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杨永信是怎么变成网络亚文化的

杨永信是怎么变成网络亚文化的

发布时间:2022-03-01 16:23:06

A. 网瘾戒治的"杨永信模式"到底科学在哪

网瘾戒治的"杨永信模式是电击,非常痛苦,是虐待学生

B. 杨永信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网络上这么火,他是谁求具体介绍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杨永信”这个名字。
他曾经被称为戒网瘾专家,号称能使用电击疗法治愈青少年的网瘾。

2009年被扒出以极端方式对待孩子们之后,他看似销声匿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帮孩子们戒网瘾”。直到今年八月被几个网友在微博上曝光。

我们今天要说,就是这个被杨永信和所谓家长们奉若神灵的电击疗法(更科学的称呼应该是“电休克疗法”)。
上世纪30年代,现代医学起步不久,人们对人类大脑运作机制的认知还处在一片空白的阶段,也不能正确认知精神疾病的发病原理。
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更是有限——不是找人做法驱魔,就是送到精神医院。

而当时的精神医生,则几乎是在病人身上做实验,为了镇住狂暴的患者,他们先后发明出了各种不靠谱的疗法。比如着名的冰锥疗法,是拿一根钢针插入患者眼眶,捣碎患者的前脑叶。

接受了这一疗法后,患者们往往都会变得极为平静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这是当然的,前脑叶掌控着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等等的功能。破坏了这一块区域,也就等于摧毁了患者的大半人格,他们的余生都将无法完整。
而传统的电击疗法ECT(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也做电休克疗法),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治疗时,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从而诱发脑部类癫痫样放电,使患者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
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大脑好像有一些毛病,虽然我们(上世纪的医生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强行电击重启一下总是没问题的。来,1、2、3……
而电休克疗法的缘起,最早要从1934年说起。
1934年,30出头的梅德纳医生(Ladislas Joseph Mena)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从事精神医学研究。某天,他翻阅文献时看到了癫痫可以预防精神病的说法,随即有了一个不成熟的猜想:“人工诱发的癫痫大发作能不能改善精神病症状呢?”
他开始寻找实验体和能诱发癫痫的药物,并最终决定使用樟脑油在做实验。1934年1月2日,第一次实验进行,11名患者中的3名出现了癫痫症状,这大大增强了这位医生的信心。
接下来,他为一位33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注射了浓度25%樟脑油,并成功诱发了癫痫,反复5次之后,这位患者的木僵改善了(木僵:一种重症精神病人会出现的高度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
这一实验轰动了当时的精神医学界。
医生们对诱发癫痫改善精神疾病的疗法非常热衷,但不是所有人都想走药物诱发一条路。梅德纳在匈牙利埋头苦干的时候,他的同行切莱蒂(Ugo Cerletti)和比尼(Lucio Bini)则在罗马研究电刺激和神经运动的关系。这一系列研究的灵感来自于某次观看屠宰场将猪电晕后宰杀。
两位医生们猜想,若是在精神病人头部两侧通入电流,也许可以矫正其疯狂,或者至少会比较顺从。
他们研制出来的装置就是这个↓

即:将两个电击分别放到患者大脑两侧,释放电流,使电流直接经过大脑,引起癫痫。
1938年,第一次实验开始,治疗对象是一名重症的精神病患者。治疗时病人首次被通电80V电压,0.1秒后仅有短暂意识丧失。再次通电90V电压,0.1秒后病人出现癫痫小发作样抽搐。第3次更强的电刺激后,这名病人全身抽搐大发作,意识完全丧失。(注:中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美国及日本的电压标准则为110V)
电击开始的时候,患者会被捆绑在床上,套上牙套防止他们因为太过痛苦而咬断自己的舌头。电击本身带来的痛感不言而喻,许多患者还会因为癫痫带来的肌肉强直、抽搐而骨折。被捆在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ECT疗法推广之后不久,上世纪40年代开始,医生们开始在电击的同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力求让患者们肌肉放松,避免二次伤害。
1955年,萨尔兹曼将静脉诱导麻醉药引入ECT,病人可以在麻醉状态下接受ECT,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痛苦。电休克疗法自此开始逐渐人道而正规。
那么,针对精神病人而使用的,在尊重了病人自身意愿才执行的电休克疗法,有用吗?
有用,但并不万能,而且还有大量副作用。
文献表明,ECT治疗对约50%的难治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关于后续随访的研究还很少,但大约一半的患者在一年内有复发的情况。另外,它对木僵、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有特效,很适用于那些有自杀倾向或伤人倾向的重症精神病患者。
与此同时,它也会引发包括智商降低、脑部功能障碍和学习障碍在内的许多后遗症,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记忆丧失。
BBC在2013年的一份报道中跟踪了许多精神病人在接受ECT后的生活,多数人提及了记忆问题。
Helen Crane在90年代末接受了两次ECT治疗,抹除了她包括海外旅行和重大家庭事件在内的数年的记忆:“ECT检查之后,我忽然有关于我母亲的不祥的预感。我问我的丈夫我母亲怎么了,他告诉我我母亲大概两年前就去世了。”
也正因此,ECT疗法已被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列入三级(高风险)目录中。仅当医生在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被作为精神干预的最后防线,用于重度抑郁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而美国的数个州,至今仍因为太不人道而禁止这种疗法的实施。
然后,让我们的话题回到杨永信。
这些所谓的“网瘾少年”,是重症精神病吗?不是。很多连有网瘾都算不上,无非是不听父母的话。
杨永信在对他们进行电击的时候,有遵守ECT标准进行麻醉,减轻病人痛苦吗?没有。
杨永信电击的治疗方法为了引发大脑癫痫还是利用恐惧和痛苦使人屈服?是后者。

他也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孩子下手的精神科医生。从1940年代初,世界知名的儿科神经心理医生Lauretta Bender对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很感兴趣,于是她在纽约Bellevue医院内对至少100名 3~12 岁的儿童做了电击实验她有时会每天两次电击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有些小于3岁),连续20天,有些被实验的儿童因此变得暴力和想要自杀。
可把这些孩子和少年送去给这两位“医生”的是谁呢?
是家长啊。
当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沉迷于网络,或者变得叛逆不听话的时候,他们心想“电一电就好了”。喜欢打游戏,早恋,不听话,“电一电就好了”。
丝毫不反思自己的问题。
09年,柴静揭露杨永信电击疗法的那个视频里,她问了这些家长和孩子很多问题。
电休克疗法只是精神医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一页。但怎么使用它,为了什么而使用它,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限制。
而可笑的是,杨永信和家长们,明显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过分的事。
这些父母可能希望孩子最后“改邪归正”,对他们说一句“谢谢”。可大多数“网瘾少年”,却在期待一句“对不起”。
他们不一定都能等到。

C. 杨永信怎么回事

杨永信事件如下:

2008年因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刘明银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并且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一些“教育“方式””被认为是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

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而这种一边“痛苦打击”一边给“光明出路”的做法,被认为颇似邪教,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而有些出院的患者则用了地狱之行、非人性、丧心病狂、等批判性极强的词语来形容那段经历 ,一些盟友表示对自己的父母完全失去信任,睡觉时枕头下藏刀;有的离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断绝联系,甚至彻底失踪。

(3)杨永信是怎么变成网络亚文化的扩展阅读:

网上出现名为《关于杨永信的网戒中心》等相关文章,称临沂网戒中心涉嫌非法拘禁、非法行医、绑架,并存在电击、侵犯盟友人身权利等行为。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通过官网对外发布严正声明,斥责互联网上出现的针对该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报道缺乏事实依据,对杨永信的人身攻击,将适时依法追究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D. 杨永信是谁呀,怎么出的名,详细说下,不要用字母代替

杨永信 分类: 人物、医生、色狼、禽兽、变态 杨永信,男? 出生于1962年6月,兽族,民进党员,临沂市河东区人,1982年7月毕业于沂水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疗专业,同期被安排至临沂市妇女快乐局工作至今。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妇女快乐专业。至今已为4000多位不孕不育妇女成功受精,并使其子女遍布全东南亚. 工作覆历:1982,08~1992,04在临沂市精神病医院住院;1988,07~1999,04还在临沂市精神病医院;1992,04~2000,02仍然在临沂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1999,04~ 依然在临沂市精神病医院接受电击治疗;2002,02~精神病越发严重;2003,12~ 到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鲁南心理康复研究、心理康复科等接受治疗。2008,03~兼任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将于2008年10月底去世,举国放假庆祝其死亡。 社会兼职: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山东分会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2、中华医学会临沂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3.中华医学会临沂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委员;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沂市心理学会委员;5.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专业擅长:从事精神卫生医疗专业23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多次外出深造,师从中华医学会精神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彦方教授,潜心致力于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依赖、药物依赖、网络成瘾、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离退休综合症及其他老年性心理精神疾患、以及学习适应困难、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和其他儿童性心理精神疾患等方面的临床治疗和研究。 同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潜心致力于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工作,经常深入学校、厂矿、农村面对面讲授相关知识(如走出心理的困惑,电视的普及对青少年的危害,大学生恋爱心理面面观、如何帮学生度过青春期等),并现场进行心理咨询。并因此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群体的高度评价,屡屡被新闻媒体(如齐鲁晚报、沂蒙晚报、沂蒙生活报、临沂电视台等)报道。 在大众喜闻乐见的报纸上(如齐鲁晚报、沂蒙晚报、沂蒙生活报、沂蒙绿苑)登载心理科普文章成为经常化,其内容主要为社会人群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心理专家会诊考生心理,高考小提示,谨访高考焦虑,帮考生调适考后心理,假日里同学们慎入酒吧,痴迷网络有害无利,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专家支招脱离网络陷阱,羞答答的玫瑰期待绽放,杨永信是SB吗等),紧跟季节变换的心理专家提示(岁末年底谨访心理感冒,春季慎访情绪感冒等),为一些特殊案例发表的心理专家述评等。 主要论文及着作:几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级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如:心身健康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暗示性与个性的相关性研究、住院分裂症患者暗示性的性别差异、住院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暗示性的相关性研究、家族性与散发性分裂症患者暗示性的对比分析、不同血型分裂症患者暗示性对比分析等学术专着《精神病学》的参编者,1990年主持完成“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影响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科研课题研究,经鉴定达省内领先水平。还有《癔症遗传与环境因素的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分裂症患者暗示性的对比分析》两项科研课题正在鉴定中。 荣誉或奖励: 1.于1988年荣获市直工会颁发的“优秀流氓”。 2.于2007年荣获首届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杰出公民称号。 3.于1997年荣获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市卫生局颁发的“临沂市青年文明医务工作者”。 4.于2008年高票荣获“最受唾弃之人”称号,并获暴打一顿。

E. 那个被叫做"网瘾专家"的杨永信引起一时轰动,失去了工作,他如今怎么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渐渐成为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青少年因为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而渐渐陷入其中,成为大家口中的网瘾少年。由此,杨永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了,他带着自己的一套独门治疗网瘾的方法,一时之间引起了很多人的轰动,很多家长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他的医院,如今他怎么样了呢?

后来,杨永信的这一做法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最终在政府的介入下,才将杨永信的医院关停,而如今11年过去了,杨永信依旧从事着精神科医生的职业,担任着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他所做过的事情也随着时间慢慢被人们淡忘。小编觉得不管怎样,孩子都是拥有棱角个性的存在,家长都不能通过极端的手段让孩子们,变成自己心里所期待的样子。对此,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到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F. 杨永信这人到底是个什么鬼

话说,不止是洒家,网络上年年都有评论调侃回应揭露甚至是摸黑和八卦咒骂羊叫兽——羊永信的,羊教授也常年在他的封闭式的他的地盘他做主的地方几乎每堂他的大点评课都在洗清自己个,尝试在网络上证明自己个,至于是存在感还是甩垃圾,还是想洗脑,那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有一点,这持续多年的羊教授,到底是为了怎么洗白自己个呢?他要洗的他的名声,在网络,在心理学界,在哲学界,在教育界,甚至在玄幻小说界,洗的跟他的白大褂一样的颜色吗?话说他好像是2006年就开始了这场观众看来怒刷存在感的挑衅运动,但是这都2018年了,他耿耿于怀的天天翻旧账,骂人不要脸,变色龙等等,他到底要把自己洗的多白呢?他不是已经披上了白大褂多年了吗?为何时至今日,依然在跟“黑暗势力作斗争”。而黑暗的也是他依然强词夺理的要辩驳的依旧是他的浪荡的名声。莫非羊叫兽该“洗心革面”换个姓名,或许所有的黑暗,和羊叫兽要辩驳,要反抗,要手段非常的,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有隐藏的纸包不住火的等等,都将消失呢?

G. 知道杨永信的进来!

某治疗网瘾医院的医生...因在中央台12套上播了个疑似有广告嫌疑(请大家注意最后面那些小孩说的一句话..杨叔.请救救我们吧)...那个直接炮轰了WOW...让人变成了魔兽..让家庭变成了魔兽世界...那些对白..很假...完全抵制了WOW...说网络就是鸦片...那么..网络安全局的是不是应该拉去抢毙呢?

具体请参照这视频

H. 网瘾戒治的 杨永信模式 到底科学在哪

从网上找到成瘾专家何日辉关于杨永信模式的解答,两篇文章,层层递进,系统阐述网瘾的本质,网瘾的外在表现,网瘾如何治疗,以及杨永信模式的本质。


前几天,我在日辉心理)推送了题为《杨永信,为什么你还没被治疗?》的文章后,不少读者朋友纷纷前来咨询有关网瘾治疗相关问题,今天我就其中较多人提出的几大问题,作一个统一的回复。

到底存不存在“网瘾”这种疾病?

我认为,存在。

不仅我,(有寻求帮助、想和何日辉交流的朋友v x:herihui2015)

,很多医学界的研究人员也初步认为,“网瘾”的确存在。

没错,关于“网瘾”是否是一种疾病,以及其诊断标准,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议。主要分成两派意见。

· 一派认为根本不存在“网瘾”这种精神疾病,所谓的“网瘾”青少年只是迫于现实太多的压力,逃到网络中寻求安慰,简单来说只是行为问题。
· 另一派则认为,的确存在这种精神疾病。因为从精神科的诊断标准来看,部分“网瘾”青少年的确达到了精神科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我个人就比较倾向于这一派。

图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
那诊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上网搜索陶然教授的学术论文。如果说得简单一点,要诊断为网络成瘾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首先,当事人的上网行为须出于非学习工作目的,而且这种行为令其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能力受损,其对上网充满渴求和冲动感(有心理依赖),并且在强制不能进行该行为的时候有明显的戒断反应(焦躁、烦躁、发脾气,想尽办法上网)。
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有很多关于网络成瘾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发现,真正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功能区发生的改变跟赌博成瘾的患者的非常相似。这些研究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网瘾是存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表明,网瘾可引起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据《长江日报》)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网络成瘾类似于赌博成瘾,属于行为成瘾的范畴。目前国内外业界早就形成共识,行为成瘾也是成瘾疾病的一大类型,包括赌博,网络,购物,性方面的行为成瘾等等。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网络成瘾是潜意识层面存在的病理性条件反射。患者一心烦、无聊就想到上网,想到上网就有开心、兴奋的感觉,并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如果家长阻止,容易引发双方的激烈冲突。患者其实清楚这样的行为是有害的,会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学习、社交,但他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
需要特别说明,我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但绝不是精神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医学上,精神疾病的所指范畴非常广,包括吸烟上瘾,还包括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多动症等。但精神病的所指范畴很狭隘,很多人把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精神病往往指的只是重度精神分裂症 。

网瘾到底应该怎么治疗?有很多科学、综合性的手段,但肯定不应该是杨永信那样的。像上面说的,网瘾患者明知上网导致自己的社会功能受损,但无法自控。这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比较自卑,缺乏自信,继而不断到网络世界里逃避,形成恶行循环,这种心理障碍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而从根源来看,网络成瘾的根源是家庭。以我多年在青少年成瘾治疗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来看,有行为问题和网瘾问题的青少年都源于不正常的家庭关系,主要是其父母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偏差。

最常见的比如:· 溺爱型,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一味的满足,不给予积极健康的引导。
· 忽视型,父母忙于工作和生意,忽略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造成亲子关系淡漠。
· 控制型,只要孩子不听话,就采取非常手段,包括打骂等,迫使孩子听话,导致孩子更加叛逆。
这些教育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僵化。如果更深一层,父母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一方面来源于父母各自的原生家庭,他们受到自己父母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观点,会不自主地应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父母双方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也会因为观念不同出现冲突,令孩子无所适从,所以有的家庭还同时存在溺爱型、控制型等问题,这样孩子的心理障碍问题更多。如果不纠正,这种问题会一代传一代。 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法也要对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干预。
2006年,陶然教授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网络成瘾诊疗基地“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要是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基地通过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甚至包括将虚拟游戏在现实中进行模拟等一系列系统的方法。
对于一些严重的个案,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因为重症网瘾有可能会引发或者共病其他精神障碍,比如强迫症、抑郁症,甚至是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需服用相关药物,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治疗。所以,并不是一吃药就是不科学的治疗手段、更不是精神疾病不需要吃药。
我本身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治疗。我创办的日辉心理(微 信 号:R H X L 5 1 91 )主要是针对各位成瘾、抑郁症和学习障碍的高效干预,在行为成瘾方面干预的对象往往是更严重的复合型成瘾行为,比如网瘾与赌博成瘾共病,治疗方式与陶然教授的方式有相似之处。不过,我们更侧重于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的力度更大更高效,在药物使用方面更慎重。
总的来说,要从脑科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维度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孩子的问题,进行深度的,系统化、人性化、高效化的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这是医学界的共识。
只要帮青少年治好戒除网瘾就可以了吗?远远不是,还要帮他们重建家庭关系,重回学习轨道。重建家庭关系主要通过家庭治疗,上面已经提过了,不再赘叙。网瘾青少年往往是学生,他们主业是学习,戒除网瘾是为了重回学习轨道,健康地回归社会。这就涉及到学习障碍的治疗,目前我们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目标是让这些孩子回到课堂时,能处于一种积极的、专注的精神状态,快乐高效学习,快速赶上学习进度。甚至不排除,让他们学习“上瘾”,从一个问题少年变成一个优秀少年。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心理干预技术已经成熟,而且还在不断迭代,曾经用了不到30小时的心理干预,治愈了一个“网瘾+恋物成瘾+学习障碍+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的归国高中生。(详情请点击《优秀的父母为何却养出“问题”儿子》上、《优秀的父母为何却养出“问题”儿子》下。

在医学上到底存不存在“电击疗法”?

是存在的,可基本被淘汰了。

我看到大部分报道和评论文章把杨永信的办法称为“电击疗法”,而另一些则称其为“电休克疗法”。这两种疗法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不能混淆。先说后者。在现在,“电休克疗法”发展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主要针对重度精神障碍(往往包括重度抑郁症,重度精神分裂症,有暴力倾向的双向情感障碍等)进行治疗。在药物和心理咨询对患者无效的情况下,在麻醉状态下,对患者全身通电流,患者基本感觉不到痛苦,其体细胞的细胞膜迅速恢复零电位,对其病情往往会有明显改善。但这个办法只能针对临时性问题,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而且有效率大概在70%~80%,对有些患者是无效的。即使是对其有效的患者,后续也还要利用药物和心理治疗进行根治。所以,电休克疗法在临床上有所应用,主要针对重度患者,是比较人性化疗法。

电击疗法是另一种疗法,一般是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给其身体通电流,目的是让他痛苦。说得专业点,是为了建立厌恶性的条件发射。很久以前,有人曾经用来治疗所谓的“同性恋患者”(目前同性恋已经不是精神疾病,这是另一话题了)。电击疗法还曾经应用在强迫症治疗上,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击的痛苦感觉和某种行为进行连接,让患者一想到这种行为就痛苦,从而减少这种行为。青少年被强行电击到痛哭流涕
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给病人很大的痛苦和伤害,而且治标不治本,所以目前这种疗法基本被淘汰。如果杨永信用的的确是这种方法,那实际上是借电击疗法之名行酷刑之实。从报道上可以看出,他不是将电击的痛苦和上网行为进行连接,而是让电击的痛苦和孩子所有的不听话进行连接,迫使孩子“听话”地向家长道歉,或谎称愿意留下治疗等等。这不是治疗,这是暴力威胁。
所以,家长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因为电击疗法曾经属于医学疗法,就盲目崇拜接受,要认识到事情的本质。

痛苦电击会让孩子们带来什么心理障碍?最可能的,最常见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PTSD通常指人遭受重大挫折、打击或者重大自然灾难后的心理障碍。从已有报道看,对青少年来说,杨永信的疗法是他们人生的重大打击,他们日后想起这段经历仍会害怕、恐惧,出现回避性的行为,甚至会患上失眠症,抑郁症等。
而且,这个方法没有真正解决网瘾青少年或问题青少年背后的家庭问题,往往会恶化亲子关系,家庭冲突更加剧烈,甚至家庭破碎。根源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就很容易反复。
为什么那些家长会心甘情愿把孩子交给杨永信?

是痛苦和无奈。

据报道,不少家长明知道孩子在承受身心的折磨,仍要求孩子留在临沂网戒中心“治疗”。我很多朋友都说,这些家长是脑子进水了吗?其实,我非常能够理解这部分家长。很多问题青少年并不一定是网瘾,只是有行为问题,比如逃学逃课、打架斗殴。这些问题来源于家庭,也就是亲子关系已经非常僵化,家长束手无策,学校也没有好办法。这部分家长很痛苦,如何帮他们走出痛苦就催生了庞大的戒瘾市场。临沂网戒中心及类似机构就是狠狠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孩子叛逆,家长就把他们送到这些机构里,让孩子听话,哪怕用的是痛苦的电击疗法。所以,他们的行为看似愚蠢,但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我最后想说的。不单是网瘾,青少年成瘾和行为问题都需要深度的,系统化、人性化的高效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可是,在国内具备这些条件的机构非常少,仍需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去努力,让深陷痛苦的家长和孩子有一个出路。
批评杨永信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大众了解到这些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到问题本质和科学治疗方法。
各种报道和评论,是为了让更多家庭学会自我反省和提升,不要把所有问题都推给孩子。父母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同时,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规范,让孩子在得到尊重和理解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走极端。
父母要学会成长。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




主标:他们为什么为杨永信“背书”?

副标:杨永信综合网瘾戒治模式专业性揭秘

最近,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临沂发布”挂出声明,无非就是声称临沂网戒中心没有问题。然而,杨永信事件发酵至今,杨以及其机构给青少年带来的身心痛苦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可令我失望的是,国内精神医学和心理学权威组织和专家至今未有人发声。

而近日一名受害青少年发布的在临沂网戒中心里的亲身经历的文章,(能不能链接那个小朋友的文章?)更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成瘾性疾病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大夫,我,何日辉,必须站出来再次发声!从专业角度分析,杨永信是怎么一步步控制青少年和家长的呢?为什么相当部分的专家、家长、甚至被其治疗过的青少年会甘愿为杨永信“背书”? 我们必须形成合力,不能让临沂网戒中心和杨永信屹立不倒,要让相关机构和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否则在21世纪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是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界的耻辱、山东人的耻辱,更是我们国家的耻辱!!!

一、专家和家长的判断标准太表面

据@临沂发布的声明里说,“安排相关专家对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了调查”,结果是临沂网戒中心采用的是“心理行为治疗+个性矫治+同步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综合网瘾戒治模式,成功率达90%以上,还说使用的仪器是符合规范的“低频脉冲治疗仪”,最后还欢迎大家来监督。

这500多字的声明有如蜻蜓点水,本质问题一概没有涉及。相关专家是什么人?调查过程和标准是怎样的?低频脉冲疗法治疗网瘾有没有科研数据支持?是否人性化?青少年有没有心理创伤?一个字都没有说。

先不说所谓相关专家指的是谁(不排除是自己人调查自己人),只探讨一下调查标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种疗法是否有效、科学,要从身体、心理、行为等多个维度去判断。我怀疑,所谓的相关专家只是到现场走了一遭,看到青少年们个个乖巧,家长们对杨永信交口称赞,就得出了声明里的结论。他们调查的标准是表面的,孩子们真实的心理感受如何?有没有撒谎?所谓的治疗是否造成心理创伤,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们不管。

大部分父母的判断也很肤浅。孩子以前爱上网,现在当面表面上不上了;孩子以前打架顶嘴,现在顺从得像小绵羊……总之以前家长不喜欢的行为没有了,孩子听话了,孩子就是变好了。孩子心里面什么感受?他们也不管。

我相信,如果可以给那些青少年进行一个系统、详细、专业的心理、行为评测,结果很可能大相庭径。更不用提所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据报道,临沂网戒中心里只有2个所谓的心理咨询师,而且是刚毕业不久的。

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这一行的人都知道,少则100多个,多则300多个青少年和家属,2个心理咨询师做心理行为治疗和家庭治疗,而且效果很好?这是弥天大谎!而据说每个孩子吃的药和数量都类似,都是精神科用药。请问,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一样,这种没有个体针对性的用药,能叫药物治疗吗?!

二、“心理行为治疗和个性矫正”的本质是青少年们对杨永信的恐惧反射太强大了

这个角度很好明白。简单来说就是,你听不听话,不听话我就电得你痛不欲生!想不听话都不行。

据报道,青少年到了网戒中心要首先接受“诊断”。按照精神科的专科诊断程序,首先详细问诊孩子和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是否有异常表现、严重程度、时间、社会功能受损情况等,必要时还要结合心理测量、身体检查,以及进行鉴别诊断,并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最终才能得出结论。可在临沂网戒中心那里完全没有程序,而是直接给青少年通电,制造恐惧和痛苦。

说得通俗点,这叫“下马威”,说得专业点,这叫在潜意识层面迅速建立恐惧性的病理性条件反射,类似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不是“诊断”,而是利用痛苦制造真正的精神疾病患者(急性应激障碍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

而且,比被蛇咬恐怖得多的是,这种通电摧残短则30分钟,长则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你能想象毒蛇咬人长达这么长时间的恐惧吗?!虽然不会一招致命,但永无止境的折磨不是比死亡更恐怖吗。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人生没有出路,只能等待死亡的过程。

这种所谓的“诊断”,无异于就是酷刑下的刑讯逼供结论。公安司法界的刑讯逼供制造的冤案已经大量减少,但是竟然在医学界杨永信之流用更残酷的手段刑讯逼供青少年!这是“诊断”?!这种事情被国际上精神医学界同行知道,简直是国内精神医学界和国家的奇耻大辱!而我们精神科和心理学权威专家和学术组织至今却还在沉默?!

首次“诊断”后,噩梦远远还没结束。报道披露,网戒中心的规矩多如牛毛,不能大笑,不能看窗外,不能独自呆着……青少年稍有犯规就要再次被通电,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三天两头就被“电”是常有的事。

这种所谓的“行为治疗”,其实就是在青少年“首诊”建立恐惧性病理性条件反射后,让他们一想到违反规定就会遭受残酷的电击。人在恐惧之下选择顺从来进行自我保护,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行为反应。所以,所谓的“行为矫正”的结果,就是令那些青少年成为一群在杨永信之流和父母面前的温顺的小绵羊。

至于,杨永信所谓的将电休克治疗仪改为符合规范的“低频脉冲治疗仪”,这是典型的用合法仪器在干非法的事,是在犯罪!没错,仪器是合法的。在临床上,这种治疗仪其实跟“电针疗法”的原理雷同,多用来进行康复治疗,比如神经麻痹引起的肢体瘫痪、肌肉劳损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如果是用在精神心理领域,是利用电针的痛感与某些行为进行结合,建立厌恶性条件反射,所以可以用于强迫症和癔症等的辅助治疗。但正规操作是医务人员把电针按照针灸进针的方式插在患者的特定穴位,进针的深度仅仅会让患者感觉有点胀痛,然后通微弱电流。痛楚的确是有的,但不会超出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并且,治疗前一定要征得患者同意。

杨永信那里截然相反。有被“治疗”过的青少年回忆:电针深深地插进他手里,一直到插不进为止;穴位的选择很危险,太阳穴也要被通电(电针治疗绝不会选择太阳穴);一台治疗仪的电流不够?那就两台一起上,一根电针上夹着好几个通电夹子,甚至把进针部门都烧焦了,所以“诊断”青少年所用的电流远远不是50毫安,这是用电击方法进行摧残!更不用提通电过程中,青少年被五花大绑,反抗无效,而且还不断威胁恐吓……

这种残忍的方法比杨永信之前使用的电休克疗法还残忍。因为电休克治疗可以导致患者短暂丧失意识,而杨永信用所谓的低频脉冲治疗仪对孩子进行电击时,孩子是在清醒状态下接受长时间的电击,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创伤和恐惧。

何况,真正的电休克疗法一般用于用药无效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可是,这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实在是在太大了,很不人性化。所以大部分专业机构里已经改良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即在患者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通电流,患者基本没有痛苦。

那为什么杨永信在电休克治疗方法被禁止后,又发明了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电击治疗呢?因为他要进一步制造、强化恐惧,这是他所谓的综合网瘾戒治模式中的核心和关键,否则这个模式根本没有他所谓的疗效。

在被电的过程中,杨永信对青少年问话,青少年必须臣服于他。孩子对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13号房”和通电仪器的恐惧性病理性条件反射越来越强,绝大部分人会患上急性应激障碍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尤其是后者,如果不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可能伴随终生。

患者通常表现为脑海里反复出现被电击情景,做噩梦,警觉性增高,情感麻木,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迟钝,出现社会性退缩,经常回避被杨永信电击治疗的事情;甚至经常觉得杨永信在监控和迫害他们(实际上,不少时候杨永信的确在做这样的事情),严重的话会出现被害妄想精神症状、重度抑郁症等。那些在临沂网戒中心自杀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在电击后患上急性应激障碍或者PTSD,继发重度抑郁症后自杀的。而部分极为愚蠢的父母还认为是自己把孩子送晚了导致的,呜呼哀哉!

三、“同步家庭治疗”的本质是家长被假象蒙蔽,甚至被催眠,进而被精神控制

这里说的催眠,指的不是给人下迷魂药般的催眠,而是利用团体形式,有意引导那些被电击的孩子们短时间内深刻反省自己错误行为,让家长们对杨永信深信不疑。

媒体报道提及网戒中心有点评课,从形式和内容看来,类似于团体心理辅导。在课上,家长控诉孩子,孩子反省己过(孩子反省时说自己的问题越严重,越会得到杨永信的肯定,所以孩子会有意撒谎),他们扑通跪在父母前面,哭着忏悔(绝大多数情况孩子也是在恐惧之下演戏)。天啊,那么顽劣甚至五毒俱全十恶不赦的问题少年一下子就改过自新了!这给其它家长们的冲击太大了。他们受到了这个场景的催眠,继而崇拜杨永信,认为杨永信的一切都是对的。

家长的大脑中形成严重的单向思维,批判能力丧失,让他们完全无法察觉网戒中心的种种问题,哪怕孩子告诉家长真相,也会被认为是撒谎,家长们被杨永信精神控制了。在家长的心目中,杨永信成了一个神一样的存在,所以,如果有人要批判杨永信,那就是在诋毁他们心目中的神,因此,家长们会不顾一切地维护杨永信,甚至对他们认为的诋毁者进行恐吓、打击,甚至有暴力行为。实际上,杨永信的作用已经不亚于邪教的教主,可怜又可恨的父母则在无知愚昧中成了他的牺牲品还不自知。

而且,杨永信对孩子们的控制也得益于他对家长们的精神控制。孩子即使出了院,也还笼罩在恐惧之中,因为他们只要不听话,又会被家长送回去接受折磨,这种永远无法摆脱的恐惧,让孩子生活在压抑和绝望中,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

而杨永信针对孩子和家长采取的方法,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利用大脑的短路径机制,在潜意识层面形成牢固的病理性条件反射:孩子们一想到杨永信、临沂网戒中心、13号房和电击仪器就出现高度恐惧性反应;而家长们一想到这些就很开心,想到杨永信是个神一般的存在,把他们顽劣的孩子迅速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这个病理性条件反射如此牢固,以至于大脑的长路径,即经过理性思考然后产生判断的作用完全无法发挥作用。(此处加入大脑长路与短路的图片)

四、赞扬杨永信的孩子可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通常指被害者对加害者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被害者的生死完全被加害者操控,加害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甚至把加害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孩子们深知,无论是否身在临沂网戒中心,只要自己的父母没有从盲目崇拜杨永信的状态中逃脱出来,自己就会牢牢地被杨永信控制住。因为被控制,所以更恐惧,以致杨永信对他们一丁点的嘉奖和恩惠都兴奋不已,选择明哲保身,甚至转而崇拜杨永信。

纳粹集中营中也有犹太人成为希特勒们的帮凶,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不排除有部分孩子出现了这种症状,到处宣扬杨永信的丰功伟绩,攻击那些批评杨永信的人。但是,希特勒们的帮凶们所说的希特勒丰功伟绩,并不能掩盖希特勒的残忍!

临沂网戒中心里的统治体系进一步加剧这种症状。那里的制度简直让我震惊:青少年被指派不同任务,有特定职务的人拥有能把别人送去通电的权力,监督和举报无所不在。这让我想起了着名的心理学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试验中,一群大学生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的角色。扮演狱警的大学生本来心理健康,但在监狱的特殊环境下,他们变得比平常更加暴力,甚至以惩罚犯人为乐,成为施虐成瘾者。

在临沂网戒中心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青少年们被分成对立的、有冲突的等级。有特权的人拥有把人送去通电的权利,在压抑的环境下,他们变得更暴力,并开始享受虐待其他盟友的快感。而被惩治的人也因此渴求这种特权和快感,他们就会在这个体系中按照杨永信的要求表现所谓良好,获得特权后转而去虐待其他盟友,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而杨永信的“高明”便在于,他让受虐者转换为施虐者的一份子,即使有些没有转换为施虐成瘾者,但是亲自目睹其他盟友被电击的场景,会不断强化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而自己成为帮凶的事实又往往会加重其内疚感。

五、再次强调,问题青少年需要多维度、人性化的综合治疗

在我治疗过的案例中,青少年的成瘾和行为问题无一例外均源于原生家庭,比如家庭关系恶劣、教育方法有误等等。要从脑科学,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维度的角度客观地分析孩子的问题,进行深度的,系统化、人性化、高效化的心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这才是正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近期不时有一些自称曾在临沂网戒中心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公开曝光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其中的真实性也曾一度受到质疑,作为相关的专业人士,我也非常期待有关部门或机构能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有关的“杨永信模式”,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其行为进行及时禁止,必要时接受法律惩罚。

I. 杨永信怎么那么牛X

扬教兽,雄性,畜生于公元前1962年6月,不死族,冰霜巨龙人,公元前1982年7月毕业于反人类专业,同期被安排至幽魂之塔工作至今。是知名的精神病患者和“全国蜘蛛网专家”。公元前2008年,因其参加魔兽争霸不死族篇受到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关注。

我在杨用性的那个地方电了几下,我问它有没有网瘾,它硬起来一上一下点头了,最后还流出了白色的眼泪

我也去那里治疗了的,扬教兽教育我们不要做人类,要我们做兽类,它说人类只会玩电脑没啥意思。它还教我们唱了《东北人都是活兽类》,“俺们那旮答都是活兽类”。我说的都是真的,我敢对天发毒誓,如果我骗人杨永信全家死光。杨永信全家没有死光,那么我没有骗人;如果杨永信全家死光,那就更好了。

J. 网上常说的杨永信怎么回事

杨永信事件如下:

2008年因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刘明银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答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并且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一些“教育“方式””被认为是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

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而这种一边“痛苦打击”一边给“光明出路”的做法,被认为颇似邪教,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而有些出院的患者则用了地狱之行、非人性、丧心病狂、等批判性极强的词语来形容那段经历 ,一些盟友表示对自己的父母完全失去信任,睡觉时枕头下藏刀;有的离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断绝联系,甚至彻底失踪。

(10)杨永信是怎么变成网络亚文化的扩展阅读:

杨永信的“电击治网瘾”被很多出院的前盟友认为带来了无法忘却的痛苦,在网戒中心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部分曾经被他治疗过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之后大多数选择封存过去,他们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这段往事,只有少部分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声音,有的充满愤怒,有的试图反思,有的只有淡漠和疲倦。

虽然杨永信自称治愈率90%,并且拥有“长效机制”,但相当多的“盟友”在出院之后性格出现扭曲,有的对所有人包括亲生父母都失去信任,睡觉时枕头下藏刀;有的离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断绝联系,甚至彻底失踪。

阅读全文

与杨永信是怎么变成网络亚文化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网络橙灯闪烁 浏览:411
适合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脑 浏览:563
网络上的便携式wifi怎么样 浏览:855
安徽农金登录怎么显示网络异常 浏览:620
网络副业现状有哪些 浏览:841
用手机ping网络用什么软件 浏览:798
天门网络营销专家 浏览:99
网络连接好就是不可上网为什么 浏览:52
咋直接看网络密码 浏览:600
网络信号放大器怎么使 浏览:685
智能无线网络宽带路由器 浏览:475
网络版记帐软件 浏览:968
网络主播用哪个象棋 浏览:947
最好的手机网络测速 浏览:255
四川广电网络有多少m 浏览:287
逢良网络是什么 浏览:166
网络电视不通过wifi可以用吗 浏览:997
软件本地验证和网络验证哪个好 浏览:925
极佳是什么等级网络信号 浏览:458
如何投诉网络不良现象 浏览:9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