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的介绍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海洋”)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全球海事系统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依托双方母公司的优势,华为海洋将通信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和近百年海洋施工经验相结合,致力于全球海缆通信网络的建设,为海缆运营商提供高可靠、高性价比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包括项目管理、工程实施于一体的端到端服务。
Ⅱ 华为为什么入股亨通
亨通光电是华为重要的优秀的核心供应商,在许多重大通信工程中密切合作,华为入股享
通,能够极大扩张后市空间,达到双_。华为与亨通光电是全球通信行业两大巨头,同属通信行业强中之强。华为是全球通信业霸主,全球人尽皆知,不必多说。亨通光电是全国、全球光通信龙头,光纤光缆全球前三强多次斩获全球通信行业最高奖,多项核心技术全球第一(比如单根318公里无接头海光缆制造者和敷设者),其光纤光缆技术领先全球(获全球光通信颂域最高奖无数),而且其量子通信技术也领先全球。
拓展资料:
一、华为与亨通光电双方早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亨通光电是华为重要的优秀的核心供应
商,在许多重大通信工程中密切合作。亨通光电购买“华为海洋”,同时华为入股享通光电,华
为与亨通光电的资产转让完成后,华为与享通的强强联合进入最核心层面,就是资本合作层
面。亨通光电是华为唯一入股的上市公司。华为入股享通光电持股2.4%,将成为享通光电事
实上的第二大股东(原第股东是一致行动人,可合并视为第一大股东),而享通光电成为沪深市
场“华为概念第股”华为入股享通光电后,将成为亨通的第三大股东(实际上的第二大股东,因为前二大股东是致行动人),也等于继续持有“华为海洋”部分股权(间接持有),亳无疑问会继续支持享通
做大做强光通信业务,特别是海缆业务。
二、华为在海缆通信系统中,主要做光通信端站设备、中继放大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等,光纤外购第三方,海上勘测、施工、维护等是海事系统公司。
三、华为海洋公司成立后,凭借华为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如华为的无中继光传输最大能达到400km,远超竞争对手,还有华为的价格优势,华为海洋在国际海缆通信市场中一鸣惊人。此前,阿朗、NEC、Tyco三巨头占据80%的国际海缆通信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至2019年,华为海洋已是全球第四大海缆通信网络供应商,市场份额占比为10%-15%。
然而,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他们尤其害怕华为的强大及华为的技术领先。自震惊全球的孟晚舟事件起,美国人处处找华为麻烦,华为出现在哪里,他们的黑手就会伸向哪里。华为海洋网络同样不会幸免,他们发起了全球抵制华为海缆的行动,当然,他们的干扰有成功,也有失败,不是所有国家都听从他们的摆布。
Ⅲ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的关于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Ⅳ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的关于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华为海洋是一家国际化公司,运营总部设于中国天津,同时在中国北京、深圳和英国设有研发和生产基地。截至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雇员近200人, 45%的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在电信及海洋工程领域的平均工作经验达9年以上。
华为海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提升客户赢利能力、助力客户取得成功的同时,与客户实现共赢。
Ⅳ 华为海洋网络值不值得去
值得。
1、休假方面。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全球海事系统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周末都休息,不存在加班现象。
2、奖金方面。不仅享有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有带薪休年假待遇,过年的奖金也是很高的。
Ⅵ 财经考古 | 那些被华为卖掉的公司,后来都怎么样了
华为在11月17日宣布,整体出售荣耀手机业务资产,不再持有股权,也不再参与任何关于荣耀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如果把视野拉得足够长,就可以发现,在华为发展的 历史 上,类似的选择华为已经做过不只一次,远的包括剥离安圣电气、华三,近的还有剥离华为海洋。
在一次次或主动或被动的剥离中,华为保住了最核心的通讯业务,屡屡在危机中化险为夷。而那些被剥离的业务部门,未来甚至可能会成就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网络能源界的黄埔军校,走出了总市值1800亿元的10家A股公司
网络上有过这样一个段子,北大:一半同学在与另一半同学辩论;人大:一半同学在当另一半同学的秘书;复旦:一半同学收购兼并另一半同学的资产;师大:一半同学在辅导另一半同学的小孩;华电—艾默生系:一半同学在PK另一半同学。
对诸多名校的调侃大可一笑置之,但“华电—艾默生系”,确实因为多年来其离职人员组建或加盟了国内众多能源行业公司,并且成为核心技术或管理团队成员,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内网络能源界的黄埔军校。
华为卖掉了“大宝贝儿”,收获了过冬的“小棉袄”
2001年10月份,中国当时最大一起市场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艾默生集团共同宣布,艾默生一次性出资7.5亿美元,收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深圳市安圣电气有限公司(下称“安圣电气”),并承诺收购后将进一步加强安圣电气对中国客户的服务支持、技术支持和产品支持,承担安圣电气既有的债权债务。
相关资料显示,安圣电气作为当时华为最大的子公司,仅2001年的市场销售总额就达到26亿元,拥有48项国家专利。对于这样一家盈利能力超强、且保持快速增长、有着良好市场规模的企业,华为为何如此“狠心”将其卖掉呢?
据当时媒体的报道,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深受牵连。而华为当时在国内不仅面临外资巨头的全面围剿,而且在CDMA和小灵通上遭遇双重失利。正是在此时,任正非发表了着名的《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
华为认为,当时必须转让和剥离所有与核心业务、主流设备不相干的产品线,把主要精力、资源从非核心业务抽出来放在自己核心领域,使华为在网络通信领域的竞争力日益显现,特别是向数据通信、移动通信领域迈进。而安圣电气是以电力电子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与华为的核心发展方向不同,为了安圣电气的长远发展,不如把它卖出去。
诚然,安圣电气的卖价并不便宜,7.5亿美元的价格超过了其当时净资产的400%,但艾默生也因此而收获满满。在收购安圣电气后,艾默生又将自身旗下能源系统业务,及另一子公司力博特的中国业务整合成一家新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凭借华为在电源领域过去十余年的苦心经营,艾默生网络能源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不间断电源(UPS)等领域的霸主,也为母公司持续创造良好的财务回报。2016年,艾默生以40亿美元将其旗下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出售给白金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合伙投资者。
而华为则依靠这笔钱渡过了难关,同时,在市场普遍萧条的时候,大举拓展海外市场。正是这次忍痛割爱,华为卖掉了“心爱的大宝贝儿”,却收获了过冬的“小棉袄”,顺利熬过了行业寒冬。
成就了10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800亿元
华为剥离安圣电气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很多安圣电气原来的技术骨干,摇身一变成为了外企艾默生的金领。几年以后,其中一些人又选择了离职创业,这就是电力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里赫赫有名的“华电—艾默生创业系”。
华为电气(安圣电气前身,下同)前员工代新社是微信公众号“电源老代”的运营者,同时也是华电-艾默生系崛起的见证者。这位华为老兵于1997年加入华为电气,后又进入艾默生网络能源。
据代新社统计,目前已经有10家A股上市公司,创始人或核心技术团队出自华电-艾默生系这个群体。
相关资料显示,汇川技术(300124.SZ)创始人为朱兴明,创业前曾任职华为电气产品线总监。该公司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公司,目前已成长为一家市值超过1300亿元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也是华电-艾默生系走出的市值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2019年,汇川技术变频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位居前三名;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处于前五名;变频器、伺服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内资品牌第一名。
蓝海华腾(300484.SZ)于2016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邱文渊和徐学海也是来自华电-艾默生系,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电动 汽车 电机控制器等,目前总市值约37亿元。
英威腾(002334.SZ),目前市值约41亿元,是由普传系的黄申力于2002年发起创立,但其核心技术团队是2006年从华电-艾默生引进的数位技术人才,这也是英威腾驰骋工业自动化江湖的一把利剑。英威腾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两大领域,向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业务覆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 汽车 、网络能源及轨道交通。
仅上述10家A股公司的总市值就超过1800亿元。
此外,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着浓重的华电-艾默生系基因的公司还包括:吉泰科(836023)、爱科赛(832062)、华宿电气(430259)、艾洛维(835554)、海德森(870945)、科列技术(832432)、龙电电气(870314)等。
正因为如此,才有媒体评价称,多年以前华为的一次资产剥离,竟无意中推动了中国一整个产业的发展。
曾经可以挑战思科的华三,现在是紫光股份的“印钞机”
新华三,全称为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的公司,目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00件,而且其中90%以上都是发明专利。2020年上半年,新华三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7.54亿元和12.79亿元。
就是这样一家可以在多个领域与思科、浪潮、华为等行业巨头相抗衡的公司,名字却略显怪异,那是因为新华三与华为和3COM公司之间有着很深的渊源。自成立后该公司的控股权几度易手,最后成为A股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体系内的重要子公司。
生于忧患,曾是思科的竞争对手
思科(Cisco)曾经是网络基础设施的代名词,在互联网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一度做到了谁都离不开它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在网络泡沫的高峰期,思科是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股票市值最高超过5000亿美元。
如此强大的思科,如果说还能有对手让他感到不安,那么这个对手非新华三的前身华三(H3C)莫属。2003年才成立的华三,到2011年已经能够在全球交换机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且呈现稳定增长势头。虽然此时思科仍占据绝对优势,但当时仅有8年 历史 的华三,已经完成了其首席执行官郑树生的目标:“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特长,这个特长就是专注,华三希望基于IT领域,成为全球除了思科之外的第二选择。”
而到了2014年,华三已经拥有8000名员工,多项业务在中国市场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
资料显示,成立初期,华三是由华为绝对控股,脱胎于华为数据通信部。2003年11月,3Com公司(思科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通过配股方式,取得了华三49%的股权。
此时也正是华为与思科之间官司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
2004年7月份,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终止各自提出的诉讼及反诉讼请求。据媒体报道,华三公司的成立在华为与思科的诉讼和解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华为与思科的诉讼案中,时任3Com公司的CEO 布鲁斯·克拉弗林也曾出庭作证,提供了对华为有利的证词。
在与思科的官司和解后,华为于2006年年初将华三2%的股份转让给了3Com公司,后又于2007年3月份将其所持的华三49%的股权也卖给了3Com公司,转让价为8.82亿美元。
几经易手,终成中资控股公司
颇据戏剧性的是,出售华三49%股权所得的8.82亿美元资金,让华为有了更大的资本顺利地渡过2008年这场始于美国并席卷全场的金融危机,但3Com公司却在2009年被惠普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最终没能挺过这场危机。收购完成后,华三也顺理成章的进入惠普大家庭。
华三在成为惠普体系内的一员之后,仍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在惠普的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下,华三的海外市场份额增长也非常快。
但惠普入主后,与华三的原管理层相处的并不愉快,这才有了后来紫光股份收购华三51%的股权。2015年5月份,紫光股份公告称,拟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向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H3C Holdings Ltd)发起收购,主要标的是其持有的香港华三51%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香港华三”不同于此前的惠普子公司华三,前者相比后者多出了惠普服务器业务等多项资产,按照官方说法是“新华三”。
根据紫光股份当时的公告,惠普将在香港华三51%股权交割前,完成对香港华三的业务整合,将其持有的与服务器及存储器硬件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相关的业务及资产、昆海软件100%股权、天津惠普100%股权转移至香港华三。
2016年5月4日,紫光股份才公告表示完成对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的交割手续,华三通信正式整合为“新华三”,纳入紫光股份合并报表范围。紫光股份还表示,新华三将凭借紫光的多元资源、资金实力与科研优势促进自身发展,同时其在全球企业网络、云计算、大互联、超融合架构、存储等市场具备的领先优势也能够助力紫光股份向世界最全面和领先的IT服务平台型企业加速迈进。
新华三也确实没有辜负紫光股份的期望,迅速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和业绩增长点。
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紫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55.5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6%和4.21%。新华三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67.54亿元和12.79亿元。可见,新华三目前已经成为紫光股份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说是紫光股份的“印钞机”也不为过。
脱胎于华为的新华三经历了多次身份转换,终于又成为了中资控股的公司。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虽然控股权几经易手,但新华三的身价却越卖越高,而且其业务似乎也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做越大,直到成为可以在多个领域与思科、浪潮、华为等国内外行业巨头相抗衡的公司。
世界第四的华为海洋,助力亨通光电“叫板”海外三巨头
2020年11月初,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的海缆业务品牌切换为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并且自2020年11月3日起启用全新的企业标识形象。
之所以有这次品牌切换,是因为华为海洋网络(香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海洋”)的控制权已经易主,亨通光电(600487.SH)成为了这家世界排名第四的海底光缆企业新任大股东。
而华为在这笔交易中不仅获得了3.01亿元现金,还以4764.13万股的持股数成为亨通光电的第三大股东。以11月19日的收盘价计算,这部分股票的市值约7.1亿元。
华为忍痛割爱,出售华为海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全球40%的海缆是2000年之前建设的,已经逐步进入了海缆使用生命周期的尾期。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深入推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流量增长还会持续提升,数据中心互联及互联网带宽需求将持续增长,全球海缆将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这将引发又一个国际海缆建设高峰。
华为旗下从事海缆业务的主体是华为海洋,这家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已经拿下全球超过10%的市场份额,受到客户的好评。
海底电缆业务市场空间广阔,华为海洋的前景亦被看好,本该是大有可为的时候,华为却要忍痛割肉,将华为海洋卖给亨通光电。
华为与亨通光电这笔交易,始于去年上半年。当时,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华为海洋海外订单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为应对压力,华为决心出售华为海洋。
为获得华为手中华为海洋51%的股权,亨通光电在2019年6月份启动了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交易方式收购华为海洋股权的计划。据亨通光电披露,本次交易价格为10.04亿元。其中,亨通光电向华为非公开发行4764.13万股,另向其支付现金3.01亿元。
随着交易标的资产在今年年初过户完成,亨通光电也通过资产收购把自己“买”成了“华为概念股”。
值得注意的是,亨通光电并不满足于只持有华为海洋51%的股权。
2020年5月14日,亨通光电的关联方,亨通集团旗下亨通技术(香港)有限公司取得了华为海洋30%股权。
亨通光电接手,挑战海外三巨头
相关资料显示,华为海洋成立于2008年1月份,其海洋业务主要通过其100%持股的天津华海来开展。公司的定位为海缆通信网络建设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客户群体主要为世界各国家/地区的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大容量数据传输的互联网企业或希望对海缆网络进行投资的企业。其2017年、2018年、2019年1-6月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6.5亿元、18.25亿元、6.16亿元。
作为本次交易的另一方,亨通光电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信息与能源网络综合服务商之一,其主营业务涵盖光通信和智能电网传输两大行业,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集成服务。
事实上,亨通光电是从2009年开始投入海缆业务的,其在国际海洋市场上承接海底光缆订单已突破了1万公里,进入国际海底光缆市场体系,成为国际知名的海缆制造企业之一。在海缆制造产业上已具有一定规模的同时,公司也积极布局国际海缆运营业务,目前正推进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建设,将产业链从海底光缆生产制造向海底光缆系统运营延伸。
亨通光电2019年半年报显示,其海洋通信和能源互联板块核心业务快速增长,有效抵消了通信网络板块业务收入下滑的影响。
正因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华为不得不剥离华为海洋,那么亨通光电将是最佳的接盘方之一,通过并购华为海洋,亨通光电可以迅速扩大其在海缆市场的份额,并获得华为海洋积累了10余年的海缆建设经验和产业链资源。
目前全球从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的企业主要为SubCom、Nokia/ASN、NEC和华为海洋。Subcom、ASN和NEC进入海缆通信领域的时间较早、具有先发优势,2008年前的海缆通信市场长期被这三大巨头垄断。
在海缆通信领域,中国企业是新生力量。成立于2008年1月份的华为海洋,目前已经是全球第四大的海底电缆工程商,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因此,有券商研报分析,对于亨通光电来说,华为海洋的加入让公司的海洋业务板块如虎添翼。通过整合华为海洋和公司已有的海缆业务,亨通光电已经初步具备了与国际三巨头一较高下的实力。
责编 | 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Ⅶ 等过了这段时间,向巅峰前进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过了这段时间,
自己要努力拼搏,
向好的方向发展。
巅峰:指的是一种状态,
意思是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Ⅷ 华为海洋网络怎么样
1,工资待遇与华为差倍数关系,期权激励,6~7年后才能拿到,没有华为股票,华为分红和你无关;
2,管理不规范,没有制约机制,整人做法比较随意,是个别领导独立王国;老员工离职率80%以上,入职1年离职率50%以上;女性员工比例超长华为好几倍;
3,在海缆行业干几年,再换工作就很难了,工作经验对其他行业没有用途;
4,产品设计尽量简单,新产品开发缓慢,毕业生来了也得不到什么锻炼,浪费时间;
5,在天津,换工作不易,没有什么机会;毕业生还是去武汉、成都、西安等房价相对低,也有很多工作机会的城市;
6,如果被忽悠得非来不可,先找内部人员打听打听。
Ⅸ 华为欲出售海底电缆业务,是战略退却还是曲线进攻
本文共2053 字
阅读完约4分钟
伴随着制裁高压,华为亦在步步反击。
最新消息显示,华为拟出售控股子公司旗下的部分海缆通信网络业务。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华为此次调整业务,或意在收紧拳头剥离非核心业务,以更好地专注主业。
与此同时,IEEE对华为“解禁”,多国表态力挺华为,华为面临的环境正发生变化。
1
出售海缆通信业务意何在?
日前,上市公司亨通光电发布公告称,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投资”)持有的华为海洋网络(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海洋”)51%股权。
公告显示,华为投资已经与亨通光电签署了《交易意向书》,双方将聘请具有证券、期货资格的资产评估公司对华为海洋进行评估,最终交易价格以评估值为基础,由双方协商确定。
鉴于交易双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 这是美国对华为实施出口管制后,华为第一次出售非核心资产。 亨通光电公告里并没有提及华为出售子公司股权的具体原因,而华为方面亦未披露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海洋成立于2008年11月,为全球第4大的海底电缆工程商,主要负责电缆的铺设与维修。是华为和全球海事系统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合资公司。其中,华为持股51%,向合资公司提供通信传输技术,全球海事系统有限公司持股49%,提供海洋施工经验。
(华为海洋亮相海缆行业“奥林匹克盛会”—— SubOptic2019 图据官网)
而亨通光电则专注于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领域,是中国第一家通过5000米水深国际海试的海缆企业。在ODC2017年会上被评为2016年-2017年全球光纤通信行业前3强。
事实上,亨通光电收购华为海洋并非是无的放矢,两者此前曾有合作。
2018年10月22日,PEACE国际海缆网络系统有限公司(亨通光电子公司)和华为海洋联合宣布,PEACE海缆项目进入海缆和设备生产环节。该海缆项目全程1.2万公里,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并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提供商用服务。
另外要注意的是,据华为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华为海洋为华为贡献的收入为3.94亿元,净利润为1.15亿元。华为海洋收入占全年总销售收入的0.054%。
可以看出,海洋电缆业务收入占比极小。有分析人士称, 华为出售海底电缆业务,意在集中进行核心事业,将集中精力发展其贸易重点,即移动通信网络及智能手机领域相关业务。同时,对华为海洋来说,亦可以免受华为相关争议的影响。
此前外媒曾报道称,华为海洋网络公司正大力发展用于网络数据传输的海底光缆,市场占有率高,可能会引来美国政府猜疑。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表示:“不能在世界战略领先的产品,我认为就应该退出生命周期。对于产业的战略性退出,一定要有序地退出。”
一旦交易方案确定,意味着华为将从华为海洋抽身而退,甚至意味着华为全面退出海缆市场的战略调整。
2
华为封杀令效果几何?
在华为拟出售海缆业务的同时,大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IEEE近日再发声明,声明指出,解除对华为及其子公司员工参与IEEE出版过程中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的限制。此前限制性的做法是为了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
而在此前,一些暂停华为会员资格的国际技术标准化组织开始恢复华为会员资格。如SD存储卡协会(SDA)、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JEDEC协会(固态技术协会)等行业组织。
不仅仅是学术界方面,在5G领域,华为也获得了多国的支持。
过去几天,俄罗斯、西班牙、马来西亚和英国等国的领导人或企业纷纷力挺华为。
其中,5月30日英国最大电信运营商EE率先在伦敦、曼切斯特等6城部分区域推出商业5G服务。BBC新闻网问询派出3组报道团队,抢先进行英国国内首次5G新闻直播。
(图据观察者网)
同一天,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30日在日本东京参加第25届国际交流会议“亚洲未来”时表示,马来西亚将会继续尽可能地使用华为的技术。
华为西班牙公司首席执行官金咏5月29日说,尽管美国政府发布针对华为的禁令,但华为在西班牙的绝大多数合作伙伴在这个困难时期都选择与华为“并肩作战”,华为参与西班牙5G网络建设不会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
据介绍,在西班牙,华为已与多家电信运营商签署5G部署协议。
犹记得,当美国宣布封杀华为,市场都在担心华为5G的发展未来之时,任正非说:“华为的5G是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斥美国芯片,要共同成长,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我们有备份。”
正如央视此前报道,华为离不开供应商,也离不开国际市场,必须要融入世界,共同成长。华为的利益在于国际合作、国际市场,不孤立于世界,与世界一起发展。
部分资料源自券商中国、第一 财经
编辑|梅婧 审核 |贾秋红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着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本报法律顾问
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 罗浩斐 律师
联系金妹儿
商务合作:028-8696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