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闻的来源是什么
新闻来源就是一篇新闻素材以及新闻事实报道资料的来源途径,它可以是记者现场采访所来,也可以是新闻报料人上报的材料所来,不过总之新闻来源要坚持三个原则,那就是客观性,真实性和原则性。
新闻的发展历史:
自唐代起,一种被后人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
唐中叶——进奏院状
宋代——定本制度
明清时代——《京报》
宋代后商业广告:实物广告、叫卖广告、标志广告(招牌、幌子、酒旗、灯笼等)、对联广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
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在广州创刊,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是郭士立。
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文周报《蜜蜂华报》创刊,这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
1827年11月8日,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双周刊《广州记录报》在广州创刊,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
1841年5月1日,《香港钞报》创刊,为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近代报刊。
1857年11月3日,由孖刺报馆创办的中文《香港船头货价纸》创刊,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1850年8月3日,英文周刊《北华捷报》创刊,每逢星期六出版,揭开了上海报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字林西报》因其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而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日渐增强,后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
《申报》的成功不能不令人看好报业这块市场,使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在《字林沪报》、《新闻报》创刊后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十分重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出经由丹商大北电报公司海底线路拍来的有关英内阁改组的伦敦电讯,为国内报纸刊出的第一条电报新闻。
《申报》还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还不断拓宽新闻的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还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
1876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还注意加强报纸言论工作,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申报馆于1876年3月30日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
《申报》的成功,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贰’ 获取新闻源有哪些主要形式
新闻信息或线索的来源,主要的可以分为5个大类:
1、采访中滚动建立的关系网——一般来说,记者跑新闻都有“归口”,比如政法记者有负责公安的、有负责消防的、有负责法院的.....这些行业的各个单位、部门也都有负责与媒体接洽的人员。还有就是这些与自己“归口”有关单位的采访对象,有领导也有普通工作人员。采访中一来二去混熟了,无论是“归口”内的工作还是生活中保持联络闲聊天,重要的新闻线索都会通过这些散布在行业内的熟人自然而言向记者手中汇集。一般来说,这样的新闻线索在记者获得线索中能占到50%至80%的比例。
2、新闻热线——很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供百姓提供线索,有的媒体还常年设奖金奖励优秀的线索。在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突发事件中,热线提供的线索往往是最为重要的。
3、其他媒体——比如报社记者从电视上看到某个消息,觉得有新闻价值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比如电视记者从网络上发现某个新的社会现象可以做成报道..........因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决定了它们各有各的报道特点,在其他媒体上报道的事件、现象拿到自己的媒体上可以形成不同的报道,不同媒体的报道可以互为补充。关注其他媒体,也可以获得很多新闻线索。
4、新闻发布——很多企业或国家机关、部门会就一些重要的事项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各媒体记者到会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或者直接向各类媒体发送新闻通稿、声明等书面内容。不少新闻由此而来。
5、生活中的线索——好的记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车走路、网友聊天、逛街购物、亲朋好友间打电话发短信或聚会闲聊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这些线索如果抓的准,都能成就优秀的报道。当然,亲戚朋友、老同学、邻居.....这些生活中的熟人一旦发现什么值得报道的事,也会通知自己的记者朋友,这些也可归入这一大类。
以上是传统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来自于我以前回答的这个链接:
http://..com/question/62305433.html
至于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可参考下面“参考资料内的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 网络舆情的信息主要来源有哪些
这个主要是各个大的新闻媒体网站
在就个人造谣发布的不实信息
微博、空间等等
‘肆’ 网络舆情信息主要来源于哪些地方
网络舆情其表现方式主要为: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微博、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
‘伍’ 网络舆情的信息主要来源有哪些
如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主流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都是网络舆情的信息主要来源,可借助像识微商情这样的舆情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陆’ 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上的新闻都是从哪里来的
网络编辑啊,包括在各地的分站的网络编辑
24小时轮班,收集各地平面媒体的信息,给予网络转载。
所以在门户网站看到的新闻,标题下都有注明:来自(XX报)
当然,也有互相转载其他网站的新闻,所以同样的新闻,
在很多门户网站都有。
注意:网络编辑自己是不用写的。
这是网站新闻90%的来源,其他10%有一部分是网站的专属记者的专栏,当然这很少。
网站一般不养记者的。
‘柒’ 求网络新闻的发展史
说到网络新闻的发展史不能不提到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指借助因特网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信息服务的站点。网络新闻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新闻传播的崭新渠道,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便捷、高效、交互性强的特点,网络因此被誉为“第四媒体”。随着网络的普及,一场新闻传播领域的大变革正在引向深入。
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创办,从而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
最早的网络新闻形式是新闻组。新闻组虽然以“新闻”命名,实际上是一种电子公告服务,用户可以订阅不同主题的新闻组,并参与讨论。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电子论坛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传播新闻的功能,特别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电子论坛上。
随着因特网的成熟和迅速扩展,尤其是90年代中期万维网和浏览器的推出,万维网(WWW)技术成熟,网络带宽条件大为改善,推动了上网用户的增加。新闻单位开始采用万维网技术搭建网站,在网上传播新闻。大批新闻单位的加入,改变了网络新闻的格局,新闻单位从此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而电子报刊的特点——时效性强、跨国界传播、费用低廉、自主选择性强、打印方便、保存时间长等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更加提高了报刊上网的积极性。在美国,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着名报刊到地方性小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网浪潮。
1994年底,美国上网的报纸不过几十家,全世界也不超过100家,但到1995年底,Internet上的电子报纸迅速增长到1000多家。从那以后,美国报纸差不多以每年60%的增长率上网。
根据美国报协的统计,到1998年3月1日,全美1520家日报中已经有500多家在Internet上出版了网络版,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传统新闻媒体的机构由于资源和技术上的优势,已率先建立起了一批有影响的网络媒体,国外如美国广播公司的新闻站点www.abcnews.com、美国有线新闻网的站点www.cnn.com、路透社的新闻站点www.online.reuters.com、英国广播公司的BBC在线世界报道news.bbc.co.uk等。
1998年9月11日是网络新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在这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经过投票,决定将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不久,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网络定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并以斯塔尔报告的网上发布作为“第四媒体”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优越性已被广泛认可。除了传统媒体创办的新闻网站之外,还出现了纯粹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办新闻频道的趋势。
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宣布合并,双方将组成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和网络公司。这消息之所以引起传媒的高度关注,是因为它标志着传媒的走势将出现革命性的进展,即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国内的千龙、东方、中青在线、YNET等新闻网站预示着中国媒体业内合纵连横进入全面整合期间,比如千龙网的集团作战方式,就调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合作与竞争成为如今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主旋律。而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史是比较短暂,但发展的速度比较快。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网民激增的同时,我国网民对网络新闻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在2000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有57.97%的用户上网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而排在首位的信息需求就是各类新闻。商业网站在网上发布新闻已不是新闻媒体网站的专利了,尽管商业网站暂时还没有新闻采访权,但是,这些网站提供新闻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已经使众多传统媒体以及它们的网站望尘莫及,尤其是当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时,这些新闻网站抢新闻的意识连传统媒体都相形见绌。
2006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3个小时,46.9%的网民的上网目的是获取信息,位居榜首。在世界其他地方,通过网络获取新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从网络新闻的发展史来看,网络新闻的开发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也可由此看出网络新闻是未来信息的重要来源和途径。
网络新闻的影响在逐步接近传统媒体
早在1999年4月,英特尔公司前总裁安迪·葛鲁夫就在美国报业年度会议上发出警告:“你们将面临双重冲击——在广告收入方面来自于互联网上的在线销售网站,在内容方面来自于网上的新闻媒体,你们将有3年的时间去适应,否则就会消亡。”葛鲁夫的预言已部分应验。近年来,美国报业的发行量持续下跌,《生活》杂志等知名报刊被迫停办。社会各界的分析认为,网络新闻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2004年之后,网络新闻的采编出现了自动化的潮流。着名搜索引擎谷歌以1000多个新闻网站为信息源,利用搜索技术和页面自动生成技术,形成了谷歌新闻频道。谷歌新闻频道从内容的采集到整个频道的形成,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机根据一系列预设的规则,自动选取频道的头条和主要条目,在过去这是只有高级编辑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此后,网络也采用类似技术,推出了网络新闻频道。谷歌、网络基于搜索引擎而形成的新闻频道,都只提供最终新闻的链接,并不参与新闻报道的创制,在进行新闻议程设置的同时,巧妙地回避了新闻报道版权方面的纠纷,而且成本几乎为零。随着语言智能处理技术的完善,这类新闻频道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可以预言,在未来的几年中,人们看新闻的主要来源将是互联网。而网络新闻编辑也将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专业!
‘捌’ 关于网站新闻的来源
1.新华社给各媒体新闻没错,但用不用、用多少、怎么用,主要是各媒体自己看着办。媒体中发表的新闻,多数还是各媒体自己采制的。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很复杂,大部分是摘抄其他网站的,有些如央视国际、千龙新闻网等官方专业新闻网站有自行采制新闻的权力;
2、搜狐、新浪等媒体,理论上说没有自采权,新闻来源大部分是从各官方媒体摘抄的。但有时,网站也会派人采制新闻,然后以摘自论坛网友、网友博客等形式发出,也有个别的时候,新浪搜狐的人员采制完新闻,传给有自采权的官办新闻网站的同行,请他们先发表,然后再摘抄过来,算是绕过自采权问题。
3、你说的首页有而各频道没有的情况,或许是从论坛、博客中来的,也可能是从他的合作网站来的,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发现有这种情况,最好给出链接,才能分析分析看是怎么回事儿。
‘玖’ 网络新闻起源与发展
网络新闻将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网络新闻的力量不在于面面俱到、越多越好,经济化的今天,网络新闻的走向在于精练,在于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受众接收到更多更有用的新闻。这就是制约网络新闻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编辑的力量,让信息有序化、整合化、简单化是新的发展起点。所以,网络新闻的瘦身运动将备受关注。
从报纸电视的电子版到门户网站的新闻页面,网络新闻的未来又将会是什么?市场是通过需求来检验的,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又越来越迫切。所以,新闻信息的专业化将是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人们不仅是要了解信息,而且更希望深入本质,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面精练的内容。网络新闻将不再是门户网站的一部分,更加专业化的新闻网站将一军突起。
‘拾’ 网上的社会新闻都是怎么在网上广为流传的 来源在哪里
大多数网络编辑都是从各种大大小小的网站中复制黏贴过来的,所以其真实性有待考究,一些网站会写明新闻来源,有些则没有。没有新闻来源的,可能是原创,也可能是随便摘抄的。
想让一个有意义的新闻广为流传,最有效的应该是通过论坛发帖的方式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