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线索化

计算机网络线索化

发布时间:2022-09-12 09:33:36

⑴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和混合型拓扑。

1、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管理和维护都相对容易,而且扩展性强。

(2)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低。

(3)在同一网段内支持多种传输介质,除非中央节点故障,否则网络不会轻易瘫痪。

(4)每个节点直接连到中央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可以很方便地排除有故障的节点。

2、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线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元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传输速率高,可达1~100Mbps。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结构简单,组网容易,网络扩展方便

(4)多个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高。

3、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4、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5、混合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的优点

(1)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

(2)易于扩展。

(3)安装方便。

6、网型拓扑

网型拓扑的优点

(1)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减少。

(2)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高。

7、开关电源拓扑

树型拓扑的缺点:

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1)计算机网络线索化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2、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3、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4、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因特网(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⑵ 以局域网的演变为线索谈谈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认识

将来网络会向ipv6进行发展.
无线技术也会日趋成熟.
更快,更安全.

⑶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有何应用

生物学信息,因此计算机科学为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1.序列比对
序列比对其意义是从核酸、氨基酸的层次来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进而推测其结构功能及进化上的联系。研究序列相似性的目的是通过相似的序列得到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也可以通过序列的相似性判别序列之间的同源性,推测序列之间的进化关系。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非常重要。
序列比对中最基础的是双序列比对,双序列比较又分为全局序列比较和局部序列比较,这两种比较均可用动态程序设计方法有效解决。在实际应用中,某些在生物学上有重要意义的相似性不是仅仅分析单条序列,只能通过将多个序列对比排列起来才能识别。比如当面对许多不同生物但蛋白质功能相似时,我们可能想知道序列的哪些部分是相似的,哪些部分是不同的,进而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获得这些信息,我们需要对这些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多重序列比对算法有动态规划算法、星形比对算法、树形比对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隐马尔可夫模型等,这些算法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得以解决。
2.数据库搜索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实验数据急剧增加,数据的标准化和检验成为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存储和管理基因组信息。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存储大量的生物学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按一定功能分类整理,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生物信息数据库,并要求有高效的程序对这些数据库进行查询,以此来满足生物学工作者的需要。数据库包括一级数据库和二级数据库,一级数据库直接来源于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只经过简单的归类整理和注释;二级数据库是对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加工后提取的有用信息。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核心数据库是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SWISS-PROT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和PDB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这三大数据库为全世界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人员了解生物分子信息的组织和结构,破译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用传统的手工分析方法来处理数据显然已经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对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必须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以此来寻找数据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并且用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3.基因组序列分析
基因组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获得人的整套遗传密码,要得到人的全部遗传密码就要把人的基因组打碎,测完每个小的序列后再把它们重新拼接起来。所以目前生物信息学的大量工作是针对基因组DNA序列的,建立快速而又准确的DNA序列分析方法对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基因组序列,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从序列中找到基因及其表达调控信息,比如对于未知基因,我们就可以通过把它与已知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该基因相关的生理功能或者提供疾病发病机理的信息,从而为研发新药或对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基因的结构,认识基因的功能。因此,如何让计算机有效地管理和运行海量的数据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4.蛋白质结构预测
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通过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体现出来,因此分析处理蛋白质数据也是相当重要的,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由蛋白质的结构所决定,因此根据蛋白质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是很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找出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与规律。
蛋白质结构预测分为二级结构预测和空间结构预测,在二级结构预测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①基于统计信息;②基于物理化学性质;③基于序列模式;④基于多层神经网络;⑤基于图论;⑥基于多元统计;⑦基于机器学习的专家规则;⑧最邻近算法。目前大多数二级结构预测的算法都是由序列比对算法BLAST、FASTA、CLUSTALW产生的经过比对的序列进行二级结构预测。虽然二级结构的预测方法其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80%以上,但二级结构预测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在实际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时,往往会把结构实验结果、序列比对结果、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还有各种预测方法结合起来,比较常用的是同时使用多个软件进行预测,把各个软件预测结果分析后得出比较接近实际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将序列比对与二级结构预测相结合也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分析方法。
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几种形式,它们是构成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本要素,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目标是为了了解蛋白质与三维结构的关系,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只是预测蛋白质三维形状的第一步,蛋白质折叠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这就导致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预测的复杂性。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方法有:同源模型化方法、线索化方法和从头预测的方法但是无论用哪一种方法,结果都是预测,采用不同的算法,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还需要研究新的理论计算方法来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图4.1 蛋白质结构
目前,已知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中的数据量远远超过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并且这种差距会随着DNA序列分析技术和基因识别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大,人们希望产生蛋白质结构的进度能够跟上产生蛋白质序列的速度,这就需要对蛋白质结构预测发展新的理论分析方法,目前还没有一个算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出一个蛋白的三维结构形状,蛋白质的结构预测被认为是当代计算机科学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蛋白质结构预测的算法在分子生物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5.结束语
现如今计算机的发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生物学中的大量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理论分析也需要有相应的计算机程序来完成,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生物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处理分析工具,这样计算机科学技术就成为了生物科学家的必然选择,虽然人们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很多生物学上的难题,但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更好地处理生物学中的数据仍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课题。

⑷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线索和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来讨论,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以时间线为线索。你们计算机的发展实在实在太快了。

⑸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5)计算机网络线索化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值计算问题。在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中,科学计算的任务是大量的和复杂的。

利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解决人工无法完成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例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而复杂的计算量。

⑹ 计算机网络之五层协议

一:概述

计算机网络 (网络)把许多 计算机 连接在一起,而 互联网 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是 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以小写字母i开始的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 )是 通用 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通信规则)可以是 任意 的。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Interent( 因特网 )是 专有 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的是 TCP/IP 协议族 作为通信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

因特网现在采用 存储转发 的 分组交换 技术,以及三层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结构。

因特网按 工作方式 可以划分为 边缘 部分和 核心 部分,主机在网络的边缘部分,作用是进行信息处理。 路由器 是在网络的核心部分,作用是:按存储转发方式进行 分组交换 。

计算机通信是计算机的 进程 (运行着的程序)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采用 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连接方式(P2P方式)

按作用 范围 不同,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和个人区域网PAN。

五层协议 的体系结构由: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应用层 : 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的任务是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 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

<2>:运输层 :任务是负责向 两个主机中的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应用层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其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

UDP :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网络层: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 封装 成分组或包进行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4>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5>:物理层: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 透明 地传送比特流,物理层还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 定义 及 连接法 。

运输层最重要的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 TCP 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而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网络协议 IP 。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者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二: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 传输媒体 的 接口 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插件都有严格的 标准化的规定 。

电气特性 :接口电缆上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 范围 。

功能特性 :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点电压表示何种 意义 ;

过程特性 :指明对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 顺序 。

通信的目的 是: 传送消息 , 数据 是运送消息的 实体 。 信号 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根据信号中代表 参数 的取值方式不同。 信号分为 : 模拟信号 (连续无限)+ 数字信号 (离散有限)。代表数字信号不同的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称为 码元 。

通信 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有三中 基本方式 :

单向 通信(广播)

双向交替 通信(**半双工**_对讲机)

双向同时 通信( 全双工 _电话)

调制 :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其包含较多低频成分,较多信道不能传输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需要对其进行调制。

调制分为 两大类 : 基带调制 (仅对波形转换,又称 编码 ,D2D)+ 带通调制 (基带信号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频段, 载波 调制,D2M)。

编码方式 :

不归零制 (正电平1/负0)

归零制度 (正脉冲1/负0)

曼彻斯特编码 (位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为0/下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每一位中心处有跳变,开始辩解有跳变为0,无跳变1)

带通调制方法 : 调 幅 ( AM ):(0, f1) 。调 频 ( FM ):(f1, f2) 。调 相 ( PM ):(0 , 180度) 。

正交振幅调制(QAM)物理层 下面 的 传输媒体 (介质): 不属于任何一层 。包括有: 引导性传输媒体 :双绞、同轴电缆、光缆 、 非引导性传输媒体 :短波、微波、红外线。

信道复用技术 : 频分复用 :(一样的时间占有不不同资源) ; 时分复用 :(不同时间使用同样资源) ;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宽带接入技术 :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criber Line)(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

三: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 信道 有 两种类型: * 点对点(PPP) 信道+ 广播*信道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帧

数据链路层协议有许多, 三个基本问题 是共同的

封装成桢

透明传输

差错检测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 逻辑链路层(LLC) 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 子层;

适配器的作用:

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通信适配器,适配器本来是主机箱内插入的一块网络接口板,又称网络接口卡,简称( 网卡 )。

以太网采用 无连接 的工作方式,对发送的数据帧 不进行编号 ,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目的站收到差错帧就丢掉。

以太网采用的协议是:具有 冲突检测 的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 CSMA/CD )。协议的要点是: 发送前先监听,边发送边监听,一旦发现总线出现了碰撞,就立即停止发送。

以太网的硬件地址 , MAC 地址实际上就是适配器地址或者适配器标识符。 48位长 , 以太网最短帧长:64字节。争用期51.2微秒。

以太网适配器有 过滤 功能:只接收 单播帧,广播帧,多播帧 。

使用 集线器 可以在 物理层 扩展以太网(半双工),使用 网桥 可以在 数据链路层 扩展以太网(半双工),网桥转发帧时, 不改变帧 的源地址。网桥 优点 :对帧进行转发过滤,增大 吞吐量 。扩大网络物理范围,提高 可靠 性,可 互连 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网桥 缺点 :增加时延,可能产生广播风暴。

透明网桥 : 自学习 办法处理接收到的帧。

四:网络层

TCP/IP 体系中的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 进程 之间的通信的 可靠性 由 运输层 负责。

一个IP地址在整个因特网范围内是唯一的,分类的 IP地址 包括A类( 1~126 )、B类( 128~191 )、C类( 192~223 单播地址)、D类( 多播 地址)。

分类的IP地址由 网络号字段 和 主机号字段 组成。

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而 IP 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 逻辑地址 ,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

IP首部中的 生存时间 段给出了IP数据报在因特网中经过的 最大路由器数 ,可防止IP数据报在互联网中无限制的 兜圈 子。

地址解析协议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把IP地址解析为 硬件地址 ,它解决 同一个局域网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是一种解决地址问题的协议。以目标IP地址为线索,用来定位一个下一个应该接收数据分包的网络设备对应的MAC地址。如果目标主机不再同一链路上时,可以通过ARP查找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不过ARP只适用于IPV4,不能用于IPV6,IPV6中可以用ICMPV6替代ARP发送邻居搜索消息。

路由选择协议有两大类: 内部网关 协议(RIP和OSPE)和 外部网关 协议(BGP-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是IP层协议,ICMP报文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加上首部后组成IP数据报发送出去,使用ICMP并不是实现了可靠传输。ICMP允许主机或者路由器 报告差错 情况和 提供有关异常 的情况报告。

ICMP是一个重要应用是分组网间探测 PING

与单播相比,在一对多的通信中,IP多播可大大节约网络资源, IP多播使用D类地址,IP多播需要使用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五: 运输层

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运输层有两个协议 TCP和UDP

运输层用一个 16位 端口号来标志一个端口。

UDP特点 :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面向报文、无拥塞控制、支持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通信。首部开销小。

TCP特点: 面向连接,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对点、提供可靠的交付服务,提供全双工通信、面向字节流。

TCP用主机的IP地址加上主机上的端口号作为TCP连接的端点,这样的端点就叫 套接字 。

流量控制 是一个 端到端 的问题,是接收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方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拥塞控制 是一个全局性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TCP拥塞控制采用四种算法: 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

传输有 三个连接 :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TCP连接建立采用三次握手机制,连接释放采用四次握手机制。

六:应用层

文件传送协议FTP 使用 TCP 可靠传输服务。FTP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一个FTP服务器进程可同时为多个客户进程提供服务。在进行文件传输时,FTP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两个并行的TCP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 数据连接 。

万维网 WWW 是一个大规模,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可以方便从因特网上一个站点链接到另一个站点。

万维网使用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并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URL 。

⑺ 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犯罪情报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思考 欧三任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长沙 410006) 加强情报专业队伍的 建设、 关键词:网络犯罪情报;搜集 加强网络犯罪情报基础建设、加强秘密力量建设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等措施 ,建立完 善的网络犯罪情报搜集体系。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组织情报和样品情报五个部分。公安机关必须采取加强日常登记、 加强与民间组织商业公司的合作、 ,互联网在人类社会中的普及 ,网络犯罪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 ,适应预 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 ,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凡是与网络相关的犯罪都是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 ,其内容 包括人员情报、案件情报、线索情报、 中图分类号 :D631.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27575 (2006) 0120028204 一、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推进 ,互联网在人类社会的 普及 ,网络愈来愈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休闲的重要方式 ,与之 相伴而生的是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活动也越来越普遍。从一定 意义上说加强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 ,既是一项高屋建瓴、未雨 绸缪的战略性工作 ,又是打击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是打击网络犯罪的迫切 需要。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网络犯罪亦 然。近年来网络犯罪急剧增加 ,并且可以预见的是 ,在未来网 络犯罪将还会持续增加 ,并逐渐会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刑事 犯罪形式 ,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向社会深层次渗透 ,网 络犯罪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将大大超过传统领域的刑事犯罪。 打击网络犯罪将成为公安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而公安机 关迫切需要搜集和储存大量的网络犯罪情报 ,为打击网络犯 罪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是准确预测网络犯罪的需 要。网络犯罪本身具有形式多样 ,智能化、隐蔽化程度高 ,危害 大的特点。这就更需要公安机关逐渐搜集、存贮大量的网络犯 罪情报 ,并以其为对象 ,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 ,找出网络犯罪的 规律与特点 ,提高公安机关的发现能力 ,准确预测网络犯罪的 发展趋势 ,及时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预警和解决故障的技术 (例如黑客的入侵、网络病毒的散布 ),确保互联网的安全 ,而要 完成这一项工作 ,没有丰富的网络犯罪情报是办不到的。 二、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 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 先要解决什么是网络犯罪这一概念。由于我们网络犯罪情报 工作只是涉及情报的搜集 ,并不涉及司法罚则和确定罪刑 ,因 此我们不必对网络犯罪概念进行过多过细的研究 ,笔者认为 可以略去目前学界对网络犯罪概念的种种讨论和纷争。本文 收稿日期 :2005-09-06 认为 ,从搜集网络犯罪情报这一层面出发 ,概而言之 ,网络犯 罪就是与网络相关的所有犯罪。不论其是将网络作为犯罪的 手段还是将其作为直接侵害的客体 ,在此都姑且不论 (本文中 网络犯罪概念都作此理解。根据这一概念 ,网络犯罪情报搜 集的对象也就容易理解了。简而言之 ,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 对象就是所有与网络相关的案件。既包括传统的刑事案件向 网络渗透的案件 ,也包括现在学界讨论较多的计算机犯罪案 件和信息犯罪案件。 在此要强调的一点是 ,部分的网络治安案件也应纳入网 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原因在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 的特点 ,从目前所破获的实际案件来看 ,诸如黑客攻击、非法 入侵、病毒散布等犯罪行为开始都往往表现为一般的违法行 为 ,违法者在初试成功后 ,由于冒险心里和侥幸心里的驱使 , 激发其违法升级 ,发展成为犯罪 ,甚至不计后果 ,这一点在网 络犯罪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也是网络犯罪与传统的治安违法 和刑事犯罪有着明显区别的特征之一。因此部分网络治安案 件也应纳入搜集对象。 依照现有的刑事犯罪情报工作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网络犯 罪趋势的预测 ,笔者认为从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这一目的出 发 ,对网络犯罪情报搜集对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网络犯罪线索型情报 按照一般理解 ,线索型情报就是指可供侦查或调查的有 关刑事犯罪活动的可疑迹象和特定的刑事案件的侦查线索。 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线索型情报搜集对象就是指 以互联网络为目标或手段的违法犯罪线索 ,侧重指在使用互 联网中具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事、物、时间与空间的嫌疑线 索。既包括传统刑事案件在互联网络中的渗透 ,例如犯罪分 子或是犯罪团伙经常在聊天室、 CICQ等网络公众聊天空间利 用网络语言或是犯罪暗号 (包括犯罪隐语 ),进行联络、布置、 作者简介 :欧三任 (1968-) ,男 ,湖南宁远人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犯罪情报学、侦查学研究。 2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1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2月 策划、逃跑、销赃、物色对象等具体犯罪行为实施的线索 ,也包 括现在法学界讨论较多的新型的计算机犯罪或是信息犯罪案 件的具体线索。由于互联网络自身具有的开放性、空间与时 间的无限性、隐蔽性、网络语言的随意性等特点 ,使得搜集与 网络犯罪相关预谋案件、未破案件线索极为艰难。 (二)网络违法犯罪人员情报 与传统的刑事犯罪情报一样 ,网络犯罪情报中的人员情 报是指有过网络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及犯罪嫌疑人。虽然就 目前而言对于网络犯罪的犯罪分子受过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后 的重新犯罪率 ,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性的调查与统计 ,但可 以预见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特点 ,给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指 挥、策划、协调、联络、逃跑、销赃甚至进行恐吓、敲诈等带了与 及犯罪类型、 (含被害单位 )基本情况、损失情况等信息点。 传统犯罪不可同日而语的便利 ,犯罪分子 ,尤其是精通互联网网络犯罪不同于普通刑事犯罪 ,在作案手段、作案特点以 的传统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分子会继续使用互联网这一便捷的痕迹物证、侵害对象上都有着显着的不同于普通 条件继续进行犯罪。因而开展对网络犯罪人员情报的搜集不刑事犯罪的特点。例如在犯罪手段与犯罪特点上 ,网络犯罪 仅是必要的 ,也是将来打击犯罪所必然依赖的重要资料。这 类搜集对象应该包括已经受过公安机关打击的有过网络犯罪 行为的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员 ,并且应该包括部分因 网络违法受过治安处罚的违法人员。具体应该包括现行的网 络违法犯罪人员资料、网络犯罪在逃人员资料、通缉犯资料、 重点人口资料等对象。 (三)网络犯罪案件情报 案件情报搜集的对象 ,是以破获和未破的各类网络案件 为对象而建立的案件情报资料 ,也即凡是与互联网络相关的 案件都是网络犯罪情报案件资料搜集的对象 ,在此我们不论 其是将互联网络作为犯罪手段还是直接将互联网络秩序作为 侵害客体。同时网络案件情报搜集的对象 ,也不以案件的性 质和所造成的损失大小为标准 ,而是以违法与犯罪行为是否 与网络有关 ,案件是否含有网络犯罪信息为标准 ,从而将网络 犯罪情报系统建立成为一个高标准的覆盖能力广、搜集能力 强的网络犯罪信息搜集体系 ,全面、广泛、及时地搜集各类网 络犯罪情报 ,为侦破各类与互联网络相关的案件提供扎实的 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 ,网络犯罪情报系统就是以与互联网相关的案件为 主要对象 ,同时包括一部分与互联网相关的治安案件为搜集 对象的犯罪情报系统。 三、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内容 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 ,必须从着眼于建立一个高度完善、 逻辑体系清晰的系统来构建其搜集体系与内容。参照已有的 刑事犯罪情报工作的经验 ,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应该包括以 下五个系统及其相关的内容。 (一)网络犯罪分子及其网络犯罪嫌疑人员资料库 这部分搜集内容我们也可以简称人员资料库。主要是搜 集受过公安机关打击的网络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员的 有关资料。搜集的具体内容与传统的刑事犯罪情报资料一样 主要包括登记对象的自然状况、体貌特征和违法犯罪事实或 嫌疑依据三个方面。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 ,大多情况下 ,犯罪分子进入互联网 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都是通过注册网名来确认其在网上的身 份 ,从而以其注册的身份在互联网上从事违法犯罪犯活动 ,因 而网名对人员资料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认为 ,网名在网 上可以随时更改 ,随意性大 ,不易搜集。其实不然 ,从大多数 案件看 ,犯罪分子策划实施某一具体案件还未完成时 ,一般是 不会随意更改网名的。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犯罪情报而言 ,要 重点登记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职业、受教育情况 (尤其是所 学专业 )、网名、绰号、主要关系人或共同犯罪人等基本情况。 (二)网络犯罪案件资料库 案件资料应详实记载构成案件各个要素的要件 ,或者说 详细登记案件所包含的信息点的具体情况。重点放在构成网 络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犯罪的类型 (性质 )、作案手段 (含入 侵方式 )、作案特点、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被害人 案件主要记载其上网的规律、上网的方式、网上主要活动、选 择对象、具体侵入方式、口令 (密码 )破解技术、作案目的等。 网络犯罪案件的痕迹物证与普通的刑事案件的区别就更大 了 ,既有可能如普通刑事犯罪案件那样存在着指纹、足迹、工 具痕迹、细小物质等 ,更多的是以磁盘为主要介质所储存、保 留或是遗留的信息。 (三)网络犯罪组织资料库 犯罪分子结成团伙 ,共同实施诸如系统入侵、黑客攻击、 盗窃商业秘密等形式的计算机犯罪 ,目前从实际来看还不多 , 但不能据此否认其在将来发展的可能性。从现实而言 ,网络 犯罪中 ,大多数组织犯罪仍然是传统刑事犯罪中的组织犯罪 在网络上的渗透或延伸。有的是先在网上聊天而后结成团伙 进行犯罪 ,有的是先结成团伙 ,后在互联网上实施犯罪的策 划、密谋和传递犯罪信息 ,因而在互联网上一般都有固定的联 系方法和联络地点 (网站 ),相互之间有自己的隐语或者特有 的网络暗语。因此加强对犯罪组织情报资料的搜集 ,也是很 必要的。网络犯罪组织资料库搜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团伙或主 要关系人的姓名、住址、团伙性质、主要活动事实、联络方式、 网名等进行详实记载。 (四)网络犯罪线索资料库 网络犯罪较之普通的刑事犯罪隐蔽性更强 ,技术含量更 高 ,其犯罪线索不易发现 ,因而对网络犯罪线索的登记和积累 显得尤为必要。同时任何案件的查证都是首先从线索开始 的 ,没有线索来源 ,就没有侦查的开始。要打击和防范网络犯 罪就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线索的搜集与登记。网络犯罪线索 资料要通过对网络的实时监控和各种调查措施获取。搜集的 内容应侧重于记载犯罪线索涉及的时间、地点 (网站、网吧 )、 主要嫌疑事实、作案手段、案件性质、联络方式、侵入方式等。 (五)网络犯罪情报样品资料库 搜集网络犯罪情报样品资料 ,特别是对非法侵入计算机 系统方式、黑客攻击技术、网络病毒等样品的原理、技术进行 搜集与分析 ,对提高公安机关发现网络犯罪的能力、加强对公 安网络秩序的监控有着良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 ,对于 网络犯罪中的典型案件 ,尤其是典型的证据 ,应用照相、录像 等手段进行记录 ,对显示器屏幕上的图像、文字也可以照相、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刑事法学欧三任关于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思考 录像进行记录储存 ,对磁盘里的隐藏信息进行恢复复制以保 存研究 ,对非法程序进行拷贝进行储存 ,以备分析研究 ,不断 提高公安机关的发现能力和打击能力。 四、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方法 由于网络犯罪具有自身的特点 ,且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 型犯罪 ,世界各国在打击网络犯罪的斗争中都还处于摸索起 步阶段 ,我国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打击网络犯罪的先进经验的 基础上 ,建立起我国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的有效机制 ,其中必 然包括建立我国网络犯罪情报的有效搜集体系。 (一)加强立法 ,为网络犯罪情报搜集提供合法依据 犯罪情报工作是刑事侦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犯罪情 报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侦查手段,因而犯罪情报工作必须要依 照有关法律而开展。但是相对网络犯罪这种新型的犯罪形 式,目前我国立法并不完善,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 在情报搜集中如何解决公民的隐私权问题情报搜集的程序、 能对复杂场所、重点行业进行有效控制的情报搜集体系,尤其 是要加强对公众网吧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金融、证券、电信、 大型公司等重要经济部门和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的重点监控, 使网络犯罪情报能源源不断的搜集上来,有效地获取动态型 的线索情报,打击和预防网络犯罪行为。 (五)加强与民间组织、商业公司的合作,加强秘密力量建 设 在美国,有一些很着名的专门从事电子数据恢复、网络安 全生产的商业组织,他们与侦查机关都有很密切的联系。这 些商业公司常被称之为“电子证据发现公司”,他们的任务就 是协作或是帮助侦查机关还原在侦查中获得的遭到了破坏的 电子证据。其实电子证据与网络犯罪情报有着很密切的联 系,还原的电子证据所寓含的信息正是犯罪情报所需要的信 息。因此借鉴他们的做法,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必须加强与 民间组织、商业公司的合作。特别是这些民间组织、商业公 予以规范 搜集的手段问题等,也需要不断地完善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使之更适应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在立法方面 ,要 借鉴国外立法的经验 ,可以在加入有关国际公约的基础上 ,把 国际公约的精神转化并补充到我国的立法中 ,加强执法和司 法的功能 ,使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与打击网络犯罪都在法定 的范围内进行。 (二)加强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专业队伍建设 ,使网络犯 罪情报的搜集走向专业化 目前为打击网络犯罪 ,国外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的职业 队伍 ,也即网络警察队伍。我国公安机关为适应打击网络犯 罪的需要也已成立了网络警察队伍 ,为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 的搜集 ,我们可以考虑在网络警察队伍中 ,培养专门的负责搜 集网络犯罪情报的网络警察 ,加强网络犯罪情报工作的专业 化、职业化建设 ,这也是由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决定的。网络技 术发展日新月异 ,网络犯罪也会随着网络技术变化而不断翻 新 ,搜集网络犯罪情报又需要特别的技术和程序 ,同时网络犯 罪的数量同步大量增加 ,客观上需要一个专门的专业力量来 从事此方面的工作 ,以期保证对网络犯罪情报发现、搜集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网络犯罪情报的登记工作 犯罪情报的日常登记 ,是犯罪情报搜集的基本手段之一。 有关部门应及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犯罪情报的登记工 作制度 ,对侦查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查获的网络犯罪线索、网络 犯罪案件、查获的网络犯罪嫌疑人和网络犯罪分子要及时进 行登记。网络犯罪情报登记工作制度 ,首先要明确工作职责 和责任制 ,保证登记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及时搞好网络犯罪情 报的整理与录入犯罪信息系统等工作。其次 ,要建立专门的 情报机构和配备专门的情报人员 ,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是一 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唯有如此 ,才能保证网络犯罪情报资料 工作有条不紊切实开展 ,才能给网络犯罪情报系统的建立提 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网络犯罪情报的基础建设 ,广辟情报来源 网络犯罪具有很强的智能性和隐蔽性 ,因而网络犯罪情 报大量的隐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公安机关要加强情报的基 础建设 ,建立起情报网络覆盖面广、各种情报来源渠道畅通、 30 司 ,由于他们拥有技术上的优势 ,因而也更善于发现新型的网 络犯罪及其犯罪手段与形式。此外 ,还要加强同重要单位和 各个网站监管人员的协作与联系 ,建立畅通联系协作制度 ,以 保持畅通的情报来源渠道。 为加强对互联网重点部位和重点行业的控制 ,必须加强 网络秘密力量的建设。这是打击隐蔽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的 网络犯罪必不可少的秘密侦查手段。但如何根据必须与可能 的原则 ,在互联网上或者互联网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 行业建设和布置一支素质高 ,分布合理的精干的秘密力量队 伍 ,对于侦查机关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有目的的在重 点人员 (如各个网站的网络管理人员 )、重点单位、重点行业物 色布建秘密力量 ,加强对网络犯罪案件多发部位例如公众网 吧、金融、证券等重点单位的监控工作 ,要对秘密力量进行适 当的教育与培训 ,提高秘密力量发现和获取网络犯罪情报的 能力 ,有目的的获取深层次的内幕情报。 (六)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人员的业务培训 由于网络犯罪情报工作尚处于建设初期 ,网络犯罪情报 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网络犯罪的犯罪手段、 作案工具的技术含量都会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 不断提高 ,情报人员要获得相关情报 ,就必须跟上技术的发展 潮流 ,寻找犯罪手段的弱点 ,以便有效搜集情报。因此要对网 络警察和网络犯罪情报人员及时进行技术培训 ,或者为他们 及时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创造条件。同时也要给予他们以犯 罪学、侦查学 ,尤其是情报学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发现情报、 分析情报、整理情报的能力 ,使之具备情报人员对情报的搜 集、整理、存贮、检索等专门的情报技能。 (七)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应用系统的开发 ,研发网络犯 罪情报的高效应用系统 犯罪情报只有在一定的应用系统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 值 ,为打击网络犯罪 ,公安机关应组织专家尽早开发专门的网 络犯罪情报应用系统 ,建立网络犯罪案件信息库、网络犯罪人 员信息库等 ,满足网络犯罪侦查机关多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 , 也满足社会公众对防范网络犯罪的技术咨询与指导的需求 , 尤其是要保证信息查询的快捷性与准确性。要使网络犯罪情 报迅速地转化为破案力 ,公安机关就必须抓紧开发更有效的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1期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 2月 情报应用系统 ,通过实际应用 ,进一步激发侦查人员的情报意构还要负责搜集全国各地甚至其他国家的网络犯罪资料 ,建 识 ,促进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工作。 立内容详尽、及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 ,一方面有利于侦查机关 (八)抓紧对网络犯罪信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查询和串并案件 ,另一方面有助于研究网络犯罪的发展过程 , 网络犯罪案件种类繁多 ,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网络语言繁总结案件规律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给实际工作提供方向性 杂随意 ,公安机关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大力度 ,必须尽快指导。 组织专业人员 ,对网络语言和网络犯罪特征进行搜集、概括和(十)加强网络犯罪情报工作的国际合作 研究 ,制定出网络犯罪信息标准 ,才能使网络犯罪情报得以规网络犯罪是没有国界的犯罪 ,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在打 范地表述和整理 ,否则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犯罪情报的使用 ,尤击网络犯罪方面有着成功经验的国家都注重国际间的合作。 其影响信息共享功能的发挥 ,也影响网络犯罪情报应用系统例如西班牙与欧洲其他国家网络警察的合作、特别是与美国 的开发。 联邦调查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加拿 情报的流失和资源的浪费,给社会和用户造成更大的危害。 因此需要一个机构能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并及时提供给各地 (九)建立全国性的网络犯罪情报协调机构 着同其他国家协同作战的形势。因此,作为打击网络犯罪的 重要手段之一的网络犯罪情报工作,必须要有意识地加强同 大和美国等网络警察组织相互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接触。从 网络犯罪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行为地与行为结果相分离 ,近年来看 ,国外网络犯罪有不断向我国渗透的倾向 ,我国面临 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分离。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往往需要 跨地区进行。如果侦查机关各自为政 ,单独侦查 ,就可能造成 国际刑警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司法机关的合作 ,互通犯罪情报 和信息 ,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侦查机关和网络监管部门以网络犯罪信息 ;同时这个协调机 Thought on the Collection of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OU San2ren ( Hun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 Changsha ,410006 , Hunan , China) Abstract : As the level of social information enhances and internet popularizes in human society , network crime has become a new kind of crime form. To meet the need of attacking and preventing network crimes , the collection of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must be strengthened. All the network2related crimes are the objects of the collection of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whose content includes staff intelligence , case intelligence , clue intelligence , organization intelligence and sample intelligenc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should establish a perfect collecting system of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daily registrat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ntelligence personnel , basic building of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 the cooperation with nongovernmental commercial corporations , the construction of secret force as well a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Key words : network crime information ; the collection of intelligence (责任编辑 :叶剑波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⑻ 计算机网络的二叉线索查找路由表的怎么看到达了叶节点

;lchild;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null)
inorder(T->lchild),
inorder(T->.;
if(T->,一定要把图画出来再思考程序;rchild),可用递归算法遍历第k层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设叶子节点为x个,度为2的节点的个数为y,则x=y+1
首先明白几个概念:结点所拥有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Degree);树中各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该树的度;称度为m的树为m叉树。所以就简单了,也就是是这颗树每个节点最多承载2个子节点,或两个叶子。每多一个节点会多增加两个叶子,但是也会占用父节点的一个叶子空间。除根节点外。(这个话说起来有点绕,自己在纸上画画就明白了。) 这样就可以列出公式了: 叶子数=度*节点数-(节点数-1)
叶子结点就是没有孩子的结点,其度为0,度为二的结点是指有两个子数的结点。比如一棵完全二叉树有三层,叶子结点就是最下面那一层的结点数,没有孩子结点,就是4,度为二的结点有3个。
我们设度为0,1,2的节点分别为n0,n1,n2个,那么节点总数n=n0+n1+n2,然而边数b=n-1,并且b=n1+2*n2=n-1=n0+n1+n2-1,由此式我们可以推出n0=n2+1
也就是说叶子节点要比度为二的节点多一个。
#includestdlib.h 二叉树,跪求答案 在二叉树中,已知中序后序序列求先序序列 对于这个问题,和《在二叉树中,已知前序中序序列求后序序列》求解思路差不多,只是要对后序序列从后向前依次读取字符,插入到二叉树中,再判断插入当前节点与读入的...
是错误的 二叉树是一种很有用的非线性结构,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②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在二叉树中,每一个结点的度最大为2,即所有子树(左子树或右...
假设有n个叶子节点,如果某个叶子节点又延伸出来m个叶子节点,则叶子节点数量就是n-1+m 所以看题中,假设一开始只有一个根节点(同时也是叶子节点),它的度为4,这时叶子节点数为1-1+4=4,这时有一个叶子节点度变成3,总的叶子节点数量就是4-1+...
SP2的连接数只有10.这个用比特精灵的破解补丁就OK了.不过如果是你的上网方式是ADSL,就要看你的猫能不能受得了那么多那么多连接数了.如果不行,会造成断流.也就是你说的网页打不开,断网再上又行了.这种情况下,把DHT功能关掉,就可以防止这一情况.所...
完全二叉树中叶子节点比非叶子节点多一或相等。这道题节点数为699,所以叶子节点为(699+1)/2=350。 二叉树即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孩子,满二叉树除了最后一层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孩子,完全二叉树即满二叉树最后一层从右到左连续缺n个点,n可以为0. ...
遍历第k层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可用递归算法, inorder(T->lchild); if(T->lchild!=null) inorder(T->rchild);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把图画出来再思考程序...
叶子节点数为3,所以度为2的节点数=3-1=2(这是由假设度为2的节点数为a,叶子节点为b,则b=a+1这个结论得到的,这个结论可以证明的)。所以总节点数=2+8+3=13。清楚了吗?

⑼ 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工具,具备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等。课程以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为线索,具有概念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具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等特点。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探索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优化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统一的原则,确保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知识的精炼讲解和准确完整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通过思考、研究和分析,确定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把教学工作置于切实有效的基础上来。对于《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整体教学任务和详细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然后在此框架内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学生的活动形式。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从讲课的语言到授课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还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多让学生去动手,多说多练,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互动和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双向的互动环节,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强烈兴趣。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设计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生生互动,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促进师生有效的交流,对重难点进行突破。这样所讲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做到当堂消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也会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得以展现。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使用任务驱动法的,首先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需要掌握的程度和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的听讲,之后进行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所要求达到的目标。这样的任务驱动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共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操作中和小组合作中实现创新。
2.2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抽象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如课程中的组建与维护、网站开发与设计、互联网应用、网络产品,需要结合实物和一定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照真实的实物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将同轴电缆、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网线,如何制作简单的网页,如何配置家用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实用技术。学生对实际网络工作过程加强了解,开阔了视野;同时让学生了解如何做网络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图例教学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以采用具体的图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讲解,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比如,在讲解“星型拓扑结构”时,笔者首先画出“星型拓扑结构”的示意图。通过示意图来讲解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护、安全可靠。一个用户产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同时,也指出它的缺点是中心节点会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与它相连的网络就会瘫痪。学生在宿舍上网时会使用交换机进行互连,这样互连的网络具有星型结构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那么与之相连的所有计算机就都不能上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抽象概念实例化,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一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比较抽象,有时很难用语言把它描述清楚。如果把这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直观的接受这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课程的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授课PPT、网络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料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讨论等等。
4.总结
教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线索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硬盘录像机和路由器更换 浏览:632
如何更换房间网络设置 浏览:7
软件无线电在计算机网络 浏览:196
手机优酷视频也有网络咋看不了 浏览:858
网络直播有哪些作用 浏览:967
笔记本无线网络为连接打印机 浏览:554
在哪个网站可做网络夫妻 浏览:416
网络监控线超长怎么连接 浏览:829
电信的网络宽带电话多少 浏览:236
网络打印机取消密码怎么设置 浏览:139
二手房的网络营销 浏览:190
vivoY52s怎么设置SA网络 浏览:976
什么叫网络图的关键节点 浏览:914
oppor9s手机网络类型 浏览:128
第1场网络大战一个像素点多少钱 浏览:707
网络营销费用预算表 浏览:817
wifi没问题但电脑没网络 浏览:763
网络电视哪个好用不卡 浏览:284
windows查找不到无线网络连接 浏览:860
恢复计算机网络的代码 浏览:3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