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传输介质引起的网络故障
传输介质引起的网络故障
局域网的维护工作特别是故障的预防和及时排除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在我谈一谈维护工作中传输介质引起的网络故障,希望对你有帮助!
(1)双绞线线序不正确的故障
因工作需要,临时用一16口集线器通过与交换机的连接,将十余台计算机连接入网。接入后发现,新接入的计算机间可以互联互访,但却不能与原来网络中的计算机互联互访。说明问题出在集线器与交换机的连接上,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该集线器与交换机连接时所用双绞线的线序与常用连接网卡与集线器的双绞线线序不同,用连接网卡与集线器的双绞线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线序不能连通。
双绞线是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由具有保护层的4对8根铜导线组成,为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序,每线对按一定缠绕密度互相绞绕在一起,双绞线使用RJ-45接头实现网络设备的连接。
按标准,制作双绞线时8根线的排列顺序有A、B两种,常用为B顺序,排列顺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另一种为A顺序,排列顺序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A、B顺序使用规则如下。
用于网卡与交换机(或HUB)相连时,双绞线两端均为B顺序,即B—B。
如果连接两台电脑,双绞线一端为B顺序,另一端必须为A顺序,即A—B。
如果两台交换机(或HUB)相连,对于没有标明级联端口的交换机(或HUB)则一端为A顺序另一端为B顺序。对于那些标明级联端口的台交换机(或HUB),因有些产品在端口内已做调整,在级联时只需按B—B顺序连接。
要确定用何种线序的双绞线进行级联,可通过以下方式。
查看说明书。交换机或HUB在级联方式会在附带的说明书中说明。
查看端口,如果交换机或HUB在级联时选用B—B顺序时,大多会提供一到两个专用端口,并在端口处标有说明。如在端口处标有“UPLINK”、“MDI”或“OUT TO Hub”等字样。
实测。可先做两条线序不同的双绞线,一条为A—B,另一条为B—B。先用一条连接两台交换机(或HUB),观察端口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如果显示正常则表示连接正确,否则需换另一条双绞线进行测试。
(2)双绞线接触不良故障
网络系统中有一台计算机,运行本机的程序十分正常,一旦数据传输量大时就死机。Ping 本机及其他机器的IP地址都能Ping 通,在“网上邻居”上,该机能看到别的`计算机,别的计算机也能看到该机,由此判断,网络没有问题。开始怀疑是由于病毒破坏或集成管理软件的原因,对该机进行杀毒,重新安装系统,但都没有作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更换了网线,问题却解决了。事后对该网线进行测试,发现该网线接触不良,当数据传输量少时,可以运行,数据传输量增大时,因网线接触不良,就会出现数据堵塞,从而造成了死机。因此当软件和硬件都找不出问题时,就应该检查网线是否有问题。当使用了劣质双绞线时,其数据传输速率达不到网络数据传输要求,会发生运行速度慢或因数据堵塞容易死机的故障。
(3)近端串扰
当用5类双绞线做网线时,应确保线对始终不分开。按标准,当将双绞线固定到连接器(水晶头)上时,用户绕开线对的长度不应超过13mm。如果安装在连接器上的线对中两根线松开长度过长,那么将导致额外的串扰,在线路上将产生错误的信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
传输介质就是在通信过程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如光纤、同轴电缆、自由空间等
通信三要素:发射信号(信号源)、传输(介质)、接收(接收机),从这些方面可以找到很多原因,比如说上网业务中传输介质,用光纤传输明显质量比一般电缆传输就快;同条件下有线比无线快等这些都是由于介质损耗、容量引起的
C.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1.双绞线
1.1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最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为了降低信号干扰,内部每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名符其实.双绞线又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
非屏蔽双绞线只有线缆外皮作为屏蔽层,而屏蔽式双绞线则具有一个金属甲套(sheath),对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因为价格便宜,容易安装,性价比较高.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图中的五类屏蔽双绞线多了根导线,这是一条金属铜导线,是接地用的,可以加强双绞线的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
1.2非屏蔽双绞线的标准
双绞线既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又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美国的电气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EIA/TIA)制定标准来评估非屏蔽双绞线,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传输速率和应用环境不同,标准如下:
第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4Mbps.
第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第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第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第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双绞线.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最大速度可达到1 000 Mbps,能满足千兆位以太网需求.
另外,由欧州提出的标准七类线,为ISO7类/F级标准中最新的一种双绞线,它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它不再是一种非屏蔽双绞线了,而是一种屏蔽双绞线,所以它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D.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站点的实体。网络信息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系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等传输。目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x0dx0a一、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x0dx0ax0dx0a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x0dx0a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x0dx0a4类:网络中不常用x0dx0a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x0dx0a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x0dx0ax0dx0a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x0dx0ax0dx0a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x0dx0ax0dx0a二、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x0dx0a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x0dx0a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x0dx0a (2)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x0dx0a (3)网卡必须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x0dx0a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的终端电阻。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x0dx0a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x0dx0ax0dx0a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x0dx0a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x0dx0a宽带:可传送不同频率的信号。x0dx0ax0dx0a三、光纤: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x0dx0ax0dx0a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x0dx0a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千米以上。x0dx0a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千米以内。
E. 传输介质的哪些特性会影响网络数据通信质量
我只记得介质的材料,横截面积,半径这些会对数据通信质量有影响。具体的你可以查下光纤通信等类似的书籍。上面介绍的有各种传输介质对通信质量的影响。通信传输介质有很多,你说的不是很明确
F. 网络中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哪些,无线传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无线传输介质指我们周围的自由空间。我们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传输的电磁波根据频谱可将其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信息被加载在电磁波上进行传输。
G. 网络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啊
双绞线(Twisted-Pair)
双绞线是现在最普通的传输介质,它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典型直径为1毫米。两根线绞接在一起是为了防止其电磁感应在邻近线对中产生干扰信号。现行双绞线电缆中一般包含4个双绞线对,具体为橙1/橙2、蓝4/蓝5、绿6/绿3、棕3/棕白7。计算机网络使用1-2、3-6两组线对分别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双绞线接头为具有国际标准的RJ-45插头和插座。双绞线分为屏蔽(shielded)双绞线STP和非屏蔽(Unshielded)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有线缆外皮作为屏蔽层,适用于网络流量不大的场合中。屏蔽式双绞线具有一个金属甲套(sheath),对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适用于网络流量较大的高速网络协议应用。双绞线根据性能又可分为5类、6类和7类,现在常用的为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频率带宽为100MHz,能够可靠地运行4MB、ICME和16MB的网络系统。当运行100MB以太网时,可使用屏蔽双绞线以提高网络在高速传输时的抗干扰特性。6类、7类双绞线分别可工作于200MHz和600MHz的频率带宽之上,且采用特殊设计的RJ45插头(座)。值得注意的是,频率带宽(MHz)与线缆所传输的数据的传输速率(Mbps)是有区别的——Mbps衡量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MHz衡量的则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振荡次数。双绞线最多应用于基于CMS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sion Detection,载波感应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即10BASE-T(10Mbps)和100BASE-T(100Mbps)的以太网(Ethernet)中,具体规定有:
● 一段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为100米,只能连接一台计算机。
● 双绞线的每端需要一个RJ45插件(头或座)。
● 各段双绞线通过集线器(Hub的10BASE-T重发器)互连,利用双绞线最多可以连接64个站点到重发器(Repeater)。
● 10BASE-T重发器可以利用收发器电缆连到以太网同轴电缆上。
同轴电缆(Coaxial)
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种:一种为50Ω(指沿电缆导体各点的电磁电压对电流之比) 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即基带同轴电缆;另一种为75Ω同轴电缆,用于宽带模拟信号的传输,即宽带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以单根铜导线为内芯,外裹一层绝缘材料,外覆密集网状导体,最外面是一层保护性塑料。金属屏蔽层能将磁场反射回中心导体,同时也使中心导体免受外界干扰,故同轴电缆比双绞线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
现行以太网同轴电缆的接法有两种——直径为0.4厘米的RG-11粗缆采用凿孔接头接法,直径为0.2厘米的RG-58细缆采用T型头接法。粗缆要符合10BASE5介质标准,使用时需要一个外接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单根最大标准长度为500米,可靠性强,最多可接100台计算机,两台计算机的最小间距为2.5m。细缆按10BASE2介质标准直接连到网卡的T型头连接器(即BNC连接器)上,单段最大长度为185米,最多可接30个工作站,最小站间距为0.5米。
光导纤维(Fiber Optic)
光导纤维是软而细的、利用内部全反射原理来传导光束的传输介质,有单模和多模之分。单模(模即Mode,入射角)光纤多用于通信业。多模光纤多用于网络布线系统。
光纤为圆柱状,由3个同心部分组成——纤芯、包层和护套,每一路光纤包括两根,一根接收,一根发送。用光纤作为网络介质的LAN技术主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optic Data Distributed Interface,FDDI)。与同轴电缆比较,光纤可提供极宽的频带且功率损耗小、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传输率高(可达数千Mbps)、抗干扰性强(不会受到电子监听),是构建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
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
这两种传输方式均以空气为传输介质,以电磁波为传输载体,联网方式较为灵活。
H. 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哪两种
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无线传输介质是指周围的自由空间,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8)哪些传输介质无法传递网络数据扩展阅读:
特性
1、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2、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3、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4、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5、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I.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几种分别用于何种网络环境中
传输介质
网络传输介质是指在网络中传输信息的载体,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和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和红外线等)两大类。不同的传输介质,其特性也各不相同,它们不同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和通信速度有较大影响。
【1】有线传输介质
1、双绞线常用点到点连接,也可用于多点连接。
可以用于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常作短程传输介质。
2、同轴电缆可用于点到点连接或多点连接。
同轴电缆有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基本类型。基带同轴电缆用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可以传输模拟或数字信号。用于500米以上的设备间传输。
3、光纤传输光信号
光信号中携带用户数据。光纤具有光信号衰减小、带宽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用于500米以上的设备间传输
。
【2】常用的无线介质
无线电波和微波
无线传输不需铺设网络传输线,而且网络终端移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