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功能及内容
辅助供电制式:3相440V 80Hz,DC110V(此处原文引用自维基网络,以我们的现状,应该会有3相AC380 50Hz)列车控制网络系统:车载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系统 CRH5型
㈡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现在,对于高速列车来说,用人来观察线路上的信号机实现刹车、停车等已满足不了要求了。因为,铁路线路上“闭塞区”是一两千米,当司机看见信号机再对列车进行制动时,也需要一两千米才能使列车停下来。如果列车速度很快,由人驾驶是无法实现安全行车的。
现在国外的高速铁路列车,以及国内外的很多地下铁路列车,大多是采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保证铁路列车安全、准时、高效的运行。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有三大部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列车运行的有关信息,如列车号、车次、列车运行位置、发站和到站等。将这些信息输入到中央控制计算机中,并显示出列车实际运行图,以便监视指挥列车运行。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是用来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它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线路的坡度、弯道曲率半径,前后列车的距离、位置、开停时刻、到站及折返等信息,并且采集线路沿线情况,确定这一列车的行车速度。如果有岔道,这一系统能确认岔道转换位置是否是正确,保证行车安全。
“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相当于高水平司机。它根据行车计划、道路情况、指挥部发来的指令及信息,安全驾驶火车行驶。
㈢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简称列控系统) 是对列车运行实现自动监控的系统,是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提高运营效率的核心技术装备,是高速铁路的中枢神经。
列控系统包括地面设备、车载设备、信号数据传输网络和车—地信息传输设备。
地面设备提供线路参数、目标距离和进路状态。车载设备生成目标距离控制模式曲线,并通过驾驶室内的人机界面为司机提供目标速度、当前速度、最高允许速度、距前方停车点距离等信息,满足高速运行所需的控车要求。
信号数据传输网路实现地面设备间的数据信息交互。车—地信息传输设备完成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的信息交互。
㈣ 列车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ATO和ATS子系统都依托于ATP子系统的工作。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自动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 列车自动驾驶是一种完整的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即列车一方面检测本列车的实际行车速度,另一方面连续获取地面给予的最大允许车速,经过计算机的解算,并依据其他与行车有关的因素如机车牵引特性、区间坡道、弯道等,求得最佳的行车速度,控制列车加速或减速,甚至制动。
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司机起监督作用,因此要求这种系统获得最大允许车速的信道和求解最佳速度的机车计算机等,要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目前列车自动操纵已应用在地下铁道和市郊或两市之间直达的客运干线上。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完成故障-安全型的列车自动操纵系统。
ATO辅助ATP工作,接受来自ATP的信息,其中有ATP速度指令、列车实际速度和列车走行距离。此外还从ATS子系统和地面标志线圈接受到列车运行等级等信息。根据以上信息,ATO通过牵引/制动线控制列车,使其维持在一个参考速度上运行;并在设有屏蔽门地站台准确停车。 列车自动监督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组织和控制行车的一套完整的行车指挥系统。ATS将现场的行车信息及时传输到行车指挥中心,中心将行车信息综合后,适时无误的向现场下达行车指令,以保证准确、快速、安全、可靠。
ATS功能:自动进行列车运行图管理,及时调整运行计划,监控列车进路,自动显示列车运行和设备状态,完成电气集中联锁和自动闭塞的要求,自动绘制列车实际运行图,车站旅客导向,车辆检修期的管理,列车的模拟仿真等。 计算机联锁(CI)利用计算机对车站作业人员的操作命令及现场表示的信息进行逻辑运算,从而实现对信号机及道岔等进行集中控制,使其达到相互制约的车站联锁设备,即微机集中联锁。它是一种由计算机及其他一些电子、电磁器件组成的具有故障― 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车站行车安全和调车作业安全,对信号机与道岔之间及信号机与信号机之间所应满足的联锁要求,参见“联锁”条目。
计算机联锁系统由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构成。硬件设备包括联锁计算机(完成联锁功能和显示功)、安全检验计算机(用以检验联锁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可导向安全)、彩色监视器、微型集中操纵台、安全继电输入输出接口柜、计算机联锁专用电源屏以及现场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室外设备。软件设备是实现进路、信号机和道岔相互制约的核心部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参与联锁运算的车站数据库;二是进行联锁逻辑运算,完成联锁功能的应用程序。车站数据库包括车站赋值表、车站联锁表、按钮进路表、车站显示数据等。应用程序由多个程序模块组成,即系统管理程序模块、时钟中断管理程序模块、表示信息采集及信息处理程序模块、操作命令输入及分析程序模块、选路及转岔程序模块、信号开放程序模块、解锁程序模块和站场彩色监视器显示程序模块等。
㈤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和列车通信网络系统是一个东西么
出事的高铁跟最新的铁路通信系统都是采用GSM-R的系统,跟移动联通电信的通信系统一样的。铁路的这个系统靠近移动的2G频段,移动对其影响很大
㈥ CHR5A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的特点有哪些
CHR5A动车组列车通信网络的特点有哪些?随着通信网络的应用不断扩大,用户对网络的开放性、性价比、开发和应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高速动车组通信网络与运行控制系统。随着世界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速动车组成为一个国家铁路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大力发展高速动车组客运专线运输模式成为主要方向。在高速动车组技术中网络控制是动车组的核心技术之一。编组和解编后的初运行作为网络控制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其对列车后续的消息数据、过程数据以及监视数据的正常通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高速动车组的重联和解编受到不同生产厂商和不同设备技术堡垒的制约,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动车组的重联初运行。因此深入研究UIC556中初运行技术是真正意义上解决高速动车组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本文以高速动车组动态编组后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初运行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现了高速动车组动态编组初运行过程模拟开发平台。对IEC61375-1标准和UIC556标准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标准中的初运行理论,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EC61375-1标准和UIC556标准内的TCN初运行和UIC初运行。本文首先介绍了高速动车组织在国内外的发展近况和分析网络控制系统初运行的主要设备网关。研究UIC556标准协议,着重对UIC初运行的算法,头车辆的确定、UIC地址分配、确定节点参考方向算法、列车节点的整合算法、如何确定NADI的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高速动车组编组和解编后的实现方案,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实现了对初运行算法部分参数的配置并进行软件模拟,以及通过软件完成司机显示屏(HMI)重联后初运行界而的设计,最后得到部分结果,通过MVB总线在HMI上显示重联后的初运行结果,从而可以更加直观检验高速动车组重联初运行的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