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网络安全法传单

网络安全法传单

发布时间:2022-05-09 09:10:27

㈠ 小区人脸识别门禁是否合法

目前,部分城市的小区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当业主、租户和其他人员出入时,需刷身份证和识别人脸,两者信息匹配后方能进入。对此,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人脸和身份证双重信息涉及隐私,担心个人行踪和隐私被泄露。

小区物业安装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否合理?物业是否具有采集人脸、保留人脸信息的权利?业主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支持者

防范外来人员随意出入小区,人脸识别门禁将有效采集外来人口的具体信息。如有外人出入,每一条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图像,都会即时传到小区安保处的管理系统,能提高小区安全性。物业是为全体业主安全着想,服务全体业主,是出于善意目的,不是侵权。

刷脸过程中,姓名、性别、年龄以及面部表情等大量信息都会被采集并储存,如果这些信息得不到妥善保管,个人隐私就会泄露。

什么是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法律规定: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什么是个人信息,人脸识别技术提取的特征是否属于个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从该解释“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这句话不难理解,只要信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只要能识别自然人身份就属于个人信息。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仅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与个人身份直接联系的信息,也包括其他可以识别自然人身份的间接信息。人脸数据因包含人体特征具有识别性,因此属于个人信息。

物业是否有权利采集和保留人脸信息权利?

2017年实施的《网络安全法》提出:“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经被搜集者同意”。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因此,对于人脸识别过程中采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有着法律上明确要求。提示我们的企业,银行,小区物业等部门在采集、使用、保存人脸识别过程中采集的个人信息应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

1、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明确约定门禁升级改造事项,如果没有相关约定,物业应当征求业主意见,如果涉及费用,应当进行公示。

2、使用人脸识别门禁应征得一半以上业主同意。在小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时,如果业主同意录入采集人脸信息,则物业可保留业主信息。如业主不愿使用,那么物业可通过密码、门禁钥匙等途径,让业主自由出入小区。如果物业强制业主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则违法。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被诈骗的事件频频发生,骗子的套路招数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向诱导老人买三无产品,给老人免费送一些东西。骗取过老年人的信任之后再进行诈骗 。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呢?

㈢ 小区里发传单是否违法

1、如果传单不具有违法性内容,是可以做宣传的话,是不违法的。

在小区内散布法律禁止的危害国家和他人权益的传单的,是违法的,例如“黄赌毒枪爆骗”。

2、物业管理者没有权力没收传单的,只有公安部门才有权力。

3、物业管理者动手抢夺在小区发传单人员的传单而且出言恐吓威胁是违法行为。因为属于侵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法》第二、三条规定:侵犯公民财产权的,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威胁他人的,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其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3)网络安全法传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着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三条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参考资料: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法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㈣ 我国宪法对隐私权是怎么规定的

宪法对于公民权益是概括性规定,详细的规定见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六章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内容包括:

㈤ 隐私权包括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六章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内容包括:

㈥ 别人说要在网上深挖我信息犯法吗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㈦ 李大霄是哪里人,今年几岁

李大霄,广东阳江人,今年56岁是一个a股大骗子狗奴才,然后是个嘴炮汉奸走狗。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法传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自己制作网络测速 浏览:390
网络哪里可以问政 浏览:350
网络安全教育视频全集 浏览:351
今晚淮北安广网络没信号 浏览:348
如何绘制路口网络标识图 浏览:929
网络连接看哪个标志 浏览:843
苹果网络硬盘的照片 浏览:347
switch无法使用中国移动网络 浏览:54
网络广告预算的项目有哪些 浏览:529
家里网络信号为什么老不好 浏览:39
警察大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怎么样 浏览:135
开通了流量为什么网络不可用 浏览:673
长春网络主播培训哪里有 浏览:980
网络更改设置为按流量计费划算吗 浏览:64
有哪些网络剧值得追 浏览:626
华为手机怎么把默认网络卡改了 浏览:639
网络中ds和dm是什么 浏览:419
双通道网络加速设置 浏览:599
电脑网络正常为什么卡 浏览:828
牡丹江网络和电信哪个网速快 浏览:7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