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计算机网络原理与使用技术"试题
韩老师讲高校《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https://pan..com/s/1cfjCNpy6ATP-BI-A0qKNaQ
韩老师讲高校《计算机网络原理》 目录(1).txt 156第9章 无线网络--创建临时无线网络.mp4 155第9章 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mp4 154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频视频--IP电话.mp4 153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频视频--流媒体实现现场直播.mp4 152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频视频--通过网站观看流媒体节目.mp4 151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频视频--安装流媒体服务.mp4 150第8章 Internet上的音频视频--互联网音频视频面临的问题.mp4 149第7章 网络安全--数据链路层安全.mp4 148第7章 网络安全--配置IPSec实现网络安全.mp4 147第7章 网络安全--搭建IPSec实验环境.mp4 146第7章 网络安全--网络层安全IPSec介绍.mp4 145第7章 网络安全--配置网站使用SSL通信.mp4 144第7章 网络安全--安全套接字SSL功能.mp4
㈡ 计算机网络工程有哪些
网络工程主要学:数字通信、计算机系统平台、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网络工程的就业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可以在各类IT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品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及IT市场拓展、技术推广等工作。
能到各级财政、工商、税务、邮政、电信、移动、国防、交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安全维护、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集成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教育、网络系统应用开发、远程教育及网络维护管理等工作。
网络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网络工程专业正式出现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2]。
网络工程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满足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基础知识厚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有组织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领域创新型人才,坚持“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培养掌握工科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网络工程规划设计及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课程体系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方法,为学生表述工程问题、选择恰当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学科的基础内容,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该专业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能够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设置有企业或行业专家有效参与[6]。
理论课程
通识类知识
通识类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数学和自然科学类两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包括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基本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知识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与现代物理的基本内容。
学科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知识被视为专业类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分析与设计、系统能力等专业基本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教学内容覆盖以下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建议教学内容包含数字通信、计算机系统平台、网络系统开发与设计、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
示例一:离散数学(72)、计算机原理(64)、计算机程序设计(40)、数据结构(48)、操作系统(56)、计算机网络(56)、数据通信(32)、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40)、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40)、路由与交换技术(32)、网络安全(40)、网络管理(32)、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40)、网络测试与评价(32)。
示例二:离散数学(72)、电路与信号分析(64)、电子技术基础(64)、程序设计(64)、算法与数据结构(80)、计算机组成原理(6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40)、操作系统(72)、数字通信原理(48)、计算机网络原理(64)、网络工程设计(40)、网络攻击与防护
(一)通过企业认证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以企业认证培训的模式授课,引导学生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学生基于主观意愿去学习,效果得到显着提高。
(二)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促进教学
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职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考取网络管理员(初级)、网络工程师(中级)、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等职业认证。通过对学生的动员和引导,激发同学们考取职业认证的兴趣,并通过开设选修课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提高等级考试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虽然没有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职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的含金量高,但对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面却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对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技术四级网络工程师的考试,这些考试是国家教育部组织,集聚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及应用,对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知识面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非常有必要。
考研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可在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网络、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
就业方向
网络工程专业可以在各类IT企业、公司、科研院所等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品分析、设计、研究、开发及IT市场拓展、技术推广等工作;能到各级财政、工商、税务、邮政、电信、移动、国防、交通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安全维护、计算机检测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集成与运行维护等工作;能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教育、网络系统应用开发、远程教育及网络维护管理等工作
㈢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线或无线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集合。下面是我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欢迎大家参考!
1.1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专门技术。它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和其他信息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强大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究等为基础,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
1.资源共享:包括程序共享、数据共享、文件共享及设备共享等;
2.数据通信;
3.分布式计算;
4.广泛应用。
1.1.1计算机网络原理
1.拓扑结构
(1)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状,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结构。
(2)总线型结构:网络上的各节点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连接在同一公共传输介质土的总线型方法的主要特点:易扩充、介质冲突较频繁;结构简单,便于扩充;网络响应速度快,便于广播式工作;设备量少,价格低廉;节点多时网络性能有所下降。
(3)星型结构:网络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各个节点通过中央节点构成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其主要特点:中心节点易于集中管理、控制;传输率高,各节点可同时传输;可靠性高,某个飞节点(非中央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个网络。
(4)环型结构:网络中各个节点通过环路接口连接在闭合环型线路中。其主要特点:封闭环、不适于大流量;信息在环路中沿固定方向流动,两节点问只有唯一的通路;传输速度可以预期,适用于实时控制的场合;任意节点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全网络的失效。
其他类型的拓扑结构还包括:树形拓扑、混合拓扑
及网形拓扑等。
2.网络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网、星形网、环形网、树形网、网状网;
按传输媒体分类: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无线网络;
按信道带宽分类:窄带网、宽带网;
按信息交换范围分类:内部网、外部网:
按社会职能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按用途分类:教育网、校园网、科研网、商业网、企业网4军事网等。
目前,网络主要以分布范围为参考进行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在有限的几百米至几公里的局部地域范围内,将计算机、外设和网络设备互联构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涉及到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无线网(802.11)、蓝牙等技术。
区别于其他网络,局域网具有以下特点:
1)地理分布范围较小,一般为几百米至几公里。可覆盖一幢大楼、一所校园或一个企业。
2)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一般为10~1000Mbps,可交换各类数字和非数字(如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
3)误码率低,一般在10一ll~104以下。这是因为局域网通常采用短距离基带传输,可以使用高质量的传输媒体,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4)以计算机为主体,包括终端及各种外设,一般不包含大型网络设备。
5)结构灵活、建网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扩充。
(2)城域网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覆盖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范围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
(3)广域网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分布距离远,包含复杂的网络互联设备。无明确拓扑结构,多采用点对点传输。主要涉及到ISDN,FrameRelay,ATM,DDN,SDH,MPLS 技术。
(4)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也称互联网或万维网,是采用TCP/IP通信协议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由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组成,是全世界所有公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总和。互联网通过普通电话、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信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以及军事和政治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1.1.2计算机网络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协议软件(TCP/IP,NETBEULIPX/SPX等)。
其中,操作系统提供系统操作基本环境、资源管理、信息管理、设备驱动和设备设置软件,服务器端还具有网络用户管理、网络运行状况统计、网络安全性建立、网络信息通信等管理功能。
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运行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报告、监控;设置网络设备状态、模式、配置、功能等指标。
网络协议软件:网络中计算机、网络设备、各类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
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是由传输介质(连接线缆、连接端子等)、接入端口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中继器、收发器和各类接口卡等)、网络设备(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安全设备(防火墙、保密系统等)和资源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外部设备等)构成。
传输介质提供连接网络设备,提供数据传输的线路,主要包括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ted)、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Paired)、光缆、电话线、细同轴电缆(简称细缆)、粗同轴电缆(简称粗缆)、无线通信等。
目前,在用户端和局域网环境中双绞线使用得非常广泛,因为双绞线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等优点。双绞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它们都由多对两根绞在一起的导线来形成传输电路,每对导线绞在一起主要是为了防止干扰。在一条双绞线电缆中,有四对或多对双绞线。目前常用的是四对八芯的。还有更多对的,用于智能大楼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垂直布线子系统中。双绞线通过RJ45接头(俗称水晶头)与网络设备等相连接cRJ45头有八个铜片,将双绞线的四对八芯线插入RJ45头中,用专用的RJ45压线器将铜片压入线中,使之连接牢固。RJ45头的线序排列为:铜片方朝上、头朝前,左边第一脚为"1罚,从左到右顺序排列l~8,其每脚的定义见表1-1和表1-2。双绞线四对的颜色按标准分为:绿白/绿、橙白/橙、蓝白/蓝、棕臼/棕(棕白为白色和棕色相间,其他类似)。四对八芯线与RJ45头连接的方法:按照EIA/TIA568A或568B标准,同一根双绞线两端分别按这两个标准做RJ45头,这根双绞线就是信号交叉连接线;两端用同一个标准做RJ45头,则是信号直通连接线。
接入端口设备主要指网卡、Modem(调制解调器)、桥接器。网卡:网络主机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接口卡。Modem:拨号上网用的连接计算机和电话线路的设备。网卡是最常用的接入端口设备。网卡插在每台工作站和服务器主机板的扩展槽里。工作站通过网卡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当服务器向工作站传送数据时,工作站也通过网卡完成有关操作。
网络设备主要包括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集线器可以说是一种共享设备,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常用的直接互联设备。交换机在计算机之间提供专用的交换式通信信道,使单台计算机占有更大带宽,不受其他设备影响。
集线器可分为独立式、堆叠式;常见有8端口、16端口、24端口等多种规格:传输速率主要分为:10Mbps,10OMbps和1000Mbps等。
1)独立式(Standalorm)集线器主要是为了克服总线结构的网络布线困难和易出故障的问题而引入,一般不带管理功能,没有容错能力,不能支持多个网段,不能同时支持多协议。这类集线器适用于小型网络,一般支持8~24个节点,可以利用串接方式连接多个集线器来扩充端口。
2)堆叠式(Stackable)集线器叠加连接,各集线器用高速链路连接起来,一般可以堆叠4~8个,适用于网络节点密集的工作组网络和大楼水平子系统的布线。
交换机采用模块化结构,由机柜、电源、面板、插卡和管理模块等组成。支持多种局域网标准和多种类型的连接,根据需要可以插入各类局域网模块,另外还有网管模块、路由模块等。它与Hub不同之处在于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同样的带宽。如lOOMbps交换机,每个端口都可以获得100Mbps的带宽,而10OMbps的Hub则是多个端口共享100Mbps带宽。很多交换机还有若干个比一般端口更高速的端口,用于连接高速主干网或直接连到高性能服务器上,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网络瓶颈。
路由器是实现在网络层的一种网络互联设备。它能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如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错误检测等。路由器是网络之间进行互联的关键设备。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负载平衡、阻止广播风暴、控制网络流量以及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等功能。一般来说,路由器可支持多种协议,提供多种不同的接口,从而使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网络产品之间,以及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可以进行非常有效的网络互联。
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认证系统、加密解密系统、防病毒工具、漏洞扫描系统、审计系统、访问控制系统等。
资源设备:包括连在网络上的所有存储数据、提供信息、使用数据和输入输出数据的设备。常用的有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存储设备、网络打印设备等。
服务器是指提供信息服务的高档计算机系统。按服务器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又分为:文件服务器(FileServer)、域名服务器(DomainServer)和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Server)。文件服务器通常提供文件和打印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专用服务器等。根据硬件配置不同,服务器又可分为工作组服务器和部门级服务器。
工作站(WorkStatio丑)是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是网络中的节点,称为网络工作站,简称为工作站。工作站仅仅为它们的操作者服务,而服务器则为网络上的其他服务器和工作站共同服务。
一、专业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立于2001年,2003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院级改革试点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招收10届学生,8届毕业生。我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施与维护、网站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工作,具有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有网络操作系统相关知识,掌握各型网络设备的选型与使用及网络系统规划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有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掌握windows、linux等系统平台下各种应用系统及服务的配置技能,能完成对中小型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从事网站开发、数据库建立与管理技能,具有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2000)、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路由器/交换机技术、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技术、Linux操作系统、网络方案规划与实施、Web技术及网页设计、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组网实训、路由器/交换机技术实训、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网络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网站开发工程师职业素养训练等。
三、专业特色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①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需要的能胜任该职业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坚持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以职场环境为背景,全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
② 以综合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科学的劳动观与技术观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和职业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把握能力领域、能力单元两个层次,并依此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专业能力,重点突出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系列核心课程,形成以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或面向工作过程能力为支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③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技术实践要求:选题要按照所学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确定,围绕本领域选择有实用价值的具有所学课程知识、能力训练的题目。选题应与社会、生产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实践与学生就业做到无缝连接。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在入校时大部分学生都有过使用计算机的经历,对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如果开始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势必会感觉枯燥无味,或认为内容浅显。这样就必须在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情趣,将实践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课内实验、校内集中实训、顶岗实习三个环节。
1、上课的过程就是动手实践的过程。在授课环节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
我们从校企合作中,学习、总结并应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摒弃先理论后上机,老师主学生辅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推行符合高职特色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式教学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去分析、研究、实施,遇到困难和问题再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完全贯穿在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这样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实训教学课程采用模块化且与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实际技能
我们以IT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地确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切实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按照实验与检测、实习与实训、工程设计和施工来构建多媒体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纵向上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横向上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将“双证书”教育纳入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如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为取证课程。在教学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以国家劳动部相关技能证书的要求为参照,制定相关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就能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采用“2+1”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早融入社会。
;㈣ 想看下韩立刚老师的 网络课程的视频教程,不知道谁有,发一个看看,谢了!
可以加我:
第1阶段 基础课程:
01 VMWareWorkstation11虚拟机使用v2
01虚拟机的使用15.5
02 全新2017《计算机网络原理》新书同步终极讲解视频课程
03 PacketTracer和GNS3搭建网络学习环境
04 CCNA和网络安全
05 CCNA提高篇-综合案例设计
06 华为网络工程师
07 HCL
08 H3CNA
09 HCNP
10 CCNP
11 从理论到实战:在园区网中实施IPv6网络协议
第2阶段 网络安全
01 本地安全策略让服务器固若金汤
02 Windows系统安全
03 TMG2010
04 小草软路由
05 计算机网络安全
06 Web服务器入侵和加固
07 PKI技术实现网络安全
08 马青老师防火墙
第3阶段 Windows
01 WindowsServer2008管理
02 WindowsServer2008实现网络基础服务
03 Windows Server 2008活动目录
04 WindowsServer2012R2系统管理
05 WindowsServer2012网络基础服务
06 WindowsServer2012活动目录精讲
07 企业培训-活动目录林架构设计--提高篇
08 Windows活动目录升级
09 Windows2016系统管理
10 Windows2016 网络基础
11 WindowsServer2016活动目录
12 Windows2016双机热备群集
第4阶段 Linux系统
01 Linux基础
02 Linux系统管理
03 Windows-Linux上搭建维护Web服务器课程
04 Linux网络服务
05 Centos 7 系统管理
第5阶段 企业运维
01 高可用技术
02 使用组策略部署软件
03 Exchange2010
04 Exchange2013课程
第6阶段 数据库
01 数据库开发和设计基础篇
02 数据库开发高级篇
03 SQL2005
04 mySQL数据库设计和SQL语句深度讲解
05 mySQL数据库管理
06 mySQL数据库高级开发
07 SQL2016高可用技术 AlwaysON 群集 镜像
第7阶段 虚拟化
01 VMWare企业级虚拟化5.5
02 VMWare企业级虚拟化6.0
03 微软2008虚拟化Hyper-V
04 微软虚拟化WindowsServer2012
05 KVM虚拟化
06 搭建Openstack云计算平台
07 2016虚拟化
㈤ 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今后可否向网络方向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网络工程方向教学计划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医、药知识背景,系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维护和管理,具有规划、设计、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毕业生可适应医药卫生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需求,在各级医院、社区医疗保障机构、医药生产及流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教学、科研、应用开发、系统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医药背景知识,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开发、系统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工作。同时,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善于与他人合作、交往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学习网络工程技术,接受严格的网络工程师素质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3.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具有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能力;
4.了解计算机产业政策和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计算机学科新技术、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5.具有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修业年限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医学概论(一)、医学概论(二)、药学概论、网络与信息安全。
五、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
I、必修课
(一)公共必修课
1、毛泽东思想概论 1.5学分 30学时(30/0)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懂得中国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学分 54学时(54/0)
掌握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将所学原理与实际相结合,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学分 36 学时 (36/0)
进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国际经济关系,明确当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学分 72学时(72/0)
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5、思想道德修养 2.5学分 45 学时 (45/0)
培养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6、法律基础 2学分 36学时 (36/0)
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法律意识。
7、体育 8学分 138 学时(0/138)
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身体锻炼方法。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8、英语 15学分 276学时(276/0)
掌握4000个左右的单词,具备一定的听力水平,并能较顺利地阅读各种英语书刊。
(二)基础必修课
9、高等数学 10学分 180学时(180/0)
集合论、一元函数的极限及其连续性的讨论、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一元函数的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向量,曲线,曲面等概念及其相关关系讨论),二元函数的极限及其连续性的讨论,多元函数的导数问题(偏微分与全微分等)及其应用,曲线积分,曲面积分与二重积分,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及其函数的泰勒展开,傅立叶级数)等内容。
10、线性代数和计算方法 4学分 72学时(72/0)
n阶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数值积分、迭代法、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
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54学时(54/0)
掌握概率及其计算、随机变量和随机向量、抽样分布和抽样估计、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正交试验设计、相关与回归等知识。
12、电路与电子学 5学分 90学时(60/30)
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晶体管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晶体管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震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13、数字逻辑及集成电路 4学分 72学时(54/18)
掌握数字逻辑原理,各种数字门电路原理,利用所学设计简单的集成电路。
14、医学概论(一) 5学分 90学时(90/0)
人体各大系统结构与功能。细菌学病毒学的基本知识,免疫学基本知识。几类生命物质的性质、生理功能及其代谢;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诊断要点、治疗原则以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了解主要病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时形态功能及代谢变化的一般规律。
15、医学概论(二) 4学分 72学时(72/0)
全面、简略介绍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要领及最新进展。
16、药学概论 3学分 54学时(54/0)
概略介绍药学基本知识、技术要领及最新进展。
17、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3学分 54学时(36/18)
全面介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医学成像技术、医学传感器、心脏电生理与起搏、近代医学概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信号检测与估计、微波测量与实验等。
(三)专业必修课
18、数据结构 4学分 72学时(54/18)
掌握数值计算与非数值计算中的抽象数据类型,如:表、栈、队列、串、树、图、动态存储管理、查找、排序等,以及它们在计算机内的实现。熟悉排序和查找算法以及算法分析(包括时间和空间复杂性分析)。
19、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学分 72学时(36/3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数据库系统,了解数据库开发工具和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具备数据库系统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初步能力。
2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学分 108学时(54/54)
理解数据抽象、封装、对象、类、继承、多态及类库等基本概念,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1、操作系统 3学分 54学时(36/18)
掌握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以及讨论有关进程的互斥,同步,通信和死锁等知识。能够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设计方法。
22、计算机组成原理 4学分 72学时(54/18)
掌握计算机、常见外设及接口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中断、定时计数等相应知识。
23、计算机网络原理 3学分 54学时(36/18)
掌握计算机网络概述、OSI/七层参考模型和实用模型、数据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协议和组成、广域网、网络互联设备及互联技术、Internet与TCP/IP、Internal与Extranet。
24、网络体系结构 3学分 54学时(36/18)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环境配制,用户及组、NTFS的权限、优化和监控、磁盘系统的管理、灾难恢复、高级服务DHCP、WINS、Web、DNS、FTP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Active Directory站点的管理、委派控制等。
25、网络与信息安全 4学分 72学时(54/18)
掌握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病毒、网络信息处理等知识和概念,了解通信协议存在的安全漏洞、掌握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防火墙、最大限度的提高Web服务器的安全系数、熟悉SSL加密算法的原理。
26、系统建模与仿真 4学分 72学时(54/18)
通过系统仿真系统把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模型当中来进一步提高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7、离散数学 4学分 72学时(72/0)
掌握数理逻辑、集合论、关系与映射、图论、代数系统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典型算法研究离散的数学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8、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5学分 90学时(60/30)
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交换式网络设计、ATM网络架构、多媒体网络的组建、宽带接入技术、综合布线技术, 基于Win2000 Server局域网的组建、基于Linux局域网的组建、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调试与管理、常见网络故障的识别与排除、Web服务器及FTP服务器的配置等。
II、专业选修课
(一) 专业限选课
29、软件工程 3学分 54学时(36/18)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理论、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工具,并能够结合已学过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算法和编程技术以及数据结构、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验全面综合提高软件开发水平。
30、网络设备 3学分 54学时 (36/18)
常用网络设备概述、服务器安装与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COM、CISCO、华为系列网络产品介绍、高端服务器功能介绍。
31、Oracle数据库系统及程序设计 4学分 72学时(36/36)
掌握Oracle概述与应用基础、PL/SQL语言详解、Oracle数据库管理、Oracle WebServer的使用、通过数据接口进行Oracle数据库的访问、数据的备份与恢复、高级数据库操作。
32、电子病案管理 2学分 36学时(24/12)
主要介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软件建设。HMIS应用系统是一套计算机管理应用软件,它以病案为中心的患者信息主线或以处方为中心的患者信息主线,以及以经济核算为中心的经济信息主线,确定各部分之间的接口,实现各部分的集成。
33、多媒体技术 1.5学分 27学时(18/9)
介绍多媒体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视频和音频获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着作工具与同步方法以及多媒体通讯和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34、通信原理与程控交换技术 2学分 36学时(36/0)
掌握通信的基本理论、数字通信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的终端处理技术、数字传输与再生技术、程控交换基本概念、程控数字交换基本原理、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组成、光纤通信、数字微波、移动、卫星通信基本原理。
35、接口原理 3学分 54学时(36/18)
接口的概述、微机与外设及被控对象的数据传输、串并行通信及接口技术、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计数器、A/O及O/A转换器、键盘与LED显示总线存储器及扩展、工业控制器执行机构的接口技术。
(二)专业自选课
36、医疗设备 1.5学分 27学时(27/0)
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基本使用,以及计算机在医疗设备上的应用方法和技术。
37、Web技术与电子商务项目开发 2学分(36学时) 18/18
综合运用网络、数据库、网站建设、项目管理及相关知识和技术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网站。
38、JAVA语言程序设计 1.5学分 27学时(18/9)
介绍Java 技术概述及语言特点;Java 虚拟机( JVM);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Java 语言基本规范;实用编程技术( 包括使用Java 的异常处理机制控制程序的执行;使用I/O处理机制进行文件的输入/ 输出处理;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及事件处理;Java Applet 程序的设计;多线程程序的设计;使用Java 通过Socket 访问服务器和客户机,进行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高级Java 应用技术;常用开发工具介绍。
39、可视化编程技术 1.5学分 27学时(13/14)
介绍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事件驱动、文档/视图结构、交互式开发等基本概念;熟悉各种集成开发环境,控件、菜单、图形工具类、设备环境类等的使用。
40、JSP程序设计 1.5学分 27学时(13/14)
J2EE简介、开发环境、运行环境、JSP基本元素和语法、JSP中的对象、JavaBeans、Servlet、JDBC访问数据库技术、JSP的电子商务实例。
41、Internet技术基础 2学分 36学时(18/18)
讲述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基本概念和术语;如何与Internet连接;Internet的基本服务(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信息浏览查询服务;网页制作技术;Internet上常用的文件类型和使用方法;常用的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以及Intranet的规划设计、组建、管理等。
42、远程医疗系统 1.5学分 27学时(13/14)
介绍远程医疗工作站的操作、系统设计原理和技术。
43、TCP/IP协议 2学分 36学时(24/12)
TCP/IP协议概述、以太网的链路层、TCP/IP协议集的组成、子协议的编码原理、通信原理、常见的TCP/IP应用程序、IPV6协议简介。
六、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1、 课程设计共3周 3学分
2、 毕业设计共9周 9学分
七、教学安排及时间分配
全学程按200周安排,其中教学129周,入学教育,军训3周,和毕业教育2周假期35周,机动1周,劳动以分散为主,每学年累计时间一周(详见下表)
学年
入学教育/军训
/毕业教育
教学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考试
假期
合计
一
3
33
4
12
52
二
36
4
12
52
三
33
3
4
12
52
四
1
27
9
2
5
44
合计
4
129
3
9
14
41
200
八、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
按《广东药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有学籍的学生凡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经德、智、体诸方面全面考核,取得规定总学分不少于176学分,其中必修课和实践课不少于137.5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8.5分(其中限定选修课18.5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13学分;实践课(含军训)15学分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本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学位。
九、教学进程表(附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网络工程方向教学进程表
类别
课 程
学
分
学
时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理论课周时数/实验周时数*周数
第一
学期
15周
第二
学期
18周
第三
学期
18周
第四
学期
18周
第五
学期
18周
第六
学期
18周
第七
学期
18周
第八
学期
18周
公共必修课
毛泽东思想概论
1.5
30
30
0
2/0*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54
54
0
3/0*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
36
36
0
2/0*1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72
72
0
4/0*18▲
思想道德修养
2.5
45
45
0
3/0*15▲
法律基础
2
36
36
0
2/0*18▲
体育
7.5
138
0
138
0/2*15
0/2*18
0/2*18
0/2*18
英语 ★
15
276
276
0
4/0*15▲
4/0*18
4/0*18▲
4/0*18▲
基础必修课及专业必修课
高等数学 ★
10
180
180
0
6/0*15▲
5/0*18
电路与电子学
5
90
60
30
4/2*15
数字逻辑及集成电路
4
72
54
18
3/1*18
线性代数和计算方法
4
72
72
0
4/0*1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4
54
0
3/0*18
离散数学
4
72
72
0
4/0*18
系统建模与仿真
4
72
54
18
3/1*18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72
54
18
3/1*18
计算机网络原理
3
54
36
18
2/1*1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
108
54
54
3/3*18
操作系统 ★
3
54
36
18
2/1*18
数据结构 ★
4
72
54
18
3/1*18
网络体系结构★
3
54
36
18
2/1*18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
72
36
36
2/2*18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
5
90
60
30
4/2*15
医学概论(一)★
5
90
90
0
5/0*18
医学概论(二)★
4
72
72
0
4/0*18
药学概论★
3
54
54
0
3/0*18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3
54
36
18
2/1*18
网络与信息安全★
4
72
54
18
6/2*9
实践课
军训(军事理论)
3
3周
前3周
课程设计
3
3周
后3周
毕业设计
9
9周
后9周
小 计
137.5
2217
1731
486
22.5
23
26
25
20
8
13
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网络工程方向教学进程表(续表)
类别
课程
学
分
学
时
理论课 时数
实验课时数
理论课周时数/实验周时数*周数
第一
学期
15周
第二
学期
18周
第三
学期
18周
第四
学期
18周
第五
学期
18周
第六
学期
18周
第七
学期
18周
第八
学期
18周
专业选修课
限
选
课
接口原理
3
54
36
18
2/1*18
通信原理与程控交换技术
2
36
36
0
2/0*18
电子病案管理
2
36
24
12
2/1*12
Oracle数据库系统及程序设计
4
72
36
36
3/3*12
软件工程
3
54
36
18
4/2*9
多媒体技术
1.5
27
18
9
2/1*9
网络设备
3
54
36
18
2/1*18
自
选
课
JAVA语言程序设计
1.5
27
18
9
2/1*9
TCP/IP协议
2
36
24
12
2/1*12
医疗设备
1.5
27
27
0
3/0*9
Internet技术基础
2
36
24
12
2/1*12
可视化编程技术
1.5
27
13
14
1.5/2*9
JSP程序设计
1.5
27
13
14
1.5/2*9
Web技术与电子商务项目开发
2
36
18
18
3/3*6
远程医疗系统
1.5
27
13
14
1.5/2*9
学分要求(限选/自选)
18.5/10
402
174
2
1.5/1.5
3/2
9/1.5
3/1.5
0/3.5
公共选修课学分要求
10
总学分
176
21.5
23
28
28
26
18.5
17.5
3.5
㈥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王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
作者:王达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1
页数:631
内容简介: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扛鼎之作,由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优秀网络技术工程师兼全国网管技能水平开始认证专家王达老师撰写,51CTO技术社区鼎力推荐,权威性毋庸置疑。内容方面,本书结合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通信协议实现原理,能满足读者系统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阅读体验上,近600幅图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使得本书通俗易懂,能极大地降低学习难度。除此之外,为了便于老师教学,本书还提供精心制作的教学PPT。
全书共11章:第1章详细介绍了数制与编码相关的知识;第2章宏观地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应用、分类,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第3章深入地讲解了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原理和通信协议,以及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时的考虑;第4~7和10~11分别系统且深入地讲解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作用、技术细节和实现原理;第8章深入地探讨了IP地址和子网,不仅讲解了IPV4相关技术,也对最新的IPV6相关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第9章系统介绍了RIP、OSPF、IS-IS、BGP等各种路由协议及其实现原理。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既适合想全面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工程师们深入学习和作为工作时的参考手册,又适合各高等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用作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达 资深网络技术专家,从业20余年,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安全、网络存储、网络设备、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配置与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和应用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在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乐于分享,曾经担任IT168和天极网等社区网络频道的版主多年,现活跃于51CTO等技术社区,在社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他还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技术作家,从2004年开始,撰写了大量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着作,多个系列的图书都被读者奉为经典(多部着作版权输出到中国台湾,在台湾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荣获由媒体和业界颁发的优秀图书奖项和个人奖项数十个。
㈦ 求资源!!!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网络原理 国家级精品课陈妍教授视频资源
1. 2.优酷上直接搜
㈧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王达)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
作者:王达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1
页数:631
内容简介: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扛鼎之作,由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优秀网络技术工程师兼全国网管技能水平开始认证专家王达老师撰写,51CTO技术社区鼎力推荐,权威性毋庸置疑。内容方面,本书结合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通信协议实现原理,能满足读者系统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需求。阅读体验上,近600幅图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使得本书通俗易懂,能极大地降低学习难度。除此之外,为了便于老师教学,本书还提供精心制作的教学PPT。
全书共11章:第1章详细介绍了数制与编码相关的知识;第2章宏观地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应用、分类,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第3章深入地讲解了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原理和通信协议,以及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时的考虑;第4~7和10~11分别系统且深入地讲解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作用、技术细节和实现原理;第8章深入地探讨了IP地址和子网,不仅讲解了IPV4相关技术,也对最新的IPV6相关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第9章系统介绍了RIP、OSPF、IS-IS、BGP等各种路由协议及其实现原理。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既适合想全面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工程师们深入学习和作为工作时的参考手册,又适合各高等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用作系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达 资深网络技术专家,从业20余年,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安全、网络存储、网络设备、Windows/Linux服务器系统配置与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和应用都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在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各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乐于分享,曾经担任IT168和天极网等社区网络频道的版主多年,现活跃于51CTO等技术社区,在社区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他还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技术作家,从2004年开始,撰写了大量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着作,多个系列的图书都被读者奉为经典(多部着作版权输出到中国台湾,在台湾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荣获由媒体和业界颁发的优秀图书奖项和个人奖项数十个。
㈨ 谁有《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用技术》电子版啊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用技术.pdf
资源不易找。
相信您知道。
望及时采纳。
非常感谢亲。
注:手机党看不到链接或附件的请追问或私信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