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校园欺凌事件怎么处理
校园欺凌事件这些年时有发生,对于校园欺凌我们坚决不能纵容,及时遏制校园欺凌的苗头,对于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要严肃处理。
1、消除“未成年人不需担责”的错误认识。
针对欺凌、暴力进行全面教育,强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错误认识”,意在坚决对欺凌、暴力说“不”。
3、惩戒教育结合,避免校园暴力扩散成网络欺凌。
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1)校园网络霸凌事件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悲剧的发生,增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条文从现行法律的72条增加到130条。
在总则方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及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
并从六个方面升级对未成人的的保护:加强家庭保护,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完善学校保护,从教书育人和安全保障两个角度规定学校、幼儿园的保护义务;充实社会保护,强调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新增网络保护,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强化政府保护,对国家监护制度作出详细规定;完善司法保护,实现司法环节的未成年人保护全覆盖。
❷ 面对校园发生的霸凌事件,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如何面对校园霸凌事件
1.不要和一些“不良学生”走的过近
不想把学生人为的归类为好学生、坏学生,但是一些不良学生确实喜欢惹是生非,你不要和他们走的太近。这里的太近,不仅仅是指和他们交朋友,也不要和他们起冲突!
2.安心学习,不要招惹是非
学生时代只有安心学习才是避免校园暴力的最佳手段。只要是让那些不良学生认为你是只顾学习的书呆子,他们也不会骚扰你的。
3.遇到暴力侵害的苗条的时候不要退缩,勇敢面对积极沟通
现在的学生打架斗殴的理由很让人哭笑不得,一般都是感情问题、争学校的老大、看你不顺眼之类的。如果发现某位学生或者他们的群体对你不忿,准备攻击你的时候,不要害怕和逃避,先主动和他们沟通。
当发生校园暴力后,一定要积极应对校园暴力,可以多了解一些校园暴力处理方法和遭遇校园暴力后该如何应对和维权等校园暴力知识来帮助自己。
❸ 校园霸凌事件正确处理方式
【法律分析】
校园霸凌的处理如下:可以告诉父母或者老师寻求办法,还可以通过报警的方式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但校园霸凌行为者一般属于未成年,可以免去拘留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❹ 发现校园霸凌事件,作为老师该如何处理
发生校园霸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不良模仿
1.家长的不良榜样和教育。有的家长在处理邻里和人际纠纷时,由于自身素质差,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甚至满嘴脏话,有时还大打出手。家长这样的行为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坏的榜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不讲忍让、和善。而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不要吃亏,吃亏了就动手打他(她),使自己的孩子养成了“小霸王”的性格;2.受学校和社会上恃强凌弱现象以及网络、影视、动漫等传媒不正确的宣传影响。在各种暴力事件中,他们看到的是施暴者的“霸气”。受此影响,一旦有的孩子心情不好时和其他孩子产生矛盾,他们就会觉得采用暴力这种方式最出气,于是又一个校园暴力产生了。
二、孩子自信心的丧失。
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务工或做生意等原因,每天早出晚归甚至见不到人影,没时间和孩子交流,缺少对孩子关爱和鼓励,对孩子的各种情况不管不问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的丧失。马洛斯的需求理论中,安全需求、感情上的需要(一是友爱的需要,二是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青少年渴望得到的。这些缺少自信的孩子,他们通常会选择错误的行为方式: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这些错误的行为方式是产生校园暴力的温床。
三、没有严厉处理并纠正施暴者的不良行为。
没有严厉处理,不能使施暴者受到处罚和深刻教育,是他们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由于大多是初中生,不是成年人,不到《刑法》处罚的年龄,不能受到刑事制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让他们做义工。并训诫他们的父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失责。在在经济上采用重罚,拿不出钱的可以刑事处罚。
❺ 校园暴力事件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应按下列程序处理:
①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打“110”报警电话。
②立即报告局安管科。先口头、后书面。
③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家属。
④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学校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中之犯罪;同时学校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附近的学生,并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⑤保护现场,配合警方调查处理。在警方的指导下维持秩序和善后处理。
(5)校园网络霸凌事件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❻ 未成年校园霸凌事件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不予刑事处罚的情况下,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或者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满足规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在涉及犯罪的情况下,不能逃避刑事责任,而在欺凌中涉案的未成年人则更是如此。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❼ 校园霸凌发生在我们身边,该如何处理
①独自面对时
当一个人遇到突然的欺凌情况时,他应该尽快离开。通常,肇事者只是借此机会发泄自己的不幸。如果您不回应,对方将不会再次纠缠。如果对方突然移动或追赶,请立即赶到最近的人群。
③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遭遇欺凌并克服其危害并非易事,因此如何摆脱校园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每个受害者都必须面对的难题。
尽量表现得像往常一样。自嘲或幽默的嘲笑会减少不安,或与您信任的人积极沟通。专注于个人和情绪管理,列出积极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成就感会增加您的士气。
以上内容为相关答案。许多学校都存在校园欺凌行为。如果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勇敢地将其报告给师范学校或相关部门。当我们对校园欺凌持肯定态度时,我们就不会软弱。
❽ 学生欺凌事件如何处置
12月2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日前,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指出,学生欺凌事件须依法依规处置。同时明确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以学校为主。
《治理方案》提出,针对不同情形的欺凌事件,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共同做好教育惩戒工作。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在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学生转送专门(工读)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