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沉迷现象有哪些

网络沉迷现象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2 21:32:15

⑴ 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毅力和自控能力下降,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

过度使用网络,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尤其是网络游戏的冒险和刺激、在网络交友中的方便、以及网络中一些不健康内容中的*等,会使青少年慢慢形成“网瘾症”,从而对自已的生活和学习却失去兴趣,容易导致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等问题。

第二,“虚拟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变差

网络性格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虚拟世界的依恋,现实人与计算机为媒介的人机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有时为出现难以理解的行为,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坐在电脑前容易对脊椎产生危害,同时电脑的辐射也会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第三,信任感差和人际关系变差

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用虚假的虚拟身份交流,很多时候,大家都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自已想要说的话,但是在网络虚假的身份之下,这种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性,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不明朗。尤其是“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们,虽然网络为大家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也使他们更加内向和闭锁。

第四,价值观念扭曲和道德观念差

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知识、信息以及精神上的挑战与愉悦的同时,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欺诈等行为,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第五,网络引发青少年犯罪现象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罪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特点,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减弱、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弊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⑵ 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网络与现实的反差

网络有大量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信息,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接触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网络上丰富的信息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吸引力,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容易着迷于网络世界里。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新鲜事物,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网络上倾诉,而这些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所匮乏的,大学生由于频繁接触网络而对网络产生依赖。

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4.监督与管制不足

大学生刚脱离高中枯燥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家长、老师在身边的监管与束缚,周围环境的同学也一样玩电脑手机,于是容易沉迷网络世界而自己却不自知。而且,大学生大部分都刚成年,他们还不能很好的管控住自己,但大部分网络游戏由于他们已经实名认证很难牵制住他们,大学生更是能随心所欲在网络世界里遨游,无法自拔。

⑶ 上网成瘾具体有哪些症状

1、诱发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和程度等行为、偷钱或盗用别人账号上网等。
2、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3、会出现品行障碍,诱发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4、过去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主要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沉迷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并且迅速上升为主因之一。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以致于荒废了他们的学业。
5、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6、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7、网络作为人类智慧的产物,虽不是洪水猛兽,但却是一把“双刃剑”。当代青少年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
8、 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产生现实人际交往萎缩和角色错位的现象;爆炸般的网络信息的挤压揉搓,会加大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引发“信息污染综合症”等心理障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长时间的上网会使一些青少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染上“上网成瘾症”等心理疾病。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专家麦克�6�1格里弗斯博士认为,“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和吸毒。”“患者的行为与吸毒成瘾类似,一接触因特网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可见,网瘾问题的心理危害不容小视。
9、网络欺骗、赌博、色情、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正如一位网络罪犯在法庭上所说:“对没有成年人监护的青少年来说,国际互连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10、人的心理状况是在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由于人脑细胞使用能力特别强,人对自己所在环境很快会形成一种心理状态,孩子长时间和电脑在一起,他的思维将与电脑的符号式机械思维趋同,常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受到抑制和削弱,弱化了人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和现实生活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不利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况且,网络游戏良莠不齐,暴力和色情游戏充斥着网络,长时间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戏中,对道德观的形成有极其不良的影响,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画面和情景中,很可能会认为现实生活也就是如此,也有可能潜意识地去模仿。
11、很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与他人甚至是父母的沟通较差,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诺不能兑现。

⑷ 沉迷网络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学习下降是很常见的了,例如休息时间打乱,经常熬夜,离不开手机,最经典的就是有手机有网络就是生活在科技文明社会,没手机没网络就成了原始人

⑸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症状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第四、“网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因担心电子邮件而睡不着觉;一到电脑前就废寝忘食;未上网时手指头出现敲打键盘的动作甚至失去自制力等。 全身打颤、痉挛、摔物品,跟"毒瘾"发作差不多。

⑹ 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

长期沉迷网络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对视力形成很大的影响。不管是玩手机还是看电脑,都是有辐射的。除此之外,电子产品的屏幕都比较亮,会刺激眼球,造成视觉疲劳。

特别是到了晚上关灯的时候,对于视力简直是毁灭性的伤害,而且不可逆的。


所以年轻人上网一定要节制,无聊的时候可以看书或者听音乐来打发时间。

⑺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有哪些

1、过度成瘾

沉迷于网络游戏(想到以前的游戏活动,或期待下一个游戏;网络游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

2、戒断

当网络游戏停止时,会出现戒断症状(通常描述为易怒、焦虑或悲伤,但没有戒断药物的身体迹象)。

3、宽容

对网络游戏的宽容,参与网络游戏需要越来越多的时间。

4、失控拷贝

难以控制参与线上游戏。

5、失去其他兴趣

结果除了网络游戏外,对以前的爱好和娱乐失去兴趣。

6、误导他人

欺骗家庭成员、治疗师或其他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程度。

7、作为逃避手段

透过网路游戏逃避或解除负面情绪(如无助、内疚、焦虑)。

8、丧失机会

参加网络游戏,导致重要人际关系、工作/教育/职业机会受到损害或丧失。

⑻ 沉迷网络的事例有哪些

1、不慎交友,身遇残害。利用网络结识朋友,也是人们交往的一个方面。但青少年因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缺乏经验,往往容易上当受骗,甚者会身遇残害。
案例一:与网友见面,受骗被强暴。山东青岛一女青年在网上结识一位男青年后,邀其见面,不想被男青年强行带到威海,被非法拘禁10天中遭强暴,后被派出所民警解救。
案例二:与网友见面,被绑架致死。今年1月6日,湖南长沙市一名十几岁男孩,唐某,在长沙市一网吧与网友见面,后被绑架,绑匪将唐某掐死后向其家长索要8万元赎金。近日,绑匪虽被长沙警方抓获,但唐某生命却再也不能复生了。
案例三:与网友见面,受骗被轮奸后杀害。河南省某市一个中学六名女学生与网友见面,被网友轮奸后杀害;
案例四:接识网友,受骗被奸拍裸体照骗钱。我市某县一女中学生,名叫小娟(化名),通过上网聊天结识了一名男子。此后,该男子对小娟百般呵护,小娟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位知心大哥。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该男子以他过生日为由将小娟邀请到他的住处聚会,当晚参加聚会的还有该男子的两名朋友(均为青年男子)。就在当晚,小娟酒后不仅被该男子强暴,同时,该男子还拍下了小娟的裸体照片,小娟对此浑然不知。小娟酒醒后发现已失身,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并没有及时报案,而是选择了沉默。此后该男子竟用拍的该女子的裸体照片相威胁,勒索5000元。
2、网络成瘾,走上犯罪。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起着催化剂作用。当前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在网吧实施犯罪。主要表现是,经常在网吧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实施犯罪行为;在我市一家网吧就多次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老板不让上网就对老板动刀子。二是通过网络选择作案目标。主要表现是,利用在网上聊天的机会,有目的地询问网友的财产情况以及联系方式等,等待时机成熟,便以见面交友为由,将网友约出来,然后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广西贺州市某镇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李某,年仅十六岁,他迷恋网吧后,把父母给的零花钱,以及伙食费全都耗尽在网吧里。一天晚上,他独自在县城商业街散步时,发现前面有一个女青年单独行走,就产生了抢劫念头,即冲上前用手勒住女青年的脖子,将她拉进一条小巷内,即拿出小刀指着女青年说,不要喊,喊我就“一刀捅死你。”李某便对女青年进行搜身,抢走了现金200元钱,后被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是利用网络结伙作案。主要表现是利用网络寻找伙伴,几个或一伙青少年犯罪分子行动前进行计划、分工,相互配合,得手后按所起的作用大小瓜分赃款;今年1月10日,安徽合肥市公安局刑警二队,接到一男青年许某的报案,称其在网吧上网时,结识了一个网名叫“诱惑”的17岁女网友,并相约到安徽省广电学校附近网吧见面。当两人见面后,“诱惑”谎称自己回家取衣服,将许某骗至常青镇十五里河附近一桥边,由埋伏在此的男青年实施抢劫,将手机和400余元现金抢走。四是通过网络利用色相作案。主要表现是,通过网络裸聊结识女友,实施强奸。五是沉迷网吧而导致犯罪。主要表现是上网没钱,进行偷、枪。今年5月19日,湖南衡阳市一中学三年级学生颜某,因没钱上网偷不着钱,竟将40岁的父亲颜某锤杀。

沉迷网游花费惊人

除身体上的病患,网游还给少年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陶然称,每个沉迷网游的少年平均花费在万元以上。来自浙江的一个少年,买装备、请代练花掉10多万元,这些钱主要是通过逼迫家长的方式得到。

在北京一家网吧内,网游发烧友小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伟说,他一年前开始玩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他在游戏中所练的角色,已经是所在区的第一名。小伟说,他练这个号已经花掉了5万多元,最初是自己上网练号,曾经几天几夜不睡觉,饿了就吃方便面。夜以继日地练号,使他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排名越来越靠前。

为了保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小伟开始委托代练公司替他练号,代练公司的几个人24小时不下线,替小伟在网上打游戏。“玩游戏不仅是寻求在网上玩的乐趣,更大的快感是自己在网游世界中得到别人的承认。我委托代练公司帮我练号,每天给他们100元钱,这样我不用自己上线玩,我的角色也可以升级。”小伟说,目前他是所在区的第一名,游戏中帮派之间的战争他必须出场,“有龙头老大的感觉。”另外,小伟为提升角色的能力,还在网上花钱买装备,现在他的游戏角色的装备价值近万元。

据一位资深网络游戏玩家估算,在《梦幻西游》玩一个155级的顶级角色,按每天在线10个小时,需要练半年左右,游戏中开销、花费点卡和在网络上购买装备总计1.2万元左右。

戒除网瘾漫长而痛苦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收治的2000多个网瘾少年中,有38%因为父母阻止他们玩网游而骂过父母,来自安徽、湖南、北京的几个孩子甚至用刀砍过父母。长期玩网游的孩子失去正常人的情感,处于麻木状态,单纯依靠反沉迷系统的硬性限制是不够的。“反沉迷系统起到的更多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玩网游上瘾,对于已成瘾少年,需要多重力量联合救助。”陶然说。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网瘾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在治疗中心时,这些孩子表现为焦躁不安,无法自控。因为网瘾是一种心理疾病,无专门治疗网瘾药物,只能用一些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辅助治疗。更多的是采用“健康行为覆盖”的方式,通过军训、音乐、绘画等方式慢慢缓解孩子的网瘾。

陶然说,2000多例网瘾少年中的30%以上属痴迷网游型,在治疗中心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治疗还是无法戒除网瘾,一些戒除掉网瘾的少年在回家后又重新上瘾。“戒除网瘾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合理管教,不要通过极端的方式管教孩子。”对此,成功帮助儿子戒除网瘾的畅占亭说,“我帮儿子戒掉网瘾的过程,跟儿子成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后才能培养他的其他兴趣,最终彻底戒掉网瘾。”

目前,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过程中。北京、河南、广州、山东、湖北等地都已有了戒除网瘾训练营。共青团中央网络协会与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合作开展1318工程,每年夏天针对家庭相对贫困,年龄在13到18岁的网瘾少年,举行公益性的戒除网瘾夏令营。2006年收治了60余人,其中有30多人戒掉网瘾。

链接

沉迷网游 频发恶性事件

■2005年7月30日,北京沉迷网游的16岁少年小韬向父亲要钱未果后,扬言杀死父亲。当晚,父亲发现儿子房间的桌子上居然放了一把菜刀,绝望的父亲用地上的哑铃将儿子杀死。

■2002年6月16日凌晨,4名沉迷网游的未成年人在海淀区学院路“蓝极速网络”网吧纵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

■2004年12月27日,天津市塘沽区13岁的少年张潇艺因上网玩《魔兽世界》成瘾而跳楼自杀。

■2005年7月17日,河北省定兴县一名15岁的网瘾少年绳勒刀捅,致母亲受伤。

■2006年3月22日中午11时许,甘肃省武威市青年许福斌因不满父母对其上网的责骂,将父母杀害,而后从父亲身上搜得现金27元,继续回网吧上网。

畅占亭,河南洛阳网瘾少年畅文(化名)的父亲。

为帮儿子戒除网瘾,畅占亭2002年辞去工作,用4年的时间成功帮儿子戒除网瘾。昨天上午,畅占亭被新闻出版总署邀请到发布会现场。

陶然,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曾经帮助畅文治疗网瘾。

陶然说,同畅文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国有近100万青少年网民出现中度或深度网络成瘾。他说,沉迷网游、身染网瘾已成当今社会青少年易患重症。

典型案例

父亲辞职 帮儿子戒网瘾

畅占亭,河南洛阳人。原本在一家公司做会计工作。2001年,他发现12岁的儿子畅文经常泡在网吧内玩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从班级前5名下落到倒数第一。畅占亭说,为挽救儿子,他不止一次地打过儿子,但根本不管用,儿子为了上网,偷家里的钱,甚至将学校刚刚发的新书当废纸卖掉换钱上网。

畅文的网瘾越来越大,经常泡在网吧里彻夜不归。畅占亭为找儿子几乎跑遍洛阳市涧西区的100多家网吧。“为了找儿子,我当时还画了一张洛阳市涧西区所有网吧的分布地图。”畅占亭说。

2002年,畅占亭辞去工作,专门帮儿子戒除网瘾。“我渐渐发现打孩子根本不管用,后来跟儿子交朋友,陪他一起上网吧玩游戏,跟他沟通,并培养他的其他兴趣。”畅占亭发现儿子喜欢学英语后,给儿子请了外教,并买书给外教,再让外教以自己的名义送给儿子。“通过各种小技巧,儿子渐渐喜欢上学英语。”畅占亭说,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于帮儿子戒掉网瘾。

为帮助更多不幸的家庭,畅占亭2006年在洛阳开办了一所家长培训学校,将自己帮儿子戒除网瘾的经验传授给其他网瘾少年的家长。

专家解析

青少年玩网游易上瘾

“2005年起,我们治疗中心已收治沉迷网游的少年2000余名。”陶然说。

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成立于2005年,收治的网瘾少年中90%以上沉迷网络游戏。陶然教授说,未成年人玩网游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上瘾。

“网络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成瘾性,网游的升级制度让人有成就感,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生活中受挫后,他们能在网游中得到满足,找到归属感。另外,网游的情节设置很吸引人,就像看一部情节精彩的电视剧一样,很难自控。而网游中的团体作战、划分帮派把孩子们组织到了一起,一些级别高的玩家在游戏中有身份、有地位,他们充当领导的角色,离开他游戏无法继续,吸引着他们无法不玩游戏。”陶然说。

陶然说,2000多个网瘾少年的背后是2000多个不幸的家庭。这些孩子的共性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有的孩子则是本来学习成绩很好,染上网游后,成绩急剧下降。

另外,这些孩子性格内向、偏执,有的则患有强迫症。“长时间地接触画面不接触数字和文字,导致这些孩子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身体上则表现为视力下降、脊柱弯曲、营养不良等。”陶然在分析了2000多例网瘾少年后得出该结论

阅读全文

与网络沉迷现象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类别是哪个 浏览:446
对待网络安全的见解 浏览:12
手机网络共享为什么无法访问 浏览:195
网络最早发源地在哪里 浏览:76
为什么苹果网络会差 浏览:49
宁波网络推广怎么找 浏览:325
是不是无线网络就会慢 浏览:303
你的电脑怎么连接到外部网络 浏览:120
无线网络连接无法修复 浏览:814
北方城市网络电视哪个好 浏览:346
无极手机怎么换4g网络 浏览:292
奶茶网络推广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05
网络手机游戏大全 浏览:840
8848升级后无移动网络怎么办 浏览:426
网络旧密码忘了怎么办 浏览:469
网络安全短文30字 浏览:550
用户账号网络不能连接 浏览:535
在设置中获取网络密码 浏览:526
网络异常代码337 浏览:324
网络电视有有信号就是没有画面 浏览:1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