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连接 > 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训练过程

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训练过程

发布时间:2023-02-08 12:38:29

A. 安海兵: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的是什么

训练的目的是使神经网络能够以最小的错误率来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神经网络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的是权重和偏置,权重和偏置是神经网络的参数,它们代表着神经网络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训练的目的是使神经网络能够以最小的错误率来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

B. 深度神经网络具体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所谓神经网络算法,就是对人类学习能力的一种模拟算法。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模式,处事方式是存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上的,称为“神经元连接权重”,人脑神经布局类似网状结构,神经元是网的交叉点,权重就是网的连线,这些连线有粗有细,也就是权重的大小不同。而人类的学习能力就是去不断改变权重的值,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和处事方式,简单的说,不同人对同一个外部事物有不同看法,就是因为同样的初始信号,在不同粗细的神经元连线放大或缩小后,变成了侧重点不同的最终信号。最开始的“感知机"只用了2层神经元,即输入层和输出层,发现很多问题无法模拟,最着名的就是“异或”问题。 后来聪明的人在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加了一层神经元叫做隐藏层,3层的神经网络已经可以模拟二维上的任意函数曲线。只不过此时对“连接权重”的训练过程就变得非常复杂,通常使用一种叫“误差反传”的计算方法。参考人脑,人脑大概有亿级层数的神经元(当然,人脑是多任务处理器集合,某些特定的任务如人脸识别,只需用到大脑的某个局部)。于是人们会猜想,更多的隐藏层是否会有更高的学习效果。事实证明的确如此,随着隐藏层数的增加,一些图片,语音的识别率越来越高。因此,就有了深度神经网络这一概念。但隐藏层数越多训练过程也越复杂,且误差会在多层传递的时候衰减,导致GradientVanish问题,最终导致训练结果收敛在局部最优或者难以收敛。后来又有聪明的人不断改进误差训练算法,神经网路的层数深度越来越大,现在最NB的是微软的“残差神经网络”,已经将隐藏层提高至152层。

C. BP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ANN)指由大量与自然神经系统相类似的神经元联结而成的网络,是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网络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的一类人工系统。神经网络不但具有处理数值数据的一般计算能力,而且还具有处理知识的思维、学习、记忆能力,它采用类似于“黑箱”的方法,通过学习和记忆,找出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映射),在执行问题和求解时,将所获取的数据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网络,依据网络学到的知识进行网络推理,得出合理的答案与结果。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问题是非线性问题,变量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很难用确切的数学、力学模型来描述。工程现场实测数据的代表性与测点的位置、范围和手段有关,有时很难满足传统统计方法所要求的统计条件和规律,加之岩土工程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岩土工程问题的求解是合适的。

BP神经网络模型是误差反向传播(BackPagation)网络模型的简称。它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网络各层节点间连接权逐步修改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两部分组成: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正向传播是输入模式从输入层经隐含层处理传向输出层;反向传播是均方误差信息从输出层向输入层传播,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路返回,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BP神经网络模型在建立及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不足和建议有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神经网络,数据愈多,网络的训练效果愈佳,也更能反映实际。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很难选取大量的样本值进行训练,样本数量偏少。

(2)BP网络模型其计算速度较慢、无法表达预测量与其相关参数之间亲疏关系。

(3)以定量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若能收集到充分资料,以定性指标(如基坑降水方式、基坑支护模式、施工工况等)和一些易获取的定量指标作为输入层,以评价等级作为输出层,这样建立的BP网络模型将更准确全面。

(4)BP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具有非线性、智能的特点。较好地考虑了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精确逻辑分析和非确定性推理等方面,但由于样本不同,影响要素的权重不同,以及在根据先验知识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定性参数进行量化处理,必然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在实际评价中只有根据不同的基坑施工工况、不同的周边环境条件,应不同用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分析指标,才能满足复杂工况条件下地质环境评价的要求,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D. 第五章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由具有适应性的简单单元组成的广泛并行互连的网络,它的组织能够模拟生物神经系统对真实世界物体所作出的交互反应。
神经网络中最基本的成分便是 神经元模型
M-P神经元模型:

感知机由两层神经元组成,分别为输入层、输出层。

以下是具体过程:

多层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

如上图可知,多层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顶层是输出层,底层是输入层,中间的便是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都具有功能神经元。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需要满足:
1、每层神经元必须与下一层完全互连
2、神经元之间不存在同层连接
3、神经元不可跨层连接

只需包含一个足够多神经元的隐层,就能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度的连续函数

BP神经网络由于学习能力太强大比较荣誉造成过拟合问题,故有两种策略来减缓过拟合的问题:
1、早停: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学习,验证集评估性能,在训练过程中,若训练集的累积误差降低,而验证集的累积误差提高,则终止训练;
2、引入正则化:其基本思想是在误差目标函数中增加一个用于描述网络复杂程度的部分,有如连接权和阈值的平方和:

其中λ∈(0,1)用于对累积经验误差与网络复杂度这两项进行折中,常通过交叉验证法来估计。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可看作一个参数寻优的过程,即寻找到适当的参数使得E最小。于是我们时常会谈及“全局最小”和“局部最小”。
1、全局最小:即全局最小解,在参数空间中,所有其他点的误差函数值均大于该点;
2、局部最小:即局部最小解,在参数空间中,其邻近的点的误差函数值均大于该点。

我们要达到局部极小点,很容易,只要满足梯度为零的点便是了,局部极小点可以有多个,但全局最小点只有一个。显然,我们追求的是全局最小,而非局部极小,于是人们通常采用以下策略来试图“跳出”局部极小,使其接近全局最小:
1、以多组不同参数值初始化多个神经网络,按标准方法训练,在迭代停止后,取其中误差最小的解作为最终参数;
2、使用随机梯度下降(在计算梯度时加入了随机因素),使得在局部最小时,计算的梯度仍可能不为0,从而可能跳出局部极小,继续进行迭代;
3、“模拟退火”技术,在每一步都以一定的概率接受比当前解更差的结果,但接受“次优解”的概率要随着迭代进行,时间推移而逐渐减低以确保算法的稳定。

1、RBF网络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 ,使用径向基函数作为隐层神经元激活函数,输出层是对隐层神经元输出的线性组合。RBF网络可表示为:

2、ART网络
竞争型学习 (神经网络中一种常用的 无监督学习 策略),由 比较层、识别层、识别阈值和重置模块 组成。接收到比较层的输入信号后,识别层神经元相互竞争以产生获胜神经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计算输入向量与每个识别层神经元所对应的模式类代表向量间的距离,距离小者获胜。若获胜神经元对应的代表向量与输入向量间 相似度大于识别阈值 ,则将输入样本归为该代表向量所属类别,网络 连接权 也会进行 更新 以保证后面接收到相似的输入样本时该模式类会计算出更大的相似度,使得这样的样本能够归于一类;如果 相似度不大于识别阈值 ,则 重置模块 会在 识别层 加一个神经元,其 代表向量 设置 为当前 输入向量
3、SOM网络
竞争型学习的无监督神经网络 ,将高维输入数据映射到低维空间(通常是二维),且保持输入数据在高维空间的拓扑结构。
4、级联相关网络
结构自适应网络

5、Elman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6、Boltzmann机
基于能量的模型,其神经元分为显层与隐层,显层用于数据输入输出,隐层被理解为数据的内在表达。其神经元皆为布尔型,1为激活,0为抑制。

理论上,参数越多的模型其复杂程度越高,能完成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但是复杂模型的训练效率低下,容易过拟合。但由于大数据时代、云计算,计算能力大幅提升缓解了训练效率低下,而训练数据的增加则可以降低过拟合风险。
于是如何增加模型的复杂程度呢?
1、增加隐层数;
2、增加隐层神经元数.
如何有效训练多隐层神经网络?
1、无监督逐层训练:每次训练一层隐节点,把上一层隐节点的输出当作输入来训练,本层隐结点训练好后,输出再作为下一层的输入来训练,这称为预训练,全部预训练完成后,再对整个网络进行微调。“预训练+微调”即把大量的参数进行分组,先找出每组较好的设置,再基于这些局部最优的结果来训练全局最优;
2、权共享:令同一层神经元使用完全相同的连接权,典型的例子是卷积神经网络。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需要训练的参数数目。

深度学习 可理解为一种特征学习或者表示学习,是通过 多层处理 ,逐渐将初始的 低层特征表示 转化为 高层特征表示 后,用 简单模型 即可完成复杂的分类等 学习任务

E. BP神经网络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有很多模型,但是日前应用最广、基本思想最直观、最容易被理解的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及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Error Back-Prooaeation),简称为BP网络。

在1986年以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出版的《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一书中,完整地提出了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并被广泛接受。多层感知网络是一种具有三层或三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典型的多层感知网络是三层、前馈的阶层网络(图4.1),即:输入层、隐含层(也称中间层)、输出层,具体如下:

图4.1 三层BP网络结构

(1)输入层

输入层是网络与外部交互的接口。一般输入层只是输入矢量的存储层,它并不对输入矢量作任何加工和处理。输入层的神经元数目可以根据需要求解的问题和数据表示的方式来确定。一般而言,如果输入矢量为图像,则输入层的神经元数目可以为图像的像素数,也可以是经过处理后的图像特征数。

(2)隐含层

1989年,Robert Hecht Nielsno证明了对于任何在闭区间内的一个连续函数都可以用一个隐层的BP网络来逼近,因而一个三层的BP网络可以完成任意的n维到m维的映射。增加隐含层数虽然可以更进一步的降低误差、提高精度,但是也使网络复杂化,从而增加了网络权值的训练时间。误差精度的提高也可以通过增加隐含层中的神经元数目来实现,其训练效果也比增加隐含层数更容易观察和调整,所以一般情况应优先考虑增加隐含层的神经元个数,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隐含层数。

(3)输出层

输出层输出网络训练的结果矢量,输出矢量的维数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来设计,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减少系统的规模,使系统的复杂性减少。如果网络用作识别器,则识别的类别神经元接近1,而其它神经元输出接近0。

以上三层网络的相邻层之间的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一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上一层的每个神经元都实现全连接,而且每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连接强度构成网络的权值矩阵W。

BP网络是以一种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首先由教师对每一种输入模式设定一个期望输出值。然后对网络输入实际的学习记忆模式,并由输入层经中间层向输出层传播(称为“模式顺传播”)。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差即是误差。按照误差平方最小这一规则,由输出层往中间层逐层修正连接权值,此过程称为“误差逆传播”(陈正昌,2005)。所以误差逆传播神经网络也简称BP(Back Propagation)网。随着“模式顺传播”和“误差逆传播”过程的交替反复进行。网络的实际输出逐渐向各自所对应的期望输出逼近,网络对输入模式的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上升。通过此学习过程,确定下各层间的连接权值后。典型三层BP神经网络学习及程序运行过程如下(标志渊,2006):

(1)首先,对各符号的形式及意义进行说明:

网络输入向量Pk=(a1,a2,...,an);

网络目标向量Tk=(y1,y2,...,yn);

中间层单元输入向量Sk=(s1,s2,...,sp),输出向量Bk=(b1,b2,...,bp);

输出层单元输入向量Lk=(l1,l2,...,lq),输出向量Ck=(c1,c2,...,cq);

输入层至中间层的连接权wij,i=1,2,...,n,j=1,2,...p;

中间层至输出层的连接权vjt,j=1,2,...,p,t=1,2,...,p;

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阈值θj,j=1,2,...,p;

输出层各单元的输出阈值γj,j=1,2,...,p;

参数k=1,2,...,m。

(2)初始化。给每个连接权值wij、vjt、阈值θj与γj赋予区间(-1,1)内的随机值。

(3)随机选取一组输入和目标样本

提供给网络。

(4)用输入样本

、连接权wij和阈值θj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入sj,然后用sj通过传递函数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bj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bj=f(sj) j=1,2,...,p (4.5)

(5)利用中间层的输出bj、连接权vjt和阈值γt计算输出层各单元的输出Lt,然后通过传递函数计算输出层各单元的响应Ct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Ct=f(Lt) t=1,2,...,q (4.7)

(6)利用网络目标向量

,网络的实际输出Ct,计算输出层的各单元一般化误差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7)利用连接权vjt、输出层的一般化误差dt和中间层的输出bj计算中间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8)利用输出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与中间层各单元的输出bj来修正连接权vjt和阈值γt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9)利用中间层各单元的一般化误差

,输入层各单元的输入Pk=(a1,a2,...,an)来修正连接权wij和阈值θj

基坑降水工程的环境效应与评价方法

(10)随机选取下一个学习样本向量提供给网络,返回到步骤(3),直到m个训练样本训练完毕。

(11)重新从m个学习样本中随机选取一组输入和目标样本,返回步骤(3),直到网路全局误差E小于预先设定的一个极小值,即网络收敛。如果学习次数大于预先设定的值,网络就无法收敛。

(12)学习结束。

可以看出,在以上学习步骤中,(8)、(9)步为网络误差的“逆传播过程”,(10)、(11)步则用于完成训练和收敛过程。

通常,经过训练的网络还应该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的方法就是选择测试样本向量,将其提供给网络,检验网络对其分类的正确性。测试样本向量中应该包含今后网络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典型模式(宋大奇,2006)。这些样本可以直接测取得到,也可以通过仿真得到,在样本数据较少或者较难得到时,也可以通过对学习样本加上适当的噪声或按照一定规则插值得到。为了更好地验证网络的泛化能力,一个良好的测试样本集中不应该包含和学习样本完全相同的模式(董军,2007)。

F. 简单介绍神经网络算法

直接简单介绍神经网络算法

神经元:它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神经元先获得输入,然后执行某些数学运算后,再产生一个输出。

神经元内输入 经历了3步数学运算,

先将两个输入乘以 权重 :

权重 指某一因素或指标相对于某一事物的重要程度,其不同于一般的比重,体现的不仅仅是某一因素或指标所占的百分比,强调的是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

x1→x1 × w1

x2→x2 × w2

把两个结果相加,加上一个 偏置 :

(x1 × w1)+(x2 × w2)+ b

最后将它们经过 激活函数 处理得到输出:

y = f(x1 × w1 + x2 × w2 + b)

激活函数 的作用是将无限制的输入转换为可预测形式的输出。一种常用的激活函数是 sigmoid函数

sigmoid函数的输出 介于0和1,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把 (−∞,+∞) 范围内的数压缩到 (0, 1)以内。正值越大输出越接近1,负向数值越大输出越接近0。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就是把一堆神经元连接在一起

隐藏层 是夹在输入输入层和输出层之间的部分,一个神经网络可以有多个隐藏层。

前馈 是指神经元的输入向前传递获得输出的过程

训练神经网络 ,其实这就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将损失最小化

损失 是判断训练神经网络的一个标准

可用 均方误差 定义损失

均方误差 是反映 估计量 与 被估计量 之间差异程度的一种度量。设t是根据子样确定的总体参数θ的一个估计量,(θ-t)2的 数学期望 ,称为估计量t的 均方误差 。它等于σ2+b2,其中σ2与b分别是t的 方差 与 偏倚 。

预测值 是由一系列网络权重和偏置计算出来的值

反向传播 是指向后计算偏导数的系统

正向传播算法 是由前往后进行的一个算法

G. 人工神经网络

本文讨论的神经网络是从生物学领域引入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一个仿生学概念,又称人工神经网络(英语: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缩写ANN)。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网络(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的数学模型或计算模型,用于对函数进行估计或近似。参考 wiki定义 。

如图,一个神经元通常具有多个树突,主要用来接受传入信息;而轴突只有一条,轴突尾端有许多轴突末梢可以给其他多个神经元传递信息。轴突末梢跟其他神经元的树突产生连接,从而传递信号。这个连接的位置在生物学上叫做“突触”。
基于此,1943年,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Pitts参考了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发表了抽象的神经元模型MP,神经元模型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与计算功能的模型。输入可以类比为神经元的树突,而输出可以类比为神经元的轴突,计算则可以类比为细胞核。如下图:

图中X代表输入信号,W代表权重,∑代表将X和W的矩阵运算,ψ对运算结果应用sgn函数,最终得到输出y。
然而,改模型对权限W是通过指定好的,因此不存在在计算工程中动态调配权限W的能力,也就是不存在学习的能力。

1958年,计算科学家Rosenblatt提出了由两层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感知器”(Perceptron)。

可以看到,一个感知器有如下组成部分:
输入权值: 一个感知器可以接收多个输入,每个输入上有一个权值,此外还有一个偏置项,就是上图中的。
激活函数: 感知器的激活函数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我们可以选择Sigmoid函数来作为激活函数。
其中,因为生物学上,外接信号传导到神经元上,神经元不会立刻做出反应,而是会抑制输入,直到输入增强,强大到可以触发输出。也就是说,在产生输出之前,输入必须达到一个阈值。在数学上,这种随着变量值增大,函数值发生跳跃的函数成为激活函数。下图是一个常用的激活函数,Sigmoid函数曲线图:

上节我们看到,感知器其实是单层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可以理解成多个感知器组合而成的一个结构,如下图:

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权重矩阵的更新过程。所谓的训练过程就是比较当前网络的预测值和我们真正想要的目标值,再根据两者差异来更新每一层的权重矩阵。因此,必须先定义好如何比较预测值和目标值的差异,这便是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损失函数输出值loss越高表示差异性越大,神经网络的训练就变成了尽可能的缩小loss的过程。

所谓梯度下降法,就是通过使loss值向当前点对应梯度点反方向不断移动,来降低loss。一次移动多少通过学习率(learning rate)控制。
通俗来讲,所谓梯度下降法,其实就如同漆黑的夜晚拿着手电筒站在山顶,每次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米远距离,想要下到山脚,我们采用每次都选择最陡峭的地方向下挪动,反复这一过程,最终到达山脚。

H. 神经网络连接权是什么意思 连接权是什么

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起到记忆信息的作用。是公式中的W。是一系列的数,在训练过程中它不断调整各值,直至训练结果与目标吻合为止。

I. 什么是BP神经网络

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回传两个部分组成;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各隐层依次逐层处理,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输出与期望不符,则将误差作为调整信号逐层反向回传,对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矩阵做出处理,使误差减小。经反复学习,最终使误差减小到可接受的范围。具体步骤如下:
1、从训练集中取出某一样本,把信息输入网络中。
2、通过各节点间的连接情况正向逐层处理后,得到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
3、计算网络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
4、将误差逐层反向回传至之前各层,并按一定原则将误差信号加载到连接权值上,使整个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向误差减小的方向转化。
5、対训练集中每一个输入—输出样本对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训练样本集的误差减小到符合要求为止。

J. 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如何确定

确认方法: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
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
3、4、3、3、3、2、4、4、3、3、
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
加权求法为(6*3+3*4+2)/10=3.2
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
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
(p1+p2+p3+…..+pn)/n;
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
还是以上面的各个数为例:
它们每个数都有一些相同数,表示为:k1,k2,k3…….kn;
加权平均的公式是:(k1p1+k2p2+k3p3+……knpn)/(k1+k2+k3+…..kn)

阅读全文

与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训练过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盘州网络安全系统哪个好 浏览:404
为什么电脑共享的网络不可上网 浏览:822
有哪些网络电话可以发短信 浏览:271
点击店铺视频显示网络异常为什么 浏览:411
韩国哪个网络好 浏览:69
汕头市5g网络什么时候全覆盖 浏览:623
佛山无线网络覆盖设备 浏览:744
产业扶贫网络安全问题 浏览:418
网络用语蓉儿什么意思 浏览:990
网络wifi应用管理 浏览:320
奥运网络直播在哪里看 浏览:212
设置网络的时候显示网线没有插好 浏览:921
网络锁密码怎么换 浏览:914
查5G网络覆盖面积用什么软件 浏览:109
oppo手机怎么删除网络连接手机 浏览:706
网络信号只能连几米怎么办 浏览:238
手机默认网络在哪里 浏览:90
网络商品经营者需要什么 浏览:471
麦芒5快捷开关没有网络共享 浏览:809
删除网络设置有什么危害 浏览:1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