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步骤有哪些

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步骤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28 07:58:25

1. 网络计划技术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应用步骤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用于工程项目的计划与控制的一项管理技术。网络计划技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网络图
网络图是指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分解,是指对工程任务的划分;合成,是指解决各项工作的协作与配合。分解和合成是解决各项工作之间,按逻辑关系的有机组成。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工作。
2、时间参数
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程中,包括人、事、物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化为时间函数来反映的。反映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间参数包括:各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开工与完工的时间、工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完成任务的机动时间及工程范围和总工期等。
3、关键路线
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时间参数,求出工程工期并找出关键路径。在关键路线上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这些作业完成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整个计划的工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作业是管理的重点,在时间和费用方面则要严格控制。
4、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是指根据关键路线法,通过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的计划方案。网络优化是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较之其它计划方法优越的主要方面。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指决定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哪一个工程项目,并提出对工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费用方面要达到什么要求。依据企业现有的管理基础,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为实现工程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2、分解工程项目,列出作业明细表
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作业组成的,在绘制网络图前就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各项作业。作业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视工程内容以及不同单位要求而定,通常情况下,作业所包含的内容多,范围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细些。作业项目分得细,网络图的结点和箭线就多。对于上层领导机关,网络图可绘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观全局、分析矛盾、掌握关键、协调工作、进行决策;对于基层单位,网络图就可绘制得细些,以便具体组织和指导工作。
在工程项目分解成作业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作业分析,以便明确先行作业(紧前作业),平行作业和后续作业(紧后作业)。即在该作业开始前,哪些作业必须先期完成,哪些作业可以同时平行地进行,哪些作业必须后期完成,或者在该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哪些作业可以与之平行交叉地进行。
在划分作业项目后便可计算和确定作业时间。一般采用单点估计或三点估计法,然后一并填入明细表中。
3、绘制网络图,进行结点编号
根据作业时间明细表,可绘制网络图。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有顺推法和逆推法。
1)顺推法:即从始点时间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直接紧后作业,顺序依次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终点事件为止。
2)逆推法:即从终点事件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紧前作业逆箭头前进方向逐一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始点事件为止。
同一项任务,用上述两种方法画出的网络图是相同的。一般习惯于按反工艺顺序安排计划的企业,如机器制造企业,采用逆推较方便,而建筑安装等企业,则大多采用顺推法。按照各项作业之间的关系绘制网络图后,要进行结点的编号。
4、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路线
根据网络图和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全部网络时间和时差,并确定关键线路。具体计算网络时间并不太难,但比较烦琐。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计划的因素很多,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只有采用电子计算机才能对计划进行局部或全部调整,这也是为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提出了新内容和新要求。
5、进行网络计划方案的优化
找出关键路径,也就初步确定了完成整个计划任务所需要的工期。这个总工期,是否符合合同或计划规定的时间要求,是否与计划期的劳动力、物资供应、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相适应,需要进一步综合平衡,通过优化,择取最优方案。然后正式绘制网络图,编制各种进度表,以及工程预算等各种计划文件。
6、网络计划的贯彻执行
编制网络计划仅仅是计划工作的开始。计划工作不仅要正确地编制计划,更重要的是组织计划的实施。网络计划的贯彻执行,要发动群众讨论计划,加强生产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计算机对网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只要将网络计划及执行情况输入计算机,它就能自动运算、调整,并输出结果,以指导生产。

2. 网络方案设计过程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步骤如下:

1,需求调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网络拓扑、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选型等等。

(2)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步骤有哪些扩展阅读:

网络工程设计原则

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目标关系到现在和今后的几年内用户方网络信息化水平和网上应用系统的成败。在工程设计前对主要设计原则进行选择和平衡,并排定其在方案设计中的优先级,对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将具有指导意义。

1,实用、好用与够用性原则

计算机与外设、服务器和网络通信等设备在技术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时,其价格却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没必要实现所谓“一步到位”。所以,网络方案设计中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充分体现“够用”、“好用”、“实用”建网原则,切不可用“今天”的钱,买“明、后天”才可用得上的设备。
2,开放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资源系统建设要采用国家标准,有些还要遵循国际标准(如: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其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网络工程系统的后期扩充;第二,有利于与外部网络互连互通,切不可“闭门造车”形成信息化孤岛。

3,可靠性原则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也无论网络规模大小,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工程的生命线。比如,一个网络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和应用系统,偶尔出现的死锁,对于政府、教育、企业、税务、证券、金融、铁路、民航等行业产生的将是灾难性的事故。因此,应确保网络系统很高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尽可能低的平均无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则

网络的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坏系统、数据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赖性及可靠性等安全问题。为了网络系统安全,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用户方在网络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资金,建议用户方选用网络防火墙、网络防杀毒系统等网络安全设施;网络信息中心对外的服务器要与对内的服务器隔离。

5, 先进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采用国际先进、主流、成熟的技术。比如,局域网可采用千兆以太网和全交换以太网技术。视网络规模的大小(比如网络中连接机器的台数在250台以上时),选用多层交换技术,支持多层干道传输、生成树等协议。

6,易用性原则

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应易于安装、管理和维护。各种主要网络设备,比如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服务器、大功率长延时UPS等设备均要支持流行的网管系统,以方便用户管理、配置网络系统。

7,可扩展性原则

网络总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近期目标,也要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留有扩展的余地,因此要选用主流产品和技术。若有可能,最好选用同一品牌的产品,或兼容性好的产品。在一个系统中切不可选用技术和性能不兼容的产品。

3. 网络营销战略计划的制定的步骤有哪些

1、形势分析。审视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SWOT分析;审视企业现有的营销计划,以及其他关于公司和公司品牌的信息;审视企业的电子商务目标、战略以及绩效考核指标
2、网络营销战略规划。判断组织与多变的市场机遇之间的一致性,完成营销给予分析、供求分析、细分市场分析;第一层面战略:市场细分战略,目标市场战略,差异化战略,市场定位战略
3、经营目标。判断源自网络营销战略的一般目标
4、网络营销战略。识别有电子商务模式创造的收入来源。第二层面战略:设计产品战略、定价战略、分销战略、促销战略、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对经营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改
5、实施计划。涉及网络营销组合战术:产品及服务战术,定价及评估战术,分销及供应链管理战术,整合营销沟通战术;设计客户关系管理战术;设计消息收集战术;为实施计划设计组织架构
6、预算。预测收益;估计为达到目标所需的成本
7、评估方案。确定适当的绩效考核指标

4.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主要遵循哪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确定目标是指决定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哪一个工程项目

5. 网络计划的优化包括哪些

包括工期优化,费用优化(成本优化)和资源优化。

网络计划方法起源于美国,是项目计划管理的重要方法。从1956年起,美国就有一些数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探讨这方面的问题。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首次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力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

第一年就节约了100多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用于研究发展CPM所花费用的5倍以上。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时,应用了被称为计划许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的计划方法。

使北极星导弹潜艇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年完成。统计资料表明,在不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既定条件下,采用PERT就可以使进度提前15%一20%,节约成本10%一15%。网络计划方法在我国各类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5)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步骤有哪些扩展阅读: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指决定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哪一个工程项目,并提出对工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如在工期方面,成本费用方面要达到什么要求。依据企业现有的管理基础,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况,利用网络计划技术为实现工程项目,寻求最合适的方案。

2、分解工程项目,列出作业明细表

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作业组成的,在绘制网络图前就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各项作业。作业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视工程内容以及不同单位要求而定,通常情况下,作业所包含的内容多,范围大多可分粗些,反之细些。作业项目分得细,网络图的结点和箭线就多。

对于上层领导机关,网络图可绘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观全局、分析矛盾、掌握关键、协调工作、进行决策;对于基层单位,网络图就可绘制得细些,以便具体组织和指导工作。

6. 举例说明在网络计划技术中如何绘制网络图和确定关键路径

相关步骤为:
1、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划分工程的单元工程或者检验批;
2、根据工程量确认各单元工程的持续时间;
3、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各单元工程的施工逻辑顺序,如采用流水施工,要注意虚工作的应用,使网路施工顺序与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逻辑顺序一致;
4、根据各施工的持续时间及逻辑顺序确认工程的ES和EF,即最早开工时间和最早完工时间;
5、根据最早开工时间排出的工程竣工时间(计算工期)判断是不是满足计划工期的要求,慢如满足,一般按照计划工期=计算工期,从最后一个单元工程倒推各单元工程的LF和LS。即最晚完成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相关的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工程网路计划技术规程》;
6、根据计算出的ES/EF LS/LF 计算单元工程的TF和FF,即单元工程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总时差为0的线路即为关键线路!

7. 在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计划控制方法是

在图论基础上研究网络一般规律和网络流问题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网络是用节点和边联结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如铁路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等。

中文名
网络理论
外文名
net theory
提出者
Georg Simmel
国家
德国
关键字
网络流、优化理论
快速
导航
发展概况

最大流量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树问题

最小费用流
简介
在图论基础上研究网络一般规律和网络流问题各种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学科,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网络是用节点和边联结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如铁路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等。网络中的节点代表任何一种流动的起点、运转点和终点(如车站、港口、城镇、计算机终端和工程项目的事件等)。网络中的边代表任何物流、能流或信息流通过的通道(如输电线、通信线、铁路线和各事件之间的次序等)。在网络中每条边上赋予某个正数,称为该边的权,它可以表示路程、流量、时间和费用等。建立网络的目的都在于把某种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从某个供应点最优地输送到另一个需求点去。例如,在管道网络中要以最短的距离、最大的流量和最小的费用把水、石油或天然气从供应点送到用户那里。

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
发展概况
网络理论起源于图论[1] 。1845年G.R.基尔霍夫应用图论和[2] 矩阵理论证明了电网络中两个重要定律,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不仅为图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奠定了网络理论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理论的广泛应用,许多学者提出优化计算的方法。1956年L.R.小福特和D.R.富尔克森提出寻找最大流量的标号算法。1959年E.W.戴克斯特拉提出寻找最短路径的标号算法。1961年,富尔克森提出求解更一般的最小费用流的状态算法,这是解最短路径、最大流量与最小费用流的统一方法,是网络理论中最基本的结果之一。此后又相继提出了各种类型的网络流问题,诸如带下界容量的网络流、动态流、带增益的流和多种物资流等问题,并得到一系列结果。

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
最大流量问题
当物质流或信息流通过给定的网络时(图1),在流过每条边的流量xij不超过该边允许通过的流量cij的条件下,求出从发点s向收点t输出的最大流量f,即在满足的条件下,使f最大。最大流量问题是一个特殊的线性规划问题,有许多求解方法。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是福特-富尔克森法,它是根据最大流量-最小割集原理,通过标号算法,求出在上述约束条件下从发点s到收点t的最大流量f 的数值。其计算步骤如下:①绘制一个能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的网络可行流(图2)。边上的数字为允许流量cij,括号内的数字为给定的可行流。②找出一条增广链。增广链是指从发点s到收点t的链中,满足正向边上xij<cij和反向边上xji>0的链。图2中用粗线表示的{vs,v2,v3,v4,v6,vt} 是一条增广链。其中【v2,v3】为反向边,其余均为正向边。③调整可行流,即在增广链的各边上,属正向边加上一个修正量ε,属反向边减去一个修正量ε,即xij+εj,xji-εj。

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
最短路径问题
一般提法是:寻找网络中两点间的最短路径,即寻找连接这两点的边的总权数(可以是距离、时间、费用等)为最小的通路。图4为最短路径问题的一个例子。最短路径问题有两种算法。戴克斯特拉法1959年提出。其计算方法是:从始点vs,标以零值,并记在vs旁的方括号内。然后依节点序号顺序找出到达各点的最短距离,并说明来自何方,例如在节点v3处标上【v2,4】,即表示来自节点v2,距离累计为4。戴克斯特拉法可以通过编制计算程序,在计算机上运算。

8. 网络进度计划控制方法有哪些步骤

所谓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便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工期的实现,或者在保证施工质量和不因此而增加施工实际成本的条件下,适当缩短施工工期。

9. 网络的问题

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计划方法是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

CPM和PERT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计划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CPM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来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而PERT则把各项工作的时间作为随机变量来处理。所以,前者往往被称为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而后者往往被称为非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前者是以缩短时间、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而后者则能指出缩短时间、节约费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获得更显着的效果。

信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如新技术、需求变化、到货延迟,以及政策指令性影响等。因此,整体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大多采用非肯定型网络计划,即PERT网络模型。

信息工程项目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步骤如下:①绘制网络图;②网络计划计算;③求关键路径;④计算完工期及其概率;⑤网络计划优化。

步骤1:绘制ERP项目网络图

本文主要以某公司(中小型企业)ERP项目建设为例,讲述网络计划技术在信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 定义各项工作(作业)

恰当地确定各项工作范围,以使网络图复杂程度适中。

(2) 编制工作表

首先是根据实施厂商的实施方法和业主单位的实?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是榭觯�贫¨RP项目工作清单(如表1所示),并确定各项工作的先行工作。在工作定义过程中,应考虑有关项目和项目目标的定义、说明以及历史资料。工作定义过程结束时,要提交的成果之一就是工作清单。工作清单必须包括本项目范围内的所有工作,应当对每项工作列出文字说明,保证项目成员准确、完整地理解该项工作。

其次进行项目描述。项目的特性通常会影响到工作排序的确定,在工作排序的确定过程中更应明确项目的特性。

再次,确定或估计各项工作时间。估算的方法在后面介绍。

最后,表明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着重考虑的内容如下:

a. 强制性逻辑关系的确定。这是工作排序的基础。逻辑关系是工作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通常是不可调整的,一般主要依赖于技术方面的限制,因此确定起来较为明确,通常由技术人员同管理人员的交流就可完成。

b. 组织关系的确定。对于无逻辑关系的项目工作,由于其工作排序具有随意性,从而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计划的总体水平。这种关系的确定,通常取决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它的确定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c. 外部制约关系的确定。项目工作和非项目工作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工作计划的安排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外部工作对项目工作的一些制约及影响,这样才能充分把握项目的发展。

d. 实施过程中的限制和假设。为了制定良好的项目计划,必须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各种限制,同时还应考虑项目计划制定所依赖的假设和条件。

(3)根据工作清单和工作关系绘制网络图

根据表1中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如图1所示

步骤2: 网络计划计算

(1)工作时间估计

工作延续时间的估计是项目计划制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各事项、各工作网络时间的计算,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所需要的总时间。若工作时间估计的太短,则会在工作中造成被动紧张的局面;相反,就会使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

网络中所有工作的进度安排都是由工作的延续时间来推算的,因此,对延续时间的估计要做到客观正确。这就要求在对工作做出时间估计时,不应受到工作重要性及工程完成期限的影响,要把工作置于独立的正常状态下进行估计,要统盘考虑,不可顾此失彼。

估计工作时间的方法主要有:

a. 专家判断:专家判断主要依赖于历史的经验和信息,当然其时间估计的结果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b. 类比估计:类比估计意味着以先前的类似的实际项目的工作时间来推测估计当前项目各工作的实际时间。当项目的一些详细信息获得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类比估计可以说是专家判断的一种形式。

c. 单一时间估计法:估计一个最可能工作实现时间,对应于CPM网络。

d. 三个时间估计法:估计工作执行的三个时间,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正常时间c,对应于PERT网络:期望时间t=(a+4c+b)/6。

(2)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到指某个节点前的工作全部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它是本项工作刚刚能够开始的时间。

(3)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是指某项工作为保证其后续工作按时开始,它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

(4)时差的计算

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完工期的条件下,某项工作从最早开始时间到最迟开始时间,中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

步骤3:求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有两种定义:

①在一条路径中,每个工作的时间之和等于工程工期,这条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②若在一条路径中,每个工作的时差都是零,这条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图1所示的网络图,关键路径所需时间=3+16+10+15+1+30+15=90天(图1中加黑部分)。

步骤4:计算完工期及其概率

设路径T的总时间(即路径T上各项目工作的时间和)为T(=∑t作业路径),标准差为σT,则在工期D内完工的概率为:

以表1和图1为例,关键路径D-F-G-I-J-K-L,T=90

步骤5:网络计划优化

在项目计划管理中,仅仅满足于编制出项目进度计划,并以此来进行资源调配和工期控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据各种主、客观条件,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与资源,力求达到资源消耗合理和经济效益最佳这一目的,这就是进度计划的优化。优化的内容包括:时间(工期)优化;缩短工期,时间(工期)-成本优化。

(1)时间优化

工期优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Tc超过要求工期Ts,必须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使其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且保证因此而增加的费用最少;二是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远小于要求工期,也应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使其计算工期接近于要求工期,以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一般前者最为常见。

(2)时间(工期)-成本优化

CPM方法是解决时间—成本优化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计划规定的期限,规划最低成本;二是在满足成本最低的要求下,扒笞罴压て凇?BR>
缩短工期的单位时间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计算(参见图2):

工期-成本优化的步骤是:

a. 求关键路径;

b. 对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寻找最优化途径;

c. 对途径中K值小的工作进行优化;

d. 在优化时,要考虑坐邻右舍。

举例说明,参见图3:

a.如果仅考虑正常工期估计

则路径A-B的工期是16,成本是130000;路径C-D的工期是18,成本是70000。因此关键路径是路径C-D,项目总工期为18,总成本是200000。

b.如果全部活动均在它们各自的应急时间内完成

则路径A-B的工期是11,成本是172000;路径C-D的工期是15,成本是87000。因此关键路径是路径C-D,项目总工期为15,总成本是259000。

c.用工期—成本平衡法压缩那些使总成本增加(斜率)最少的活动的工期,确定项目最短完成时间。

第一次压缩,由于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着项目的总工期,所以取路径C-D进行优化。计算得KA=6000,KB=10000,KC=5000,KD=6000。为了将项目的工期从18周减至17周,针对关键路径C-D。确定关键路径上哪项活动能以最低的“斜率”(成本被加速),可以看出KC=5000最小,因此将活动C的工期压缩1周。得出项目周期17周,总成本为205000。

第二次压缩,为了再缩短一个时间段,从17周缩短至16周,必须再次找出关键路径,两路径的工期分别是A-B为16周,C-D为17周,因此关键路径仍是C-D,它必须再次被减少。这时,虽然活动C比活动D的“斜率”(每周加速成本)低,但活动C已达到它的应急时间9周了。因此,仅有的选择是加速活动D的进程。将活动D的工期压缩1周,项目工期为16周,总成本为211000。

第三次压缩,再次将项目工期缩短1周,从16周降至15周。有两条关键路径。为了将项目总工期从16周减至15周,必须将每个路径都加速1周。路径A-B压缩活动A,路径C-D压缩活动D,项目周期15周,总成本223000。

第四次压缩,从15周降至14周。有两条相同的关键路径。必须将两条路径同时加速1周。路径C-D,均已达到它们的应急时间。加速路径A-B的进程会毫无意义。停止优化过程。

d.工期-成本优化结果,如表2:

项目总工期减少l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5000元;

项目工期减少2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l1000元;

项目工期减少3周,项目总成本将增加23000元。

在运用网络图做计划时,要体现一个系统分析的思想。信息工程项目实施是由多种工作按一定层次组成的复杂系统。其任务由多个部门承担,因而各项控制活动只有组成一个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才能达到既定的风险、进度、费用控制目标。

链接

双代号网络图的五个组成部分

网络图是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网络图有多种表示方式,最常见的有双代号网络(activity-on-arrow network, AOA)和单代号网络(activity-on-node network, AON)。

双代号网络是一种用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相互关系的网络图方法,在我国这种方法应用较多。双代号网络计划一般仅采用结束到开始的关系表示法。如图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示例。

(1)事项(事件、结点)

事项是工程(计划)的始点、终点(完成点)或其各项工作的连接点(交接瞬间)。在网络图中,用箭线端部的圆圈或其它形式的封闭图形表示。

(2)工作(作业、活动)

工作是指一项有具体内容的、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占用一定空间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过程。例如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设计、代码编写、单元测试等。工作由节点和边组成。

(3)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

先行工作和后续工作 如果在工作A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工作B,则工作A叫作工作B的先行工作,工作B叫作工作A的后续工作。

(4)平行工作

如果工作A结束后,工作B和C可以同时开始进行,则工作B和C叫作平行工作。

(5)虚拟工作

虚活动(工作)是只表示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关系,但不需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的虚设的活动,一般用虚线边表示,虚拟工作的时间为零。

10.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方法有哪两种

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方法有滚动计划方法和网络计划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指以网络图为基础的计划模型,其最基本的优点就是能直观地反映工作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一项计划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为实现计划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同时,它运用数学最优化原理,揭示整个计划的关键工作以及巧妙地安排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从而使计划管理人员依照执行的情况信息,有科学根据地对未来做出预测,使得计划自始至终在人们的监督和控制之中,使用尽可能短的工期、尽可能少的资源、尽可能好的流程、尽可能低的成本来完成所控制的项目。

(1)网络计划技术把一项工程中各有关的工作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全面、明确地表达出各项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2)通过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可以在名目繁多、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到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从而使管理者能够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千方百计地确保计划总工期。

(3)通过网络计划的优化,可以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找到最优方案。

(4)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如某项工作提前或推迟完成时,管理者可以预见到它对整个网络计划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加以调整。

(5)利用网络计划中某些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和资源,达到降低工程成本和缩短工期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网络计划技术的控制步骤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庆阳电信网络cetv4是哪个台 浏览:203
红米hm1支持什么网络 浏览:935
反感网络游戏有哪些 浏览:124
网络机顶盒软件的安装 浏览:101
网络最好的看视频软件 浏览:278
苹果查找app网络权限 浏览:727
视频监控承载的网络是哪个 浏览:637
路由器在网络上怎么接线 浏览:497
网络安全监控证 浏览:616
智能网络电视能连接路由器吗 浏览:412
如何走到哪网络就连到哪 浏览:44
为什么有网络却上不了网 浏览:935
移动网络变红怎么了 浏览:839
路由器按复位键没网络了 浏览:902
网络电缆拔出来一会本地已连接 浏览:65
笔记本接不上wifi一直显示无网络 浏览:293
键盘控制网络是哪个键 浏览:604
山东网络营销订水软件公司 浏览:740
腾讯与电信哪个网络好 浏览:994
手机总是显示启动wifi网络怎么办 浏览:1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