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网络安全审查苹果高通

网络安全审查苹果高通

发布时间:2022-12-07 21:23:27

A. 从美国制裁日本半导体看“华为事件”

同样是在 5 月 15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新规,要求厂商将使用了美国的技术或设计的半导体芯片出口给华为时,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即使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厂商也不例外。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华为麒麟芯片以及其他重要的芯片的供应可能很难维持完下一季度。

5 月 18 日,日经亚洲评论刊登的台积电订单告停的消息再一次印证了华为当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日经亚洲评论援引多位消息人士表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已暂停接受华为新订单,以回应美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限制华为获得关键的芯片供应。

美国为什么要百般刁难华为呢?理论上讲,在分析机构上华为的表现好就是“原罪”。在知乎上面有这样一个帖子“华为到底有多强”。在这个帖子中,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且给出了论据和数据。笔者梳理了一下高赞回答中提到的点。

首先是华为在战略层面的“强”。这其中任正非的几句话最能够展示华为的战略高度:“如果在短期投资和长期利益上没有看得很清楚的人,实际上他就不是将军。将军就要有战略意识,没有战略意识怎么叫将军呢?” “对未来的投资不能手软。不敢用钱是我们缺少领袖,缺少将军,缺少对未来的战略。” “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主要是让别人允许我们用,而不是断了我们的粮食。断了我们粮食的时候,备份系统要能用得上。”……上述这些话都表明了华为的战略高度。

二是人才聚集效应。美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乐评人大卫·保罗·戈德曼在谈论华为的时候讲到这样一句话,“这个帝国公司比我们更优秀,因为它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人才。华为工程师有一半是外国人。他们击垮竞争对手,招纳对方的人才。他们有五万名外籍员工,而外籍员工负责研发工作的比例超乎寻常的高。”

而国内高校对于华为的向往也是明显领先其他公司。

图源:知乎

图源:知乎

图源:知乎

正如知乎网友“咖青”罗列的几组数据,国内知名高校毕业生都是希望能够入职华为,华为是他们就业的第一去向。

而知乎网友“北纬 30 度”说出的这句话在非 ICT 领域说出了华为的强,“高通强项在通信芯片(特别是基带芯片),苹果强在消费者终端。华为兼而有之。”

在 ICT 领域,“华为是全球移动通讯行业的领军者,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 17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 50 强中的 45 家,以及全球 1/3 的人口。华为已经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获得了 50 个 5G 商用合同,5G 基站发货量超过 15 万个,位列全球第一,而且预计年底还将会增长 50 万个基站。截止目前,华为在 5G 技术上的投入已经达到 40 亿美元,拥有的 5G 专利技术数量占业界的 20%。”知乎网友 X-STATION 这句数据是很好的展示。

知乎网友“初善君”拉长了时间线看华为发展,华为营业收入由 2002 年的 175 亿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6036 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27% 。

图源:知乎

其他论点就不在此赘述,华为的强也已经有很多文章提及,但笔者觉得这句话最能够展示华为的强,“华为是 21 世纪第一个摸到老虎尾巴的人。”

美国对于华为的不能容忍,让我们想起来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日本半导体。两者都是在高 科技 领域动了美国的“奶酪”,虽然时间不同,但美国的态度很坚决,那就是这样的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公司在 DRAM 市场拥有超过 80%的占比,以及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据着第一大的份额。

区别在于日本是引进美国等国的半导体研发及制造技术,在美国的规划中,日本半导体公司是“爬梯子”的人,另一个说法是美国的跟随者,遵循美国的市场秩序,享受美国允许的红利份额。

但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的生产与研发进入了鼎盛期,其不再是爬梯子的人,而是搭梯子的人。1985 年,美国贸易逆差为 1485 亿美元,其中,日本占据三分之一份额,为 497 亿美元。之后, 日本的对美的贸易持续扩大,一度占到 40%。

同样在 1985 年,美日开始就半导体问题开始谈判。 美国向负责谈判的通产省开出极其苛刻的条件,要求将美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提升到 20%~30%,建立价格监督机制,终止第三国倾销。

1987 年,美日逆差进一步扩大到 586 亿美元,美国发现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份额并未有所提升,发出最后通牒:4 月 1 日之前,必须改善市场准入和停止在第三国倾销。

1989 年,一项民意测试的结果显示,68%的美国人认为日本是最大的敌人。 这一年,美国加码,迫使日本签订《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开放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知识产权、专利。1991 年,日本的统计口径美国已经占到 22%,但是美国仍旧认为是 20%以下,美国再次强迫日本签订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

当 1996 年日美第二次半导体协议结束时,美国在日本市场的半导体市场份额达到 30%以上,在全球份额同样超过 30%,而日本则低于 30%。美国在全球半导体的领先地位也延续至今。

不过,日本半导体的衰落不仅有美国的制裁,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日本半导体企业垂直分工体制的问题,尤其是研发体制在 20 世纪末已经明显不适应但并未及时调整。

知乎网友“心向远方”总结的很到位:

起步优势,是泡沫经济时期的巨大过剩资本,让日本半导体不缺钱;

中途劣势,是各个企业和机构,都有全产业链计划,并且互相封闭竞争,最后力量分散,斗不过韩国台湾的举国体制;

尾盘无力挽回,经济通缩,让企业和政府都没有足够资本进行行业整合,眼睁睁的看着一条条生产线被台美韩各个击破后,收购带走。

简述了日本半导体在美国制裁阶段的走势,我们似乎能够找出一些两个事件的同与不同。

相同的点在于美国民调对于两个国家(日本和中国)的“假想敌”设立。前面讲到美国在当时对日本民调是 68%敌视,中国目前的处境也差不多。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 1000 名成年人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约 66%的受访者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创下了自 2005 年以来这项调查的最高水平。并且,约有 90%的美国人将中国的影响力和实力视为一种威胁,其中 62%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主要威胁”。

戈德曼的一句话说出了为什么美国民调敌视中国,而政府一定要针对华为呢。“华为就像是长枪的枪尖,因为在中国经济扩张以及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宽带网络是通往其他一切的钥匙。”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也一定会出台反制措施。

第二个相同点在于,美国对于自己优势的了解和利用。 历史 虽然不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但美国对待日本和华为的策略还印证一个观点,那就是参与制定美国一系列制裁政策的人都深谙美国的优势在哪里?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知道日本的政治和军事严重依赖美国,所以任何条件必须以维持美日同盟关系为底线。今天,美国同样知道自己的 科技 实力,尤其是在尖端领域的 科技 实力,是其手中的王牌,且正如扑克片中大王是单张最大的情况一样,如果中国政府不能够给出一个多张牌构成的“炸弹”,否则大王就是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政府层面去回牌,因为单一公司很难去动摇。

第三个相同点在于,美国“利己”法律的制定。在美国制裁华为的上一阶段,台积电并未遵守,且调查组在台积电的调查也发现,台积电对华为供应并未“违反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而现在美国商务部则要求所有对于华为的供应都需要美国的允许,这明显是超过此前的政策范围的。

在两个事件中,也有一些不同,能够被视为华为的机会。

第一点就是前面提到,华为的战略相较于日本垂直分工的企业战略明显更为高明,“备胎计划”也说明华为更具有忧患意识。日本经济中文网报道,在日本专业调查公司 FomalhautTechnoSolutions 的配合下,对华为 Mate30 5G 版进行拆解发现,在受到制裁之后,中国产零部件的使用率按金额计算已经从 25%左右大幅上升到约 42%。与此同时,美国产零部件则从 11%左右降到了约 1%。这可能就是作为后来人的好处,以史为鉴。

第二点在于华为虽然是只是一家公司,但是产业分布较为多元,日本单独在 DRAM 的强势,即便没有美国的制裁,韩国的举国投资同样有很大几率终结其统治,也就是说韩国存储企业的崛起是必然的。反观华为,市场化的大趋势加上良性的研发投入,如若没有美国干预,华为在通信领域和智能手机领域的成长还有很高的期待值。美国此前屡次延迟对于华为的制裁已经说明华为在全球产业供应方面的影响力。

第三点是国家地位不同,日本迫于美国军事压力是显然的,而中国并不会。这就让中国反制或者华为寻求突围的过程中有更大的自由度。华为事件是中美贸易战的一部分,美国修订“外国制造直接产品”再出口规则和“实体清单”制裁华为的同时,消息人士也表示中国依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国企业进行限制或调查,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等等。

“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今天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句话来自于任正非 2012 年的回答,再结合今天华为“自古英雄多磨难”的论调,华为自始至终就知道要做领先一定是有劫难的。

当然,华为有忧患意识,美国也知道自己的优势,接下来可以说是华为发展的至暗时刻。华为的生机在于,在深水中前行,比被中国制裁的美国公司闭气更久一些!

B. 网络空间面临的风险有

网络空间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资源受制于人。由于国际互联网发源于美国,美国利用先发优势掌控了国际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和关键基础资源,形成了对全球各国互联网发展的把控和威慑。以发挥互联网运行总控作用的根域名服务器为例,它犹如互联网运行“心脏”,美国政府掌控了全球13台根域名服务器中的10台,美国只要简单配置一下根域名服务器,就可以让某个国家在网络空间中消失。另外,IP地址资源犹如地址门牌号,是发展互联网业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美国政府长期利用ICANN机构操控着国际互联网地址分配,自己占据了大量优质地址资源,造成了全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互联网业务快速崛起国家形成了有效的资源遏制。尽管ICANN管辖权已经移交,但美国政府仍然能通过多种手段形成对ICANN机构业务管理的影响。

C.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5月将迎来爆发期,重点关注这类企业!

五一期间,外围又不太平,诸多不切实际的言论导致欧美股以及A50暴跌,不少投资者愉悦的过节心情大打折扣,A股节后的行情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时间,市场开始充斥悲观言论,短期冲击或许触发获利了结,但在经历了两年的贸易战与年初 历史 罕见的全球暴跌后,这种级别的冲击对A股影响其实有限。

反而很可能导致风向再次改变,节前的盘面已经有了反应, 科技 半导体将重回行情主线,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

第一,根据过去两年多的经验,几乎每次美国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搞事情,板块个股都会以上涨作为回应。

比如,2019年8月初贸易战大幅升级,正是这轮半导体翻倍行情的起点。

第二,面对国外言论,我国直接正面应对美国最新出台的半导体出口新规,迅速给予强势回应。

国家多个部门于4月27日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并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对所有来自美国的电子产品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微软、谷歌、思科、苹果、高通在内的通讯、电力、互联网公司。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落地将会加大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难度,国产替代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意味着相比较2018年贸易战之初,当前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

第三,A股近七成半导体公司一季报实现正常增长(超过了医药、消费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不仅未受疫情影响,而且大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韦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80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5%,是全球第三大CIS厂商,CIS产品线丰富。

华天 科技 :一季度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7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59%,是封测龙头之一,产能位居内资专业封装企业的第三位,二季度订单爆满。

卓胜微:一季度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6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2%,是射频龙头,高通芯片供应商,新增4家本土制造和封测厂。

紫光国微:一季度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8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9%,聚焦逻辑芯片主业,是国内稀缺的高端FPGA+特种IC领军企业。

南大光电:一季度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2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4%,是光刻胶领域龙头之一。

圣邦股份:一季度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91%,公司基本上没有海外收入,产品单价与毛利率双双提升,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江丰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5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1%(逐步降低),是国内溅射靶材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十分受益于国产替代。

中颖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29%,是国产家电MCU主控芯片的领军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份额明显提升。

以上分析是板块可能爆发的短期逻辑,实际上,半导体产业具备很强的长期逻辑。

一是,5G的建设及应用会给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

5G通信网络需搭建基站,设备发射信号,需要大量的半导体。以5G为基础衍生的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医疗IT化,政务IT化,无人驾驶等时髦的应用要在计算机等终端上跑起来,需要更多的半导体部件。

二是,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大。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半导体的自给自足率只有10%-15%。贸易战开始之后,这些订单就开始向欧洲、日韩转移,更多的是国内企业转移。以前的国产比例只有10%-15%,现在如果要达到30%,就是翻倍的需求。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开始重塑,短期内欧洲企业很难开工,日韩也有部分产能受到严重影响,国产替代反而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综合看来,半导体板块具备长短期逻辑,很可能是接下来可操作的方向之一。

现阶段参与半导体公司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选取标的。

一是,公司的技术或者产品属于国内第一梯队,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

二是,一季报业绩增速良好(最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预期中报业绩可以持续高增长;

三是,前期股性好,受到过资金的热烈追捧,且技术上阶段筑底牢固。

D. 中国网络安全现状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手机存在安全隐患,Pegasus恶意软件可能会入侵用户的iPhone手机,窃取用户的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控制手机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大数据时代用户或无隐私可言。

实际上,我国对打击大数据泄露安全事件有着强大的决心和执行力,在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网络安全行业主要企业:目前国内网络安全行业的主要企业有深信服(300454)、安恒信息(688023)、绿盟科技(300369)、启明星辰(002439)、北信源(300352)等。

1、iPhone存在漏洞对用户数据安全造成威胁

2021年7月20日,新浪科技发文称iPhone存在漏洞,Pegasus恶意软件在用户不点击链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入侵用户的手机,窃取信息和邮件,甚至可以操控用户的摄像头,此消息一出,网友大呼大数据时代无隐私可言,网络安全问题堪忧,实际上,在我国对网络安全问题有着强大的决心,滴滴事件之后,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好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掌握超百万用户信息国外上市须审查。

由此可见,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数据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次网信办修订《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凸显了我国对收集隐私数据行为严厉打击的决心。

综合来看,滴滴事件对国家数据安全层面敲起了警钟,而iPhone此次网络安全漏洞问题针对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铃,相信未来随着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案的不断完善,我国个人网络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的保护。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E. 2022年上半年发布的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有

国家政策

1、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2年2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指出,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2、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规定》的出台,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3、2022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办发〔2021〕51号)

《方案》要求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拓展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明确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推动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制度。

4、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部署了八项重点任务,在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方面,提出了三个方向的要求,一是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二是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并系统阐述了网络安全对于数字经济的独特作用及重要性。

5、2022年1月18日,发改委、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2021〕1872号)

《意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平台企业深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探索开展数据安全风险态势监测通报,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6、2022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通知》明确将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含地级市、县城和特大镇)组织实施云网强基行动,增强中小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推进应用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建立多层次、体系化的算力供给体系。

7、2022年1月26日,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数据安全保障提出,加强安全保障加强农业农村数据安全保护,落实涉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8、2022年2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十三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正式施行

《办法》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为核心,重点加强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和规范,聚焦网络产品、服务及数据处理活动,助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网络平台的高质量发展。

F.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趋势1:等保和关保条例有望出台并进一步推动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蓬勃向好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要求和工作要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有望陆续出台,这意味着网络安全保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要素将进一步细化,促使各行业各领域网络安全投入持续加大。

趋势2:网络攻防对抗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演化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普及应用,攻击方利用AI实现更快、更准地发现漏洞,从而产生更难以检测识别的恶意代码,而防守方需要利用AI提升网络安全检测、防御及自动化响应能力。网络安全将从现阶段的人与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AI攻防对抗发展演化。

趋势3:数据安全相关法律的出台加速完善数据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民法典》明晰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内涵、原则和条件,《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立法进程加快,有望陆续出台,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开等环节的法律约束将更为规范,数据安全合规管理将成为各行业的必备能力,促进各行业多维度落实法律法规要求。

趋势4: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看涨
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单位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培养没有跟上网络安全人才需求,预计未来我国网络安全人才数量缺口将突破百万,而实战型实用型的网络安全人才也将在2021年面临很大的缺口。

趋势5:数据交换共享的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
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资产,数据的共享是数据开发、利用和增值的重要一环,但数据安全一直是制约数据共享的瓶颈。平衡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加速释放数据要素市场红利,促进数字经济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

G. 苹果曝出严重安全漏洞,对用户会产生哪些影响

苹果曝出严重安全漏洞,对用户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苹果公司会尽快摆脱困境。

但是苹果终究是有一定优势的科技有限公司,当面对那样问题时,苹果表明可以采取积极主动的举措,尽快漏洞修复,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性不会受到侵害。虽说有系统漏洞的出现,但并没有顾客由于这种情况遭受了损害,因此苹果企业还是有一定的水平能够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H. 苹果手机wifi连着却显示网络不安全!上不了网怎么办

苹果手机连接上WIFI但无法上网的解决方法:1、进入【设置】-【无线局域网】,点击无线网名称后的
i,进入后选择【忽略此网络】,重新输入密码;2、进入手机的【设置】-【通用】-【还原】-【还原网络设置】(这将还原所有网络设置,包括Wi-Fi密码、VPN和APN设置、请您确保手机是无锁版本未越狱可以正常开关机);3、将路由器重启,再重新连接(公共Wi-Fi,或者无法重启路由器的情况忽略此步骤)。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审查苹果高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连接需要多少宽带 浏览:316
蓝牙耳机怎么打开网络 浏览:298
手机哪种网络最稳定 浏览:439
合肥无线网络分析 浏览:705
电信网络信号说退回1m 浏览:566
网络要素主要为什么 浏览:609
网络强国作为党员应该如何做 浏览:18
领购时间和网络分发以哪个为准 浏览:274
无线网络显示连接但上不了 浏览:989
怎么修改网络wifi网速 浏览:741
网络的络是怎么写 浏览:478
什么是网络酒店 浏览:21
网络涉案多少判多少年 浏览:490
铁塔怎么连接网络 浏览:547
网络不达标投诉哪个部门 浏览:613
宽带路由器网络连接图 浏览:109
还原网络设置至默认值可以上网 浏览:470
华为手机如何连接电脑分享网络 浏览:217
激光传递网络信号 浏览:904
上海美车网络科技客服电话是多少 浏览:2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