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参与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
国家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网络安全管理以及网络产品、服务和运行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国家支持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参与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
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分别倡导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网络相关行业组织等参与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研究开发网络安全技术,为社会提供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以及培养网络安全人才等。
这些法条集中表达了一个主旨:鼓励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以更好地促进网络安全、健康运行。
(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扩展阅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网信事业蓬勃发展,当我国的网民数量和电子商务总量位居全球第一,网络安全显然已经成为天大的事。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在此精神的指导下,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制定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标准289项,持续开展的“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成果显着,连续六年组织实施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更是深入人心,以上这些务实有力的举措,不断净化着网络空间,切实维护了网民的合法权益。
‘贰’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 实施什么行动计划
第一个问题,讲讲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
听了大家发言,我有一个总的感觉,就是对互联网来说,我国虽然是后来者,接入国际互联网只有20多年,但我们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推动互联网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农业革命增强了人类生存能力,使人类从采食捕猎走向栽种畜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社会。工业革命拓展了人类体力,以机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工场手工生产。而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们13亿多人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更是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想起这一段历史,我们心中都有刻骨铭心的痛。经过几代人努力,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之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是对前人的责任,也是对后人的责任。
‘叁’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实际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要着手研究制定我省网络安全规划和信息化战略,组织重大问题研究,将信息化工作和“数字河北”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谋划好我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舆论引导。要全力维护网络安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形成网络安全的坚强保障。要抓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内容建设,加强信息资源转化运用的研究,提升全省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肆’ 网络安全攻防战究竟该怎么打
一年前的4月19日,**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对发展网信事业,建设网络强国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示。一年后,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再度聚焦网络信息安全,并对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进行了解读,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也应邀在节目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介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受网络攻击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周鸿祎表示,网络安全是一场攻防战,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最终的攻击目标可能是基础设施,也可能是国家机密。”
面对挑战,构建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在黑客手段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能全天候、全方位迅速感知、判断威胁,可谓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在网络威胁感知预警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周鸿祎说:“在过去几年里面,360已经建立了具有领先水平的全球网络攻击预警系统,利用基于大数据的威胁情报,利用人工智能,对未知的网络威胁进行判断。”
去年10月,美国曾出现了大面积互联网断网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事实上,在断网事件发生之前,360就已经监测到了可能的黑客攻击并发出了预警。之后应美方邀请,360也作为唯一的中国机构参与进行全球协同处置。
如今在网络安全领域,打破个体、企业、包括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克服孤立的各自为战,建立起网络安全协同体系,已经变得非常急迫。周鸿祎也曾多次倡导多方协作共建国家网络安全。在周鸿祎看来,国家网络安全建设不能仅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某个企业的力量,而是要将**、民间企业、安全企业、科研院所甚至个人的力量都融合进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安全问题,守护国家网络安全。
‘伍’ 如何才能体现对网民的包容与耐心
昨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会上我国领导人指出:对网络空间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体现对网民的包容与耐心?本人以为,对网民的包容与耐心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逐步提高网络空间的资源共享度
网络空间由交易、关系和思想本身构成,它们像一道道永恒向前的波浪,在我们的交流之网上部署着。网络空间管理实际上就是网络自由度的管理,而网络自由度往往决定着网络空间的资源共享度。
对待网络空间的深化改革,我们一边强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而另一边则设置七条底线或这律那律来人为划出实践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止境,如此彼此矛盾的作法实际上就是对宪法及其效能缺乏起码信任与信心的表现。
一个对宪法及其效能有着基本信任与信心的政府,只要依法治网,实在没有必要在宪法的导向与制约之外再给网民设置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2、充分尊重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各项权利
宪法赋予公民多少权利和利益,网民就应在网络空间享有多少与之相应的权利和利益,尤其是政治权利和利益。
3、耐心倾听网络上网民的不和谐音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来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就必须耐心倾听网络上网民的不和谐音,并在这些不和谐音中认真研究和吸取有利于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信息与养分。
‘陆’ 刘仰:政府可以企业化吗
刘仰:政府可以企业化吗?
一个新认识不久的朋友在聊天中颇为赞赏地引用了一个名言警句:网民不会犯错,犯错的是政府。他说,这句话是某大城市负责网络工作的重要领导说的。他对这位领导这一先进的网络意识大加赞赏。也许,他还认为,这个名言警句很符合新近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吧?我听了这番话觉得,说这话的人和引用并赞赏这话的人,观念实在是很幼稚。
我说,这话的源头大致来自商业和企业。对于商品经济中的企业,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顾客是上帝。延伸一下,还可以表述为:顾客永远没有错。这种说法对于很多人来说,耳朵都应该听出老茧了。当然,习惯成自然,作为消费者,大家都觉得这话说的挺对。消费者听着这话,心里舒坦得很。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即使是媒体口碑好的如日中天的外国跨国公司,是否真是这样?这无关紧要,反正,听着舒服就行,事实究竟怎样,再说。等你遇到事就知道了。
在这个观念的基础上,有一些三、四流的学者的确在搞一些“理论创新”,他们把政府比喻为企业,总统制、首相制类比为董事长、总经理,当然也可以类比为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和宰相。内阁之类当然就是董事会。民众么,稍有点麻烦。因为现在有大型上市公司,民众究竟算企业的客户还是算上市公司的股民,这种“理论创新”没有说的很清楚。但是,对于创新者来说,这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把“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不会犯错”这样政治正确的论断强加到政府头上,于是,民众不会犯错,民众就是上帝。很明显,这非常符合“民主”的精神。在我看来,这就是套用某个现成理论,生硬地搞一些牵强的附会,显得自己站在了真理一边。因此,那位网络工作的政府官员,无非是拾人牙慧、照搬照抄地借用了这种“理论创新”,颇为得意地有了自己的心得:网民不会犯错。
事实上,这个“理论创新”有严重的缺陷,多展开讨论意义也不大,正经学术界也没有多少人把这一“理论创新”当回事。如果那位领导官员在我面前说这话,我很想问他:如果网民喜欢苍井空老师,你会不会满足网民?网络是一个新的现象、新的现实,它既是企业,也是媒体,更是社会。单纯的企业原则能否照搬到政府对网络的管理?即便对于企业来说,“顾客是上帝”也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但是,将这句话改头换面后用到西方民主的选举中,如果哪位竞选者说出这番话,一定会受到选民的拥护。但是请注意,竞选者把板子打在政府的屁股上,关键在于他还没有坐到政府的宝座上。一旦等他坐上政府的头把交椅,对于网民的捣乱该抓还是抓,对于网民的言论该删还是删,对于网民的鬼鬼祟祟,该监视还得监视。号称自由的美国,难道不是这样?当我们说网络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如果“网民不会犯错”,那么,媒体是否还需要引导?纠错?辟谣?争鸣?讨论?当我们说网络同样是一个社会,这个虚拟社会的成员“不会犯错”,那倒真是一个最美好的社会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如果说这话的领导官员只是幼稚,还可以原谅。如果他不是幼稚,而是有其他原因,说这话的官员问题就很大了。在我看来,他能否做领导,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推崇官员这种网络意识的专家学者,要么是没头脑,要么就是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事实上,类似的创新言论经常能听到,有时候,对于这种弱智的言论都懒得批评,批评他连自己都觉得没面子。但是,这类看起来政治正确的“高大上”的创新思维、创新言论真的不绝于耳。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点评:说起来都是泪。
‘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是什么梗
意思是互联网也有法律规定,不允许违法犯罪。
最早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原句如下:”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现在经常地被网友们用于在网络上言语威慑并制止他人的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举动。也常用在公众人物或机构发言时,表达网友们要努力使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7)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扩展阅读
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
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4、《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百八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