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套路
针对大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不良校园贷的诈骗套路:
1、培训贷:
(1)求职时遇到薪酬优厚的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时,还需交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
(2)学生无力缴纳,公司人员表示可先在公司或第三方贷款;
(3)学生办理贷款后,公司承诺的高薪没拿到,还因办理“培训贷”欠下贷款。
2、回租贷:
(1)学生把手机租赁给贷款平台,绑定指定的苹果ID;
(2)平台评估手机价款,期间平台要求学生填写身份证、银行卡、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3)发放“砍头款”,学生获得的贷款中已扣除相应“服务费”、评估费;
(4)因手机仍由本人使用,平台以手机“回租”方式,与学生约定使用期限(借款期限)和到期回购价格(还款金额),如没按时还款,就通过 读取手机通讯录、手机定位等威胁借款人。
3、裸条贷:
(1)借款人(多为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款平台并设定高额利息;
(2)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作为担保;
(3)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贷款人以公开其裸照和与其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还款。
4、美容贷:
(1)主要瞄准爱美却缺钱的学生群体;
(2)当学生无力支付手术费时,咨询师推荐信用贷款以及分期付款的方式,以“不收任何手续费和利息”怂恿学生贷款;
(3)由于美容机构和金融平台存在合作关系,且贷款发放过程比较随意,其间暗藏金融风险。
5、刷单贷:
(1)不法分子称网贷平台职工“刷单冲业绩”,支付小额佣金作为报酬;
(2)诱导学生用身份信息申请网络贷款,将放款转账至指定账号;
(3)骗子偿还前几期月供取得信任后,继续诱导学生贷款;
(4)最后,骗子拿放款的钱跑路,未还款项需学生自己偿还。
6、传销贷:
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要求学生上交会费、发展下线以及进行逐级提成,具备传销的特点。
来源:人民日报、教育部官网等。
2. 网络诈骗都有哪些套路
1.刷单
2.此类诈骗受害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公司职员和家庭妇女。
3.犯罪分子先通过建立各种兼职群发布刷单信息、步骤、工资来骗取受害人信任。
4.网络购物
5.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3. 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主要有哪些请分别介绍
一、网络贷款诈骗
识骗
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先让你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你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二、兼职刷单诈骗
识骗
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千万不要轻信兼职刷单广告,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押金。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三、冒充熟人诈骗
识骗
无论是谁,通过微信、QQ、短信让你转账汇款时,一定要用电话、视频等方式核实,切勿盲目转账。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四、虚假购物诈骗
识骗
在网络购物中发现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不要将钱款直接转给对方。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五、虚假征信诈骗
识骗
凡是声称你有“校园贷”记录需要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的,都是诈骗,切勿转账汇款。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4.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类型
法律分析:1、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欺诈交易,网购在人们现在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网络自身并不是无懈可击的,他也存在着各种漏洞和缺陷。3、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淫秽网站,传播淫秽信息,首先,网络上关于淫秽、色情的信息有很多,4、利用互联网散布反动言论,危害国家安全网络信息量巨大,但是其中内容良莠不齐,5、制造网络病毒,造成社会恐慌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出于炫耀自己的目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5. 网络诈骗的类型有哪些
常见的网络诈骗包括:1、冒充公检法诈骗;2、医保、社保诈骗;3、解除分期付款诈骗;4、包裹藏、毒诈骗;5、金融交易诈骗;6、票务诈骗;7、虚构车祸诈骗;8、虚构绑架诈骗;9、虚构手术诈骗;10、电话欠费诈骗。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6. 网络诈骗类型有哪些
1.虚构车祸诈骗;
2.包裹持有和药物欺诈;
3.金融交易欺诈;
4.虚构手术诈骗;
5.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6.冒充公检法诈骗;
7.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欺诈;
8.电话欠费诈骗。
9.机票欺诈;
10.虚构的绑架诈骗。
被以上十类网络诈骗。
[法律依据]
刑法第266条中的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7. 目前,高校中最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题主是否想询问“截止到2022年10月12日,高校中最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刷单返利。据公安部门反诈app显示,截止到2022年10月12日,刷单返利诈骗案件累计诈骗大学生3万名,成为高校中最高发的案件,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还有: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等诈骗案件也是高发案件。
8. 大学生被骗的100种方式
一、网上兼职刷单类诈骗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过短信、QQ群或微信发布兼职做任务刷单信息(其实就是在网上买东西不实际发货),允诺做任务刷单后返还本金并给予佣金。当受害人做第一单任务后嫌疑人返还本金并给予小额佣金,当受害人继续付款刷单时,嫌疑人就增加刷单购物数量和金额,并且既不退本金也不付佣金。当受害人要求退还本金时,嫌疑人系统故障、超时、任务未完成、卡冻结等理由让受害人继续付款刷单,等受害人发现情况不对可能被骗时,嫌疑人就将受害人拉黑。现发现嫌疑人利用受害人被骗后急于追回钱款的心理,在网上设置“支付宝服务平台窗口”之类的假网站、QQ号、假客服电话,对受害人进行二次诈骗。当受害人向虚假的“支付宝服务平台窗口”投诉时,诈骗嫌疑人称已冻结了账户,并提供冻结资金截图。当其向受害人转账退款时,就称受害人信用额度低,退款不成功。然后指示受害人在支付宝上开通贷款来提高信用额度,并让受害人将从支付宝内借来的钱转到其指定的账户进行验资,从而使受害人再次受骗。
二、冒充网购客服诈骗
作案手段:
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上购物信息后,冒充淘宝客服以支付不成功、有质量问题需退款等理由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受害人按其指示操作支付宝账户(大部分受害人不了解支付宝的借贷功能,支付宝根据受害人的芝麻信用度可以信用贷款),其实受害人按嫌疑人指示操作的是支付宝贷款,使受害人误认为已收到退款(实际上是支付宝贷款),然后嫌疑人以钱多转给受害人为由让受害人退款,给受害人发来二维码,让其扫描,最终受害人支付宝里自己的钱和从支付宝平台里借来的钱都被骗走。
三、“网络游戏”网上买卖游戏装备诈骗
作案手段:1、针对买家诈骗。嫌疑人以卖游戏装备为名让受害人付款,受害人付款后则卖家立即消失。
2、针对卖家诈骗。受害人在网上卖游戏装备时,嫌疑人冒充平台客服,以需交纳保证金或装备已卖但账户冻结让卖家交钱解冻为由实施诈骗。
四、机票改签诈骗案件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机票信息,冒充航空公司名义发送短信给受害人,称其所订的航班因机械故障问题不能按时起飞,请及时联系客服400****。受害人拨打该客服号码后嫌疑人称要给予误机费补偿,让受害人在支付宝上根据其指示操作。
五、针对学生家长收取“培训费”的诈骗
作案手段: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某个学生的家长,一般都是以冒充学生的名义发送,发送的内容多数为“手机坏了,现在在上课,借了同学手机,然后需要参加一个培训班需要多少多少费用等”,一般学生家长收到这类信息都不会核实,于是就一步一步中了骗子的陷阱。
9. 针对大学生的常见诈骗手段有哪些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毒品交易需要配合为由,骗取一万余元。对此,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对此,警方提醒,凡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改号软件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对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诈骗,他们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对不正常的余额变动要冷静谨慎,不轻易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贷款理财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可以无抵押贷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易地获得一笔贷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种具有极高收益率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例如:家住重庆的李先生最近急于用钱,于是听信了所谓的“信贷专员”发布的无需征信就能贷款的推广,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向对方咨询贷款相关事宜。
该“专员”称,只需要缴纳办卡费和激活费共2000余元即可拿到贷款,等缴纳了费用后再去询问时,该“专员”已将李先生拉黑。警方提醒,特别要警惕各类标榜“无抵押、无征信”的贷款项目和“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谨防被骗。
5、“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10. 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年轻人更多,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中年轻人居多,因为年轻人的思想是比较简单的,特别容易相信骗子。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是比较多的,比如说冒充客服,说客户购买的产品搞丢了,要进行赔偿。在一系列操作之后,年轻人就会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掏空了,或者被上了贷款。
现在很多诈骗犯罪分子都把目光瞄向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刚经历过高考的高三生,这些人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头脑也比较冲动,特别容易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