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天上网多久算是网瘾
看你的工作性质了,如果你工作中需要上网,超过8个小时也不算网瘾。如果你工作中不需要上网,超过5个小时就是网瘾了。此外,还要看你不上网是有没有坐立不安等症状,如果没有,你可以安心做别的事,超过5个小时也不算。
⑵ 上网有哪些危害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为您查询到上网有哪些危害
如果长期有网瘾,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对于健康方面的危害有如下几点,
1、会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在网瘾的时候会经常上网而忘记了吃饭,会对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不利。在上网的时候一边玩电脑一边吃饭,对于食物的吸收也起到不好的作用。因此网瘾最大的危害有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2、对于心血管也具有很不好的作用效果和很大的危害,经常上网有网瘾的人会造成心血管的过度疲劳,会造成心血管的供血不足。尤其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还会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和冠状动脉系统的痉挛、挛缩,都属于网瘾的危害,对神经系统有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因为上网过度时会造成休息和休息、睡眠不好,会造成神经系统的过度疲劳,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妄想增强等情况,都属于网瘾的危害。
祝您生活愉快天天开心哦
⑶ 上网不良现象或违法行为有哪些
1、在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种类: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
2、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种类: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罪;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罪;利用计算机实施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计算机窃取国家秘密罪。
3、利用计算机实施其他犯罪: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3)网络上瘾预警有哪些扩展阅读
网络的坏处:
1、在校生成绩下降
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2、社会难题
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⑷ 网络舆情预警的方法有哪些
网络舆情预警的方法
1.实时关注全网舆情
及时地关注当下最新舆情发展动态,是做好舆情预警监测工作的前提,它能够全方位、第一时间把握舆情态势,了解网络上“与你相关”的各种声音。具体的实现方式包括人工利用搜索引擎、相关新闻平台或网站的导航搜索功能进行手动检索以及采购类似于识微商情这样的企业舆论风险预警系统,自动收集全网动态。
2.设置关键词预警
不论是人工监测舆情,还是借助智能化的企业舆论风险预警系统自动监测舆情,都少不了设置监测关键词,一般来说可设置的关键词可分两大类:
①企业舆情预警监测关键词:行业(领域)相关类关键词包括金融、地产、汽车、医美、物业、影视、旅游、教育、互联网等舆情关键词;企业本身相关类关键词包括公司名称、产品/服务名称、高管名称、代言人名称、竞争对手名称等;具体某个平台类关键词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美团、大众点评、汽车之家等舆情关键词。
②政务舆情预警监测关键词:地域(辖区)相关类关键词包括北京、四川、辽宁、河北、新疆、境外等舆情关键词;职能类相关关键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舆情关键词;社会热点类相关关键词包括教育、法治、贪腐、涉外、公安、食品、环保等舆情关键词。
以上所列关键词仅供参考,具体可以结合自身需求,自由组合、灵活设置。
3.设置重点监测目标预警
包括具体的某个平台、某个账号、意见领袖、地域以及时间段等。
在此以借助企业舆论风险预警系统-识微商情为例,通过监测目标设置后,不论是在哪个平台发现了舆情,还是哪个账号发布了与己相关的舆情,或哪块地域的舆情比较活跃,参与度高亦或当下哪个时间段、历史的某个时间段出现了相关舆情,以及负面等,皆可实现自动识别告警,微信、短信、邮件、客户端以及人工可自定义选择,并就事件负面情绪爆发原因、话题倾向特点、源头、传播路径、舆论焦点、情绪变化、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为舆情工作的解决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⑸ 上网 坏处 30条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沉溺网中,不能自拔,花费大量时间上网,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2.网络良莠并存,容易接触不良网页,如色情、暴力等。又因为中学生常常容易受人影响、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们常常会因为网上不良内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长时间上网容易造成大脑缺氧,从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近视。
4.一些长期长时间上网的学生容易产生孤独症,整天沉溺于幻想中脱离现实,而当他真正面对社会和人群的时候,就会因为想象和距离的问题产生退缩感,不敢正常与人沟通。
5.许多中学生因为打一些暴力游戏使自己模糊了真人与游戏对象的区别,常常无意识地模仿游戏来对待身边的人。
6.长期上网需要大量金钱,没有钱的时候,自控能力弱的人会采取违法的方式,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7.网吧这些上网的地方往往是无业游民、瘾君子、罪犯的藏匿地点,在这些地方逗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意外,或受人引诱。
8、同看电视一样,上网多了,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以下几种病是长期上网的人最容易得的病:
A、眼部疾病:电脑屏幕亮度较高,画面又经常跳动,如果用户长时间目不转睛盯着屏幕,会使眼睛过度疲劳,轻者引起近视,重者导致视网膜脱离甚至失明。
B、颈椎病、腰椎劳损、肩周炎等病变:通宵不离网,肩膀要下岗。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埋头于电脑的人,特别在夏季易发肩周炎。
C、导致精神疾病患:专家指出,过度使用网络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在行为方面,会出现品行障碍,产生攻击性行为,即上网成瘾症。
D、如果在通风状况与卫生条件均不好的环境里或是空调房里长期上网,热伤风、肠胃性疾病、接触性皮炎、头晕头胀头痛都是常发病症。
9、某些网络程序有让人上瘾的可能。
比如:网络游戏,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差,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再加上平时学业压力大,沟通少,使孩子比较容易染上网瘾。
另外,长时间的网络聊天、网上浏览图片或文章,都会让人失去目的,变得机械,不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从而浪费掉宝贵的时间。
10、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不仅是针对电脑,还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安全。
网络使得别人有机会攻击你的机器,使你的机器感染病毒;一些犯罪分子也会利用网络作案,窃取你的个人资料和财产(如窃取你的网上银行密码),或者利用孩子的分辨能力弱,社会经验缺乏骗他们做一些别的事情。如果孩子私自去网吧上网的话,也可能会在网吧遇到不良人员,从而有不安全因素。
11、网上的信息中可能含有暴力、色情的东西,使青少年思想上受到侵害,从而滋生各种不良习性。
接触色情信息过多的青少年会沉迷于幻觉,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中学就开始玩暴力游戏的学生比起别的学生,更有可能因为攻击行为而犯罪。
⑹ 网络成瘾 有没有具体的行为表现
每天如果不上网总感觉少点什么,心里不自在,上网了就要上一天,不间断的上,一旦离开网络就会很不舒服。网络成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1)耐受性增强: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满足程度,也就是网瘾越来越大。(2)戒断症状:如果有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病人就会变得明显坐立不安、焦虑、无所适从,上网的愿望特别强烈,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甚至做梦都与网络有关。(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5)在有关互联网的活动上花费大量时间,比如参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安装新软件、整理和下载大量文件等。(6)因为上网,严重影响了患者在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学习、社交和家庭生活。(7)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危害,患者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⑺ 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有哪些
互联网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影响尤为突出。那么你对大学生 网络 安全知识 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上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上网聊天交友:
1.尽量避免使用真实的姓名,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有关个人真实的信息
2.不轻易与网友见面
3.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或来历不明的文件
二、浏览网页
1.尽量选择合法网站
2.不要浏览色情网站
三、网络购物
1.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
2.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缺少登记名称、负责人名称、地址、电话)之电子商店进行交易
大学生网络安全预防 措施
一、自律遵守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不玩网络游戏、不看色情信息
二、网上聊天要以自己熟悉的朋友和同学为主,最好少聊天或不聊天,更不能与网友谈及低级话题。
三、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时间,讲究科学用脑
检查自己是否可能发生中枢神经功能损害
1. 保存一个图文后,可以在“我的图文”那里看到,可以有一个预览的链接,可以将来打开重新编辑,并且另存为另外一个图文。
2. 收藏 当前编辑区域,可以在编辑任意图文的时候,把收藏的部分快速加入编辑区域,特别适合常用的模板例如关注,签名,引导原文阅读这些部分。
检查自己是否可能发生中枢神经功能损害
1、是否觉得需要长时间使用网络才感到满足?
2、没有上网时身体是否会有颤抖迹象?
3、是否有幻想或梦到互联网?
4、手指头是否有不自主地敲打键盘的动作?
5、是否看到任何名字时都萌发加上电子邮件“@”字符的冲动?
⑻ 网络舆情预警的方法有哪些
现在大部分的舆情系统都能够自动预警,部分截图如下:
图片来源:知于大数据
网络舆情预警一般都用舆情系统来监测,知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免费注册,免费试用,一个关键词200元一年,数据全,覆盖广,真正解决大家问题!
⑼ 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机上瘾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机上瘾?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近日,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每天玩手机花费了3小时,全球排名第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人开始正视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如何判定自己是不是手机上瘾?
以下编译自 Young, Kimberly S. 的手机成瘾评量表
1. 你会发现使用手机时间超过原先预计的时间吗?
2. 你会放下该完成或正在执行的事而将时间用来使用手机吗?
3. 你对手机讯息的兴奋感或期待远胜于其他人际互动吗?
4. 你会在手机上结交新朋友吗?
5. 你会因为使用手机而被家人朋友抱怨或指责吗?
6. 你会因为使用手机而上学或上班迟到早退或缺勤吗?
7. 你会每几个小时就不自主的检查脸书或line电子邮件信箱等社群软件吗?
8. 你会因为使用手机而使工作表现失常或成绩退步吗?
9. 当有人问你使用手机做些什么时,会有所防卫或隐瞒吗?
10. 你会使用手机寻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藉吗?
11. 你会迫不及待的一早起床便提前使用手机或上床前才将手机关机吗?
12. 你会觉得少了使用手机,人生是黑白的吗?
13. 若有人在你使用手机时打扰你,或建议你缩短使用次数你会愤怒吗?
14. 你会因为使用手机而牺牲或缩短晚上的睡眠吗?
15. 你会在脱机时仍然对使用手机的内容念念不忘吗?
16. 当你使用手机时会一再延长自己的使用时间和次数频率吗?
17. 你曾尝试缩减使用手机时间或不使用手机却失败的经验吗?
18. 你会试着隐瞒自己使用手机时数或传讯内容吗?
19. 你会选择把时间花在使用手机而不想出门吗?
20. 你会因为在一天当中没使用手机而心情郁闷、易怒或心神不宁吗?
根据上述评量表,将每题分数相加(几乎不会1分、偶尔2分、常常3分、大部分4 分、总是如此5分),所得的总分就是“手机偏好指数”。分数结果分析如下:
1.正常级(20-49 分):属于正常的行为,虽然有时候会花了些时间在使用手机上消磨,但还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2.预警级(50-79 分):正遭遇到因使用手机而引起的问题,虽然并非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还是应该正视网络带来的人生冲击。要有警觉,并开始改变习惯!
3.危险级(80-100 分):网络使用情形已成为严重的生活问题,应该评估使用手机带来的影响,并且找出病态性成瘾的根源。或许已经成为成瘾者,恐怕需要很强的自制力才能回复常态。建议赶快找专家协助。
手机上瘾症状:
1、手机一旦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就开始烦躁不安。
2、睡觉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床头柜甚至是枕边。
3、到处找手机,最后发现就在自己的手里。
4、产生幻觉,总感觉手机铃声一直在耳边响。
5、莫名地喜欢上“滑动解锁”的动作,感觉很过瘾。
6、走路时也不忘玩手机。
7、还没到月末,手机流量就莫名其妙的没了。
8、聚会时低头玩手机。
9、一个人从不觉得无聊,反正可以玩手机。
10、只有在乘飞机的时候才会手机关机,否则绝不关机。
11、听到别人手机震动或者手机铃响,就下意识的看看是不是自己的。
手机上瘾危害:
视力模糊。没有安全感。头痛。不喜欢眼神交流。与亲朋聚会减少,越来越内向孤独。弯腰驼背。大人常顾着玩手机,顾不上孩子,导致对孩子关心变少,有的甚至因为玩手机没留意孩子,导致孩子走丢。因为走路等不注意路面而致命。
1.如果智能手机不能随时浏览信息,我会感到不舒服。
2.如果无法通过智能手机搜索信息,我会感到气恼
3.如果智能手机无法查看新闻(比如事件、天气等),我会感到焦虑。
4.如果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出现问题,我会感到气恼
5.如果手机没电了会很可怕。
6.如果手机余额即将不足或数据流量将耗光,我会抓狂
7.到了一个地方后,首先会查看是否能连上WiFi。
8.如果智能手机无法使用,我会担心被困在某地。
9.如果有一段时间无法翻看手机,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看手机欲望
“手机上瘾症”是指人们依赖手机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手机不在身边就觉得没着没落的;担心手机没信号,时不时掏出来看一下;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等。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的恰拉尔·耶尔德勒姆等人的问卷调查发现,女性出现“手机上瘾症”的几率比男性高3.6倍,当“手机上瘾症”开始干扰人的精神心理健康时,就不得不注意了。
为此,科学家总结出了20道题,大家不妨自测是否有“手机上瘾症”。每道题的评分范围为1~7分,其中1分为非常不认同,7分为非常同意。
1.如果智能手机不能随时浏览信息,我会感到不舒服。
2.如果无法通过智能手机搜索信息,我会感到气恼。
3.如果智能手机无法查看新闻(比如事件、天气等),我会感到焦虑。
4.如果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出现问题,我会感到气恼。
5.如果手机没电了会很可怕。
6.如果手机余额即将不足或数据流量将耗光,我会抓狂。
7.到了一个地方后,首先会查看是否能连上WiFi。
8.如果智能手机无法使用,我会担心被困在某地。
9.如果有一段时间无法翻看手机,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看手机欲望。
以下测试题是假设你没有带手机时,是否会出现的状况。
10.我无法随时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因此会感到焦虑。
11.家人或朋友无法找到我,我会感到担心。
12.我不能接收短信或电话,所以会感到紧张。
13.无法同家人或朋友一直保持联系,我会焦虑。
14.无法确定是否有人找我,所以我会感到紧张。
15.同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将中断,所以我会感到焦虑。
16.无法随时与网友联系,我会感到紧张。
17.无法从社交媒体和网络世界获取最新资讯,我就会感到紧张。
18.不能及时收到通知或提醒,我就会感觉不方便。
19.不能接收查看邮件信息,我会感到焦虑。
20.不知道去做什么,所以感觉很别扭。
评分标准:20~60分,有轻度“手机上瘾症”。60~100分,中度“手机上瘾症”。100分以上,则患有严重“手机上瘾症”。建议有轻度或中度“手机上瘾症”的人,每天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使用手机,而是用固定电话,或尽量把手机转接到固定电话上,尽量增加一些与朋友或家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摆脱“手机上瘾症”了。如果对手机严重依赖,最好请医生协助解决。
你是否沉迷于手机?让专家告诉你一些手机成瘾的早期标志:
1. 没有原因,却一直查看手机消息
2. 一想到没有手机,就心情焦虑、坐立不安
3. 躲避人际交往,却愿意将大把的时间用在手机上
4. 半夜醒来看手机
5. 因过长时间使用手机,导致学习或工作表现退步
6. 易因邮件和手机app而分心
像毒品得戒,还是现代人的过度夸大?
有少数国家开始就手机使用颁布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