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用词社会什么意思

网络用词社会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2-16 20:07:52

‘壹’ 社会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解释】: 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泛指由于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指社团;古时社日举行的赛会。

‘贰’ 网络用语能否在当今社会上用

人品帖:测试你是否有RPWT的帖子,帖子题目很劲爆,只要你被骗进去,就说明你有RPWT。 例句:这张名为《朴树的裸照》的帖子是个人品帖,其实里面真的是一棵朴树的照片啊,树当然是裸的,哪里有穿衣服的树?青眉居然被这个人品帖骗进去了,果真有RPWT啊。帖子:发表在BBS上的一段文字.鉴定:看MM牛x!:厉害火星:帖子老 虾米 :什么月经贴:指论坛上被提过很多次的问题 养眼:好看 瞧瞧去:看帖老:用烂了的东西还拿出来 潜力贴:变态贴 沙发:第一个回帖的 板凳:第二个回帖的 地板:第三个回帖的地下室X楼:第X+3个回复的人黄瓜都靠不住了:奇怪怀孕 统一:刷墙,扫楼的同义词。也就是整个版面都是你的回复,一种被谴责的行为。刷屏 指用重复的句子把聊天或论坛的一页刷一遍,以清洁版面。 我闪 用于表示惹不起躲得起抛砖 跟帖抢一 指杂论坛里抢第一个回复位置抢整 qz,抢发第整数帖文章拍砖 指回贴时持批评态度楼上 楼上就是上面的帖子回复者。另外还有“楼下”、“顶楼”、“底楼”、“楼主(发帖者)”等一系列说法。置顶 将某个帖子放在列表的最上方。潜水 指呆在聊天室里不说话。 灌水 指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意义不大的文字。 水蒸气 比纯净水还纯的水,就是无文字及任何内容的空白帖子泡菜 指在论坛里浏览纯净水 无内容的帖子。马桶文章 烂文章。 黑名单 BBS中被关的ID。 坑 会引起很多人回复的帖子。 马甲: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 打铁:写帖子,一般指有点儿重量的帖子。 刷屏:打开一个论坛,所有的主题帖都是同一个ID发的。 扫楼:也叫刷墙,打开一个论坛,所有主题帖的最后一个回复都是同一个ID的。 楼主:发主题帖的人。 盖楼:回同一个主题帖,一般粉丝比较喜欢盖楼。 顶:一般论坛里的帖子一旦有人回复,就到主题列表的最上面去了。这个回复的动作叫做“顶”,与“顶”相对的是“沉”。 路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匿鸟:隐身了。“匿”作“藏匿”讲;“了”是多音字,在句尾本该读“LE”,有人喜欢误读“LIAO”,遂谐音为“鸟”。 找抽帖:楼主发的帖子内容特别找抽,让绝大多数人都不待见,也称找砖帖。

‘叁’ 人微信回复社会社会是什么意思人微信回复社会社会是什么意思

摘要 这也是一个网络用语,全称是吃瓜的群众。

‘肆’ 网络热词“社会人”指谁

之前很火的小猪佩奇身上纹,大家都称为小猪佩奇社会人。

‘伍’ 网络用语“社会人”是什么意思

社会人简单说就是有户口本登记的人群、非社会人是没有登记的未知人群。在这里面的这个社会人指的是与社会为主的人,他不同的是他们这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但是共存的,像自然人一样。

‘陆’ 网络语“很社会”是什么意思

网络语“很社会”就是很牛、很厉害。社会社会,字面上的含义为形容对方很牛,有着社会大哥霸气的气场,一般人都惹不起不敢惹,与惹不起惹不起、溜了溜了意思相近。

拓展资料:

  1. 很社会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嘲讽一些比较喜欢放狠话爱耍酷的小年轻,例如之前网络上火起来的不怕事的校园初一扛把子。

2. 其实要知道这句话完整版就是“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大家其实也知道这句话就是传说中的快手上面的,大家也知道快手上面的社会摇啊,快手上面的一些内容都是非常的给力的。所以粉丝无数啊,当然了更多的人还是比较的喜欢他们的那些社会的气质和那些社会的人了。

‘柒’ 当今社会,网络用语有哪些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中表达特殊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诞生初,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诙谐、逗乐等特定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进入21世纪的10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目前,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网络语言并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因此并不具备教学意义,不能引进教学领域。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囧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字母型

字体输入作为网络聊天最基本的形式,需要通过键盘或触屏将字符输送到对方显示屏上,打字速度肯定难与思维同步,也远非直接对话那样方便,故以简约高效的字母替代汉字就成为网民聊天首选,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已经超过正规文字表达模式。

如:GG( 哥哥)、JS ( 奸商)、PFPF ( 佩服佩服)、ZT ( 转贴) 等,这类语言通常是提取中文词组的首个字母,比较容易理解和识别,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用传播。与它相似的还有以英语词组缩写或变化而来的网络用语,如GF ( girl friend,女朋友)、PK ( 来源于网游中的“playerkill”一词,挑战、杀死、末位淘汰之意) ,这类用语有很多也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如CU ( see you ,再见)、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但因其形式简单、输入便捷、表达内涵确切,所以在网络上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

数字型

阿拉伯数字在聊天中的应用更为普遍,网民借助数字字符的谐音和寓意,将很多生活用语以数字组合的形式表达出来,写起来简单,看起来也一目了然,如: 886 ( 拜拜啦)、9494 ( 就是就是) 等。一般情况下,10 个阿拉伯数字所指代的意思如下: 0——你,1——一、意、你,2——爱、饿,3——生、想、深、真、散, 4——思、输、是、死、子、世,5——我、往、呜、舞、苦、惟, 6——啦、了、聊、老、溜、理, 7——气、妻、亲、歉、去, 8——拜、别、不、吧、帮,9——就、走、救、加、久,根据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很多丰富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阿拉伯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达。

混合型

当单纯的字母和数字不足以表达网民的情感诉求时, 将它们与文字、英语单词等根据需要分门别类混合在一起的模式便成为网络上一种非主流表达方式,如: 幸福ing ( 中文词与英语动词后缀组合,表示正在享受幸福的过程)、3q ( 数字与英语字母组合,谢谢你)、me2 ( metoo,英语单词与数字组合,我也是)、+ U ( 运算符号与英文字母的组合,加油) ,这种多种字符混杂的网络用语无疑不符合任何一种语言规范,甚至无章可循,但它是以简约为基础、以“看得懂,说得清”为目的的表达形式,使网民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语言语法的桎梏而自由发挥。

词意变异型

在网络上,以文字、词组或英语单词等原生词衍变而来的谐音化用语相当普遍,变异后的网络词,其表达的含义与字面原意已相差甚远,但它的流行程度和使用环境决定了多数网民不会产生歧义。这类网络词比较常用的如: 粉丝——英语fans 的音译,对某人或某物超级迷恋的意思; 果酱——过奖;稀饭——喜欢;斑竹( 或板猪) ——版主;腐竹——服主;群猪——群主等。谐音词的大量运用,克服了网络交流时文字的生硬和呆板,增加了文字的灵性,因此很受网民喜爱。除谐音词外,更多在传统语言中耳熟能详的词组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 “恐龙”——长的不漂亮的女性网民,词性贬义, 与之相当的是“青蛙”,指长得丑的男性网民。

口语型网络


语言络聊天虽然主要是字面交流,但其实质还是类口语化,故日常生活中的语气助词在网络中应用也非常普遍, 加上网络缺少面对面交流所具备的其他肢体和表情语言, 语气词便能充分烘托和调动网络交流时的气氛。如: “哇噻,你总算露面啦!”“哦,是酱紫啊!”等,在这两个例句中,“哇噻、哦”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此类词不管其原来属性如何,在网上均作为语气助词使用。

图画型

电脑及手机等网络聊天设备不具有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同步功能,仅凭字符表达网民的情绪,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利用键盘上的特殊符号组合形成有趣的人物表情, 则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如: “( ^_ ^) ”——微笑、“( ╯ ^╰) ”——愁眉苦脸、“: D”——张嘴大笑等。据调查, 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表情符号有近200 个,都是网民模拟现实交流中的语境情态创造出来的,它形象、生动,对受者的视觉刺激强烈而有效,理所当然地受到众多网民的追捧。
很多即时聊天软件如qq、微信等迎合网络需求,利用gif 图片创作并固化了相当多的人物和动物表情,方便网民在使用时直接发送给对方,这些图片更加传神有趣,它节省了网民聊天时的大量时间,并使聊天时的感情色彩更为浓厚。
如今,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表情符号都已经成为聊天工具中的必备网络语言。

词汇演变型

创新是网络用语的基本要素,任何一种类型的网络语言,都有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新意,但多数是建立在传统语言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词汇也在不断出现,这种创新首先体现在网络上,由网络又延伸到了生活中,最终被学术界所接受,如: “屌丝”——原是“苦B 青年”本着自嘲精神而创造的一个名词,本意是对具有穷、丑、老、呆、矮、胖等特征的一类男人的嘲讽用语,随着网络群体的追捧,它从最初产生时的不文明的含义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现象与社会突出问题的某种折射。“高富帅”——形容男人在身高、长相、财富上都无可挑剔,由日本漫画演化而来并在网络上发酵成为流行词汇,它对应的反义词是“矮矬穷”。
开放的网络环境使新词汇迅速普及,几乎每一年都有相当多的网络流行词语出现,例如2013 年流行新词就达1350 个之多。而“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 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

缩略和扩张型

网络语言追求简约、创新、生动和表达清晰,不会去迎合传统语言的规范,这就为它的任意发挥消除了障碍, 构成的词组或句子也就充满了与传统语法相悖之处,如: “喜大普奔”——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这四个成语的缩略用法,“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就不要拆穿了吧等。这些网络“成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一个相对完整的长句子缩略为四个字, 而这四个字在句中并非唯一的支撑点,构成的新词也不符合汉语词组的模式,当然,它的流行是否能决定其生命力的长久,仍需经过时间考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由文字拆分构成的新词,如走召弓虽( 超强) ,这也是一种非标准的网络用词,相对于上述那种浓缩为四个字的句子来说, 它的特征和意义都较为明显。

语句型

网民对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的热点具有敏锐的嗅觉, 反之这些热点也会催生出一些新的网络用语,如“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该句出于网络上的一首诗词,而“我爸是李刚”则是一则社会新闻引发的强大反弹,类似的还有“元芳,你怎么看”“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等, 随着这些句子的走红,它们的使用范围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不仅是语言上表意、表音或表象的一种简单替换”,它的九大基本特征,基本上涵盖了网民对自身、对社会、对时代的一种态度。开放和虚拟的互联网络,数以亿计的网民,决定了网络语言发展的多元化, 时间和历史终将淘汰与时代脱节的语言,也必然会顺应时势产生大量新的词汇和语句。

‘捌’ 网络用语“社会”是什么意思

很厉害,有排面的意思,一般后边回家上社会我X哥,人很话不多。

‘玖’ 网络流传语“社会”是什么意思

网络流传语“社会”是说某人很厉害,牛叉,懂得多,经验丰富,人脉广,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有熟人,老江湖。

阅读全文

与网络用词社会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欠费了会不会出现光信号 浏览:760
如何在网络药店买药 浏览:373
三星手机网络代码 浏览:108
明明连上了网络为什么总是掉线 浏览:469
网络安全法指出工业电信 浏览:140
手机电信4g网络延迟高 浏览:564
三七网络开发了哪个仙境游戏 浏览:268
手提电脑怎么改变连接网络方式 浏览:541
电脑开机一段时间网络变慢 浏览:164
为啥有网络无线连不上 浏览:903
去哪里推广网络 浏览:33
网络安全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浏览:282
什么叫环网网络 浏览:49
怎样设计手机增强手机信号网络 浏览:73
甘肃京东网络运营电话多少 浏览:80
密码技术保证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 浏览:113
一加5t网络设置教程 浏览:523
wifi玩网络游戏卡不卡 浏览:317
wifi网络覆盖选哪家 浏览:909
昆广网络信息阅览如何操作 浏览:5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