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相关内容有:1、网络攻击;2、信息安全;3、防抵赖问题;4、网络内部安全防范;5、网络防病毒;6、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
一、网络攻击
1、对网络的攻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服务供给和非服务攻击。从攻击的手段可以分为8类:系统入侵类攻击、缓冲区溢出类攻击、欺骗类攻击、拒绝服务类攻击、防火墙攻击、病毒类攻击、木马类攻击与后门攻击。
2、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Dependent Attrack)是指对为网络提供某种服务的服务器发起攻击,造成该服务器的“拒绝服务”,使网络工作不正常。拒绝服务类攻击(Denial-of-Service Attrack)产生的效果表现在消耗带宽、消耗计算资源、使系统和应用崩溃等方面,导致某种服务的合法使用者不能访问他有权限访问的服务。
3、非服务类攻击(Application Independent Attrack)不针对某项具体的应用设备,而是针对网络层等低级协议进行的攻击。此种攻击往往利用协议和操作系统实现协议时的漏洞来达到攻击的目的,是一种更为隐蔽而且危险的攻击手段。
二、信息安全
1、网络中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储存安全和信息传输安全。
2、信息储存安全是指如何保证静态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会被非授权的网络用户非法使用。
3、信息传输安全是指如何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
信息传输安全的主要威胁有:截获信息、窃听信息、篡改信息与伪造信息。
保证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是数据加密与解密。
三、防抵赖问题
防抵赖是指如何防止信息源用户对其自身发送的信息事后不承认,或者是用户接受信息后不认账。需要通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第三方确认等方法,来确保网络信息传输的合法性问题,防止抵赖现象的出现。
四、网络内部安全防范
网络内部的安全防范是指如何防止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有意或者无意的泄露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有害的行为。
解决网络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网络管理软件随时监控网络运行状态和用户工作状态,对极其重要的网络资源(主机、数据库、磁盘等)的使用状态进行记录和审计;另一方面是指定和完善网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用户培训并管理。
五、网络防病毒
目前的病毒可以大致分为6类: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病毒、宏病毒、混合病毒、木马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网络防病毒需要从防病毒技术和用户管理两个方面来解决。
六、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
再厉害的企业也无法避免发生网络灾难,有些是认为可避免的灾难(如管理员操作失误误删数据),有些是无法避免的灾难,如意外停电,线路损坏。支付宝和微信去年也出现过几次宕机。因此网络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实际的网络运行环境中,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可以从预防角度去避免,但是完全保证系统不出错是不太可能的。
‘贰’ 网络操作系统应当提供哪些安全保障
网络操作系统应当提供哪些安全保障如下:
身份认证:网络操作系统应该提供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和操作系统。这可以通过使用用户名和密码、双因素认证、生物识别技术等方式来实现。
访问控制:操作系统应该具备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对不同用户或用户组进行权限管理,限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和使用。这包括对文件、文件夹、应用程序和系统设置等进行权限控制。
数据保护:网络操作系统应该提供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功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能够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数据恢复。
知识拓展
网络操作系统,是一种能代替操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借由网络达到互相传递数据与各种消息,分为服务器(Server)及客户端(Client)。而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器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网络设备的共用,加以统合并控管流量,避免有瘫痪的可能性,而客户端就是有着能接收服务器所传递的数据来运用的功能,好让客户端可以清楚的搜索所需的资源。
‘叁’ 网络安全需求有哪些
网络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数据的保护需求
保护数据不被非法访问、泄露和破坏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需求。企业和个人需要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具体来说,这包括对数据库、网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防护,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二、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求
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网络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网络攻击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影响正常业务和个人生活。因此,建立稳定可靠的网络安全系统,能够抵御各种网络攻击,确保网络服务的连续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需求之一。
三 防范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的需求
网络安全还需要防范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包括勒索软件、间谍软件等,它们会破坏用户数据、窃取信息或者占用系统资源。黑客攻击则通过利用漏洞入侵系统,窃取信息或者破坏系统。因此,用户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软件、使用复杂密码等,来防范这些攻击。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件。
四、用户教育和意识培养需求
除了技术和系统层面的安全措施外,用户的教育和意识培养也是网络安全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网络攻击都是利用用户的疏忽和缺乏安全意识来进行的。因此,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识别和避免网络风险,如识别钓鱼网站、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等,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企业和组织也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整体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需求涵盖了数据的保护、网络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范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以及用户教育和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只有全面满足这些需求,才能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肆’ 网络安全涉及哪几个方面.
网络安全主要有系统安全、网络的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具体如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4)你认为网络系统需要哪些安全功能扩展阅读:
维护网络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数字证书、数字签名和基于本地或云端的杀毒软体等构成。
1、Internet防火墙
它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墙负责管理Internet和机构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在没有防火墙时,内部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暴露给Internet上的其它主机,极易受到攻击。这就意味着内部网络的安全性要由每一个主机的坚固程度来决定,并且安全性等同于其中最弱的系统。
2、VIEID
在这个网络生态系统内,每个网络用户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网络用户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拥有电子标识。除了能够增加网络安全,电子标识还可以让网络用户通过创建和应用更多可信的虚拟身份,让网络用户少记甚至完全不用去记那些烦人的密码。
3、数字证书
CA中心采用的是以数字加密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证书认证技术,通过数字证书,CA中心可以对互联网上所传输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密、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认证等各种处理,同时也能保障在数字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无法查看其中的内容。
‘伍’ 网络安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1)身份识别
(2)存取权限控制
(3)数字签名
(4)保护数据完整性
(5)审计追踪
(6)密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