主动攻击
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 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
更改报文流
拒绝报文服务
伪造连接初始化
三、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目标
(1) 防止析出报文内容;
(2) 防止通信量分析;
(3) 检测更改报文流;
(4) 检测拒绝报文服务;
(5) 检测伪造初始化连接。
四、恶意程序(rogue program)
计算机病毒——会“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传染”是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来把自身或其变种复制进去完成的。
计算机蠕虫——通过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启动运行的程序。
特洛伊木马——一种程序,它执行的功能超出所声称的功能。
逻辑炸弹——一种当运行环境满足某种特定条件时执行其他特殊功能的程序。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保密性
安全协议的设计
访问控制
六、公钥密码体制
公钥密码体制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一种“由已知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密码体制。
1、公钥和私钥:
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加密密钥(即公钥) PK(Public Key) 是公开信息,而解密密钥(即私钥或秘钥) SK(Secret Key) 是需要保密的。
加密算法 E(Encrypt) 和解密算法 D 也都是公开的。
虽然秘钥 SK 是由公钥 PK 决定的,但却不能根据 PK 计算出 SK。
tips:
在计算机上可容易地产生成对的 PK 和 SK。
从已知的 PK 实际上不可能推导出 SK,即从 PK 到 SK 是“计算上不可能的”。
加密和解密算法都是公开的。
七、 数字签名1、数字签名必须保证以下三点:
(1) 报文鉴别——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
(2) 报文的完整性——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3) 不可否认——接收者不能伪造对报文的签名。
现在已有多种实现各种数字签名的方法。但采用公钥算法更容易实现。
2、数字签名的实现 :
因为除 A 外没有别人能具有 A 的私钥,所以除 A 外没有别人能产生这个密文。因此 B 相信报文 __ 是 A 签名发送的。
若 A 要抵赖曾发送报文给 B,B 可将明文和对应的密文出示给第三者。第三者很容易用 A 的公钥去证实 A 确实发送 __ 给 B。
反之,若 B 将 __ 伪造成 __‘,则 B 不能在第三者前出示对应的密文。这样就证明了 B 伪造了报文。
八、鉴别
在信息的安全领域中,对付被动攻击的重要措施是加密,而对付主动攻击中的篡改和伪造则要用鉴别(authentication) 。
报文鉴别使得通信的接收方能够验证所收到的报文(发送者和报文内容、发送时间、序列等)的真伪。
使用加密就可达到报文鉴别的目的。但在网络的应用中,许多报文并不需要加密。应当使接收者能用很简单的方法鉴别报文的真伪。
鉴别的手段
1 报文鉴别(使用报文摘要 MD (Message Digest)算法与数字签名相结合)
2 实体鉴别
九、运输层安全协议1、安全套接层 SSL(Secure Socket Layer)
SSL可对万维网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鉴别。
SSL 在双方的联络阶段协商将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以及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鉴别。
在联络阶段完成之后,所有传送的数据都使用在联络阶段商定的会话密钥。
SSL 不仅被所有常用的浏览器和万维网服务器所支持,而且也是运输层安全协议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的基础。
1.1 SSL 的位置
1.2 SSL的三个功能:
(1) SSL 服务器鉴别 允许用户证实服务器的身份。具有 SS L 功能的浏览器维持一个表,上面有一些可信赖的认证中心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和它们的公钥。
(2) 加密的 SSL 会话 客户和服务器交互的所有数据都在发送方加密,在接收方解密。
(3) SSL 客户鉴别 允许服务器证实客户的身份。
2、安全电子交易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SET 的主要特点是:
(1) SET 是专为与支付有关的报文进行加密的。
(2) SET 协议涉及到三方,即顾客、商家和商业银行。所有在这三方之间交互的敏感信息都被加密。
(3) SET 要求这三方都有证书。在 SET 交易中,商家看不见顾客传送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号码。
十、防火墙(firewall)
防火墙是由软件、硬件构成的系统,是一种特殊编程的路由器,用来在两个网络之间实施接入控制策略。接入控制策略是由使用防火墙的单位自行制订的,为的是可以最适合本单位的需要。
防火墙内的网络称为“可信赖的网络”(trusted network),而将外部的因特网称为“不可信赖的网络”(untrusted network)。
防火墙可用来解决内联网和外联网的安全问题。
防火墙在互连网络中的位置
1、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的功能有两个:阻止和允许。
“阻止”就是阻止某种类型的通信量通过防火墙(从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或反过来)。
“允许”的功能与“阻止”恰好相反。
防火墙必须能够识别通信量的各种类型。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是“阻止”。
2、防火墙技术的分类
(1) 网络级防火墙——用来防止整个网络出现外来非法的入侵。属于这类的有分组过滤和授权服务器。前者检查所有流入本网络的信息,然后拒绝不符合事先制订好的一套准则的数据,而后者则是检查用户的登录是否合法。
(2) 应用级防火墙——从应用程序来进行接入控制。通常使用应用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来区分各种应用。例如,可以只允许通过访问万维网的应用,而阻止 FTP 应用的通过。
网络安全知识有哪些?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被中断。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什么是木马?
木马是一种带有恶意性质的远程控制软件。木马一般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种命令的控制台,服务器端则是要给别人运行,只有运行过服务器端的计算机才能够完全受控。木马不会象病毒那样去感染文件。
什么是防火墙?它是如何确保网络安全的?
使用功能防火墙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什么是后门?为什么会存在后门?
后门是指一种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后门被其他人知道,或者在发布软件之前没有删除,那么它就成了安全隐患。
什么叫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什么叫数据包监测?它有什么作用?
数据包监测可以被认为是一根窃听电话线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等价物。当某人在“监听”网络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阅读和解释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联网上通过计算机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或请求一个网页,这些传输信息时经过的计算机都能够看到你发送的数据,而数据包监测工具就允许某人截获数据并且查看它。

10. 计算机网络身份鉴别威胁包括哪几方面

计算机网络身份鉴别威胁包括口令圈套、口令破解、随意口令以及考虑不周等几种。因此,人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尤为需要注意设置密码的重要性,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密码来保证安全。

计算机网络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

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身份认证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防护网络资产的第一道关口,身份认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0)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扩展阅读: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中的实体鉴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用语加个菜是什么意思 浏览:202
计算机网络设置在哪 浏览:314
ke的网络密码 浏览:480
网络的dns哪个适合打王者 浏览:905
网络查控系统可以查询哪些 浏览:745
路由器网络丢包率30 浏览:613
故城网络营销与网站制作推广公司 浏览:253
王牌对王牌哪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浏览:994
无线网络电视连接wifi 浏览:457
苹果8USB怎样共享网络 浏览:951
湖南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 浏览:520
刚买的苹果11网络卡卡的 浏览:644
手机如何加隐藏网络 浏览:849
校园学生网络安全知识 浏览:542
无线网络属性从哪里找 浏览:275
电信老年手机无网络 浏览:120
香港无线网络用什么好 浏览:850
电表箱显示未连接网络 浏览:994
电脑网络电缆插进去不亮 浏览:655
5g信号网络拒绝接入是什么原因 浏览:9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