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营销 > 被网络游戏害惨是哪些人

被网络游戏害惨是哪些人

发布时间:2023-02-13 13:15:47

Ⅰ 网络游戏,毁掉多少

网络游戏并没有毁掉人,毁掉人的只是自己罢了,只是将这个锅摔给了网络游戏。既然没有网络游戏的存在,也会有其他东西来毁掉他的。

Ⅱ 中国因为网络而死人的事例

因为网络而自杀的案例

Ⅲ “上网”受害事实案例及分析

一个晴朗而血色的清晨,一幕荒诞而真实的惨剧。

一名沉溺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13岁男孩小艺(化名),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当时目睹这一惨剧的一位清洁工,事后这样向半月谈记者感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样一种奇怪的自杀,设计好那么标准的飞天姿势,而且带着笑脸,毫无痛苦!”

近一时期,天津海河人家被这个花季少年的殒命深深地震撼着。在有“电子海洛因”之称的网络游戏世界里,近年来多少懵懂花季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或荒废学业,或离家出走,或灵魂出窍。当一些网络游戏公司为不断积累的财富资本频频举杯,分享这个数字娱乐产业快速膨胀的盛宴时,我们不禁忧思:谁该为其中遗落的社会责任和公共理性埋单?

四页遗书,都留给虚拟英雄,独不见亲人名字

尽管小艺之死已有一段时间,精神受到极大创伤的家人至今还沉浸在哀伤之中。今年5月16日,一个霪雨霏霏的下午,半月谈记者再次访问小艺的家人。他们一家刚刚搬离海河外滩那个“伤心之地”,暂时移居别处。

拿着小艺的4页遗书,供职于烟草部门的父亲对记者说:“那天小艺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可是他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似乎永远定格在那天早晨小艺离开家里的背影:早上六点半,小艺像往常一样吃完早饭,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在21层楼梯口逗留了一会儿,走进下楼的电梯,下到15层后他又走出电梯,返身走进另一部上楼电梯到了顶层,攀登铁梯,推开天窗爬上了楼顶,在那里他写下了4页遗书后,便出现了令亲人心碎、世人惊愕的一幕。大厦电梯监控系统的录像印证了这个过程。

记者翻看了小艺留下的遗书,4页遗书里写下了很多游戏世界里的人物名字,落款为“守望者绝笔”。记者摘选了部分内容:

“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相信会有转生,会有天堂、地狱,来世如果我还是人,我一定会是最好的孩子的!”

“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我崇拜的是S.H.E、守望者,他们让我享受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我有三个知心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我在那儿可以更快乐。”

“师父,小徒弟走了,没有人能为您解气了,我真遗憾。以后,你要高兴地活着哦!”

“给暗夜小组们的朋友:保护好大自然,好好学习,好好玩,好好生活哦!”

据记者了解,小艺在遗书中提到的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都是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中的人物。暗夜是这款有名的网络游戏中的一个种族名称,守望者则是这一种族中的英雄,也是小艺在游戏中的虚拟角色。而暗夜小组则是小艺和其他四位爱玩网络游戏同学的代称。

4本笔记,懵懂少年把自己全部融进了“神魔、精灵”世界

初二学生小艺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跟姥姥长大。小艺三岁时就爱看《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连环画册,能复述很多故事,是亲人们的掌上明珠。

小艺的父亲介绍,小艺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进入重点中学以后,初一第一学期功课还都八九十分,第二学期明显下降,进入初二成绩直线下滑,除了数学仍考了98分,语文、英语、物理都不及格了,后来才发觉小艺迷上了网吧。

小艺学校的老师对记者说:我们也很无奈,一个老师面对50多名学生,如果班上有几名“小网迷”,经常不上课、不完成作业,班里的成绩总体下降,老师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有时还要上网吧找学生、找家长,实在是力不从心。

小艺的父亲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孩子就像染上了毒瘾似的不能自拔,我们很着急,但我俩都不懂电脑,也不知道怎样沟通才能转移孩子的迷恋。”

有次小艺失踪了,两天一夜不见人影,小艺的父亲和母亲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去寻找。他们在一家网吧把他找回家,批评他不能再这样下去啦。小艺哭着说:“我错了,我一定改!”

尽管小艺屡次保证不再进网吧,但这位13岁少年没能控制住自己,之后连着两天小艺又失踪了。父母亲又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在另一家网吧终于找到了他。

小艺的父亲向半月谈记者回忆那天的情景:孩子已两天没吃饭了,脸色苍白,浑身都软了。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张50元的会员卡,身边有许多穿着校服的学生。当时我们十分生气,我找到老板说:“国家有法令规定不准未成年人进网吧,你为什么还发展孩子当会员,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老板只说了句“我不知道他还未成年”,让把会员卡退了,便走了。

小艺的父亲说,我们最后一次把小艺拉回家已是下午3点钟了,小艺哭着说:“我中了网络游戏的毒害,我管不住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了。”

半月谈记者在小艺家人手中拿到的四个笔记本,洋洋数万言,都是小艺亲手抄写下的网络游戏故事,其中内容大多以第一人称述说,情节充满了游戏的魔幻色彩。小艺自己扮演《守望者传》《英雄年代》故事中的主角,把自己全部融进了“神魔、精灵”世界。文中多次记录了“我”肉体死亡、灵魂升天的经历。

专家访谈

是谁把孩子从“现实”逼进“虚拟”

“儿子的自杀可能模仿了网络游戏中的情景!”小艺的父亲推断。

“青少年喜欢新、奇,渴望了解未知的世界,而目前流行的大型角色扮演在线游戏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5月17日,在北京赛迪大厦,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秘书处刘珉在接受半月谈专访时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现在的学生普遍课业负担很重,很多孩子没了“自我”,活得很累很压抑,而又缺乏必要的宣泄途径,只有在游戏中没有人强迫你去做功课,这个环境对孩子们很有吸引力。

刘珉分析,网络游戏吸引人有两大要素:一是交互性,一是情节抓人。在网络游戏里孩子能体验到许多极限感受,如可以目击血雨腥风的杀戮场景,发泄不快心理;可以过关斩将,感受崇拜者的眼光;可以和上千人同时边打边聊,交上一些天南地北的朋友。

刘珉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过一次调查,“你认为游戏中的成功与现实中的成功哪个更重要?”结果,70%~80%的学生认为一样重要。由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操作、探索做得比成年人还好,很容易在网络游戏中寻找现实生活中失落的自信和后来居上舍我其谁的满足感、成就感。

据半月谈记者了解,现在很多网络游戏都打出“侠客”、“英雄”以及拯救世界的字眼来吸引青少年。“网络游戏虚幻的情节和侠义精神,很容易让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兴趣。”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詹启生感叹地说,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这比通过学业获得尊重来得容易,而且又有乐趣,很容易上瘾。

有各种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有大约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师范大学沈绮云教授从2001年开始就着手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她对半月谈记者说,目前80%以上的网络游戏是进口的,其中游戏中魔幻、武侠内容的又占了一半以上,暴力内容比较突出,PK(玩家杀人)几乎占到8成以上。如在作战格斗类游戏中,两方或者多方对垒,以消灭对方为目的,血腥、暴力的画面频频出现,画面和音乐也极力渲染。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大量接触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会习以为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往往想到用游戏里的方式解决,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沈绮云教授举例说,某地曾有两个孩子为了要钱杀死了几个亲人,当这两个孩子被抓到的时候,似乎对生命的毁灭一点不感到沉痛,说自己砍杀的时候满脑子里都是游戏中的场景。

“在网络游戏创造的非常宽松的虚拟世界,你可以随意地杀人、放火,可以结婚、恋爱,而这一切都不必承担任何后果和责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这里很容易被扭曲。”天津市社科院副研究员关颖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一些网络游戏创造的魔幻色彩,甚至能控制青少年的意志和思维,让他们在现实与虚拟中游走。

记者在京津两地采访中,一些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地指出,青少年容易对网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网络游戏上瘾就如同吸毒、赌博一样难以根治。他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聊天、游戏得心应手,对现实世界里的事物和人际交往却毫不关心,容易引发性格上的孤僻、怪异和暴躁等心理问题。

“游戏商就要追逐最大的经济效益?”

民建中央秘书长张皎透露,近几年,网络游戏玩家已从最初的几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300万人,去年网络游戏产业年产值达到24.7亿元,预计到2009年将达到109.6亿元。网络游戏产业有望成为继短信之后的第二个新增长点。张皎预言,网络游戏在未来5年仍将保持34.7%的年复合增长率,2009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

虽然我国网络游戏起步仅10年,但已形成了一个强势新产业,造就了一个个“富豪”传奇,诞生了盛大、九城、网易等一批实力企业。靠代理韩国游戏《传奇》起家的盛大,更是上演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部“传奇”:短短5年间,从50万元起步,依靠收费游戏,盛大一跃成为纳斯达克的“新宠”。

面对如此诱人的“利润蛋糕”,很多游戏开发商趋之若鹜,挥舞着刀叉前来分食。很多贴着绿色标签实为暴力、血腥的网络游戏在一些网吧里流行,很多青少年纷纷拿着父母的血汗钱砸向网络游戏这个无底洞。

半月谈记者最近在一些卖游戏软件的小店里暗访,发现很多青少年是这里的常客。据卖软件的老板介绍,《魔兽世界》、《英雄城市》、《万王之王》、《传奇》、《龙族》等网络游戏卖得比较火,最多一天能卖100多张。

在一些网吧里,记者发现真正上网浏览信息的人很少,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在玩各种充满杀戮、格斗情节的网络游戏。一位网吧老板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网吧不靠游戏支撑,根本活不下去。”天津某游戏公司的设计人员一语道破天机:“不能让人上瘾的游戏就不是好游戏,游戏商就要追逐最大的经济效益,目标自然是让更多的人一玩上便欲罢不能。”

调查

尽管网络游戏日益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新“宠儿”,但终究是柄双刃剑。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我国目前网络游戏用户16岁至30岁的占全部网络游戏用户的87.4%。沈绮云对北京市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患网络成瘾综合征的比例是14.8%。记不清小艺是第几个被网络游戏“黑洞”吞噬的生命:

2004年3月29日,因上网玩游戏时发生争执,重庆永川市一名15岁男孩被一名17岁男孩刺死;

3月31日,重庆沙坪坝区回龙镇3名学生通宵上网后在铁轨上打瞌睡,其中两名被火车轧死;

7月8日,湖北省襄樊市两名年轻人模仿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将一名流浪儿童杀死……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可以找到很多原因,如家庭教育缺失,教育模式过于呆板,趣味性不强,人性化不够,网吧管理苍白无力等,但网络游戏开发公司难辞其咎。尽管它们信誓旦旦,这些网络游戏是健康的,是绿色的,但事实上,这些漂亮的解释在少年玩家的鼠标键盘中被敲得粉碎。

对此,天津社科院社会问题专家王来华严厉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数以万计因网络游戏支离破碎的家庭,成就了网络游戏开发公司“资本的积累”和“财富的膨胀”,是千千万万个深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青少年,烹制了网络游戏开发公司资本的盛宴。

“没有人想妖魔化网络游戏。但是,如果为了这一产业的繁荣,拿2300万网络游戏玩家和数百万青少年的未来作为代价,这是愚蠢和不负责任的。”天津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詹启生尖锐地说。

拿什么拯救你,游走在虚拟世界里的青春

面对社会日益强烈的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担忧,网络游戏产业俨然已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我国加强了对网络游戏的审查、监管。去年文化部成立了进口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委员会,并制定了十项审查内容。

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在坚持审查制度的同时,推出更严格、更具强制性的游戏分级标准势在必行。沈绮云说,我国游戏玩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网络游戏分级的需求更紧迫,否则积累的问题就越多,解决起来的难度也就越大。

刘珉认为,分级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工作,至少起到三方面作用:

一是未成年人及家长在选择游戏产品时更有针对性。二是有利于开发商和运营商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机构“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来作为游戏分级组织,韩国不允许在16岁以下的游戏中出现PK。三是规范销售商的行为。现在的游戏分销渠道芜杂,有软件专卖店、网吧、小超市等,青少年很容易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游戏的资讯。

游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的,有的进口游戏甚至带有文化侵略的色彩。尽管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对网络游戏软件的进口比较慎重,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引进版的网络游戏仍难免包含着一些不健康的成分,至少,“舶来品”中难觅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是不能禁止也禁止不了的。”针对目前国内游戏软件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沈绮云提出,只有开发出本土化、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优秀网络游戏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举。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去年底正式启动“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根据计划,从2004年开始到2008年,我国将投资10亿至20亿元人民币,开发出版100种优秀大型民族网络游戏出版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网络游戏遭遇人才瓶颈,已成影响民族网络游戏产业纵深发展重要因素。有人断言,这个行业真正懂得技术的人才大约只有3000人,缺口在10万人以上。

“现在关键是要培养游戏人才的责任感,让他们通过虚拟世界的人物,张扬理想精神,宣传真善美。”天津游戏学院刘卫东老师说,针对社会上对网络游戏“爱恨交加”的心态,天津游戏学院在学员学习第一门功课《游戏策划与架构》时,就向学员强调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职业道德等思想,鼓励学员多挖掘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题材,使学员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文化责任。

“通过小艺的悲剧,我们也应好好反思一下学校、家庭的教育得失。”心理教育学专家李晖说,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未成年人这个群体,如果缺少了正确引导,青少年这种获取知识、满足欲望的心理就很可能演变成网络成瘾,甚至误入歧途。“家长要学会积极聆听。”刘珉强调,现在的家长不知道怎样去与孩子平等沟通,家长最大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更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要真正走进网络游戏小玩家的心灵。

Ⅳ 网络游戏,毁掉多少孩子

网络游戏毁掉了50w孩子。

是父母的问题。过去是电视剧,然后是小说,现在是游戏。都只不过证明父母的无能罢了。

在消费方面,腾讯规定,未满8周岁用户禁止使用游戏付费服务;8-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月累计充值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18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月累计充值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主要优势:

在游戏时段及时长上,未成年人在每日22时至次日8时将被禁止使用小游戏服务。法定节假日未成年用户单日游戏时长累计则限制在3小时内,非节假日限制在1.5小时内。

Ⅳ 因网络游戏失去生命的人的故事

PK少年:杀人只是游戏

PK少年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起悲惨的网络血案由此发生。

一个人能否在被多次杀死后还能再次复仇呢?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这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由此可以看出,现实与虚拟是泾渭分明的,话虽如此,但是在网络游戏中杀红了眼的玩家却往往对二者混淆不清,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前不久,四川省什坊市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因网络游戏而引发的血案,也许会为你提供一定的答案。

作为一起血案的见证人,刘洵至今也无法忘记那个可怕的深夜,正在他宿舍里休息的好友古世龙被四名少年用刀杀死了。通过现场勘察和对目击者刘洵进行询问,警方初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四个年轻人,并且其中有人与死者古世龙相识,犯罪动机很可能是报复杀人。那么古世龙与这四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过节儿呢?据古世龙的同事和亲人介绍,古世龙平常除了上班以外就是玩网络游戏,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际活动,与别人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

就在办案人员对古世龙的遇害原因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个重要的信息显示,案发当晚,一个名叫唐亮的年轻人曾经在网上扬言要教训古世龙。办案人员迅速将调查的重点集中到唐亮的身上。通过调查,办案人员得知,唐亮在当地是有名的网络游戏高手,平时总是呆在网吧忙于厮杀,案发前与古世龙有过网上交手的经历,案发后,突然失去踪迹。根据这些信息,办案人员认为唐亮具有重大犯罪嫌疑。尽管不相信唐亮会因为网络游戏而杀人,但是唐亮的突然离家出走还是引起了父母的怀疑,因为唐亮平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基本上每天都呆在附近的网吧里。只要一天不打电子游戏就心里不安逸,整天都是这个样子。儿子放弃网络游戏而突然离家出走,真的是因为杀了人吗?为了早日弄清真相,唐亮的父母答应,配合办案人员,想办法与儿子取得联系。

案发第四天,唐亮和其他三名涉嫌杀害古世龙的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在办案人员对这四个人的讯问中,四个人虽然都承认古世龙之死是他们持刀行兇的结果,但是却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原本只是想教训一下古世龙,并没有真正想杀死他,现在的结果,完全是一个意外。谈到自己想教训古世龙的动机,四个人的说法令办案人员深感意外。

唐亮是当地一所中学的学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他就想尽办法逃学,后来干脆退学不念了,全天候地呆在网吧里,一门心思地玩游戏。由于日复一日在网吧里拼命地玩游戏,唐亮最终成为了当地一名网络游戏高手。

除了唐亮之外,在当地还有一位网络游戏高手,这个人就是本案中的死者古世龙。古世龙之所以成为网络游戏高手,同样也是长期在网上厮杀的结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唐亮和古世龙是很好的朋友,唐亮最初开始玩网络游戏,还是跟着古世龙一起学的,应该说在网络游戏方面,古世龙还是唐亮的启蒙老师。现实生活当中虽然如此,但是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二人却是谁也不服谁,相互随时等待着一场殊死较量的到来。终于,在一次不期而遇的厮杀中,两个人在网络游戏当中的战争开始了。
唐亮的朋友田里说:“因为唐亮在网中杀了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帮他的朋友在网中把唐亮给杀了,唐亮就开始骂古世龙说我们是朋友你为什么要杀我,古世龙就说他还是我的朋友呢,如果你再杀他我们朋友也没得做,然后唐亮说不做就不做,就开始在网中杀古世龙的朋友,古世龙就开始在网中杀唐亮。网络游戏中两人的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网络游戏中唐亮娶了一个虚拟的老婆,然而这样的好事却遭到了古世龙的干涉。在网中唐亮的‘老婆’被古世龙骂走了。”

网络中的新仇旧恨终于在战争中爆发,然而第一次较量唐亮就输给了古世龙,第二次较量依然是唐亮告败,第三次唐亮还是没有赢。在网络游戏中,唐亮被古世龙杀死过20多次。屡战屡败之后,有些气馁的唐亮原本打算暂时退却,等以后有机会再卷土重来,然而古世龙在网上警告他,让他退出游戏世界,这让唐亮改变了自己的决定。

终于,在被古世龙在网络游戏中杀死23次之后,唐亮决定叫上几个平时一起玩网络游戏的兄弟,去找到现实当中的古世龙,好好教训他一顿。一场虚拟世界里的厮杀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现实当中的厮杀,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CCTV《共同关注》)

一名高三学生在一家网吧玩游戏时不幸猝死。经医生现场鉴定,这名学生猝死时脸色发白,心跳、脉搏、瞳孔反射等生命体征全无,属于典型的因过度兴奋而引发心脏病的死亡!

Ⅵ 马化腾做得游戏害了多少青少年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网络游戏又一次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诸多家庭的“心腹之患”,游戏已经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害群之马”,具体如下:

沉迷网络,影响学业。由于手机的普及以及4g技术(接下去就是5g技术)的应用,当前的网络游戏功能正变得日益强大,其充满诱惑的竞技功能几乎让每一位涉足的青少年“不能自拔”,几乎就成了他们的“精神毒品”,相比较下,学业在网络游戏面前变得毫无吸引力,家长的约束也正变得“苍白无力”,可以说,至少有一半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都曾遭受过或正遭受网络游戏的冲击,孩子的学业成绩受到影响,家庭中家长和孩子的大部分冲突就是因此而起,很多家长都有过像“防贼一样防孩子玩游戏”的经历。另外,据传,每年高校劝退学生中绝大部份是因为大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引起的。
崇尚色暴,影响三观。当前的很多游戏都充斥着暴力和情色。战争游戏、斗殴游戏、暗杀游戏、情色游戏,它们正潜移默化的告诉我们的青少年,要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骗、偷、抢、杀成为“成功的秘诀”,这些行为经常性反复的呈现逐渐让青少年们迷失了网络和现实的区别,成为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三观。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很多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打架斗殴、校园欺凌甚至猥亵强奸未成年人等案例,都是源自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来的“三观”的负面影响。
夜以继日,影响健康。由于网络游戏的“魅力”,一旦青少年染上网瘾,其结果是不但侵占本来用于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会“挤出”所有时间、甚至是睡眠时间玩游戏,经常是夜里“废寝忘食、斗志昂扬”、白天“无精打采、精疲力竭”,长期下来,这些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视力明显低于同龄人。曾经在网上还曝光了有未成年人持续上网最后“突发死”的多起案例。
挥金如土,影响安定。网络公司设计网络游戏的目的就是赚钱,越是热门的游戏,利润也就越高,这也成为未成年人玩游戏的唯一瓶颈。有些青少年就是为了能够继续玩游戏,“铤而走险”,走上了诈骗、抢劫等犯罪的道路。同时,随着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代化交易结算技术的引入,网上支付正变得越来越方便,在家庭中,一旦被孩子知道了父母支付控件的密码,后果不堪设想。曾有多起案例,在孩子“破解” 了父母银行卡的密码的情况下,孩子在短短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花完了父母几十年的积蓄。
兴趣单一,影响综素。当前,在学生的学业负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在网络游戏的冲击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据专家研究,沉迷网游的学生明显在缺少除学业外的其他爱好,原因很简单,这些孩子所能支配的时间基本都用于了网游。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就是一句空话。
综上所述,沉迷网游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若不解决,将会民族复兴大业,尤其是当前“去中国化”的国际环境下,需要我们的年轻的一代挑起大梁,而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最大的障碍。

Ⅶ 网络游戏害人事例100字

今天我再写些刚刚发生在我身边的玩网络游戏+抽烟喝酒的血与泪的真实记录。我相信这份痛可以告诫身边的人,
此时此刻所有人倾尽了全力,但是我的这位亲人已经去世了,他才25岁。血与泪都埋在凌晨。
表面上看是乘坐酗酒的摩托车司机的车,而受牵连被车撞身亡。但是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网络游戏+抽烟喝酒。我的小弟人很好的。家里买了一只小兔,换做一般人,可能都养不活,可是我的这位小弟把兔子养到半个人高。(有这么大)

可是这么好的人儿,却从小被网络游戏和一些粘染恶习的小伙子包围,全家人都劝不动,甚至他的妈妈为了了解孩子的心,也会和他一起玩网络游戏,从各个角度开导它,一直陪在他身边。可是戒掉网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蚕食掉他小小年纪宝贵的青春,因此这期间的小学教育,初中,高中教育被耽误了,成绩一直都很不理想。后来,高考也不好。再加上网络游戏近些年热度不降反升,网络游戏一直如魔影跟随在他身边。再加上他长大了,走上社会,接触到了更多更加有毒害的烟酒,让他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整天和一帮好烟酒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
所以,不要再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去换取网络游戏带来的虚无快感了!要是从小就拒绝网络游戏,从小就把时间都花在学习知识上,他就不会无知到用魔鬼般的烟酒去**和糟蹋自己!!更不会整天和好烟酒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更不会乘坐这样酗酒的朋友的摩托车!!!!

Ⅷ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犯罪的案例

【玉林市博白县公安局龙潭派出所青少年盗窃案案例】2009年10月10日早上6时许,广西玉林博白县公安局龙潭派出所接到辖区内群众报警,称其美好超市被人翻墙入内盗走部分现金及香烟等物品,具体损失不详。

接警后,民警经过走访了解到,约半小时前有人看见3名可疑少年提了一只纤维袋子从报案人家门口的巷道出去了,而且目击者还认识其中一名少年李某15岁的儿子李某某。根据现场的情况,民警断定该案应系未成年人作案。

就在民警正在进一步调查时,又有群众反映3名少年并没有向镇外方向逃离,而是提着那只袋子龙中大路往龙潭中学走了。根据线索,由失主带路,民警在龙潭中学内将3名少年抓获。

经查,3名少年(张某十六岁、李某某十五岁、吴某十六岁)都是龙潭中学的在校生,于几天前离家并逃学外出上网,他们在浪花网吧花光身上所有的钱之后还想弄点钱继续上网。于是,其中有一名少年(李某)想到盗窃美好超市,便提议前去看看。

3人到超市后发现,超市大门紧锁没有人。于是,3人便合谋翻墙进入超市实施盗窃。谁知超市里居然没有多少现金,于是他们便“就地取材”,用小卖部里的纤维袋子将香烟、火腿肠、方便面、饮料等盛了半袋子后仓皇逃离现场。由于在街口被人发现,三人便快速地往学校的路回去,没想到却被民警和失主逮了个正着。


【玉林市博白县亚山派出所青少年抢劫案案例】2009年1月20日下午5点左右,王东和李强从网吧出来,身上仅有的20块钱只够他们吃顿晚饭了,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呢?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铤而走险,找个有钱的同学,抢点钱。

当天晚上8点左右,李东和王强埋伏在学校附近的一条小路上,外出的同学陆陆续续回学校了,突然隔壁班陈刚引起了他俩的注意,听说陈刚家挺有钱的,开学的时候还是还是他爸爸开小车把他送到学校的,他俩决定就找陈刚下手,王东从地捡起一块砖,和李强一起悄悄地从陈刚后面跟了上去,随后两人互相使了一下眼色,李强冲上去一手搂住陈刚的脖子,一手捂住他的嘴巴。

陈刚想反抗,王东举起手中的砖块威胁说:不要动,我们是求财的,再动我砸死你!两人把陈刚拖进了边上的树林,逼陈刚把身上的钱拿出来,陈刚不肯,李强就随手给了他一个耳光,陈刚还是不肯,王东举起手里的砖头就砸在他头上,流血了,陈刚不敢反抗了,李强上去从陈刚的上衣口袋搜出了50元现金。

这时,前面好像有人(注:系附近某电子厂员工杨某下班回家路过)经过,王东和李强拿着钱赶紧逃走了,陈刚找到同班同学胡某,把自己被人抢劫的事情告诉了他们,胡某随即拿出自己的手机报警。

民警迅速展开了调查,两个小时后,民警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把正在上网的王东和李强抓获,两人对抢劫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法医鉴定:陈刚头部的损伤已构成人体轻微伤。

(8)被网络游戏害惨是哪些人扩展阅读:

网络游戏不仅仅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还深刻地影响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领域。

第一、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大量案例已经证明,上网成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甚至出现个别青少年几天几夜在网吧游戏因疲劳过度而猝死的极端事件。

陶醉在网络游戏中的青少年往 往深陷网吧不能自拔,劳心劳神。即便他们离开网络游戏,也常会出现头晕、眼花、食欲下降等各种症状。

第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专家指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由于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其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在心理 上则表现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抑郁性神经症。

这些青少年虽然能通过虚拟世界中的打拼、搏杀获 得心理上的满足,但他们无法从中提高自己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沉迷网络游戏的人一旦回到实际生活中,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以致他们在现实的困难面前总是选择逃避。

第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业。

学生上网成瘾造成学习成绩不合格而最终被迫退学的报道,这些年来屡见各种媒体。

相关数据表明,目前网络游戏玩家中每天玩 3 小时以下的仅占 26. 17%,玩 3 至 6小时的占 28. 17%,而每天玩到 6 小时以上的竟高达 45 . 65% 。

第四、诱发青少年误入犯罪歧途。

对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行为自控能力还较弱的青少年而言,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情节极可能成为引发他们犯罪的诱因。

在我国,2001 年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占总犯罪率的 0. 6%,2002 年 增加到 7%,2003 年达到 13 %,而到 2004 年已升至 21%。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最主要的两个场所,老师和家长与青少年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关系也最为密切。因此,老师和家长应义不容辞地发挥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力军作用。

在防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各种措施中,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明确限定孩子每天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都是必要的。

Ⅸ 青少年因网络游戏而造成犯罪的案例

网瘾少年锤杀奶奶犯下忤逆血案

一名19岁的少年为了要钱上网,不惜用铁锤砸死把他一手抚养成人的奶奶,并在奶奶没有了呼吸之后若无其事拿着钱去上网。12月19日,如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王金,这起因沉迷网络引发的忤逆惨案令世人震惊,敲响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警钟。
孙子杀害奶奶,小镇发生人伦惨案
12月9日下午7时许,如东警方接到报警,73岁的老婆婆徐某在家中三楼被人杀害。警方现场勘查后发现,受害人徐某身上的钱包被人放在三楼西房间的木箱子上,里面的钱全部不见了。 经法医鉴定,受害人系被他人用钝器打击头部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由于现场门、窗均完好无损,家中其他地方并未有翻动的痕迹,警方初步排除了外人谋财害命的可能,遂将目光锁定在受害人抱养的孙子身上,王金平时不务正业,经常上网,都是深更半夜回家,用起钱来也比较厉害。
为此,公安机关派人到王金经常出现的网吧蹲点守候,当晚10时许,王金在一网吧上网时被抓获归案,当时王金还穿着沾染着奶奶血迹的鞋子。话不投机锤杀奶奶,作案手段骇人听闻
犯罪嫌疑人王金归案后交待了自己杀人的起因及过程。由于沉溺于网络,王金经常受到奶奶的教育,奶奶是个哑巴,王金每次觉得很不耐烦。案发当天吃过午饭后,奶奶又因为孙子前天晚上上网晚归,而且弄坏窗户进屋的事情打哑语手势责怪他。王金当时便和奶奶顶撞起来,气急之下奶奶拿起锄头打了孙子一下,王金便拿起一把铁锤击打奶奶的头部,奶奶当即瘫倒在地,王金又接着用铁锤连击奶奶头部数下,直到奶奶嘴、鼻、耳等多处流血了才扔下铁锤。下楼后不久,身无分文的王金又回到三楼,从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奶奶身上拿走了钱包,里面共有140多元钱。紧接着,王金把铁锤装进放在西房门口纸箱里的书包内,连衣服鞋子都没顾得上换,就出门去了网吧。
农村青少年犯罪令人忧
杀害奶奶后不想到逃窜,却仍然若无其事继续流连网吧,王金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让人匪夷所思。
记者了解到,农村地区的青少年犯罪不少都是20岁不到的无业青年,尤其以侵财型、暴力型犯罪突出,犯罪组织形式具有团伙性。为了上网或者到娱乐场所潇洒走一回,结伙抢劫、敲诈勒索,甚至达到丧心病狂的程度。
办案检察官向记者痛心地介绍说,和城市孩子不同,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和没有文化、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约束,肆无忌惮、心态扭曲。
在农村,像王金这样辍学在家的无业青少年为数不少,长大后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学习,网吧成了他们空虚生活的主要寄托,不是成天玩游戏,就是聊天,一天吃喝拉撒都泡在网吧里,没有钱了就靠偷抢,甚至拉帮结派,成立小团体。大量的案例证明,疯狂上网已经导致青少年亲情淡漠,他们往往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事物,从而形成暴力、乖戾的人格以致酿成悲剧。

Ⅹ 有没有网络游戏危害少年的例子

2004年12月27日,天津一名十三岁的花季少年张潇艺在网吧连续上网36个小时后,从24层高楼顶部跳楼自杀身亡。此后,张潇艺的父母将神州奥美网络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6月9日下午,朝阳法院就此案进行了庭前谈话,到庭的原告方有张潇艺的父亲及其委托的律师,被告方则是一委托的律师和一被告公司职员。

原告在诉状中称,张潇艺在生前至少一年的时间内一直是《魔兽争霸》的消费者。《魔兽争霸》是世界知名的游戏软件开发公司美国暴雪娱乐有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 OR,以下简称暴雪公司)开发,并由神州奥美网络有限公司引进版权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电子游戏。《魔兽争霸》系列产品因为含有血腥、暴力内容被美国软件评级委员会(Entertainment Software Rating Board, ESRB)评定为“T”级,即只适合1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使用。被告在中国境内销售、经营《魔兽争霸》产品,没有以适当的方式揭示其产品的内容信息,没有如实披露其对十三岁以下儿童的有害性,消费者无法充分了解该软件的潜在危害。原告认为,虽然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游戏软件管理制度,但并不意味着被告不需要公开《魔兽争霸》系列游戏存在危害性信息的义务。被告明知《魔兽争霸》包含不适宜于未成年人的暴力、血腥等内容,并在美国被界定为不适宜13岁以下儿童使用,但是对于《魔兽争霸》的这种产品缺陷,被告在国内销售、经营时却故意隐瞒。被告的过错使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无法判断《魔兽争霸》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无法预见危害的后果。因此,张潇艺的死亡与被告的过错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应承担30%的责任。故依法要求被告赔偿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元,同时为了其他未成年人免受这款不健康游戏的伤害,判令被告对中国境内销售、经营的《魔兽争霸》游戏,在包装、说明书和游戏界面明示其暴力、血腥内容及程度;揭示《魔兽争霸》游戏在美国被确定为“13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的事实;明示“过度游戏导致沉溺、损害健康”或类似警示语,并采取技术手段防止沉溺的发生。

被告答辩称:一、作为本案被告,对于原告之子的非正常死亡不应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被告不存在侵权的事实,故不应当承担赔偿侵权损失等相关法律责任。首先,《魔兽争霸》是一款单机电脑游戏,只具有支持玩家在互联网上进行对战的功能,并非网络游戏。其属于即时战略益智类游戏,具有浓厚的玄幻色彩,其游戏故事背景,系基于虚构神话内容,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交集,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或客观存在,其内容不存在任何血腥、暴力。同时,该游戏作为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用长期依赖互联网进行游戏从而取得相应的装备和晋级,因此,不存在网络沉溺的可能性。其次

阅读全文

与被网络游戏害惨是哪些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tcl电视上奈飞网络设置 浏览:812
电脑软件dss启动出现网络关闭 浏览:928
网络爱语有哪些 浏览:17
电子商务和网络信息安全哪个好 浏览:405
全球无线市场网络设备的主要品牌 浏览:204
台式电脑网络怎么共享到手机 浏览:2
连接网络有没有不打开位置信息的 浏览:405
网络版视频下载软件 浏览:407
深圳大学网络密码怎么修改 浏览:499
无线网络信号变弱怎么办 浏览:238
强国有我网络大课堂在哪里看 浏览:502
路由器分网络无法上网 浏览:563
mif网络是什么 浏览:66
家庭网络线如何升级 浏览:113
网络安全宣传主题征文400字 浏览:639
什么是异次元网络 浏览:596
手机网络助理在哪里有 浏览:251
网络评论如何处理 浏览:17
有网没网络是路由器坏了吗 浏览:856
什么软件锁网络 浏览:68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