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解两道计算机网络技术题,可追加悬赏,谢谢!
我有点紧张啊,答错了怕要挨网友的骂,另外哥们儿,你在读大学吗?这是老师留的作业吗?
第一题:(1)、允许配置的最小IP是192.168.4.2(注意,不能是192.168.4.1,别跟路由器R2下面那个接口的IP重了,那个IP待会儿要设成网关的,网关和主机IP不能重复);
最大IP是192.168.4.254(主机号不能全0全1这点应该知道吧,第二问也给提示了);
子网掩码明显是255.255.255.0,要接入的网络是192.168.4.0/24嘛,后面这个24就是24位网络前缀,也就是子网掩码中前24位全是1;
默认网关就是192.168.4.1。
(2)、分析:原来H2所在网络是192.168.5.0/24,说明后8位是主机号,要分成两个一样大的子网,要求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所谓“子网规模尽可能大”,意思就是子网号所占位数尽可能少,剩下更多位数给主机号,所以按理说从主机号中拿出前1位来做子网号就可以了,一个0一个1正好俩子网,但人家又说不允许全0全1的子网号,所以拿1位不够,要拿前2位出来,那就四种子网号,00,01,10,11,而00和11不能用,所以两个子网号分别是01和10。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前三个255对应24位网络前缀,后面的192对应2位子网号)
那么子网A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64/26,它的广播地址(也就是主机号全1)是192.168.5.127;
子网B的子网地址就是192.168.5.128/26,它的广播地址是192.168.5.191;
它俩允许接入的主机数目都是2^6-2=62(减的这个2是主机号全0和全1的那俩)
第二题:数据报总长980B,首部说固定长度,那就按20B来算,所以数据报的组成是960B的数据+20B的首部。
(1)、显然要分成两个数据分片,第一个数据字段长度是640B(最大长度660B-20B的首部),它的片偏移是0,MF=1(MF=1代表后面还有分片,MF=0代表后面没有分片了),第二个数据字段长度是320B(总共960B减去第一个分片的640B),它的片偏移是80(片偏移以8B为单位,这点一定要牢记,640B/8B=80),MF=0。
(2)、不会报错,ICMP对第一个分片后续的所有分片都不发送差错报告报文,ICMP发送的差错报告只有这五种类型:1、终点不可达;2、源点抑制,也就是拥塞;3、时间超过,也就是TTL减到0了;4、参数问题,比如DF=1并且分组长度还超过了MTU;5、改变路由,也就是找到更短路径了;ICMP记住一句话:只要出这五类错就丢弃并返回报告报文。
❷ 关于网络通信原理的困惑,求网络达人赐教,万分感谢!!!
首先说明一下,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思想、思路,是各厂商开发软件时遵循的通用标准。它诠释了数据通信的过程。它是个抽象的概念。
回答1:既不是操作系统的TCP/IP协议也不是是网络设备。因为这两个只是完成7层中的某个功能。tcp(a和b两台电脑的虚通道建立)工作在传输层,ip(路由转发)工作在网络层。而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也有这个功能,只是和路由器的侧重点不一样)只把数据解析到第三层,在第三层封装后的数据叫做包。而二层交换机只把数据解析到第二层,在第二层封装后的数据包叫做帧。
回答2:物理层也就是第一层,处理的数据是比特流。而“本地连接”是工作在应用层也就是第7层。一块以太网网卡包括OSI(开方系统互联)模型的两个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
回答3:其实数据链路层是把网络层的数据加上头和尾形成帧再交付给物理层。这就是封装。
之所以要加上头和尾是因为物理层只管电信号,必须要有一个特殊的电信号告诉物理层这是一个帧的开始和结尾。
一般头和尾的电信号是连续的10101010这样的形式,当物理层接收到信号后,知道这是一个帧来了,经过模数转换后交付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剥离头和尾把数据交付给上面的网络层,这就是解封装的过程。
其实网络的七层结构基本上都是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上层数据下来的时候就给他加特定的头,相当于装了个信封,就这样一层层的装下来。下层的数据送到上层就一层层的剥离头(信封),直到最后没有信封得到最终的数据为止。
数据封装的原理:
数据封装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在OSI7层参考模型中,每层主要负责与其它机器上的对等层进行通信。该过程是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实现的,其中每层的PDU一般由本层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封装构成。
每层可以添加协议头和尾到其对应的PDU中。协议头包括层到层之间的通信相关信息。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是三个相对的概念,这主要取决于进行信息单元分析的各个层。例如,传输头(TH)包含只有传输层可以看到的信息,而位于传输层以下的其它所有层将传输头作为各层的数据部分进行传送。在网络层,一个信息单元由层3协议头(NH)和数据构成;而数据链路层中,由网络层(层3协议头和数据)传送下去的所有信息均被视为数据。换句话说,特定OSI层中信息单元的数据部分可能包含由上层传送下来的协议头、协议尾和数据。
例如,如果计算机A要将应用程序中的某数据发送至计算机B应用层。计算机A的应用层联系任何计算机B的应用层所必需的控制信息,都是通过预先在数据上添加协议头。结果信息单元,其包含协议头、数据、可能包含协议尾,被发送至表示层,表示层再添加为计算机B的表示层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随着每一层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而增加,这些协议头和协议尾包含了计算机B的对应层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层,整个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B中的物理层接收信息单元并将其传送至数据链路层;然后B中的数据链路层读取包含在计算机A的数据链路层预先添加在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其次去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部分被传送至网络层。每一层执行相同的动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并去除,再将剩余信息发送至高一层。应用层执行完后,数据就被传送至计算机B中的应用程序接收端,最后收到的正是从计算机A应用程所发送的数据。
网络分层和数据封装过程看上去比较繁杂,但又是相当重要的体系结构,它使得网络通信实现模块化并易于管理。
解封装正好是封装的反向操作,把封装的数据包还原成数据.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困惑,建议你看一下网络工程师教程。
❸ DF的函意
你好,DF有多多层含义,具体如下:
一、DF:Don't Fragment
IP协议的首部“标志”中标志(flag) 占 3 位,目前只有前两位有意义。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MF (More Fragment)。MF =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 0 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 DF (Don't Fragment) 只有当 DF =0 时才允许分片。
二、计算机网络
DF:Don't Fragment
IP协议的首部“标志”中标志(flag) 占 3 位,目前只有前两位有意义。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 MF (More Fragment)。MF =1 表示后面“还有分片”。MF 0 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 DF (Don't Fragment) 只有当 DF =0 时才允许分片。
三、钟表品牌
dF COLLECT(品牌)dF COLLECTION 是钟表业的专业品牌,在钟表业享有盛誉。
四、深层过滤
深层过滤膜的孔径比微孔滤膜大,通常用作预过滤。深层过滤膜的纤维层层挤压,具有网目的结构,经由网目的缝隙能够将粒子加以捕捉。由于缝隙大小不一,会发生大粒子渗漏但小粒子遭到去除的情形。当滤膜上发生压力变化或流量变化时,可能会造成被捕捉粒子再度漏出,这是其主要缺点。但深层过滤膜较厚,内外均可捕捉粒子,且较不容易堵塞,具有较大量的去除能力。因此,在纯水系统中一般用于去除进水中的铁锈等污染物质。优点:滤膜较厚,对污染物的捕捉容量大注意:压力或流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被捕捉粒子再度漏出。主要用在水处理中。
五、linux命令
linux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格式:df [选项]
说明:df命令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对I节点和磁盘块的使用情况。
六、视频软件
DF是Digital Fusion的缩写。Digital Fusion为一款视频合成软件,具有众多的使用特点,节点式的工作流便于使用。eyeon公司旗舰产品,该产品问世是eyeon公司第9次发布这个强有力的合成器,该产品使用了一个新的图形引擎,能够将整体性能提升一个台阶并能更使得内存使用效率提高,新的DF5可以在每一个像素上以8bit,16bit或者以浮点方式来运行。
七、部队
Novalogic开发的Delta Force,就是三角洲部队,当时风靡一时,成为那时FPS的代表。
八、还原软件
DeepFreeze Enterprise 这个软件通常是网吧所用的还原软件 具有超强的保护功能
九、双发失误
网球术语。正式比赛中,在该运动员的发球局中每一分都有两次发球机会。若发球下网,或者落在发球区以外,则算作发球失误。但如果网球擦到网袋但仍落在对方场地发球区内,则判擦网重发,并不算作发球失误。第一次发球失误后,继续第二次发球,称为一发、二发。两次发球都失误时,该分判给对方。这种情况称为双误。
十、自由度
统计学上面的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的缩写
十一、东风导弹
中国导弹型号 DF,东风导弹
十二、内燃机车
中国内燃机车型号 DF(东风)
十三、滤波器
DF=Direct Form (FIR滤波器的一种结构)
十四、文档频率
DF= document frequent 即文档频率 文本特征提取中会用到这个参量。
十五、操作命令
DF作为汇编语言中的伪操作命令,它用来定义操作数占用的字节数,该伪操作所定义的每个操作数占有6个字节,其后的每个操作数占有48位,可以用来存放双精度浮点数。
十六、魔兽
DF魔兽DOTA敌法师,很多人简称DF
十七、拼音
拼音:荡.妇
十八、篮球术语
DF:defense foul 防守犯规
十九、方向标志位
DF:direction Flags
CLD指令复位方向标志:DF=0,STD指令置位方向标志:DF=1
❹ wireshark 里,ip的分片表示DF和MF能看见,怎么看TCP的DF和MF啊
tcp 三次握手过程:
client to network:syn:sn=0;
network to client:syn:sn=0,ack=1;
client to network:sn=1,ack=1;
应该看tcp协议解析部分,不是看ip头,从这个的sn看肯定握手已经成功了;
❺ 那么应该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得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各为何数值
首先ip数据报首部20还剩1460,最大为500,再加上除最后一分片外,其它分片长度必须为8的整数倍,所以分为3片长度分别为496,496,468,偏移量分别为0/8,4968,496•2/8。MF分别为1,1,0。
例如:
3片;
第一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0,MF是1;
第二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185,MF是1;
第三片:数据字段长度1020、片偏移是370和MF是0。
(5)计算机网络mfdf怎么算扩展阅读:
首部长度:占4位,可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值是15。请注意,这个字段所表示数的单位是32位字(1个32位字长是4字节),因此,当IP的首部长度为1111时,首部长度就达到60字节。当IP分组的首部长度不是4字节的整数倍时,必须利用最后的填充字段加以填充。
因此数据部分永远在4字节的整数倍开始,这样在实现IP协议时较为方便。首部长度限制为60字节的缺点是有时可能不够用。但这样做是希望用户尽量减少开销。最常用的首部长度就是20字节(即首部长度为0101),这时不使用任何选项。
❻ IP首部中3比特位的分段标示长度中间是DF,最低位是MF,那最高的比特位是什么含义啊
最高位为保留位,取值为0
❼ 支持MF/DF/EF三层物理文件管理; 问:MF/DF/EF分别指的是什么
MF是根目录文件,DF是应用目录文件,EF则是基本文件
文件结构
--->DF--->EF
MF ---> --->DF--->DF--->EF
--->EF
❽ ip数据包的df mf位可以同时为1吗如果同时为1也就是意味着,本ip包是一个分片包且自己后面还
不要这么理解,主机也不是这么理解的。
IP数据报的标志位有3位,其中只有低两位有意义,分别是DF和MF。
网络层在处理IP数据报时先看DF位,若DF=0,才会看MF;若DF=1,表示不允许分片,这时不再看MF具体是什么值(即不管是1还是0都没有意义,因为根本就没有分片)。
这种思想不仅在网络通信中存在,在计算机设计里也广泛存在,比如ALU在进行加法运算,若结果超出最大表示范围则将OF置1。这时,即使有一个结果,也不能用,因为OF=1表明计算溢出,结果是错的。
❾ 计算机网络MF字段怎么算
IP数据报中每个IP数据报包含一个头部和一个正文部分,头部有一个20字节的定长部分和一个可选的变长部分。IP数据报可能需要经过许多个网络,而源主机并不知道数据报后面要经过的这些网络所能通过的分组的最大长度是多少。而MF在分段中则表示“More Fragments”(更多的分段),除了最后一个分段以外其他所有的分段都必须设这一位,它的用途是,接收方可以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数据报的所有分段都已经到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