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差错控制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差错控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0 08:22:58

‘壹’ 计算机通信为什么要进行差错处理

差错处理分几个级别。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数据基本传输单元是帧。由于网络的不可靠性,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帧的丢失,顺序错乱,或者重复。差错帧不能正常使用,必须在网络的两端有差错控制机制,用于保证帧的正常接收。
在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按照一个一个比特来传输,由于网络中有噪声信号干扰,可能造成比特传输错误,即1变成0,0变成1,这就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中有检测比特错误的机制,也是一种差错处理。

‘贰’ 在计算机通信中,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差错控制

发送端对传输信息比特进行CRC编码,接收端通过CRC译码来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如果有错,一般是会发现NACK给发送端,以通知发送端刚刚传输的数据有错;如果没有错误,则发送ACK给发送端,表明已正确接收。当发送端收到NACK时,发送端会重新传输出错的信息。

‘叁’ 计算机网络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 联机系统:是由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终端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3、 PDN:是公用数据网。网中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属于通信子网的一种。

4、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七层网络模型。
5、 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6、 数据传输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7、 信道容量: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8、 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9、 PCM: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10、 FDM: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传输一路信号。

11、 同步传输: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求同步。

12、 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13、 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4、 MODEM:又称调制解调器。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发送端MODEM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来的数字数据。
15、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16、 基带传输: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7、 串行通信: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8、 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9、 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20、 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肆’ 计算机网络中差错控制方法

一、总的方法折叠:
1、前向纠错。实时性好,单工通信采用。
2、自动重发请求(ARQ)。强调检错能力,不要求有纠错能力,双向通道采用。
3、混合纠错。上述两种方式的综合,但传输设备相对复杂。

二、分类方法折叠:
1、差错检测是差错控制的基础。能纠错的码首先应具有差错检测能力,而只有在能够判定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出错才谈得上是否要求对方重发出错消息。具有差错检测能力的码不一定具有差错纠正能力。由于差错检测并不能提高信道利用率,所以主要应用于传输条件较好的信道上做为误码统计和质量控制的手段。
2、自动请示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是进行差错控制的两种方法。
一在ARQ方式中,接收端检测出有差错时,就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ARQ方式使用检错码,但必须有双向信道才可能将差错信息反馈到发送端。同时,发送方要设置数据缓冲区,用以存放已发出的数据以便于重发出错的数据。
二在FEC方式中,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FEC方式使用纠错码,不需要反向信道来传递请示重发的信息,发送端也不需要存放以务重发的数据缓冲区。但编码效率低,纠错设备也比较复杂。
3、差错控制编码又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
检错码只能检查出传输中出现的差错,发送方只有重传数据才能纠正差错;而纠错码不仅能检查出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避免了重传。
4、演播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
在实际通信网中,往往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前向纠错主要用于信道质量较差、对传输时延要求较严格的有线和无线传输当中;差错检测往往用于传输质量较高或进行了前向纠错后的通路的监测管理之中>自动请求重发则多用于象计算机通信等对时延要求不高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文件传输之中。

‘伍’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中OSI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分别是怎样进行差错控制的

数据链路层的帧尾有fcs,当发送方发送帧之前会对帧中的数据进行校验,采用CRC算法,将得到的数值封装到帧尾,也就是fcs。接收方收到该帧后,用同样的算法对帧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数值与帧尾的fcs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该帧正确,如不一致,则该帧错误。

网络层的IP数据包的包头部分有首部校验和一项,但该项只对包头校验,也是发送方将校验值加入,接收方使用相同算法计算后比较。

传输层的校验和,它可以判断整个报文段的真伪。还可以通过序列号确认号避免报文重传。

‘陆’ 什么是差错控制什么是流量控制请用专业术语,具体点.考试用的哈.谢谢

� 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 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止,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 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是误码率PO。
�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
� 目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 之间,对于大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 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在这 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 (1)反馈纠错
� 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 ,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 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立即重发 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 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 示意方框图。��
� (2)前向纠错
� 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 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 向纠错的方框示意图。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 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比较复杂。
� (3)混合纠错
� 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 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 方式的混合。
�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否则就将事倍功半。
� 反馈纠错可用于双向数据通信,前向纠错则用于单向数字信号的传输,例如广播数字电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没有反馈通道。

流量控制是在计算机之间和网络结点之间控制数据流量以达到数据同步的目的的。在设备能够处理前过多的数据到达会引起数据的抛弃或数据重发。对于串行数据传输,采用Xon/Xoff协议进行控制。

在网络中,流量控制也参与加入新设备,当流量大时,不能加入新设备。

‘柒’ 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差错控制

差错控制就是提高数据传输的正确率嘛,减少错误数据在信道中的传输占用信道带宽。引发数据出现差错的原因有很多,以数据链路层来说,可能是帧重复,帧失序,帧丢失。每层都引入差错控制,因为每层的数据都是以不同的形式传输的,物理层传输比特流,总不能用帧的差错控制去解决比特流传输过程中出现的差错

‘捌’ 差错控制一些问题

1.什么是差错控制(定义)?
2.目前纠错编码包含哪几种?(要细分出来)
3.衡量纠错码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如何测量?

由于通信线路上总有噪声存在,噪声和有用信息中的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 噪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热噪声,另一类是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一种随机差错, 亦即某个码元的出错具有独立性,与前后码元无关。
� 冲击噪声是由短暂原因造成的,例如电机的启动、停止,电器设备的放弧等,冲击噪声引起 的差错是成群的,其差错持续时间称为突发错的长度。
� 衡量信道传输性能的指标之一是误码率PO。
� PO=错误接收的码元数/接收的总码元数
� 目前普通电话线路中,当传输速率在600~2400bit/s时,PO在 之间,对于大多数通信系统,PO在之间,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则要求误码率低于。
1.2 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
� 差错控制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反馈纠错”,另一类称为“前向纠错”。在这 两类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称为“混合纠错”。
� (1)反馈纠错
� 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所传信息进行编码 ,加入少量监督码元,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一量检测出(发 现)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发信端收到询问信号时,立即重发 已发生传输差错的那部分发信息,直到正确收到为止。所谓发现差错是指在若干接收码元中 知道有一个或一些是错的,但不一定知道错误的准确位置。图6-1给出了“差错控制”的 示意方框图。��
� (2)前向纠错
� 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编码方法,使接收 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在图6-1中,除去虚线所框部分就是前 向纠错的方框示意图。采用前向纠错方式时,不需要反馈信道,也无需反复重发而延误传输 时间,对实时传输有利,但是纠错设备比较复杂。
� (3)混合纠错
� 混合纠错的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能力时,就向 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因此,“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馈纠错”两种 方式的混合。
� 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否则就将事倍功半。
� 反馈纠错可用于双向数据通信,前向纠错则用于单向数字信号的传输,例如广播数字电视系统,因为这种系统没有反馈通道。

随着中央电视台这月6套数字电视的开播,和中国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最后正式确定,人们期望能看到如电影般清晰的电视节目将成为现实。各地商家纷纷打出"全数字电视"、"数码电视"降价促销的广告,不少消费者误认为,买了这样的"数字电视"机就能看上数字电视节目了。其实不然,专家提醒消费者,此"数字"非彼"数字",购买所谓的"数字电视"机并非就能收看数字电视。
实际上,目前彩电市场上炒作的"数字电视"是一种数字化的终端显示器,其实只是在电视机的部分电路采用了数字化处理技术,如数字画中画技术等,从而使得电视画面更加清晰,其中部分电视机可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中保留的原模拟电视的节目,但绝不能接收到新添加的数字电视节目。
那么何为数字电视呢?数字电视则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是指从拍摄、编辑、制作、播出、传输等电视信号播放和接收的全过程都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它能够提供个性化、互动性等服务,并提供六倍于模拟电视的节目量。不论是现在普及的模拟电视机,还是所谓的"数字电视机",要看上数字电视节目就必须配上一个特定的机顶盒。同时,由于各省对数字电视信号采用了不同的加密系统,所以机顶盒的功能不可能做到电视机里去。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出台的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确定采用16:9信号源。因此,图象水平和垂直清晰度大于720线、屏幕宽高比为16:9的彩电将是今后的主导产品,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4:3屏幕彩电将被淘汰。因为它图象达不到满屏,画面也会有所失真。
二、数字电视及其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是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后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模拟电视,它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多路视频信号和其他数字化信息,同时令信息数字化存储以便观众随时调用。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水平清晰度达到1200线以上,声音质量也非常高。 "模拟电视看不到的数字电视看得到,模拟电视做不到的数字电视做得到",这就是数字电视的独特之处。
真正的数字电视必须使用下面三项关键技术:
(1)对电视图像及伴音进行压缩编码的技术。将模拟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其数码率很高,例如,对图像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分别用13.5MHz及6.75MHz取样频率进行取样,用10位二进制数进行量化,其数码率达270Mb/s。而一个频带宽为8MHz模拟电视信道若只使用二进制调制方法只能传送小于16Mb/s的二进制数据流。因此必须想法去除图像信号中的多余信息,将数码率从270Mb/s压缩到能在一个信道中传送。这可采用图像与伴音的压缩编码方法实现。国际组织已经制定了许多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的标准有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运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等。对伴音进行压缩编码标准有MPEG伴音压缩编码标准、AC-3等。
(2)纠错编码等信道编码技术。为了提高数字电视传输的可靠性,必须对数据码流进行纠错编码。纠错编码的方法很多,如里德-索罗门码、卷积码、交织、格状编码调制等。
(3)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为了提高传输的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进制调制方法。如QPSK(四相相移键控)、QAM(正交幅度调制)、VSB(残留边带调制)等。
三、数字电视制式
数字电视制式是指数字电视采用的视音频采样、压缩格式、传输方式和服务信息格式鹊墓娑āD壳爸饕�嬖?种比较成熟的制式,即美国的ATSC(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式,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制式和日本的ISDB(综合服务数字广播)制式。对其中的每一种制式,又可以分为卫星传输、电缆传输和地面传输3种不同的方式。无论哪一种制式,它们的视频压缩技术都采用了MPEG-2标准,但是由于美国和欧洲等在模拟电视的制式的差别,为了兼容性,它们的视频采样格式也存在差别,主要体现在行和列的分辨率及场频等。在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卫星传输一般采用QPSK调制技术,电缆传输一般采用QAM调制技术,但地面传输采用的技术则在不同的制式中存在很大差别,如美国的ATSC采用的是VSB调制技术,而欧洲的DVB和日本的ISDB则使用OFDM调制技术。服务信息是指在数字电视中开展增值服务所用的数据,美国ATSC制式中的PSIP部分和欧洲DVB制式中的SI部分分别规定了各自数字电视中的服务信息格式。我国目前也在积极制订自己的数字电视制式。
四、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比较的优点
采用上面诸多先进技术后的真正的数字电视比以三大制式为代表的模拟彩色电视有着突出的优点。主要的优点是:
(1)在一个8MHz带宽的模拟频道内原来只能传送一个普通的模拟电视节目,采用数字电视后在原来一个模拟频道内可传送DVD(数字视频光盘)质量的节目5至6个,每一个节目的质量要比模拟电视节目的质量高。或可以传送高清晰度电视(HDTV)质量的节目1个或2个。电视频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我国电视频道共68个(不计增补频道),原来只能传68个电视节目,采用数字电视后就可传输DVD质量的节目340至408个。
(2)电视节目传输的可靠性及电视节目质量均大为提高。在电视覆盖范围(如半径40公里范围)内,接收到的图像质量与演播室图像质量相当。
(3)在同样的覆盖范围内,数字电视的发射功率要比模拟电视的发射功率小一个数量级。
(4)可以实现移动接收、便携接收及各种数据增值业务,实现视频点播等各种互动电视业务,可以方便地实现加密和解密,从而实现通信的隐秘性及收费业务,可实现与计算机网络及互联网等的互通互连。

4.AWGN信道是什么?如何进行仿真?
.信道(information channels,通信专业术语)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如果我们把信道的范围扩大,它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比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我们称这种扩大的信道为广义信道,而称前者为狭义信道。

2.信息传输的媒质或渠道。在电信或光通信(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场合,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波的空间传播渠道,如短波信道、超短波信道、微波信道、光波信道等;另一类是电磁波的导引传播渠道。如明线信道、电缆信道、波导信道、光纤信道等。前一类信道是具有各种传播特性的自由空间,所以习惯上称为无线信道;后一类信道是具有各种传输能力的导引体,习惯上就称为有线信道。信道的作用是把携有信息的信号(电的或光的)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因此,它的最重要特征参数是信息传递能力(也叫信息通过能力)。在典型的情况(即所谓高斯信道)下,信道的信息通过能力与信道的通过频带宽度、信道的工作时间、信道的噪声功率密度(或信道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有关:频带越宽,工作时间越长,信号与噪声功率比越大,则信道的通过能力越强。——大唐网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差错控制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笔记本怎么安移动网络 浏览:639
常见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一般由哪些子系统构成 浏览:836
连接无线网络的电话 浏览:571
打王者荣耀移动网络不稳定怎么解决 浏览:869
如何关闭全家网络 浏览:115
希沃白板设置网络共享 浏览:646
为何无法访问到移动网络 浏览:768
oppo如何查看网络连接了多少个 浏览:454
手机网络数据信号为黄色 浏览:929
网络安全身边事小漫画 浏览:771
苹果手机信号好但是网络卡怎么办 浏览:213
网络信号好但上不了网怎么办 浏览:36
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浏览:440
网络下载的文档如何删除空白行 浏览:693
以前都是有线网络哪里都可以用 浏览:686
信息网络安全有风险的特殊字符 浏览:319
为什么我的手机微信没网络 浏览:89
网络信息安全是哪个部门 浏览:477
无线网络限制页面 浏览:940
广电网络路由器连接电脑 浏览: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