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道路设计专业名词
1、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
2、 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高。
3、 通行能力:也称道路交通容量,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它是正常条件下道路交通的极限值)
4、 横净距:是指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
5、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6、 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时,采取纵向调运还是就近路外借土之间的限度距离。(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限界)
7、 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行驶的汽车在发现对方后,采取制动措施安全停车,防止碰撞所需的最短距离。
8、 汽车动力性能:是指汽车具有的牵引能力,以及决定汽车加速爬坡和最大速度的性能
9、 汽车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再短时间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10、 中央分隔带:为了防止汽车驶入分隔带及阻挡对行车辆的眩光,诱导视线及美化道路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11、 最小纵坡 指的是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
12、 定线 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确切位置的工作
13、 汽车行驶稳定性 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汽车尚能保持正常行驶状态和方向,不致失去控制而产生滑移、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14、 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米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
❷ 高速公路设施的专业术语
问题有点太宽泛。
总的来说,有超车道、行车道、应急车道(有的称为紧急停车带),部分高速公路因为宽度不够,于是在旁边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加宽的路面,专门用来停车,称为港湾式紧急停车带。
从普通公路上高速拐弯的小路称为匝道,两条高速交汇处的小路也称为匝道,有的可能会有数十条之多。
❸ 广西高速公路的规划布局路线
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重点考虑通过我区的国际及西部地区过境通道、有效促进构建“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的通道、增强地级市间联系的通道和有效改善路网布局的路线。根据方案,将规划新增天峨(下老)~百色,资源(梅溪)~兴安,兴安~龙胜,柳州经合山至南宁,贺州~巴马,平果~硕龙口岸,北流(宝圩)~钦州,松旺~山口,桂林~河池,梧州~柳州10条高速公路通道,我区高速公路网形成“5纵8横8支线”的布局,有9个主要城市形成高速公路过境环线。规划至2030年,全区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7500公里,高速公路/百平方公里,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现有水平。具体路网布局方案如下:
纵1 龙胜(思陇)~岑溪(水汶)高速公路,全长617公里(含支线钟山~富川及贺州联线133公里);
纵2 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全长473公里(含支线松旺至山口32公里);
纵3 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全长542公里;
纵4 南丹(六寨)至东兴高速公路,全长548公里;
纵5 天峨(下老)至龙邦高速公路,全长307公里。
横1 全州(黄沙河)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全长979公里(含支线六景~钦州港144公里、支线资源~兴安84公里);
横2 灌阳(永安关)至三江(唐朝)高速公路,全长154公里;(厦蓉高速公路)
横3 贺州(灵峰)至隆林(板坝)高速公路,全长867公里(含支线融水至河池119公里);(汕昆高速公路);
横4 苍梧(龙眼咀)至硕龙高速公路,全长775公里(含支线梧州至柳州220公里) 横5 岑溪(筋竹)至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全长671公里;
横6 合浦(山口)至那坡(弄内)高速公路,全长839公里(含支线崇左~水口104公里、支线北流(宝圩)~钦州251公里);
横7 桂林经融水、柳州、合山至南宁高速公路,全长299公里;
横8 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全长459公里。
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崇左市9个城市形成过境高速公路环线。
2006年,广西首次制定《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06~2020)》,以纵横网格为主的布局形态,构筑“4纵6横3支线”的路网格局,总规模约5,590公里。预计在规划目标实现后,所有地级市之间有便捷的高速公路连通;重要省际公路通道为高速公路;重要港口、国家一类口岸均通高速公路;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县城可由高速公路便捷连通;全区86%以上县城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
2009年,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广西自治区发改委和交通运输厅对规划进行修改,并且发布了《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09~2020)》,根据这一新的规划方案,广西高速路网将新增10条高速公路通道,至2020年,广西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7530公里,形成“5纵8横8支线”的高速公路网格局。2010年,这一规划再度被修正为《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布局方案为“6横7纵8支线”,规划总里程8000公里,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区、连接“三南”、泛珠三角等多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实现网络化服务的规模效益。
根据2007年7月中国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广西已于2010年7月18日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广西段的命名、编号标志、指路标志、里程牌等相关标志的更换工作。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内的每一条高速路,其名称都以字母“G”为标志加阿拉伯数字,按序列编号。其中,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经过广西境内的主要高速公路线路走向为“两纵四横”。
1、形成“首府直通地级市与周边省会、地级市间便捷相通,县份基本能直达地级市”的高速公路网络,缩短各经济区之间时空距离,极大促进经济区间的联系沟通。在重要城际、省际通道间形成2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进一步提高路网抗风险能力与可靠性。建设目标
2、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为3.18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高速公路人口密度为1.28公里/万人,基本与日本、欧洲发达国家地区水平相当。路网布局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均衡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形成便捷的出省、出边高速通道。出省、出边的高速公路通道将达22条,其中通往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6条、通往湖南等中部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5条、通往云贵川等西南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6条,其中贵州4条、云南2条;通往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通道5条。“泛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得到增强与促进。
4、有6条高速公路通往广西北部湾港区形成集疏运通道,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沿线港区、重要城镇由高速公路串接,南宁吴圩、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由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其他支线机场、铁路枢纽及国家一级口岸30分钟内可直达高速公路,将促进全区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形成高效的物流、人流通道。
5、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缓解我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压力,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线位资源。同时,将有效促进我区实施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6、连通南宁、桂林、北海等着名旅游城市、重要旅游风景区,连通我区全部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所在县(市),将带动旅游业兴旺发展,推动我区建设为旅游强省。
7、按静态投资匡算,预计规划实施可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00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万个。将极大促进全区经济增长,刺激和带动钢铁、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和扩大就业等做出重要贡献。
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布局方案:
龙胜(思陇)~岑溪(水汶) 484 龙胜、桂林、阳朔、平乐、钟山、梧州、岑溪
支线钟山~富川及贺州联线 133 钟山、富川、贺州
荔浦~铁山港 441 荔浦、蒙山、平南、玉林、博白、铁山港
支线松旺~山口 32 博白松旺、龙潭、合浦山口
三江~北海 542 三江、融安、柳州、武宣、贵港、灵山、浦北、合浦、北海
南丹(六寨)~东兴 548 南丹、河池、都安、马山、武鸣、钦州、防城港
天峨(下老)~龙邦 307 乐业、凌云、百色、德保、靖西
全州(黄沙河)~友谊关 751 全州、兴安、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宁明、凭祥
支线资源~兴安 84 资源、兴安
支线六景~钦州港 144 六景、陆屋、钦州、钦州港
灌阳(永安关)~三江(唐朝) 234 80 兴安、龙胜、三江
贺州(灵峰)~隆林(板坝) 886 138
支线融水~河池 119 融水、罗城、河池
苍梧(龙眼咀)~硕龙 555
支线梧州~柳州 220 梧州、藤县、平南、金秀、象州、柳州
岑溪(筋竹)~百色(罗村口) 721 50 岑溪、玉林、横县、南宁、隆安、平果、田东、田阳、百色
合浦(山口)~那坡(弄内) 516 合浦、钦州、崇左、靖西、那坡
支线崇左~水口 104 崇左、龙州、水口
支线北流(宝圩)~钦州 251 32 陆川、博白、浦北、灵山、钦州
桂林经融水、柳州、合山至南宁 369 70 桂林、融水、柳城、柳州、合山、上林、宾阳、南宁五塘
贺州~巴马 459 贺州、昭平、蒙山、金秀、象州、忻城、都安、巴马
合计 7900 370 规划总里程7530公里,比原规划规模新增1940公里
❹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功能布局
1、公路运输量预测
2003年,全国公路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为146亿人、114亿吨、7679亿人公里、7010亿吨公里。根据公路交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预计到2010年,全国公路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将分别达到240亿人、152亿吨、14300亿人公里、9800亿吨公里,分别是2003年的1.6倍、1.9倍、1.3倍和1.4倍;到2020年,全国公路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将分别达到365亿人、199亿吨、25000亿人公里、15000亿吨公里,分别是2003年的2.5倍、3.3倍、1.7倍和2.1倍。
2、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预测
目前,我国主要公路通道的平均交通量为15000辆/日(小客车,下同)。预计到2010年,我国主要公路通道的平均交通量将达到30000辆/日,2020年将达到56000辆/日, 分别是目前的2倍和3.7倍。京沪等主干交通通道预计将达到每天10到13万辆。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规划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求,以建立发达的现代综合运输系统为出发点,体现二十一世纪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国家高速公路网具有支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服务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是国家意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功能包括:
--支撑经济发展:提高运输能力和质量,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信息化,服务现代化;
--推动社会进步:优化运输布局和服务,强化国土均衡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保障国家安全:增强运输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国家稳定,提高国防能力,维护经济安全,保障抢险救灾;
--服务可持续发展: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完善综合运输,集约利用土地,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我国公路网中层次最高的公路主通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的重要干线公路,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口岸;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为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舒适、高效、可持续的运输服务,并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 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目标是:连接所有目前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形成高效运输网络:
1、连接省会城市,形成国家安全保障网络;
2、连接各大经济区,形成省际高速公路网络;
3、连接大中城市,形成城际高速公路网络;
4、连接周边国家,形成国际高速公路通道;
5、连接交通枢纽,形成高速集疏运公路网络。
国家高速公路网不是未来我国所有高速公路的总和。各省(市、区)围绕这个规划,还可以规划修建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主要服务于地方发展需要的高速公路。
❺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的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编制工作始于1981年,系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王清池、王鸣岗、李章昭、毕旌扬等负责起草,1982年编出了初稿,发送到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和有关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于1983年编出了第二稿,并于当年在四川峨嵋召开了有公路系统、城建系统及大专院校等35个单位参加的讨论会,会后根据讨论的意见又做了整理修改,于1984年完成了送审稿,1985年1月交通部公路局以(85)公路技字5号文对送审稿做了批复,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补充的意见,随即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组织曹家庄、樊凡、何修美、孙立仁等对送审稿重新做了修改,于1985年11月在江苏镇江召开了评议会,会后又做了整理补充修改,最后完成了定稿工作,报交通部批准。
本标准分十四章,共收词目924条。前三章主要是一般性名词术语和部分交通工程方面的词,其中第一章一般术语,第二章公路类型,第三章公路交通。第四至十一章主要是与工程实体有关的名词术语,其中第四章公路组成,第五章勘察与选线,第六章路基工程,第七章路面工程,第八章桥涵工程,第九章隧道工程,第十章养护与管理,第十一章工程材料与试验。后三章是试验仪具、施工机具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名词术语,其中第十二章检测仪具和材料试验仪具,第十三章施工机具,第十四章交通管理。本书书末还附有中英文名词对照。
❻ 关于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名词概念
1匝道是高速的上下口,2 服务区提供食宿 修车加油等, 3停车区只是单一的提供停车, 4养护工区是维护工人的工地, 5隔离带更简单 就是单行中间的户拦,6立交就是出口与高速公路的连接体紧连匝道, 7路垫边坡、路堤边坡、是指高速公路的绿化和安全也就是防止行人进入高速公路,8某某互通.是指2条高速公路在某一地区交汇,为了方便行车,就设置了连接2条告诉公路的立交和匝道,进可能更快的节省行车时所耗的时间,这就是某某互通。
❼ 城市道路路网结构有哪些类型
1、方格式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纵向的和横向的接近平行的道路,但由于地形和历史等原因,方格式道路网不一定是严格垂直和平行的,这是我国城市道路网最普遍的一种布局形式,如西安、洛阳等一些平原城市。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布局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叉口形式简单,便于交通组织和控制。缺点是:道路非直线系数较大,交叉口过多,影响行驶速度。
2、放射式
其特点是城市有明显的市中心或广场,各条街道均通向这里。单纯的放射式只有在小城镇才能适用,因为从城市的任一点到另一点,都要绕经中心。
3、环形放射式
环形放射式的道路网有若干条环线和起自城市中心或环线上的某一点的射线组成,如天津市就是通过建设内环、中环和外环及14条放射干道构成了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络。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城市中心与其他分区、郊区的交通联系;网络非直线稀疏较小。缺点是:街道形状不够规则,存在一些复杂的交叉口,交通组织存在一定困难。
4、方格----环形----放射混合式
其特点是城市主体地区采用方格式布局,以外设方形或多边形环路,加放射对角线式直通道路。
5、自由式
城市道路根据地形特点,或依地势高低建筑而成,道路网无一定的几何形状。主要形成在山丘地带或沿海沿河的城市。如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道路主要沿等高线开辟,形成了不同高程的道路网,并以几条干道(包括隧道)将其相连。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节省道路工程费用。缺点是:道路线路不规则,造成建筑用地分散,交通组织困难。
❽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的介绍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是1987年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❾ 分离式路网名词解释
分离式车道
分离式车道,左、右行车道分开修建的公路,包括中央分隔带不等宽的和左、右两侧行车道不等高的公路
中文名
分离式车道
类型
丁字平面交叉、十字平面交叉
分离式车道
中央分隔
基本作用
注意会车
道路标志
分离式道路
交通标线道路标线道路交通标线高速公路指示牌指路标志减速标线指示标线线形诱导标志匝道加速车道
基本作用
双向交通,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注意会车。设在由双向分离行驶,因某种原因出现临时性或永久性的不分离双向行驶的路段,或由单向行驶进人双向行驶的路段以前适当位置。
道路标志
丁字平面交叉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平面交叉的被交道路是分离式道路。
十字平面交叉
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平面交叉的被交道路是分离式道路。
❿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的目录
第一章 一般术语
第二章公路类型
第三章 公路交通
第一节 交通结构
第二节 公路交通规划
第四章 公路路线及沿线设施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
第二节 线形与视距
第三节 公路交叉
第四节 沿线设施
第五章 公路勘测
第一节 勘察与选线
第二节 测量
第六章 路基工程
第七章 路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