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18 23:15:23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三个阶段:

(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3)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所谓联机系统,就是一台中央主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在地理上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建立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就是将地面的雷达和其他测量控制设备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处理,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严格地说,与以后发展成熟的计算机网络相比,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区别。这样的系统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外,其余的终端设备都没有自主处理的功能,还不能算计算机网络。但现在为了更明确地区别于后来发展的多个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专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随着连接的终端数目的增多,为了使承担数据处理的中心计算机减轻负载,在通信线路和中心计算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专门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控制,出现了数据处理和通信控制分工,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和多路复用器,它首先通过低速线路将附近群集的终端连至集中器或复用器,然后通过高速通信线路、调制解调器与远程中心计算机的前端机相连,构成如图4-14所示的远程联机系统,提高了通信线路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

②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早期年代,过去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完成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准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2、分组交换,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网络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一批专家设计出了使用分组交换的新型计算机网络。分组交换是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欲发送的报文分成一个个的“分组”,在网络中传送。

3、因特网时代,Internet的基础结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

(2)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因特网时代: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想连接在它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它规模增长很快,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无法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

2:建立三级结构的因特网:1985年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986年,NSF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计算机网络NSFnet,它代替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要部分。

3、多级结构因特网的形成。因特网已经很难对其网络结构给出很精细的描述,但大致可分为五个接入级:网络接入点NAP,多个公司经营的国家主干网,地区ISP,本地ISP,校园网、企业或家庭PC机上网用户。

③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1、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通信子网的功能:负责全网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的功能: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

2、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有: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等。

网络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有: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网络通信协议、网络工具软件、网络应用软件等。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这个新型网络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不是为了打电话,而是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

2:能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

3: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同等重要,这就大大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性。

4:计算机在通信时,必须有迂回路由。当链路或结点被破坏时,迂回路由能使正在进行的通信自动地找到合适的路由。

5:网络结构要尽可能地简单,但要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要学习网络,首先就要了解主要网络类型,分清哪些是我们初级学者必须掌握的,哪些是的主流网络类型。

“带宽”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义。

① 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3.1kHz(从300Hz到3.4kHz,即话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②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这里一般说到的“带宽”就是指这个意思。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比特每秒”,记为bit/s。

④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互联网分别指的是

1、第一代互联网:PC互联网,核心是PC互联。这个阶段计算机实现了相互连通,可以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是:个人用户浏览阅读网站信息的,企业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

2、第二代互联网:以IPv6为基础。可以实现“户对户”连接的网络。特点是地址庞大,且对以后的网速和网络安全有重大影响。

其特征是:个人用户除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外,还通过互联网进行一些与工作、生活有关的经济活动。企业开始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互联网上,并且关注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所获得的营业额,

3、第三代互联网:没有具体的标准,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一个永远在线的网络时代,用户将拥有无所不在的应用终端,个性化、人性化的界面和应用环境,可以实现永远在线并能拥有足够的带宽。互联网将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4)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94年,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中国正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虽然当时网速很慢,只有64k的带宽。

互联网刚出现时,以搜狐、新浪、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给中国第一代网民提供了大量内容。人们了解信息已经不仅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有互联网。这一时期,信息传播速度开始了大幅度的提升。

随后互联网进入社交时代。网民们不在满足互联网给与的各种信息,不再想成为聆听者,而是想成为信息的主导者。在这个时代,以开心网、校内网等平台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开始涌现。而以QQ、微信为代表的即时聊天软件逐渐取代了短息、打电话,成为了人们沟通的基本工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很快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网民开始脱离电脑,只要有手机就能做到电脑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互联网用户也呈井喷之势迅速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人们生活方式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⑤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特点:

第一阶段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单个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多个没有自主处理功能的终端组成网络。

第二阶段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由具有自主处理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组成独立的网络系统.。

第三阶段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特点是由多个计算机组成容易实现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第四阶段为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特点是网络系统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机 。

(5)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3、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4、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5、根据网络的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⑥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为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网状拓扑和混合型拓扑。

1、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1)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管理和维护都相对容易,而且扩展性强。

(2)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低。

(3)在同一网段内支持多种传输介质,除非中央节点故障,否则网络不会轻易瘫痪。

(4)每个节点直接连到中央节点,故障容易检测和隔离,可以很方便地排除有故障的节点。

2、总线拓扑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线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元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传输速率高,可达1~100Mbps。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结构简单,组网容易,网络扩展方便

(4)多个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信道利用率高。

3、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的优点

(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4、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的优点

(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5、混合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的优点

(1)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

(2)易于扩展。

(3)安装方便。

6、网型拓扑

网型拓扑的优点

(1)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减少。

(2)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可靠性高。

7、开关电源拓扑

树型拓扑的缺点:

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6)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订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2、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3、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4、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因特网( 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⑦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是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是体系结构标准化。

第三代计算机主要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器件;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寿命更长,功耗、价格进一步下降,在存储器容量、速度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超高速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器件。

(7)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第三代计算机在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等,网络软件大量涌现,计算机网络进入普及时代。应用软件的开发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现代产业。

其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做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外存储器;体积缩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

⑧ 计算机网络以什么为中心,共分几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以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为中心。

共分为四个代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

(8)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一般的事物分类方法一样,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质特点(即事物的属性)分类。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

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就是空间)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⑨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我网络的发展主要结历了哪四代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1]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我网络的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阶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着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我国继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一亿次的银河Ⅰ这型巨型机以后,又于1993年研制成功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Ⅱ型通用并行巨型计算机。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软件等。
随着物理元、器件的变化,不仅计算机主机经历了更新换代,它的外部设备也在不断地变革。比如外存储器,由最初的阴极射线显示管发展到磁芯、磁鼓,以后又发展为通用的磁盘,现又出现了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读光盘(CD—ROM)。

⑩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史

追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它的演变可概括地分成四个阶段:

(1)网络雏形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2)网络初级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主机互联,多个独立的主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构成计算机网络,无网络操作系统,只是通信网。60年代后期,ARPANET网出现,称为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3)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以太网产生,ISO制定了网络互连标准OSI,世界上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这阶段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4)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网络向综合化高速化发展,同时出现了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代了。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千兆位传输速率为主的多媒体智能化网络。

拓展资料: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 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另外,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是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目的,用通信线路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组成包括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

从用户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这样定义的: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所调用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

一个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按不同的形式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及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从整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就是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阅读全文

与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埃安s网络哪里来 浏览:901
网络重新连接又可以上网怎么回事 浏览:874
微信网络直报是什么意思 浏览:851
公司网络使用两天光纤怎么设置 浏览:17
如何保持手机网络不掉线 浏览:703
iptv连接网络 浏览:329
信息网络主要共享资源 浏览:723
简便自制wifi网络 浏览:309
网络安全宣传日活动的通知 浏览:706
某些软件网络请求失败 浏览:128
进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显示网络错误 浏览:989
如何看网络交换机是好是坏 浏览:508
无线网络闪屏 浏览:635
怎么让无线网络速度快一些 浏览:449
廊坊网络营销哪家有名 浏览:668
如何做才能让网络好 浏览:187
米家网络安全吗 浏览:917
恒大城网络密码 浏览:200
车载网络信号一般几格 浏览:989
租用移动网络的网络平台 浏览:6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