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安全 > 新增网络安全硕士点

新增网络安全硕士点

发布时间:2022-05-14 01:53:13

网络安全考研有哪些学校啊,都介绍下吧

第一西大、上交、浙大、哈工大、清华、北邮、北航、武大、华科、考研还有个选择就是去 中科院信工所,那里面据说也是很不错的,他们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而且院士数量多。

如果能拿到免推,但是学校是双非,而上交,清华,武大,华科是不要双非的,所以相对而言,可以选择中科院信工所。不过,西电真的是非常不错,不过是一个211,如果能去985的话还是不去211了。西电有军方背景,密码学全国第一。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或“统考”)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

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所录取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按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均采用相同考试科目和同等分数线选拔录取。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加入全国统考的学校全国统一命题)。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考研国家线划定分为A、B类,其中一区实行A类线,二区实行B类线。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近五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5年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增幅10.6%,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什么大学的信息安全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最牛逼

看你的侧重点,中科院下面有几个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各个高校的信息安全也有不同的特点,武汉大学主要侧重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安全,浙江大学侧重的是数学,例如:加密解密和认证,北邮的信息安全就是在学通信,主要侧重信号分析。其他的学校综合性很强。
看你爱好,如果你喜欢网络安全的话,建议考武汉大学。
还有,在网上的信息都是不准确的,建议你给想要报考的学校打电话询问。
祝你考研成功。

❸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信息安全与网络理论"介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院面向国内外着名高校和知名企业,引进和聘用软件工程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和研究生的培养。目前软件学院已经与爱尔兰国立大学、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阿得雷德大学等高校和IBM公司、微软公司、HP公司、中软总公司、大连华信等国内外着名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近年来主持或参与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6篇,EI收录38篇,ISTP收录18篇。

该院的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安全与网络理论,计算技术与理论,系统理论与智能处理技术。

该硕士点旨在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在培养方式上注重课程的先进性、国际性和实践性,部分核心课程采用英文教材,英语授课,强化英语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和进行软件开发的国际化交流能力。

该硕士点指导教师:李明楚*、罗钟铉*、王秀坤*、郭禾*、陈志奎*、张宪超*、江贺*、周宽久、

田园、周勇、吴国伟、王雷、刘宇、夏锋、梁文新、王征、单世民、胡燕、

覃振权、孙伟峰、林闯、徐秀娟、许真珍、金乃高

注:带*者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 究 方 向
考试科目

(科目编号)
备 注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信息安全与网络理论

02 计算技术与理论

03 系统理论与智能处理技术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1 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备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生自筹经费金额为1.6万/年,总计3.2万。

❹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有什么硕士点跟网络有关的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8)网络信息安全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9)宽带无线信息网络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11)现代光通信网络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13)下一代网络(NGN/NGI)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16)光互联网及交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17)多媒体通信、处理与网络综合服务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23)23通信网安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25)25无线通信及信号处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28)28网络安全与信道编码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32)32宽带通信网、新型接入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33)33通信网与光通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40)40计算机通信网与多媒体通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57)57无线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64)64互联网络、片上网络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081020)★信息安全 (04)04网络安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01)通信工程学院 (110505)密码学 (04)04网络与信息安全

挺多的啊
具体你在参考网址你找找吧

❺ 那些学校有信息安全专业的硕士点

北京理工大、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华东师大等名校,既有硕士,又有博士点。

❻ 2022年武汉大学研究生人工智能院线360,1:1.5招录比371能通过吗

12月25日,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发布《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摘要
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创下最高纪录,达到457万,涨幅达21%。这是最近5年连续在高位上超过两位数的高增长。
就业压力显然是硕士研究生报考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数据表明,研究生报考热和GDP增长有相关性,即GDP高增长,研考报名人数增长较低,甚至会出现停滞,GDP下滑时,研考报名人数相对增长较快。这一增长也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直接相关。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比上年增长167万,净增长人数则达到往年的3倍左右,高校毕业生已经占据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0%。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学历“贬值”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着名高校也纷纷宣传其本科毕业生的国内高升学率,读研究生俨然已经成为优秀学生的标配。
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也一再创下最高纪录。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未来研究生培养划出了方向,也对适度的规模扩张,尤其是博士的扩张定下了基调。2020年研究生招生达到110万,2021年招生则超过120万,招考录取比保持了相对的平稳。在硕士招生上,专硕逐渐成为主体,并明确提出,未来新增硕士原则上主要以专硕为主,即硕士层面更多定位于专业应用人才的培养,而不再是学术,对于着名高校,学术人才逐渐向博士阶段靠拢。因此,一些着名高校开始取消部分专业学硕招生,全面转向博士阶段培养。
考研热,热的主要还是人文社科专业。无论哪所学校,报考最热的往往都是工商管理,即便是理工科高校,很多高校人文社科考生占据多数。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需要对研究生的培养结构进行大力气调整,尤其是学科结构上,毕竟社会发展与建设更需要理工科人才,这无关是否忽视人文学科。面对美国对中国人才培养的打压,尤其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打压,今年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需要有忧患意识,加强和提高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尤其是理工科人才的培养。与美国的竞争,表面是技术,背后则是人才,科学技术人才是核心和关键。
一、研究生报名热度持续高涨,报考人数屡创新高
1.1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实现新突破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比2021年增长80万,增幅为21%。从近年数据来看,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比2019年增加了51万人,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36万人。自2016年起,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在高位上保持高增长趋势。2015-2022年,7年平均增长15.8%。
数据来源:教育部
1.1.1 各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增长
2022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1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6.2万人,增幅为17.8%。
数据来源: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2年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26.5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4万余人,增幅为22%。
数据来源: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河南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7.9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7.7万人,增幅为25.5%。
数据来源: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7.9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1.5万人,增幅为23.4%。
数据来源:广西招生考试院
2022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5.4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1.6万人,增幅为11.6%,这也是各省市中增幅最少的省市之一。
数据来源:北京教育考试院
1.1.2多所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长,同比超过50%
多所高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相比2021年增长率超过40%。据统计,长江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超过50%。
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7604人,比2021年增长1161人,增长率为4.39%。最近三年,该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深圳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27966人,比2021年增长8231人,增长率为41.7%。
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2022年“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相比之下,双非院校的报考热度上涨,考研报考人数大幅度增加。西藏民族大学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23.2%。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这一变化既说明了部分考生的理性,也说明了考生在迅速降低目标,“上岸”为第一目标,而不再是名校。
1.2专业硕士报考规模超过学术硕士
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普遍超过学术硕士,也是研考报考的一个显着特点,尤其是在双非高校。
数据显示,2022年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到12146人,其中专业学位考生7787人,在总报考人数中占比64%。
数据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官网
2022年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为5115人,专业学位报考人数3691人,占比为72%。
数据来源:西安财经大学官网
2022年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585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3953人,占比达到68%。
数据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官网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近83%的考生愿意报考专业型硕士。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考生对于专硕的青睐,一方面是专硕的认可度有所改变,更反映了研究生招生竞争程度的增加,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尽快“上岸”。
1.3专业报考热度差异较大,人文社科竞争激烈
从深圳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来看,应用心理、心理学、新闻与传播、计算机技术等成为网报人数排前四的专业,均突破千人。而智能制造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理工科专业报考不足百人,差异较大。
从报考计划比来看,工商管理(学术学位)、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理论、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报考计划比值均超过40。但临床医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等报考计划比值不足10,差异明显。
数据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各专业差异较大。数据显示,应用心理专业报考851人,而物理学专业仅有51人报考。
数据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官网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所工科高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工商管理专业报考1147人位居第一,会计与法律(非法学)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400人,高居第五与第六位。
数据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网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中,电子信息专业报考2723人位居第一,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及工程管理专业报考人数也均超过了1000人。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
1.4考研热度只增不减,就业压力仍为主要因素
根据对考研动机的调查分析,就业压力成为考生选择考研的最主要因素。近六成的考生因为就业压力大,想增强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考研,近五成考生是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加强文化素养。留恋校园生活以及想在学术上深造的考生占比分别超过30%。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通过对考生的调查发现,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超过四成的考生认为就业有一定难度,对找到理想工作信心不足。33%的考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有信心找到理想的工作。22%的考生则表示担忧,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
1.4.1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经济承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是几十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总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如果加上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将超过1100万,占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90%以上。
从报考计划比来看,工商管理(学术学位)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全面影响,持续下行,用人需求受到一定的遏制。同时,受“双减”等政策影响,相关行业大批从业者面临转型与再就业,也加入了再深造的行列。
数据显示,研究生报名人数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相关。据统计,当我国GDP增速放缓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会升高,两者呈现负相关。2008-2010年期间,我国GDP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此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低增长率发展阶段,2015年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快速上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4.2 内卷加剧,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提升
伴随就业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用人单位对从业者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就业者比例稳步上升。2007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人数占比为0.2%,之后占比不断上升。到2019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达到1.1%。也就是说每100名就业者中就有1名拥有研究生学历。
数据来源:《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1.4.3 研究生学历成为刚需,着名高校本科生升学率连续上升
根据各高校发布的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着名高校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持续上升。其中,北京科技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高达45.93%,复旦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高达45.78%。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据北京科技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2018年为40.81%,2019年为42.91%,2020年为45.93%。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连年上升。
数据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官网
据复旦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2018届37.55%,2019届39.85%,2020届45.78%。三年间增长8.23%。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二、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扩招重点向专业学位倾斜
2.1 研究生招生数量保持连续增长
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0年达到110.6万人,2021年则达到了约120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近一倍。尤其是2020年招生中,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缓解就业压力,当年研究生招生增长20.7%,创下近年新高。
数据来源:教育部
在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硕士研究生招生量约占总量的90%。比如2020年110.6万人中,仅有11万人为博士研究生。
数据来源:教育部
2.1.1 高校继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着名高校继续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相比,2022年 “双一流”高校招生计划均明显增长。其中,重庆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00人,相比2021年增加招生计划700人。
数据来源:各高校官网
福州大学五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2018年计划招收3118人,2022年计划招收人数达到4943名,五年间增长1825人。
数据来源:福州大学官网
河南大学近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持续增长。由2020年招收3400人,2022年达到5000人,三年间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1600人。
数据来源:河南大学官网
2.2 研究生招生增量全面转向专业学位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教育部
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占比超过60%。
数据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中指出,支持学位授予单位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可以预见,未来专业硕士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福州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加。从2018年招收专硕1831人,到2022年招收专硕3140人,五年间扩招专硕1309人。
数据来源:福州大学官网
暨南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长。从2018年招收专硕1700人,到2022年招收专硕3400人,五年间扩招专业硕士1700人。
数据来源:暨南大学官网
安徽大学2018年招收专硕1328人,到2022年招收专硕2476人,五年间扩招专业硕士1148人。
数据来源:安徽大学官网
2.2.1 2020年新增学位授权点中专硕占比超七成
近日,教育部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在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新增1500多个硕士点,其中专硕占了1115个,占比高达70%以上。经动态调整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分省)中,四川省增列授权点数量最多,增列学位授权单位8个,学位授权点13个;其次是江苏省,增列学位授权单位7个,学位授权点12个。
数据来源:教育部
2.3着名大学停招学硕,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转向博士
2021年5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发布通报:自2022年开始,该学院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此前,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已经宣布,2021年起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也宣布,2021年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取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项目招生,增扩博士研究生项目招生;除此之外,四川大学、福州大学也分别停招了心理学学硕和情报学学硕,相关专业仅保留专业学位招生。
此举显然并非个案。根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生培养结构需要做必要调整,博士研究生显然将成为着名大学学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硕士更多地将转向专业人才培养。
2.4非全日制招生专业增多,部分专业停招全日制研究生
部分学校专硕停招全日制,转为非全日制招生,也是最近的一个明显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2021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发布的研究生招生公告中也明确提到:2022年会计专硕拟进行调整,将不再招收全日制统招普通考生。
此外,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南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专硕、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会计专硕、北京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软件工程方向)等同样已不再招收全日制,只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停招全日制、仅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大多为会计、审计、应用心理学、新闻与传播等实操性较强的专业,显然也和专业硕士培养方向是直接关联的。
2.5推免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总体占比保持平稳
推免生受到高校与广大研究生导师的欢迎,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推免生招生规模也逐步扩大,但总体比例并未出现增长。
2.5.1 扩招趋势下高校推免招生数量逐年增长
近年来,在研究生招生扩招的大形势下,部分院校的推免招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相比招生增量,推免并未完全实现同比例的增长。中国科学院大学2020年推免生的招生数量为4880人,2022年推免招生数量增至5532人,两年增加了652人。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重庆大学2020年推免研究生招生人数为1328人,2022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1757人,增加了429人。
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北京大学2020年推免研究生招生数量为2757人,2022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3048人,增加了291人
福州大学近五年来招收专业硕士人数逐年增加。从2018年招收专硕1831人,到2022年招收专硕3140人,五年间扩招专硕1309人。
数据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兰州大学2020年推免生招生数量为858人,2022年推免生招生数量增至1151人,增加了293人。
数据来源:兰州大学官网
2.5.2 双非院校推免数量增幅明显
从推免招生的整体情况来看,双非院校的推免名额增幅最为突出。山东财经大学2022年推免名额为163人,较2021年增加40人,增长率为32.52%。
数据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官网
江苏大学2022年推免数量为293人,较2021年推免数量增加50人,扩增率为20.58%。
数据来源:江苏大学官网
燕山大学2022年推免数量为531人,较2021年增加75人。增长率为16.45%。
数据来源:燕山大学官网
2.5.3推免重点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推免作为高质量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名额也同样向国家急需领域倾斜。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村发展、核科学与技术等国家急需领域相关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
其他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在50%以下,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推免比例为40.28%,翻译专业的推免比例为3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3.08%,科学技术史专业的推免比例为16.67%。
数据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22年浙江大学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制药工程(人工智能药学项目)、海洋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还有部分专业推免比例虽未到100%,但远超50%,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推免比例为75%。
部分专业推免比例则不足50%,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44.45%,美术专业的推免比例为36.36%,政治经济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5%,科学与技术教育的推免比例为20%,遗传学专业则不接收推免生。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官网
2022年复旦大学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达90%以上,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等专业的推免比例达到100%,生物医学工程的推免比例为95.66%,物理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91.40%
部分专业推免比例不足50%,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推免比例为45%,戏剧专业的推免比例为35.29%,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推免比例为33.33%,出版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9.17%,法律(法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1.57%。
数据来源:复旦大学官网
2022年重庆大学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高于75%,其中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推免比例在80%以上,分别为90.16%、82.14%、80%,土木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79.53%,软件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78.57%。
部分专业的推免比例不足50%,其中光学工程专业的推免比例为44%,力学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3.81%,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推免比例为22.73%,材料与化工专业的推免比例为10.71%,法律(非法学)专业不接收推免生。
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虽然推免生广受招生单位与导师欢迎,但相关部门对推免生招生还是有严格限定。根据教育部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201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三、研究生教育改革深入 提高研究生质量多措并举
2020年7月29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由此开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研究生教育从不断改革迈进全面系统改革。
3.1 调整学科专业,大力发展交叉学科
从1980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学科专业的每一阶段发展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
2020年9月发布的《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表示,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按照单位自主调、市场调节调、国家引导调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健全退出机制“。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为第十四个研究生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
2020年我国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为160个,相较于2019年的院校数量增加6个。2021年比2020年再度增加25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院校数量达到185个。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20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549个,较2019年同比增长7.6%,2021年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数量为616个,较2020年增幅达到12.2%。
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力推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
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近一年来,全国各省市相继下发相关政策。
2021年4月7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地,稳步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区域重大需求为重点,积极增加一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和学位点。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
4月27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深化医教协同 进一步推动山东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招生计划向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等倾斜,并逐步扩大博士“申请-考核制”招生比例,开展“优秀推免生直攻博”“硕博连读”等招生改革工作。
6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等。
8月23日,上海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继续推行博士“申请—考核”制,拓宽博士生选拔通道,扩大直博和硕博连读比例。努力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开展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的长周期贯通培养。
3.3 保障质量,多校延长专硕学制
高校调整学制的方式主要有3种:
一是批量调整,如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8月发布《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有关信息的公告》,2022年起该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的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7个专业(领域)学制拟调整为3年。
二是少量微调。如郑州大学2019年招生简章中,图书情报专硕学制为2年,2020年起调整为3年;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硕学制2年,2021年起变为3年。
三是全面调整。如中南大学收紧了专硕毕业年限的“弹性”。该校2019年之前硕士研究生实行三年制弹性学制,优秀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2021年7月,中南大学发布《关于2017级及以后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年限的说明》中显示:硕士生学制三年,优秀硕士生可以提前半年毕业。这表明专硕的学制与学硕同为3年。
2021年9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的202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显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学制均为3年。
据统计,华中科技大学2022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中,学制为2年的专业有15个,学制为3年的专业则为89个,3年制专业占比达到86%。
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河海大学2022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中,学制为3年的专业为18个,占比达到75%。
3.4 严把毕业关,研究生清退成为新常态
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加强质量建设,严格把控毕业关。
近年来,高校清退研究生的事件频繁发生,实施研究生淘汰制成为常态化。
2021年1月,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
7月,同济大学发布公告,拟对超最长学习年限以及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的15名研究生进行退学/结业处理。
9月,华南理工大学发布公告,给予36名研究生退学预告
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关于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拟对即将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20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14名为博士研究生。
数据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河海大学2022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专业中,学制为3年的专业为18个,占比达到75%。
3.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成长,要真正实现研究生“严进严出”,就不能忽略导师的职责,要强化导师的培养责任,从而督促导师更用心地培养研究生。
广西大学44名研究生导师因指导多人次未通过学位申请审核的(或个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被界定为“问题论文”),被先后暂停2020年或2021年招生资格。
四川大学学生未毕业导师也会受罚。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万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3年内有2个同学在最长学习期限内没毕业,或者3年以内有2个同学没有就业,导师就要停止招收研究生1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明确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岗位职责。实施导师负面清单管理,将研究生导师负面清单分为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职责履行负面清单,对存在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引导研究生导师加强师德师风修养,保证导师队伍质量。
内容详见下方链接↓↓
2022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❼ 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怎么

是不错的。
PS:上海交大本身在计算机和网络领域学科有较强实力。

❽ 信息网络安全监察2010有哪些学校

全国各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排名(仅供参考)
1. 武汉大学

2001年武汉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 2003武大又建立了信息安全硕士点、博士点和信息安全企业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一度排名全国第一,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就业率高达98%。 毕业生大部分去了腾讯 (Tencent)、网络 ()、谷歌(Google),更有少部分较优秀的直接去了IBM 、微软。
其教学优势在于学院学风严谨 要求严格 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而且全国名师(网络可查)梁意文、余纯武等均亲自授课。信息安全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专业 涉及法律经济通讯等多个方面,综合实力强取传统IT学科之精华,去其糟粕,而且此专业录取分数较高。

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创建于2000年10月,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同时也是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东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加速信息安全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培养国家紧缺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是以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力量为主,集中了学校信息安全各方面优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教学科研实体。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目前有密码理论及应用技术、网络安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保密通信理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安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移动通信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信息智能检索等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所有专业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同时还在积极申报国家新近设立的信息安全一级学科。
截止目前,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拥有专职和兼职教授、副教授60多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兼职)。学院同时还拥有200多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构成的研究团队。近几年中,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八五”、“九五”军事预研和型号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S219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包括:科研发明专利16项,核心期刊论文近200篇,参与国家的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和法规建设等。学院在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也有许多进展,目前已经与国内外许多着名大学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 清华大学

整个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就是这个专业的保证。如果在国内读的话,清华的信息安全是很不错的。王小云,姚期智都在那里。
清华大学的信息安全课程需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计算机环境安全和实体安全,用户安全,软件安全与盗版,软件加密,软件防拷贝和反跟踪技术,软件漏洞,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通讯安全和数据库安全,黑客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电子商务的安全等等。

其它各学校的介绍略。

4. 北京大学
5. 北京邮电大学
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 南京邮电大学
8. 8.东南大学
---------------------------------------------
信息安全的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
http://..com/question/159953454.html
---------------------------------------------
你参考一下子~

❾ 网络空间安全硕士点成办2017年的有哪些

1、为什么东南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考试专业课不考计算机网络只有学院领导才知道。2、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研究生考试专业课考什么是各个学校自主确定,没有统一的要求。3、打算报考东南大学就按照学校专业目录公布的科目备考,至于为什么考则了解的意义不大。

❿ 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哪个学校比较好啊

全国各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排名(仅供参考)
1. 武汉大学

2001年武汉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 2003武大又建立了信息安全硕士点、博士点和信息安全企业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一度排名全国第一,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就业率高达98%。 毕业生大部分去了腾讯 (Tencent)、网络 ()、谷歌(Google),更有少部分较优秀的直接去了IBM 、微软。
其教学优势在于学院学风严谨 要求严格 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而且全国名师(网络可查)梁意文、余纯武等均亲自授课。信息安全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专业 涉及法律经济通讯等多个方面,综合实力强取传统IT学科之精华,去其糟粕,而且此专业录取分数较高。

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创建于2000年10月,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发起的国内首家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同时也是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化(东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加速信息安全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培养国家紧缺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是以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中从事信息安全的研究力量为主,集中了学校信息安全各方面优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教学科研实体。信息安全工程学院目前有密码理论及应用技术、网络安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保密通信理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安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移动通信安全、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信息智能检索等研究方向。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所有专业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二级学科,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同时还在积极申报国家新近设立的信息安全一级学科。
截止目前,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拥有专职和兼职教授、副教授60多人,其中工程院院士2人(兼职)。学院同时还拥有200多名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构成的研究团队。近几年中,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八五”、“九五”军事预研和型号项目、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S219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等40余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包括:科研发明专利16项,核心期刊论文近200篇,参与国家的信息安全标准制定和法规建设等。学院在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方面也有许多进展,目前已经与国内外许多着名大学和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3. 清华大学

整个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就是这个专业的保证。如果在国内读的话,清华的信息安全是很不错的。王小云,姚期智都在那里。
清华大学的信息安全课程需要设计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政策与法规,计算机环境安全和实体安全,用户安全,软件安全与盗版,软件加密,软件防拷贝和反跟踪技术,软件漏洞,操作系统安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防火墙,通讯安全和数据库安全,黑客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电子商务的安全等等。

其它各学校的介绍略。

4. 北京大学
5. 北京邮电大学
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 南京邮电大学
8. 8.东南大学

所以,自己看着办吧~~

阅读全文

与新增网络安全硕士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西共青团网络安全教学重播 浏览:257
松江区网络软件卖价 浏览:911
360wifi总是创建网络 浏览:178
小米路由器有网络但无法访问 浏览:557
家装网络布线及路由器搭配 浏览:747
如何将电脑网络设置成静态 浏览:930
路由器扩展网络以后不能上网 浏览:544
总线型计算机网络投资稳定性 浏览:276
软件定义网络深度学习 浏览:651
skyworth搜不到无线网络 浏览:873
tnt网络设置 浏览:550
为什么晚上高铁网络信号很差 浏览:313
电脑连接网络咋受限 浏览:968
有什么6个人玩的网络游戏 浏览:51
移动网络电视能安装app么 浏览:814
江西广电网络管理软件 浏览:882
qq提示网络环境异常登录不上 浏览:624
什么是移动数据网络 浏览:278
计算机网络广播策略 浏览:15
网络连接10秒就断开 浏览:131

友情链接