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哪些网络用语反映了社会热点

哪些网络用语反映了社会热点

发布时间:2022-06-23 18:28:25

㈠ 奥利给等入选十大网络用语,你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网络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的,一开始其实网络的设计就是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慢慢会发现,其实作用不只是这么简单,甚至达到了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价值,而人们会疑惑奥利给等入选十大网络用语,你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现象?我觉得就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对于自己生命意义的掌握等,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吧。

这不是文化,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一些搞笑的说法而已,但是很快就会过去,甚至到时候就连存在的意义都不会有,下一个只会很快出现,所以大家可以说一下,但是不应该老关注这些事情,可以想一想自己喜欢什么,可以做什么这些都是不错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㈡ 给力,神马。请分析上面这些网络语言流行原

1、给力
有媒体考证,“给力”一词最早出现于2010年5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上传网络的一段日本动画片。“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cucn201配音组的无心插柳,却得到了网民的热捧。其首次广泛应用发生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给力”或“不给力”,言简意赅又传神,旋即风靡网络。
如果仅限于此,那只是网民的“自娱自乐”。2010年11月10日,“给力”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引发舆论强震!
而将给力这个词发扬光大的是原来辽宁卫视的综艺节目,2010年黑龙江卫视的《爱笑会议室》的一个小品《007》中由张一鸣饰演的007向由张子栋饰演的博士来要装备,,因为此小品情节很是搞笑,而给力这个词也因为这个小品成为了中国网民的口头禅,成为了中国最火爆的网络用语!
“《人民日报》太给力”被多重解读,比如大众有创新能力、官方顺应网络潮流等。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管理最便捷的方式。公民的网络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日益趋重。官方主动亲近网络,既彰显了网络民意之强大、不容忽视,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2011年“给力"一词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大家“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语言“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网络溯源
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的发展,“给力”一词走红的几率是很小的,那么“给力”最早在网络上出现和使用是什么时候呢?其实,让大家想不到的是,“给力”一词最早在网络上现身竟然是在2004年4月28日,出现在网络贴吧里。原句为“我就是喜欢这种特别给力,特别能释放的歌,符合我的性格,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可以释放一下,然后再去全力以赴去迎接那个阴天,把他变成晴天,去创造彩虹”,很显然在这里“给力”就是“精彩、刺激”的意思。这是能考证到的“给力”在网络上第一次现身。

二、神马
“神马”一词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小月月还能保持着晕的状态靠在他胸口,神马晕倒无意识论,统统是浮云! ”的感叹。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之后便可组成万能金句,即推之四海而风靡。
2010年12月8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神马都是浮云最给力……投票中,神马都是浮云拥有超高的人气,‘使用率’高达66.7%。源于搞笑漫画日和的‘给力’一词则以63.2%的‘使用率’屈居第二”。

(答案整理自网络)

㈢ 当今社会,网络用语有哪些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囧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字母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难与思维同步,也远非直接对话那样方便,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

如:GG( 哥哥)、JS ( 奸商)、PFPF ( 佩服佩服)、ZT ( 转贴) 等,这类语言通常是提取中文词组的首个字母,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传播。与它相似的还有以英语词组缩写或变化而来的网络用语,如GF ( girl friend,女朋友)、PK ( 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 ,这类用语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如CU ( see you ,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因其形式简单、输入便捷、表达内涵确切,所以在网络上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

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如: 886 ( 拜拜啦)、9494 ( 就是就是) 等。一般情况下,10 个阿拉伯数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 0——你,1——一、意、你,2——爱、饿,3——生、想、深、真、散, 4——思、输、是、死、子、世,5——我、往、呜、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气、妻、亲、歉、去, 8——拜、别、不、吧、帮,9——就、走、救、加、久,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混合型

当单纯的字母和数字不足以表达网民的情感诉求时, 将它们与文字、英语单词等根据需要分门别类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为网络上一种非主流表达方式,如: 幸福ing ( 中文词与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过程)、3q ( 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 ( metoo,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 U ( 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 ,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但它是以简约为基础、以“看得懂,说得清”为目的的表达形式,使网民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语言语法的桎梏而自由发挥。

词意变异型

在网络上,以文字、词组或英语单词等原生词衍变而来的谐音化用语相当普遍,变异后的网络词,其表达的含义与字面原意已相差甚远,但它的流行程度和使用环境决定了多数网民不会产生歧义。这类网络词比较常用的如: 粉丝——英语fans 的音译,对某人或某物超级迷恋的意思; 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 或板猪) ——版主;腐竹——服主;群猪——群主等。谐音词的大量运用,克服了网络交流时文字的生硬和呆板,增加了文字的灵性,因此很受网民喜爱。除谐音词外,更多在传统语言中耳熟能详的词组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 “恐龙”——长的不漂亮的女性网民,词性贬义, 与之相当的是“青蛙”,指长得丑的男性网民。

口语型网络


语言络聊天虽然主要是字面交流,但其实质还是类口语化,故日常生活中的语气助词在网络中应用也非常普遍, 加上网络缺少面对面交流所具备的其他肢体和表情语言, 语气词便能充分烘托和调动网络交流时的气氛。如: “哇噻,你总算露面啦!”“哦,是酱紫啊!”等,在这两个例句中,“哇噻、哦”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此类词不管其原来属性如何,在网上均作为语气助词使用。

图画型

电脑及手机等网络聊天设备不具有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同步功能,仅凭字符表达网民的情绪,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利用键盘上的特殊符号组合形成有趣的人物表情, 则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如: “( ^_ ^) ”——微笑、“( ╯ ^╰) ”——愁眉苦脸、“: D”——张嘴大笑等。据调查, 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表情符号有近200 个,都是网民模拟现实交流中的语境情态创造出来的,它形象、生动,对受者的视觉刺激强烈而有效,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
很多即时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迎合网络需求,利用gif 图片创作并固化了相当多的人物和动物表情,方便网民在使用时直接发送给对方,这些图片更加传神有趣,它节省了网民聊天时的大量时间,并使聊天时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如今,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表情符号都已经成为聊天工具中的必备网络语言。

词汇演变型

创新是网络用语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语言,都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新意,但多数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在不断出现,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网络上,由网络又延伸到了生活中,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如: “屌丝”——原是“苦B 青年”本着自嘲精神而创造的一个名词,本意是对具有穷、丑、老、呆、矮、胖等特征的一类男人的嘲讽用语,随着网络群体的追捧,它从最初产生时的不文明的含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现象与社会突出问题的某种折射。“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高、长相、财富上都无可挑剔,由日本漫画演化而来并在网络上发酵成为流行词汇,它对应的反义词是“矮矬穷”。
开放的网络环境使新词汇迅速普及,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当多的网络流行词语出现,例如2013 年流行新词就达1350 个之多。而“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 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

缩略和扩张型

网络语言追求简约、创新、生动和表达清晰,不会去迎合传统语言的规范,这就为它的任意发挥消除了障碍, 构成的词组或句子也就充满了与传统语法相悖之处,如: “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缩略用法,“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等。这些网络“成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长句子缩略为四个字, 而这四个字在句中并非唯一的支撑点,构成的新词也不符合汉语词组的模式,当然,它的流行是否能决定其生命力的长久,仍需经过时间考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由文字拆分构成的新词,如走召弓虽( 超强) ,这也是一种非标准的网络用词,相对于上述那种浓缩为四个字的句子来说, 它的特征和意义都较为明显。

语句型

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具有敏锐的嗅觉, 反之这些热点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该句出于网络上的一首诗词,而“我爸是李刚”则是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强大反弹,类似的还有“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 随着这些句子的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上表意、表音或表象的一种简单替换”,它的九大基本特征,基本上涵盖了网民对自身、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态度。开放和虚拟的互联网络,数以亿计的网民,决定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多元化, 时间和历史终将淘汰与时代脱节的语言,也必然会顺应时势产生大量新的词汇和语句。

㈣ 2021年度十大热词公布,其中哪些词你用的最多

“2021年度十大热词”新鲜出炉,其中“EMO、YYDS、破防”是我使用最多的词汇。

一、热词榜单公布

其实这些词语都是从热门的网络事件或者社会热点中发掘出来的,然后被网友广泛使用,成为新时代一种特殊的语言,经过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常用词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公布了年度十大热词:YYDS、觉醒年代、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内卷、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祝融号火星车。

二、我使用最多的词语

1、EMO:这个应该是年轻人里面使用次数最多的词汇,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灰使用这个词汇以及相关的表情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时代发展的产物

其实这些热词的产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精神领域、文化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证明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也证明了人们对开放文化的接受度逐渐提升,大家使用最多的是哪个词语呢?

㈤ “绝绝子”等流行语的网络泛滥,反映出了哪些社会问题

“绝绝子”等流行语在网络上泛滥了起来,说明年轻人更加追求标新立异,喜欢一些时尚前沿的东西。使用流行语讲话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时尚,能够与对方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说。

网络流行语终将只会流行一时,不会成为一种文化,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停留过久的时间。与其去学这些东西,还不如好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也能让自己的语文修养更加的好,让自己在讲话的时候显得更加的有深度。

㈥ 网络热词2021流行语有哪些

网络热词2021流行语如下:

1、emo

emo,指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上来了,往往会说“我emo了”,可以理解为“我抑郁了”,“我颓废了”。在当代,年轻人的emo往往只在一瞬间,尤其是寂寥的深夜。其实emo没有什么实质含义,仅用来开玩笑或者自嘲。

2、破防了

破除防御的简称,原本是游戏中的用语,表示突破了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了防御能力。现在一般指遇到某事后,自己的情感/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心理防线被某事或某人的行为突破。“破防了”同时也是B站2021年度弹幕词汇。

3、内卷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内卷”最早的出处是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现在很多人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屡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网络讨论。

4、躺平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代表年轻人对某些现象/问题的回避与妥协,在丧的氛围中,又有一点佛系。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高喊着“躺平”,实际上是对内卷竞争的一种“对抗”,看似躺平佛系,实际上并非如此,是一种自我调侃。

5、普却信

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的简化版,来源于脱口秀选手的一句话。形容那些自身资质一般,却总觉得自己有天赋并很自信的人,现用于调侃。

㈦ YYDS等进入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些网络用语为何会火出圈

网络用语会火是因为年轻人喜欢模仿。

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研究与控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的网络十大用语。如yyds(永远的神)等。这些网络用语之所以会火并出圈。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网红的带动,尤其是游戏网红的带动。其次是粉丝的模仿。最后是年轻群体间的传播。以下我们来详细解释这三点:

3、年轻人得模仿:因为游戏网红得粉丝很多,所以这些网络用词有了很多得曝光量,而年轻人一看这些词很新奇很朗朗上口,于是纷纷模仿,加速了网络用词得传播,于是网络用词就演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会用这种网络用词仿佛就等于站在了流行得前沿。于是越来越多得年轻人加入和使用,成为了一种现象。

㈧ 2018十大网络流行语是哪些

第一个就是燃烧我的卡路里,来源于火箭少女101创造的歌曲《卡路里》里的一句台词,也是《西虹市首富》里的插曲。是超高人气的杨超越演唱,这个魔性的旋律和歌词瞬间让这首歌火爆全网,不论是广场舞还是各种鬼畜视频,都是必备的神曲。

第二个是真香,这也是最近广为流传的一种流行语言,出自于湖南卫视《变形计》城市主人公王境泽。那是王境泽在农村家庭撂下的一句狠话,后期被啪啪打脸的一个搞笑的情节。现在主要调侃某人对某件事抵触但又表示喜欢的行为,真香警告。

第三个,你是魔鬼吗?这也是最近几乎天天听到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出处是湖南卫视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林永健的儿子林大竣说“你是魔鬼吗?”然后永健表示很无奈说“我是你爹。”这个梗能够让我笑一整天。

第四个C位出道,该词最早出现于一种偶像男团真人秀节目,100位练习生,在四个月时间内进行封闭式训练和录制进行淘汰。最终全民投票选出优胜的9人,进行包装组成男团出道,其中出众的蔡徐坤就是C位出道。

第五个流行语的梗就是家里有矿。比如说某某发的视频比较豪,比如说什么最近很流行的“踩aj”或者晒豪车晒别墅,就会被评论家里有矿。也有人用来调侃铺张浪费,简单粗暴点就是很有钱。

第六个流行语“打工不可能打工的”最早出现于一个视频,一个男子偷车被抓说出的一番话“打工这方面,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做,只有偷东西才能维持生活这样子。进看守所感觉跟回家一样,看守所感觉比家里好多了。

第七个就是“安排上了”,这个词是东北带哥的口头禅,最早出现于快手,在东北话里安排上了,安排好了就是事情办好了的意思。后来在斗鱼孙笑川狗粉丝还有厂长明凯的带动下,广为人知,流行了起来。

第八个就是“沙雕”一词,是“傻屌”的谐音。因为直接这样叫太过于粗鲁和没素质,所以叫谐音“沙雕”,听起来幽默又不会显得很尴尬。流行起来是因为网友们纷纷制作了特别搞笑的表情包,被大家统称为“沙雕图”。

第九个就是确认过眼神,“确认过眼神,我遇到对的人”出自于林俊杰的《醉赤壁》。这句歌词在网上流传起来简直被脑洞无敌大的网友们玩坏了,各种造句各种搞笑。比如说“确认过眼神,是惹不起的人”“确认过眼神,我是你最爱的人”等等。

第十个就是小拳拳捶你胸口,这个最早出自于贴吧一个秀恩爱的帖子,被无数的女生发给自己的男朋友,撒娇专用。这股邪风也是吹的很盛,愈演愈烈,成为了网络流行语言之一。

㈨ 从哪些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您好,天津银星财务为您解答:
从四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网络流行语的谐音现象。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统一语言社区。网络流行语使用谐音,这里的谐音有“词语谐音”和“数字谐音”。例如“豆你玩”“蒜你狠”,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反映了菜价普遍上涨的客观事实,也反映出这种现象对一般人的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数字型谐音,通常指的是十个阿拉伯数字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输入方便的字词。如“3166”是“撒优那拉”之谐音表示日语中的“再见”;“7758”,意思是“亲亲我吧”;“55555……”表示“呜呜,他在哭”;“886”表示“Bye-bye喽”等。
(二)网络流行语言的产生和方言有很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是通过口头语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发音可能不同,但书面文字是相同的,比如“鞋子”在有些方言中读成“孩子”,但书面语言还中写出“鞋子”这两个字。但在网络沟通中,语言没有声音,所有语言用文字所代替。互联网用户来自全国各地,从他们自己的习惯,他们经常会根据自己的方言的发音来写,这造成了一些不相关的语素拼凑起来的新词语辞。例如,有些人把“非常”写成“灰常”,“飞机飞走了”写成“灰机灰走了”,它表明这个地区的人h和f不分;有些人把“感觉”写“赶脚”,这是湖南方言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词就成为网络流行语,不说这些方言的网民也开始使用这些词。“有木有”就是由地方方言“有没有”演化来的。大多是用来放在句末,向身边的人发出肯定的意见。也逐渐被用来表示自己不能抑制的情感。
(三)一些网络流行语受外国语言的影响。世界上任何语言不是孤立的存在,总是与其他语言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现在互联网联通整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面对面的沟通,但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之间的联系。可以说,网络社会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相互通信融合交流融合虚拟的地方,出现许许多多受外国语言影响的网络流行语。PK(来自网络游戏,意指对决)、PS(指被修改过的图片)、blog:博客(一种网络日志)、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CUL(see you later):回头见、SJB:神经病、PMP:拍马屁、MPJ:马屁精、kick:扁、slap:打耳光等等
(四)一些网络流行语来自社会热点现象。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针砭时弊的舆论场所。人们选择一个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热点现象的评论,使特定的语言表达特定的意义。例如:“我爸是李刚”几乎是一夜爆红,是由河北大学醉酒驾车撞人事件而流行的,是人们自发强烈地表达对官二代草菅人命的愤怒。这些词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网络语言流行通常有集中性和及时性,当新的社会热点出现,它将被新的网络流行语取代。“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是由腾讯公司发布将在配备有360软件的电脑停止运行QQ软件的通知中的第一个句话而火起来。上面的例子表明,网络人总是在寻找新的兴奋点而使网络语言变得流行,这充分体现了网络流行语强劲的的变性特征。

㈩ 网络新词热点有哪些

部分网络流行词汇略解

2005.10.1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盛行,一些网络语言在人们,特别是新新人类中流行。这些新词汇被他们广泛用于生活语言中。每个词汇的流行必然有它的市场,笔者收集了一些网络词汇,看看下面这些另类的网络语言,你知道的有多少?看看它们既可以说是一种消遣,又可以在听到这些词汇时,不至于迷惑不解。

坛子:论坛。

打倒XXX:称赞某人。XXX做了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让人眼红,比如买到便宜货时,其他人表示祝贺的用词。有时为了强调,还会加上“再踏上一只脚”等等来表达强烈的祝贺。不过不熟悉的人之间慎用。

打PP:打屁股,打PG的温柔词,对某人做错事或说错话的小惩罚。

严重XX:与动词联用,表示强烈的情感,比如严重打倒,严重同情之类。

亮骚:将心爱的东西展示给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得意之事,一般是褒义。

领导:有说话权的人,除非特别指明是单位领导,否则经常用于家里的那位;还有小领导,就是你家里的小太阳。坛子里某人说:“我们家领导如何如何”的时候,往往表面上看是谄媚、奉承的态度,谦卑得很,但是实际上心里都跟什么什么似的,恨不得什么什么……

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

隔壁:论坛中的另外一个主题。

爬墙头:只光看帖子,但是不发言。

顶:支持。因为坛子的程序按照最后回复时间的先后排列,回一个帖子就可以把帖子提到最顶上,所以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就发一个帖子。

工分:总发贴数。

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在坛子里聊天等,主要功能为交流感情,还有最重要的,可以长工分。原指发长贴。

拍砖:指提意见、批评、点评等等。

油墨:幽默。

菜鸟:新手。

色友:摄友的谐音。指爱好摄影的朋友。

驴友:旅友的谐音,都喜欢旅游的朋友,一般泛指背包一族。

哈9:喝酒,就是到98(酒吧)里哈9。

马甲:一个人的多个ID。

偶:我。

统一:刷墙,扫楼的同义词。也就是整个版面都是你的回复,一种被谴责的行为。

的微:一种语气助词。

呼呼、猪猪:睡觉。

稀饭:喜欢。

果酱:过奖。

新蚊连啵:被无数的蚊子咬了。

走召弓虽:超强。

咔嚓:砍了,yan了。

酱紫:这样。

5555:哭。

8错:不错。

饭饭:吃饭。

片片:照片。

斑竹、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个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

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指灌水狂人,特别能喝水的人。水母特指女性。

潜水员:就是那些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

恐龙:长得难看的MM(妹妹)。

青蛙:与恐龙相对,长得难看的GG(哥哥、男人)。

小强:蟑螂。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

包子:某人长得难看或者笨就说他包子。

粉:很,非常。

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

老鸟,大虾:高手。

木油:没有。

爱老虎油:IloveU,我爱你。

倒:晕倒,厥倒。

猪娃:CCF传过来的口语,即好孩子。

爆头:CS游戏中引来的词汇,把某人打得脑袋开花。

厚厚、吼吼、咔咔、kaka、嘻嘻、xixi:语气助词。

寒:“寒心”的缩写,表示自己对某事失望。

粉丝:崇拜者,比如歌迷、影迷等。

月光族:每月的个人收入全部消费掉,月存款额为零。特指收入较高但无存款的白领消费族。

负翁:“富翁”的同音。特指贷款消费族。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负”,欠别人的钱。负翁特指男性。

JJWW?唧唧歪歪。

BT:变态。

PK:英文“PlayerKill”的缩写。

这些都是啊,对你有帮助吗?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一小部分了啦

阅读全文

与哪些网络用语反映了社会热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ifi网络总是掉线 浏览:264
艾瑞怎么设置网络投放 浏览:450
无线网络突然不能用怎么办 浏览:985
惠聪网络贸易平台哪个好 浏览:120
高专自考和网络教育哪个容易 浏览:94
wifi被附近多个网络使用 浏览:606
如何禁止打开移动的数据网络 浏览:711
网络数据检测软件 浏览:434
三大网络运营商值多少钱 浏览:461
举报网络问题去哪个平台 浏览:862
分路由器有网络上不了网 浏览:730
超市办公的网络密码 浏览:645
无wifi手机怎么用电脑的网络 浏览:224
腾讯游戏网络异常登不上去 浏览:192
雅虎网络营销的定义 浏览:282
虚拟网络怎么发送 浏览:674
为什么系统会限制连接网络 浏览:750
电脑网络正常但网页白屏 浏览:924
网络连接得上却用不了是怎么回事 浏览:139
光纤宽带怎么设置网络 浏览:4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