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堆叠,什么是硬堆叠,什么是软堆叠
您好!
以下是关于堆叠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堆叠
部分集线器具有堆叠功能。集线器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集线器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集线器的"DOWN"堆叠端口。以实现单台集线器端口数的扩充。如果是为了以后扩充方便,建议在购买集线器时考虑是否支持堆叠。
为了使集线器满足大型网络对端口的数量要求,一般在较大型网络中都采用集线器的堆叠方式来解决。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叠集线器才具备这种端口,所谓可堆叠集线器,就是指一个集线器(HUB)中一般同时具有"UP"和"DOWN"堆叠端口(如图1)。当多个HUB连接在一起时,其作用就像一个模块化集线器一样,堆叠在一起集线器可以当作一个单元设备来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当有多个HUB堆叠时,其中存在一个可管理HUB,利用可管理HUB可对此可堆叠式HUB中的其他“独立型HUB”进行管理。可堆叠式HUB可非常方便地实现对网络的扩充,是新建网络时最为理想的选择。
堆叠中的所有集线器可视为一个整体的集线器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堆叠中所有的集线器从拓扑结构上可视为一个集线器。堆叠在一起的集线器在逻辑上作为一个集线器,不受5-4-3规则(即一个网段最多只能分5个子网段;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4个中继器;一个网段最多只能有三个子网段含有PC)的限制。如图2图3是两款堆叠集线器堆叠连接示意图。这种集线器间的连接通常不会占用集线器上原有的普通端口,而且在这种堆栈端口中具有智能识别性能,所以堆栈在一起的集线器可以当作一台集线器来统一管理。集线器堆叠技术采用了专门的管理模块和堆栈连接电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端口,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这样每个实际使用的用户带宽就有可能更宽(只有在并不是所有端口都在使用情况下)。另一方面多个集线器能够作为一个大的集线器,便于统一管理。
2. 请问交换机的堆叠是怎么回事,具体是怎麽堆叠的以及原理谢谢
其实 就是 UP口出 DOWN口进入 一般的交换机能连接4-9台 变成一个来用网络扩展
=========================================
从网上复制的
交换机_堆叠
交换机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以实现单台交换机端口数的扩充。一般交换机能够堆叠4~9台。
为了使交换机满足大型网络对端口的数量要求,一般在较大型网络中都采用交换机的堆叠方式来解决。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叠交换机才具备这种端口,所谓可堆叠交换机,就是指一个交换机中一般同时具有"UP"和"DOWN"堆叠端口(如图)。当多个交换机连接在一起时,其作用就像一个模块化交换机一样,堆叠在一起交换机可以当作一个单元设备来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当有多个交换机堆叠时,其中存在一个可管理交换机,利用可管理交换机可对此可堆叠式交换机中的其他“独立型交换机”进行管理。可堆叠式交换机可非常方便地实现对网络的扩充,是新建网络时最为理想的选择。
堆叠中的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交换机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堆叠中所有的交换机从拓扑结构上可视为一个交换机。堆栈在一起的交换机可以当作一台交换机来统一管理。交换机堆叠技术采用了专门的管理模块和堆栈连接电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端口,能够在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这样每个实际使用的用户带宽就有可能更宽(只有在并不是所有端口都在使用情况下)。另一方面多个交换机能够作为一个大的交换机,便于统一管理。
-----------------------------------------------
3. 什么是千兆堆叠怎么实现千兆堆叠技术
堆叠只有在自己厂家的设备之间,且此设备必须具有堆叠功能才可实现。级联只需单做一根双绞线(或其他媒介),堆叠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线缆,而这些设备可能需要单独购买.。
堆叠GBIC模块用于实现交换机之间的廉价千兆连接。适用于Cisco
Catalyst
2950/3550的GigaStack
GBIC堆叠模块。需要注意的是,GigaStack
GBIC专门用于交换机之间的千兆位堆叠,GigaStack
GBIC之间的连接采用专门的堆叠电缆。
提供堆叠接口的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专用的堆叠线连接起来。通常,堆叠的带宽是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例如,一台100Mbps交换机,堆叠后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带宽可以达到几百兆甚至上千兆。多台交换机的堆叠是靠一个提供背板总线带宽的多口堆叠母模块与单口的堆叠子模块相联实现的,并插入不同的交换机实现交换机的堆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堆叠的,这取决于交换机的品牌、甚至是型号是否支持堆叠。
堆叠不仅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堆叠电缆,而且甚至需要专门的堆叠模块,如Cisco
GigaStack
GBIC。另外,同一叠堆中的交换机必须是同一品牌,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堆叠。因此,如果准备使用堆叠的方式扩充端口,就必须事先做好购置计划。
交换机的堆叠是扩展端口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堆叠的优点实在多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高密度端口
不同品牌的交换机支持堆叠的层数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最少可堆叠2层,而最多可堆叠至8层,因此,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为密集的计算机网络提供上百个端口。
●
便于管理
一个叠堆的若干台交换机可视为一台交换机进行管理,只需赋予其1个IP地址,即可通过该IP地址对所有的交换机进行管理,从而大大减少了管理的强度和难度,极大地节约了管理成本。
相关链接:
交换机的堆叠与级联基础(上)
交换机的堆叠与级联基础(下)
4. 简述集线器堆叠和级联的方法
集线器堆叠和级联
级连扩展
级连扩展模式是最常规,最直接的一种扩展方式,一些构建较早的网络,都使用了集线器(HUB)作为级连的设备。因为当时集线器已经相当昂贵了,多数企业不可能选择交换机作为级连设备。那是因为大多数工作组用户接入的要求,一般就是从集线器上一个端口级连到集线架上。在这种方式下,接入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和人为因素,使得整体性能十分低下,只单纯地满足了多端口的需要,根本无暇考虑转发交换功能。现在的级连扩展模式综合考虑到不同交换机的转发性能和端口属性,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用户接入。级连模式的典型结构
级连模式是组建大型LAN最理想的方式,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拓扑设计技术和冗余技术,实现层次化网络结构,如通过双归等拓扑结构设计冗余,通过Link Aggregation技术实现冗余和Up Link的带宽扩展,这些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广泛使用在各种局域网和城域网中。
级连模式使用通用的以太网端口进行层次间互联,如100M FE端口、GE端口以及新兴的10GE端口。
级连模式是以太网扩展端口应用中的主流技术。它通过使用统一的网管平台实现对全网设备的统一管理,如拓扑管理和故障管理等等。级连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当级连层数较多,同时层与层之间存在较大的收敛比时,边缘节点之间由于经历了较多的交换和缓存,将出现一定的时延。解决方法是汇聚上行端口来减小收敛比,提高上端设备性能或者减少级连的层次。在级连模式下,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一般建议层数不要超过四层。如果网络边缘节点存在通过广播式以太网设备如HUB扩展的端口,由于其为直通工作模式,不存在交换,不纳入层次结构中,但需要注意的是,HUB工作的CSMA/CD机制中,因冲突而产生的回送可能导致的网络性能影响将远远大于交换机级连所产生的影响。
级连模式是组建结构化网络的必然选择,级连使用通用电缆(光纤),各个组件可以放在任意位置,非常有利于综合布线。
堆叠技术扩展
堆叠技术是目前在以太网交换机上扩展端口使用较多的另一类技术,是一种非标准化技术。各个厂商之间不支持混合堆叠,堆叠模式为各厂商制定,不支持拓扑结构。目前流行的堆叠模式主要有两种:菊花链模式和星型模式。堆叠技术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提供简化的本地管理,将一组交换机作为一个对象来管理。
菊花链式堆叠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种基于级连结构的堆叠技术,对交换机硬件上没有特殊的要求,通过相对高速的端口串接和软件的支持,最终实现构建一个多交换机的层叠结构,通过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但是,就交换效率来说,同级连模式处于同一层次。菊花链式堆叠通常有使用一个高速端口和两个高速端口的模式,两者的结构见图二所示。使用一个高速端口(GE)的模式下,在同一个端口收发分别上行和下行,最终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任何两台成员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都需绕环一周,经过所有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堆叠层数较多时,堆叠端口会成为严重的系统瓶颈。使用两个高速端口实施菊花链式堆叠,由于占用更多的高速端口,可以选择实现环形的冗余。菊花链式堆叠模式与级连模式相比,不存在拓扑管理,一般不能进行分布式布置,适用于高密度端口需求的单节点机构,可以使用在网络的边缘。
菊花链式结构由于需要排除环路所带来的广播风暴,在正常情况下,任何时刻,环路中的某一从交换机到达主交换机只能通过一个高速端口进行(即一个高速端口不能分担本交换机的上行数据压力),需要通过所有上游交换机来进行交换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类简化的堆叠技术,主要是一种提供集中管理的扩展端口技术,对于多交换机之间的转发效率并没有提升(单端口方式下效率将远低于级连模式),需要硬件提供更多的高速端口,同时软件实现UP LINK的冗余。菊花链式堆叠的层数一般不应超过四层,要求所有的堆叠组成员摆放的位置足够近(一般在同一个机架之上)。
星型堆叠技术是一种高级堆叠技术,对交换机而言,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的或者集成的高速交换中心(堆叠中心),所有的堆叠主机通过专用的(也可以是通用的高速端口)高速堆叠端口上行到统一的堆叠中心,堆叠中心一般是一个基于专用ASIC的硬件交换单元,根据其交换容量,带宽一般在10-32G之间,其ASIC交换容量限制了堆叠的层数
5. 什么是vlan堆叠
实际上是一种交换机的连接技术,VLAN堆叠通过引入层次化VLAN空间结构,扩展VLAN字段,从而保证每个用户采用单独 VLAN接入BRAS,采用类似ATM VP/VC机制,实现用户标识的唯一性。同时为每个用户建立到BRAS的单独虚通道,实现虚通道层面上的用户区分和隔离。VLAN堆叠作为IETF标准,设备支持程度高,与控制层面无关,尤其是在实现用户定位和识别的同时,完成了用户隔离,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在应用部署上,还面临VLAN规划的复杂性等挑战。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交换机可以细分为可堆叠型和非堆叠型两大类。而号称可以堆叠的交换机中,又有虚拟堆叠和真正堆叠之分。所谓的虚拟堆叠,实际就是交换机之间的级联。交换机并不是通过专用堆叠模块和堆叠电缆,而是通过Fast Ethernet端口或Giga Ethernet端口进行堆叠,实际上这是一种变相的级联。即便如此,虚拟堆叠的多台交换机在网络中已经可以作为一个逻辑设备进行管理,从而使网络管理变得简单起来。
真正意义上的堆叠应该满足:采用专用堆叠模块和堆叠总线进行堆叠,不占用网络端口;多台交换机堆叠后,具有足够的系统带宽,从而保证堆叠后每个端口仍能达到线速交换;多台交换机堆叠后,VLAN等功能不受影响。
目前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可堆叠的交换机属于虚拟堆叠类型而非真正堆叠类型。很显然,真正意义上的堆叠比虚拟堆叠在性能上要高出许多,但采用虚拟堆叠至少有两个好处:虚拟堆叠往往采用标准Fast Ethernet或Giga Ethernet作为堆叠总线,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堆叠端口可以作为普通端口使用,有利于保护用户投资。采用标准Fast Ethernet或Giga Ethernet端口实现虚拟堆叠,可以大大延伸堆叠的范围,使得堆叠不再局限于一个机柜之内。
堆叠可以大大提高交换机端口密度和性能。堆叠单元具有足以匹敌大型机架式交换机的端口密度和性能,而投资却比机架式交换机便宜得多,实现起来也灵活得多。这就是堆叠得优势所在。
机架式交换机可以说是堆叠发展到更高阶段得产物。机架式交换机一般属于部门以上级别得交换机,它有多个插槽,端口密度大,支持多种网络类型,扩展性较好,处理能力强,但价格昂贵。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拓扑堆叠是什么意思
交换机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以实现单台交换机端口数的扩充。作用是扩充端口数量。好处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端口,能够在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这样每个实际使用的用户带宽就有可能更宽。另一方面多个交换机能够作为一个大的交换机,便于统一管理。
7. 交换机级联我知道,但是堆叠是什么意思啊~
其实堆叠就是将多个交换当作一个来使用,下面是详细解释。。。
交换机堆叠是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以实现单台交换机端口数的扩充。一般交换机能够堆叠4~9台。
为了使交换机满足大型网络对端口的数量要求,一般在较大型网络中都采用交换机的堆叠方式来解决。要注意的是只有可堆叠交换机才具备这种端口,所谓可堆叠交换机,就是指一个交换机中一般同时具有"UP"和"DOWN"堆叠端口(如图)。当多个交换机连接在一起时,其作用就像一个模块化交换机一样,堆叠在一起交换机可以当作一个单元设备来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当有多个交换机堆叠时,其中存在一个可管理交换机,利用可管理交换机可对此可堆叠式交换机中的其他“独立型交换机”进行管理。可堆叠式交换机可非常方便地实现对网络的扩充,是新建网络时最为理想的选择。
堆叠中的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交换机来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堆叠中所有的交换机从拓扑结构上可视为一个交换机。堆栈在一起的交换机可以当作一台交换机来统一管理。交换机堆叠技术采用了专门的管理模块和堆栈连接电缆,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端口,能够在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这样每个实际使用的用户带宽就有可能更宽(只有在并不是所有端口都在使用情况下)。另一方面多个交换机能够作为一个大的交换机,便于统一管理。
8. 谁能帮我详细解释下交换机的堆叠技术。谢谢了
堆叠与级联的区别
1 对设备要求不同。级联可通过一根双绞线在任何网络设备厂家的交换机之间,或者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完成。而堆叠只有在自己厂家的设备之间,并且该交换机必须具有堆叠功能才可实现。 2 对连接介质要求不同。级联时只需一根跳线,而堆叠则需要专用的堆叠模块和堆叠线缆,当然堆叠模块是需要另外订购的。 3 最大连接数不同。交换机间的级联,在理论上没有级联数的限制。但是,叠堆内可容纳的交换机数量,各厂商都会明确地进行限制。 4 管理方式不同。堆叠后的数台交换机在逻辑上是一个被网管的设备,可以对所有交换机进行统一的配置与管理。而相互级联的交换机在逻辑上是各自独立的,必须依次对其进行配置和管理每台交换机。 5 设备间连接带宽不同。多台交换机级联时会产生级联瓶颈,并将导致较大的转发延迟。例如,4台百兆位交换机通过跳线级联时,彼此之间的连接带宽也是100Mbps。当连接至不同交换机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时,也只能通过这条百兆位连接,从而成为传输的瓶颈。同是,随着转发次数的增加,网络延迟也将变得很大。而4台交换机通过堆叠连接在一起时,堆叠线缆将能提供高于1Gbps的背板带宽,从而可以实现所有交换机之间的高速连接。尽管级联时交换机之间可以借助链路汇聚技术来增加带宽,但是,这是以牺牲可用端口为代价的。 6 网络覆盖范围不同。交换机可以通过级联成倍地扩展网络覆盖范围。例如,以双绞线网络为例,一台交换机所覆盖的网络直径为100m,2台交换机级联所覆盖的网络直径就是300m,而3台交换机级联时的直径就可达400m。而堆叠线缆通常只有0.5~1m,仅仅能够满足交换机之间互联的需要,不会对网络覆盖范围产生影响。
9. 什么是可堆叠
好几个连在一起用
10. 交换机虚拟化技术VRRP、堆叠、M-LAG分别是是什么,并说说区别
交换机虚拟化技术VRRP就是把几台设备组成一台虚拟路由设备,将虚拟路由的地址作为用户的默认网关来实现与外部网络通信;堆叠就是几台交换机组合成一齐,组合成整体设备;M-LAG就是跨设备的链路聚合组。VVRP解决网络冗余,堆叠增加端口的密度和带宽,充分发挥交换机的性能,M-LAG的网络可信度非常高,设备控制层面独立,能单独独立升级且不影响其他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