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义而富且贵的不义是什么意思
而:表转折,但是;且:表并列,并且。
出自:先秦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十二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不乂什么意思网络扩展阅读:
后世影响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❷ 你不仁我也不义是什么意思
你好,“你不仁我不义”是一句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处于困境之中,正急需要你的伸手帮助,你竟然对我不讲仁义道德。有初一就有十五,等到你将来需要用我的时候,也别怪我翻脸无情。说这种话的时候,通常带有威胁和报复的意思。
❸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谁解释一下,说具体点
忠、孝、仁、义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忠指对君主忠诚;孝指对父母孝顺;仁是对他人的爱;义是行为得体、符合正义;故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指:没有博爱之心为不仁 ;没有民族大义为不义 ;投降,叛逃,犯上作乱为不忠.;没有孝顺父母为不孝。
拓展资料:
忠:传承优良,发扬光大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底是谁的责任?太笼统了。今天我将其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我们的个人力量太小太小。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点事情,为政府分忧。
孝:百善孝为先
“孝”字由“老”和“子”字组成。“老”在“子”的上方,无形彰显了其内在关联,也可从中看到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国讲究孝道。父母乃人之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绝对不可交。中国讲究以孝传家,孝经写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赐,我们要保护它爱惜它。首先要尽到对父母起码的孝顺,然后才立身行德,杨名于世,出人头地。
❹ “多行不义必自毙”中“不义”是什么意思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一个成语,读音是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词条名
多行不义必自毙
语出主人公
郑庄公
文化归类
汉语成语
哲学意蕴
不义行事,不会有好的下场
典故出处
《左传》
快速
导航
原文译文注释示例读解
成语资料
【拼音】 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释义】不义:违反正义的事。毙:扑倒,倒下去。
【出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语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近义词】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1]
【英文】Who is unjust is doomed to destruction.
原文
初(1),郑武公娶于申(2) ,曰武姜(3)。生庄公及共叔段(4)。庄公寤生(5),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6)。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7),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8)。公曰:“制,岩邑也(9), 虢叔死焉(10),佗邑唯命(11)。”请京(12),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13):“都,城过百雉(14),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15);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16)。”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17)?”对曰:“姜氏何厌之有(18)? 不如早为之所(19),无使滋蔓。蔓,难图也(20)。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21),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22)。公子吕曰(23):“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4)。?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25),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26)。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27),厚将崩。”
大叔完聚(28),缮甲兵,具卒乘(29),将袭郑。夫人将启之(30)。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3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32),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37)。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请以遗之(39)。”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4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8)。’其是之谓乎?”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武姜因此讨厌庄公。武姜玉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又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就计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会使您受不了。”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习卜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于是庄公把武姜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地下黄泉,永远不再见面。”事后,他又后悔这么说。
考叔当时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员,他听说了这件事,就送了些礼物给庄公。庄公请他吃饭,他却把肉放在一旁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颖考叔回答说:“我家中有母亲,我的饭食她都吃过,就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后允许我拿去送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唯独我没有!”颖考叔说“我冒昧问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庄公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很后悔。颖考叔说;“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庄公听从了项考叔的话,照着做了。庄公进入地道,赋诗说:‘隧道当中,心中快乐融和!”武姜走出隧道,赋诗说;‘隧道之外,心中快乐舒畅!”于是。母子关系又与从前一样了。
君子说:“颖考叔真是个孝子。爱自己的母亲,还扩大影响了郑庄公。《诗·大雅·既醉》说‘孝子德行无穷,永久能分给同类。’大概说的就是这样的事吧!”[2]
注释
(1)初:当初,从前。故事开头时用语。(2)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3)武姜:武谥郑武公谥号,姜谥娘家姓。(4)庄公:即郑庄公。共(gōng)叔段:共是国名,叔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难产。(6)恶(wù):不喜欢。(7)亟(qì):多次屡次。(8)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虎牢关。(9)岩邑:险要地城邑。(10)虢(guó)叔:东虢国国君。(11)佗:同“他”。唯命:“唯命是从”地省略。(12)京: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13)祭(zhài)仲:郑国大夫,字足。(14)雉:古时建筑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15)参:同“三”。国:国都。(16)堪:经受得起。(17)焉:哪里。辟:同“避”。(18)何厌之有:有何厌。厌:满足。(19)所:安置,处理。(20)图:课,治。(21)毙:仆倒,倒下去。(22)鄙:边境上得邑。贰于己:同时属于庄公和自己。(23)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24)若之何:对他怎么办。(25)庸:用。(26)廪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延津北。(27)昵:亲近。(28)完:修缮。聚:积聚。(29)缮:修整。甲:铠甲。兵:武器。具:备齐。卒:步兵。乘(shèng):兵车。(30)夫人:指武姜。启之:为他打开城门。(31)帅:率领。乘:一车四马为一乘。车一乘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32)鄢:郑国邑名,在陵境内.(33)五月辛丑:五月二十三日.古人记日用天干和地支搭配.(34)城颖西北。(35)黄泉: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墓穴。(36)颖考叔:郑国大夫。颖谷:郑国邑名,在今河南登封西南。封人:管理边界的官。(37)舍肉:把肉放在旁边不吃。(38)羲: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肉。(39)遗(wéi):
赠送。(40)繄(yī):语气助词。没有实义。(41)阙:同“掘”,挖。(42)隧:地道。这里的意思是挖隧道。(43)赋:指作诗。(44)融融:快乐自得的样子。(45)泄泄(yì):快乐舒畅的样子。(46)君子:作者地托。《左传》作者常用这种方式发表评论。(47)施(yì):延及,扩展。(48)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既醉》。匮:穷尽。锡:同“赐”,给予。
❺ 不忠不义什么意思
忠,忠诚的意思,义,义气,仁义的意思。对上级有坏念头是不忠,对朋友,兄弟有坏念头就是不义,同时都有就是不忠不义。
❻ 十恶中的"不义"是指不道义的意思
1。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办丧事并作乐改嫁等。
2。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❼ 不仁和不义分别是什么意思
不仁就是做违背他本意的事,不义就是背叛的意思。
经常说的:你对我不仁就别怪我对你不义了。
就是你这样对我,就别怪我不顾当日的兄弟之情之类的
望采纳
❽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什么意识
忠、孝、仁、义是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忠指对君主忠诚;孝指对父母孝顺;仁是对他人的爱;义是行为得体、符合正义;故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是指:没有博爱之心为不仁 ;没有民族大义为不义 ;投降,叛逃,犯上作乱为不忠.;没有孝顺父母为不孝。
拓展资料:
忠:传承优良,发扬光大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底是谁的责任?太笼统了。今天我将其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我们的个人力量太小太小。但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点事情,为政府分忧。
孝:百善孝为先
“孝”字由“老”和“子”字组成。“老”在“子”的上方,无形彰显了其内在关联,也可从中看到中国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中国讲究孝道。父母乃人之根,自己父母都不孝的人绝对不可交。中国讲究以孝传家,孝经写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身体,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赐,我们要保护它爱惜它。首先要尽到对父母起码的孝顺,然后才立身行德,杨名于世,出人头地。
仁:仁爱之心,感召他人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爱,要爱心与别人相处。所以仁的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爱人”即是说要有仁德之心,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因此,“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
“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美好情操。
义: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义”就是正义,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信义宁愿牺牲自身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若非关羽重信义,华容道上对曹操网开一面,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三国鼎立”。
❾ 不义而富且贵的不义是什么意思
不义:不正当的手段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不值得关心)
❿ 不义的义是什么意思意思
不义 [ bù yì ]
基本释义
不义,指不合乎道义;不正当;行不义之事的人。
语出《国语·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