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易之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安徽易之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2018-11-01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望江西路198号华府骏苑10幢401室。
安徽易之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104MA2T6UW72P,企业法人何丹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易之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及外包服务(除劳务派遣);人才中介服务;保险事务代理;网络营销策划;网络推广;影视节目策划、拍摄、制作、发布;市场营销策划;展览展示服务;会务服务;软件开发;国内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电子产品、通讯器材、服装鞋帽、日用百货、预包装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安徽易之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㈡ 湖北万家信人才服务有限公司靠谱吗
湖北万家信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1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谷雅丽,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派遣;劳务分包;企业事务代理;教育咨询(不含教育培训);环境污染治理;房地产信息咨询;网络平台运营管理;室内外装饰工程;对外承接园林绿化工程;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餐饮管理(不含餐饮服务);物业管理;酒店管理(不含住宿、餐饮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组织与策划(不含营业性演出);市场营销策划;自有房屋租赁;房屋出租(租赁)中介服务;旅游信息咨询;计算机软硬件研发、生产(仅限分支机构)、销售;珠宝首饰、日用百货、服装鞋帽、塑料制品、家具、家居用品、办公用品、一、二类医疗器械、保健食品、汽车装潢材料、汽车配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等
㈢ 网络营销对劳务派遣的意义
扩大公司的宣传力度
拓宽招工渠道 剩下的自己想吧
㈣ 人保车险网销客服的工作累吗
在江苏人保95518干了近四年的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招聘骗术,我来解释解释:
1、你自己也看到,人保95518客服招聘发了那么多招聘信息你不觉得有问题么?而且一年四季都在招人;
2、新人进去根本不可能直接进什么质检岗、投诉岗等二类岗。这是一个噱头,吸引你进去,真正进去后你还是在最底层的报案岗接电话。其实其他岗位员工也要经常接报案进行一线工作的支援,辛苦至极。想进二类岗不在一线岗干个三年多是不会轻易让你进去的,除非你有人脉有关系;
3、报案岗非常非常辛苦,因为是接全省电话,而人保财险又以车险为主,所以是没有淡季的,每天电话量都非常多,几乎是挂一个电话来一个电话那种工作节奏。员工流失率又非常大,所以会经常加班加点接电话,一天接个9小时电话是家常便饭;
4、所谓的转编和公司签劳动合同也是一个骗局。人保财险公司劳动合同分四档,就算客服中心跟你签了所谓的公司合同,也是最低一档的。签署合同后享受的福利待遇其实和领航人才签的劳务派遣合同的待遇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你就算转编了你的工资和社保也不会增加。另外,根本不是像上面招聘信息里所叙述的那样干满一年就能转编,作为新员工和领航人才签的劳务派遣合同至少是两年,也就说你得熬过两年后才有机会转编。但是幸运真会落到你的头上么,里面很多干了七八年的老员工还没有转成功,你觉得你可能么。转成功了,就进了保险柜?也不是,当你合同到期后,公司会组织续签考试和面试,如果两项考试不过,继续重新来过还是签劳务派遣合同。题外话,你知道为什么人保公司开始对外宣传转编么,因为人保是央企,为了响应国家制定的劳务派遣制度须逐步消失的政策,这是公司的一种策略和姿态。其实对于内部员工而言,福利待遇都没变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
5、至于工资的话,这个招聘信息还是在瞎扯,最底层员工年收入是拿不到8万的,4-5万是能拿到的,但那都是辛苦钱。你进去就知道了,长时间超负荷地接电话,耳膜炎、咽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职业病非常容易诱发。一点不吓唬你,里面所有员工几乎人人都有咽炎、颈椎病以及腰肌劳损的疾病。拿的钱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够你去看病。
6、由于这个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混乱,所以流失率非常大。你进去之后如果打算辞职,该单位是不会轻易放你走的,他们会拿出劳动合同义正词严地跟你说,辞职要提前一个月打报告。如果你强行离开,单位会威胁你,将对你实施开除,开除的不良记录会被放进你的个人劳动档案袋里影响你的前途。如果你被吓到老老实实熬完一个月,你会发现在你熬的那个月单位发给你的工资只有几百元,你去找单位理论,单位会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这也是该单位剥削廉价劳动力的一种手段。
以上均是干了近四年来的深深体悟,一点没有夸张修饰成分,请你自己三思而后行。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㈤ 劳务派遣或薪用工是啥意思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英文是Labor Dispatching,又称人力派遣、人才租赁、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雇员租赁。
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要派企业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起源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后传至法国、德国、日本等国。90年代在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中,出现了为安置下岗职工而产生的劳务派遣,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现年薪通常为5万—10万。
中文名
劳务派遣
外文名
Labor Dispatching
别名
员工租赁 Staff Leasing
属性
劳动合同
发源地
资本主义美国
快速
导航
岗位要求
劳务派遣的工种
对于用工单位的优势
四大原则
产生背景
劳务派遣合同
非特指的“劳务派遣”
维权知识
发展现状
对职工利益的损害
对于用工单位的好处
劳务派遣法律法规
发展建议
促进就业
权利义务
劳务派遣公司服务内容
法律修订
服务对象
一般经省市劳动人事部门厅批准可成立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有人力资源外包,人力资源派遣以及通过招聘网为企业提供人才的供应信息,为个人提供求职登记,推荐工作;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代理招聘会的举办,法律法规的咨询等工作。
岗位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第六十六条[1] 劳动合同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劳务派遣的工种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但不少用工单位在各种类型、各种时间长度的工作岗位上都实施了劳务派遣,甚至在其主营业务岗位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2] 随着1995年《劳动法》的实施,我国已经消除“正式工”、“临时工”的二元用工体制。劳务派遣的滥用,导致了新的二元用工体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新的“正式员工”、“被派遣劳动者”二元用工体制。在用工单位中,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第一线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最直接贡献,却成为“二等”员工群体。现在有一种“逆向派遣”的怪象,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要求正式合同工与劳务公司签订派遣合同转为劳务派遣工,再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劳务派遣已经成为部分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途径。[2]
国外主要以“项目型”派遣或外包为主,占整个劳务派遣市场的7成以上。在这种派遣和外包形式中,岗位因项目的设立而存在和结束,项目周期通常在12-15个星期左右,岗位人员在项目结束后就由劳务公司派遣到其他公司的项目工作。总体而言,以岗位而论,存在临时性、专业性、辅助性等特征。[3]
像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将100多个行业和岗位全部列出来,只有在范围内的工种才可以使用派遣工,除此之外使用派遣工都属于非法。[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郑尚元也建议,应该学习日本等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做法,在法律上把劳务派遣的具体岗位一一列举出来。为此,他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在劳动合同法中直接列举劳务派遣的具体岗位;二是授权由国务院来规定,在修改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时对岗位范围予以明确
国内
据全国总工会劳务调查显示,全国劳务派遣职工在2009年达到2700万人,在2011年达到3700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13.1%。其中,国有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数量最多,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16.2%。从行业分布看,绝大部分行业都使用劳务派遣工,其中电信、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系统最为严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3] 劳务派遣行业以保险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为主。[7] 16.8%来源于城镇,83.2%来自于农村。实施劳务派遣的岗位包括司机、文印室管理员、水电管理员和实训室管理员岗位。[8] 在一些高校已经演变为教学科研一线、学生辅导员以及行政管理等重要岗位的“人才派遣”。
国有企业的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属于劳务派遣。部分垄断性行业的用工单位通过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在不增加或压缩正式员工编制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正式职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又人为绕开工资总额控制这条“红线”,使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单位在用工中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并以“劳务费”形式支付其工资报酬,变相降低本单位工资实际支付额度,从而使“劳务费”成了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逃避工资总额控制的“调节阀”。[9]
在电信行业,劳务派遣员工主要分布在营业厅、一线装维、摆摊营销、呼叫中心等岗位。2012年底,中国移动正式工为18.2万人,而劳务工高达33.5万人,劳务工比例高达64.7%。经过一系列调整,2014年底,中国移动正式工为24.2万人,劳务工为23.8万人。劳务工比例接近49.5%,仍然远远超标。2013年,中国电信集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和外包单位建会入会工作的通知》。在中国联通,劳务工平均薪酬仍较大程度落后于正式工。根据2014年财报计算,中国联通正式工2014年平均薪酬15.17万,而劳务工仅6.83万。[10] 劳动力市场呼唤同工同酬,需要的是打破固有的二元结构,把编制的标签去除,把市场的体制理顺。[11]
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
2002年以来,随着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推行,干部与工人的身份意识逐步得到淡化,但一种新的身份意识――“编内”与“编外”人员的身份差异意识却在日益强化。“编内”人员享有体制内的一切基本保障和各种应有的待遇,而“编外”人员却无法享受与“编内”人员同等的基本保障和待遇,在工资报酬、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与“编内”人员严重不平等。[12] 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原则上采取劳务派遣形式。[13] 机关服务中心负责使用管理招聘的驾驶员、食堂工作人员、维修人员、文印人员等,但其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代发。[14]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后勤保障岗位的门卫保安、清洁工、驾驶员等,到管理辅助岗位的打字员、文印、档案员、协管员等,再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医生、护士、教师、网管等,涉及的岗位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性的辅助岗位,而是呈现了一种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15]
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部分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总数和核定编制数相比比例偏高。编外用工集中在卫生、文化、教育、交通建设四大行业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岗位主要有医护人员、聘用教师、保育员、讲解员、驾驶员、保安(门卫)、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服务人员、打字员等。无锡市市属事业单位实际使用编外用工6114名,占到在编总人数的26.7%。部分事业单位编外用工人数甚至远超出了编内人数。
事业单位编外用人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劳务市场或人才市场实施人事代理,二是通过人才公司或劳务公司派遣,三是单位直接使用。通过人才公司或劳务公司派遣已占编外用工形式主体。事业单位编外人员身份较为复杂,主要有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人员。编外用工增加了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总体学历、职称虽然低于在编人员,但随着事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不断增长,编外人员学历、职称呈高移趋势。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整体收入水平远低于在编人员。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平均年收入约为编内人员的一半,且差异较大。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均作为临时性用人,其待遇大大低于编内人员,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事业单位聘用的编外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人员中不少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待遇(工资福利、学习进修、管理使用等)与编内人员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事业发展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一些辅助性、服务性、保障性的岗位人员聘用已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花钱养事”的方式解决,不再由编内人员承担,只能靠长期聘用编外人员解决。[16]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岗位按照具体承担的工作职责分为以下五类:
1、执法辅助类:在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协助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包括:公安、司法、城管、城建、维稳、应急、农林水、安监、交通、文化、人力社保、民政、税务、环保、国土、市场监管等执法辅助岗位。
2、技术技能类:从事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工作并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或国家职业资格,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技术技能支持和保障。包括:安全质量检验检测、计算机网络维护、教练、教师、卫技、速录员、护理保健、高配操作、电工、设施设备维护维修、厨师、理发师、公车驾驶等技术技能岗位。
技术技能类岗位可根据专业技术、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细化分为三类,一类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技师,二类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技师,三类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高级工及以下。
3、特殊工种类:从事苦、脏、累、险等特殊岗位。包括:艾滋病性病防治、B超放射、医疗废物处置、应急处突特勤、强制医疗辅助、特种设备检验维修、老年儿童残疾护理护工等特殊工种岗位。
4、窗口服务类:面向社会提供窗口公共服务。包括:公安(户籍、车辆、出入境和110接警话务等)、税务征缴、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民政服务、住房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卫生、科技、文化、住房公积金、公共资源交易、热线接听、档案查阅等窗口服务岗位。
5、普通辅助类:协助开展业务工作、内部综合管理、事务办理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包括:档案材料整理、证书制作发放、收发、打字文印、价格调查、统计调查、教学辅助、生活指导、导医服务、收费、普法宣传、调解咨询、监控值班、大楼公寓宿舍管理、仓库保管、后勤服务等普通辅助岗位。
㈥ 劳务派遣怎么样联系客源
我这个不是从普通销售角度,而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如有不准确,请随意拍砖。
1)熟人介绍或老客户转移,先建立自己的滩头阵地;
2)扎实做好服务,依靠员工流动和口碑介绍可以小范围拓展业务;
3)电话/网络/会议营销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但可能不会是立竿见影的那种;
4)初期生存期活过去之后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独特销售主张,也就是确认以后的主战场是哪里?(比如是在某些特定行业还是某些特定地区?是依靠IT技术还是依靠人脉关系等),并围绕该USP不断强化自己的强项。
除了拓展客源外,还需要注意甄别有资金风险或者道德风险的客户,有时候做的多不一定是好事,做的踏实才是心安。
当然如果你有较强资金实力或背景,直接并购也是一条快速发展的好路数。
总体来说,劳务派遣的销售方式是顾问咨询式的,要多依靠公司各种资源和市场营销的力量,单纯推销类型缺少专业知识背景的销售会比较累。
㈦ 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2018-06-1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7598号商业办公大楼1907。
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111MA2RT2PE2A,企业法人张慧慧,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人事、生产线外包服务;社保事务代理;就业信息、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咨询;企业形象及营销、网络营销策划;市场调研;搬运、装卸服务;劳务派遣;建筑劳务分包。(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安徽智之惠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