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维导图简图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维导图简图

发布时间:2022-12-25 15:43:51

‘壹’ 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

计算机网络 课程的特点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从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计算机网络建设、管理和研究的背景。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计算机网络入门知识大全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对“计算机网络”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定义,随着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是高度集中的,所有的设备安装在单独的大房间中,后来出现了批处理和分时系统,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个终端必须紧接着主计算机。50年代中后期,许多系统都将地理上分散的多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

终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CRT控制器和键盘,无GPU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FEP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近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己具备了通信的雏形。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

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

两个主机间通信时对传送信息内容的理解,信息表示形式以及各种情况下的应答信号都必须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称为协议。

在ARPA网中,将协议按功能分成了若干层次,如何分层,以及各层中具体采用的协议的总和,称为网络体系结构,体系结构是个抽象的概念,其具体实现是通过特定的硬件和软件来完成的。

70年代至80年代中第二代网络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二代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IS0在1984年颁布了0SI/RM,该模型分为七个层次,也称为0SI七层模型,公认为新一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为普及局域网奠定了基础。(^60090922a^1)

70年代后,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局域网由于投资少,方便灵活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猛的发展,与广域网相比有共性,如分层的体系结构,又有不同的特性,如局域网为节省费用而不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而是由单个的广播信道来连结网上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从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从定义中看出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1)至少两台计算机互联。

(2)通信设备与线路介质。

(3)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NOS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用于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标准很多,如拓扑结构,应用协议等。但是这些标准只能反映网络某方面的特征,最能反映网络技术本质特征的分类标准是分布距离,按分布距离分为LAN,MAN,WAN,Internet。

1.局域网

几米——10公里。小型机,微机大量推广后发展起来的,配置容易,速率高,4Mbps~2GbpS。 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寻径问题,不包括网络层。

2.都市网

10公里——100公里。对一个城市的LAN互联,采用IEEE802.6标准,50Kbps~l00Kbps,位于一座城市中。

3.广域网

也称为远程网,几百公里——几千公里。发展较早,租用专线,通过IMP和线路连接起来,构成网状结构,解决循径问题,速率为9.6Kbps~45Mbps 如:邮电部的CHINANET,CHINAPAC,和CHINADDN网。

4.互联网

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技术,它是将不同的物理网络技术按某种协议统一起来的一种高层技术。

三、局域网的特征

局域网分布范围小,投资少,配置简单等,具有如下特征:

(1)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Mbps--20Mbp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Mbps,1000MbpS

(2)支持传输介质种类多。

(3)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4)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5)有规则的拓扑结构。

四、局域网的组成

局域网一般由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传输介质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

运行网络0S,提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服务功能,是网络控制的核心。

从应用来说较高配置的普通486以上的兼容机都可以用于文件服务器,但从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从网络的系统稳定性来说,还是选用专用服务器为宜。

目前常见的NOS主要有Netware,Unix和Windows NT三种。

(1)Netware:

流行版本V3.12,V4.11,V5.0,对硬件要求低,应用环境与DOS相似,技术完善,可靠,支持多种工作站和协议,适于局域网操作系统,作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性能好。

(2)Unix:

一种典型的32位多用户的NOS,主要应用于超级小型机,大型机上,目前常用版本有Unix SUR4.0。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不易掌握,命令复杂,由AT&T和SCO公司推出。

(3)Windows NT Server 4.0:

一种面向分布式图形应用程序的完整平台系统,界面与Win95相似,易于安装和管理,且集成了Internet网络管理工具,前景广阔。

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在Internet网上,还有Web,FTP,E-mail等服务器。

网络0S朝着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多种网卡和工作站的方向发展。

2.工作站

可以有自己的0S,独立工作;通过运行工作站网络软件,访问Server共享资源,常见有DOS工作站,Windows 95工作站。

3.网卡

将工作站式服务器连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数据转换和电信号匹配。

网卡(NTC)的分类:

(1)速率:10Mbps,100Mbps

(2)总线类型:ISA/PCI

(3)传输介质接口:

单口:BNC(细缆)或RJ-45(双绞线)。(^60090922b^2)

4.传输介质

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双绞线(TP):

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干扰,每对相互扭绕而成。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局域网中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以AMP公司为例:

3类:10Mbps,皮薄,皮上注“cat3”,箱上注“3类”,305米/箱,400元/箱。

4类:网络中用的不多。

5类:(超5类)100Mbps,10Mbps,皮厚,匝密,皮上注“cat5”,箱上注5类,305米/箱,600—700元/箱(每段100米,接4个中继器,最大500米)。

接线顺序:

正常: 白桔 桔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对应) 1 2 3 4 5 6 7 8

集联: 白绿 绿 白桔 棕 白棕 桔 白蓝 蓝

(对应) 1 2 3 4 5 6 7 8

STP: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Apple,IBM公司网络产品要求使用STP双绞线,速率高,价格贵。

(2)同轴电缆:

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两导体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按直径分为粗缆和细缆。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高但成本高,使用于大型局域网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A.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B.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C.网卡必须有AUI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传输距离短,相对便宜,用T型头,与BNC网卡相连,两端安50欧终端电阻。

每段185米,4个中继器,最大925米,每段30个用户,T型头之间最小0.5米。 按传输频带分为基带和宽带传输。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传送的是不同频率的信号。

(3)光纤: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绝缘保密性好。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公里以内。

五、局域网的几种工作模式

1.专用服务器结构(Server-Baseb)

又称为“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结构,由若干台微机工作站与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工作站存取服务器文件,共享存储设备。

文件服务器自然以共享磁盘文件为主要目的。 对于一般的数据传递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当数据库系统和其他复杂而被不断增加的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到来的时候,服务器已经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了,因为随着用户的增多,为每个用户服务的程序也增多,每个程序都是独立运行的大文件,给用户感觉极慢,因此产生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其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他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他微机上去做,构成分布式的处理系统,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己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由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注重于数据定义及存取安全后备及还原,并发控制及事务管理,执行诸如选择检索和索引排序等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有足够的能力做到把通过其处理后用户所需的那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去,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荷。C/S结构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贰’ 思维导图怎么

思维导图高效学习法(少年得到)(高清视频)网络网盘

链接:

提取码: nk9y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叁’ 用电脑如何做思维导图

使用到的专业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就很适合初学者使用。其简单而直观的界面、丰富的模板、简易的操作,让其成为初学者相当喜爱的一款思维导图软件。接下来,我们就结合MindManager的使用,来介绍如何更好地自学思维导图。

一、准确的分析维度

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从中心主题出发进行扩展分析。一般情况下,我们需先确定思维导图扩展分析的方向,然后再依据分析方向进行维度的划分。

比如图1所示的MindManager风险管理模板,是从风险的定义与控制管理的方向出发,将风险管理划分为定义、明确风险、评估风险、解决风险与审阅五大维度。

图5:形象化内容

‘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讲什么内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了解常用网络设备的组成、特点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网络互连和因特网的有关概念、协议及其应用,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在工作中应用和维护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伍’ 求计算机科学整体知识结构导图以及与其他学科联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知识体系
整个计算机科学就像人一样,有两条腿。一条叫做数学(基础),一条叫做物理(基础)。数学主要指的是数理逻辑。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形式逻辑系统、Turing论题和Churcher论题。形式逻辑系统用逻辑的方法描述这个世界,在寥寥数条公理和推理规则之上构筑了整个逻辑系统、数论系统乃至计算机科学。Turing论题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点出了形式逻辑系统的威力:只要是人能计算的,机器都能用形式逻辑的规则进行计算。并且它提出了一种实现的方法,就是Turing机。Churcher论题指出了形式逻辑系统的不足:人能证明的,机器不一定能证明。更准确的说是,在形式逻辑系统中,不存在一种通用的算法,能判断所有命题的真假。这就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
而计算机技术的物理基础就是数字逻辑电路。这里不说模拟电路啊电磁学啊,因为感觉和“逻辑”联系不是很大。首先数字电路中给出了逻辑的电路实现,比如如何实现这样的电路——仅当两输入均为高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即与门。然后数字电路给出了组合逻辑的设计方法。这直接使算术逻辑单元(ALU)的设计成为可能。最后,数字电路给出了时序逻辑的设计方法,典型的结果就是寄存器、计数器的出现,使得时序控制成为可能。
但仅仅是数学和物理远不足以构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计算能力的渴求直接造就了计算机的出现。什么是计算机?高效完成计算的机器。为了实现用机器来高效计算这个目标,我们至少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如何和机器沟通,亦即如何让它明白自己应当做什么,这就是软件知识系统的起源。然后,机器自身如何运作,这就是硬件知识系统的起源。再后来,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又诞生了很多对计算能力也有需求的新的科学分支,于是如何应用计算机的科学也就应运而生了。下面将从硬件、软件、应用这三个层次,自底向上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知识架构。
数字电路已经实现了ALU、寄存器(存储器)等等基本部件。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这些部件构成一个能完成高效计算的机器。现代常用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是由冯.诺依曼同学指定的,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这位同学把整个计算机拆成了5大块: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和输出设备。计算机采用2进制。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在存储器里。计算机进行计算时,控制器负责全局的调度,先去存储器拿指令,然后根据指令的内容(比如要求计算a + b)去存储器取操作数(比如取回a和b)。随后将操作数(a和b)和操作类别(加法)送给运算器,运算器算啊算啊,算好了再根据控制器的指示把结果(a + b的和)送回存储器。这就是计算机中最简单的工作流程。关于计算机究竟是怎么干活的,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中进行介绍。这门课程不仅介绍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而且分别详细介绍了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比如总线、存储器等等。最后,还会涉及到CPU的设计等问题。
在科大,硬件实验也是硬件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电路实验主要给同学们一个实践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的机会。现代的电路设计不像以前画电路图,然后手工蚀刻那样麻烦,而是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的方式。在电脑上敲敲代码,告诉电脑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电路,电脑就会自动进行综合、布线,最终将结果烧到FPGA或者CPLD这样的芯片里就可以直接用了。数字电路实验就是让同学们体验一下这样的过程,了解HDL和FPGA的基本使用方法。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主要是让同学们利用HDL设计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如寄存器堆、时序控制部件、SRAM、程序计数器等等。最后设计一个简单的8指令CPU。至于更复杂CPU——比如16指令、32指令乃至兼容8086指令集的CPU——的设计,留到CPU设计与测试这门课中讲解。 有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础,计算机就可以造出来了。更高一层的课程是将原理拓展到实践——微机原理。这门课程以现代常用的x86架构为例,介绍8086处理器典型的指令,让人和电脑的交互在现实中成为可能。在这门课里,将会教授如何通过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和电脑进行最底层的沟通,让电脑按照人的指令进行计算。可以说,到了这门科学发展起来的时候,计算机已经进入实用的阶段了。
一门科学不涉及定量的数学计算,自称“科学”时总是没有什么底气。本科阶段接触的硬件方面的顶级课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就给了硬件科学这样的底气。这门课从数学的角度介绍了定量评估计算机性能的方法,并且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优化计算机性的手段:指令集的合理设计、流水线技术、高速缓存的合理设置等等。至此,本科阶段学习的硬件课程告一段落。
下面介绍软件方面的知识。这一部分对于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比如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甚至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就相对熟悉了。在介绍整个知识体系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典型的软件开发的流程:
拿到一个软件开发任务——往小了说比如就是平时上课的一个project,第一步就是需求分析:分析这个程序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输出和输入之间满足怎样的数学关系。在确定了需求以后,需要进行的就是算法分析:分析这个问题如何进行求解。根据典型的算法设计思想,结合
既有的常用算法确定适用于这个问题的算法——是用最土的深搜,广搜,还是动态规划、贪心,或者更高级的A*搜索、子句归结等等。确定了算法之后,就需要根据设定的算法来确定算法实现的基础——数据结构。比如算法只要求对相邻元素的访问但是插入删除操作频繁,采用链表就好;要求对线性元素的随机访问,就需要顺序表或者哈希表等等。在确定了数据结构以后,不要忘了对整个软件的架构进行验证:根据算法划分的模块是否足够合理,它们能否正常配合工作?因为整个程序的架构一旦到了实际编码阶段很难再更改,所以在编码前应当专门留心思考。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实际编码、调试、测试等等。当然,以上的各步之间顺序是可以更改的,比如Thinking in C++就建议在设计程序前先编写测试代码,而软件工程则要求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维护开发文档等等。
从软件开发的任务出发,就可以很容易的领会到软件科学的体系架构了。首先,我们需要有一种高级语言来与电脑进行符合人类思维的交流。在它的基础上,就可以实现数据结构,从而为算法的实现打好基础。数据结构之上自然是算法。再往上是一些架构性的程序设计思想和规范,比如面向对象的思想、软件工程的思想等等。软件科学到此似乎就比较完善了。但是不要忘了高级语言下面还有支撑它的基础:编译器和操作系统。这两门课:编译原理和操作系统就成为了沟通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桥梁。
至于计算机应用,涉及到的领域就太多了。举例来说,人工智能、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等等等。这里将操作系统也列为计算机的应用,是因为它的实现也用到了很多计算机科学的知识,比如算法、图论等等,也是需要下层知识的支撑的。每一门领域中,又各自有它自己的数学作为基础:比如人工智能需要形式逻辑,数字信号处理需要信息论、积分变换和采样理论,计算机网络对概率论的应用较多等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可以分为两层,下层是数学,上层则是各个具体的学科。
再观察可以发现,在整个体系中,数学贯穿了始终。可以说,数学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灵魂,扎实的数学基础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相当大的优势。

‘陆’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组成和分类
--------------------------------------------------------------------------------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那么从它的结构上必然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负责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终端,负责数据通信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和通信线路。从计算机网络组成角度来分,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

本世纪末,人类正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人类对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依赖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广,既有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送和分配,又有表达信息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信息技术进步的象征。近年来,INTERNET这个全球化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计算机网络对信息时代绝对重要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它的结构如何呢?

不同的人群对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早期,人们将分散的计算机、终端及其附设,利用通信媒体连接起来,能够实现相互的通信称做网络系统。1970年,在美国信息处理协会召开的春季计算机联合会议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并且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上述两种描述的主要区别是:后者各结点的计算机必须具备独立的功能,而且资源(文件、数据和打印机等)必须实现共享。

随着分布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从用户使用角度考虑,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定义为“必须具有能为用户自动管理各类资源的操作系统,由它调度完成网络用户的请求,使整个网络资源对用户透明”。

综上所述,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做如下描述: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按照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

最简单的网络就是两台计算机互连,而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则是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如图1.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而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是网络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网络系统中,硬件对网络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网络软件则是挖掘网络潜力的工具。

1、网络软件

在网络系统中,网络上的每个用户,都可享有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系统必须对用户进行控制。否则,就会造成系统混乱、信息数据的破坏和丢失。为了协调系统资源,系统需要通过软件工具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调度和分配,并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用户不合理的对数据和信息的访问,以防数据和信息的破坏与丢失。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不可缺少的软件环境。

通常网络软件包括:

网络协议和协议软件:它是通过协议程序实现网络协议功能。

网络通信软件:通过网络通信软件实现网络工作站之间的通信。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用以实现系统资源共享、管理用户对不同资源访问的应用程序,它是最主要的网络软件。

网络管理及网络应用软件:网络管理软件是用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对网络进行维护的软件。网络应用软件是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并为网络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软件。

网络软件最重要的特征是:网络管理软件所研究的重点不是在网络中互连的各个独立的计算机本身的功能,而是在如何实现网络特有的功能。

2、网络硬件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要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要将计算机及其附属硬件设备与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硬件方面是有差别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硬件日趋多样化,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复杂。

(1)线路控制器LC(Line Controller):LC是主计算机或终端设备与线路上调制解调器的接口设备。

(2)通信控制器CC(Communication Controller):CC是用以对数据信息各个阶段进行控制的设备。

(3)通信处理机CP(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是作为数据交换的开关,负责通信处理工作。

(4)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FEP也是负责通信处理工作的设备。

(5)集中器C(Concentrator)、多路选择器MUX(Multiplexor):是通过通信线路分别和多个远程终端相连接的设备。

(6)主机HOST(Host Computer)。

(7)终端T(Terminal)。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结点设备会越来越多,功能也更加强大,设计也更加复杂。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从网络结点分布来看,可分为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的计算机网络,一般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工厂、一个事业单位内部,为单位独有。局域网距离可在十几公里以内,信道传输速率可达1~20Mbps,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广域网范围很广,可以分布在一个省内、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广域网信道传输速率较低,一般小于0.1Mbps,结构比较复杂。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组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提供全市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建设城域网。

(2)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换网络(Message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网络(Packet Switching)。

线路交换最早出现在电话系统中,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就是采用此方式来传输数据的,数字信号经过变换成为模拟信号后才能在线路上传输。报文交换是一种数字化网络。当通信开始时,源机发出的一个报文被存储在交换器里,交换器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发送报文,这种方式称做存储-转发方式。分组交换也采用报文传输,但它不是以不定长的报文做传输的基本单位,而是将一个长的报文划分为许多定长的报文分组,以分组作为传输的基本单位。这不仅大大简化了对计算机存储器的管理,而且也加速了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由于分组交换优于线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它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流。

(3)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网状网络。

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既然是以共享为主要目标,那么它应具备下述几个方面的功能:

1、数据通信

该功能实现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资源共享

网络上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的共享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从投资考虑,网络上的用 户可以共享使用网上的打印机、扫描仪等,这样就节省了资金。其次,现代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单一的计算机已经不能将其储存,只有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网络用户可以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再次,现在计算机软件层出不穷,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软件中,不少是免费共享的,这是网络上的宝贵财富。任何连入网络的人,都有权利使用它们。资源共享为用户使用网络提供了方便。

3、远程传输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已经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单机到网络。分布在很远位置的用户可以互相传输数据信息,互相交流,协同工作。

4、集中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使得现代的办公手段、经营管理等发生了变化。目前,已经有了许多MIS系统、OA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5、实现分布式处理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对于大型的课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小题目,由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完成,然后再集中起来,解决问题。

6、负荷均衡

负荷均衡是指工作被均匀的分配给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系统。网络控制中心负责分配和检测,当某台计算机负荷过重时,系统会自动转移负荷到较轻的计算机系统去处理。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可以大大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方便,同时也减少了费用,提高了性能价格比。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首先是计算机的一个群体,是由多台计算机组成的,每台计算机的工作是独立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不能干预其他计算机的工作,例如启动、关机和控制其运行等;其次,这些计算机是通过一定的通信媒体互连在一起,计算机间的互连是指它们彼此间能够交换信息。网络上的设备包括微机、小型机、大型机、终端、打印机,以及绘图仪、光驱等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共享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处理的电子信息除一般文字信息外,还可以包括声音和视频信息等。

‘柒’ 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对大脑内思维进行发散和归纳的工具,它通过导向性的图标和文字将知识点之间的隶属关系通过等级方式展现出来,利用图片和文字将左右大脑联合起来,开发大脑机能来梳理思维、增强记忆。

以下是由思维导图软件MindManager绘制的思维导图的应用,几乎可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可以对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进行陈列和总结,如下图所示。

思维导图是协助记忆的非常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传递的知识点清晰度,是纯文字记忆所无法达到的,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发散、笔记整理工具,非常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记忆。

‘捌’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 思维导图 谢希仁

第一章,概述

思维导图

‘玖’ 计算机的知识点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
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
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中央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
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高档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拾’ 如何画思维导图(二)

四、活用色彩增强记忆力

1、中心的主题可以只写字不画图吗?

中心主题建议以图画呈现是因为眼睛看到图片,大脑不需要经过想象就可以直接吸收,提升吸收的速度。而且图片本身也比文字更能激发我们自由联想的能力,比较不会局限我们的思考方向。大脑对图片的兴趣大于对文字的兴趣。所以用图片更能激发起学习的乐趣与动机。

2、怎样把文字变成图?

直接联想(心像法):看到这个词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直接把那个画面画出来就好。例如:“沟通”想到两个人面对面讲话的样子、“生日”想到生日蛋糕。

谐音法:运用同音不同字,抽象变具象,或是发音很相近的字,把抽象变成具象。例如:“阶级运动”可以取阶级两个字,透过“阶”的同音不同字转换成阶梯。

把字变立体:有时候真的想不出来要画什么样的插图时候,可以把字画成像如立体雕像一般,就会变成一种图像。

3、插图要摆哪里最好?插图一定要放在线上吗?

大脑对图像的吸收速度大于对文字的吸收速度,图是辅助了解文字的,要同时把插图视为文字一样放在线上。最好是跟着字的前方、后方、上方,不要画在线条的下方。这样就被线条给隔开了,猛一看好像图跟字没有关系。

不佳的画法是图没有跟字一样都被安安稳稳地放在线上,初看会有图归图,字归字的感觉,缺少了“插图就是辅助了解文字”的用意。如果想要加强记忆的深度,最好不要这样画,因为眼睛看到什么,脑中就会做什么反应。

刚开始时一定会无法掌握好画图的空间位置,可能会画得很挤或是离字很远。这都没有关系,常常画就会熟能生巧,自然就能掌握得很好。就我个人而言,我刚开始学思维导图时,总是很完美主义地把图一再重画,于是很快便练就一次就画得很美观的功力。

4、那插图的颜色要跟线、字、脉的颜色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定!字的颜色跟线的颜色一样,是因为线条导引我们的视线去找到关键词,所以颜色一样比较容易产生关联性。

插图是辅助我们快速了解文字用的,所以可以跟文字一样的颜色,整个版面看起来会很清楚地看出分成哪几个重点。但是这样的版面有点缺少了丰富色彩的感觉。

再说假设画一个红色的番石榴、翠绿色的莲雾,这样看起来也有点怪怪的,不太像石榴跟莲雾。

所以插图要用什么颜色来画都可以,你觉得看起来顺眼好看就好了。

5、插图一定要填满颜色吗?

颜色越丰富、越饱满,留在大脑中的印象会越深刻。

6、样用符号代替文字呢?

很多数学、科学符号(例如元素表)、常用符号我们可以拿来借用喔!←、→,可以代表是向上、向下,或是往前、往后,或是向上提升、向下沉沦。>、<,用在数学可以代表大于、小于,用在音乐可以代表渐弱、渐强,也代表越来越小、越来越大。

就看你给这个符号下的定义是什么,只要你自己能看懂就好。

年轻人的计算机语言,如:火星文是相当有图像概念的哟!偶尔学习一些火星文,也能用符号组合来取代文字。

7、思维导图一定要越多颜色越好吗?

用一般的圆珠笔画的,鲜艳度就没有用彩色笔来的好,不过却是最容易随身携带、随手取得的笔,即使颜色选择不多,只要注意相邻的两条脉的颜色不要一样就好。

颜色越丰富,版面越鲜艳活泼!用荧光笔或是太浅的颜色来写字或画线条,相较之下会很不容易辨识文字,会增加阅读负担。

两条脉之间用色不要太相近,尽量使用冷暖色系相间,或是对比色交错。

如此一来,透过颜色就能很迅速地知道各类别的内容,而不需要仔细阅读后才能分辨,可以提升阅读的方便性与阅读速度。

8、思维导图里面可不可以画表格或是其他的图形?

思维导图与表格都是图像式思考,当然可以结合一起运用啰!只要能带给我们更容易理解、更清晰阅读的形式,都可以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思维导图的包容性。

9、画给自己看的与画给别人看的图,有什么不一样?

画给自己看的思维导图,就算是全部都不写字光用图也可以,只要你自己能看懂就好。

但是要给别人看,就要考虑别人能不能看懂我们的思考逻辑,还有我们用的关键词。必要时得多用几个关键词来让他人理解。

10、思维导图画好之后可以再修改吗?还是这样就好了?

思维导图的视觉特色就是没有局限性,大脑看到图像又比看到文字容易自由联想。

一张思维导图看一阵子后总会引起想要修改、重新再画一张的想法,那就重新再画吧!因为大脑的思考不断地变化,随时都在重新排列组合,思维导图是把大脑思考的东西可视化的工具,所以应该要跟着大脑思考的改变而重新呈现。只要大脑思考不中止,思维导图就没有画完终止的一天。

所以涂涂改改是正常的,通过整个过程慢慢地把自己的思路厘清,所以美观性并不是最主要的。完成后,可以再重画成美美的图。

11、同样一个主题,为什么我画的内容跟别人画的不一样呢?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所抓出来的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加上每个人分类的定义也可能不相同,所以跟别人选择不一样的关键词是正常的。没有谁画的最好,只要你觉得容易理解,就是最适合你、对你最好用的思维导图。平时也可以多多参考别人的思维导图,把别人画好的地方学起来,不仅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与逻辑,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绘制功力。

12、为什么手画的思维导图比用计算机画出的思维导图对大脑比较有帮助呢?

用手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会运用到我们的视觉记忆、空间记忆、动觉记忆,而使用计算机时就仅用到视觉记忆、空间记忆。用手画插图可以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组合都很方便,但是用计算机就没这么自由了,多少就局限了大脑思考的灵活度。

很多人刚开始画思维导图时,想说自己的插图画的不好,线条画的不够流畅漂亮,干脆偷懒用计算机画、插图在网络直接粘贴进来比较快。别忘了啰!大脑就像身上的肌肉一样,用进废退,越用越发达。大脑越偷懒越不用,思考反应就越变越慢,年纪大了后越容易提早痴呆喔!

用计算机画思维导图的好处是,不管内容有多少,都可以放在一张纸内,并且可以随时修改但不需要重新画一张。

阅读全文

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思维导图简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中负责信号转发的是什么设备 浏览:161
无线网络怎么查询连了几个手机 浏览:109
ota专业网络营销 浏览:970
现在的无线网络没有以前的好了 浏览:140
渭南口碑好的网络营销公司 浏览:575
长安如故网络播放量多少 浏览:885
如何保证网络隐私 浏览:732
9字头老挝卡怎么设置才网络好 浏览:254
电视网络的初始密码 浏览:957
网络经营场所证明到哪里弄 浏览:730
家庭宽带设置无线网络 浏览:63
开化企业网络营销方法 浏览:20
如何查询路由器网络频段 浏览:24
wifi好好的为什么显示无网络 浏览:890
钉钉设置网络访问权限 浏览:485
联想网络适配器里哪个是无线网卡 浏览:891
电话被拉黑用哪个网络电话可以打 浏览:791
电脑网络连接图标是哪个 浏览:469
网络连接功能简介 浏览:420
显示器没网络怎么和手机连网 浏览: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