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词语的来历有哪些
1. 断肠 形容悲伤到极点多用断肠、肠断、肝肠寸断。传说东晋时有个姓桓的大官到蜀地去,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跟着船走了数百里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了船上,气绝而死。剖开它的肚子,只见肠已裂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某知道此等情景后,内心十分不忍,命令把这个手下人革取不用。从此,形容悲痛到极点就用肠断或者断肠了。 2. 倒霉 为什么说做事不顺利,或者遇到不吉利的情况,就叫“倒霉”呢?原来封建时代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考试录取很难,如果录取了,就在门前立旗杆一根;如果考不中,就把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楣”本是门上的横木,这里指高杆。“楣”与“霉”读音相近,江浙一带的人就把遇事运气不好、不吉利叫“倒楣”亦即“倒霉”了。 3.碧血 “碧血”和“丹心”常常连在一起,例如“甘洒碧血献丹心”,是对为国为民而死的称颂,“碧血”也就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了。 为什么称“碧血”而不叫其他什么血呢?原来有个出典:春秋时有个叫苌(cháng)弘的人,在诸侯内乱中被放归蜀地,后被剖腹而死。当地人被他的正气所感动,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后血化成碧玉,这才用“碧血”指称为正义而流的鲜血的。 4.春晖 春晖,指春天的阳光。为什么用春晖比喻慈母的爱子之情呢? 原来唐代诗人孟郊有一首《游子吟》的诗,写的是慈母一针针一线线辛苦缝纫,制成衣服,让儿子穿上远离家乡。明晨就要远行了,母亲深夜还在密密缝缀,唯恐衣服不结实,怕久久在外的儿子经不起穿着。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只像寸草那样柔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的阳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后来,人们就用“春晖”比喻母亲的恩情了。 压 惊王韶是北宋神宗时的一位大臣,他有一个小儿子叫南陔(gāi),年纪很小,刚刚学会说话。有一年元宵节,京城里张灯结彩,举行灯会。王韶让家人带着南陔去观灯。南陔打扮了一番,头上戴着一顶珍珠镶嵌(xiāng qiàn)的帽子,坐在家人的肩上看灯去了。孩子打扮得漂亮,帽子又很奇特,所以南陔在街市上很引人注目。灯会非常热闹,观灯的人如潮水一般。在拥挤的人潮中,一不小心,南陔被人抢走了,等家人发觉时,早已不知孩子的去向。家人慌了,赶紧四处寻找,但找来找去毫无结果。无奈中只好向主人报告,甘愿接受重罚。没料到的是,王韶听说这件事后,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过多地指责家人。只是坦然地说:“若是别的孩子,就得赶紧再去找;至于南陔,他不一般,过些日子可能会自己回来的!”说罢,一挥手,让家人们都离去,好像事情没有发生一样。家人们对王韶的话非常吃惊,也不敢要求主人再派人去寻找,只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等着孩子自己回来。只有那个背着南陔去观灯的家人总是后悔莫及,责怪自己的粗心,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安。大约十天过后,一天,一顶皇宫中的轿子突然进了王韶的家门,南陔竟然坐着宫中的轿子回来了,全家人万分惊奇和高兴。王韶和夫人赶忙问孩子的情况,南陔讲述了事情的过程。原来,那天观灯时,有贼人看中了他那顶镶有珍珠的帽子,便暗暗跟随着他,趁人拥挤时,一把将他从家人肩上抢走。家人正看灯入迷,没有马上发觉。南陔年纪虽小,但很聪明。他知道贼人是想要他那顶贵重的帽子,所以很快就把帽子摘下来藏在怀中。这时,正巧有宫中的车辆从身旁经过,他便大声呼救,贼人一听,吓慌了,赶忙扔下他就逃跑。就这样,他被宫中的官员带回了宫中。第二天,神宗皇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很聪明,就把南陔找来,详细询问他的家庭和被抢的经过,这才知道是大臣王韶的孩子。皇帝见南陔伶俐可爱,非常喜欢,便让他留在宫中玩耍,过了十天,才派人把他送回,并且还送给他一些金钱和果品,作为压惊之用。“压惊”这个词就是这样产生的。“惊”是惊恐,“压惊”就是消除惊恐的意思。现在这词还常常使用,它指在人受惊之后,亲戚朋友等用酒食等来安慰受惊者。见于宋代岳珂《桯史》。
B. 为什么网络词语如此盛行
小学生脱口而出:给力啊,
初中生戏谑:快点,你妈喊你回去吃饭了,
高中生无奈地说:我已用尽洪荒之力,
大学生挤眉弄眼来一句:你OUT了,
出了社会全都变成:我也是醉了。
屈指可数的那些网络词语在求学路上畅行无阻,出了社会,乃至人到中年也喜闻爱用。
“给力”、“你妈喊你回去吃饭了”、“洪荒之力”、“厉害了”、“我也是醉了”......等这些网络词语为何为此盛行?
这个要从网络词语的特点说起。网络词语都有简单、好记、朗朗上口等特点,大多都是能脱口而出的通俗话语,即便是中年人只要一接触,不用吹灰之力就能信手拈来。
第二,时髦。网络词语大多源于热点新闻事件,比如傅园慧在奥运会上说的:我用尽了洪荒之力,奥运本身是个大IP,在这个平台上不走寻常路,爆出别出心裁的亮点,一下子全中国都沸腾了。大众要赶时髦,时间很重要。要先人一步,效果才好。如果你迅速GET到这个点,在朋友圈烧个菜,发一句“我用尽了洪荒之力”;完成一个项目,发一句“我用尽了洪荒之力”,你的朋友会觉得你很时髦。
第三,包容性广。不管啥场合啥语境,一套就能套进去。比如我也是醉了,表示不认同时可以用,你做得这叫什么事儿呀,我也是醉了。自我调侃时也能用,比如我竟然乘车乘反了,我也是醉了。表达无奈情绪时,也能用,比如元旦也要上班,我也是醉了。
第四,增加认同感。在群体活动中,有一部分是想要表达而又怕说错话的人。用上两句网络词语,会让他们对自己自信很多。比如大家在开会时,有一个人出了特别有创意的想法,大家开始夸奖他,用啥词语呢?有人用为你打CALL,接下来的人就为你打CALL+1 ,+2了。
第五,遮盖词穷。读了那么多年书,终究是逃不过词穷。我们学了一堆成语,会用的大概就是电视剧里反复咀嚼的,或者耳熟能详的那些,掰掰手指,真的是不太多。沟通表达强调脱口而出,但是成语到口边常常打嗝会忘记,网络词语像打通了你的奇经八脉一样,一用一个准。
有人说,网络词语之所以火了,因为简单实用是王道。从表面上看,网络词语确实是在为人们解语言乏力之困,但是,当你说着“打CALL”时,你会离奇思妙想、妙语连珠、另辟新径等成语越来越远,离学了那么多年的汉语文化越来越远。
网络词语实质上是在迎合我们的懒惰,吞噬我们的思考力。同样的例子:“你做得这叫什么事儿呀,我也是醉了“,这里你省去了的可能有怠慢、松懈、大意等;”我竟然乘车乘反了,我也是醉了“,这里省去了粗心,走神等;”元旦也要上班,我也是醉了。“,这里你省去了无奈、不解等。
在信息狂轰乱炸的当下,越来越多人已濒临失去思考能力,像听不完全的传话筒,你说什么,我就输出部分。那部分就是能脱口而出的,网络词语便是输入输出最好传输的内容。
懒惰的思维一旦形成,会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呢?从个人而言,会让人被媒体和广告所左右,你的价值观会倾向于他们传播给你的观点。不仅自己,还有子女后代,都深受影响,试问你天天在家说着给力,草泥马等,你的子女难道不会耳濡目染吗?媒体宣扬的东西,你会去寻求,媒体摒弃的东西,你会厌恶。比如媒体都在宣传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早教和培训来帮你。认同了这个观点,你赚的大部分钱大概都要花在这些机构了。
从文化层面而言,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会造成越来越多历史中的好故事、好典故、好成语的流失。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辞优美,求异才能彰显个性,比如同样是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能看出诗人的气度非凡,诗歌意境之广;“随风直到夜郎西”,感情就比较细腻。岂是一句“好基友”可以替代的?所谓诸子百家,百家分明,文化才能鼎盛。语言也是一样的,倘若大家都说着仅有的那些相同的网络词语,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之说吗?
C. 网络词语怎么出来的
网络语言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语音谐音型.谐音型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数字型谐音和文字型谐音两
种.
(1)数字型谐音:通常是指根据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词.比如:“7758”指“亲亲我吧”;“886”表示“BYE-BYE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是通过汉字的读音与数字的读音相近,由数字的读音来谐汉字的读音,来达到意到而速度快的效果.“7758”只需要敲打四个数字键即可完成,而“亲亲我吧”则需要敲打七到八下才能完成,在效率上远远落后于前者.又比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8错”表示“不错”;“1314520”表示“一生一世我爱你”;“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一类谐音并不是通过普通话的读音来相谐的,而是根据方言来谐音的.在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S和SH是不分的,因此会出现以4谐SHI的现象.
(2)汉字型谐音:这种方式除了出于便捷输入的考虑外,更多的则具有调侃、幽默的意味.比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因而经“大侠”的谐音“大虾”的出现,凭空多了些诙谐幽默.还比如“板斧”是“版副”的谐音,“斑竹”“板猪”是“版主”的谐音.
2、文字转义型.在网络上,网民给一些词语又增加了一些这些词语本身不
具备的含义,但这些含义与词语的搭配又是非常形象的.例如“灌水”本指将水倒进或装进容器中,在网络上是说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发言随意写,是BBS上的常用词汇;“造砖”指用心写,指上帖者比较用心写的东西.一个好的BBS是即要有砖还要有水的.灌水和造砖对于活跃一个BBS各有千秋;“楼上楼下”是BBS上常用的词语,用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
3、符号象形型.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或以形会意,或象形隐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笑”作为例子,“:-”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张笑脸,“:-D”表示非常高兴的张开嘴笑;“:-)”表示微笑“8-)”这是眼镜一族的专用笑脸;“;-)”指抛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类网语还有:用“:-(”表示悲伤难过;“:-!”表示不屑一顾,等等.
4、英汉简缩型.英汉简缩型多是英语常用词的缩写.使用这种缩语的网民
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语.常见的英语缩略语有:AFAIK(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CU(See you)再见;OIC(Oh,I see)哦,我明白了;R U THERE(Are you there?)你在那里吗?英语减缩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每个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来表示整句话,例如AFAIK、BTW、JAM;另一种是用字母和单词之间相近的读音来减缩单词或词组,例如CU、OIC、R U THERE,有时这两种方式会同时使用,例如CUL(See you later)再见.当然也有不少汉语缩略语,例如:“MM”即妹妹;“GG”哥哥;“BB”宝宝.这是利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来表示一个词.词语简缩以后,比起规范的汉语或英语其输入速度肯定是快了很多.
D. 网上潮流的词语是在哪出的,我朋友不知道去哪知道那些名词的,求路径
1.“打酱油” “关我鸟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此话是广东 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采访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甚至衍生出了“酱油族”。寻遍各大论坛,几乎每个帖子都有“酱油男”的身影,于是“酱油族”誓 将打酱油进行到底。打酱油的除了有审美疲劳的,还有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 2.“很黄很暴力” 2008年年初,诞生于网络的知名度极高的句型“很什么很什么”。这个句型的原始版为“很好很强大”,随后爆发版为“很黄很暴力”,后续版则有“很傻很天真”、“很恒很源祥”、“很假很坦白”、“很乐很OPEN”、“很爽很摇滚”、“很丑很封建”等无数版本。 3.“宅女”“宅男”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送饭上门管饱就成。这是“宅女”的口号。这些年轻美女家门一关自娱自乐。“宅女”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疼爱的目光下成长,步入社会难以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随后,“宅男”的概念随之也被引入。 4.“做人不要太CNN” CNN在报道西藏“打、砸、抢”事件当中,新闻报道中严重歪曲事实,误导新闻受众,抹黑中国形象。CNN的恶行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定和13亿中国人的尊 严。从而引发全球华人大签名,要求CNN立即给全中国人道歉,并征集爱国律师,起诉CNN的无耻行径。随后,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做人不能太CNN”也被网 友编成RAP风格的歌谣。 5.“做俯卧撑” 2008年7月1日,仅仅一天一夜,“做俯卧撑”突然成为了网络流行 语。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这正是今天网络时代的一种必然产物。更为有意思的是,有很多人的签名都与之相关联了。7月2日,新浪博客的一位女编辑把 当天的MSN签名修改成了“每天俯卧撑,强壮中国人”。一个娱乐写手群的名字也被一位男编辑修改成了“娱乐八卦俯卧撑群”…… 6.“叉腰肌” 谢亚龙引爆新一轮网络热词“叉腰肌”。在女足奥运表现广受球迷肯定的情况下,谢亚龙竟然在女足总结会上大批姑娘们没有斗志,并抛出了他的“叉腰肌”论调。当然,谢亚龙的“叉腰肌”也从此一炮打响,“叉腰肌”在网络上如雨后春笋般流行起来。与“打酱油”等一起,跻身2008年度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谢 亚龙已成为一个娱乐现象。 7.“囧”“槑” “囧”,不是“火星体”,这个汉字念jiong(三声),本义“光明 ”。现在在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新浪论坛“囧 ”的出现频率最高,有个叫欧文的编辑哥们儿特别喜欢这个字,呵呵。 “槑”音同“梅”,字由二呆组成,故成为形容人比呆还呆的意思。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呆,很傻,很天真。 8.“雷到”“雷人” 网友们说被张柏芝彻底“雷倒了”,“雷到”原是出自江浙一带的词汇,浙江东北部地区,是指听到别人的话很讶异很惊奇抑或难以理解,类似现代词汇“晕倒 ”、“无语”等等的意思,由于打字习惯故而出现“雷到”这样的词汇,“雷到”其实当地本意是“瘫倒”、“翻倒”之意,语境用也比较广泛。“被雷到了”、“ 雷人”无疑成为了2008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9.“山寨”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 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 不同领域。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如今,什么都有山寨版了,就连电影也有山寨版《画皮》了,还有“鸟巢 ”,奥运期间就出现过雷人的山寨版。看来,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 10、“霹雳” 网友们说:范冰冰肥胖“大象腿”很雷很霹雳,“霹雳”一词的灵感来自于琼瑶编剧的《情深深雨蒙蒙》,剧中女演员听到自己的好友被抛弃了,非常震惊,脱口 而出:“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霹雳”一词是从新浪论坛流传开的。很多感受过“霹雳”那非一般震撼效果的网友称,“霹雳”比“雷”更有创意,更传 神,一定会取代“雷”成为最红流行语! 你可以直接在网上搜索:网络流行语等关键词,很多
采纳哦
E. 几个网络词汇的来源
楼主释义
楼主,在台湾地区叫做“版大”。就是在论坛里发贴的人,某人在这个帖子里,他就是楼主。其发的这个帖子叫“主题帖”,简称“主帖”,大家写在后面的回复叫“跟帖”。当回帖逐渐增多的时候,就好像盖起来一座楼一样。他在楼的最上面,并且是该顶楼的所有者(即发帖人),当然叫楼主喽。 依次类推,“楼上”、“楼下”,或者具体的几楼。 楼主简称LZ,又称兰州;例:兰州烧饼。 与户主相对应,具有现实意义的就是楼房的主人。网络用意与一楼回答的一样网络用意的延伸:
各大论坛里的主贴排列位置是按发贴后的回复量(回帖量)排列的,时常有人回复时常就能在论坛的第一页看到这个帖子。有些人为了总在论坛的第一页看到自己发的帖子,所以自己也回复自己的帖子,意思是把帖子从落后的排名里顶出来,后来有些人就直接回复“顶”这个字(同时也表达了想让这个帖子从众多的帖子里脱颖而出到第一页面醒目位置的意思,所以也代表了支持的意思,通常也会回复“顶 楼主”“我顶”之类的话)。 小样
分不同的语境,有如下含义:
如在男女朋友间说,代表一种爱且有情趣的昵称。
朋友间开玩笑,一种愉快的挑衅,活跃氛围加深友谊。
表示对人看不起,鄙视的态度。
在大连的语境中"小样"一词用的最爽的地方就是俩人干仗前用的用于激起对方怒火和表示对对方的不屑的最好用的词。
一般北方人常说,我也经常听周围的北方人说:"小样,新来的吧",呵呵,意思是说你还是新手,说你很可爱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的哦,能够加紧彼此感情!!
比如:一个人打乒乓球不行,向另一个高手挑战。高手有时就说:小样,扣死你。打死你。
菜鸟网络语的解释
网上见“菜鸟”的字样,是“计算机初学者”的意思。菜鸟一词是从台湾方言的闽南语而来,菜鸟=菜鸟仔,也就是生手。对于某件事情不熟悉操作的代称,刚学飞行的小鸟会飞的跌跌撞撞,甚至会掉到地上以前的人就称这种鸟就叫菜鸟仔。引申到人,对于某些事务操作不熟悉或是刚刚进入某些圈子的人都会称做菜鸟。
菜鸟补充
大虾,谐音自大侠,形容网络高手,英文中的对应词是knowbie,表示a knowledgeable and experienced Internet user.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组词在各自语言中都有比较一致的相关性,中文中的“菜鸟”和“大虾”戏谑成分较重,以前多以文字体现,现在在口语中也广泛流传,而英文中的“newbie”和“knowbie”音节少,口语中发音简单易懂,拼写起来形象易记,含义上可以扩展到互联网外的其他场合,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经出现在各大正式媒体中了。
本意是用于作菜的鸟类,现在菜鸟也指在其它方面应用水平较低者。如在教学方面的低水平者会被他人戏称为“菜鸟教师”等。
短背 是不是你打错了 应该是短背吧
断背,现在网上很流行有"断背"来代替"同志"。这是根据李安导演的《断背山》发展而来的,意思当然是指同性之间的恋爱!李安说:“人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断背山'”。在这部电影中,李安真正的达到了“直抵人类情感最敏感最隐晦”的一面,将现实中不被认同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李安不赞成人们将《断背山》归类为狭隘的同性恋电影,而认为应该将之视为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是一部有关全人类情感的影片。 断背是一种性取向。那些对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称为断背者。断背有时也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性取向如何。
有人认为,断背是一种现代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是无法直接一一对应为现代的"断背"的,例如古罗马的"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与现代的"断背"可能有区别。
现代口语中,常常使用"同志"来称呼断背者(正式场合下,这个词语的原意不变),另外"断背"也有"同性爱"等近义词。此外,粤语吸收了英文单词gay后,用"基"指断背。但是此词通常具贬义。带有贬义的单词还有"玻璃","牛郎"等。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把男断背者称做"飘飘"。
女断背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来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义并没有断背的意思;"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断背(又称为P)。"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断背用来对长辈的尊称。在中文里则称"哥",例如"张哥"、"金哥"。至于"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断背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1990年代,见于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断背小说《鳄鱼手记》里,开始流行于台湾。
男同性恋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词与用语,例如台湾同性恋文化术语里较普遍的用语是"C货",系由英语"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来,指气质阴柔的男同志。MachoQueen(金刚芭比)指外貌非常阳刚,身型健壮,但隐约有阴柔特质或动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于女同性恋者的"T"与"P",台湾男同恋者一般也分为"哥"(普通亦可称'葛格')、"弟"(亦可称'底迪')两种角色。两者主要差别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护及依赖两种概念。一般而言,其区分是不明显且无确实定义的。其他尚有"男风"、"走旱路"等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因李安之电影《断背山》夺得奥斯卡后,"断背"一词亦成为同性恋之别称。
F. 网络新词 产生原因
网络时代的生活滋生出了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很多新词让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都和网络有关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
网络新词的产生、变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新语词的流行在于它反映的事件,背后是民众的心态。现在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比过去要强烈的多,这是网络新词流行的核心动力。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当下,“杯具”一词开始流行。“杯具”由于和悲剧谐音,被网民赋予新的含义,成为当前的流行语。“我的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不要迷恋哥,哥只是杯具。”在各大网站论坛盛行。
人们对建筑的质量问题相当敏感。今年上海市一幢在建楼房倒塌,被网民称为“楼倒倒”。此后“楼脆脆”“楼歪歪”等反映房屋质量的词语不断涌现。
“这些语词的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社会批判。”刁晏斌认为,这些新词语带有舆论的性质。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具有社会裁定的力量,代表了民众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反映了民众的情绪、评价和基本态度。
G. 为什么网络词语如此盛行
网络词语主要是盛行在年轻人中。之所以盛行,主要是因为有趣。
我们在刷微博、看新闻等,一些有趣的或者形象的词语,都可能被拿过来用。作为一种朋友间的调侃、用来调节气氛都可以。
这些网络词语有些很不堪入耳,但有些确实十分有趣的。我舍友在宿舍里是这些网络词语的传播者。当她把这些网络词语说出来之后,那么在这段时间内,这个词就会经常被提起。
它起到了拉进宿舍人之间的距离、使宿舍更加活跃的作用。试想一下,你对着一个不熟的人会随意的说一些网络用语吗。肯定不会。
而且这些网络用语有时候还可以代表一件事。比如说最近盛行“做头发”,这个词逐渐流行起来,而且被引申为出轨。那么有人问你干什么去了,如果你不想回答就可以说:做头发去了。既幽默又避免了尴尬。
H. 怎么获取最新网络流行词汇
如今的网络的快速发展带动着文化的前进,网络上不断有新词被创造出来,并且传播与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当你看到网友们说出那些你完全不理解词汇,是不是很不解和苦恼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获取网络流行词汇。
打开网络风云榜,在小编之前的经验中已经为大家具体介绍过网络风云榜的使用了,这里就不详细的介绍了。您可以直接网络--网络风云榜--查看。
进入网络风云榜主页,可以看到主页上的如下图部分,点击<热搜>-<世说新词>。
赶紧试试吧,补充补充自己的网络词汇量吧!
I. 常常可以看的很多网络词汇,能不能介绍一下出处,由来,意思等
指伴随着互联网诞生和发展而产生的词汇,其中包括了:
1.信息领域的专业词汇,如“登陆、宽带、聊天室、防火墙”等等;
2. 网民在网上聊天或发表意见时所创造并被广泛认可的词汇,如“斑竹、mm、9494”等等;
3.以网络作为媒介而开始风行的词汇,如“雷、囧、打酱油、俯卧撑、贾君鹏”等等。
仆街:【名词、动词、形容词、助词】;其实“仆街”的原意是“路倒尸”,是早期的黑道术语,在加入帮会仪式中发毒誓时用的。不过其后香港政府禁止黑社会公开进行活动,造成仪式渐渐从简,再加上一般市民失去接触黑社会的途径,困此“仆街”这两个字也就没有以前那样敏感了。名词时解作“混蛋”、“可恶的人”,以“个”、“条”、“班”做为其单位量词,其中以“条”最具污辱性。动词时解作“仆倒在街上”或“绊倒”,形容词时则解作“可恶”、“奸诈”,亦可解作“不得了”、“糟糕了”,意同于“大镬”,助词时通常来形容“打”,以加强“打”的程度,也可用来加强其动词的动作强度。又可以“PK”代换。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盛行,一些网络语言在人们,特别是新新人类中流行。这些新词汇被他们广泛用于生活语言中。每个词汇的流行必然有它的市场,笔者收集了一些网络词汇,看看下面这些另类的网络语言,你知道的有多少?看看它们既可以说是一种消遣,又可以在听到这些词汇时,不至于迷惑不解。
坛子:论坛。
打倒XXX:称赞某人。XXX做了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让人眼红,比如买到便宜货时,其他人表示祝贺的用词。有时为了强调,还会加上“再踏上一只脚”等等来表达强烈的祝贺。不过不熟悉的人之间慎用。
打PP:打屁股,打PG的温柔词,对某人做错事或说错话的小惩罚。
严重XX:与动词联用,表示强烈的情感,比如严重打倒,严重同情之类。
亮骚:将心爱的东西展示给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得意之事,一般是褒义。
领导:有说话权的人,除非特别指明是单位领导,否则经常用于家里的那位;还有小领导,就是你家里的小太阳。坛子里某人说:“我们家领导如何如何”的时候,往往表面上看是谄媚、奉承的态度,谦卑得很,但是实际上心里都跟什么什么似的,恨不得什么什么……
楼上楼下:帖子中的上下部分,为了叙述方便。另外一个相关词是楼主,指发起该主题的人。顶楼,指第一个贴。
隔壁:论坛中的另外一个主题。
爬墙头:只光看帖子,但是不发言。
顶:支持。因为坛子的程序按照最后回复时间的先后排列,回一个帖子就可以把帖子提到最顶上,所以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就发一个帖子。
工分:总发贴数。
灌水:发无关紧要的帖子,在坛子里聊天等,主要功能为交流感情,还有最重要的,可以长工分。原指发长贴。
拍砖:指提意见、批评、点评等等。
油墨:幽默。
菜鸟:新手。
色友:摄友的谐音。指爱好摄影的朋友。
驴友:旅友的谐音,都喜欢旅游的朋友,一般泛指背包一族。
哈9:喝酒,就是到98(酒吧)里哈9。
马甲:一个人的多个ID。
偶:我。
统一:刷墙,扫楼的同义词。也就是整个版面都是你的回复,一种被谴责的行为。
的微:一种语气助词。
呼呼、猪猪:睡觉。
稀饭:喜欢。
果酱:过奖。
新蚊连啵:被无数的蚊子咬了。
走召弓虽:超强。
咔嚓:砍了,yan了。
酱紫:这样。
5555:哭。
8错:不错。
饭饭:吃饭。
片片:照片。
斑竹、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把水版比作个小店,他们就是店小二。
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指灌水狂人,特别能喝水的人。水母特指女性。
潜水员:就是那些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
恐龙:长得难看的MM(妹妹)。
青蛙:与恐龙相对,长得难看的GG(哥哥、男人)。
小强:蟑螂。
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
包子:某人长得难看或者笨就说他包子。
粉:很,非常。
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
老鸟,大虾:高手。
木油:没有。
爱老虎油:IloveU,我爱你。
倒:晕倒,厥倒。
猪娃:CCF传过来的口语,即好孩子。
爆头:CS游戏中引来的词汇,把某人打得脑袋开花。
厚厚、吼吼、咔咔、kaka、嘻嘻、xixi:语气助词。
寒:“寒心”的缩写,表示自己对某事失望。
粉丝:崇拜者,比如歌迷、影迷等。
月光族:每月的个人收入全部消费掉,月存款额为零。特指收入较高但无存款的白领消费族。
负翁:“富翁”的同音。特指贷款消费族。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负”,欠别人的钱。负翁特指男性。
JJWW唧唧歪歪。
BT:变态。
CU:SEEYOU
CYA:SEEYOU
RUOK:AREYOUOK?
白白:再见
IOWAN2BWU:Ionlywanttobewithyou
M$ULKeCraZ:Missyoulikecrazy
OIC:Oh,Isee
CUL8R:seeyoulater
RPWT:人品问题
OICQ:意思是oh,Iseekyou
3166:再见(日语)
886:再见(英语)
3Q:THANKYOU
PF:佩服
SL:色狼
犬科:追逐女生,尤其是坛子里的MM--味精,KISSYOU等人!
狼族:与犬科不同,作风比较正派。经常独自出没于论坛,虽然爱美色,但不死缠硬磨MM。
恐龙: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带歧视性质,请不要多用)
老大:常被众人吹捧又常被众人暴打的人
楼主:发帖子的人
楼上的:前一个发帖子的人
斑竹:版主之意,有时写作板猪等
板斧:版副
BT:变态
马甲:已经注册的论坛成员以不同的ID注册的论坛成员.通常有多个.
zt3:猪头3
zt4:猪头4(借用流星花园杉菜语)
菜鸟:表示什么都不懂
MPJ:马屁精
ODBC:哦大白痴
XB:小白-小白痴
SB:1.本论坛的简称,2.对某些人的蔑称.请大家不要混淆
lr:烂人
lj:垃圾
靠:粗鲁话
倒:??
晕倒:不用解释的吧
9494:就是!就是!
metoo:我吐
YY:意淫 我所知道的出处应该是《红楼梦》,后又经网络上的演化
表:不要 应该是因为将不要两字连读【buyao】而成
酱紫:这样子 出处同上
好康:好看
牛B:又作NB,不解释了,说起来挺难听的吧
ze:贼恶(真恶心吧),真恶
SE:少恶
BBS:波霸(BIGbreastsister)
PF:佩服
FT:faint的简称,也就是昏倒、厥倒地意思
粉:很应该和偶、好康一样,都是由闽南方言演变
寒:害怕?
7456:气死我了
874:不去死!
1,mop指mimiorpipi的缩写.意思:丰乳肥臀。用例:某人常说上mop意思是说去看mimi和pipi。常见误解:猫扑,毛皮等。
2,bc指breastcore,意思:乳头。用例:说某人很bc,指那个人的乳头很那个。误解:白菜,白痴,白吃等。
3,BL指babyleg,指婴儿的腿。用法:说某人是bl,指那个人象婴儿的腿一样:太嫩了。常见误解:白领,玻璃,同性恋等。
同理:GL指girlleg,意思是说女孩子的腿。用法:说某人是gl,指那个人对女孩子的大腿想入非非,乃好色之徒。误解同上。
4,bt:引自cs术语,意思是说暴头,很残忍的行为。因此说某人bt,指此人凶残无比。大家最好不要亲近。常见误解:变态,摆脱,鼻涕,病态。
5,yy,指游泳。常见用法:此贴绝非yy,只是确实找不到合适的网站。意思是说,我只是来灌水的,但找不到合适的网站。例二:常见有人说,让我们yy巴,他的意思指让我们一起去游泳巴。误解:意淫。
6,874,是爸气死的谐音。常见用法:某人874了,指某人让他老爸气死了。说的是:某人极端的气愤。因此,不要轻易的让别人874你:切记切记。常见误解:打耳光。
7,sm是傻猫(帽)的缩写。说某人很喜欢sm,指他很喜欢傻猫。误解:性虐待。
8,tjjds是头渐渐冻死。常见用法:谁照,谁就tjjds。意思是说:我匿名了。谁要照我,就会脑袋慢慢冻死,坏掉。
9,rpwt意思:人皮问题。常见用法:说某人rpwt指那个人脸上很多豆豆了。尤其不要对女孩子说。她会874你的(让你爸爸气死了)。
10,ft指肥头的意思。是说,某人看到了别人在做及其幼稚的事情,头就大了,感觉要晕。常见误解:faint,晕;
11,马甲指一种衣服。御寒之用的。用例:不许照,照了也只是马甲;意思是说你不用tk了,tk了也只是看到我的马甲衣服,我的裸体你是看不到的。
纯净水:无任何内容的灌水
水蒸气:也是无任何内容的灌水吧
XXXX:(骂人之语,禁止使用)
XXXX:(骂人之语,禁止使用)
弓虽:强这类词还有很多,反正左右边旁的都可以这样拆。只是强的用法比较多
BTW:Bytheway
th:土豪(游戏中的常用语)
js:奸商(游戏中的常用语)
J. 网络词汇是如何产生的
新
词汇
一般是在
人们
交流过程中产生的
网络词汇
来源于人们在网络中的交流,比如
论坛
、贴吧、IM等等
年轻人喜欢新东西,富于创造,在网络交流的
场景
中就出现了网络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