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计算机网络的一道题
不考虑确认帧的开销,确认开销包括传播和传输时延
② 请教关于计算机网络滑动窗口一题
接收窗口:到底是“每接收一帧数据,窗口后沿移动一格”还是“每应答一帧数据,窗口后沿移动一格”?如果是“接受”的话,题目中接收窗口已经接受了4帧数据了啊!
③ 计算机网络题目,求高手解答
选A。TCP的发送窗口受拥塞窗口和接收窗口中的最小值的限制。在题中的情况下,接收窗口为2000,但是发送方原来发出的2000中只有1000收到了确认,还有1000未收到确认。因此发送窗口向前滑动1000字节,发送方也只能再发送1000字节。
④ 在计算机网络考试中,问:TCP流量控制中,滑动窗口的特点。有谁能总结一下
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收发两端的窗口按照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 1时,就是停止等待协议。
当发送窗口大于1,接收窗口等于1时,就是回退N步协议。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均大于1时,就是选择重发协议。
协议中规定,对于窗口内未经确认的分组需要重传。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发送窗口的大小,即滑动窗口的大小n减去1(因为发送窗口不可能大于(n-1),起码接收窗口要大于等于1)。
⑤ 问一道计算机网络的题。关于滑动窗口
窗口是5,发送了4帧,还余1个空。RR3确认表示收到3个确认帧,窗口向前移动3位,发送方还可以发4个帧,分别是 4,0,1,2。(0-5是循环的,所以4后为0)。
⑥ 请教一道计算机网络关于滑动窗口的题目
你的想法不能说错,但是在这个方向上无法得到最优解。
现实情况是为了防止窗口发生重叠,发送窗口维持最大容量的一半就已经非常充分了。序号总共n位,那么整个发送空间撑死只有2^n帧,所以发送窗口有2^(n-1)就足以应付最恶劣情况下的重传。无论是选择重传、还是回退N帧都是如此。
换个角度而言,真的像你所述,发送方要维持2^n-1帧的窗口——我的天,按照这个思路,是不是铁路必须设计成能够同时容纳运输14亿人的容量呢?显然这是不合理、不经济的……
就像解三角函数一样,如果你仅仅根据sin、cos函数在[-1,1]这个范围内,或许能够得到一个解集,然而这个解集远非最优;还需要根据其他条件进一步缩小范围。
⑦ 计算机网络练习
1、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
2、网络连接设备和网络介质的连接排列方式
3、从高到底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
路层、物理层
4、面向连接的字节流
5、IP分组
6、综合布线系统
7、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
8、交换机
9、数据传输
10、网络层 路由选择 分组转发
二、
1、D
2、C
3、B
4、B
5、D
6、C
7、D
8、C
9、A
10、C
三、
2.实用的停止等待协议的思路?
实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应考虑到:传输数据的信道不是可靠的(即
不能保证所传的数据不产生差错),并且还需要对数据的发送端进
行流量控制。
接收方通过确认帧进行流量控制。通过差错控制编码与否认帧,解
决了帧出错的问题造成的死锁问题。
发送端超时重发能够解决数据帧丢失带来的死锁问题。通过镇标号
解决帧重复问题。
3.滑动窗口协议的思路?
TCP协议采用滑动窗口协议来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TCP协
议在工作时,如果发送端的TCP协议软件每传输一个数据分组后,必
须等待接收端的确认才能够发送下一个分组,由于网络传输的时延
,将有大量时间被用于等待确认,导致传输效率低下。为此TCP在进
行数据传输时使用了滑动窗口机制。
TCP滑动窗口用来暂存两台计算机问要传送的数据分组。每台运
行TCP协议的计算机有两个滑动窗口:一个用于数据发送,另一个用
于数据接收。
TCP协议软件依靠滑动窗口机制解决传输效率和流量控制问题。
它可以在收到确认信息之前发送多个数据分组。这种机制使得网络
通信处于忙碌状态,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吞吐率,它还解决了端到端
的通信流量控制问题,允许接收端在拥有容纳足够数据的缓冲之前
对传输进行限制。在实际运行中,TCP滑动窗口的大小是可以随时调
整的。收发端TCP协议软件在进行分组确认通信时,还交换滑动窗口
控制信息,使得双方滑动窗口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变化,达到在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防止拥塞的发生。
2.简述OSI的七层模型
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异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
容性问题。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
区分开来:服务说明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什么功能,接口说明
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而协议涉及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这
样各层之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互连网络中各实体采用什么样的协
议是没有限制的,只要向上提供相同的服务并且不改变相邻层的接
口就可以了。网络七层的划分也是为了使网络的不同功能模块(不
同层次)分担起不同的职责,从而带来如下好处:
(1)减小设计的复杂程度 ,便于后期维护的故障定位
(2)利于技术革新,某一层的新技术应用不影响整个模型
(3)便于标准化的推进
OSI共分为七层,从上到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每层的作用简述如下:
a、应用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接入网络的接口。
b、表示层将用户数据进行相应的编码或格式转换。
c、会话层区分通信中的不同上层程序,为每个进程建立单独的
链接,并维护和管理通信的过程。
d、传输层为数据的可靠传输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
e、网络层完成数据在网络中的实际传输,确定地址和最佳路径
f、数据链路层使用硬件地址来定位远程主机,传输数据并进行
必要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校验。
g、物理层传输比特流。将链路层的数据用高低不同的电平值表
示发送到物理线路上。物理层规定了设备的接口形状、针脚个数、
针脚不同电平值的含义。
4.简述TCP协议与UDP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的传输
层协议。通过三次握手、确认重传、滑动窗口等机制来实现上述的
服务,这就要求在tcp报文中应该有相应的控制信息,如:序列号和
确认号,窗口位等等。tcp传输的可靠性较高,但效率较低。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是一种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因为不要求可靠性,所以UDP报文中的控制信息较少。另外UDP协
议都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但对通讯实时性较高的场所。
1.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有哪些?
a、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
b、材料统一先进,适应发展需要
c、灵活性强,适应各种不同需求
d、便于扩充,节约费用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简述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交换机是二层设备,能完成冲突域的划分,但交换机所连接的设备
同处于一个广播域。交换机是根据数据帧中的MAC地址进行转发的。
他不会对数据帧的地址进行修改。
路由器是三层设备,能完成对冲突域和广播域的划分。路由器所连
接的设备都处于单独的冲突域和广播域。路由器是根据三层的数据
包中的IP地址来进行转发的。但路由器会在进行二层封装是改变原
数据帧中的源地址。
⑧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本人不才 仅共参考
31、0OSI分层体系结构中,物理层是指( c) A.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 B.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传输媒体 C.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D.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逻辑连接
32、TCP/IP是一组分层的通信协议。构成TCP/IP模型的四个层次是(a ) A.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运输层,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运输层,会话层,应用层 D.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会话层,应用层
33、 IP地址由一组( 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34、 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模型的 d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和网络层
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其功能:透明的传送比特流;所实现的硬件:集线器(HUB)。
35、 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c
A.141.0.0.0 B.3.3.3.3 C.197.234.111.123 D.23.34.45.56
36、 在Internet中能够提供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是( b)
A.WWW B.FTP C.Telnet D.SMTP
37、对于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
A. 2n-1 B. 2n
C. 2n-1 D. 2n-1
选项ACD
A
序号位数为n,所以可辨别的范围是2^n。所以不可能大于2^n。
若为2^n,从0开始发送发出了所有却未受到应答,对于2^n-1,对应的应该是ACK0,可此时无法分辨这个0是2^n的下一个还是已发出去的第一个0。所以减一。避免出现重复号
38、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 )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39、使用了VLSM技术的IP地址组成结构为 ( d ) 不确定
(A)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子网网络接口地址+主机
(C)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络接口地址 (D)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子网地址
40、OSPF协议中哪种类型的分组使用洪泛的方法来发送 ( c )
(A)HELLO分组
(B)数据库描述分组(C)链路状态请求分组 (D)链路状态更新分组
⑨ 关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一道滑动窗口题目
窗口大小为7就是表示发送和接收之间可以相差6个帧,如果B回复A他收到的帧的编号为m,那么A最多发送的数据帧编号只要不大于m+7就可以继续发。协议都是认为正确的,如果大于m+7那么协议就认为传输有错误。如:B回复A他已经收到的最后一帧的编号为1,那么A发送的数据帧的编号只要不大于8,那么他就可以继续顺序发下去,如果大于8那么就认为传输出错了,那么就要重发。A是顺序发的,所以A发送的帧编号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