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经常喝过贵州茗芽馨的湄潭翠芽的人嘛它有什么好处与作用嘛
首先:湄潭翠芽属于绿茶,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绿茶的功效与作用:茶在英国人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其二:茗芽馨这个牌子的湄潭翠芽产于贵州湄潭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其三:好处:喝湄潭翠芽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翠芽中里含的丹宁、儿茶素、维生素C、E等成分,皆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使肌肤更紧实而有弹性。
湄潭翠芽它有丰硕的维生素C、咖啡因、茶氨酸,能抗氧化、中和游离子,能去除脸上的黑斑、皱纹和黑点。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主要方法是用茶渣来洗脸,这样可以控油还有收缩毛孔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防止皮肤老化等。
‘贰’ 请问有谁听说过茗芽馨品牌的湄潭翠芽茶叶
茗芽馨品牌的翠芽属于雀舌茶,贵州的特产茶叶!作为在贵州的遵义湄潭县的人都知道,在湄潭县做湄潭翠芽品牌的公司非常多,单从一个方面来说,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喝茗芽馨品牌的湄潭翠芽茶叶的人都挺多的,反馈这品牌还是很不错的!
‘叁’ 急!!!!对于湄潭茶叶,政府都做了哪些措施
坚持龙头企业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湄潭县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组建茶产业投资担保公司,建立信誉担保机制,扶持龙头企业扩股吸纳社会资金做大做强,鼓励小加工厂联合建立股份制企业实施技改升级,招商引资新建大中型涉茶企业。建厂或技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中型龙头企业以上标准的,仍享受下列优惠政策:一是建厂或技改贷款,贴息3年;二是企业投产后按其当期实现的县级地方税收等额连续奖励3年;三是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享受试点县的优惠政策;四是优先安排产业化项目和技改项目,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获得成功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10万元、1万元;五是建厂或技改项目涉及的县级规费一律缓交。今年,完成盛兴公司名优茶加工厂、老村长集团核桃坝加工厂、栗香公司清江加工厂、天泰公司一期工程、陆圣康源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兰馨公司二期工程、南方嘉木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招商引资建设茶叶专用肥厂。
2、健全市场拓展鼓励政策。坚持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QS、ISO、HACCP认证的分别一次性奖励企业2万元。支持企业争创名牌,对“湄潭翠芽”参加“中茶杯”、“中绿杯”和国际名茶评比活动获得最高奖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万元,获得省着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驰名商标、年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年纳税达到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获得权威机构认定的中国名茶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巩固和扩大县外营销分会,帮助企业建立营销网络,搭建供销诚信平台,开设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或澳门)以销售“湄潭翠芽”为主的“遵义湄潭名特优农产品”旗舰店,对符合方案要求并验收合格的,每个补助10万元;对在地级以上城市专业市场或闹市区域开设统一标识的“湄湄翠芽”专卖店,经营一年以上的每个补助2万元。鼓励企业开展湄潭茶推介活动,凡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广告“湄潭翠芽”三个月以上的,一次性奖励企业3万元;在地级以上城市广场组织推介以“湄潭翠芽”为主题的品牌周活动,每次奖励2万元。整合资金,开辟高速公路广告线,对企业参与广告线建设的,按投资金额贴息1年;集中组织开展广西横县、安徽峨桥专业市场推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贵阳万人品茗”和“遵义国际茶博会”等。县茶业协会要会同县茶桑局、县茶乡艺术团、县旅游局等部门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让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湄潭“好山、好水、自然好茶”的知名度,扩大湄潭茶的消费群体,拓展湄潭茶的市场空间。
3、完善基地建设补贴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茶叶项目,对标准化建设茶园基地的免费提供茶苗;对按规划改造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的免费提供桂花;对中标建设良种茶树苗圃的,每亩补贴1000元。同时,整合支农资金建设茶区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实行有机茶园认证补贴、茶机具购置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县委、县政府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书记挂帅、县长主抓、整合资金、各计其功”的工作机制,切实达到“四两拔千斤”的目的。今年是全县性安排新建茶园的最后一年(各镇乡指导计划见附表),各地要广泛宣传政策,切实抓住机遇,夯实产业基础。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新建茶园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规划发动。时间:2009年6月30日前。主要工作:(1)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落实工作经费和所需物资;(2)深入村、组和农户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3)召开动员会,统一思想和行动,安排部署第二阶段的工作。第二阶段:生产准备。时间: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主要工作:(1)召开新建茶区群众会,宣传政策,分析茶叶生产的比较效益;(2)分村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3)合作社与会员签订协议,确定新发展茶园的面积和所需茶苗株数;(4)分户核实面积和茶苗数量、品种(5)采购茶苗、签订茶苗供应协议;(6)培训茶农,掌握茶叶栽培技术;(7)召开土地整治和底肥施用现场会;(8)指导茶农整治土地、施足底肥;(9)验收土地整治及底肥施用情况。第三阶段:规范移栽。时间: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1月底。主要工作:(1)办点示范,召开规范移栽现场会;(2)约定时间调运茶苗,指导移栽;(3)调度移栽进度;(4)培训茶园管理技术。第四阶段:迎检验收。时间:2010年2月1日至2010年2月底。主要工作:(1)补栽损失茶苗;(2)完善相关资料;(3)镇(乡)自查验收;(4)县级组织验收;(5)迎接国家、省、市验收。各镇(乡)要制定工作方案,分段安排调度,目标责任到人,确保完成新茶园建设任务。
‘肆’ 湄潭翠芽的产业概况
湄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跨东径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1。国土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32个村(居)48万余人。平均海拔972.7米,年均温15℃,无霜期284天,年日照时数1163小时,年降水量1100毫米以上,森林覆盖率56.5%。是贵州省最大的产茶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名优茶在国内行业评比中数十次获最高奖。
茶园现有茶园22万亩,分布在15个乡镇118个村(居),涉及5万多农户20余万茶农。其中无性系良种占94.3%,主要栽培湄潭苔茶、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809、福云6号等国家级良种。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有机茶园2.8万亩(含转换),无公害茶园达到100%。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0.5万亩以上的乡镇2个,0.1万亩以上的乡镇5个;0.5万亩以上的村8个,0.1万亩以上的村80个,其中人均1亩以上茶园的村20个;种植1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2290户,其中100亩以上的126户,50亩以上的170户,30亩以上的550户。万亩国营茶场1个,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建立于1939年的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
全县2008年投产茶园9万亩,总产量7660吨,产值3.8亿元。其中名优茶(翠芽、毛峰、针茶)2014.6吨,占26.3%;产值3.17亿元,占83.5%。2009年投产茶园12万亩,预计春茶产量2500吨,产值3亿元,全年茶叶总产量可望突破1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茶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
茶叶加工企业及大户316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11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固定资产2亿元,厂房面积6万㎡,加工机具1800台(套),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主要生产扁形的湄潭翠芽、条形毛峰茶、卷曲形毛尖茶、针形的贵州针茶及大宗炒(烘)青绿茶,同时生产高档的功夫红茶和低档的红碎茶及砖茶、茶多酚、茶叶籽油等。有39家企业通过QS认证,12家企业通过ISO认证,9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4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1家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家企业通过有机茶专柜认证。 西南茶城:日均交易量6500公斤,交易额70万元;最高日交易量2万公斤,交易额200万元;全年交易量2600吨,交易额1.47亿元。主要产品是贵州针茶、湄潭翠芽等以散茶的形式通过航空和汽运销往全国各大茶叶批发市场。
茶青交易市场:分布在茶区的茶青交易市场共19个,其中政府投入建设的规范茶青交易市场9个。年交易茶青18000吨,交易额1.62亿元。主要是等级较高的茶青。 到2010年,茶园总面积突破3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95%以上,建设三百里生态茶叶长廊。其中有机茶园力争达到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达到50%,无公害茶园达到100%。扶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湄潭翠芽”品牌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开设“湄潭翠芽”品牌专卖店300个以上;加快西南茶城综合市场迁建工程建设步伐,建设标准茶青交易市场10个以上。茶叶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茶叶总产值超过1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惠及茶农30万人。把茶叶产业打造成富民兴湄的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